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主动结合洛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浅谈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
作者:狄丕文,杨奇斌,李云祥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目前我国医学界的两个主要的医学体系,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浅谈如下。
&&& 1& 中医学
&&&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步形成,反映这一时期的医学基础的经典著作是《内经》,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功能对自然界的一般变化是能够适应的,当人体这个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界的变化超过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时,便产生疾病,疾病的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从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相应这些观点出发,在认识疾病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局部或只注意个人,从而在诊断学中形成“审查内外”的原则。中医学认为人体皮肉筋骨脉、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而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联系内外,身体一旦发病,局部的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也可以表现在某一个局部;内部的可以牵连及外,外部的也可以传变入里;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脏腑变化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改变。由此可见,人体每一病症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的失调。例如:眼病,不仅是眼球局部的变化,而且和经络脏腑的疾病也有密切关联,或由于肝脏有热,或因心火,或因肺热,或因肾虚,原因很多。如果单从眼部诊断往往不够全面,当然,诊断也不能忽视局部。既要诊察局部,更要诊察整体。而且诊察局部也可以审查整体。同时,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起急剧变化,或人体功能对外界不能适应时,经络脏腑功能就会失调而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与变化,绝对不能孤立于自然界之外,要正确诊断疾病,就必须审查患者所处的外界环境,如:季节、地方、其他生活条件和精神环境等。即首先把疾病看成病人整体的变化,既要审察其外,还要审察其内,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审察,既要审病人的整体变化,还要审病人的外在环境,内外结合统一审察。
&&& 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重视机体的内因,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所以治病就是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诊断基础上形成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察方法,以“八纲”为辨证纲领,以“脏腑辨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辨证的理论。在疾病的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未病而治”。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虚实补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原则。
&&& 2& 西医学
&&& 西方医学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自然科学不仅为西方医学提供理论基础,也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西方医学的成就和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从发现血液循环到心脏手术、器官移植,它取得了神话般的进展;从合成抗生素到大量化学药物的出现,它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从克隆技术到药效、药理,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最初使用的显微镜到目前的CT、MRI,西医的诊断手段让中医望尘莫及。
&&&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数十年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报复,一方面和人类息息相关的森林、空气、土壤等不断受到污染和破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超出人体生存适应允许值的范围,另一方面现代生活中高度紧张的工作。
&&& 随着社会思想进步、科技水平提高、认识层次深化、疾病构成变化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强化,西方医学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认为人是机器,医生的任务就是修补机器,这一机械论医学模式逐步发展为19世纪的生物医学模式及20世纪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3& 中西医结合现状
&&& 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西医学,面对现代疑难病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因为现代难病多属于整体性疾病,病因复杂隐匿,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牵制,病变涉及的脏器广泛,因此,用包括手术、药物等生物医学模式的诊治方法,常难以奏效,同时这种方法往往忽视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自身修复的主动性,其次,必须着眼于生理、心理、全方位多层次的调节,才能达到康复、保健的目的,对长期致力于“对抗”为主的西医来说办法不多。而西方医学之短,恰为中医学之长,中医学立足于自然过程和生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和多种药物与非药物之法,无论是现代难治病,还是康复、保健都有明显的优势,中医学的整体观有助于深入认识现代难病的本质,而依据中医逆向思维的方式,审证求因,则可从疾病所显现的证候探其病因病机,尤其是辨证论治,据出现的证候细致、整体地分析,而且疾病的不同阶段做动态处理,这对于现代疑难病有着重要意义。中草药经过了最长时间和最大人群的人体实验,对其潜力进一步挖掘,对其调节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将为攻克现代疑难病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其次,保健养生一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由整体观出现,重视身心交互影响,注意生活调理和体质锻炼,强调对时令地域的顺应,总结出一系列的养生之法,包括饮食调节、药物调养、气功按摩、医疗体育,与刚刚开始对这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的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学也有很大的优势。
