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康复40年都30年了

大家都在看:
鼻咽癌早期发现能活三十年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栏目关注:
导读:鼻咽癌早期存活率很高,五年生存期八成以上,研究表明:早期发现的鼻咽癌经过治疗看福后和正常人没有区别,早期发现能活三十年。
  早期发现能活三十年
  【摘要】早期存活率很高,五年生存期八成以上,研究表明:早期发现的鼻咽癌经过治疗看福后和正常人没有区别,早期发现能活三十年。
  鼻咽癌虽然也是恶性,其生存期却相对较长。尤其是早期鼻咽癌,平均生存期都能达到5年左右,更有一些患者通过治疗康复后能够活30年甚至以上。那么鼻咽癌早期发现如何治疗才能够活三十年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鼻咽癌如何早期发现:
  鼻咽癌的部位跟口腔、面部的其他头部器官相比,解剖部位比较深,前面有鼻腔的阻挡,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早期发现确实比较难。如果想早期发现,实际上不仅仅是鼻咽部,全身都是这样,要经常进行定期体检。鼻咽癌早期症状临床表现如下:
  1、涕血: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表现为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又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
  2、鼻塞:鼻塞是鼻咽癌另一个早期表现。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
  3、耳鸣、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口所致。听力降低也可能是鼻咽癌进一步恶化损伤听力神经所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
  4、头痛:初诊鼻咽癌时,大约70%的患者有头痛症状。鼻咽癌的头痛症状常表现为偏头痛、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疼痛。鼻咽癌头痛大多与癌组织侵犯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有关。
  5、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疼痛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以上5种表现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或肿瘤科就诊,以排除患鼻咽癌的可能。
  鼻咽癌早期主要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容易被患者及医生所忽略,而且鼻咽癌的恶性化程度很高,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如在早期发现,应立即求医,可有治愈的机会。在鼻咽癌的早期治疗方法中,临床上最长采用放射治疗及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法颇有成效。
  放射治疗在控制鼻咽癌患者早期症状和稳定病情上有较好的效果。但放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由于灼伤组织的疤痕化并不断收缩、僵化,无法自我修复,会持续进展,引起周边未灼伤组织的不良反应。为此从开始放疗开始,需持续配合人参皂苷Rh2,在实验的研究中发现人参皂苷Rh2对大剂量x射线辐射所致DNA损伤,骨髓微核细胞形成和免疫抑制均有明显防护作用,表明人参皂苷Rh2有望成为辐射防护药物。
  人参皂苷Rh2在放疗期间有增效减毒的效果,主要是能直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通过影响端粒酶的活性,影响DNA的分裂合成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形成凋亡小体,直接诱导鼻咽癌细胞的凋亡,对早期鼻咽癌是有直接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鼻咽癌如何能有效的延长生存期,最主要是做到早期发现,确诊病情后不能贻误最佳治疗时间,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多种方式的联合会更好,特别是配合中药,并通过人参皂苷Rh2辅助放疗的综合治疗,至少能活三十年。
为您找到以下推荐(1款)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健康之路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甲状腺的这些事
猝死九大征兆
坚果的食用禁忌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资讯排行榜
肺癌康复指南
人参皂苷RH2: 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抗肿瘤、逆转肿瘤药物耐药性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肿瘤热文欣赏
抗癌健康网-癌症,肿瘤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抗癌门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我国鼻咽癌诊治30年的变迁与进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9年9月,3卷9期
我国鼻咽癌诊治30年的变迁与进步
卢泰祥,广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510060
关键词:鼻咽癌诊治;变迁与进步
相关作者文献
相关文章页面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我国南方的广东省是全世界最高发的地区,其男性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高达30/10万,女性达13/10万。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一直是其最首要的治疗手段。鼻咽癌放疗的历史虽不足百年,但5年生存率已由初期的15%左右提高到近期的70%左右,其疗效提高与放疗设备的更新、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放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体化的综合放、化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将我国鼻咽癌诊治30年的变迁与进步叙述如下。
