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从床上摔下来骨折算意外骨折医保报销吗伤害吗?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宝宝不慎摔伤,骨折怎么办?
本文导读:小孩学会走路了,免不了磕磕碰碰,对此父母总是提心吊胆。那么,对于小孩摔伤程度及位置不同,父母该如何处理才能降低伤害呢?
  随着幼儿的发育成长,两岁以后他的活动能力增强,运动量增大,从会走到会跑会跳,跌倒、摔伤是很常见的。再加上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增加,在玩耍和日常生活中受伤的机会多起来。很容易摔伤,跌伤面部、口唇、牙齿、膝盖,甚至更严重的骨折及头部外伤。
  轻微摔、跌伤的处理:
  如果伤口污染不严重,也不太痛,如表皮擦伤,可用冷开水或清洗局部,然后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也可以用红药水。如果局部青紫肿胀,用红花油等有利于消肿的外用药物涂在受伤部位,直到消肿为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受伤时碰到铁器上,并有伤口,就不可掉以轻心,伤口可能会被破伤风杆菌感染,而诱发破伤风。这时家长应及时带领患儿到做相应的与处理。
  头部外伤的处理:
  如果孩子受伤后,能够立即放声大哭,并跟家长述说事情的经过等,说明大脑内没有受到伤害,没有意识障碍,可以让患儿仰卧在床上休息,但头部要垫高。如果孩子想,家长应该隔一段时间叫醒他一次,看看患儿的反应如何。
  因头部内血管比较多,小伤口有时也可能发生大出血。如果出血较多时,身体会特别冷,要使身体保持温暖。家长应迅速、冷静地用干净手巾或纱布压迫伤口止血,然后赶紧送医院。
  如果出现下列之一,则说明大脑受损:①意识不清;②面色苍白、出冷汗;③双眼上吊或口角歪斜;④抽搐;⑤呕吐频繁;⑥耳鼻内流血或流水;⑦翻来覆去躁动不安或手脚肢体单侧或双侧瘫痪;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孩子头部被撞击后,如果当时并没有明显的反应,身上也没有明显的伤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就没事了,有时患儿会在以后的数日内出现情绪不好,不断哭闹或无精打采;患儿不停喊头痛;处于睡眠状态,不愿意睁开,还可能出现抽搐;面色苍白,经常呕吐。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大脑内部受损,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
  孩子发生骨折的处理:
  若孩子跌伤较重,出现明显骨折症状,如跌伤疼痛难忍,肢体不能自如行动;跌伤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畸形等,都可能是骨折。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类。骨折处皮肤未出现破损是闭合性骨折,断裂的骨头在皮肤组织内部。开放性骨折能从皮肤破裂处见到被折断的骨头。
  对开放性骨折,采取有效方法止血。凡是开放性骨折,由于骨折处周围组织血管破损,血液会从伤口向外流出,对此应立即止血。可先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血管的上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不便包扎的伤口可扎止血带止血。
  固定骨折肢体。因为肢体运动会使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因此,现场急救时,通常需要固定伤肢。具体做法是:利用木板等坚硬物夹住骨折处,并将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都固定住。
  爱心提示
  幼儿发生骨折,家长在做出必要的处理后,应马上将患儿送往医院。但在途中要尽量注意幼儿的保暖,并且不要让患儿自己走动,减少对伤处的碰撞,从而减少患儿的痛苦。
(责任编辑:实习吴晓蓉)
儿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千万不要这么做
微信号:ewsos1手机扫一扫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摔倒,我们的反应是爬起来,所以看到别人摔倒,我们的反应也是去帮别人付起来。但是这么做是错误的。当宝宝从床上摔下来的时候,千万不要马上抱起来,应该这么做......
