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湿热的中药药方经典药方

当前位置: >
十则治疗湿气的小偏方 总有一款适合你
湿气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典型的症状就是红肿、瘙痒,而且会反复的发作,引发湿气的因素有很多,如过度疲劳,内分泌失调,气候变化,饮食改变等,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湿疹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治疗除湿气的小偏方! 1、芹菜汤:芹菜250g,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g,防风60g,红糖25g。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二汤匙,开水冲服。 3、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凹g,苡米30g,海带20g,水煎,加红糖适量服。每日1-2次。 4、白菜根汤:白菜根200g,银花20g,紫背浮萍20g,土茯20g,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1-2次。 5、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g,胡萝卜100g,蜂蜜20毫升。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6、薏米红豆煎:薏米30g,红小豆15g,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7、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g,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8、冬瓜汤:带皮冬瓜250g,切块,煮汤食用。 9、黄瓜煎:黄瓜皮30g,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10、绿豆海带粥:绿豆30g,水发海带50g,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这么多的关于除湿气的食疗药方您一定很满意吧?而且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好买的食材,即有营养,又能调补身体,保护好我们的皮肤,让皮肤充分吸收营养,是我们的宗旨。希望以上小方法能够帮助有需要的朋友们。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 去湿毒的方法 去湿毒的小
去湿毒的方法 去湿毒的小药方
& & && 广东有句话叫:&秋冬防肺燥,春夏去暑湿。&现在虽进入初秋,但是广东这边还是热热的湿湿的暑气。小雨这几天,身上起了好几个红疙瘩。那么去湿毒的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1、煲脊骨
  材料:土茯苓50克脊骨1斤
  做法:脊骨飞水待用。8碗水放入沙锅煮开,放材料同煮3小时。
  这个汤,老少咸宜,1岁的宝宝也可以喝。
  小贴士:土茯苓煲第2遍的时候味道最好,所以,喝了这道汤之后,记得把汤渣里的土茯苓留下来,第2天再煲一次,味道不错的
  2、清热去湿汤
  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3、 去湿食材
  花旗参: 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 叶: 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 术: 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 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 仁: 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 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 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 根: 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4、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解表祛湿药方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解表祛湿药方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医​精​髓
大小:47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点击添加感兴趣的栏目(最多添加 10 个)
夏季彻底祛湿的偏方,按3个穴位,非常简单
小测试可以看出你体内是否湿气 &(多选)0人0%1、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0人0%2、头重如裹,头脑不清醒;0人0%3、关节沉重,浑身酸痛;0人0%4、舌边有齿印,苔白腻;0人0%5、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0人0%6、毛发容易油腻出油;0人0%7、女性白带多;0人0%8、大便稀烂不成形,很难冲走。投票以上这8个症状都是脾虚湿困的常见症状,如果你出现以上1——2个情况,就足以说明身体湿气过重了。湿气重不仅会带来以上这些问题,还会让你发胖,患上脚气,出现各种妇科疾病等,湿气重是很多病的根源。而且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导致病总好不了,因此祛湿很重要。湿气重可以按摩3个穴位1、揉按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用大拇指指腹按该穴3分钟,再顺时针揉按5分钟即可。每天按一次即可,常按可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2、按摩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用大拇指指腹按压或顺指针揉按穴位5-8分钟,有酸胀感即可。按此穴可调理脾胃、疏风化湿。3、曲池穴曲池穴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用大拇指指腹揉按此穴5分钟,一颗用手指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坚持拍打或揉按,可祛湿健脾。食疗小方:芡实薏仁茶,用芡实、薏仁、赤小豆、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各5g,加水熬煮饮用,可祛湿健脾。此食疗方与按摩不冲突,可同时使用亦可单独使用。芡实、薏仁以及赤小豆这些材料不易熬煮,要提前用冷水浸泡,嫌麻烦就直接喝袋泡茶,效果一样的。
你还没有登录哦~
您还能留下200个脚印
Copyright (C)
chinew All Right Reserved.