&&& 西方现代医学主体模式是:把人视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与其生存环境中致病因子相抗衡,对内采用杀菌、抑菌等方法;对外采用手术切除病灶。这一医学模式往往行之有效,曾给人类健康书写了辉煌的一页,极大地延长了人的寿命,但是,到20世纪末,仅仅用医学的化学“武器”和手术刀,并不能使人类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也不能很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西医的医学模式不同,中医把人看作是一个与外在世界变化对立统一的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内在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被认为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平衡造成了人与外界世界变化之间的矛盾激化,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调节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避免人与自然间矛盾的激化,如“削其余而补其不足”,通过削与补,使五脏达到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用药注重整体,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全面调节五脏功能。西医用药则是有菌杀菌,有癌抗癌,致使许多病人因长期、大剂量、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菌群失调和耐药性;应用放疗、化疗导致病人极度虚弱,严重脱发、呕吐、腹泻、体重减轻、白细胞减低等抵抗力极度下降,生命质量无从谈起,中西医的区别即在于此。
&&& 从客观来讲,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它们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生命整体,对于人体的研究自然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结论。但由于两者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的不同,研究结果存在着差异,两者沟通也有一定的困难,但它们的结合与统一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即能沟通中西医的矛盾,又能完善两者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发展新医学,造福全人类。
&&&&&& 作者单位: 041000 山西临汾,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困境与建议
&&建议细览
编号:建议33052号
建议主题: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困境与建议
建议类别:时政类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 10:23:12
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法律。自日起施行后,对医师权益的保障以及执业的规范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临床实施中一些问题的出现,使部分中西医结合医师陷入了执业困境,已成为制约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瓶颈。  在此年会之际,愿就此问题与各位专家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因生源好,毕业就业率高而受到各高校青睐,至今已有四十余所院校招收该专业学生。但近几年,却出现该专业就业时无医院“敢”接收的尴尬局面。  某市级医院院长在拒绝一位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求职时说:不是怀疑你的能力,而是不敢要你这个专业的学生。前几年你们学校毕业的中西医结合学生(本科)在我们医院外科干得很好,手术做得很漂亮,但上级一检查就得让他躲避。  像这种医院为了避免“麻烦”,谈“结合”色变,再优秀的学生也不敢接收的情况许多高校都存在。  已经毕业、考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中西医结合医师也遇到了执业困境。  近几年,我院常常接到部分毕业生的来信,反映主要问题为:2005年国家卫生部医院质量管理年检查时,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师在西医院内从事内、外、妇、儿等工作属于执业错位,致使许多在西医医院已经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中西医结合医师被迫离开了原有工作岗位。  例如:  李某,199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在省中医院工作。2000年考上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2003年毕业分配到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2004年通过考试获得了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03年后一直在妇产科一线工作。2007年医院接受省级医疗保险检查时告知:你的执业超范围,不能在西医院内从事手术科室的工作,只能在中医科或中医院内从事临床工作±,即将做完总住院的她被迫离岗改做行政工作。  其他类似情况还有:  郑某,某市医院从事内科、传染科工作共10年;  杨某,某县医院从事病理科17年(曾在省四医院病理科进修一年);  李某,某县医院从事内科工作15年(曾在省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李某,某县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9年(曾在省四医院妇产科进修一年);  陈某,某县医院从事麻醉科4年;  袁某,某市职工医院从事检验科工作5年;  冯某,某县医院从事急诊科6科、内科5年;  ……   这些中西医结合医师出现了困惑:  我们在原岗位能胜任医疗工作,甚至在同行中表现出色,为什么被迫离岗?  中西医结合医师既学了中医,又学了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也包括了中医和西医,为什么取得了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却不能在西医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为此,我们重新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咨询了国家、省、市医政管理部门,并围绕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执业范围等进行了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整理回报如下。  二、我国现行的执业医师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1998年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日正式施行。  配合《执业医师法》的实施,有关部门又颁发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等相关规定。  根据现有《执业医师法》等相关规定,执业医师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个类别。  