不同跌落伤 需不同对待
宝宝摔下床后千万别立即抱起!因为在孩子摔下床后,我们第一时间并不了解宝宝的伤情如何,如果冒然将他抱起来,很有可能在抱起的过程中,因为用力不当而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发现宝宝坠床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必须保持冷静,同时对宝宝进行观察。
1、表现无异常:保持观察
宝宝如果能够马上大哭,一般说明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对宝宝观察20秒左右,从头到脚先看一下,大概判断一下坠床对宝宝身体哪个部位造成了伤害,再做相应处理。
一些宝宝从床上掉下后,身体没有明显外伤,表现也没出现任何异常。但即便如此,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应尽量与宝宝说话、逗逗他,转移他的兴奋点,不要抱着他睡觉。如果摔后哭完很快就睡着了,也要在一小时内将其叫醒。如果宝宝醒后大哭,应该不存在什么大问题。
此外,家长还应该持续观察孩子的后续表现,特别是孩子的精神状态、睡眠情况及饮食状况。如果1周后,孩子各方面表现都正常,那就说明宝宝的身体状况没有受到摔伤的影响。
2、皮肤出现瘀青或血肿:冷敷处理
大多数宝宝从床上摔下来之后,皮肤难免会出现瘀青或血肿。如果肿包较小,可给宝宝抹点香油,或用湿润的土豆片贴上,有止痛化淤的辅助作用。如果肿包较大的话, 家长应用冰袋或冷藏的袋装奶给宝宝做冷敷处理,这可减少皮下出血和扩散。
冷敷处理越早开始效果越好,一般是在受伤48小时内进行,每次冷敷大约15分钟左右,至于冷敷的次数,应根据孩子接受情况来定。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进行冷敷时,一定要用干毛巾将冰袋或冰牛奶包裹上,不要直接贴在宝宝皮肤上,因为宝宝受不了太冷的刺激。
家长要牢记,千万不要用任何外用消肿化瘀的药物搓揉肿起来的部位,因为这么做会使血管破裂的情形恶化,让出血状况更严重。
3、皮肤有擦伤或出血:消毒止血
如果宝宝皮肤有擦伤或少量出血的情况,家长可以先压迫止血,然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最后用纱布或是透气胶带包扎,以避免感染。
如果宝宝流鼻血了,千万不要让宝宝用&仰头止血&或&鼻子里塞卫生纸&的方法来止血。因为仰头止血会使血液返流到胃部引起刺激性呕吐,还有可能直接呛到气管或肺部,引起窒息。而鼻子里塞卫生纸的方法,会使儿童本来很娇嫩的鼻粘膜进一步撕破,加重鼻出血。此外,不干净的纸团或棉花会引起鼻腔感染。
如果头皮出现较大裂伤、出血,家长可能就无法在家自行处理,先拿一块干净的毛巾压在出血部位,然后赶紧到医院检查伤口,进行清创并缝合伤口。
4、发生骨折:送医治疗
如果在坠床之后,你发现宝宝出现一侧肢体不能自如活动,摔伤部位有明显肿胀、颜色改变,或者形状有所改变,并出现畸形等,那说明宝宝可能是骨折了。
这时家长应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然后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对于肘关节以下的前臂骨折,可将伤肢曲肘摆放,贴靠于胸前,用一块从肘关节至手掌长度的夹板将其托住包扎,县吊于胸前。
在送宝宝去医院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抱宝宝的动作要轻、要稳。如果是腰部或胸背、肋骨骨折,切忌背或抱着小儿移动,最好能打120,等急救医生前来处理。