福州佳能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杏林医话汇编
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平胃散(转载)
平胃散(和剂局方)【组成】 &苍术(15g) &厚朴(9g) &陈皮(9g) &甘草(6g)【功用】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 &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白腻而厚,脉缓。【歌诀】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苍术五斤(9克) 厚朴(姜制)(6克) 陈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两 甘草(炙)(3克)三十两方歌: 平胃散是苍术朴 陈皮甘草四般药除湿散满驱瘴岚 调胃诸方从此扩或合二陈或五苓 硝黄麦曲均堪着若合小柴名柴平 煎加姜枣能除疟又不换金正气散 即是此方加夏藿组成和用法:苍术去粗皮,米泔浸,2400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1560克 甘草炒900克 共为细末,每次6克,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水空腹热服。&按时服用。&药效说明功效  燥湿健脾,消胀散满。适应症  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禁忌  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方义  本方是燥湿祛痰,行气健脾剂。苍术燥湿健脾为君药,厚朴除湿散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为使药。大凡脾胃病变,只要属于所谓脾胃湿滞,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从它扩展演变而来。说明  平胃散所治脾胃不和,是由痰湿留滞,困遏脾胃,或感受山岚瘴气,或水土不服所致。脾胃被困,则升运和降失常,诸症遂起。方中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故重用为君。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是为臣。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炙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都是佐使。诸药相配,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用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病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均有一定疗效。唯方中诸药多苦辛温燥,易耗阴血,故孕妇不宜。&& & 适用病症& & 本方功专燥湿和胃,为治疗脾胃不和的基本方剂。许多调理脾胃的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来。如本方加麦芽、炒神曲,名“加味平胃散”,治宿食不化,暖腐吞酸,不思饮食。若大结,可再加大黄、芒硝以通下导滞。本方加人参、茯苓,名“参苓平胃散”,治脾虚食滞,大便不实者;加黄连(姜汁炒)、木香,名“香连平胃散”,治食积化热,腹痛泄泻者。《局方》还有“不换金正气散”,也是由本方加藿香、半夏而成,治感冒四时不正之气,头痛发热,呕吐泄泻者。本方合二陈汤(见祛痰之剂)名“平陈汤”,治脾胃不和,湿痰停阻,胸膈痞闷,不思饮食者。本方合五苓散(见祛湿之剂)煎服,名“胃苓汤”,治饮食停积,脾胃不和,浮肿泄泻者。本方与小柴胡汤(见和解之剂)合方,名“柴平汤”(《景岳全书》),功能和解少阳,燥湿健脾,治湿疟脉濡,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者。& & “平陈散”(《症因脉治》),是本方加入祛痰化湿的二陈汤(夏、陈、苓、草)而成。适用于脾胃运化不食,湿痰内阻,胸膈痞闷,或有呕吐泄泻,症情较平胃散症为重。& & “胃苓汤”(《丹溪心法》),是本方加入渗湿利尿的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而成。适用于停饮夹食,脾胃不和,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有浮肿等症。& &“柴平汤”(《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引《宦邸便方》),是本方& & 合小柴胡汤而成。适用于疟疾,脾胃湿盛而脘膈闷胀。& &“不换金正气散”,又名“藿香平胃散”(《局方》),是本方加入芳香化浊、燥湿祛痰的藿香(9克)、半夏(6克)而成。适用于感受不正之气,脾胃食滞,腹痛呕吐,白腻等症。& & 此外,本方加麦芽(12克)、神曲(9克)叫做“加味平胃散”(《医方集解》),功能治疗脾胃湿滞,宿食不消,吞酸嗳腐,不思饮食,如积滞较甚,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6克)、芒硝(9克)。