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高血压患者的盐摄入量为什么要限制磷的摄入

自从我得了肾病之后,在饮食方面就有诸多的限制,这个也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的,本来得了肾病身体就虚弱,感觉以前喜欢吃的东西现在都不能吃了,所以觉得特别的麻烦,但这些情况都是医生规定的,应该是有他的道理,所以我也不敢去违背,不然的话对身体康复肯定是没有好处的,而且已经受到伤病折磨那么长时间,所以只好乖乖的听话,肾病患者为什么低磷饮食?
步骤/方法:
1对于得了肾病的患者,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排尿减少的症状,这样一来体内的磷元素就会增高,有碍身体吸收钙质,身体缺钙之后,会引起很多其他的临床症状,对于本身就已经有肾病的患者来说,这样的情况会存在非常大的危害,所以还是应该要限制磷的摄入。
2而且另一方面来说,很多食物里面都存在磷,所以身体并不缺这种营养元素,即使限制摄入含磷的食物,对身体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患者应该要听从医生的指示,在这方面多注意食用一些,食用一些含磷低的食物。
3不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一般都要进行低盐饮食,但并不是一点盐都不吃,应该要注意适当,不然的话也对身体不好。除非是水肿特别的严重,然后医生说是不能够吃盐,这个时候才应该这么做,不然的话不要自作主张。
注意事项:
对于并不浮肿的患者,可以正常的喝水,吃蛋白质食物,但是不要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应该要戒酒戒烟,平时一定要多休息,不能够疲劳,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很重要。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疾病常识热门相关
疾病常识精彩推荐
疾病常识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
参考价格:¥27.3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
参考价格:¥49
咨询实录推荐揭秘:肝炎患者为何对滋补品不感冒 | 新华网重庆频道
您的位置: >> 正文
揭秘:肝炎患者为何对滋补品不感冒
日 13:34:46  来源: 肝病网
  很多肝病患者都一直在问,得了肝病有没有什么保健品,滋补品可以吃呢?其实,滋补食品常在肝炎禁忌之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肝炎尚乏特效药,故饮食的调整对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慢性肝炎患者,更需以食代药。然而肝炎病人多有湿热或淤滞,故滋补食品常在禁忌之列。少数属脾胃虚弱或肝肾阴虚的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肝硬变患者,可适当地选用滋补肝脾之品,但也要掌握适可而止的原则。营养过高或一味偏嗜对身体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在滋补品的选择方面多倾向于天然食物营养,诚如古人所云“药疗不如食补”。沙棘、刺梨、弥猴桃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作为慢性肝炎病人的保健制剂。另根据“以肝补肝”的古训,慢性肝炎病人适当吃一些猪肝可以补养身体,有助于病体的康复。但猪肝内所含的胆固醇较高,老年性肝炎及高脂血症患者则不宜多食。
  至于公认的滋阴利水退应热的甲鱼,虽然对肝炎肝肾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阳虚阳亢及肝脾肿大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也仅能作为综合治疗或中药配方上的一部分,实际上对肝炎并无确切疗效。加上其价格昂贵,不一定提倡非吃不可。
  肝病病人的4条饮食基本原则
  肝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摄入“高蛋白质”“充足热量”的饮食。过去在肝病治疗中十分强调要限制病人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当肝硬化失代偿病人一次摄取大量蛋白质时,常因发生肝性脑病而出现神志不清乃至昏迷。
  但是,距今40年前的一项实验带来了被称为“肝病治疗一大革命〃的重大转变,实验中将高蛋白质、高热量食品喂给患肝硬化的实验小白鼠,结果发现这类食品对实验动物肝硬化的康复有惊人的促进作用,当把此结果应用到病人的治疗中时,同样发现肝硬化病人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能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促迸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和肝脏功能的恢复,从而使病情得到改善。此后,“高蛋白质”“充足热量”成为肝病病人饮食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一直延续至今。
  当然,这一原则也必须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如病情重、在肝病活动期、肝病晚期,则不宜应用高蛋白质饮食;慢性肝炎病人以及其他病情稳定的较轻的肝病病人就不必过分拘泥于这一原则,而只要能保持营养充分即可。
  一般来说,一位体重千克(公斤)的成人,全日应摄入蛋白质75克j旨肪60克,糖类240-300克,热量7.53-8.37兆焦(1 800-2000千卡),折合食物大致为:牛奶5%克,鸡蛋一个,瘦肉或禽、鱼、虾150克,青菜500-750克,豆腐或豆制品50-100克,主食200-250克,水果250克,烹调用油25克以下。
[] [] [] []
[责任编辑: 姚骏]
| 分享到: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衣锦还乡装腔指南视频”讲述“中国式装腔”背后的爱与虚荣。
[深度] [言论]
社区\博客\微博
[推荐] [直播] [访谈] [专访] [新闻发布会]
重庆新闻排行微信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磷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近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磷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指出,青壮年HBV感染者应用ADV治疗可能发生低磷血症,应注意监测。该文发表在2016年第02期《实用肝脏病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科诊治的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MODUL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生化指标(血磷浓度正常值为0.82~1.62mmol/L。血磷浓度至少2次&0.82mmol/L即诊断为低磷血症)。应用SPSS21.0软件包对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  本组纳入318例患者(慢性乙型肝炎19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21例),其中单药或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的患者217例,服用其它核苷(酸)类药物患者1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磷血症发生率为11.7%,肝硬化患者为10.7%(P&0.05);在应用ADV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20例(15.9%)发生,而在71例未服用ADV的患者中,3例(4.2%)发生低磷血症(x2=5.83,P&0.05);在应用ADV的9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11例(12.1%)发生低磷血症,而在30例未联用ADV患者中2例(6.7%)发生低磷血症(x2=0.29,P&0.05);在33例小于35岁的患者中,8例(24.2%)发生,而在33例大于55岁的患者中,3例(9.1%)发生低磷血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7.36,P=0.007)和使用ADV(OR=3.51,P=0.015)为发生低磷血症的影响因素。   相关链接: .cn/Journal/sygzbzz.aspx  
联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磷脂摄入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