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第一台核磁共振副作用什么时候购入采用

→ 金华中心医院检查磁共振,做出来是后脑,脑
金华中心医院检查磁共振,做出来是后脑,脑
健康咨询描述:
金华中心医院检查磁共振,做出来是后脑,脑丝胞长出肿瘤,请问有没有医好金华中心医院检查磁共振,做出来是后脑,脑丝胞长出肿瘤,请问有没有医好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
帮助网友:2007称赞:33
&&&&&&病情分析:&&&&&&你这是脑肿瘤,需要准确判断位置。&&&&&&指导意见:&&&&&&建议和医院结合,是否可以手术治疗的,祝你好运!
疾病百科| 肿瘤
挂号科室:肿瘤科
温馨提示: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肿瘤发生是由于细胞电子平...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医保:--
常见症状:脱发、感染、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盗汗、
治疗方法:西医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392.5
参考价格:453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及胃癌...
参考价格:¥27.3
枢神经(脑及脊髓)、中腹、胸、盆腔、四肢等人体脏...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977套总数:5591175套专访:3142部会员:298765位
当前位置:
&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3次
资料类型:月考/阶段
文档大小:392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磐安二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B.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C. 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使之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D. 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实验式就是其分子式
  B. 质谱法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量
  C. 从物质的红外光谱图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D. 从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他们的数目
3.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 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 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 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A. SO2 B. FeSO4 C. 甲烷 D. 乙烯
5.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
  A. 点燃 B. 通过溴水 C. 通过浓硫酸 D. 通过石灰水
6.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 乙烷和氯气反应 B. 乙烯和氯气反应
  C. 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 乙烯和氯气、氢气反应
7.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
  A.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 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
8.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  )
  A. 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B. 嗅闻它们的气味
  C. 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
9.石油加工成乙烯的方法是(  )
  A. 分馏 B. 蒸发 C. 催化氧化 D. 裂解
10.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不能作出这种判断的证据是(  )
  A.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 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C. 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 苯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C.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D. 石油的裂解是物理变化
12.下列有关石油炼制和煤的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物理变化
  B. 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C. 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 干馏的产物能提取出苯、甲苯等芳香烃,因为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13.C4H10的一氯取代物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4.燃烧某有机物只生成二氧化碳8.8g和水2.7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2H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肯定不含有碳碳叁键
  C. 该有机物不可能含有氧元素
  D.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丁烷
15.1mol某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能和8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烷,该烃可能是(  )
  A. CH3CH=CH2 B. CH2=CHCH=CH2
  C. CH3=CHCH3 D. CH3﹣C≡CH2﹣CH3
16.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
  A. 2﹣甲基丙烷 B. 环戊烷
  C. 2,2﹣二甲基丁烷 D. 2,2﹣二甲基丙烷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的所有C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除苯环外的其他C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D. 除苯环外的其他C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18.下列物质中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又属于醇的是(  )
D. CH3CH2OH
19.下列有机物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
  A. HCHO B. CH3OH C. HCOOH D. CH3COOCH3
20.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
  B. 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 能发生氧化反应
  D.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2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 CO2和3.6g H2O,则混合物中(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有甲烷和乙烯(C2H4)
  C. 可能有乙烷(C2H6) D. 一定有乙炔(C2H2)
22.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
  A. 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 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
  D.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23.最近“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据调查某些奶农为了提高鲜奶的“蛋白质”含量,往里面加了点三聚氰胺C3H6N6(见图)三聚氰胺可由尿素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B. 三聚氰胺不是芳香族化合物
  C. 三聚氰胺属于烃
  D. 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
24.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与溴1:1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顺反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25.1999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噁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则 其六氯代物有(  )
  A. 15种 B. 11种 C. 10种 D. 5种
二、填空题(共50分)
26.A~D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      (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      (填字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      (填字母);
(4)写出C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已知可简写为,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降冰片烯属于      
B.不饱和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      
(3)降冰片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5)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28.把1mol CH4 和一定量Cl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回答下列问题:
(1)片刻后试管中的现象为:①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②试管壁上出现      、③试管内      .
