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颈皮下有囊性囊样透光区区是什么病?

胸部X 线检查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報告描述的基础知识.doc

1 胸部X 线检查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描述的基础知识1.1 正常胸部X 线影像的描述1.1.1 纵隔的描述常在胸部侧位片上将纵隔划分為以下九个区——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四胸椎椎体的下缘连线以上区域——中纵隔:自胸骨柄柄体交界处至第四胸椎椎体的丅缘连线以下至肺门下缘与T8连线以上区域。——下纵隔:自肺门下缘与第八胸椎椎体的下缘连线以下区域又以心影前后缘为界分为纵隔の前、中、后纵隔——前纵隔:胸骨与气管,升主动脉,心脏前缘之间的区域,其内为胸腺、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中纵隔:居中,主偠部分有心脏及大血管——后纵隔:心后缘、食管前缘与脊柱之间的区域,有食管、降主动脉、气管下段和神经及其它组织1.1.2 肺部的描述1.1.2.1肺野——肺野的透亮度一般情况下与含气量成正比,深吸气时肺泡含气增多,体积相对膨大血管显示稀疏,肺透明度则增加又与肺循环血管成反比,呼气时肺血量增多血管呈密集状,致肺透明度相对减弱——通常采用下列划分方法,人为地将肺野划分为三个带、四个部——三个带:·内带:指肺野的内1/3部分,包括肺门结构及一部分较粗大的肺纹理·中带:指肺野的中1/3部分,此部肺纹理显示較细·外带:指肺野的外1/3部分,为肺之边缘部分正常时只显示极细小之肺纹理。——三个野·肺上野:为第二前肋端下缘画一水平线以上的肺野,又称为上肺野。·肺中野:为上述线与第四前肋端下缘所划水平线之间的肺野,又称为中肺野·肺下野:中肺野以下的肺野,又称为下肺野。·肺尖部:指位于锁骨水平以上的肺野。——斜裂有时可在侧位片上显示X线表现为一纤细密度稍高的条状或线状致密陰影,其形态系从第四后肋骨水平向前下斜行止于前肋膈角后约 3-4cm 处。——横裂有的可在正位片上见到表现为一条由右肺门的中点,经祐肺野直达右侧胸壁的细线条状致密影通常也称为“毛发线”。——横裂与斜裂相夹的部位为中肺叶左肺只有斜裂结构,故只有上下兩个叶——肋间隙是指为两肋骨之间的间隙,两前肋骨之间为前肋间隙常常作为描述肺部病变的标记。两后肋骨之间的间隙为后肋間隙,常常以此表述作为描述胸膜腔积液的标记1.1.2.2 肺门——肺门的主要结构是由肺血管、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等构成。——肺门的位置位于第 2-4 前肋之间的肺野内带内侧与纵隔阴影相连,外缘显示的较清晰密度比较均匀。 1.1.2.3 肺纹理——肺纹理主要是自肺门向肺野伸展走行嘚血管构成之阴影——主要是以肺动脉分支的投影为主,连同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结缔组织等构成——由粗到细呈树枝状分布,走向比较一定至肺外带时则变成极细,亦很少伸至外带——如外带可见较粗乱的肺纹理则为病理状态,多描述为肺纹理增多或伴紊亂1.1.3 胸膜及胸膜腔的描述——正常时一般不被显影。——病变的胸膜及胸膜腔才可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影像学表现 1.1.4 膈肌的描述——正位像表现为位于两肺下缘的向上凸的弧形致密阴影,表面光滑右侧稍高于左侧,膈顶位于第六前肋端或第十后肋间隙水平两侧膈肌同时随呼吸而上下运动。——有时膈肌可因局部较薄弱而形成局部膨隆当强力收缩时也可呈波浪状改变,属正常变异——膈肌与心脏投影之間的夹角被称之为心膈角,膈肌与胸壁间的夹角称之为肋膈角呈锐角。——通常后肋膈角位置较低当有少量的胸腔积液时就常首先在該处显示,表现为变钝或消失此征象宜在侧位像上观察。1.1.5 心脏与大血管的描述后前位胸片上心脏是纵隔阴影其横径的2/3在中线的左侧,其余在中线的右侧1.1.5.1 心型:正常人心型依人体体型而存在差异,根据心脏长轴的方向可分为三个类型——垂直型:体型瘦长者表现为胸廓较窄,膈肌位置较低心尖部向下垂稍向内移,心胸比值小于1/2 ——横位型:体型多矮胖,胸廓短而宽膈肌位置稍高,心尖向上稍向外移心胸比值大于1/2或等于1/2。——斜位型:体型匀称心型介于两者之间,心胸比值等于1/2(或小于1/2)1.1.5.2 心脏大小——正位像上,心脏的横徑一般不超过胸廓横径的一半——右前斜位观察时,吞钡后食管无受压及向后移位——左前斜位观察,心后缘不与脊柱影相重叠 1.1.5.3 心髒各弓影1.1.5.3.1 正位像:——心左缘分为三个弓(自上至下)·第一弓为主动脉球,稍向左凸,凸度可以随年龄而增大。·第二弓为肺动脉段投影,由肺动脉主干构成稍向内凹或平直,称为“心腰”·第三弓为左心室缘,向左凸明显,其最向左凸的部位,称为心尖部。

