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健康促进县承诺书市,区,县,从何时开始的

关于2015年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热&&&&&★★★
【字体: 】
关于2015年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348&&&&更新时间:
临海市爱卫会&&&&&&&
临海市教育局& 文件
临海市卫生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是从根本上落实“健康第一”教育方针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崭新形式,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环境等资源,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知晓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带动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健康素质的提升。
我市从2009年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试点工作,目前已有1所学校获得健康促进学校银牌,11所学校获得健康促进学校铜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逐步完善健康促进学校发展模式,迎接2016年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根据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命名与监督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的通知》(浙爱卫〔2011〕1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请各单位对照标准,自行推荐,填写申报表一式三份,经主管部门同意后,于2015年7月20日前报送临海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联系人:周云娇;联系电话:;邮箱:。市爱卫会、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将于9月底对申报铜牌学校进行考核。
附件:1、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命名与监督管理办法
2、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
3、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
临海市爱卫会&&&&& 临海市教育局&&&& 临海市卫生局
2015年5月14日
临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5月14日印发&&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命名与监督管理办法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学校卫生工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理念,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浙江省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的相关精神,参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相关要求,在全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为规范申报、评审工作程序,确保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办法。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遵循自愿申报、分级管理、逐级发展的原则,凡三年内未发生重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传染病暴发流行、师生重大伤残或死亡等意外责任事故的浙江省内公办与民办学校均可申报。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分为铜牌单位、银牌单位、金牌单位三类。
铜牌:对照铜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银牌:获得铜牌学校称号满一年后方可申报,对照银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金牌:获得银牌学校称号满一年且指导一所学校并帮助其获得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单位后方可申报,对照金牌考核标准,得分达到90分。
拟申报的学校按要求填写《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见附表)。申报铜牌单位的,由申报单位将《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及相关过程性材料等报送县(市、区)爱卫办;申报银牌单位的,由县(市、区)爱卫办会县级教育、卫生部门同意后,将考核意见等相关材料报送市级爱卫办;申报金牌单位的,由市级爱卫办会市级教育、卫生部门同意后,将考核意见等相关材料报送省爱卫办。
申报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前,逾期将视作下一年申报。市爱卫会、教育局、卫生局将于11月初对申报学校进行考核。
考核命名工作由各级爱卫办、教育厅(局)、卫生厅(局)组织开展,根据铜牌、银牌、金牌不同层次进行分类考核。铜牌考核工作由申报学校所隶属的县(市、区)爱卫办、教育局和卫生局进行;银牌考核工作由申报学校所隶属的市爱卫办、教育局和卫生局进行;金牌考核工作由省爱卫办、教育厅和卫生厅进行。考核命名工作包括资料审核、现场核查、综合审定、公示、命名等程序。
(一)资料审核。拟申报的学校,将《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及相关过程性材料等报辖区爱卫办,爱卫办收到材料后,组织专家组对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齐全不规范的学校,书面通知其在两周内补充完整并上报。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待申报条件成熟后再行申报。
(二)现场核查。各级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通过资料审核的学校进行现场核查。
(三)综合审定。各级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通过现场核查的学校进行综合审定,并将审定意见报同级爱卫会。
(四)公示。对通过综合审定的学校,各级爱卫办将公示两周,如无重大分歧意见,将给予命名。
(五)命名。铜牌单位由县(市、区)爱卫会、教育局和卫生局命名;银牌单位由市爱卫会、教育局和卫生局命名;金牌单位由省爱卫会、教育厅、卫生厅命名。
各级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满四年复查1次,由各级爱卫办组织,对通过复查的,给予重新确认;对达不到标准的,暂缓确认,限期半年整改,再次复查仍不合格者,撤销其称号,并收回奖牌。
各级爱卫办应加强对辖区内健康促进学校的日常管理,要求各市、县(市、区)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辖区内金牌健康促进学校每年至少督查一次,并将督查报告于每年9月20日前上报省爱卫办。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做好辖区内各级健康促进学校的技术指导。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申报表
填表说明:1.请各申报单位据实填写;
2.创建切入点以学校健康教育特色及存在问题为主
3.由单位负责人审核后,签署并盖章;
4.填写完整,一式三份,于7月20日前将此表报至临海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联系人:周云娇(电话: 邮箱:)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
文章录入:fengyg&&&&责任编辑:fengyg&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主办:浙江省临海市教育局
地址:临海市高埠路2号 邮编:317000
临海市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6我市召开创建健康促进市工作推进会
我市召开创建健康促进市工作推进会