(2)在反应结束后,试管内的产物最多的是      ,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的产物为      .
(3)若(2)中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
29.(14分)(2015春o金华校级月考)按要求填空:
(1)1mol羟基的电子数是      ;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
(2)下列物质的系统命名为:      
(3)的分子式为      ;官能团的名称是      .
(4)某烃的分子式为C4H4,它是合成橡胶的中间体,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①试写出它的一种链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②它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每个碳原子均达饱和,且碳与碳的夹角相同,该分子中碳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      形.
30.核磁共振(N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个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的1H﹣N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数成正比.现有某种有机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为C:85.71%,H:14.29%(质量分数),质谱数据表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
(1)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2)已知该物质可能存在多种结构,A、B、C是其中的三种,请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①A是链状化合物与氢气加成产物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则A的可能结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②B是链状化合物,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则B的结构简式为:      .
③C是环状化合物,1H﹣NMR谱中也只有一个信号,则C的结构简式为:      .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31.(10分)(2015春o东莞校级期中)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已知:①2R﹣COOH+2Na→2R﹣COONa+H2↑ ②R﹣COOH+NaHCO3→R﹣COONa+CO2↑+H2O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解释或实验结论
(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2)A的分子式为
      .]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4)A中含有
      种氢原子.
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
      .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磐安二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B.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C. 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使之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D. 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考点: 化学史.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 A.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B.赫维西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C.贝采利乌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这个名称;
D.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解答: 解:A.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故A正确;
B.1912年GoCoDE赫维西运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故B错误;
C.贝采利乌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这个名称,故C正确;
D.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故D正确.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史,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实验式就是其分子式
  B. 质谱法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量
  C. 从物质的红外光谱图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D. 从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他们的数目
考点: 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专题: 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A.物质的实验式是组成原子的最简比;
B.质谱法中的最大值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C.红外光谱图常用来测定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D.核磁共振氢谱图用来测定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他们的数目之比.
解答: 解:A.物质的实验式是组成原子的最简比,而分子式可能是实验式的倍比;故A错误;
B.质谱法中的最大值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B正确;
C.红外光谱图常用来测定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故C正确;
D.核磁共振氢谱图用来测定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他们的数目之比,故D正确;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研究物质的手段和技术,为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不同仪器的用途.
3.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 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 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 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 A、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注意:氯化铵等铵盐是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
C、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解答: 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共价键,故A错误;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故A错误
C、甲烷的结构式为,故C错误;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点评: 考查甲烷的结构,涉及化学键、空间结构、化学用语等,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A. SO2 B. FeSO4 C. 甲烷 D. 乙烯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溶液颜色为紫色;
SO2中+4价S、FeSO4中Fe2+具有还原性,都能还原酸性KMnO4溶液,使其紫色褪去;
乙烯中C═C键不稳定,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其褪色;
甲烷中C﹣H键稳定,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解答: 解:A、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
B、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
C、甲烷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故C正确;
D、KMnO4+CH2═CH2+H2SO4→CO2↑+K2SO4+MnSO4+H2O,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错;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氧化剂、还原剂,注意酸性KMnO4溶液的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
5.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
  A. 点燃 B. 通过溴水 C. 通过浓硫酸 D. 通过石灰水
考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除杂应满足不引入新杂质,被提纯物质不得反应,乙烯能和溴水会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则不能.
解答: 解:A、乙烷和乙烯均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误;
B、通过溴水时,乙烯被吸收,而乙烷不反应,可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B正确;
C、通过浓硫酸时,与乙烯反应,但和乙烷不反应,故C正确;
D、通过石灰水时,乙烷和乙烯均不反应,故D错误.
点评: 乙烷和乙烯性质上的差异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C,注意乙烯和浓硫酸能反应生成磺酸酯类.
