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给药后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大鼠足肿胀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
来源:  【】 
  2.1.3 鼻炎滴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用原液,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地塞米松组(皮下注射给药给药)。 因局部给药,难以观察本项目的指标,故灌胃给药。实验时,用乙醚吸入麻醉,在每只鼠的左右腋窝部用碘酒消毒,75%(φ)酒精棉球脱碘后,各切开1 cm长小口,用眼科镊将30 mg的高压灭菌棉球(各加入氨苄青霉素10 mg?mL-1?个-1,50 ℃烘干)从切口处植入皮下,随后缝合皮肤。从手术当日开始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第8天打开原切口,将棉球取出,剔除脂肪,70 ℃烘干,称重。将称得的质量减去棉球原质量,即为肉芽肿质量。结果显示,鼻炎滴剂组的棉球肉芽肿干重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其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见表3。表2 鼻炎滴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表3 鼻炎滴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2.1.4 鼻炎滴剂对大鼠足肿胀的影响[1,4] 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4 mL、2 mL、1 mL样品液/kg,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地塞米松组(皮下注射给药)。 因局部给药,难以观察本项目的指标,故灌胃给药。连续3 d,用软皮尺先测定每鼠右后肢正常踝关节周长,末次给药1 h后,分别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05 mL/只,致炎。随后分别于1、2、4、6 h各测1次右后肢踝关节周长,记录结果,按下式 计算 肿胀率  肿胀率(%)=  (致炎后周长-致炎前周长)/致炎前周长×100%  结果可看出,在给药后不同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鼻炎滴剂用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肿胀率都有显着下降,说明鼻炎滴剂可有效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见表4。表4 鼻炎滴剂对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2.2 鼻炎滴剂对实验性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取SD大鼠50只,体质量150~170 g,雌雄兼用,先测正常肛温2~3次,隔30 min测1次,连续2次测定体温相差不应大于0.2℃,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个体之间体温相差不大于1.0℃。每只大鼠皮下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3 mL/kg,每隔1 h测量1次肛温,待体温升高0.6 ℃以上时(约1~4 h),取符合要求大鼠随机均分5组,每组10只,立即开始给药。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4 mL、2 mL、1 mL样品液/kg,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2、4倍,给药体积均为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阿司匹林组。给药后30、60、120 min各测量体温1次。结果显示,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对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所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发热有显着的解热作用,见表5。表5 鼻炎滴剂对实验性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2.3 鼻炎滴剂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的影响  用ρ=0.4%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1 mL/kg)将兔麻醉,俯卧位固定于兔台上。剪去耳根部毛,于兔耳根凸面正中,在此血管处, 顺血管走向切开皮肤,约2~3 cm即见兔耳静脉。仔细分离兔耳动脉约1 cm长,并于其下穿二根线,结扎近心端,在此结扎点远侧稍许作一“V”形切口,插入玻璃套管(或细小塑料管)予以结扎。用粗剪刀剪下全兔耳,用洛氏液灌注动脉冲洗血管中存留的血液,直到流出的液体无色为止。  将兔耳固定在五角板上,以45°倾角把该板固定于铁支架上,兔耳动脉插管经橡皮管与盛洛氏液瓶连接,并向瓶内持续通O2,或95%的混合气体。贮液瓶距兔耳动脉约60 cm左右, 并使灌流液用38 ℃水浴器保温,调节橡皮管螺旋夹,使由耳静脉流出的灌流经玻板角流下的速度约为30~40滴/min,记录3 min血流量,取恒定后的平均值。分别在不同的兔耳,于橡皮管近插管处缓慢注入洛氏液或供试药液(高剂量组用原样品液,中、低剂量组分别用洛氏液稀释2、4倍)0.5 mL/只,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第1、3、5、10分钟的滴数。