  12月5日,我市召开创建健康促进市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汪发良主持会议,副市长、市创卫领导小组、创建健康促进市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宇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推进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提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我市从2015年11月起,实施以“健康传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会议部署了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宣读了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天门市创建健康促进市工作方案》,就《天门市创建健康促进市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进行了解读和工作培训。会上,就如何开展好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市教育局、食药监局、妇联、岳口镇等单位和乡镇有关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
  吴宇慧说,省卫计委、省爱卫办将健康促进县(市、区)作为国家和省级卫生城市(县城、区)申报与复核的前置条件。天门是全省确定的首批35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深刻领会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建的各项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做到“五个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资金保障到位、检查督办到位),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市政府将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市创建工作进展的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五城同创”目标责任制结账。
  汪发良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以主人翁姿态,责无旁贷地抓好创建;进一步明确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健康示范食堂、餐厅、社区、单位、企业等创建指标,进一步优化健康步道、健康一条街、健康广场、健康主题公园等,提高质量、档次;了解创建时间节点,合力攻坚;加强督导,重在查找问题,并及时通报,决战决胜,确保完成创建任务。
  全市各乡镇办场园和市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分管创建工作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Copyrigh 2008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天门市人民政府 承办:天门日报社
管理员邮箱: 联系电话:0全国健康促进县口号
时间: 09:02 来源:
作者: 笑书
【内容概况】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卫办宣传函(2015)80号文件平湖市被列为首批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县市,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真实反映健康教育工作特色,进一步动员和鼓励全市人民参与到创建活动中,特面向广大市民征集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宣......
&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卫办宣传函(2015)80号文件平湖市被列为首批&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县市,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真实反映健康教育工作特色,进一步动员和鼓励全市人民参与到创建活动中,特面向广大市民征集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宣传。
  本次征集活动要求宣传口号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及较强的对外宣传效果,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接受并认知;主题突出寓意深远,能够充分展示平湖市健康教育的特色、形象;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传播;形式不限,可采用顺口溜、对联、广告语、诗歌、歇后语等深入人心、便于推介的姓氏,一般不超过20个字。只要你的口号有创意,反映平湖的健康教育特色,就大胆的把口号砸过来吧!
  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共征集全国403名作者报送的2000余条口号。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专家评审会评选,领导会议审定,现将获奖名单公告如下:
  一等奖(1名):
  健康促进演绎精彩,叔同故里成就未来。&&作者:黄小琴
  二等奖(3名):
  1、美丽和谐平湖路,健康促进第一步。&&作者:胡望花
  2、平和报本促健康,勇猛精进奔小康。&&作者:赵晖
  3、健康促进一二一,健康平湖三六五。&&作者:陈林雪
  三等奖(10名):
  1、健康平你我同创,品质生活万家共享。&&作者:周峰
  2、全民创建健康城,美丽平湖添活力。&&作者:陶强
  3、健康促进示范,健康平湖共享。&&作者:李秀英
  4、建生态健康平湖,享和谐美好生活。&&作者:曹海兵
  5、叔同故里魅力无限,健康促进精彩有约。&&作者:鞠小林
  6、健康平湖你我同创,和谐生活你我共享。&&作者:黄冬燕
  7、健康意识多一分,魅力平湖美十分。&&作者:蒋件保
  8、幸福平湖让你心动,健康促进邀你行动。&&作者:邱刚
  9、健康携手促进,美丽平湖同行。&&作者:莫远明
  10、有一种责任叫健康促进,有一个家园叫幸福平湖。&&作者:赵擎宇
  据了解,我市被被列为首批&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县市。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倡导健康促进理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等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活动,营造健康文化,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月点击排行
Copyright ©
经典用语大全() 蜀ICP备1100494号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的通知信息来源: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字号:[
]各市卫生计生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年)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我省健康促进工作,省卫生计生委确定,在全省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依据《山东省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年)实施方案》,到2015年底,建成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6个,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健康促进示范机关、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健康示范社区各20个,健康示范家庭1000个。&
  到2017年底,建成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17个,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健康促进示范机关、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健康示范社区各30个,健康示范家庭1500个。&
  到2020年底,建成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50个,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健康促进示范机关、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健康示范社区各80个,健康示范家庭3000个。各市不低于30%的县(市、区)达到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的标准。&
  二、示范县(市、区)工作任务&
  1、政府公开承诺开展试点,将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当地政府预算。&
  2、建立健康促进县(市、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多部门的工作网络和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促进卫生计生工作在健康促进领域的整合融合。&