6.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 乙烷和氯气反应 B. 乙烯和氯气反应
  C. 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 乙烯和氯气、氢气反应
考点: 卤代烃简介;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根据反应产物及“原子经济”的理念分析,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解答: 解:A、CH3CH3+Cl2→CH3CH2Cl+HCl,该反应有杂质HCl生成,且生成的氯代烃除氯乙烷外还有其它氯代烃,不符合原子经济的理念,故A错误;
B、CH2═CH2+Cl2→CH2ClCH2Cl,产物是二氯乙烷不是氯乙烷,故B错误;
C、CH2═CH2+HCl→CH3CH2Cl,生成物只有氯乙烷,符合原子经济理念,故C正确;
D、乙烯和氢气加成生成乙烷,乙烷和氯气反应有副产物HCl生成,不符合原子经济的理念,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烯和乙烷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烷烃和烯烃化学性质的区别.
7.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
  A.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 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 结合乙烷和乙烯性质性质,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时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并且不能减少乙烷的量,乙烯能和溴水加成,能和高锰酸钾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烷则不能.
解答: 解:A.乙烷和乙烯与氢氧化钠都不反应,故A错误;
B.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反应,可除杂,故B正确;
C.反应需要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在实验室难以完成,且易引入新杂质,故C错误;
D.反应需要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在实验室难以完成,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难度不大.
8.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  )
  A. 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B. 嗅闻它们的气味
  C. 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
考点: 有机物的鉴别;乙烯的化学性质.
专题: 有机反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乙烯含有C=C官能团,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点燃时甲烷和乙烯火焰颜色都呈蓝色,甲烷性质较稳定.
解答: 解:A.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二者,故A错误;
B.甲烷和乙烯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B错误;
C.乙烯含有C=C官能团,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甲烷和溴水不反应,可鉴别,故C正确;
D.点燃时甲烷和乙烯火焰颜色都呈蓝色,不能鉴别,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甲烷和乙烯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甲烷和乙烯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
9.石油加工成乙烯的方法是(  )
  A. 分馏 B. 蒸发 C. 催化氧化 D. 裂解
考点: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 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
解答: 解: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石油炼制产品的了解.
10.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不能作出这种判断的证据是(  )
  A.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 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C. 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 苯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考点: 苯的结构.
分析: A、如果苯的结构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邻二元代物的结构有两种;
B、苯环上碳碳键均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
C、根据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一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来分析;
D、如果苯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含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 解:A、如果苯的结构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邻二元代物应该有同分异构体,但实际上无同分异构体,所以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A不选;
B、苯环上碳碳键均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B不选;
C、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一元取代物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C选;
D、如果苯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则含碳碳双键,而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现在事实是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即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D不选.
点评: 本题考查了苯的结构,应注意的是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苯中的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难度不大.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C.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D. 石油的裂解是物理变化
考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苯的性质.
分析: A、根据苯和乙烯的结构判断其性质;
B、根据煤油和钠的性质判断;
C、乙烷不含不饱和键;
D、裂解是一种使烃类分子分裂为几个较小分子的反应过程.
解答: 解:A、苯不含碳碳双键,所以苯和溴水不发生加成反应;苯是非极性分子,溴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苯而使溴水褪色;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两种物质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不同,故A错误;
B、石油分馏可得到煤油,煤油是碳氢化合物能燃烧,煤油和钠不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煤油能保存少量金属钠,故B正确;
C、乙烷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C错误;
D、石油裂解是大分子分解生成小分子,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有用的化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12.下列有关石油炼制和煤的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物理变化
  B. 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C. 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 干馏的产物能提取出苯、甲苯等芳香烃,因为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考点: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分析: A.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
B.汽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C.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而裂解的目的则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
D.苯和甲苯是煤在干馏过程中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的.
解答: 解:A.煤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为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中含有多种饱和烃和不饱和烃,是混合物,故B错误;
C.裂解的目的则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故C正确;
D.煤本身不含苯和甲苯,是在干馏过程中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的,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考查了煤和石油的加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石油催化裂化和裂解的区别.
13.C4H10的一氯取代物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考点: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专题: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 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然后根据氢原子的种类确定一氯代物的数目.
解答: 解:丁烷(C4H10)有2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正丁烷有2种氢原子,异丁烷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的数目为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较大,根据等效氢原子,最后根据氢原子的种类确定一氯代物的种类,确定烃的同分异构体是解本题的关键.
