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屯林村被艾滋病人指甲抓伤

300执法人员半夜潜入村子整治盗树行为 抓获8疑犯_早报009版_南国早报网
您所在位置:
300执法人员半夜潜入村子整治盗树行为 抓获8疑犯
&&日07时25分&&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
在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后,承包商得以顺利外运木材。民警抓获一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南国早报记者&赵超&通讯员&于溯&文/图12月14日凌晨4时40分,一队由300多人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悄悄潜入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屯林村屯苏坡。还在睡梦中的涉嫌盗窃桉树的几名嫌疑人,面对突然而至的执法人员惊愕不已。当日的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人,查获猎枪一支,查获被村民拦截的木头200多方、价值13万元。据了解,当地执法部门对存在治安问题较多的屯苏坡的综合整治将持续到明年1月底。数百执法人员深夜集合14日凌晨2时30分,原本应该寂静的邕宁区政府大院内,此刻却人声鼎沸,来自该城区政法、农林水利、计生、城管、百济乡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总计300多人,陆续汇聚于此。&今晚具体去做什么?&他们相互之间纷纷打听,但都没有头绪。直到邕宁区政法委书记农建进出现,这个谜底才揭开:他们将到该城区百济乡的屯林村屯苏坡开展一项综合执法行动。接着,该城区公安分局的局长对所到执法人员进行了分组:潜伏组配两只警犬,负责对屯林村两头的进村道路进行监控;进村执法的人员被统一归为整治组,被划分为11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领到了一份材料,里面分别有该小组的抓捕对象。据悉,一段时间以来,屯苏坡少数村民涉嫌盗窃承包商种植的桉树,并对承包商的砍伐、运输等合法经营活动进行干扰;由此引发的屯苏坡系列治安问题也不少,如聚众赌博、违法持有管制刀具等。为此,该城区政法部门决定组织此次综合执法行动,对涉嫌盗窃桉树、阻拦承包商运输桉树的11名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同时对其他治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8名嫌疑人落网直到凌晨4时40分,执法人员的车队停了下来,记者下车,发现自己身处一条乡间小道上,四周黑漆漆一片,执法车都悄悄熄了火,300多人都小心翼翼地行动着,没有发出太大声响。按照最初的安排,整治组的11个小组开始按分组沿小路前行。除了领路的,没人知道确切地点。记者跟随一组执法人员,在微弱的手电光的引领下,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到一栋两层平房前。该小组的民警四下分散,很快将平房四周包围起来。尔后,几名民警来到其中一间屋的房门前,敲门问:&谢&&在家吗?&&不在。&片刻,房内响起回应声,但没有开门。执法人员打开房门,一名中年男子睡眼惺忪地看着执法人员。一名民警拿着一张绘有抓捕对象头像的图上前比对,不是。民警示意该男子不要发出声响,又打开第二间房门,没有人。房屋四周都分布着民警,警犬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种紧张氛围,吐着舌头,但没有发出声响。小心翼翼地搜索完第一层,几名民警又蹑手蹑脚地攀着楼梯到二楼,仍然没有什么发现。后面的执法人员开始往外撤退。记者跟着转身走出没几步,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两名民警押着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原来,在第二遍搜索时,这名嫌疑人还是被发现了。押着该男子来到此次行动指挥中心的集中地没多久,另外一组执法人员也押着一名嫌疑人过来。每抓获一名嫌疑人,行动负责人就马上调来车辆,将其先行带走。上午7时多,记者获悉,在这紧张的两个多小时中,执法人员共抓获5名涉嫌偷盗桉树、干扰运输的村民。截至当晚8时,此次行动锁定的11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共有8人落网。目前,警方正对他们进行问讯。长效解决山林纠纷邕宁区之所以在深夜中采取如此迅猛的行动,缘于屯苏坡一起复杂的山林纠纷。由于该坡部分村民不满于几年前的一份山林承包合同,屡次与承包商发生冲突(本报今年4月14日第7版曾作详细报道)。报道后,邕宁区政府部门曾数次促使双方协商解决,但双方的条件无法谈拢。随着林木砍伐时间的到来,矛盾再次被激化。承包商砍伐木材时遭到少数村民阻挠,部分村民还将承包商种植的桉树悄悄扛回家。当天天亮后,记者在随执法人员巡查时,看见屯林村不光是屯苏坡,其他3个坡的村民家门口也堆着些桉树。村民由最初的与承包商对峙已经发展到盗窃桉树的违法行为,而且这种违法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也不少,承包商运输木材时遭遇少数村民的武力拦阻,村民们非法持有管制刀具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继续蔓延,当地执法部门决定采取行动。深夜的抓捕结束后,执法人员并未离开。上午8时许,两辆执法宣传车开进屯苏坡,通过大喇叭不停向村民宣传相关法律知识。而各部门负责人带领的普法组也挨家挨户地走访村民,向他们宣传治安和计生方面的法律常识。据悉,接下来,邕宁区政府还将促成村民与承包商的再次协商,以便彻底解决这个旷日持久的纠纷。而目前,邕宁区也正在全力推进自治区推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的使用权落实到农户,以杜绝此类因林地归属权引发的纠纷。
