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撒啥能治草莓灰霉病防治药剂

桃树灰霉病_百度百科
桃树灰霉病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该病主要危害花、幼果、萼片、花托等。幼果受侵染后,初为暗绿色凹陷病斑,使幼果凹凸不平,僵缩而停止生长,危害加重后幼果易脱落,发病重时引起大量幼果脱落;近成熟果和成熟果发病时,在果顶部先出现褐色凹陷腐烂病斑,初始仅危害果面,严重影响外观品质,加重时使全果快速软腐,并长出鼠灰色霉层,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
桃树灰霉病概述
中文名:桃树灰霉病
病原中文名:灰葡萄孢菌
桃树灰霉病为害症状
病原形态特征:
桃树灰霉病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丝或菌核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靠风雨、气流、灌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蔓延。越冬菌核在次年春季温度回升至15℃以上,遇降雨或湿度大时即可萌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传播到桃树上时正值3月上中旬的花期和开花结果期,开始当年的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又靠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光照不足、高湿、较低温(20℃左右)是灰霉病蔓延的重要条件。桃花期春雨连绵和不太高的气温最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造成大量花腐烂脱落。初着幼果也常因有萼片粘贴,孢子易萌发而产生危害,使幼果生长受阻而脱落。着果后果实逐渐膨大便很少发病,果实近成熟或成熟期,遇阴雨天气即可发生严重危害,造成大量烂果。皮薄、汁液多、糖度高、成熟期软化速度快的水蜜桃品种发病重;黏性、酸性重的红黄壤桃园发病重;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整形修剪程度低、树冠郁闭、偏施氮肥和排水不良的桃园发病重;温室及大棚桃树发病重。
桃树灰霉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桃树落叶后及时进行整枝修剪和刮除粗皮及胶状物,清理树冠中的残枯枝、僵果和干叶,然后清除全园枯枝落叶和僵果,并集中销毁;注意树形树势培育,加强整枝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黏性重、酸度高的红黄壤桃园,每年秋冬季或初春全园每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50~70千克,并适当深翻或中耕;生草栽培,减少杂草丛生,如在桃树下栽培白三叶草;加强疏果和套袋,避免成熟果受害;对于棚室栽培,要采用地面覆膜,阻止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湿度;及时摘除落在果面和幼桃上的残花。
(2)药剂防治。冬季清园后选择晴天用百菌敌300倍液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对全园树冠和地面仔细喷雾,以清除越冬病原;次年桃芽初萌动时,选晴天再全园喷施1次上述药剂;花蕾初现期、初花期、谢花后各喷1次药,常用药剂有50%灰力克700~800倍液,50%溶菌灵800倍液,50%速克灵1 000倍液,50%农利灵1 000倍液,50%扑海因1 000倍液等。早、中熟桃园成熟前15—20天喷l一2次,药剂宜交替使用。棚室中每667平方米使用10%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250克熏蒸,每隔7天熏1次,共熏3次。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乐亭县大面积综合防治春棚番茄灰霉病经验谈
番茄灰霉病是春棚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扩大,发生危害程度逐年上升,对番茄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年乐亭县春棚番茄灰霉病发生面积在2.5万~3万亩,因灰霉病的危害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的可减产30%以上。
作者单位:
河北省乐亭县农牧局,063600
年,卷(期):
S436.412.1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甘蓝类灰霉病_百度百科
甘蓝类灰霉病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结球甘蓝、球茎甘蓝、抱子甘蓝和芥蓝等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幼苗呈水渍状腐烂,上生灰色霉层。成株期染病多从距地面较近的叶片始发,初为水浸状,湿度大时,病部迅速扩大,呈褐色至红褐色,病株茎基部腐烂后,引致上部茎叶凋萎,且从下向上扩展,或从外叶延至内层叶,致结球叶片腐烂,其上常产生黑色小菌核。贮藏期易染病,引起水浸状软腐,病部遍生灰霉,后产生小的近圆形黑色菌核。
甘蓝类灰霉病基本信息
作物病害学名 甘蓝类灰霉病
拉丁学名 Botrytis cinerea Pers.
病原所属分类 半知菌亚门真菌
甘蓝类灰霉病病原特征
的梗数根丛生,褐色,顶端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其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细胞,近无色,大小5.5~16×5.0~9.25微米,孢子梗811.8~.8~19.8微米。除外,还侵染、、、、、等多种蔬菜。[1]
甘蓝类灰霉病传播途径
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和农事传播,产出芽管侵入寄主为害,又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当遇到恶劣条件时,又产生菌核越冬或越夏。[1]
甘蓝类灰霉病发病条件
在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经138天仍具萌发能力,在温暖的南方可以安全越冬。该菌530均可萌发,发病的适温为20~25℃,适宜湿度90%以上。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1]
甘蓝类灰霉病防治方法
甘蓝类灰霉病化学防治
(1)棚、室栽培甘蓝类蔬菜于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施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亩次200~250克。或喷撒10%灭克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
(2)发病初可用50%克菌灵1000倍液;50%1000倍液;50%100O倍液;50%1000倍液;50%多霉灵1500倍液,45%多·菌核可湿性粉剂50~65克/亩,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克得灵)45~70克/亩,40%可湿性粉剂(施灰乐)60~95克/亩,20%百·腐可湿性粉剂185~250克/亩,20%百·菌核可湿性粉剂125~150克/亩,2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175~200克/亩,上述药之一,每5~6天喷1次,连喷2~3次。
甘蓝类灰霉病农业防治
高畦栽培,覆盖地膜,降低田间湿度。合理灌水,忌大水漫灌,忌阴天、傍晚灌水。灌水后及时通风排湿。保护地适当提高温度,促进健壮生长发育。[1]
.甘蓝类灰霉病[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灰霉病的防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