14.燃烧某有机物只生成二氧化碳8.8g和水2.7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2H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肯定不含有碳碳叁键
  C. 该有机物不可能含有氧元素
  D.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丁烷
考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 燃烧某有机物只生成二氧化碳8.8g和水2.7g,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2mol,水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由元素守恒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C、H原子数目之比为0.2mol:0.15mol×2=2:3,不能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若为烃时,该有机物可能为C4H6等,据此判断.
解答: 解:燃烧某有机物只生成二氧化碳8.8g和水2.7g,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2mol,水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由元素守恒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C、H原子数目之比为0.2mol:0.15mol×2=2:3.
A.不能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不一定为C2H3,故A错误;
B.若为烃时,该有机物可能为C4H6,可能含有碳碳三键,故B错误;
C.不能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若知道有机物的质量可以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
D.若碳原子数目为4的烃,分子式为C4H6,不可能为丁烷,故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计算,侧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难度不大.
15.1mol某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能和8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烷,该烃可能是(  )
  A. CH3CH=CH2 B. CH2=CHCH=CH2
  C. CH3=CHCH3 D. CH3﹣C≡CH2﹣CH3
考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 含一个三键或两个双键的气态烃1mol能与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氯代烷中有几个氢原子,取代反应最多就要消耗几分子的氯气.
解答: 解:气态烃1mol能与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说明该气态烃分子中只含有一个三键或是两个双键,生成的氯代烷1mol最多可与8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说明氯代烷分子中只含有8个氢原子,故原气态烃分子有含有6个氢原子,一个三键或是两个双键,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有机反应类型中的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度不大,注意烃和氯气发生完全取代反应时,烃中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16.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
  A. 2﹣甲基丙烷 B. 环戊烷
  C. 2,2﹣二甲基丁烷 D. 2,2﹣二甲基丙烷
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专题: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 在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说明该烷烃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为等效H原子,其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A.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A错误;
B.环戊烷的结构简式为,,环戊烷分子中所有H原子都完全等效,则其一氯代物只有1种,故B正确;
C.2,2﹣二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CH3)2CH2CH3,其分子中含有3种等效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C错误
D.2,2﹣二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CH3)4,其分子中只有1种等效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1种,故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求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求算方法,明确烃中等效氢原子数目的求算方法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的所有C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除苯环外的其他C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D. 除苯环外的其他C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 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根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共线、共面分析判断,注意单键可以旋转.
解答: 解:A.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乙烯所在的平面与苯所在的平面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
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甲基,所有的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乙烯是平面结构,不是直线结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
D.乙烯是平面结构,不是直线结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故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中共面、共线问题,难度中等,关键是空间想象,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单键可以旋转.
18.下列物质中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又属于醇的是(  )
D. CH3CH2OH
考点: 醇类简介;有机物的结构式.
专题: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 醇类概念:分子中含有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分子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
B、,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所以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又属于醇,故B正确;
C、,苯环直接连接苯环,属于酚类,故C错误;
D、乙醇分子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醇类的定义,难度不大,注意苯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不属醇类而属酚类.
19.下列有机物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
  A. HCHO B. CH3OH C. HCOOH D. CH3COOCH3
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核磁共振氢谱中峰值数等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数.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说明该分子中的H原子都是等效的,只有1种H原子.
解答: 解:A.HCHO中H原子都是等效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故A正确;
B.CH3OH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B错误;
C.HCOOH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C错误;
D.CH3COOCH3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核磁共振氢谱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关系,难度较小,清楚核磁共振氢谱中峰值数等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数.
20.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
  B. 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 能发生氧化反应
  D.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考点: 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先根据C原子可以成4个键、H原子可以成1个键、O原子可以成2个键,由结构可知,黑色球为C原子,白色球为H原子,灰球为O原子,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A、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来解答;
B、根据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C、根据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D、根据甲烷的结构来判断原子是否共面.