5、颅脑损伤:送医治疗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摔伤后都会大声哭闹,但如果宝宝出现脸色变黑或变白、呕吐、四肢肌肉紧张、牙关紧闭、眼斜视、意识不清醒、变得贪睡等表现时,即便仅出现了其中的一个症状,家长都要尽早送他去医院,看是否存在颅脑损伤。在送宝宝去医院时,一定要让宝宝平躺在一块板上,头侧向一方。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颅脑损伤,经治疗后,仍需定期回医院检查。因为部分颅脑损伤,比如颅内出血,出院时陈旧性出血未完全吸收,脑脊液循环未完全通畅,脑组织仍暂时受压。
Tips:即使摔到了宝宝的头部,也不要总怀疑是脑震荡。脑震荡的特征是会有一定时段的意识和知觉丧失。如果宝宝一直意识正常,就不会有问题。
责任编辑:梁燕君
推荐阅读:
比较多人提问的还有:、、、、、、
今日最受关注商品
贝利尔母婴专营
【关爱宝宝 健康成长】
12月精品母婴大促
美赞臣3段 1200g
【进口奶源 百年科研】
幼儿配方奶粉1-3岁
新生儿礼盒 秋冬季套装
【母婴用品 纯棉婴儿衣服】
刚出生 初生满月宝宝
宝宝不能错过的玩具
【TOP100】
全场7折封顶
乐欣母婴专营店
【婴儿益智 玩具】
经典儿童玩具
母婴之家 育儿节大促
【专注母婴12年】
全球精选正品
多功能妈咪包
【大容量外出手提包】
适合怀孕到5岁前宝宝使用
婧麒孕妇护肤品
【全球防辐射领导品牌】
奇妙之旅 孕见惊喜
纸尿裤齐聚惠
【全场6.7这起】
宝宝舒服 妈妈也舒服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
大家都在看
分娩期常识
产后经验分享
最新相关资讯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警惕儿童意外伤害 摔坠事故-----儿童非正常死亡的“杀手”之三
作者: 张山
热度13票&&浏览1486次
时间:日 10:08
警惕儿童意外伤害
摔坠事故-----儿童非正常死亡的“杀手”之三
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全世界每天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可预防的意外伤害,受伤死亡的5大原因是:车祸、溺水、烧伤或灼伤、摔落和中毒。  
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专家透露,每年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都是:车祸、溺水、坠楼等位居前三位。婴幼儿意外伤害1/4是坠伤。
医生说: “坠落伤是我们接到的最多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而暑假期间正是高发时段。 ”
2001年,南京一两岁幼童从25层高楼坠下。
一、高楼坠落儿童意外伤害频发案例
案例1:5岁女孩清晨8楼坠落
5岁女孩高楼坠落,“大小朋友”更易因家人疏忽受伤。一天早上7点多,家住上海铜川路附近的月月还在睡梦中,母亲看她睡得香便出门买东西,没想到8点不到就接到邻居的电话月月出事了。
原来月月睡醒后,发现家里没人,便打开了阳台门,搬了个小板凳放在栏杆边。没隔多久,邻居就听到“砰”一记闷响,只见月月面部朝下摔在楼下的草地上,双耳和鼻子鲜血直流。在众人的帮助下,月月被迅速送往儿童医院。
负责抢救的医生说:“不幸中的万幸是摔在草地上,要是水泥地上后果不堪设想。 ”
躺在病床上的月月,肺部挫伤,锁骨骨折,但最危险的伤是颅底骨折。ICU医生和骨科医生立即联合对月月实施抢救。因为颅底骨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案例2:3岁男童半夜爬窗台坠楼身亡
2012年6月13日晚上11时30分,在深圳福田区东门天下小区内发生一起悲剧,一名3岁的男童从15楼坠落7楼平台当场身亡。