  一、鼻咽癌的诊断
  1. 临床TNM分期:建立鼻咽癌TNM分期的目的主要是为临床医生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有助于预测预后及对疗效的评价,并有利于各肿瘤中心的疗效比较和信息交流。我国的鼻咽癌TNM分期先后经历了1959年的天津分期、1965年的上海分期、1979年的长沙分期和1992年的福州分期。1979年的长沙分期由于未引入现代影像诊断的CT/MRI,使TNM分期的准确性受到很大的限制。1992年的福州分期因采用CT诊断而使得TNM分期较为合理,使用至今已达16年。但在这16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仍有不足,尤其CT在颈动脉鞘区肿瘤侵犯与咽后淋巴结转移和副鼻窦肿瘤侵犯与炎症的鉴别诊断、早期颅底侵犯与颅神经受累的诊断和海绵窦受侵的诊断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从而直接影响鼻咽癌的TNM分期。而MRI对鼻咽癌肿瘤侵犯的范围边界及颈淋巴结诊断的优势远胜于CT,这已在国内、外影像及放射肿瘤学界获得公认[1-3]。2008年12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肿瘤放射治疗学术大会上成立了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并以MRI影像为依据对我国1992年的福州分期进行了修订,推出了“2008鼻咽癌临床分期”并在全国推广使用[4]。
  2. 病理诊断:1981年我国制订了新的鼻咽癌病理分类,并在1991年写进《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5],一直沿用至今。1991年WHO根据鼻咽癌细胞的角化程度分为两种类型[6],目前国外全部使用WHO的分类,分类如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Ⅰ型)和非角化性癌两大类,其中后者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分为分化型非角化癌(Ⅱ型)和未分化型非角化癌、或鼻咽型未分化癌(Ⅲ型)。我国仍有一些单位在使用1991年的国内分类。为与国际接轨,我国的肿瘤专科医院及一些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已改用WHO的分类。然而,目前的鼻咽癌病理分类仍未能为临床预后提供有益的帮助。相信在将来,通过对鼻咽癌分子病理学和病理组织学亚型的分类会为临床预后的评价提供有用的指导。
  3. 影像诊断:20世纪70年代以前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是以X线诊断为依据。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CT,鼻咽癌的影像诊断产生了质的变化。CT图像能清晰地显示鼻咽癌侵犯咽旁、颅底、副鼻窦和颅内[7-8],为鼻咽癌侵犯范围的诊断和靶区设计奠定了准确放疗的基础。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MRI对鼻咽癌的诊断更显示出它的优势,尤其在早期鼻咽癌的诊断、颅底斜坡的早期破坏、咽旁间隙侵犯的边界、咽后淋巴结转移与颈动脉鞘区侵犯的鉴别、三叉神经侵犯的显示以及鼻咽癌复发的诊断等方面都显示出比CT更优越之处[3,8-9]。MRI还具有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图像观,对鼻咽癌侵犯范围的了解更清晰、直观。为精确(三维适形与调强适形)放疗勾画靶区提供准确的依据。现代影像诊断已从解剖影像(CT/MRI)进入到功能生物影像(MRS/PET-CT)水平,相信它将对鼻咽癌的精确放疗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鼻咽癌的治疗
  (一)外照射治疗技术
  鼻咽癌放疗技术的应用依赖放疗的设备。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低能深部X线过渡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60Co及20世纪80年代的直线加速器的过程。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的照射技术从侧卧位等距离面颈联合野过渡到侧卧位等距离面颈分野照射。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采用传统的二维外照射技术[10]。主要布野方式为双耳前野+颈前(后)分割野和垂直野,或双耳前野+鼻前野+颈前(后)分割野和垂直野。但以耳前野作为鼻咽照射的主野存在以下缺点:(1)咽旁间隙范围,上自颅底下连至颌下间隙,有咽旁间隙侵犯者大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应将鼻咽原发灶、咽旁间隙浸润区以及上颈淋巴结转移灶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靶区。而耳前、耳后、鼻前、眶下小野等或面颈分野的照射方法使靶区分割,造成靶区内剂量的重叠或漏照。(2)常规使用的方形或矩形野不能适应靶区的形状,不利于保护周围的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3)照射体位随着照射部位不同而改变,重复性差,剂量计算也不够准确。尤其在耳前野与上颈前切线野相邻所致的重叠,成为后组颅神经放射性损伤的主要原因[11]。而为了避照脑脊髓后界,耳前野太前则难以避免茎突后区及咽后间隙的剂量不足[12]。20世纪90年代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率先开展了低熔点铅挡块面颈联合野照射技术[13],以后我国各省、市较大的肿瘤中心也相继开展了这种照射技术。这种方法的优点为:(1)鼻咽、颅底、颈动脉鞘区、口咽和上颈淋巴结引流区被视为一个连续的靶区,设置于同一照射野内,遵从了全靶区照射的原则;(2)按照靶区形状设计照射野,较好地保护了相邻的正常组织;(3)使咽旁间隙及上颈部得到充分的照射剂量;(4)避免了面颈分野造成剂量的“热点”落在后组颅神经出颅点;(5)照射时采用同一体位,摆位重复性强等。我国四大肿瘤专科医院开展照射技术后5年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表1)。其疗效提高的可能原因:(1)用CT/MRI确定肿瘤靶区指导放疗设计;(2)等中心照射技术提高靶区照射准确性;(3)将分段照射改为连续照射缩短了总疗程时间;(4)合理提高了照射剂量;(5)提高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措施;(6)诊治流程规范化[18]。