  3、制定当地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4、县(市、区)政府和各部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并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5、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建设,鼓励辖区居民广泛参与。&
  6、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7、整体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中国行&等各项专项工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业开展健康素养推广活动,扩大项目覆盖面。&
  8、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播放健康视频和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指导等形式,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9、利用卫生主题日,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程度。&
  10、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素质。&
  三、实施步骤&
  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采取县(市、区)自愿申报、市级把关推荐、省级检查验收合格命名的形式进行。每市推荐一个工作基础好、工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作为首批省级示范县创建试点,于3月20日前将申报表报送到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各市同时开展市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制定创建规划,指导辖区内县(市、区)分期分批达到创建要求。省卫生计生委将分别于2016年、2018年、2020年组织检查验收,对达到标准的予以命名。各县(市、区)要普遍开展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场所建设,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
  (一)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县(市、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场所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二)经过建设,县(市、区)30%的居委会/行政村符合健康社区/健康村标准,城乡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县(市、区)知晓率达到70%。&
  (三)经过建设,6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标准和评审办法参照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省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意见》(鲁卫疾控发[2014]7号)和《关于开展健康校园行动的通知》(鲁卫疾控字[2014]12号),50%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1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四)评选出100个健康家庭,健康家庭标准参照原省卫生厅、省妇联、省爱卫办《关于开展健康家庭行动的通知》(鲁卫疾控办[2013]5号)。&
  (五)建设无烟环境。县(市、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卫生计生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无烟环境作为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四、组织领导&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各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搞好指导监管,保障创建工作扎实有序进行。省卫生计生委将把各地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情况作为评价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作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纳入本地区卫生计生工作成效考核。&
  联系人: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朱红讯&
  电&话:7
  邮&箱:
  附件:
&&1.山东省健康促进县(市、区)申请书&
  2.山东省健康促进县(市、区)考核指标体系&
  3.山东省健康社区/健康村考核指标体系&
  4.山东省健康促进机关考核指标体系&
  5.山东省健康促进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申请书
  市&&&&&&&&&&县(市、区)
区县负责人姓名
办公电话/手机
区县联系人姓名
办公电话/手机
申报县/市、区上一年度社会经济人口等基本情况
街道/乡镇数(个)
社区/行政村数(个)
户籍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公里)
GDP总量(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医疗卫生经费(万元)
健康教育经费(万元)
健康教育机构名称
健康教育机构人数
  申报理由(包括工作基础、能力、意愿能内容,1000字左右,另附页)
年&&月&&日
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年&&月&&日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年&&月&&日
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考核指标体系
一、建立长效机制(18分)
1.政府承诺
1.县级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
2.制定健康促进县(市、区)发展规划。
2.领导协调机制
1.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和办公室,包括卫生计生、宣传、教育、发展改革、财政、公安、民政、人社、环境、交通运输、税务、体育、农业、广电、文化等相关部门。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每半年召开1次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2.区县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健康促进县(市、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将健康融入本部门工作,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在制定本部门政策时充分考虑政策对健康的影响。每年制订3条以上(至少覆盖2个部门,现有政策不计入)有利于公民健康的政策性文件和措施。
  1.卫生计生部门全面落实《规划》的各项重点工作,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制定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
3.工作机制
  1.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社区(村)、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兼)职人员,成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每年至少接受1次工作培训和1次专业培训。
  2.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网络,每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职人员。探索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人事分配和绩效考核体制。每半年至少接受1次工作培训和1次专业培训。
  3.鼓励探索卫生计生整合融合模式,创新健康促进工作机制。
4.经费保障
  1.将健康促进县(市、区)工作纳入当地政府预算予以支持,健康教育机构又转向工作经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2.项目补助资金规范管理,专款专用。
二、组织实施(12分)
1.组织管理
  1.制定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计生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当地健康促进县(市、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部门。