待前一个药物的作用消失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药的试验[ 6 ]。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鼻炎滴剂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降低兔耳灌流量,提示其有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的作用,见表6。表6 鼻炎滴剂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的影响  2.4 鼻炎滴剂的体外抑菌试验[1,3]  2.4.1 菌悬液的制备 先将5种冻干菌株分别接种至血清肉汤中,37 ℃培养18 h,从各增菌液中分别挑取一环细菌接种至5 mL血清肉汤中,37 ℃ 18离心(2 000 r/min,10 min),弃去上清;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再次离心;各管沉淀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采用比浊法使5种菌悬液浓度均为1×105 CFU /mL ,备用。  2.4.2 样品稀释 采用试管系列稀释法,将鼻炎滴剂的样品用血清肉汤稀释成6个不同的稀释度,即1/5、1/10、1/20、1/40、1/80和1/160。  2.4.3 细菌接种 将比浊后的菌悬液接种至含药肉汤中,接种量为50 μL/管。同时设立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组,其中阳性对照:不加药,加菌;阴性对照:加80 μg/mL的氨苄西林,加菌;空白对照:加药,不加菌。  2.4.4 细菌培养结果 37 ℃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各细菌生长的情况。以澄清管所含药物的最低浓度确定为最低抑菌浓度(MIC)。从澄清管中各挑取一环肉汤,分别划线接种至不含药物的平板上。37 ℃培养24 h,观察有无菌落形成以确定药物的最低杀菌浓度(MBC)。  2.4.5 抑菌试验结果 鼻炎滴剂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见表7。表7 鼻炎滴剂的抗菌作用   3 讨 论   鼻炎的炎症表现以局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本实验选择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3个炎症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鼻炎滴剂有较好地抑制炎性水肿发生的作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目前确定的唯一能诱发出全部鼻变态反应症状如鼻痒、喷嚏、鼻清涕及鼻塞等的炎症介质。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能有效拮抗组胺的致炎作用,减轻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有利于鼻炎的 治疗 ;兔耳血管灌流量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组可以降低兔耳灌流量,具有缩血管的作用;结合鼻炎滴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显着的解热作用及体外抑菌结果,提示鼻炎滴剂具有较好的抗炎、抑菌、收缩血管、减轻水肿的作用,从而为阐明鼻炎滴剂具有散风、清热、通窍功能,用于风热蕴肺型急、慢性鼻炎等疾患引起的鼻黏膜水肿、鼻塞提供了药
参考 。  鼻炎的炎症表现以局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本实验选择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3个炎症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鼻炎滴剂有较好地抑制炎性水肿发生的作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目前确定的唯一能诱发出全部鼻变态反应症状如鼻痒、喷嚏、鼻清涕及鼻塞等的炎症介质。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能有效拮抗组胺的致炎作用,减轻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有利于鼻炎的治疗;兔耳血管灌流量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组可以降低兔耳灌流量,具有缩血管的作用;结合鼻炎滴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显着的解热作用及体外抑菌结果,提示鼻炎滴剂具有较好的抗炎、抑菌、收缩血管、减轻水肿的作用,从而为阐明鼻炎滴剂具有散风、清热、通 【参考 文献 】   &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366.  苗明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M].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徐叔云,卞如濂.药理实验方法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谭毓治,彭旦明,肖舜玲,等.九个方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50.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上海:上海 科学 技术出版社,.&&&2&&&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2:32:47)?&&()?&&( 12:32:47)?&&( 12:32: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细胞库/细胞培养