表1 我国四大肿瘤专科医院治疗Ⅰ~Ⅳ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
1990年1月~1999年5月
2001年1月~2003年12月
1995年1月~1998年12月
  (二)现代放疗技术的变迁与临床应用
  过去的30年中,鼻咽癌的放疗从早期的二维矩形野等距离照射技术和二维不规则野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照射技术,发展到现在的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等的变迁,使临床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
  1. 3D-CRT:其技术的优势在于:(1)给予病变(靶区)更高适形度的剂量分布和均匀性,从而提高肿瘤靶区剂量,缩小照射范围;(2)改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剂量关系,减少某些正常组织器官如腮腺和颞颌关节等的照射剂量;(3)有助于提高局控率、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进而提高放疗增益比。
  2. IMRT:其提高局部和区域控制率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利用CT模拟定位及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靶体积的勾画和照射更为准确。(2)采用同期加速推量放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ation therapy boost,SMART boost)方法,在使肿瘤靶区获得高度适形剂量分布的同时,提高了靶体积特别是大体肿瘤靶体积(GTV)的照射总剂量和分次剂量,从而增加了靶体积的生物效应剂量,即使肿瘤靶体积获得比常规二维放疗更高的照射总剂量和分次剂量,又较好地保护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同时,由于缩短了总疗程时间,减少了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3)精确的治疗实施和验证措施保证了靶体积能获得所需的可靠照射剂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充等在2007年美国49届放射肿瘤学年会(ASTRO)报告了年收治的400例鼻咽癌IMRT临床结果:1,3,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是98.0%,95.2%,89.9%和92.6%,87.9%,85.4%;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达到97.9%,90.8%,86.9%。
  Fang等[19]研究结果显示,203例分别接受3D-CRT和IMRT的鼻咽癌患者中,IMRT组3年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4.2%、82.6%和85.4%,与3D-CRT组(84.8%、76.7%和8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EORTC(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QLQ-C30和QLQ-H&N35量表评价,放疗后3个月IMRT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疲乏、味觉/嗅觉、口腔干燥和感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3D-CRT组患者。这一结果证明了IMRT可有助于改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急性不良反应恢复期的生存质量。
  (三)放疗与化疗的结合
  在过去,鼻咽癌的化疗原则随意性较大,均为非计划性化疗。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以氮芥(HN2)单药或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和5-氟尿嘧啶(5-FU)组合的方案作为辅助治疗鼻咽癌。对局部晚期患者多数是给予放疗前诱导化疗,而对已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则给予辅助化疗,其使用方法很不规则。当时化疗的作用与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张恩罴等[20]比较了1974年在放疗前曾用CTX、VCR和5-FU组合的方案治疗的696例鼻咽癌与604例单纯放疗患者的疗效,其10年生存率前者为33.42%,后者为32.6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鼻咽癌的化疗多采用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同期放、化疗,其疗效仍不尽如人意。根据目前国内、外对鼻咽癌化疗的认识和治疗现状,鼻咽癌化疗疗效的不理想和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随机的大宗前瞻性研究病例较少;(2)非多中心研究,化疗方案的重复性较差;(3)用药方法与药量不一致;(4)临床TNM分期标准不一致(AJCC与1992福州分期);(5)病理组织学特点不一(淋巴上皮癌与鳞癌);(6)地区人种差异?关于化疗对鼻咽癌的治疗作用,2003年美国45届ASTRO会议上Stanford大学Quynh-Thu Le认为:(1)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局控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但不能提高总生存率;(2)辅助化疗对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都没有提高;(3)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对Ⅲ/Ⅳ期鼻咽癌可以改善局部控制、远处转移的危险、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近年来,国内外根据多个大宗病例的荟萃分析结果认为:在各种不同序贯化疗方法中,肯定了同期放、化疗的价值,对5年生存率具有8%~10%的获益。
