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病毒有哪些早期会有出血点吗

李文芬& 孔炜[(山东省临朐县沂山中心卫生院& 262600)
  【摘要】&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非常广,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多变复杂,虽说可分五期,但常常交叉重叠,再加上近半年药物的不断更新与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的可似感冒,重的进院时已出现大出血或休克,典型的五期已属少见。因此给临床上的病情观察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调查研究,总结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每个变化是否能得到妥善处理与预后紧密关系,为了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观察与治疗能力,提高治疗率,本文还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心衰、休克、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尿毒症等表现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预后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1
  流行性出血热英文简写为HFRS,世界卫生组织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这种病是由HFRS病毒引起的,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流行非常广,病情危急,诊断易混淆,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全球出血热病毒发现共13种,根据对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
  我院所辖的区域,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区,流行广泛,是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通过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及早确诊,增加治愈率,即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关系到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与预后的关系极其重要。特别像我们基层医院更加显得重要。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探索了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1.病例资料
  1.1病例选择& 本次的调查研究从2009年1月-2013年12月这五年我院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中抽取的,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时,随机抽取了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诊断治疗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并以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验确认。
  1.2一般资料& 今年1月对两组病例进行了医学统计分析。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5-76岁,平均35.7岁,平均发病日3.8日。其中轻型42例,中型12例,重型及危重型6例。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12-70岁,平均33.1岁,平均发病日4.2日。其中轻型16例,中型36例,重型及危重型8例。
  2.调查项目
  对两组病人入院时的休克、心衰、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尿毒症等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调查。并对诊断处理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治愈病人进行2个月的跟踪调查。
  3.临床表现
  3.1为研究早期诊断要素,60例观察组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发热60例,占100%,体温都&38℃,体温&39℃者49例,占81.7%,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者41例,占68.3%,软腭有出血点患者54例,占90%,皮肤有出血点患者46例,占76.7%,其中皮肤有出血点患者都均有软腭出血点。患者有恶心呕吐54例,占90%。低血压者2例,尿少者10例。
  3.2实验室检查& 观察组60例实验室检查为:
  (1)白细胞计:&10&109/L8例,占13.3%;在10.0&15.0&109/L者15例,占25%;&15.0&109/L者37例,占61.7%。平均值为19.3&109/L。
  (2)血小板计数:&30.0&109/L17例,占28.3%,在31.0&60.0&109/L者38例,占63.3%;>60.0&109/L者5例,占8.3%。平均为51.0&109/L。
  (3)尿蛋白:定性全部阳性,其中(+)6例,占10%,(++)&(+++)40例,占66.7%,(++++)14例,占23.3%。(++)以上者占90%。
  4.结果
  4.1治疗结果& 患者确诊以后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综合性治疗方案。观察组进入低血压休克期者4例,越期率为93.4%。进入少尿期者7例,越期率90.1%。发生并发症者8例,占13.3%。死亡1例,占1.7%。对照组进入低血压休克期9例,越期率为89.6%,进入少尿期11例,越期率为74.3%,发身并发症9例,占15%。死亡2例,病死率为3.3%。
  4.2休克、心衰、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尿毒症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预后的影响分别为:经检验有无休克在两组病人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经检验,有无心衰对出血热病人预后有显著差异P&0.001;有无腔道大出血对出血热病人的死亡与存活有显著差异P&0.01;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在出血热病人死亡与存活间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病人中共有尿毒症4例,死亡3例占75%。有无尿毒症对出血热病人死亡与存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
  5.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临床表现多变复杂,虽说可分五期,但常常交叉重叠,再加上近半年药物的不断更新与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的可似感冒,重的进院时已出现大出血或休克,典型的五期已属少见。因此给临床上的病情观察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病人的每个变化是否能得到妥善处理与预后紧密相关,为了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观察与治疗能力,提高治疗率,本文就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心衰、休克、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尿毒症等表现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5.1休克
  本病由于全身小血管、毛细血管损害、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外渗、有效血循环量下降,当超过人体代偿能力时,就会发生休克,本组共出现休克10例,而死亡病人中就占了3例,可见休克对病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医护人员应时刻注意病人的血压变化的情况,一旦变化应及时报告。如有一女病人,30岁,农民,在低血压后期血压已开始恢复,精神好转,晚11时左右晚班忽然发现病人情况不好,一侧血压4/10kPa由于处理及时,病人安全渡过各期痊愈出院。值得注意的是出血热病人的休克与其综类型休克有所不同,表现为:皮肤潮红、温暖、呕吐加重,且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应引起注意。
  5.2心衰
  少尿期,由于尿少或尿闭,加上外渗液体又重新回流入血,循环血量相对增多而引起的心衰。因此在少尿期一定仔细观察并严格记录好尿量,并区别是失水性还是肾性少尿,以协助医生安排输液量(前一日尿量+大便+呕吐量+400m1)此期应限制入液量(24小时不超过1000m1)以防心衰。
  5.3腔道大出血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重者管壁可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因此临床上可见皮肤出血点、鼻衄、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颅内出血等重者可发生DIC,本病一旦出现大出血,一是出血量大,二是止血效果不好,所以生命很难挽回。本文共3例大出血病人,只有1例经抢救痊愈。有一男患者,在少尿期各种情况好转,病情开始恢复,因此医护上有所疏忽,自日解2次柏油便未引起注意,夜间忽然出现大出血,虽经尽力抢救终因出血过多过快而死亡。
  5.4神经系症状
  由于脑部小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坏死而使脑组织充血、出血、变性,甚至坏死,而在临床上则出现烦躁不安、摸空、幻觉、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脑出血严重者死亡率相当高,神经系统症状越明显,说明脑出血越多。所以此症的观察在出血热病人身上至关重要。
  5.5尿毒症
  本病由于尿少与尿闭至使尿素氮、钾、酸性代谢产物在血中大量蓄积而产生尿毒症。本文共出现尿毒症4例死亡就占3例。可见尿毒症的出现对病人生命威胁很大,因此,护士一定要仔细记录尿量。为了防止尿闭的出现,在低血压期应及早预防,在用利尿剂无效时应提醒医生及早使用导泻与透析。
  调查发现80%的患者早期就诊于乡村卫生室而误诊,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30%的病例因应用了对肾脏损害的药物或治疗不当以致病情加重,是病死率增高。所以探索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要素非常的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流行性的早期诊断要素为出现以下临床特点:(1)恶心呕吐;(2)软腭出现出血点;(3)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4)尿蛋白定性(++)以上。以上4项出现任何一项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即为高度疑似病例,应按HFRS治疗并做出血热抗体检查,阳性既可确诊。此指标简便、易行,准确率高,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一旦出现休克、心衰、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尿毒症等临床表现时说明病情十分严重,医生一定要仔细观察病情,随时针对病人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便病人获得抢救机会,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学》,林永焕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3月.