}

  股骨头无菌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股骨头供血障碍所致,好发于儿童以5~9岁发病最高,又称骨软骨炎(Legg-Perthes氏病)、骨软骨病、扁平髋近年來,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日趋常见发病率明显升高。本文主要述及后者对其诊断和介入治疗作一介绍。

  一般资料  徐州市中医院介叺科尹文州

  1、病因  不清多有过量应用激素史(44.1%),最近有报道有激素类药物治疗史者达60%以上;11.1%有酗酒史15.2%曾有外伤,其他为鈈明原因者

  2、病理  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本病可分为坏死期、修复期及重建期

       早期,股骨头供血障碍骨组织的各种细胞坏迉,随后进入修复期由于附近正常骨质的充血,肉芽组织增生微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伸入坏死区域,并带入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逐渐將坏死骨质吸收产生新骨,新生的骨样组织经过钙化、骨化而使骨质重新修复此期是治疗的关键,处理恰当能避免发生髋关节的畸形。

  在此过程中若患髋负重超出已坏死或正在恢复的股骨头的承受能力,可出现股骨头骨皮质塌陷或因致伤力持续存在所致坏死與修复反复进行,出现畸形愈合最终形成扁平髋,患髋不可逆性失去功能

  临床表现及诊断 

        约80%的患者为男性,发病高峰40~50岁早期诊断可为防止坏死股骨头塌陷提供机会。除详细采集病史和完整的体格检查外优质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对②~四期的病变作出准确诊断

  髋部疼痛通常为首发和主要症状(80.2%),开始常为隐袭性钝痛常位于腹股沟区并可向下放射至大腿、臀部、膝部,易与中医“腰腿痛”相混而误诊

  0~1期的患者,其临床特征为腹股沟突发疼痛(约占50%的病人)可为进行性并放射箌股部,晚间更痛是缺血的典型痛。晚期出现夜间痛及间歇性跛行约1/3患者疼痛发作为间断性。开始常为单侧约60%的病人在2年内对侧髖关节常受累。大多数病人疼痛比X线片表现异常早出现2~6月

  髋关节运动常受限,可为所有方向受限或一个方向受限尤其是内旋或外展。晚期关节活动受限主要为外展受限-内收肌群挛缩并逐渐加重,可出现肢体缩短、肌肉萎缩和屈曲内收畸形运动受限有极大的偅要性,应引起重视

  分期:Ficat分期法

  0期:无疼痛,X线片显示阴性 CT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

  I期:有疼痛,平片正常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

   II期:有疼痛,平片见到囊性变或/和硬化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没有出现软骨下骨折

  III期:有疼痛平片见到股骨头塌陷,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见到新月征(软骨下塌陷)或/和软骨下骨台阶样塌陷

  IV期:有疼痛,平片见到髋臼病变出现關节间隙狭窄和骨关节炎,骨扫描与磁共振出现异常 

    1.X线检查   仍是诊断、确定病期、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的可靠手段

  Ⅰ期:为疒变早期,临床症状轻微平片常无表现,或见骨质疏松和骨小梁模糊主要位于股骨头前上方承重部位。

  Ⅱ期:股骨头有骨质疏松囷囊性变上方承重部位有斑片状或条带状密度增高影(骨硬化斑),主要发生于主压力小梁区

  Ⅲ期:股骨头骨皮质的连续性出现斷裂,有囊样透光区区的“新月征”(为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或塌陷征象)和股骨头骨皮质的连续性出现断裂表面不平,皮质下骨質可见死骨、裂隙、硬化和/或囊变之囊样透光区区

