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绝对卧床休息息必须睡着吗

4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需留心
中医养生社区:|||||||||
您好,欢迎来到唐汉中医药网!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4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需留心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 15:03:22
核心提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只注重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而忽视日常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极为不正确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只注重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而忽视日常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极为不正确的,下面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日常糖尿病肾病康复4大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  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这类患者可以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对于水肿比较明显、血压较高的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多卧床休息。  2、日常监测不能忽视  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多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如果有明显异常的时候需要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  3、多注意日常病症变化  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尿量、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升高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另外,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有无烂苹果气味,有无恶心呕吐,“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加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处理。  4、饮食需要控制  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在平时膳食时要保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血糖,通过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减少自体蛋白质的分解。限制钠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钠应低于3g,少尿时应控制钾的摄入,保证全面营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
[] []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031北京编号:(京)-经营性-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审核文号:卫网审字[2001]第029号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号
Copyright&199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糖尿病肾病_百度百科
糖尿病肾病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糖尿病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系多因素参与,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以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
1.遗传因素
男性发生的比例较女性为高;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非洲及墨西哥裔较白人易发生;同一种族中,某些家族易患,凡此种种均提示遗传因素存在。1型中40%~50%发生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在观察期间也仅有20%~30%发生糖尿病,均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
2.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可观察到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且增加蛋白摄入后升高的程度更显著。
3.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
血糖过高主要通过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肾脏损害,其中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损害的机制主要包括:①肾组织局部糖代谢紊乱,可通过非酶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②多元醇通路的激活;③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④已糖胺通路代谢异常。上述代谢异常除参与早期高滤过,更为重要的是促进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细胞外基质蓄积。
几乎任何糖尿病肾病均伴有,在1型糖尿病肾病与微量白蛋白尿平行发生,而在2型中则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前出现。血压控制情况与糖尿病肾病发展密切相关。
5.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异常。其中包括RAS,内皮素、前列腺素族和生长因子等代谢异常。
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和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因此发生糖尿病肾病时也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如糖尿病和外周变。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间则短,与年龄大、同时合并较多其他基础疾病有关。
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程和病理生理演变过程,Mogensen曾建议把糖尿病肾病分为以下五期:
1.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这种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血糖控制后可以得到部分缓解。本期没有病理组织学损伤。
2.正常白蛋白尿期
GFR高出正常水平。肾脏病理表现为GBM增厚,系膜区基质增多,运动后尿白蛋白排出率(UAE)升高(&20μg/min),休息后恢复正常。如果在这一期能良好的控制血糖,病人可以长期稳定处于该期。
3.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又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
GFR开始下降到正常。肾脏病理出现肾小球结节样病变和小动脉玻璃样变。UAE持续升高至20~200μg/min 从而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本期病人血压升高。经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白蛋白排出,延缓肾脏病进展。
4.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病理上出现典型的K-W结节。持续性大量白蛋白尿(UAE&200μg/min)或蛋白尿大于500mg/d,约30%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GFR持续下降。该期的特点是尿蛋白不随GFR下降而减少。病人一旦进入IV期,病情往往进行性发展,如不积极加以控制,GFR将平均每月下降1ml/min。
GFR&10ml/min。尿蛋白量因而减少。症状明显,需要透析治疗。
以上分期主要基于1型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肾病则不明显。
蛋白尿与糖尿病肾病进展关系密切。微量白蛋白尿不仅表示肾小球滤过屏障障碍,同时还表示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发现其与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糖尿病肾病的肾病综合征与一般原发性相比,其程度常更明显,同时常伴有严重。由于本病肾小球内毛细血管跨膜压高,加之肾小球滤过膜蛋白屏障功能严重损害,因此部分终末期病人亦可有大量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家族中有肾脏病者、明显、,GFR明显过高或伴严重高血压者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志。微量白蛋白尿指UAE持续升高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30~300mg/24h或尿白蛋白:尿肌酐为30~300μg/mg。
由于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起病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则在确诊糖尿病时应同时检查。但一次检查阳性,还不能确诊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月内复查,如果3次检查中2次阳性,则可确诊;如为阴性,则应每年检查一次。
微量白蛋白尿还与糖尿病的其他多种并发症有关,包括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不一定就代表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其出现以后是否必然进展到明显蛋白尿进而慢性肾衰退尚存在争议。在几个较大系列的长期观察中发现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10年中仅有30%~45%转为临床显性蛋白尿,另有30%微量白蛋白尿消失,这在2型糖尿病中更明显。因此应多次检查、连续随访才可判定。