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内科专业;2、外科专业;3、妇产科专业;4、儿科专业;5、眼耳鼻咽喉科专业;6、皮肤病与性病专业;7、精神卫生专业;8、职业病专业;9、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10、医学检验、病理专业;11、全科医学专业;12、急救医学专业;13、康复医学专业;14、预防保健专业;1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1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1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1、口腔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1、公共卫生类别专业;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从上述文件是否可以理解为:中西医结合医师的从业作岗位应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这或许是上述那些中西医结合医师离岗的原因所在。  三、中西医结合医师具备了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的知识结构和临床就能  1.高校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能满足中、西医临床工作的需求。  目前,全国有60多家高等医学院校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5年制、7年制及中西医结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基础、西医理论基础及中西医临床课程(教材以西医病名为纲编写),课程设置较单纯的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完整,齐全,更符合我国国情。  实习期间在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西医综合医院交叉实习,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基本涵盖了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范围。   我们将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进行了对比,以妇产科为例: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大纲:  无双胎妊娠、死胎、淋病、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道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绝育术,增加中医内容,以及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治法概要、胎儿生长受限、妊娠合并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内胆汁淤积症)、晚期产后出血、产褥中暑、产褥期抑郁症、产后缺乳、产后关节痛、产后排尿异常、代偿性月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  说明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范围,通过考试和考核,中西医结合医师能胜任临床工作。  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相比: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西医知识占2/5。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内容西医知识占1/2。  另外,从近9年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平均分数线:  比临床执业医师高27分,口腔执业医师高12分,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高54分,比中医执业医师高3分。  说明中西医结合医师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坚实,为胜任中西医临床工作提供了保证。  四、五十年来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执业范围和场地应更宽泛  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在中国已开展了半个世纪,无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还是学科建设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和进展。如:  吴咸中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尚天裕创立“动静结合、筋骨并治、内外兼治、医患配合”, 及时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理论新方法(获国家发明奖);  韩济生等针刺麻醉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  陈可冀、李连达等活血化瘀疗法用于心脑血管病防治,其“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今达在全国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与实验研究。使国际公认的感染性四脏器衰竭以上的病人的病死率由100%下降至50%;  沈自尹,姜春华等对中医“肾”本质特别是肾阳虚证进行了系列研究;  呦呦、李国桥等研制抗疟药青蒿素;  陈竺、张亭栋等“砷制剂抗白血病效应的发现及其机制的阐明”;  黎磊石首创应用中药雷公藤治疗各类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获得成功;  孙燕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等等。   伴随者这些中西医结合成果的问世,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成熟,也造就了一批中西医结合大家、院士。由上述成果可以看到:  (1)这些标志性的成果都是以临床研究为主,或在临床证实有效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研究。执业和研究场地主要是临床,包括西医临床和中医临床,而且是以西医临床为主。  (2)这些成果的研究者多是西学中人员。原因是当时的中国高校中没有中西医结合专业。而“西学中”这一中国特有的医学教育制度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也为今天的中西医结合教育积累了办学经验。如今,院校已能直接培养中西医两种知识兼备的人才,可满足中西医结合事业需要。  另外,根据陈可冀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医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课题调查显示:  除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外,中西医结合医学在西医和中医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70%~80%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疾病。91%的中西医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最喜欢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诊断方法。65%(2580例/3747例)的患者最喜欢中西医结合医生。71%(1957例/2748例)的患者最喜欢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这项调查表明,中西医结合是社会的客观需求,要想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不能只在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应该提倡在我国医疗市场的各个领域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造福于更多患者。  