  三、鼻咽癌治疗的发展方向
  1. 提高常规放疗的质量:其基本措施包括:(1)提高放疗科医生对鼻咽癌影像(CT/MRI)诊断水平;(2)准确定位照射靶区;(3)照射靶区避免遗漏和重叠;(4)照射野设计尽量减少邻近重要器官照射(唾液腺、脑脊髓和颞颌关节);(5)必须使用等中心照射技术;(6)常规放疗要使用X线模拟机或CT模拟机定位的低熔点铅挡块技术设计照射野;(7)积极开展照射野验证工作。
  2. 开展精确放疗新技术:国际上对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头颈肿瘤已基本使用IMRT或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精确放疗技术,随着设计软件日新月异的变化,放射物理靶区剂量验证日益精确。现代放疗对放疗科医生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如何熟悉影像解剖和准确勾画靶区:(1)GTV-肿瘤边界;(2)CTV-亚临床病灶范围,应该外扩多少边界范围。
  3. 鼻咽癌个体放疗、化疗价值的探讨:目前对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放、化疗已有共识。但如何使用和结果如何则有待严格的Ⅲ期临床随机试验验证,取得可靠证据后才便于广泛使用。预计对鼻咽癌化疗的主要期别将是T3~T4和N1~N3,而化疗的主要模式将是同期放、化疗。
  (四)生物技术药物对鼻咽癌治疗价值的探讨
  预测利用生物技术对鼻咽癌治疗的发展前景包括:(1)开展在放疗中与受剂量限制的正常组织细胞比较选择抑制肿瘤细胞群的对策。目前在头颈肿瘤的治疗中主要集中在肿瘤靶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有C225(cetuximab)单克隆抗体或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如ZD1839(iressa,Astra Zeneca生产)。(2)针对乏氧细胞的抗放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对乏氧的抗放射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治疗作用的药物获得解决。(3)提高对肿瘤生物学的认识,针对诱导凋亡,调节信号通道或抑制血管生成给予相应不同靶点的药物治疗。
  总之,21世纪鼻咽癌的治疗如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将按不同期别的分层个体化治疗,以现代放疗技术结合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基本治疗模式。相信生物治疗可能在鼻咽癌治疗中起积极的作用。最终以进一步提高放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治疗的目的。
[1] Ng SH,Chang TC,Ko SF,et 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MRI and CT assessment.
Neuroradiology,):741-746.
[2] King AD,Lam WW,Leung SF,et al.
MRI of local diseas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tumour extent vs tumour stage.
Br J Radiol,0):734-741.
[3] 谢传淼,梁碧玲,吴沛宏,等.
螺旋CT与MRI评价鼻咽癌颅底侵犯.
癌症,):729-733.
[4]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
鼻咽癌92分期修订工作报告.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6.
[5]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五分册,鼻咽癌.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6] Shanmugaratnam K,Sobin LH.
Histological typing of tumours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and ear.
Berlin:Springer-Verlag,.
[7] Silver AJ,Mawad ME,Hilal SK,et al.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nasopharynx and related spaces.
Part Ⅰ:Anatomy.
Radiology,(3):725-731.
[8] Silver AJ,Mawad ME,Hilal SK,et al.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nasopharynx and related spaces.
Part Ⅱ:Pathology.
Radiology,(3):733-738.
[9] 谢传淼,梁碧玲,林浩皋,等.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与MRI对比研究.
癌症,):285-288.
[10] 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分段放射治疗与连续分次放射治疗的比较.
中华医学杂志,):687-689.
[11] 魏宝清.
从鼻咽癌放疗后颅神经放射损伤探讨当前放疗技术问题.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64-168.
[12] 张恩罴,罗伟,钱剑扬,等.
改进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的研究-(Ⅰ)靶区剂量分布.
癌症,):126-129.
[13] 卢泰祥,罗伟,赵充,等.
鼻咽癌低熔点铅挡块面颈联合野设野方法的探讨.
癌症,):930-933.
[14] Yi JL,Gao L,Huang XD,et 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by radical radiotherapy alone:Ten-year experience of a single institution.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61-168.