ELISA试剂盒
实验室仪器/设备
原辅料包材
体外检测试剂
实验方法原理
异体蛋白进入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发生炎症的部位明显肿胀、体积增大。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方式明显抑制各种致炎因素引起的炎症,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本实验通过测定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观察炎症的发生及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
试剂、试剂盒
仪器、耗材
取禁食过夜、体重相近的雄性大鼠3只,称重并分别以不同记号标记甲鼠、乙鼠、丙鼠,每只大鼠生理盐水5ml灌胃,以保证大鼠体内水分相同。
甲鼠腹腔注射0.5%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Kg(0.5%溶液1 ml/Kg)、乙鼠灌胃给予1%吲哚美辛混悬液10 mg/Kg(1%混悬溶液1 ml/Kg)、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于左或右后肢的踝关节处用沾有油漆的丝线作一圆周形标记,再用丝线绕标记测量周长或厚度千分尺测量厚度两次。
30 分钟后,在大鼠左或右后足掌腱膜下向踝关节周围用5 号针头注入新鲜鸡蛋清0.1 ml,以后每隔10 分钟测量大鼠左或右后踝周长或厚度,连测6次,用致肿前后左后踝周长厚度之差,作为踝关节肿胀程度。
测量周长的软皮尺不能有弹性,刻度以0.2 mm左右为宜,测量部位尽量少移动,每次测量的宽紧度必须一致。测量动作要熟练,要由专人负责,尽量减少误差。
注射致炎剂时,实验者应将动物后肢拉直,先自跖中部皮下向上注入一部分,然后掉转针头向下注完。
实验方法原理
异体蛋白进入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发生炎症的部位明显肿胀、体积增大。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方式明显抑制各种致炎因素引起的炎症,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本实验通过测定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观察炎症的发生及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
试剂、试剂盒
仪器、耗材
取禁食过夜、体重相近的雄性大鼠3只,称重并分别以不同记号标记甲鼠、乙鼠、丙鼠,每只大鼠生理盐水5 ml灌胃,以保证大鼠体内水分相同。
甲鼠腹腔注射0.5%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Kg(0.5%溶液1 ml/Kg)、乙鼠灌胃给予1%吲哚美辛混悬液10 mg/Kg(1%混悬溶液1 ml/Kg)、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于左或右后肢的踝关节处用沾有油漆的丝线作一圆周形标记,以排水法测量大鼠左后足之正常容积(以ml 表示)。30 分钟后,在大鼠左后足掌腱膜下向踝关节周围注入新鲜鸡蛋清0.1 ml,以后每隔10 分钟测量大鼠左后踝容积,连测6 次,用致肿前后左后踝容积之差,作为踝关节肿胀程度。
在每一次测量之前,都要调节C和B的零点,若因大鼠肢体带走部分水分,则必须把水补充到玻管C的刻度处,再按上述顺序测量。
实验方法原理
异体蛋白进入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发生炎症的部位明显肿胀、体积增大。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方式明显抑制各种致炎因素引起的炎症,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本实验通过测定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观察炎症的发生及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
试剂、试剂盒
仪器、耗材
转动三通活塞D,使 A与B相通。将水推到吸管“O”处,接着关闭B,使A 与C相通。
注射器的水推完,使玻管C 内液面与其刻度圈平齐(玻管C 内水量多少可用滴管直接调节)。容积装置如下:
每次测量位置相同,可用记号笔或黑漆在实验大鼠左后踝关节划一标记,然后将左后肢拉直置入玻管C内,抽动注射器针芯,使左后肢标记处与玻管C上的刻度相平。待玻管C内液面与其刻度相平时,立即关闭C,使A与B相通,随即取出大鼠后肢。
将注射器内剩余液体全部推入吸管B,记录水柱高度。此时吸管B 内显示的水柱高度即代表所测踝关节肿胀程度的容积。
(共1个问题)
谁能提供实验帮助?
谁做这个实验?
皮尺不易测量准确,注射药物时要准确注在脚上,不然结果会不准。
谁关注这个实验?
丁香通采购热线:400-
Copyright (C)
DXY All Rights Reserved.双氯芬酸钠对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肿胀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关系-医学教育网-青年人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双氯芬酸钠对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肿胀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关系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8:28:47 &【字体: 】