好多居民在围观,唯独没有看到孩子的父母。大约半小时后,一名自称是孩子小姨的年轻女子跑过来,看到孩子坠楼身亡后就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小姨称,没法子向孩子的父母交代。原来,孩子一家是15楼的租户,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平日由小姨照顾孩子。13日晚,小姨见孩子睡觉了便到楼下去消夜,可能孩子醒来后没有看到大人,便搬来一个板凳爬窗台寻找,结果落到7楼平台。
案例3:孩子坠楼路人接下
2012年6月16日上午8时20分左右,江夏区乌龙泉矿区内,一名3岁男孩独自在家玩耍,失足从5楼阳台摔下。一位晨练奶奶颜德荣,今年65岁,听见孩子“奶奶,奶奶”的呼喊,寻声望去,只见一栋5层住宅楼顶楼阳台外,一名小男孩已翻出阳台,双手紧紧抓住阳台边沿大喊,双脚在半空不停乱摆。迅速赶到楼下,伸手准备接住小朋友。不一会儿,小男孩体力不支,手放开了阳台边沿,落在3楼遮雨篷上,头朝下,从3楼晾衣架顺势摔了下来。颜德荣对准男孩掉落的方向伸手去接,小男孩正好落在她左臂上,将她砸倒在地。小男孩当场摔得晕了过去,颜德荣左臂也生疼。她忍着疼痛,爬起来抱着小朋友直奔附近门诊部。
门诊部医生称,经初步检查,小男孩神志清楚,四肢关节尚能活动,但不排除高坠造成肺部挤压伤和内部实质性脏器挫裂伤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诊。救人奶奶也没有受伤。
类似的案例还有,2012年6月24日《钱江晚报》消息,成都三环路成渝立交附近的某小区,5岁的女孩萱萱从9楼坠下,砸中了一位中年女士。女孩做了开颅手术后已经清醒,被砸伤的女士多处软组织挫伤,虽不能走路,但伤情稳定。有人说,女孩运气好,要不是有人“挡”了一下,事情就不可想象了。
案例4:幸运的琪琪和不幸的小魏
2013年6月20日中午11点左右,宁海县桃源街道隔水洋村,两岁半的琪琪不小心从5楼掉了下来,幸亏家门口的8名快递员伸手接住。事后琪琪的父亲表示,没想到下楼几分钟的事,女儿会爬到窗口去。琪琪是幸运的。
6月29日下午1时许,福田区石厦村,小薇因奶奶又出门买菜,将6岁女孩小薇独自一人锁在房间内,导致小薇从8楼坠下,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们称,他们家窗户、阳台都没有装防盗网。
案例5:窗台上的意外跌落
聪明活泼的小静已经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了。事情的起因还要从这个窗台说起。&
小静的姥姥哄他,把他先放在窗台上,然后去拿一个玩具给他。姥姥转身的瞬间孩子坠落,
意外就发生在一刹那。&
&&&& 小静先摔在一个小桌上磕了一下,孩子整个身体都坐在了右腿上,当时以为只是一个关节错位的问题,所以没想赶紧去医院。
可是当后来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时,检查结果远远超过了妈妈的意料。&
医生说:股骨干这个地方一个螺旋的骨折,从这儿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骨折面。
由于小静伤得比较严重,医生要求立刻住院治疗,害怕孩子有其它的并发症,比如骨膜炎可能会比较严重,如果是慢性的就不好了。&
案例6:瞬间宝宝从床上摔下来
有妈妈说,我家宝宝1岁,晚上,就在妈妈转身拿尿布的一瞬间,从床上摔下来,门牙被地撞掉两颗。当天晚上摔下后就总是哭,晚上睡觉也哭,当晚也没去医院。第2天就发现他的右手不怎么活动,还哭哭啼啼,发烧。第3天肩部出现红肿,才去医院拍片检查,发现右肩的锁骨中段骨折了。
二、宝宝被摔坠伤的救护
  &案例5中的小静家人,当时以为只是一个关节错位的问题,所以没想赶紧去医院。
可是当后来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时,检查结果远远超过了妈妈的意料。&
&案例6中的妈妈将摔伤的宝宝耽误了三天治疗时间,请其他妈妈千万不要忽视、怠慢……
&& &(一)孩子的症状异常  