[15] 高云生,胡超苏,应红梅,等.
1837例鼻咽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335-339.
[16] 陈春燕,韩非,赵充,等.
934例鼻咽癌单纯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411-415.
[17] 潘建基,张瑜,林少俊,等.
1706例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47-251.
[18] 卢泰祥,赵充,吴少雄,等.
鼻咽癌单纯常规外照射放疗疗效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620-622.
[19] Fang FM,Chien CY,Tsai WL,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ceiving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vs.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a longitudinal study.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356-364.
[20] Zhang EP,Lian PG,Cai KL,et al.
Radiation 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prognostic factors based on a 10-year follow-up of 1302 patient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301-305.
(编辑:乔晓 收稿日期:)一位鼻咽癌康复者的经历(转载)
作者:天津李茂杉
一位鼻咽癌康复者的经历
会思考,学会向内挖潜》的抗癌感想,没想到发表后,还接到了一些朋友打来的电话,询问我到底是怎样挖潜的?其实挖潜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方面的,一个是行为方面的。
精神方面的在那篇文章里我已经谈了好多了,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在死亡面前,即要有承认现实、接受现实、顺其自然的勇气,又要有改造现实,敢于抗争、乐于抗争、争取胜利的坚强信念。古人云:哀大莫过于心死。我想只要心不死,总会有希望!有了这种思想意识,才能为练功中的“入静”,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行为方面的主要是指如何练好郭林新气功。想练好气功,在解决好精神方面问题的前提下,行为上需要做到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练功方法的合理性,二是练功的力度(即练功时间的保证),其中练功的方法非常重要。我由一个多处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在医生都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能够在五年之内实现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即抑制癌症阶段,用了两年的时间。不能战胜癌症,也不能让癌魔把自己吃掉;第二次飞跃:消灭病灶,战胜癌症阶段,用了三年的时间,把身上的所有病灶全部消灭;第三次飞跃:把握生命阶段,五年后至今。保持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出问题更好,出了问题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我认为自己的抗癌效果还是不错的,练功的方法是应该肯定的。如果说有经验可谈的话,那就是癌症病人练功也要“动静结合”(动:指的是动功,静:指的是静功)。
有人说,郭林老师不让初学功的癌症病人锻炼静功,这一点我明白,也很理解,那是为了癌症病人尽快地泻掉病气。不过,我也看过郭林老师的日记摘抄和一些资料,说她看到谁练功后马上就说话,不进行“气化”,或“气化”的时间不足,就很生气。她就会狠狠地批评谁。郭林老师说,那样会影响他的“功效”。她老人家那么重视“气化”,叫你气化时,闭上眼睛,想一些美好的事情,这“气化”的过程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这就是练“静功”,这是一个功法完整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动静相兼”。
在弄清“动静结合”的好处之前,先让我们弄清“动功”与“静功”的性质和区别——动功:属阳、主外、为泻、功效以疏通体表经络为主,进而调节“五脏”的阴阳平衡、特点是外动而内静;静功:属阴、主内、为补、功效以充实体内经络为主,进而滋养“五脏”的“精气神”、特点是外静而内动《气功导论》。了解了动功与静功的性质和区别,那么就不难弄清练功要“动静结合”的好处了。
〖BT3〗一、利用动功可祛邪和静功可扶正的特点,实现双向调节,相对地加快康复的步伐。
从中医气病学上讲,任何疾病的发生均取决于正、邪气的两个方面。所谓正气系指体内防御、抵抗邪气的物质与功能;所谓邪气系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致病因素。如果正气压邪气,即正气充沛,虽有病因存在,疾病也不会发生,如《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正胜邪却则不病。同理,如果邪气压正气,气病一旦发生,除病邪的致病力强盛超过了正气的抗御能力外,就是正气不足,邪气易作用于人体,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邪胜正负而发病。总而言之,气病的发生决定于正气与邪气的双方力量的对比,然决定因素在正气。
