湿疮怎么治疗?

(eczema with dampness-heat inundation pattern)是指浸淫肌肤,以发病急,皮损潮红,密集,瘙痒无休,抓破后渗液流汁,伴、,干,尿短赤,红,白或黄腻,脉滑或数为常见症的。

发病急,皮损潮红,瘙痒无休,渗液流滋;伴,,,于,尿短赤;,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浸淫,热重于湿,故发病急,皮损潮红,伴,,于,尿短赤;浸淫肌肤则瘙痒无休,渗液流汁;、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为之象。

(eczema)为病名。是指以多形损害,对称,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过敏性病。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古献无之名,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皮损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若浸淫遍体,滋水较多者,称;以为主者,称或栗疮;发于耳部者,称;发于者,称;发于手部者,称;发于脐部者,称;发于者,称或;发于弯曲部者,称;发于者,称或胎症疮。

  1.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4.
}

「气味」(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1、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苍耳叶,秋日采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天泡湿疮。用野菊花根、枣木,共煎汤洗患处。

3、瘰疬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出处】《日华子本草》

【别名】苦薏(陶弘景),野山菊(《植物名实图考》),路边菊(《岭南采药录》),黄菊仔(《中国药植志》),野黄菊(《江苏植药志》),鬼仔菊(《广西中药志》),山九月菊(《辽宁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及岩香菊等的全草及根。夏、秋间采收,晒干。

【化学成份】野菊全草含挥发油、蒙花甙、木犀草素的甙、矢车菊甙、菊黄质、多糖、香豆精类、野菊花内酯。挥发油中主要为莰烯、樟脑、葛缕酮等。

【药理作用】见野菊花条。

花序(野菊花):苦、辛,凉。清热解毒,疏肝明目,降血压。用于感冒,高血压症,肝炎,泄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防治流脑,预防时行感冒。 根、全草(野菊):苦、辛,凉。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疔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

野菊嫩茎叶每百克含水分85 克,蛋白质3.2 克,脂肪0.5 克,碳水化合物6 克,粗纤维3.4 克,钙178 毫克,磷41 毫克,还含有挥发油等。野菊性味苦辛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痈肿、疗疮、目赤、瘰疬、湿疹等。

②《岭南采药录》:苦,寒。

③《陆川本草》:甘,寒。

④《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辛,无毒。

清热解毒。治痈肿,疔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

①《本草拾遗》:破血,妇人腹内宿血食之。又调中止泄。

②《纲目》:治痈肿,疔毒,瘰疬,眼息。

③《纲目拾遗》:治蛇咬,梅疮,天疱疮。

④《植物名实图考》:捣敷疮毒。

⑤《分类草药性》:根,解烟毒。治头目眩昏,男子虚淋,女子白带。

⑥《陆川本草》:清热解毒。治温热头痛,赤眼,痢疾。

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湿疹,皮肤瘙痒。

1、野菊治痈疽疔肿,一切无名肿毒:

方一: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汗,以渣敷之。(《孙天仁集效方》)

方二: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握,共捣,入酒一碗,绞汁服,取汗,以滓敷之。(《卫生易简方》)。

2、野菊治疔疮:野菊花根、菖蒲根、生姜各50克。水煎,水酒对服。(《医钞类编》)。

3、野菊治天泡湿疮:野菊花根、枣木。煎汤洗之。(傅滋《医学集成》)。

4、野菊治瘰疬疮肿不破者:野菊花根,捣烂煎酒服之,仍将煎过菊花根为末敷贴。(《瑞竹堂经验方》)

5、野菊治白喉:一野菊50克,和醋糟少许,捣汁,冲开水漱口。二野菊叶和醋半匙,将野菊叶捣烂后,加白醋调匀涂在喉头。(《贵州中医验方》)。

6、野菊治妇人乳痈:路边菊叶加黄糖捣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7、野菊预防及治疗疟疾:一鲜野菊揉烂。塞鼻。每天塞二小时,两鼻孔交替进行,连用三天。二鲜野菊50克。水煎服。连服三天。(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8、野菊治蜈蚣咬伤:野菊花根,研末或捣烂敷伤口周围。(《岭南草药志》)。

内服:煎汤,10~20克(鲜者50~10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或塞鼻。

【苗药】Vob haib Dlongl(窝鼾松):叶或花主治作凉发烧,火眼,外伤,扭伤《苗药集》。野菊花,菊花:全草及根治痈肿,疔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湘蓝考》。Reib sheid mlob锐赊庙,Vob haib dlongl(窝汉松),Uab hid hiangt bohgt(蛙许巷):全草治火眼,治外伤,扭伤,治巴骨癀《苗医药》。

【彝药】花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两眼昏花《哀牢》。

【水药】骂海:全草治高血压《水医药》。

【瑶药】艾方,瑰班:茎、叶、花序治疗发热口渴,急性结膜炎,毒蛇咬伤,高热口渴《桂药编》。

【土家药】野菊:全草或花序治疗风寒感冒,头风《土家药》。 

}

当前位置: > >>>玄参的主治证是()。A.血瘀痛经B.湿疹湿疮C.湿热痞满D.湿热脚气E.津伤便秘

更多“玄参的主治证是()。A.血瘀痛经B.湿疹湿疮C.湿热痞满D.湿热脚气E.津伤便秘”相关的问题

生地黄的主治证是A.血瘀痛经B.湿疹湿疮C.湿热痞满D.湿热脚气E.津伤便秘玄参的主治证是A.血瘀痛经

生地黄的主治证是A.血瘀痛经

玄参的主治证是A.血瘀痛经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生地黄的主治证是()。

玄参A.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B.治疗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C.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

A.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B.治疗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

C.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D.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E.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玄参()。 A.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B.治疗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C.治疗

A.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B.治疗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

C.治疗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D.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E.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下列哪一项不是滑石的主治证A.湿热淋证B.暑热烦渴C.湿热泻痢D.湿疮、湿疹E.肝热目疾

下列哪一项不是滑石的主治证

下列哪一项不是滑石的主治证A.湿热淋证B.暑热烦渴C.湿热泻痢D.湿疮、湿疹E.肝热目疾

下列哪一项不是滑石的主治证

下列属于防己的主治是:()A.风湿痹痛B.水肿C.脚气肿痛D.小便不利E.湿疹疮毒F.中风半身不遂G.湿

下列属于防己的主治是:()

黄芩的主治证是A.湿热痞满、呕吐B.肺热咳嗽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黄连的主治证是A.湿热痞满、呕吐B.

黄芩的主治证是A.湿热痞满、呕吐

黄连的主治证是A.湿热痞满、呕吐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苍术与黄柏同用主治A.寒湿脚气B.湿热中阻证C.湿温初起D.湿热下注证E.脾虚泄泻

苍术与黄柏同用主治A.寒湿脚气B.湿热中阻证C.湿温初起D.湿热下注证E.脾虚泄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疮病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