方歌“硝黄麦曲均堪着”,即指此而言。基本信息来源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异名  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组成  苍术120克(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 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陈橘皮60克(洗令净,焙干) 甘草30克(炙黄)用法&上药四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2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白腻而厚,脉缓。伤食,嗳气有腐食气。方论&方中重用苍术燥湿运脾为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为臣;陈皮行气化滞为佐;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药理作用&主要有健胃助消化,抗溃疡,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1.健胃助消化;本方中生姜、陈皮、苍术、厚朴含芳香性挥发油和姜辣素,且后三味药辛、苦,口服对胃肠粘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运动,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从而增强消化机能,排除肠内积气,而达健胃助消化之效。&2.抗溃疡:方中甘草、陈皮、厚朴对多种实验性溃疡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3.抗炎。方中生姜、陈皮、甘草对不同的炎症模型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平胃散中除大枣外,其余5味药均有不同程度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论平胃散的临床应用& & 方剂中的散是指散剂,即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如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1]如平胃散。平胃散出自周应所著《简要济众方》卷5,主治胃气不和。本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制成粗末,以生姜、大枣为引,水煎。但本人运用平胃散临床体会认为,平胃散中的散除了有煮散之意外,还有其他深刻意义,具体如下讨论。此讨论对临床准确运用平胃散提供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对以散命名的古方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对新方和中成药的命名提供一种新的深渊思考。& & 1 &理论研究& & 脾主运化水液,为津液代谢之枢纽,为散输水津之本(清·石芾南《医原·百病提纲论》)。湿与脾关系密切,湿邪最易伤中焦脾胃,脾虚生湿,湿盛伤脾;湿为阴邪,若饮食失常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寒湿中阻,气机失常,水湿为之不化而聚,水谷为之不消而滞,遂形成“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之湿、滞之证,而平胃散为化湿之首方,最为适宜。[2]& & 平胃散组方简炼、寓意明确,为历代医家所常用的古代名方。有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的功效,用于湿邪困阻脾胃,阻遏气机,散输水津失调所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无味、口干口渴、肢体困重、倦怠嗜卧、大便溏薄、厚腻等。& & 平胃散药性从辛温、从苦燥,辛温可宣散运脾,苦燥可祛湿除满。苍术苦温辛烈,有运脾燥湿安胃之功,为君药,能升阳散郁,燥湿而宣化痰饮。凡湿困脾阳者,非苍术芳香辛烈而不能开泄,痰饮弥满亦非此而不化;厚朴味苦辛温,气香,有化湿导滞之效,用于湿困脾胃,食积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胁腹疼痛,为降气宽肠之药;苍术、厚朴合用,苍术性燥为君,厚朴行气为臣,协同相助化湿浊健脾胃,开脾气、降胃气相得益彰,有化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陈皮味辛性温,利气行痰,能消谷气,开胸膈痞满为佐药;陈皮、厚朴芳香化浊,醒脾开胃行气,而湿滞多导致气滞,气行有助于湿化滞消;使以甘草甘温助脾及调和药性;生姜辛温,温中祛湿和胃,与大枣合用,辛温益脾胃之元气。[2]本方以苦能泻实满,辛能散湿满之功,散中焦之湿阻,宣行被遏之气机,起到“结者散之”之效,湿得以泄越,脾胃亦因而调达,恢复散输水津之功,达到“邪去正安”。