  2.通过社区诊断和需求评估,分析当地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制定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计生能力的健康促进县(市、区)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解决重点健康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3.定期评价干预效果,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优先领域。
  4.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定期了解试点工作效果。有关部门定期整理工作进展,总结有效做法和经验,形成工作报告。
2.卫生计生部门培训
开展逐级培训,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县(市、区)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提高建设能力,提高开展二级培训的能力。每年至少开展2次县级培训,覆盖全县卫生计生机构的培训。
3.政府组成部门和健康促进网络培训
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区县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和重点场所对健康促进县(市、区)理念和策略的认识,提高其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每年至少举办3次多部门的培训活动。
4.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
1.每季度组织一次针对基层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每年轮训一遍。
2.培训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政策策略、健康传播方法、需求评估、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
3.培训考核合格率达80%。
三、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环境(30分)
1.健康社区
全区县范围内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区县30%的居委会/行政村符合健康社区/健康村标准。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县(市、区)知晓率达到70%。
2.健康家庭
全区县范围内开展健康家庭建设,评选出100个示范健康家庭。
3.健康促进医院
在全区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6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4.健康促进学校
在全区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5.健康促进机关
在全区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6.健康促进企业
在全区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建设,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7.无烟环境
1.区县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
2.卫生计生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
3.全面无烟是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前提条件。
8.健康的公共环境
1.开展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环境建设,环境卫生、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等指标达到省级卫生区县标准。
2.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
四、重点活动(25分)
1.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1.活动内容覆盖科学健康观念、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健康素养促进重点内容。
2.活动形式包括在电视、移动媒体和新媒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业开展健康巡讲、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发放等。
3.活动质量和覆盖面达到国家要求,每年直接受益人数达总人口的30%,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知晓率达60%。
2.健康中国行
与全国主题一致,启动当地的健康中国行活动,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主体作用,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优势,有效利用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体,宣传年度健康主题。
3.基本健康教育服务
1.健康教育服务提供形式包括给辖区居民播放健康视频资料、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指导等。
2.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服务频次和质量达到国家要求。
3.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知晓率达60%。
4.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
1.在世界卫生日、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节日纪念日宣传时段内,多部门联合,深入社区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单场活动参与人数不低于200人。
2.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活动,定期听取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营造社会氛围
1.在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并加强监管。
2.每年组织2次以上媒体培训或媒体交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媒体倡导内容包括宣传健康促进县(市、区)理念,宣贯试点地区出台的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
3.每年每类媒体宣传健康促进县(市、区)相关工作至少10次,累计达50次。
4.居民对健康促进县(市、区)的知晓率达70%。
五、提升健康素质(15分)
1.健康素养水平
创建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20%
2.行为与危险因素
1.成人吸烟率下降3%。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
3.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
4.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山东省健康社区/健康示范村考核指标体系
一、组织管理(20分)
1.居委会/行政村公开承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
2.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倡议书入户等形式,公开倡议社区内各单位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
1.成立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社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1.将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
2.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社区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困难家庭健康帮扶措施等。
1.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每季度接受一次专业培训。
2.制定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工作计划,定期总结。
3.档案资料齐全,定期整理。
二、健康环境(20分)
1.辖区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一律禁止吸烟。
2.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
3.社区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1.环境整洁,垃圾箱数量满足需要,垃圾日产日清。
  2.使用卫生厕所家庭比例达到80%,粪便无害化处理。