五、中西医结合医师面临执业困境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19日,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围绕中西医结合执业范围等问题我们对60名全国中西医结合理事以上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70%的人员认为造成中西医结合毕业生面临就业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卫生部门政策倾向所致。  63%的人员中西医结合执业范围不明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88%的人员认为这种尴尬局面的持续会制约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100%的人员认为应该允许中西医结合医师在西医医院各科室工作,其中30%的人提出这些人员应经过2年的专业培训。  62%的人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3个不同方向报考执业医师。  95%的人员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掌握中西医两套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增加临床疗效,达到1+1>2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国特色,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是中国医疗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尤其是我国基层医疗市场更需要中西医结合。如果将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范围和场地予以限制,势必造成卫生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中国国情。  中西医结合医师既要掌握中医,又要掌握西医,还要进行“结合”的研究和探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其掌握知识的难度、付出劳动的艰辛及创造出的价值要大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而且,在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对这种勤于学习和实践,勇于创新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扶持而不是予以限制。  
建议:提出建议:  1.建议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就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有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形成相关“建议”提供给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相关医师协会,为国家有关部门及协会出台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2.在执业医师法中明确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范围,允许其在中医临床和西医临床各科室开展医疗工作。医疗执法部门应该在国家医政部门和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执法。  3.允许有中西医结合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自愿选择参加临床执业医师和中医执业医师的考试。  4.政策更改确有困难或者在政策过渡时期,具有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并确实拥有西医专长且确已参与西医临床工作一定时间的人,通过一定的考核后准予在西医临床科室开展医疗工作。
谢谢,您是本文第 36523 位阅读者,共 36 个跟贴
sunlianyu的更多建议:
[ 221.207.160 ]
发表时间:
&&&&&&&&&&&&&&&&&&&&&&&&&&&&&&&&&&&
[ 124.163.219 ]
发表时间:
&&&&&&&&&&&&&&&&&&&&&&&&&&&&&&&&&&&
临床的也学过中医啊?为什么不能开中药
发表时间:
&&&&&&&&&&&&&&&&&&&&&&&&&&&&&&&&&&&
[ 171.121.143 ]
发表时间:
&&&&&&&&&&&&&&&&&&&&&&&&&&&&&&&&&&&
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中医人员为何不能师承
[ 124.236.203 ]
发表时间:
&&&&&&&&&&&&&&&&&&&&&&&&&&&&&&&&&&&
中西医结合师带徒之困
[ 124.236.203 ]
发表时间:
&&&&&&&&&&&&&&&&&&&&&&&&&&&&&&&&&&&
/chinese/source/
[ 103.42.176 ]
发表时间:
&&&&&&&&&&&&&&&&&&&&&&&&&&&&&&&&&&&
[ 42.102.108 ]
发表时间:
&&&&&&&&&&&&&&&&&&&&&&&&&&&&&&&&&&&
[ 117.136.44 ]
发表时间:
&&&&&&&&&&&&&&&&&&&&&&&&&&&&&&&&&&&
[ 10.131.178 ]
发表时间:
&&&&&&&&&&&&&&&&&&&&&&&&&&&&&&&&&&&
[ 10.131.178 ]
发表时间:
&&&&&&&&&&&&&&&&&&&&&&&&&&&&&&&&&&&
请尽快解决中西医结合医生执业范围问题
[ 118.121.113 ]
发表时间:
&&&&&&&&&&&&&&&&&&&&&&&&&&&&&&&&&&&
[ 27.129.242 ]
发表时间:
&&&&&&&&&&&&&&&&&&&&&&&&&&&&&&&&&&&
给中西医结合一条生路
[ 123.55.27 ]
发表时间:
&&&&&&&&&&&&&&&&&&&&&&&&&&&&&&&&&&&
中西医的悲哀
[ 114.111.166 ]
发表时间:
&&&&&&&&&&&&&&&&&&&&&&&&&&&&&&&&&&&
要说悲哀,一点不假。
[ 221.237.40 ]
发表时间:
&&&&&&&&&&&&&&&&&&&&&&&&&&&&&&&&&&&
Re: 第16楼
[ 221.237.40 ]
发表时间:
&&&&&&&&&&&&&&&&&&&&&&&&&&&&&&&&&&&
[ 27.129.245 ]
发表时间:
&&&&&&&&&&&&&&&&&&&&&&&&&&&&&&&&&&&
[ 119.191.180 ]
发表时间:
&&&&&&&&&&&&&&&&&&&&&&&&&&&&&&&&&&&
发微博&&&&&&&&&
最新联署签名建议
联署人数最多建议
跟帖最多建议
支持率最高建议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一个语病题,请解析病句:从中西医结合到新医学完成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不断使中西医结合向深度广度发展.提问:这个句子缺宾语,为什么会缺宾语呢?缺谁的宾语?
冰雪无痕3502
其实是个复句,问题出在前一句话上,即“从中西医结合到新医学完成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主干
过程 是 ? 缺的这个问号就是你所说的宾语.其实称之为英语中的表语更合适,不过中文无表语一说.可改为:从中西医结合到新医学完成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医结合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更好的改法如下,不是加宾语,而是改谓语.这样更顺畅.改后如下:从中西医结合到新医学完成的过程,必须依靠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使中西医结合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这个解析正确吗,请高人分析一下原题中的句子成分高考语病复习时,经常考:“对”与“对于”上题
却主语!把第一个从去掉。。这样“中西医结合到新医学完成的过程”就是主语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