每个癌症病人在康复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由邪气压正气—正气与邪气相持—正气压邪气)。如何缩短这三个阶段?如何将邪气压正气转变为正气压邪气(即由免疫力低下转变为免疫力正常)?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根本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重新建设了体内的内在环境,一个癌症病人又重新成为了一个健康的人。
郭林老师为我们设计了一套能够大量吸氧、悟外导引、以泻为主的动功功法,利用她的五大导引的特点,能够让我们癌症病人大量地泻掉邪气;那么,如果我们同时注意利用静功可滋阴、强肾固本、扶植正气的特点,适当地锻炼静功,以滋补体内的正气。这样在泻掉邪气的同时,又滋补了正气,即实现了双向调节,使得功效更加显著,加快了走向正气压邪气的步伐。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可以说我个人就是运用“动功与静功相结合的锻炼方法”获得成功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抗癌经验。
我之所以这样练功也是个巧合(八八年三月被查出患了鼻癌,手术时己发现累及颅底碟窦,据此医生判断其生存期最多不超过半年。四月底学练郭林新气功,虽然,我练得刻苦,但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七月又复发转移了,转移到额窦、颌窦、鼻咽等。头疼得我死去活来,打过杜冷丁、吃过吗啡因。放疗未见疗效,大冲击性化疗仅做了两次,就把肝脏打坏了,患了乙型肝炎,住进了传染病医院)。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练静功的情景——那是在天津传染病医院,那里的环境是无法练郭林功的,又不想等死,心想:既然练不了动功,就练静功试试。反正也浑身没劲儿,豁出去了。那时,也不懂什么功理,只看过一些“内养功”的文章。往那一坐,闭上眼睛,就练了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到特别地舒服,也不愿意睁眼,也不想睁眼,还怕睁眼,真怕这美好的感觉跑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还是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啊!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真是不可思议!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明白。但,我能想起那个时候我的头是不太疼的,也许是被那美好的感觉冲淡了。后来,我才明白那就是“入静”。正像老子所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从那以后,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叫“气功态”,应该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练功。我从心里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原来“入静”是这样的感觉!郭林老师也说:我们练功人“入静”的美好的感觉是不练功的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
“入静”能使人的大脑进入一个特殊的保护性的抑制状态,这是一种非常轻松、愉快、舒适、宁静的状态。当练功人进入高度入静的状态后,首先降低了内外环境中七情六欲等的各种刺激对大脑的干扰,使大脑的各组织细胞获得了休养生息,全身的物质基础代谢普遍下降,氧耗量显著减少,储能增加,并将改善各个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之由紊乱不协调,趋向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这对诱发、调动、聚集、增强人体内的“正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出院后,我每天都坚持“动静结合”地锻炼,头疼也慢慢地缓解了。后来,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浓血,病情也得到了遏制。虽然康复得很慢,但每年都有好转,慢慢的我终于康复了,实现了三次飞跃!
〖HTH〗二、“吸氧”与“内气”相结合,让“内气”为我所用,对自身的康复状况做到心中有数。〖HT〗
“吸氧”对癌症病人的好处,郭林老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内气”的好处,郭林老师实际上讲的也非常清楚了——她说:“内气”是无型的手术刀,它能穿透骨头、穿透经络、穿透病灶。她还说:“内气”是有钻劲和旋转劲的(《郭林新气功为什么能治病抗癌》)。这是郭林老师对内气的妙用做出的精辟的描述。也就是说“内气”通过“气至病所”对人体的疾病有治疗的作用。因为,它能穿透经络和病灶。又有哪个癌症病人没有经络和病灶的问题呢?常言道:户枢不蛀,流水不腐。穿透了,让气血活起来了,经络疏通了,邪气也就消失了。
只练动功,能得出这么精辟的描述吗?我想,郭林老师对“内气”的这种描述,是她长期修炼“静功”的结果。因为“静功”的特点是外静而内动,静极生动。这里的动,不是形体的动,而是“内气”的动,“是涉及生命本质的“气”物质的运动。这是“气”调节阴阳平衡的自然过程,所谓“气至病所”是“气”根据自身的性质,自动地、恰到好处地纠正或驱除病气之余,补其正气之不足(《气功导论》)。
只有经过“静功”的锻炼,才能感悟“真气”的真实的存在性,才能够理解郭林老师对“内气”的精辟的描述、才能够明白“内气”什么时候正在给自己治病,那种喜悦是难以描述的。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练了好几年的气功,仍然感觉不到“内气”,也不明白什么叫“气冲病灶”,哪一疼,就吓一跳,遇事总是提心吊胆的,这能说战胜癌症有信心吗?一个刚学气功的人,看到别人胜利了,鼓足了勇气说,自己也有信心战胜癌症。要知道这种信心是很虚的,是经不起风雨的。只有掌握了练功的方法,经过刻苦地锻炼,获得了强有力的“内气”支持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信心!