& & 可见,平胃散中的散有三层意义:除了有煮散之意;还有散阻除邪之意,散者,散也(元·王海藏《汤液本草·东垣用药心法》);更有脾胃散输水津之意,称胃散。即平胃散以散中焦之湿阻为其主要作用,使脾胃散输水津之功恢复平常。& & 2 &临床体现& & 平胃散临床运用非常广泛[3,4,5,6],临床上只要抓住平胃散散中焦之湿阻特点随症加减,可获良效。这里以笔者运用平胃散的临床病案为例:& & 病案一、郭某,男,47岁,半盲人,四川成都人,从事盲人保健按摩,双手心出汗多年,影响按摩工作,多年到处寻医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11月,在成都市残联职业培训中心进修盲人按摩中级班时,找我诊治。双手心出汗,在成都残联上课后更加严重,咽喉有痰,不易咳出,痰有咸味,没有其他疾病,舌质暗淡,厚腻白微黄,脉沉细。此乃三焦湿阻,以中焦为重,气机不疏,津液不正常输布所致;治宜三焦分消,燥湿健脾,行气导滞。方用平胃散和三仁汤加减。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5g、炙甘草10g、枳实15g、白蔻仁15(打碎)g、党参30g、白术10g、杏仁10g、苏梗15g、茯苓15g、薏仁30g、法半夏15g(打碎)、苏叶10g、黄芩10g。3剂水煎口服。一周后,打电话告知我,病愈。至今没有复发。& & 按:脾灌四旁(《素问·玉机真脏论》),以及脾主四肢,此病人双手心出汗主要因湿阻中焦,气机不疏,灌四旁失调,津液不正常输布所致,所以用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气机舒畅,以灌四旁,津液输布正常,不专治汗,汗自愈。& & 病案二、张某,女,40岁,半盲人,四川成都人,从事盲人保健按摩,感冒咳嗽,一个月左右,多处寻医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11月,在成都市残联职业培训中心进修盲人按摩中级班时,找我诊治。干咳,咽部发痒就咳,微恶寒不发热,咽干,喝水不多,出盗汗,刚月经结束,厚腻白微黄,舌下大络瘀血明显。此乃风邪犯肺,中焦湿阻,气机不疏,肺气失宣所致;治宜疏风止咳,燥湿健脾,行气导滞,宣利肺气。方用平胃散和止嗽散加减。苍术15g、厚朴15g、陈皮15g、炙甘草6g、茯苓15g、藿香10g、佩兰10g、党参30g、当归15g、川芎15g、荆芥10g、防风10g、杏仁15g、桔梗15g、紫菀30g、炙百部15g、批把叶10g、黄芩15g。3剂水煎口服。结果吃完1剂就病愈。我告之可停服剩下的2剂。& & 按: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此病人干咳咽干,乃中焦湿阻,气机不疏,散输于肺失调,肺气失宣所致。所以用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气机舒畅,以上输于肺,肺气得宣得润,疗效快速明显。& & &3 &结语& & 平胃散中的散有三层意义:除了有煮散之意,还有散阻除邪之意,更有脾胃散输水津之意,称胃散。临床上只要抓住平胃散散中焦之湿阻特点随症加减,可获良效。同时,以散命名的其他方药如藿香正气散、银翘散、逍遥散等,也有类似意义,对于众所周知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若命名为藿香正气散水,也许意义更深渊,具体怎样,有待进一步研究。& & 老李刚从单位退休。他告诉我说,他几年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饮食很不规律,而且经常暴饮暴食,所以落下一个胃痛的病,后来经人推荐,吃了一种药,叫香砂平胃散,只要吃下去,很快就能把胃痛止住,他坚持吃了三十盒后,胃痛居然就被根治了,直到现在,他的脾胃都还很不错。所以,他逢人胃痛,就推荐香砂平胃丸。& & 我问:“您是怎么知道吃香砂平胃丸可以治胃疼的呢?”& & 他说:“也是别人推荐的。”& & 我知道,病人之间出于好意,经常会出现互相推荐医生,推荐养生书籍,推荐药物的现象。一个医生,我在他那里治得疗效叫好,我会推荐其他的病友去他那里;一本养生书,我看了觉得好,我会把它推荐给身边需要它的人。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一种药,我吃了有效,别人吃了就不一定有效了,是不能乱推荐的。这位病人,在别人的推荐下吃了香砂平胃丸,居然把胃疼给治好了,我只能说,他很幸运。而他又把这个药推荐给更多的人,其效果可想而知,肯定是有的有效,有的没效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药能在患者之间口口相传,也说明他对某个病有比较广的疗效,是个不错的药。& & 香砂平胃丸是一个什么样的药呢?它的药物组成部分是:炒苍术、陈皮、甘草、姜厚朴、香附、砂仁。其中,前四味药是中医里有名的经典方剂——平胃散,是专门用来去脾胃之湿的。香附和砂仁都是行气药,其中香附行肝气,砂仁升脾气。平胃散加上香附和砂仁,就成了香砂平胃散,现在制成丸药,就叫香砂平胃丸。别看这小小的六味药组成的方剂,还真把绝大多数胃痛都给管了。& & 胃痛,最常见的是下面两种:& & 首先是体内湿邪过重,脾的功能被湿邪困住了,不能升清降浊,恰好香砂平胃散中有平胃散这四味药燥湿健脾,能祛除湿邪,恢复脾的功能,还有砂仁这味芳香的药来醒脾,帮助脾的“升清”功能,把水谷之精微往上升。脾胃里面的湿化了,胃就更加通畅了;脾气能升了,胃气就能降。这样,脾胃之气安和,胃痛自然无影无踪。