  1.有固定健身场所和健康步道,健身设备定期维护以保证正常使用。
  2.有文化场所,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提供交流环境。
  3.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
三、健康活动(50分)
基本健康教育服务
辖区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1.活动形式包括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播放音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供健康咨询等。
2.活动质量和频次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与区县配合,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1.社区每年自发组织4次以上健康讲座,讲座主题在辖区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下确定,可包括以下内容: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传染病预防、安全急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母婴保健、科学育儿、健康老龄等。
2.每年举办2次以健康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等。
3.鼓励开展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小屋、健康俱乐部、健康一条街等。
4.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对健康社区/健康村知晓率达70%。
四、健康结局(10分)
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20%。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
3.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4.吸烟率下降3%。
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机关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织管理
1.机关/事业单位书面承诺建设健康促进机关。
2.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公开倡议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1.成立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机关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机关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1.将健康促进机关建设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
2.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单位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职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1.专人负责机构内健康相关工作,每年接受一次专业培训。
2.制定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健康相关档案资料齐全。
二、健康环境
1.机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2.机构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
3.机构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1.环境整洁舒适,垃圾日产日清。
  2.厕所清洁卫生,数量满足需要,有洗手设施。
  3.职工食堂应符合卫生要求,膳食结构合理。
给职工提供锻炼和阅读环境,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
三、健康活动
1.结合单位特点设置卫生室,配备专/兼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及必需的医疗用品和急救药物。
2.定期组织职工体检。
1.开展工间操,定期组织职工开展跑步、爬山、球类、游泳等活动,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2.每年开展4次以上健康讲座,讲座主题包括: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传染病预防、安全急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母婴保健、科学育儿、健康老龄等。
3.每年举办2次以健康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等。
4.职工积极参与,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70%。
四、健康结局
1.职工健康素养水平提高20%。
2.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提高20%。
3.职工肥胖率下降5%。
4.职工吸烟率下降3%。
说明:本标准所指机关泛指,包括政府各组成部门、事业单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企业开展场所建设时参考本标准。无烟环境是健康促进机关的前提条件。
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一、组织管理(20分)
1.企业书面承诺建设健康促进企业。
2.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公开倡议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健康促进企业建设。
1.成立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企业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企业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1.将健康促进企业建设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
2.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职业防护、职业病防治、改善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职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1.专人负责机构内健康相关工作,每年接受一次专业培训。
2.制定健康促进企业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健康相关档案资料齐全。
二、健康环境
1.企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2.企业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
3.企业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1.环境整洁舒适,垃圾日产日清。
2.厕所清洁卫生,数量满足需要,有洗手设施。
3.职工食堂应符合卫生要求,膳食结构合理。
给职工提供锻炼和阅读环境,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
三、健康活动(50分)
1.结合单位特点设置卫生室,配备专/兼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及必需的医疗用品和急救药物。
2.定期组织职工体检。
1.每年开展3以上以职业安全和职业防护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2.每年举办2次以职业防护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如职业防护技能比赛、急救自救演示等。
1.每年开展3以上健康讲座,可包括以下内容: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传染病预防,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母婴保健等。
2.定期组织职工开展球类、游泳、棋类等文体活动,促进职工身心愉悦。
3.职工积极参与,对健康促进企业的知晓率达70%。
四、健康结局(10分)
1.职工健康素养水平提高20%。
2.职业防护知识、技能有所提高。
3.职工吸烟率下降3%。
说明:本标准所指企业特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矿企业,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企业可参考健康促进机关标准。无烟环境是健康促进企业的前提条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汇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