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主任,5岁宝宝总是全身发冷是怎么回事

→ 小儿发冷发热
小儿发冷发热
健康咨询描述:
小儿这2天每天下午4点左右发冷,到晚上就发高烧.请问是什么毛病?望急回复!谢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告诉什么病情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孕产期保健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不育,生殖系统,先兆
帮助网友:148657称赞:10322
&&&&&&病情分析:&&&&&&你孩子现在的情况考虑是有炎症引起的发高烧,&&&&&&指导意见:&&&&&&你好,建议你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或在家点滴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及口服板兰根,多喝水,注意保暖,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帮助网友:92称赞:6
&&&&&&病情分析:&&&&&& 午后发热,多见于结核,但结核一般是低热.&&&&&&指导意见:&&&&&&
如果是规律的发热,要考虑是否有感染,如果是高烧,请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规律的发热要排除传染病的发热.
擅长: 肥胖症,失眠,中风,颈椎病,腰痛,坐骨神经痛,强直
帮助网友:1606称赞:80
&&&&&&病情分析:&&&&&&小儿这2天每天下午4点左右发冷,到晚上就发高烧&&&&&&指导意见:&&&&&&建议去医院明确诊断,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生活护理:&&&&&&按时作息,饮食规律&&&&&&
&&&&&&以上是对“小儿发冷发热”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口腔类疾病
帮助网友:4938称赞:477
&&&&&&病情分析:&&&&&&许多家长对发热性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常常是一发现孩子发热就会心急如焚,也不管是高热,低热,不管发热初期还是治疗过程中,或是其他原因,就会将孩子送往医院,不仅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也给孩子增加了恐慌感.&&&&&&指导意见:&&&&&&1.可用酒精擦浴和冷敷的方法为孩子降温.用 30%的酒精(如果没有酒精,可用白酒代替)反复擦拭孩子四肢,利用酒精溶液蒸发时所吸收的大量热量使体温降低.同时用拧干的凉毛巾或用塑料袋包裹细小的冰块放在孩子的颈部,前额,腋窝,腹股沟等处.需要注意的是,如发现孩子肢体发冷,有寒战等,不宜再行擦浴及冷敷.&&&&&&2.家长要为发烧的孩子及时补充水分.发烧时,孩子体内会损失大量水分.为防止脱水,应该注意给孩子适量地补充水分.当然,富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汁,果汁不失为最佳选择.最好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3.适当地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家里应常常必备一些退烧药物,如百服宁等以防不时之需.但需要注意,在服用时一定要按说明或遵医嘱服用.&&&&&&4.注意室内的通风和温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摄氏度为宜.同时,要避免过堂风直吹孩子身体,防止“雪上加霜”,使病情更重.&&&&&&5.不要用捂汗的方式为孩子退烧.当孩子发烧时,很多家长会采取捂汗的办法令其降低体温,其实,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汗水流失过多会使孩子因脱水而感到全身疲惫,乏力不堪,反而引起负面效应.中医认为损失大量津液反而对患儿恢复不利.&&&&&&6.洗温水浴也是降低体温的一种有效方法.洗浴时,将微温的水浇在身上或用海绵擦浴,因为身体的大部分都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时会带走身体的热量.此种方法不但能快速有效地降低体温,而且不会引起不良的并发症.&&&&&&
擅长: 保健
帮助网友:4451称赞:522
&&&&&&病情分析:&&&&&&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值:37℃.一般来讲,腋下温度超过37℃,口腔温度超过37.4℃,肛门温度超过37.6℃,24小时体温波动超过1℃称为发热,体温升高的度数不一定能够精确反应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一日内不同时间体温可有不同;运动对体温也有影响,尤其是新生儿或小婴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比如在吃奶或饭后运动,哭闹,盖被过厚,或室温偏高情况下,小儿均可出现暂时性的体温偏高,但一般不超过38℃,而且小孩进食,睡眠均正常.这在医学上不属于病态,家长不必担忧,只要调节周围环境,松开衣被等,体温会很快恢复正常.若发现小孩皮肤触之烫手,测量体温达38℃以下或深夜人静时小孩高热持续不退,则可根据以下情况以识别及处理.&&&&&&指导意见:&&&&&&小孩发烧时,应让他宽衣使他常得舒服,冰敷头部,让他睡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并给予充足的水分.发烧有许多症状,脸色是否潮红,发青,手脚发热或发冷,是否出汗等,应仔细观察,依状况来照顾.&&&&&&
帮助网友:544称赞:45
&&&&&&病情分析:&&&&&&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指导意见:&&&&&&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如果盲目急于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它危险.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 &&&&&&  38.5℃以下物理降温 &&&&&&  在给小儿退热时,在38.5℃以下最好是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 &&&&&&  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  如果非需要用退烧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小儿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来比林,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也可以选用中药如柴胡,羚羊角,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对小儿退烧效果也很好. &&&&&&  能不输液就不输 &&&&&&  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实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  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风热,内热外寒等不同的症候,强调要辨证施治,对症用药,这一点对小儿尤其重要.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所以小儿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 &&&&&&祝愿你的宝宝早日康复 &&&&&&
帮助网友:43称赞:6
&&&&&&病情分析:&&&&&&首先问下最开始有没有发烧,如果最开始发烧,后来又发冷,则是感冒发烧引起.像你这种情况,周期性的发冷发热,怀疑疟疾症状.请马上到医院检查下有无疟疾.&&&&&&指导意见:&&&&&&请马上到医院检查下有无疟疾.祝你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小儿发冷发热”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感染性疾病,儿科疾病,心理疾病
帮助网友:6315称赞:620
&&&&&&病情分析:&&&&&&您好,很多疾病都会发烧,发冷是发烧的前兆,要看孩子是否有其他的症状,和是否有流感接触史,如有感冒症状如流涕咳嗽等可能是流感.如没有可查看嗓子是否红肿,孩子的扁桃体很容易发炎,而且症状不明显,可以表现单一发烧.&&&&&&指导意见:&&&&&&建议到医院做一下血象和让医生看一下嗓子,确定病因,对症治疗,烧就会退.
帮助网友:398称赞:64
&&&&&&病情分析:&&&&&&应该是宝宝感染所致发热.下午发冷的时候宝宝在寒战,体温调定点上升,所以宝宝晚上会发热.&&&&&&指导意见:&&&&&&先要给宝宝降温,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给宝宝服用布洛芬,然后尽快医院就诊,查明感染类型,对症治疗.
参考价格:16
参考价格:6
参考价格:15.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肺热咳嗽,百日咳,痰多...
参考价格:¥16
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用于小儿发热,惊悸...
参考价格:¥33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身发冷四肢无力酸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