& & 还有一种胃痛,是肝气不舒。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像那些平日里动情绪较多的人,肝气较旺,脾胃就受到肝的欺负,造成脾胃之气不顺,升降失调,也会导致胃痛。香砂平胃散中恰好有香附,可以行肝气,再加上其他健脾的药物,足以让脾强大起来,不再受肝的欺负。脾胃强大起来了,胃就不疼了。& & 所以,这两种最常见的胃痛,用香砂平胃丸就能管住。这也是香砂平胃丸能如此受大家欢迎的原因吧。但如果是胃阴虚的胃痛,用这个药就不管用了。胃阴虚比较复杂,不好用中成药对付,得去医院治疗。胃阴虚的胃痛,明显症状是舌头很干、口渴、手足心发热,很容易区分出来。所以,如果在胃痛的同时有口干舌燥、手足心发热的症状,就不要吃香砂平胃丸了。& & 其实,香砂平胃丸并不仅仅是治胃痛的中成药,它的作用还大着呢。中医界有一句有名的顺口溜,叫做“香砂平胃散,一天开到晚”。就是说,有的医生,一天到晚看病都给人开香砂平胃丸,当然,可能是开成药,也可能是开组成香砂平胃丸中这六味药并做加减。可见香砂平胃丸的应用之广。& & 尤其是在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运动的减少,湿邪成为人体内最大、最顽固的邪气。湿邪从哪里来?可以从外来,也可以从内来。外来的湿,主要是长时间在潮湿的地上坐卧,或是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或是淋了雨,或是在大雾的天气外出,等等。外来的湿,伤害的主要是人的肌肤皮毛,还不至于马上伤到五脏中去。这种湿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我们体内而生的湿。& & 体内的湿生于脾,脾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物质,一旦脾虚运化不力,那么一部分精微物质就化成了湿,湿滞留在脾这里,有阻碍了脾的更能,使得脾更加运化不力,形成更多的湿,如此恶性循环。当我们感到有以下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时候,就要注意,体内已经积聚了很多湿邪了:& & (1)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 & (2)舌面水滑,多痰涎。& & (3)饮食不香,尤其不喜欢喝水,甚至口渴也不喜欢喝水。& & (4)头脑昏沉,想睡觉,身体沉重。& & (5)睡觉鼾声如雷。& & (6)大便不成形,粘稠,往往黏在马桶内,一桶水冲不干净;或黏在肛门外,需要很多张手纸才能擦干净。& & (7)嘴里感觉粘乎乎的。& & 要治湿邪,首先要健脾,用香砂平胃丸,健脾化湿,同时适当地理一理肝气,肝脾同养,其实是很多人都需要的。& & 前几天,我出差刚回来,一位好朋友找我,说自己腹泻一个多月了,西药用了无效,黄连素吃了也一点效果也没有,每天一定是泻几次,也不是特别痛苦,每次泻完了甚至有点舒服的感觉,可是,很麻烦的是不敢走远路,怕突然找不到厕所,泻之前会肚子痛,然后必须赶快跑去厕所。他当时是稍微吃多点就泻,稍有冷风也泻,泻的时候,可以看到食物没有完全消化。最后导致基本不敢吃很多东西了。现在人已经变得瘦了。& & 从他的描述来看,有点像寒热错杂导致的腹泻。但是我观其肚子较大,面色白,觉得他应该是脾虚,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平时,会不会听到肚子里有水流动的声音。& & 他果然回答:肚子里面经常有声音,有的时候是气的声音,有的时候是水的声音。& & 然后我看他的舌头,非常明显的脾虚湿盛的舌像,就是:满布、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面满是水液。& & 这种人,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舌质并不是红色的,而是淡白的。& & 我当时判断,这位朋友是因为脾虚,导致脾土无力控制水湿,水湿则更加加重了脾虚,这样脾无力运化水饮,因此导致了腹泻。& & 于是,我告诉他,可以去买一个中成药,叫平胃丸,试着服用两天。& & 结果,第二天他告诉我,只吃了一天,腹泻居然就停止了!后来再服用了几天后,我让他改服参苓白术丸,加强补脾的效果,这个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腹泻居然就这样好了。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时深深感觉,如果对症,中医那些经典的方子是非常有效的。& & 这样的经历,其实每位中医都有,甚至有很多中医非常擅长使用这个平胃散。这个方子我会在后面介绍给大家的。& & 现代人湿气特别重,这是我在研究舌像的时候发现的,在读博士的时候,我的电脑里面有很多舌图,有三千多张,我每天就是习惯地看这些舌图,有一天,我蓦地发现其中有几乎一半的舌像水湿都很重,这让我很疑惑,当时我以为是因为这些舌图都是在医院里面拍摄的,后来,毕业了,我在观察普通人的时候,发现水湿的比例也是这么多的。& & 从古代医案来看,水湿的比例并没有这么大,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 我想,可能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 第一:现代人冷饮喝得比较多。