摘要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对鹿角菜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肿胀组织和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足跖皮下注射1%鹿角菜制备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双氯芬酸钠对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模型中足跖肿胀组织和血浆中的双氯芬酸钠浓度,分析其药动学特征。结果:灌胃给予双氯芬酸钠(10 mg.kg-1)对足跖浮肿的抑制率为32%~57%;消除相中双氯芬酸在足跖肿胀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消除较血浆缓慢,T1/2分别为3.4 h和1.5 h,消除速率常数K分别为0.206 5和0.473 3,注射鹿角菜后的AUC0~Tn分别为9.475 5 μg.ml-1.h和1.83 μg.ml-1.h。结论:双氯芬酸钠对大鼠足跖肿胀抑制作用的延长效应与药物在肿胀组织中蓄积相关。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鹿角菜,大鼠足跖肿胀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diclofenac sodium on carrageenan rat paw oedema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rug concentration in the rat swelling paw tissue
Chen Xiao,Wu Jiexi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Guangzhou 510080)
ABSTRACT OBJECTIVE:To presen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diclofenac sodium on carrageenan rat paw oedema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rug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t serum and swelling paw tissue.METHODS:After the rat was given a single oral dose of diclofenac sodium (10 mg.kg-1),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diclofenac soduim on carrageenan rat paw oedema was measured and the drug concentration in the rat serum and swelling paw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HPLC.RESULTS:The diclofenac sodium resulted in 32%~57% inhabitation of oedema forma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diclofenac in rat seru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at swelling hind paw tissue after injection of carrageenan.The pharmaco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as following:T1/2 in the tissue and serum were 3.4 h and 1.5 h, K were 0.206 5 and 0.473 3,and AUC0~Tn were 9.475 5 μg.ml-1.h and 1.83 μg.ml-1.h,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accumulation of diclofenac sodium in the inflammatory tissue may contribute to the prolonged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 diclofenac,carrageenan,rat paw oedema model,HPLC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为目前临床较常用的强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我们曾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肠衣片的稳态生物利用度试验中,发现其谷浓度基本上都检测不到,但其临床疗效仍持续,即存在治疗延长效应(另文发表)。虽然也有实验[1~3]显示,双氯芬酸钠在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关节滑液中的浓度在药物消除相相对比血浆浓度高,持续时间较长,但关节周围炎症软组织中双氯芬酸钠浓度与疗效和血药浓度的关系仍不清楚。为此,我们采用鹿角菜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双氯芬酸钠对足跖浮肿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足跖肿胀组织和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仪器 岛津SCL-10A型液相色谱仪,SPD-10A紫外检测器,SIL-10A自动进样器,C-R7A数据处理机;色谱柱Spherisorb C18,5 μm,ID4.6 mm×30 cm(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FSH-Ⅱ型高速电动匀浆器(江苏金坛市振兴仪器厂);超纯水器(Milli-Qplus,Millipore);Mettler AG245电子天平(瑞士)。