明显蛋白尿(&500mg/d)或肾病综合征等均提示肾脏病变明显,在1型糖尿病中,凡有蛋白尿同时合并糖尿病,特别是青春期后的病人,几乎可以确定为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之前必须仔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尤其对于不能明确发病时间的2型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糖尿病合并了其他肾脏病:①有明显蛋白尿但无明显糖尿病;②急性;③性,尿沉渣以畸形红细胞为主或有红细胞管型;④不伴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⑤短期内蛋白尿明显增加等。出现上述情况应考虑肾活检以除外其他原因的肾小球病。
糖尿病肾病治疗
糖尿病肾病治疗依不同病期而异。临床上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1.控制血糖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严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异常的肾血流动力学;至少在1型糖尿病可以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减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转变为明显临床蛋白尿。
2.控制血压
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不仅常见,同时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该类药物具有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排出,抑制系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改善滤过膜通透性等药理作用。即使全身血压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产生肾脏保护功能,且不依赖于降压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ACEI的副作用主要有、肾功能减退和干咳等。降压的靶目标在伴有蛋白尿者血压为130/80mmHg。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因其潜在的糖脂代谢紊乱作用不主张纳入一线用药,除非合并心动过速或明显。钙通道阻滞剂(CCB)在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肾脏保护功能尚不明确,但地尔硫卓类的作用似乎优于双氢吡啶类,后者不推荐单独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
3.饮食疗法
高蛋白饮食加重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因此主张以优质蛋白为原则。蛋白质摄入应以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为主,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8g/(kg·d),对已有大量蛋白尿和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肾功能损伤病人,宜补充α-酮酸。另外,有人建议以鱼、鸡肉等部分代替红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并加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此外也不必过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摄入。
4.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
进入终末期者可行肾脏替代治疗,但其预后较非糖尿病者为差。
糖尿病肾病病人本身的糖尿病并发症多见,症状出现较早,应适当放宽肾脏替代治疗的指征。一般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10~15ml/min或伴有明显胃肠道症状、高血压和不易控制者即可进入维持性透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长期生存率相近,前者利于血糖控制、透析充分性较好,但动静脉内瘘难建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后者常选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其优点在于短期内利于保护残存肾功能,因不必应用抗凝剂故在已有心脑血管意外的病人也可施行,但以葡萄糖作为渗透溶质使病人的血糖水平难以控制。
5.器官移植
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人,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约占病人的20%。近年来尸体的5年存活率为79%,活体为91%,而接受透析者其5年存活率仅43%。活体肾特别是亲属供肾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尸体。但糖尿病肾病病人移植肾存活率仍比非糖尿病病人低10%。单纯肾移植并不能防止糖尿病肾病再发生,也不能改善其他的糖尿病合并症。
胰肾双器官联合移植有可能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并改善其他糖尿病合并症,因此病人的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肾移植者。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空军总医院 风湿肾病科
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空军总医院 风湿肾病科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张小东|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朝阳医院泌尿肾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肾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
刘宝利 | 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副主任。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衰竭的治疗
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糖尿病肾病各分期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对肾脏的损害
企业信用信息*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肾病问题,4大注意事项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需留心?
肾病问题,4大注意事项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肾病问题,4大注意事项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需留心?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肾病问题,4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需留心?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33890
问题分析: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意见建议:多吃苦瓜有好的辅助降血糖作用,苦瓜炒鸡蛋、苦瓜炒肉片、凉拌都可以的。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4242
问题分析: 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由于长期的饮食生活以及遗传,环境等因素而导致的,往往可以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肾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意见建议: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建议首先应积极通过药物治疗,另外平时饮食生活方面,忌食辛辣刺激性的以及富含动物蛋白食物,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剧烈运动。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874
问题分析: 你好,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日常要注意的主要有:1、饮食要注意控制糖、淀粉的摄入量,要适当,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而致低血糖;2、适当运动;3、肾病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少吃豆制品,适当进食精瘦肉,意见建议:还有就是遵医嘱规律服用各种药物,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及积极乐观的心态。
专长:擅长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用户:8923