一九九二年初(病后的第四年),我的脸和眼忽然间都肿起来了,功友们说:“看来小李子是吹牛啊!练了半天,又出问题了”。我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我李茂杉三个月之内,把它拿下!”“哎呀,还吹呢!”她们说。
没用三个月,我的脸和眼的肿就全都消了,这是吹牛吗?自己的感觉别人是无法知道的。她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自己体内的变化,别人是看不到的。这种变化就是正气与邪气的转变。真正的信心来源于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没有充足的内气,就无法把握健康。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
“静功”的特点是滋阴、生精、强肾固本、扶植正气、外静内动、静极生动、加快人体的气化过程。“精、气、神”三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关系,正如古代养生家们所说:“炼气化神、积神生气、积气生精、炼精化气。”它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张景岳在《类经》中说:“人生之本,精与气耳。精能生气,气亦生精,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又说:“然所以统驭精气而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三者合一,乃言道也。”他说“精、气、神”的合一即是道,可见古代养生家们对于静养的重视程度。
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导。从气功学来看,各种形式的思维,包括灵感、直觉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都是人之“神”的体现。但神的表现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一是控制人体内部的气化过程即生命运动。其二是在人的生命的整体层次上,沟通天人的联系。如果人体内部的气化过程很旺盛,气机通达而且非常有序,非常协调,那么“神”就能得到气的充分供养,“神”就很强。同时如果人的意念活动很宁静,在“神”这个天人通道上就很畅通,信息容量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大大有利于人的生命运动。可见“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占主导地位,那么练功养生的关键在于“将养其神”,而养神最紧要的是“心静”。
与动功相对而言,静功是从内部来调节五脏的,更偏重于人体内部的建设和改造。只有在静功中,五脏之“气”平和清净,从而养“神”、生“神”,逐步提高“气”的质量。
只要我们坚持修炼,积少成多,就会使我们的“精、气、神”逐渐旺盛,“正气”就会逐步提高。又何愁正气不能压住邪气和早日康复呢?
〖BT3〗三、动静结合,结合有度,以静促动。
前面谈了动静结合的益处,那么,我们癌症病人练功怎样动静结合呢?——要做到结合有度,以静促动:
所谓结合有度就是要把握好动功与静功所占功时的比例。前面讲过了,每个癌症患者在其康复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邪气压正气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邪气很盛,正气很弱,要以泻为主,以补为辅。要多练动功,少练静功。这是符合中医理论的。
第二个阶段:是正、邪气相持阶段。这个阶段邪气有所降低,正气逐渐回升,动功继续加强,静功也要有所增加。
第三个阶段:正气压邪气阶段。此阶段病人的正气逐渐充盈,癌症已基本康复。为了巩固疗效,保住胜利成果,可适当减少功时,动功与静功都要兼顾。转功很有必要,但也要动静结合。切不可不练动功,只练静功。在天津,就有人认为自己已经康复了二十年了,可以彻底转功了,只练中、高级功,不练初级功了。结果出现了转移,后悔已晚!要充分认识初级功对抗癌的积极作用和动静结合的意义!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的辨证施功,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加以调整。
练静功也是有度的。在康复以后的阶段,静功的锻炼方法,郭林老师已经讲的非常具体了。我纯粹是自不量力,班门弄斧。人家来电咨询,咱不能不答吧。也确实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初学功的癌症病人到底能不能练静功和怎样练静功?这确实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作为一个亲身体验者,也算是个成功者吧,真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静功的“度”,也就是练功的“火候”——
火:既是意念的轻重,有“文火”和“武火”之分。因为癌症病是实症,在这方面必须接受郭林老师的悟外导引、以泻为主的指导思想。练静功时也要悟外导引,这一点非常重要。“文火”:悟外导引,意念是想着放松(放松为泻),适合癌症病人。“武火”:悟内导引,意念是想着意守(意守为补),不适合癌症病人。
候:既是练功的时间(功时)。
这里仅谈一点癌症病人如何习练静功的基本理念,如朋友们感兴趣,以后再探讨。
以静促动:是指癌症病人适当地习练静功,可以迅速地恢复体能,为更好、更多地习练动功提供体能上的保障,为早日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些晚期病人,因为病情很重,主观上想更多地练功,上、下午地练。几天下来,就感到体能不支,有些力不从心。这一点,本人就有着亲身的体会。此时,若能练些静功,即可起到缓解疲劳、恢复体能的作用,又可以更多、更好地练好行功。这一点,天津的有些练功者是深有体会的。