1.2 试剂 标准对照品双氯芬酸钠(含量99.6%)、内标吲哚美辛(含量99.4%)由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提供,鹿角菜粉由辽宁省药物研究所提供,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超纯水。1.3 实验动物 80只Wistar雄性大白鼠,体重(157.8±8.4) g,由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二级动物合格证26-97057(检证字96A50)。1.4 实验设计与方法[4] 实验前3 d用8%NaS脱大鼠双足毛。随机将80只大鼠分成8组,每组10只。随机选择对照组(1组)和各给药组(共5组,即在注射鹿角菜混悬液后0.5,1,2,3,4,5,7 h时间点取样组)。实验前大鼠禁食16 h,给药前每只灌胃给水5 ml,然后给药组每只灌胃给药10 mg.kg-1(约1 ml),对照组灌胃给与等量生理盐水。给药60 min后于左后足跖皮下注射1%鹿角菜混悬液(用生理盐水研磨配制)0.1 ml致炎。于致炎前及致炎后0.5,1,2,3,4,5,7 h按玻璃容器法测定大鼠左后足跖容积,计算其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并选相应时间点的给药组经股动脉取血,血液在2 500 r.min-1离心后分离血浆,放入-20℃冰箱保持至测定;取血后在每只鼠的相同部位剪取左后足并称重,剥下肿胀软组织,称重,剪碎,加生理盐水用匀浆器将该组织匀浆,放入-20℃冰箱保持至测定。1.5 血浆和组织匀浆中双氯芬酸钠浓度测定按文献[5]的方法测定。1.6 数据处理 按下式计算大鼠足跖肿胀度及双氯芬酸钠对浮肿抑制率:肿胀度=(给药后的足跖容积-给药前的足跖容积)/给药前足跖容积×100%;浮肿抑制率=(对照组足平均肿胀度-给药组足平均肿胀度)/对照组足平均肿胀度×100%。用方差分析检验给药组和对照组足跖肿胀度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2.1双氯芬酸钠对鹿角菜所致大鼠足跖浮肿的抑制作用 注射鹿角菜所致各实验组的足跖肿胀度和双氯芬酸钠对浮肿的抑制率见表1。结果表明,给药组和对照组足跖肿胀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氯芬酸钠对鹿角菜所致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1 大鼠足跖肿胀度和浮肿抑制率
注射鹿角菜液后时间h
给药组肿胀率%
对照组肿胀度%
 6.9±1.5
2.2 双氯芬酸钠在大鼠足跖肿胀组织和血浆中的浓度比较 双氯芬酸钠在大鼠足跖肿胀组织和血液中的浓度见表2;将各组药物浓度均值对时间作图,得双氯芬酸钠本实验大鼠群体的药—时曲线[见图1,本图根据双氯芬酸钠T?max(10~30 min)模拟了灌胃给药至注射鹿角菜之间的药—时曲线,以示注射鹿角菜之后的药-时曲线处于双氯芬酸钠的消除相]。根据此大鼠群体药—时曲线,按残差法计算所得双氯芬酸钠在足跖肿胀组织和血液中的消除速率常数K分别为0.206 5和0.473 3,消除相T1/2分别为3.4 h和1.5 h。用梯形法计算的注射鹿角菜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n分别为9.475 5 μg.ml-1.h和1.83 μg.ml-1.h。
表2 双氯芬酸钠在大鼠足跖肿胀组织和血浆中的浓度
组织浓度/μg.g-1
血浆浓度/μg.g-1.2
 注:*1 按灌胃给药后计算,如以注射鹿角菜后计算应各减1 h*2 血浆浓度单位μg.ml-1按血浆比重1.025~1.030 g.ml-1换算成μg.g-1
图 1 大鼠足跖肿胀组织和血浆的药—时曲线
3 讨论  鹿角菜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具有模型可靠、差异性小、重现性好的特点,与人体多种炎症反应十分相似,是目前最常用的筛选抗炎药物的方法[4]。  实验表明,双氯芬酸钠对鹿角菜所致大鼠足跖浮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浮肿抑制率为32%~57%,与国内外报道[6.7]接近,且抑制作用可维持7 h。因肿胀组织中双氯芬酸钠浓度在注射鹿角菜后0.5 h就比血浆浓度高,二者浓度比值逐渐增大;双氯芬酸钠在肿胀组织中AUC0~Tn、T1/2大于血浆,且K值较小;故在消除相,双氯芬酸钠在足跖肿胀组织中有蓄积。由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主要是在局部炎症组织发挥抗炎镇痛作用[1.2],因而,双氯芬酸钠在足跖肿胀组织中蓄积是与其抗浮肿作用的延长效应直接相关的。这有助于解释临床上为什么双氯芬酸钠血药浓度已下降到检测不到的程度,而临床疗效仍持续的现象。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510080
参考文献1 Fowler PD,Shadforth MF,Crook PR,et al.Plasma and synovial fluid concentrations of diclofenac sodium and its hydroxylated metabolites during long term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Eur J Clin Pharmacol, ):3892 Fowler PD,Dawes PI,John VA,et al.Plasma and synovial fluid concentrations of diclofenac sodium and its hydroxylated metabolites during once-daily administration of a 100 mg slow-release formulation.Eur J Clin Pharmacol,):4693 李 刚,关春生,林剑浩等.扶他林(双氯芬酸钠)在国人血液和关节滑液中药物浓度的对比观察.风湿病学杂志):1804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陈 孝,伍杰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双氯灭痛浓度.广东药学.):416 吕向华.双氯灭痛的药理研究.医药工业.7 Kaito T,Yasuzo H,Masakatsu N,et al.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N-(2,6-dichloropheyl)-anthranilic acid (NO.2 free) and sodium salt (NO.2 Na).I.Acute inflammation.Folia pharmacol japon.):299