婴幼儿发生摔坠事故后造成的较严重伤害是孩子头部着地,特别是后脑着地,脑部受到撞击。护理专家指出,孩子头部受伤后,出现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说明孩子的大脑可能受到损伤,必须立即送医治疗。
如果在摔后的几天内出现了以下症状,暗示脑部受到损害必须立即送医:情绪不好,不断哭闹或无精打采;总是处于睡眠状态,即使叫他,他也总是迷迷糊糊睁不开眼;出现抽搐,面色苍白,频繁呕吐等情况。
如果孩子是后脑勺着地,抱起后宝宝不哭,有点意识不清,这个时候就要格外当心,最好在6个小时内不给孩子吃东西,水也少喝。孩子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尤其是喷射状呕吐的情况,要立刻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最好到专科医院,比如像北京的天坛医院、宣武医院的脑外伤小儿科就诊。
(二)进行心理抚慰
摔坠给宝宝带来的伤害包括直接创伤和心理损伤两方面。直接创伤主要指皮肤、肌肉摔伤、关节和骨骼摔伤、脑组织损伤等。心理损伤主要指宝宝在坠地过程中受到惊吓,引起情绪激惹、恐惧、睡眠障碍等症状。宝宝身体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对宝宝的心理上是会有一定影响,宝宝可能被突然惊吓,监护人在当时可不能表现地太过焦虑和惊慌,不然掉床没有吓到宝宝,监护人的惊慌失措可能会吓到宝宝。一定要放松心情,不要让宝宝感觉到这是某种巨大的危险而在心理上留下阴影。
(三)其他症状应注意观察
宝宝坠床后,监护人一定不要惊慌,要冷静地、密切地观察孩子的状况:如果孩子摔落后立即放声大哭,且意识清晰,能诉说哪里疼痛等说明大脑内部可能并没受到损害。不过,监护人仍要仔细观察孩子情况,隔一段时间摇醒孩子,看看他的反应是否和平时一样。过后如果没有呕吐、嗜睡、头痛、晕眩等表现,就更可以放心了。不过还是要细心检查一下,看哪里有没有擦破皮,在随后的几天里还要细心观察。
婴幼儿的头颅骨与成年人不一样,相对来说,他们的头颅骨比较薄,富有弹性,含胶质多,容易变形。可能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孩子从床上掉下来的情况。宝宝最怕摔到后脑勺,如果孩子脸朝下摔在地上,危险性相对较小,只进行外伤处理即可。
(四)正确搬运伤员
专家指出:监护人带孩子来医院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姿势,大多数人对于孩子外伤后应该怎么搬运可能不是很清楚,所以常规的医疗知识还需要普及。常见的骨折,或者说当遇到摔伤、跌落等意外时,最好在现场进行初步固定,可以用木板或者树枝进行固定,如果都没有还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进行固定,比如是前臂骨折,可以用另一个前臂帮助固定。如果是上臂骨折,可以贴近胸部进行固定。下肢就可以利用另一支腿进行固定。&
三、儿童意外摔坠的特点
(一) 摔坠的年龄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公布了一项儿童坠床的调查,坠落伤是婴幼儿直至儿童期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占全部意外伤害的25%以上。从宝宝会翻身起,就可能从床上跌下来,到7-8个月宝宝会爬了,从床上掉下来的几率最大,最严重的伤及脑部,甚至造成残疾。
有媒体统计了2008年至2013年全国发生的50起儿童坠楼事件,其中29名为6岁及以下儿童。
2011年曾有媒体统计,当年发生的40起儿童坠楼事件中,2岁至6岁占八成。
20106651226758.3%6
低龄儿童还没有摆脱对父母和监护人的依赖,一个人在家独处时,易产生焦虑感、孤独感、恐惧感。他们可能为了摆脱孤独而冒险寻求外出的方法,去寻找家人,或为接触新鲜事物,做出危险举动。