〖BT3〗四、近期可加快康复的步伐,远期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以前,看过一篇“活性氧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的文章。文章说活性氧是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由于日常的呼吸,要吸入大量的氧,约吸入量的2%的氧在细胞中转变成活性氧,而活性氧又是产生自由基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积聚在冠状动脉里,引起动脉硬化、堵塞,形成心脏病。同样脑血管病也是由于脑血管堵塞所致;最近,又有文章说,科学家们发现在死亡于“心梗”的病人中,约有六成的病人原来是死于“肺梗”。
难怪有许多老前辈没有倒在“癌魔”下,却倒在了“心脑血管疾病”上,在天津也有许多“老癌”不敢配“吸吸呼”了。
要按照中医气病学理论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不足所致。如《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于”。
我想,这即与他们的年龄有关,也与他们的练功方法不合理有关。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练功者长期以来,只注意动功的锻炼,而忽视静功的锻炼。郭林新气功从理论上说是动静相兼的,但,练功者只练“行功”,而不“气化”、或者说是很少气化。更不要说练静功了。收了功,就侃大山,还美其名曰:这是“话疗”!根本忘记了功法的完整性。我并不反对“话疗”,但,要在充分地“气化”之后。否则,其害无穷!其实郭林老师在功法中之所以加上“气化”的过程(即习练“静功”的过程),是有其重要作用的——可以有效的使“氧”输布全身,避免过多的氧滞留在心、脑、肺中,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其理由是:
(一)“气化”的过程,也就是习练“静功”的过程。在习练以“风呼吸”为调息方式的行功后,会有大量的自然界之清气(即氧气)形成“宗气”的一部分,积聚于胸中。如果我们不进行“气化”的锻炼,就会有一些氧生成活性氧,积于胸中(即心、肺及脑)。此时,如果我们若进行有效的“气化”,就能够使氧输布全身,避免活性氧在局部的泛滥。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黄帝内经·素问》)。也就是说,习练静功的人,在入静时,真气就会随之而动,这是习练静功的感受。也正是静功的特点:外静而内动,静极生动。这种动的过程,加大了气化的力度,完成了氧向全身的输布。相对地减少了活性氧在胸中停留的时间和数量。长期锻炼即可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体内的“正气”不足所致。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为人体正气之本;肾气主藏精、主纳气、主化水液。《类经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就人体心肾而言,若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而炎于上,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流于下,中医学称之为心肾不交。即可造成心病的发生。
肾精与脑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肾藏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中精气充盈,髓生化有源髓海得养,髓海充盈,则脑之功能健全。反之,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养,而形成髓海不足的病理现象,造成脑病的发生。
“静功”的锻炼,可以强肾固本、生精,使得肾水充盈。精生髓,髓生脑、精化气、气化神、神化气。使得人体的精气神旺盛。即人体的“正气”充盈,才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最后,还要解释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癌症病人不宜练“静功”,理由是说,我们癌症病人抗癌,靠的就是大量地吸氧,而练静功的呼吸频率会大大降低,是一种“低氧”锻炼,所以癌症病人不宜练静功。说的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可以商榷的——
正常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在“静功”的状态下一般可减至3—4次,可能还会更少。而非练功者如果人为地减少呼吸次数,即使仅仅维持一个较短时间,也常会感到憋气不适。练功者在气功状态中呼吸深、长、柔、细的现象,显然与肌体耗氧及代谢的下降有关。
练功进入气功的入静状态时,因呼吸频率下降,肺通气量降低,平均减少28%,但呼气深度增加,潮气量明显增大,平均增加78%;同时氧的吸收率明显增高,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或略有增高,为细胞摄取氧和利用氧提供了方便。故长期练功者在长时间缓慢的练功呼吸中不致发生缺氧现象(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其实,人体是一个自然的平衡体,入静时,如果体内缺氧,人体自然会做出立刻呼吸的反映,以补充氧的不足,这是人体的基本功能,呼吸频率减少说明体内根本不缺氧。
我认为坚持“动静结合”地锻炼,既可以加快癌症病人的康复步伐和巩固疗效,又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上是我对癌症病人练功要“动静结合”的初步认识,肯定有不妥之处,望朋友们指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咽癌能完全康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