&&&&责任编辑:小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用ELISA试剂盒,测定那几个指标?
08-09-01 &匿名提问 发布
角叉菜  角叉菜,属红藻门,杉藻科,角叉菜属,自然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角叉菜不仅是卡拉胶生产的重要原藻,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药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于1987-1992年在辽东半岛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广为分布的角叉菜属chondrus的种类仅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es一种。该种藻体的形态及大小变异极大,种下可划分为4种不同的变型。其中,角叉菜原变型chondrus ocellatus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角叉菜胶  角叉菜胶,又称鹿角采胶,市场上又俗称卡拉胶。  性质:为聚合物,其单位为角叉双糖(carrabiose),由D-半半糖1分子及3,6-脱水-D-半乳糖1分子构成。纯品为无色无定形粉末。溶于热水,部分溶于冷水。溶于冷水的部分旋光度[α]D+50°、不溶的部分旋光度[α]D+63°。具有类似冻琼脂的胶化力,但较弱。  可由钾盐、铵盐增强其黏度。以无机酸处理可使之失去金属,遗留酸性多糖。由二氯甲基苯叉可完全沉淀。  为产于北大西洋沿岸的红藻类箭尾鹿角菜(chondrus crispus)及另一种角叉菜gigartina stellata, 其干燥物量细胞膜的成分,可达80%。日本产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中也含有。将上述干燥物或用水及醇洗涤的藻类用热水萃取,再以醇反复沉淀精制即得。  在食品方面可用于制取果冻、巧克力,以及用作乳制品的稳定剂。  药用可作鱼肝油乳化剂、细菌培养基。  工业上用于织物、皮革加工。  角叉菜多糖是从红藻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由于它具有粘  性!凝固性以及与蛋白质发生沉淀等性质,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而且在医药领域也有  重要的应用。例如作为药品的赋形剂!崩解剂!镇咳!治疗结肠炎!降低胆固醇水平!降血脂!抗病毒等。研究多种红藻多糖对小鼠艾氏腹水瘤和Meth-A纤维素瘤的抑制作用,发现角叉菜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角叉菜  别名:鹿角菜(台湾)  汉语拼音:jiao cha cai  英文名:Caragee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ondrus ocellatus Holm.  化学成分:含角叉菜胶(carrageenan),D-红藻酸(D-rhodic acid)。  科属分类:杉藻科  拉丁文名:Alga Chondri  生态环境  生于高潮带到低潮带岩石上或风浪较平静的中潮带石沼中。  动植物形态  藻体红紫色,软骨质,强韧。丛生,高5-12cm,基部亚圆柱形,逐渐向上则扁压成楔形,上部叉状分枝2-7次,腋角宽圆,扇形,扁平,顶端舌状或二裂浅凹,钝形,边全缘略厚,或有简单分叉、楔形、舌状、短或长的小育枝。髓部由许多纵走与表皮平行排列的长形藻丝组成。四分了解子囊散布于分枝上部的两面,呈不规则的圆点状。成熟的囊果椭圆形,于藻体的一面突出;另一面凹陷。固着器壳状。  性状鉴定  藻体紫红色,片状,多分枝,呈扇形,长约7cm,软骨质。主枝基部扁圆柱形,有壳状固着器,上部扁平,具有2-7次叉状分枝。囊果椭圆形,在藻体的一面突出,相对面下陷,对着日光观察,可见中央部分较暗,四周呈半透明环状,形似眼球。气微腥,味微咸。  基源  为杉藻科植物角叉菜的藻体。  【简介】藻类红藻门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叶状体入药。  英文名为Irish moss。亦作carrageen。红藻的一种,学名为Chondrus crispus。小型,丛生,叶状体薄,长5~25公分(2~10吋),大量生长于不列颠群岛、欧洲大陆和北美大西洋多岩石的海岸外。新鲜的角叉菜柔软,质地如软骨,从绿黄到暗紫色;晒乾脱色後,呈微黄色,半透明,角状,质硬。角叉菜的主要组分是角叉菜胶,可将乾角叉菜煮沸,提取角叉菜胶以供销售。角叉菜胶可用于加工皮革,在药物、食品、化妆品和鞋油中作乳化剂和悬浮剂。有几种与角叉菜丛生的海藻也常混称为Irish moss. 在北美,收获角叉菜的方法是用特制的耙子从浅水中捞起。在欧洲,则收取冲到海岸上的角叉菜。  【功能与主治】提取的卡拉胶(carrageenan)对B型流行性感冒与腮腺炎病毒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并有抗胃蛋白酶或抗溃疡病作用。角叉菜胶可作轻缓泻剂,同时用于骨科,能促进结缔组织增生。  红藻门Rhodophyta  杉藻科Gigartinaceae  角叉菜属Chondrus Stackhouse  角叉菜C. ocellatus Holmes  藻体紫红色,顶端常绿色,扁平革质,丛生,数次叉状分枝,整体近似扇形,囊果椭圆,一面突起,一面凹陷。青岛烟台有分布。生于潮带岩石上。供食用和制胶。  鹿角菜  不同于海藻类角叉菜,鹿角菜的另一品种,是生长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祁连雪山淡水野生藻类,因形似鹿角而得名。