问题分析:  1、注意劳逸结合 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这类患者可以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对于水肿比较明显、血压较高的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多卧床休息。2、日常监测不能忽视 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多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如果有明显异常的时候需要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3、多注意日常病症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尿量、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观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升高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另外,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有无烂苹果气味,有无恶心呕吐,“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加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处理。4、饮食需要控制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在平时膳食时要保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血糖,通过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减少自体蛋白质的分解。限制钠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钠应低于3g,少尿时应控制钾的摄入,保证全面营养。意见建议:  以上只是医生根据患者简单描述给予意见。建议患者联系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详细病情,为患者量身制作治疗方案。
问糖尿病肾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过敏性紫癜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
&&已帮助用户:833
问题分析: 1、患者应该注意感冒。患者应该注意避免感冒,一般患者在感冒后几天会出现浮肿、尿血。如果检测肾功能,就会发现肌酐尿素氮迅速升高。很多患有慢性肾炎的病人都在看完感冒后就不得不“转战”肾内科,还有不少肾病患者则是在感冒中被发现发病。这是糖尿病肾病的日常注意点之一。
  2、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对于肾病患者应该注意适当的饮食。慢性肾病病人很容易在冬季因摄取过多蛋白质而导致肾病加重。起初可能表现为大吃大喝后胃口不好,很多人误为消化系统出毛病,可能会去消化科就诊。其实贫血、血压高、浮肿、腰酸都可能是肾脏发病的前兆。意见建议:患者应该加强锻炼。对于患者应该加强身体的锻炼,这样会使肾脏血流减缓,加重淤滞和肾脏的硬化萎缩。肾病患者应该坚持合理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另一方面加强肾脏血液流通,有助于损伤修复,防止肾小球硬化。这也是糖尿病肾病的日常注意点。
问想咨询一下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谢谢
职称:护士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86937
病情分析: 你好,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发病病史5~10年,病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全身系统的微血管病变如眼底病变等,此时可依据此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以及由糖尿病并发的肾病都是一个终身伴随性疾病。意见建议:如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未能得以很好的控制,则伴随病人发生的肾性高血压也将持续存在,加重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治疗难度.
问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96376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肾内症状以及肾外症状,具体介绍如下:
一、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症状表现:
1)蛋白尿:常为本病早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由早期的微量蛋白尿、间歇性蛋白尿发展到后期持续性蛋白尿,直至出现肾脏器质性改变。出现肾功能衰竭,其病程一般为10--15年。早期肾功能可无明显减退,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可逐渐增加,出现管型尿及红、白细胞,肾功能则缓慢减退。
2)早期肾功能改变: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也增加。
3)肾功能改变:糖尿病后期约50%一70%的病人有肾功能损害。持续性大量蛋白尿病人,其肾功能呈进行性恶化,约25%糖尿病后期病人发生终末期尿毒症。
4)肾病综合征:严重的肾小球硬化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3.5g/24h)和低蛋白血症、水肿等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常伴有血压升高和肌酐清除率降低。90%以上患者可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据统计,出现肾病综合征者在4年内将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很少有人存活5年以上。
二、糖尿病肾病的肾外症状表现:
典型患者有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皮肤瘙痒等症状,轻者也可没有症状。早期糖尿病肾病,不一定都伴有糖尿病其他并发症,但发展到晚期,则常伴有:
①视网膜病变,如眼底出血、血管硬化等。
②神经病变,如累及植物神经时,膀胱反射功能减退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③心血管病变,如心力衰竭或心肌梗塞。
三、糖尿病肾病的常见症状有: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3、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6、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上文从三个角度为您介绍了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问糖尿病肾病有什么注意事项
职称:护士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86937
病情分析:病人是糖尿病肾病,该住院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用敏感的抗菌素抗感染治疗意见建议:糖尿病肾病的饮食还应注意高钙低磷,通常高钙的东西往往也高磷,像动物内脏、排骨、虾皮、壮骨粉之类,肯定是高磷的,不宜多吃。平日里也可以煮些紫灵芝水来喝,对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还可以减少西药对人体肝脏的损坏,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
问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是什么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擅长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用户:8923
病情分析: 1、热量
可以选择一些含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类食物,像土豆、藕粉、粉丝、芋头、白薯  2、脂肪
患者应该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3、限盐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应该学会控制盐的摄入量  4、水 终末期肾病的尿毒症期可能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这时水的摄入昌就非常重要了,太多地摄入水,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5、钾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控制钾的摄入量。意见建议:以上只是医生根据患者简单描述给予意见。建议患者联系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详细病情,为患者量身制作治疗方案。
问你清楚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注意事项吗?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擅长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用户:8923
病情分析:1、患者不管是在治疗时还是在患病期间都应当控制饮水量,这一点对患者的病情很重要。一旦患者肿胀症状特别厉害,那么就一定要控制饮水。夏天患者要适量补水,之所以要强调适量补水,是因为喝水太多又增加肾脏的负担,只要把夏天因为出汗失去的水分补充上即可。
2、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控制盐的摄入量。因为在生活中盐吃多了,血液里面水多,血容量大,血压容易高,就容易伤肾。3、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对蛋白质要注意适当的限制。如果一旦患者体内的尿蛋白太多,就会促使身体内的很多蛋白就从尿里面流走了,身体就会缺蛋白;但是如果蛋白摄入多了,身体不能很好利用,就变成废物。现在的观点认为,如果尿蛋白比较高了,应该考虑限制蛋白,特别是限制植物蛋白,比如豆制品。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早期还是要限制蛋白,少吃一些豆腐、豆浆和豆制品。4、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限钾。是不是要限制钾,要看血脂的高低,人的钾和钠不一样,钠控制得很厉害,钾不一样,即使是低的也容易丢钾。因此这也是糖尿病肾病的注意事项之一。意见建议:以上只是医生根据患者简单描述给予意见。建议患者联系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详细病情,为患者量身制作治疗方案。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一般,常见的2型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1、饮食控制只要不吃糖就行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一下几点: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男性发生阳痿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
石家庄中山中医医生在线问你解答。。。。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
糖尿病肾病相关标签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关于糖尿病肾病,你必须重视这些!