本报记者 赵超 通讯员 于溯 文/图
?10-01-11 07:20
?09-04-26 07:38
?09-03-25 07:02
?08-10-10 06:51
?08-03-13 08:28
&&&&&&&&&&&&&&&&&&&&&&&
网站简介 |
| 联系方式 | 意见建议 | 版权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信息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2083352 邮箱:.cn
ICP证 桂B2-织田裕二/吹越满/中村嘉葎雄/光石研
720p高清中日双字
&&&& 恐怖份子占据巨型水坝,要求以五十亿元换取二十万户居民的生命。他们当中只有一人孤军奋斗!
&&&& 日本最大的水库 ──新泻县奥远和水库,贮水量六亿立方公尺,发电量150万千瓦。十二月,地面覆盖著一望无际的积雪,水坝控制员富坚辉男与死党兼同事吉冈和志为了救助遇难者在猛烈的暴风雪中出发。
&&&& 好不容易将遇难者运送出去,途中吉冈却因故受伤,富坚为了请求支援独自下山。不料,一心赶路的富坚,却遇到了WHITEOUT──暴风雪时让人搞不清楚高低及方向的一种现象。翌日早上,遇难者虽然获救,吉冈却不幸因公殉职。
&&&& 二个月后,富坚等待吉冈的未婚妻平川千晶来访奥远和水库。就在千晶抵达水库的同时,突然,水库和发电所被恐怖份子占据了。恐怖份子以水库职员为人质,向政府要求五十亿元的赎金,若是不从则要将水库炸毁。水库如果决堤的话,住在下流地区的二十万居民将会在一瞬间被洪水吞噬。期限只有24小时。
&&&& 通往水库唯一的道路被恐怖份子炸毁,直升机也因天候不佳无法起飞,警察已经无计可施。就在这个时候,偶然逃出的富坚,决定要拯救好友与住在山脚的居民。现在,富坚独自一人的战斗正要展开&&
&&&& 新泻县的奥和远大坝是蓄水量日本第一的水坝。12月的一天,大坝工作人员辉男和同事吉冈冒着风雪前去救助遇难者,吉冈不幸身亡。2个月后吉冈的未婚妻千晶来到这里。偏偏此时一群恐怖分子将水坝占领,他们以千晶等作为人质要挟政府交出50亿日元,一旦遭到拒绝就要杀死人质炸毁水坝。大坝一旦被摧毁,下游的20万居民将瞬间被洪水吞没。期限仅有短短的24小时,通往水坝的唯一通路已被恐怖分子摧毁,警方束手无策。此时,侥幸逃脱的辉男决心独自作战,解救朋友和广大居民们&&
影院热映&&&票房榜
本周热播榜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
编辑热线:
投稿邮箱:
邕宁区百济镇林下养殖“生态鸡” 拓宽农民致富路
南宁8月29日讯(通讯员 赵小娟)近日,刚给酒店送去1000只林下土鸡的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屯茶村陆秀丽一脸高兴。她说,&去年仅卖土鸡就收入8万元!&
陆秀丽家住百济镇屯茶村,谈起林下土鸡养殖,她俨然是个行家。在屯茶村,像陆秀丽一样靠养殖林下土鸡脱贫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这都得益于村里成立的南宁市源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80亩,于今年3月份正式注册登记成立。
新成立的源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模式,以&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抓根养殖业、共谋发展&为管理理念,以林下养殖、富我家乡为宗旨,把原屯茶村民手中的山林、田地集中起来,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达到效益、利润最高化,可以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典型,探索出了一条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同时也是一条产业化扶贫之路。
三模式 为贫困户增收保驾护航
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合作社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负责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和产品的保价回收,以此帮助解决农户养殖技术缺乏和市场销售的问题。两种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户养鸡的市场风险,使养鸡增收有了保障。
此外,合作社还采用&互联网+&的模式,通过微商、电商等现代化营销方式,开拓大市场,产品远销广东、湖北等大中城市。目前,该社已出栏土鸡近40万羽,鸡蛋280万枚,实现纯利润100多万元,社员户均增收3万多元。
同时,该合作社还创新理念,采用资金入股形式,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书,让贫困户享受投资股东每年8%的资金分红。&产业扶贫是贫困户脱贫的关键。我们以&红色股份&入股合作社的形式既实现了精准扶贫,又有效防止了返贫现象发生。&屯茶村第一书记黄永新如是说。
四到位 助推合作社发展壮大