2岁至6岁的儿童没有认识和判断危险的能力,即使监护人经常灌输安全常识,孩子也常难以真正理解,更别提自觉规避危险了。且6岁以下的孩子好动,这也是导致学龄前儿童频发坠楼惨案的原因之一。
(二) 摔坠的时间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坠床、坠楼意外都是在监护人的视线离开孩子的几分钟,甚至是几秒内发生的。案例4中琪琪的父亲说,没想到下楼几分钟的事,女儿会爬到窗口去。案例5中的姥姥把孩子放在窗台转身的瞬间孩子坠落,
意外就发生在一刹那。&
&(三) 摔坠的位置
50%以上的坠落伤往往发生在家庭及附近。一般在门诊中比较多见的是从窗台、阳台、床上、椅子或是柜子上坠落的案例。
四、儿童意外摔坠的规律
(一)楼层规律
403766.7%1283732536271
(二) 性别规律
12866.7%732
统计中发现坠楼事故中,伤亡儿童男孩居多。大部分男孩是因为独自在家时,爬上窗台或阳台玩耍,从而不小心坠楼。由此,可以看出,男孩更好动,因此坠楼几率大。
监护人更应该加强对男孩安全意识的教育,向孩子们强调,远离阳台,不要攀爬。
(三)无监护人规律
有媒体统计了2008年至2013年全国发生的50起儿童坠楼事件,其中23个案例发生在周末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家时。这些坠楼的儿童大部分是因为独自在家时,爬上窗台或阳台,以及和小朋友在阳台玩耍而不慎坠楼的。
五、儿童意外摔坠的原因
(一)监护人在日常照顾中下意识地疏忽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诊室,时常可以看到因摔坠而送来急救的婴幼儿。住院病房内有关意外摔坠事件登记报告中,都会出现1-2例患儿摔坠的案例,皆因父母在日常照顾中疏忽不重视引发。如因为门铃响,外婆去开门,把刚满1岁的小男孩峰峰临时搁在椅子上,就在从房间走到门口的10多秒里,峰峰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脑袋摔破。人们往往会因为电话铃响、门铃响等,下意识的着急去接电话或开门,而忽略了孩子的安全。
(二) 监护人不是不重视而是没有养成习惯
 & 不少监护人不是不重视孩子的安全,而是不习惯把孩子先放在安全的地方,再去干其他事,如把孩子放在小床里,并随手拉上床边护栏。医生曾随机问过一些患儿监护人,50多名监护人中不到20名表示,突然有急事时会把孩子放回床上,并拉上护栏。更多的监护人可能会忘了拉上护栏。
(三)监护人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意外
20101201181258.3%325%
有妈妈说:我宝宝才4个半月,还不怎么会翻身,可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小的宝宝居然会摔下床去,额头上鼓起一大包,幸好没有伤到脑子,不然我可会愧疚一辈子。
还有监护人说,就把孩子放在沙发上,开个门1分钟也不要,应该不会有问题。但1岁左右的婴幼儿没有危险意识,且活动能力又比较强,会翻身会爬,意外往往就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发生了。案例4中因奶奶出门买菜,6岁女孩小薇独自一人被锁在房间内,从8楼坠下,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些孩子意外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监护人在旁边看护好他就不会出现摔坠问题。
&(四) 监护人低估了宝宝的运动能力
   妈妈对宝宝不要过于放心。运动是宝宝最快乐的事情,只要宝宝具备向一侧翻身的能力时,就蕴藏着坠床的隐患。妈妈觉得天天和宝宝在一起,对宝宝的运动特征、生活习惯、个性都比较了解,宝宝何时要活动,何时会安然入睡都了如指掌。恰是这种过度放心,让妈妈疏于防范,难怪妈妈会纳闷:宝宝刚才还睡得好好的,怎么会掉下来呢?