现在无论冬天夏天,大家都喝冷饮,现在这么冷的天了,到超市里面一看,很多饮料还是放在冰柜里呢。很多人觉得买饮料没买凉的吃亏了,同样是一块钱一个饮料,他在冰箱里放过的饮料含着电钱呢。我一定不拿那个常温的,一定给我拿那个凉的,这样把冰凉的水都灌进肚里了。& & 古代没有这事,古代要想喝凉的,挖地窖挖好深的,然后储冰,基本是皇上才有这个条件。那么,我们把这么冰凉的饮料喝下去会伤什么?伤脾阳,一下把阳气给伤了,阳气是控制水湿的,结果水湿控制不住,湿气越来越重,男性喝冰啤酒,干杯,咕咚咕咚下去了。& & 现在我看好多人冬天都要喝冰啤酒,一定要冰的,下去了一下把脾阳伤了,脾阳伤了,伸舌头一看,舌头水湿特别重,舌体边有齿痕,满布,舌体胖大,上面唾液特别明显,这都是水湿重的舌像,很多经常喝凉啤酒的人,都会有慢性腹泻的毛病,一吃凉的就腹泻,其实这就是脾肾阳虚了。& & 所以我们学习中医要学习什么?要学习生活智慧,像喝冷饮这种习惯,从小就要教给孩子不要这么做,养成习惯,这样他长大了绝对不会吃亏的,因为有智慧了。& & &第二,现代人空调吹得多,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本来夏天应该是热了,皮肤开泄了,肺主皮毛,毛孔开张,汗就出来,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中医说,夏天这个季节阳气在外,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开空调了,一下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了,会伤到肺,把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结果它又没办法运化水了,水湿很多。& & 现在,一到夏天,好多人到办公室都要把空调调得再冷点,实际上最后很多朋友都会伤到。我建议,夏天千万别使劲开着空调冷风,当时觉着舒服,但回头会伤到肺的阳气。& & 第三,要锻炼身体。要晒太阳,要出汗。现代人运动的机会太少了,长期坐在办公室里面,空调吹着,下班在车里,然后回家休息,很少有户外活动的机会。我们现在很多人怕出汗,其实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孩子,现在的孩子作业多,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很少有挥汗如雨的机会,其实这样不利于水湿的排出,我们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这非常重要。& &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喝水特别多,不知道每天要喝多少桶水。我曾经看到过一位老人最近心脏出了问题,她的孩子是我的好朋友,请我到家里去看看,我去一看,这位老人一天给自己弄了九大杯水喝,上午三大杯、下午三大杯,晚上三大杯,就一天生灌下去这么多水,而且是在运动量很少的冬天,把我吓坏了。这是不对的。& & 其实喝水要分季节的,今天热天和昨天冷天喝的水是不一样的,天热的时候汗出的多,我们就要多喝水,这没问题,但是今天冷了,冬天的时候本来没有那么多水蒸发了,你没出那么汗,喝那么多水干吗?水从哪儿出去?你的肺脾肾有那么强的运化功能吗?年轻人身体好,元阳足可以多喝点水,老人运化能力相对弱了,还喝那么多水干嘛?& & 我们知道,心在体内属五行中的火,什么克火?水克火,水是用来灭火的,当你水湿重时会蒙蔽心阳,因此这么大量饮水,会导致心脏的问题的。& & &人是大自然的万物之一,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一到夏天,汗出的多,往上蒸发的多,到冬天你就慢慢收敛了,叫闭藏了。冬天不运动了,不出去走,在家里待着没有什么事,又不出汗,然后喝九大杯水,水湿重了,直接蒙蔽心阳。和天一样,雾气重了会把太阳遮住了,就是这个道理。& & 所以,在宣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千万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保健作用。& & 所以,去除湿气的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改,那么水湿虽然可以通过药物去除,但是马上就会复来,我们不能总是靠药物维持体内的平衡,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 可是,如果确实身体被水湿困住了,那也需要药物来调理,中医里面有很多祛湿的方子,比如医圣张仲景在《论》里面就出了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等很多祛湿的方子,在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些方子。& & 后世,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方子,因为这些方子是当时皇家组织编写的,因此很多方子都非常的精到,其中平胃散就是一个祛湿良方。& & 平胃散主要是用来去除脾胃的湿气的。