  [2]《流行性出血热》,陈化新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月.
  [3]《实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刘铁成,刘成炎主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8月.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流行悸出血热早期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和感染病毒的…
流行悸出血热早期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和感染病毒的…
摘 要:此研究利用透射电镜在3例型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口腔软腭出血处粘膜鳞状上皮细胞及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内发现EHF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呈圆形、卵圆形,直径约100nm,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包膜表面的微突可辨,病毒
【题 名】流行悸出血热早期患者口腔软腭粘膜出血点和感染病毒的…
【作 者】王素琴 封玫
【机 构】
【刊 名】《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4年第23卷第6期,361-363页,T073页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口腔粘膜 病毒 电子显微镜
【文 摘】此研究利用透射电镜在3例型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患者口腔软腭出血处粘膜鳞状上皮细胞及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内发现EHF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呈圆形、卵圆形,直径约100nm,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包膜表面的微突可辨,病毒包膜内核衣壳呈空心微丝样或呈致密粒状,并在扩大的高尔基囊泡内见到正在发芽的病毒颗粒,直径约80nm,含病毒颗粒的感染细胞显示高尔基复合体增生扩大。上述病毒的形态与形态发生学特征符合布尼亚病毒科(Fam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流行性出血热,口腔粘膜,病毒,电子显微镜
上一篇:暂无出血热的症状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出血热的症状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发热。其最终的损害是造成人体肾脏的损害、发热、多尿期、少尿期、蛋白尿、腰酸胸部及四肢出血点,还有其它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中最突出的出血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出血热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出血热最初症状有哪些_教育指南_百度教育攻略
出血热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传染疾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该疾病在发病的时候会有一个潜伏期,,一般是1到2周左右,发病初期的时候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初期的发状和比较类似,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该了解一些出血热最初症状有哪些,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疾病。
出血热的前期症状很像感冒,往往让人很难辨别。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所以一定要警惕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以及它的5大阶段。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出血热最初症状有哪些?上面已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可见其症状和感冒是十分相似的,但是比感冒相对严重一点,感冒一般一周的时间就能康复,而出血热过了一周病情会更加严重,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也是区分二者最好的方法之一。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冬季警惕流行性出血热 初期症状似感冒(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作者:迟凯
随着雪花飘起,莱西市的温度也将至冰点,冬季不仅是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流行性出血热同样不可忽视。据工作人员介绍,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等。
原标题: 冬季警惕流行性出血热 初期症状似感冒(图)
市民在医院门诊大厅输液。
  随着雪花飘起,莱西市的温度也将至冰点,冬季不仅是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流行性出血热同样不可忽视。11月2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冬季是感冒的高发期,而流行性出血热最初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不少市民误把流行性出血热当感冒,进而延误了病情。专家提醒,如果一周内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发烧,要警惕出血热的发生,市民注意饮食卫生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而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误当感冒
  家住店埠镇的陈先生,前几天突然发起了高烧,全身肌肉都疼,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的他在村里输液打针后,依旧不见好转,到医院被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还好及时到医院检查,要不后果不堪设想。”陈先生如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记者从莱西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等,其高发期是每年的春冬两季。工作人员介绍,一年中流行性出血热大多高发于11月~12月末以及5月~7月,近年来由于多方控制,莱西市流行性出血热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三痛三红”要警惕
  就像陈先生一样错把流行性出血热当成感冒发烧一样,不少市民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知不足。“当时也是发热、乏力和头痛,以为是感冒,就买了感冒药吃,一直没好转,到医院就医才知道是流行性出血热。”冯女士说,这个季节如果出现发烧现象,她都会去医院检查,以防万一。
  据工作人员介绍,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等。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后有约两周潜伏期,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出血热3天后才会出现三痛三红的典型表现。
  “三痛是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是眼红面红胸颈红,像喝醉了酒,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点状、条状出血点。与感冒不同,盲目退烧只能使出血热病情加重。”工作人员说。
  接种疫苗最有效
  眼下也正是普通感冒的高发期,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的流行性出血热又该如何预防呢?工作人员提醒,如果一周内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发烧,市民就需及时就诊警惕出血热的发生。同时,注意食品、餐具卫生,注意个人防护,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处16~60岁的市民建议接种疫苗。
  “不少市民习惯在楼道内储存蔬菜,而一旦生吃被老鼠的唾液、尿液等污染的蔬菜,可能导致患上出血热。”工作人员提醒,食用在室外储存的蔬菜时要彻底清洗,切忌生吃。
  工作人员介绍,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16~60岁健康人群均可注射,保护率&95%,保护期一般可达3~5年。
  文/图 记者 迟凯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