&(五) 妈妈没有充分认识到坠床的危险
家庭看护防护不到位,是儿童坠楼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幼童跌落事故,都因监护人大意所为。血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仍未能唤醒有些监护人的重视。特别是认为宝宝偶尔从床上掉下来不会有什么危险,除非出血,这是大多数妈妈的想法。对坠床的不重视心理不可取,要知道尽管宝宝的肢体弹性好,但坠床仍然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专家分析,从送来的受伤儿童看,孩子坠楼是个亟待引起监护人重视的大问题。由于现在很多家庭居住的楼层较高,孩子跌落后造成损伤往往非常严重,不死也是重伤,有的会留下后遗症,对孩子今后的生活造成终身影响。
(六)宝宝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小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大脑缺乏对各种危险的辨别能力,加上对自身运动控制能力还不够全面,以致在床上玩耍时,宝宝很容易坠床。
专家表示,当儿童离开监护人独处时,会产生“分离焦虑”,最常见的表现是变得烦躁不安。由于儿童缺乏对危险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因此,监护人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十分重要。
 && 六、儿童意外摔坠的应对策略与防范措施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摔坠事故令
&(一)照看好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2012年3月5日,安徽3岁的双胞胎高高和兴兴被留在家,却从五楼家中坠下,一死一重伤。
2012年5月21日,重庆一妈妈将6岁女儿反锁在家后,外出打麻将,女儿醒后出不了门,爬上阳台,失足从7楼坠亡。
2小姨见孩子睡觉了便到楼下去消夜,孩子醒来后没有看到大人,便搬来一个板凳爬窗台寻找,结果落到7楼平台死亡。
监护人要认识到照看好孩子是做父母的最起码的责任。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做到最起码的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实在是太失职了。”“照看好孩子是做父母的最起码的责任。”现在儿童安全的最大隐患就是监护人的缺席。每一起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背后,总有监护盲区的存在。国内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不能让12岁以下的孩子无人陪伴,但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目前,很多监护人,尤其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父母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意识不强,这也使得惨剧不断发生,让人警醒。
专家提醒监护人,许多孩子放寒暑假在家,一定要加强对儿童的看管,监护人勿把孩子单独留家中,不要反锁房门,有事情可以托付给邻居照顾。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家中独处,预事实上,有近半的儿童意外伤害,都是发生在家里。“12岁以下的孩子,绝对不能单独留在家里,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行为。”
&& &() 要对孩子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
将安全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的体系,也应重点对监护人进行培训,让监护人对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安全要求有所了解,并作出指引。比如0~3岁的孩子,是不能离开监护人的视线的,3~6岁的孩子要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再大一点的孩子,要对他们进行更详细的安全指引。
近年来孩子坠楼事件不断发生,除了监护人麻痹大意,很多是由于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据了解,案例3坠楼小男孩姓郭,时年3岁,父母都赴外地打工,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家住5楼,阳台没有封闭,也没有安装防护网。事发时,奶奶去菜地劳作,爷爷出门遛弯,小男孩一人在家,自己翻出了阳台。
201062075阳台最好安装防盗门窗,大人外出时,将防盗门窗锁好,并避免孩子靠近阳台。
1280908010
安装护栏,最好间隔在5厘米以下;不要在窗户下放置任何能攀爬的物件;不要在阳台或窗户附近放置床、桌椅或沙发等家具,不要养成开窗拉窗帘的习惯;告诉孩子任何时候不要靠近窗户,以
当然,硬件上的齐备不是真正的安全,只有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真正具备安全意识,这才是对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他们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安全。勿让儿童单独待在家中或离开监护人的视线,平时告诫提醒小朋友勿在阳台、窗台附近或顶楼嬉戏。
社会各界也应学会系统性思考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如建筑设计师在追求大楼、小区美观的同时,也应考虑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因素,从设计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生命的美丽比建筑的美丽更为重要。小区管理者也应增强责任心,提高警惕。而大人平时也要学习安全知识,知道怎么去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因为即便是成年人,安全意识也不一定全面和系统。
(五)借鉴国外经验建议国家立法
在美国、加拿大等地,12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一个人在家呆着,必须有保护人,若保护人不在,父母则违法。在加拿大,若有警察发现这样的孩子一个人在家呆着,会立即将他带走,直至父母向警察局缴重额罚款,才能将孩子领回,情节严重的父母会面临牢狱之灾。
我国的法律专家则呼吁建立切实有效的法律体系规范父母的监护责任。12
对于“多大的孩子不能单独在家”这一问题,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出台了相应法规,也有政协委员针对“12岁以下儿童不要单独在家”进行立法呼吁。但是作为监护人,还是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防范。
【已经有1人表态】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 sty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床上掉下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