它的组成和服用方法古人讲的是: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 & 这个方子现在已经有了中成药,叫平胃丸,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导致的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 & 因为这个方子的苍术药性燥烈,因此没有水湿之气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不能服用这个方子。& & & 现在有的中成药里面没有配上姜枣,大家看说明书,如果没有,则在服药的时候,需要自己用几片生姜,几颗大枣,熬水冲服这个药物。古人配方都是有讲究的,因为此方为攻邪之方,所以配合姜枣保护脾胃之气。这个思路我们不能给丢掉了。& & 在这个方子里面,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故重用为君。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是为臣。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甘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都是佐使。诸药相配,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部位,主要在脾胃,如果是水湿引起了脾胃的功能异常,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腹泻、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而来的。甚至说著名的也是出自局方的不换金正气散,就是这个平胃散加上藿香、半夏而来的。& & & 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方子是治病攻邪的方剂,并不是保健的,所以不能没事儿拿来服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的时候,根据我的经验,这个方子效果非常快,如果一两天见效,则才能继续使用,如果不见效,说明一定方向不对,就要重新思考。& & & 而且水湿去除之后,还需要用参苓白术丸等补脾的药物来滋补一下,因为平胃散祛湿的力量很大,但是滋补的力量不足。& & & 因此此方辛燥,所以孕妇忌服。& & 这里,我给大家讲的是一个祛湿的思路,讲的是自己的一点心得。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情况比较相似,可以找附近的医生帮助分析一下,看看自己能否使用。但是最终的水湿的去除,一定是需要依靠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证的,这是大家必须牢记的。& & 另,网络上没有办法诊病,如果仅仅根据口头叙述分析病情,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大家有问题,请咨询本地的中医,这样可以做到四诊合参,可以不耽误病情,希望大家了解。& & 平胃散与《二陈汤》的效用& & 两方都是中医《方剂学》里面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汤头!二陈汤的功效就是除去痰涎!平胃散的攻效是也平胃气!二方有何关联呢?有诗云:“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盅和气二陈汤!“此二方为何有着这样的关联呢?这文人的笔就是不一样!平胃散吃多了用,二陈汤生痰了用!养神与平胃散有何关系!平和气血与二陈汤又有何关系!好象有点前不搭调!食多伤神这或许就是平胃散和养神的关系吧!人的胃口过大,思索过多就会影响着人的食欲!关于冶胃气!有和胃的,有清清胃的,还有温胃的方!而此语而只说平胃呢!看来这人性中贪字成分是很重的!为贪口服而欲杀生灵!这就是人性之恶!天造万物,人以冶之!但做人不可太过,太过就会有损自已!& & 二陈汤去痰!痰字火之病!人身之火气不和而生!二陈汤为除汤之轻剂。这古人说话就是如此!平胃散为冶胃之重剂而二陈汤为除痰之轻剂!古人的养生之理是于这般!说的话确是很值得平凡之人以思索的!此诗意合而为一中和之意!是说做人不可太过!太过变为其夭(或作妖)。妖气十足就不能算是平常之人了!是夭就可能有折的时候!做人啊!就是如此万事不可太过!急性子是没有好处的!作者忠告:&& & 1,本文仅供参考,请朋友们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分清寒热虚实,对证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否则适得其反。& & 2,请朋友们不要自己乱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严重后果!本文转载自http://user./&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2:08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推拿科好评科室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湿气药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