用水浸泡后变新鲜翠绿,晶莹剔透,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久食可增强体质,防止男女肾气亏损,精力不佳以及溃烂等病。生长于青海海拔3000米的森林地带苔藓丛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青海等地,是现存最原始的植物之一。鹿角菜五月采摘,既可作凉菜,亦可作炒菜或汤。因其味脆香,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备受人们青睐,堪称“雪域山珍”。  [鹿角菜 生长在高原上的一个品种]鹿角菜 生长在高原上的一个品种鹿角菜的营养 分析  每百克鹿角菜含蛋白质5.33克,褐藻酸27.8克,甘露醇2.7克,碘49毫克,脂肪 0.11克,糖1.1.96克,粗纤维0.18克,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B20.23毫克,矿物质0.28克等。为藻类植物岩菜科,嫩藻体。藻体新鲜时黄橄色,体高6—7 厘米,可达14 厘米。上叉状分枝2—8 次。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上。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辽宁、山东、青海等地。鹿角菜营养丰富,天然绿色,功能独特,能有效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疾病有积极的食疗作用。干菜用水浸泡后变新鲜翠绿,晶莹剔透,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  1. 鹿角菜含有牛黄酸、多糖、碘、钾、钠、硅、磷、铁、钙、镁等,是提供膳食纤维的最好来源,具有吸水性,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消耗腺分泌,帮助消化;它还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作用;  2. 现代医学证明,食用野菜对防治直肠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贫血等疾病很有好处。  食用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尤其适合咽喉肿痛、瘀血肿胀、跌打损伤、筋断骨折、闪挫扭伤、直肠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贫血、便秘者食用;  2. 男子不可经常食,否则发旧病,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痛,面色不好。  制作指导  沸水中加少许食用碱煮10分钟,清水漂洗后凉拌、炖、炒均可;  鹿角菜炒鸡蛋、炒肉丝均是风味独特的家常菜,也可以与其它蔬菜混合食用。  食疗作用  鹿角菜味甘咸、性寒,入心、胃二经;  具有软坚散结、镇咳化痰、清热解毒、和胃通便、扶正祛邪之功效;  用于咽喉肿痛、瘀血肿胀、跌打损伤、筋断骨折、闪挫扭伤等症;  用治胃脘疼痛、痛发有时、嗳气反酸、纳食不香、肠燥便秘等症。  鹿角菜的食用方法:  一、云片鹿角菜  类别:山东菜 糖尿病食谱 高血压食谱 高脂血症食谱 防癌抗癌食谱  工艺:蒸 口味:咸鲜味 食用:中餐|晚餐  主料:鹿角菜150克 火腿100克 玉兰片100克  辅料:黄瓜50克 绿豆25克  调料:盐5克 黄酒15克 味精2克 淀粉(玉米)5克 鸡油5克  烹饪方法  1. 炒锅内放清水绿豆,用旺火烧沸后,捞出绿豆;  2. 淀粉(5克)放碗内加水调出湿淀粉(10克)待用;  3. 黄瓜洗净切去瓤留黄瓜皮备用;  4. 将鹿角菜先放入绿豆汤中氽一下,然后放入清水中泡1小时,捞出控干水分;  5. 将鹿角菜、火腿、玉兰片、黄瓜皮均片成抹刀片,鱼鳞状正面朝下间隔整齐地摆在碗中,清汤150毫升、味精、黄酒,食盐调匀浇入碗内,上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取出,滗出汤汁扣在盘内;  6. 将滗出的原汤倒在炒锅内旺火烧开,以湿淀粉勾芡,淋入鸡油,浇在菜面上即成。  二、菖蒲鹿角菜  类别:神经衰弱食谱 工艺:拌 口味:原本味 食用:佐餐食用  主料:鹿角菜100克 石菖蒲10克  调料:盐2克 味精1克 醋3克 香油1克  烹饪方法  1.将鹿角菜、石菖莆同放锅中,加水略煮一下停火;  2.浸泡半小时后,将鹿角菜、石菖蒲捞出,切成段,放入盘中;  3.调入精盐、味精、醋、香油,再淋加原浸泡液少许,拌匀即可。[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海萝科植物海萝、鹿角海萝的藻体。又称猴葵、鹿角、赤菜、红菜、胶菜、石花菜。前者,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后者,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夏、秋季采收。晒干,用时洗净。  [性能]味甘、咸,性寒。能清热,化痰,润燥,除风湿。  [参考]含牛磺酸、多糖、粘液和碘、钾、钠、硅、磷、铁、钙、硫、锰、铜等成分。  [用途]用于虚劳或阴虚发热;热痰或燥痰咳嗽,痰稠粘;瘿瘤、瘰疬;大便燥结,痔疮;痹证、关节酸痛。  [用法]煎汤,浸酒,或作菜食。  [附方]  1,润肺化痰汤:鹿角菜15g,沙参、麦门冬各12g,知母、百部各10g。加水煎服。  本方取鹿角菜清热润肺、化痰,以沙参、麦门冬养阴润肺,知母清肺热,百部润燥、止咳;共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效。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稠。  2,猴葵酒:鹿角菜60g,黄酒250g。浸泡服,每次饮1小杯。  源于《岭南采药录》。原方谓鹿角菜能“消痰……治一切痰结,……以之作海藻酒(本品属藻类),治瘿气。”现可用于甲状腺肿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水不足造成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