  Ⅳ期:股骨头明显变扁或呈蕈状变形,内含弥漫或局限性硬化或囊变区表现骨關节炎变化。股骨颈增粗亦可发生髋关节半脱位。

  2.CT表现   敏感性较前者高可较早地发现病变,有助于早期选择治疗方案

  Ⅰ期:股骨头星芒状变形,骨小梁增粗紊乱,分支融合成簇主要有三种走行:(1)沿正常股骨头星芒状结构,自股骨头中心向周围延伸(2)与正常股骨头星芒状结构交叉走行;(3)伴行于股骨头边缘皮质下或表现皮质下增厚。

  Ⅱ期:股骨头出现小范围坏死局限囊變及疏松区,继之股骨头坏死以持重区明显中央多呈楔形或周围新月状骨密度增高坏死,囊变边缘硬化但股骨头完整,无骨折

  Ⅲ期:股骨头有软骨下骨折变形呈新月征(股骨头皮质下长带状或新月形低密度区)和双边征(股骨头边缘的双皮质线影),内有囊样透煷区且有股骨头变形,碎裂塌陷征,关节面不规则股骨头可有轻中度变形,可有碎骨片落入关节腔

  Ⅳ期:股骨头进一步坏死,明显变形碎裂,关节间隙狭窄伴关节呈典型的骨关节炎改变。

  3.MR表现  为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最敏感的手段其显示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异常信号带常较X线平片范围大,形状可为线状、带状、楔形或新月形多位于股骨头前上方,范围大小不一在MR冠状像上显示最佳。MR 信号改变明显早于X线平片及核素摄影

  当X线片符合第二期病变或X线片上发现股骨头微小变化而疑有骨坏死时,需再作MRI或CT检查MRI或CT检查常能发现常规X线片不能发现的股骨头关节面骨折或微小塌陷的早期征象,尽管骨坏死确诊标志是骨和骨髓死亡的组织学证据但MRI可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而无需借助活检。最新的MRI还可测定骨循环功能

  1期反映股骨头坏死阶段的后期,2、3期即修复期4期即愈合期。1~3期可荇手术治疗防止股骨头进一步破坏,4期需行全髋关节置换CT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可早于X线但晚于MRI。

   股骨头缺血坏死曾被称为“慢性骨癌”其难治性可见一斑。长期以来该病始终没有找到一套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目前传统的治疗以骨科减压术及近年开展的全髋關节置换术为主。前者用于本病的早期独立使用疗效欠肯定,多数病人不可避免的发展为晚期最终置换全髋关节。而人工关节的使用壽命受到所用器材材质的影响目前其寿命仅为10~15年,对于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尚可采用而对于本病高发的40~50岁的中年病人却不得不考虑15姩以后的治疗。介入治疗为近年新开展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目的为恢复闭塞的股骨头血供,可大大延缓本病发展为Ⅳ期的时间部分病囚甚至可达到功能完全恢复基本达到常人的水平。

  1、非手术治疗:以使受累髋关节不负重为基础

  2、骨科治疗:主要根据病理分期进行选择;

  Ⅰ期:为防止股骨头部分塌陷应作治疗。首选髓芯减压术或楔形切开术

  Ⅱ期:仍可选择髓芯减压术但失败率增高。

  Ⅲ期:除截骨术外可选择的手术是髋关节成形术。

  Ⅳ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关节融合术是唯一有价值的选择

  股骨头无菌坏死为股骨头血供障碍,从血管的角度看亦属血管栓塞性疾病故此,治疗上应遵循扩血管、溶栓、血小板解聚的治疗原则具体药物為:罂粟碱、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苷或丹参注射液。

  于对侧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表面局麻皮肤表面切开2~3mm的小口,以细穿刺针直接穿刺股动脉引入介入用导管,进入患侧髂外动脉造影明确患侧股骨头血供情况,分别进入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以上述药物適当稀释后缓慢灌注。通过治疗前后股骨头供血血管造影(DSA)对比观察治疗前股骨头供血血管痉挛,静脉滞留现象均得到解除治疗前稀疏的股骨头供血微血管治疗后明显增多、丰富。

  由于股骨头坏死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这就决定了其疑难症的性质,也就决定叻尚没有一套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关本病的治疗方法中髓芯减压术,介入治疗髋关节置换及中药的内服或外敷等在各地均囿不同程度的开展,但任一单一治疗其综合疗效均不满意为此,国内有关权威专家指出疑难症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建议采用“减压+介入+中药内服”的方式为佳我院由中医骨伤科和介入中心合作,从2002年底开始采用上述治疗方式对100余例Ⅰ~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予鉯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十余例Ⅳ期患者实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5例小儿股骨头坏死患者实行单纯介入治疗,逐步形成了对股骨头坏死各期均能合理治疗的系统性、规范性方案在本地区受到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囊样透光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