关于糖尿病肾病,你必须重视这些!
导 &语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可以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巨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可以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备受关注。研究发现:亚洲人群DKD发病率可能更高。ADVANCE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降糖、降压的条件下,亚洲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总肾脏事件的发生风险比经济发达地区(93.4%为白种人)高出73%。研究还发现:和其它糖尿病并发症相比,DKD的防治效果可能更差。201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研究了1990年至2010年美国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及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变化。结果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明显下降,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下降67.8%,卒中下降52.7%,下肢截肢下降51.4%,高血糖危象死亡下降64.4%,但终末期肾衰只下降28.3%。这些资料表明应该对DKD给予更多的关注。现就DKD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1、如何诊断DKD?DKD是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糖尿病患者如果并发慢性肾脏疾病(CKD,白蛋白尿增多、尿沉渣异常等或 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以上),如做肾穿刺活检有病理学证据即可诊断,无病理学检查结果时如能够肯定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或高血糖为CKD的起始病因或排除了非DKD也可诊断。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了CKD,找不到其他病因可能就是DKD。目前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临床工作中筛查DKD的主要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需要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半年内检测三次,两次阳性即可诊断DKD。尿蛋白是影响DKD进展中重要因素,尿白蛋白越高,eGFR下降越快;而且可以独立预测CVD事件和死亡风险。但这一指标诊断糖尿病DKD并不理想,尿微量白蛋白只是肾小球损伤的标志物,肾间质、肾血管损伤的DKD它并不表现为阳性。因此,DKD的诊断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外,更要重视肾功能监测。ADA和美国肾脏基金会建议,DKD的筛查和监测依赖于肾功能(通常采用eGFRm2)和肾损害(通常采用尿白蛋白>30mg/g)的评估。2、DKD治疗新靶点除血糖、血压控制可显著延缓DKD进展外,DKD的有效治疗手段是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研究发现这一系统中的肾素拮抗剂、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都有减少蛋白尿的作用。RENAAL和IDNT研究显示DKD大量蛋白尿患者,应用ARB治疗可以使血肌酐倍增及ESRD降低16%-20%。因此,指南中建议DKD有微量蛋白尿的患者需要应用ACEI或ARB。由于两种不同制剂合用可引起血钾增高,死亡率增加。因此,指南不建议两种制剂合用。由于ACEI或ARB控制DKD的进展不理想,许多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靶点正在研发中。目前,治疗DKD药物在第II、III期临床研究阶段、预计5-10年可能进入临床的药物如下:内皮素是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前期研究发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减少蛋白尿,延缓DKD 进展的作用。但这一类药物由于可以导致水钠潴留、诱发或加重心衰而受到质疑。近期发现,中小剂量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既有减少蛋白尿,同时又不增加水钠潴留。研究发现具有减少蛋白尿、延缓DKD进展的作用。慢性炎症是DKD进展的重要机制,目前多种炎症因子拮抗剂在临床研究中,如趋化因子受体2(CCR2) 拮抗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化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化剂的靶点是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这种酶促进肾内生成环磷鸟苷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通过抑制炎症,引起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改善器官灌注,从而延缓DKD进展。过度的醛固酮有促炎、促纤维化作用,醛固酮合酶抑制剂通过减少盐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醛固酮作用来降低蛋白尿,同时没有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相关的高钾血风险。DKD早期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增多前,肾脏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应用SGLT2可以抑制钠葡萄糖重吸收,纠正球管失衡,降低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前期研究显示应用SGLT2可以使DKD大量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逆转显著增加。DKD蛋白尿患者在应用ACEI或ARB基础上,加用某些DPP-4抑制剂可以减少蛋白尿30%左右,而且这种降低蛋白尿的作用独立于降糖作用。某些DPP-4抑制剂能否减少DKD肌酐倍增或ESRD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作者:李全民 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对卧床休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