解答: 解:黑色球为C原子,白色球为H原子,灰球为O原子,由结构可知,该产品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
A、该有机物中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故A正确;
B、该有机物与CH2=CHCOOCH3的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故C正确;
D、甲烷为正四面体,甲基中4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故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以及结构、同分异构体等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结构简式书写,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不一定是单键.
2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 CO2和3.6g H2O,则混合物中(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有甲烷和乙烯(C2H4)
  C. 可能有乙烷(C2H6) D. 一定有乙炔(C2H2)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 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0.2mol,即0.1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0.16molCO2和0.2molH2O,根据元素守恒,则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6H4,然后根据平均分子式进行判断.
解答: 解:n(H2O)==0.2mol,即0.1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0.16molCO2和0.2molH2O,根据元素守恒,则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6H4.烃中C原子数小于1.6的只有甲烷,则一定含有甲烷,CH4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故另一种分子中一定含4个氢原子,且其碳原子数大于1.6,故可能是C2H4或C3H4等,一定没有C2H6或C2H2,二者的H原子不等于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评: 考查有机物分子的推断,难度中等,关键是利用平均分子组成判断烃的组成,常用方法有:1、平均碳法 2、平均氢法 3、平均碳氢分子式法 4、平均式量法等.
22.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
  A. 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 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
  D.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 A.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B.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
C.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D.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解答: 解:A.CH3﹣CH2﹣NO2和H2N﹣CH2﹣COOH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冰是固态水,所以干冰和冰不是同一种物质,故B错误;
C.CH3CH3和CH3CH2CH3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C正确;
D.O2和O3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是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23.最近“三鹿奶粉”事件波及很广,据调查某些奶农为了提高鲜奶的“蛋白质”含量,往里面加了点三聚氰胺C3H6N6(见图)三聚氰胺可由尿素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B. 三聚氰胺不是芳香族化合物
  C. 三聚氰胺属于烃
  D. 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导致肾结石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三聚氰胺含有氨基和C=N碱,可发生加成反应,具有碱性,可与酸反应,分子中不含苯环,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害.
解答: 解:A.1828年,维勒合成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有机物,故A正确;
B.分子中不含苯环,不是芳香族化合物,故B正确;
C.分子中含氨基,不属于烃,而烃中只含C、H元素,故C错误;
D.长期饮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对人体有害,可导致肾结石,故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相关的概念、物质分类,题目难度不大.
24.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与溴1:1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顺反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 根据β﹣月桂烯含有三个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且存在与1﹣3丁二烯类似结构,则能发生1,4﹣加成.
解答: 解:因分子存在三种不同的碳碳双键,如图所示;1分子物质与1分子Br2加成时,可以在①、②、③的位置上发生加成,也1分子Br2在①、②之间发生1,4﹣加成反应,故所得产物共有四种,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烯烃的加成反应,难度中等,明确加成的规律及利用结构与1﹣3丁二烯类似来分析解答即可.
25.1999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噁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则 其六氯代物有(  )
  A. 15种 B. 11种 C. 10种 D. 5种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 分子中有8个H原子,其二氯代物有10种,其六氯代物相对于八氯代物中2个Cl原子被2个H原子取代,故与二氯代物有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解答: 解:分子中有8个H原子,其二氯代物有10种,其六氯代物相对于八氯代物中2个Cl原子被2个H原子取代,故六氯代物与二氯代物有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10种,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注意利用换元法进行的解答.
二、填空题(共50分)
26.A~D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 C (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 C (填字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 D (填字母);
(4)写出C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Br2→CH2Br﹣CH2Br .
考点: 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分析: 根据球棍模型可知,A为CH4,B为CH3CH3,C为CH2=CH2,D为CH3CH2CH3.