合作社通过&四到位&,即宣传发动到位、经营理念到位、相关政策到位、示范引导到位,助推合作社发展壮大。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养殖专业户到率先发展林下养殖的周边先进市县参观考察,先后多次邀请畜牧技术专家对养殖户进行培训,通过包村干部、帮扶队员的宣传动员,截至目前,屯茶村共吸纳22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同时,合作社紧紧围绕当地&生态鸡&绿色无公害这一特点,大力提升肉品档次,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努力增加贫困户收入,预计每户年均纯收入4.5万元。
合作社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响应镇政府提出的打造&一村一品&目标任务,通过整合资金,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经济效益。部分养殖大户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400户群众养殖土鸡,对促进农民、贫困户增收致富、推动养鸡、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统一 走出&产供销&一体化路子
合作社通过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回收打造&五个统一&与分户养殖相结合,走出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解决了群众养殖成本高、技术含量低、销售价格无保障等一系列困难问题,消除了群众的养殖后顾之忧。
&我们这里自然条件差,到处都是林地,种粮收入低,形不成规模,遇上天旱就要赔钱。现在加入合作社发展林下养鸡,经济效益比种庄稼、外出打工强多了&。贫困户陆稳新高兴地说。
林下养殖生态鸡初获成功,陆开主心中有了更大的构想,他说,下一步,合作社将按照树品牌、扩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探索&育、产、贮、销一条龙&发展,努力把林下土鸡养殖做成屯茶村的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同时,积极与南宁学院合作,利用本村丢荒100多亩的农田为基础建立&源叶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因地制宜、市场导向、效益稳定、生态循环&的思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优质土鸡桉树林下饲养,鸡粪巧养蚯蚓、绿色有机蔬菜种植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在屯茶村形成&树林--土鸡--蚯蚓--有机肥--有机蔬菜&这一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产生可观的效益并带动合作社内农户及周边农户围绕产业项目开展生产,打造具有科学性、示范性、生态性、休闲性、带动性、效益性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典范,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格局,走出一条合作社服务、养殖户饲养、集中营销的路子,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精准脱贫奔小康。
编辑:韦仲达&
作者:赵小娟】
高清图集推荐南宁晚报多媒体数字报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宁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闻搜索:
第12版:本地·专题
&&&&&&&&&&
邕宁区评选最美自然屯
冠军获奖励一头大肥猪
本报讯(记者 郑芳 通讯员
郑琴)领到“最美自然屯”牌匾,牵上活蹦乱跳的肥猪,还有2000元奖金和12个印有“奖给百济最美自然屯”字样的书包,百济镇南华村坛旺坡的村民乐呵呵。这是7月29日,邕宁区百济镇举行“美丽邕宁·清洁乡村”推进会暨百济镇最美自然屯表彰命名仪式,邕宁区百济镇通过培育美丽自然屯示范点,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采取逐级检查评比制度,对全镇14个村(社区)的137个自然屯进行评比,评选出最美自然屯。 邕宁区百济镇评比美丽自然屯主要是对宣传、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等方面进行考评。评比时间分为三段进行,考评采取百分制,取考评结果分数前10名作为“美丽自然屯”。 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潭旺屯有500多名村民,自从开展美丽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该屯村民积极响应,并且踊跃参与,主动打扫卫生,清理陈年垃圾,自家杂物摆放得井井有条,同时做好门前三包。由于该屯成绩突出,同时考虑到美丽清洁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第一阶段的评比,邕宁区百济镇这次只评选出南华村的潭旺屯为百济镇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最美自然屯”,获得一头猪、2000元奖金和一批小学生书包的奖励。
主办:中共南宁市委&承办:南宁日报社
新闻热线:&广告热线:
地址:南宁市云景路28号南宁新闻网这条乡村道路为何遭“腰斩”? _网上南国早报_广西新闻网
第008版:综合新闻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有条通村公路两头都是水泥路面,唯独中间一截泥路坑坑洼洼
这条乡村道路为何遭“腰斩”?