(1)常温下,分子中含有碳原子个数不大于4的烃为气态烃,根据其球棍模型判断,烃类物质中,烯烃的含碳量大于烷烃,四种物质中ABD为烷烃,C为烯烃;
(2)C表示的为乙烯,乙烯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3)根据烃的球棍模型确定一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种类;
(4)C表示的为乙烯,乙烯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据此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答: 解:(1)根据球棍模型可知,A为CH4,B为CH3CH3,C为CH2=CH2,D为CH3CH2CH3,常温下,分子中含有碳原子个数不大于4的烃为气态烃,烯烃的含碳量大于烷烃,则四种物质中含碳量最高的为C,
故答案为:C;
(2)C为乙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如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C;
(3)甲烷、乙烷、乙烯的一卤代物都只有1种,丙烷的一卤代物有2种,
故答案为:D;
(4)C为乙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其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球棍模型的表示方法、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球棍模型的表示方法为解答关键.
27.已知可简写为,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降冰片烯属于 AB 
B.不饱和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 C7H10 
(3)降冰片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 AD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5)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考点: 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1)降冰片烯为环状烃,且含有碳碳双键;
(2)由结构简式可确定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3)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以此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4)含有C=C键,结合烯烃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5)根据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特点分析.
解答: 解:(1)降冰片烯为环状烃,且含有碳碳双键,则属于环烃,也属于烯烃,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烃,故答案为:AB;
(2)由结构简式可知1个分子中含7个C原子和10个H原子,则分子式为C7H10,故答案为:C7H10;
(3)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含有C=C键,具有烯烃的性质,则不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不为气体,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故答案为:AD;
(5)分子式为C7H10的烃的同分异构体且含有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及有机物的性质,明确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把握烯烃、醇的性质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8.把1mol CH4 和一定量Cl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回答下列问题:
(1)片刻后试管中的现象为:①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②试管壁上出现 油状液滴 、③试管内 液面上升 .
(2)在反应结束后,试管内的产物最多的是 HCl ,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的产物为 CCl4 .
(3)若(2)中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2.5mol .
考点: 甲烷的取代反应.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根据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的物质有: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根据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油状液滴;
(2)每取代甲烷分子中1个H氢原子,都会生成1分子氯化氢,所以反应产物中最多的是氯化氢;产物中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为四氯化碳;
(3)根据甲烷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四种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特点计算出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1)CH4和Cl2光照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随着反应进行,Cl2不断消耗,黄绿色逐渐消失,又由于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使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因生成的HCl易溶于水,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水位在试管内上升,
故答案为:油状液滴;液面上升;
(2)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的产物有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由于CH4和Cl2发生的每一步取代反应中都有HCl生成,则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l;四氯化碳的空间结构与甲烷相同,为正四面体结构,
故答案为:HCl;CCl4;
(3)1mol甲烷与氯气完全反应生成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即分别生成了0.25mol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根据取代反应特点,每取代1molH原子,需要消耗1mol氯气,则总共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0.25mol×2+0.25mol×3+0.25mol×4=2.5mol,
故答案为:2.5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明确取代反应原理,(2)为易错点,注意反应产物与有机产物的不同及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特点.
29.(14分)(2015春o金华校级月考)按要求填空:
(1)1mol羟基的电子数是 9NA ;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C(CH3)4 .
(2)下列物质的系统命名为: 2,3﹣二甲基﹣丁烷 
(3)的分子式为 C4H8O ;官能团的名称是 碳碳双键、醛基 .
(4)某烃的分子式为C4H4,它是合成橡胶的中间体,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①试写出它的一种链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HC≡C﹣CH═CH2 .