南国早报&& &&&& &&&&
  水泥路与泥路的衔接处。本报记者 赵超摄
  本报南宁讯&(记者赵超&实习生蔡铮)人们对“断头路”可能已经见惯不怪,可两头都是水泥路面、中间却留下一截泥路的“腰斩路”,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这样的“怪路”就存在于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通往该乡屯林村等多个村屯的必经之路上。  屯林村村民谢先生在南宁打工,逢年过节回家都得经过这条路。2007年回家时,他惊喜地发现,从百济乡通往屯林村的路已经变成水泥路面,不必再忍受以前泥路的颠簸,谢先生满心欢喜。可车行驶了十几分钟后,不得不被迫减速,因为前面又是一条泥路。  谢先生有些遗憾:“水泥路还是没修进村。”一路摇摇晃晃了约10分钟,班车又开上了水泥路。他顿时奇怪起来,以前也见过道路未完工的,可一般都在路两头,怎么这段路却在中间留下了两三公里的泥路?  4月10日,记者前往采访。从百济乡搭车到屯林村,记者发现路中间确实有一段泥路,路面坑坑洼洼,很是难走。在水泥路与泥路的衔接处,记者下了车。一位开面包车从屯林村出来的村民告诉记者,从屯林村到百济乡的道路总长也就十几公里,开车30多分钟,可走这段两三公里的泥路就占了一半时间。  浪费时间不说,行驶也非常困难。村民周先生说,很多不熟悉路况的人骑摩托车经过这段路,刚开始在水泥路面上行驶速度较快,驶到路中间发现泥土路时,想要减速已经来不及,经常有人因此摔倒。据村民反映,他们出行多半靠摩托车,每逢下雨,泥路变得泥泞不堪,摩托车根本无法通行。一位村民说,他曾看见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下乡时,小车开到泥路前才发现过不去,只得留在原地等越野车。  记者采访当地村民,发现两三公里长的泥路刚好处于屯林村屯楼坡一带,是不是屯楼坡的村民因为此路占用土地,反对修路?可该坡村民都摇头,他们也不知道为何单单这段是泥土路。  百济乡政府司法助理员吴振家了解到村民们的疑惑后,苦笑着说,其实留下这条泥土路都是阴差阳错造成的。据介绍,这条村道是由百济乡通往该乡桥学村的,中间经过屯林村,全长18.8公里。道路于2007年修建,中标的施工单位将道路分成两段修,到中间快合龙时,另外一条村道也开始动工修建。由于两条道在泥路段重合,为了不妨碍另一条道修建,这段泥路的施工就暂时停了下来。  到2007年11月,另外一条道也修得差不多了,可这时又到了甘蔗榨季,修路势必影响村民运输甘蔗,复工只得往后拖。到2008年5月,榨季结束了,这时总该复工了吧?可原施工单位不同意了,因为此时钢筋、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大涨,按原来的中标价修路根本不划算。  因为此前是政府部门要求停工的,面对施工单位的抗议,邕宁区政府也只好接受。于是,政府就想重新招标,让其他施工单位来修建剩下的泥路。可泥路全长就两三公里,施工单位无利可图,对政府的招标不感兴趣。  吴振家说,城区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想办法,并表态到今年11月新榨季开始前,一定将这段泥路修好。  (热心读者黄先生&稿酬50元)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 关于广西日报社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