②它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每个碳原子均达饱和,且碳与碳的夹角相同,该分子中碳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 正四面体 形.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分析: (1)羟基为﹣OH,根据烷烃通式确定该烷烃中碳原子个数,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其沸点越低;
(2)最长主链含4个C,2、3号C上有甲基;
(3)中含4个C、8个H、1个O,官能团为C=C、﹣CHO;
(4)①由链式结构可知含双键和三键;
②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每个碳均达饱和,且构成的空间构型中碳与碳间的夹角都相同,则4个C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解答: 解:(1)羟基为﹣OH,则1mol羟基的电子数是1mol×(8+1)×NA=9NA,设该烷烃中碳原子个数是n,通式为CnH2n+2,14n+2=72,n=5,所以该烷烃是戊烷,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其沸点越低,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C(CH3)4,
故答案为:9NA;C(CH3)4;
(2)中最长主链含4个C,2、3号C上有甲基,为烷烃,其名称为2,3﹣二甲基﹣丁烷,故答案为:2,3﹣二甲基﹣丁烷;
(3)中含4个C、8个H、1个O,分子式为C4H8O;官能团为C=C、﹣CHO,名称分别为碳碳双键、醛基,
故答案为:C4H8O;碳碳双键、醛基;
(4)①由链式结构,可知含双键和三键,结构简式为HC≡C﹣CH═CH2,故答案为:HC≡C﹣CH═CH2;
②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每个碳均达饱和,且构成的空间构型中碳与碳间的夹角都相同,则4个C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有机物结构的确定、命名,分子式判断、同分异构体书写等,题目难度中等,综合性较强,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熟悉常见的官能团结构、名称即可解答,(4)为解答的难点.
30.核磁共振(N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个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的1H﹣N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数成正比.现有某种有机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为C:85.71%,H:14.29%(质量分数),质谱数据表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
(1)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6H12 .
(2)已知该物质可能存在多种结构,A、B、C是其中的三种,请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①A是链状化合物与氢气加成产物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则A的可能结构有 7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②B是链状化合物,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则B的结构简式为: (CH3)2C=C(CH3)2 .
③C是环状化合物,1H﹣NMR谱中也只有一个信号,则C的结构简式为:  .
考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 (1)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C的质量分数85.71%,H的质量分数14.29%,二者质量分数之和为100%,故该有机物属于烃,分子中C原子数目为=6、H原子的数目为=12,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
(2)①A是链状化合物与氢气加成产物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则加成产物为CH3CH2CH2CH(CH3)2、CH3CH2CH(CH3)CH2CH3,还原双键判断A可能的结构;
②B是链状化合物,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则B中碳碳双键共连接4个甲基;
③C是环状化合物,1H﹣NMR谱中也只有一个信号,则C为环己烷.
解答: 解:(1)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C的质量分数85.71%,H的质量分数14.29%,二者质量分数之和为100%,故该有机物属于烃,分子中C原子数目为=6、H原子的数目为=12,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故答案为:C6H12;
(2)①A是链状化合物与氢气加成产物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则加成产物为CH3CH2CH2CH(CH3)2、CH3CH2CH(CH3)CH2CH3,CH3CH2CH2CH(CH3)2对应的烯烃有4种,CH3CH2CH(CH3)CH2CH3对应的烯烃有3种,故A可能的结构有7种,故答案为:7;
②B是链状化合物,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则B中碳碳双键共连接4个甲基,则B的结构简式为(CH3)2C=C(CH3)2,故答案为:(CH3)2C=C(CH3)2;
③C是环状化合物,1H﹣NMR谱中也只有一个信号,则C为环己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等,关键是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2)中①注意利用还原碳碳双键判断,难度中等.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31.(10分)(2015春o东莞校级期中)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已知:①2R﹣COOH+2Na→2R﹣COONa+H2↑ ②R﹣COOH+NaHCO3→R﹣COONa+CO2↑+H2O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解释或实验结论
(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2)A的分子式为
 C3H6O3 .]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COOH、﹣OH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
(4)A中含有
 4 种氢原子.
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 (1)有机物和氢气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根据元素守恒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3)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强既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
(4)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几个峰值则含有几种类型的等效氢原子,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的数目之比.
解答: 解:(1)有机物质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所以有机物质的分子式量为:45×2=90,
故答案为:90;
(2)浓硫酸增重5.4g,则生成水的质量是5.4g,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3mol,所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碱石灰增重13.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有机物中碳个数是3,氢个数是6,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90,所以氧原子个数是3,即分子式为:C3H6O3,
故答案为:C3H6O3;
(3)只有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则含有一个羧基;
醇羟基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则含有1个羟基,
故答案为:﹣COOH、﹣OH;
(4)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看出有机物中有4个峰值,则含,4种类型的等效氢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是3:1:1:1,所以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4;.
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知识的综合推断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磁共振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