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要正,提起胸,脚踏地莫悬空村

第三章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动作本章导读:你在自学时是否遇到过看不懂书中的图片和术语而苦恼呢?通过本章的学 习,可以使你了解如何去读懂武术的图解,如何去理解武术的基本术语,如何去掌握各种套 路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广大武术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和训练中累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练习方 法和练习手段。 通过以下基础练习,可使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全面
的训练,并能较快地发展武术 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术,一定使你在自学过程中少走弯路,使锻炼取 得更好的效果。第一节如何看图习武武术图解是记录武术动作和套路的主要方法。 由文字说明和插图两部分组成。 文字说明 叙述动作的详细过程和要领。插图描绘动作姿势和身体各部位(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正 确掌握武术图解知识, 不仅能提高自学能力和训练水平, 而且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有积极 作用。一、武术图解知识武术图解知识一般包括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叙述顺序、动作名称和术语以及要领说明 等方面内容。 (一)运动方向 图解中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躯干姿势为准, 并且随着躯干姿势以及躯干所处位置的 变化而变化。图中人的胸前为前,胸后为后,左侧为左,右侧为右,向地心为下,离地心为 上。另外,还有左前、右下、左上、右后等方向。转体时,以转后身体姿势为准,如“弓步 搂手冲拳” ,就是以左转后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依次类推。武术图解中,以东、南、西、 北来表示方向的。这与看地图的方向是一致。 (二)运动路线 武术插图一般用实线( )或虚线( )表示某部位下一个动作的行进路线, 箭尾为起点,箭头为止点。实线表示人体右侧肢体(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虚线表示左侧 肢体(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有的插图右上肢和左下肢用实线表示,左上肢和右下肢用虚 线表示;有的插图上、下肢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表示;有的插图上、下肢分别用虚线或实线表 示。目前已逐步统一采用左虚右实法。此外,有的插图还附有足迹图,用来表示脚在运动中 着地位置的变化。虽然用法不一,但作用是相同的,都表示下一个动作的行进路线。 (三)往返路线 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一般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向右。有 的套路较为复杂, 每段的前进方向经常变化, 可将一段分为若干小节, 一节节地学容易弄懂。 如果练习中出现一段 (趟) 最终不能朝既定方向行进, 起势和收势不能基本还原或方向相反, 说明动作出现了错误。此时,可以对照图解认真检查,加以纠正。 (四)叙述顺序 文字叙述过程中,一般先写下肢(步型、步法、腿法等) ;继之写明运动方向(向前、 向后、向左、向右等) ;再写上肢动作(手型、手法、肘法、器械持握及动作方法) ;最后注 明目视方向。在个别情况下,也有根据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先后顺序来写。另外,文字说明中 有“左(右) ”或“右(左) ”的写法,表示左右均可或左右互换的意思;有“同时”的写法, 则表示身体各部位一起运动。 (五)动作名称和术语 为简化文字说明,方便记忆与交流,武术图解常常使用动作名称和术语。动作名称多以 下肢的主要动作结合上肢的主要动作而命名,如“马步冲拳”“弓步顶肘” “虚步刺剑” 、 、 、 “歇步砍刀”等。有的根据动作习惯而命名,如“白鹤亮翅”“手挥琵琶” “回马扎枪” 、 、 等;武术术语是武术动作特有的专门用语。掌握动作术语,不仅能简化文字说明,而且有助 于正确领会动作含义。如“冲拳”“踢腿”“亮掌”等。了解动作名称和术语对掌握图解知 、 、 识和学习动作有很大帮助。 (六)要领说明 要领是为了提示动作要点,或说明应注意之处,是做好动作的关键所在。例如,冲拳的 要领要拧腰、顺肩急旋臂。阅读或练习时必须认真领会动作要领,只有掌握了动作要领,并 且反复练习,才能正确地完成动作。二、识图自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识图自学的方法与步骤 1.个人自学法 个人自学法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采用的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有一定武术技 术基础和基本知识的学生。其步骤如下: (1)看图和动作名称:按动作出现的先后顺序,将 3~5 个动作划为一节。先看分解动 作图和动作名称,基本领会动作路线、方法以及动作间的相互衔接;然后将它们一一试练, 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 (2)看文字说明: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后,认真阅读和理解文字说明,以便掌握正确 的技术规格。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文字说明来掌握图中难以弄清的动作细节,可以采用边 看边做的方法来加深印象。 (3)深化提高: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后,应及时参照要领和要点进行深化提高,直到基 本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新动作的学习。同时,还应不断地连贯复习,熟悉巩固,只有这样才能 收到良好效果。 2. 录音、录像自学法 录音、 录像自学法是以录音机或录像机为主要学习媒体的自学方法。 这种方法克服了个 人边看边学的间断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方向混淆等缺点。其步骤如下: (1)录音:将所学内容分为若干节,并将各节的文字部分录制在磁带上,每一节就是 一个学习单位。 (2)听音:录音后,反复听音以形成初步的动作印象,同时对照动作插图加强印象, 然后依照录制的动作提示,边听边做,逐步进行学习,直至基本掌握技术动作;或对照录像 带,边听边看边做,逐节进行学习。 (3)巩固提高: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后,应反复听练,特别应加强对动作细节、动作要 领和要点的领会,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然后将各节内容连贯起来练习,熟练掌握学 习的内容。 3.合作自学法 合作自学法是与同伴共同学习的自学方法。 这种方法一方面要求练习者独立思维, 认真 钻研, 另一方面又强调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来达到共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对初级水平者较 为合适。其步骤如下: (1)分工:将自学者分为甲、乙两方,甲方(一般为一人)的任务是按照文字说明慢 速而正确讲读;乙方(一人以上)的任务是按照甲方讲读的顺序和要求进行练习,并注意记 忆。 (2)检查学习:乙方练习的同时,甲方对照图解检查乙方的动作路线和方法是否正确, 如果两者相符,说明动作无误。否则,就应及时查对、更正,避免形成错误的定型动作。 (3)互教互学:按上述步骤全部学完后,再由乙方教甲方。这样既简单又省时,而且 不易遗漏动作。 以上三种自学方法可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技术水平和环境条件选择使用,也可以结 合起来综合使用。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该完整、准确、高效地掌握技术动作,以达到自学 的目的。 (二)识图自学的注意事项 第一、掌握动作术语以及动作要求,了解图解中实线和虚线的意义,依照动作要领进行 练习。 第二、遇到较为复杂的动作时,可采用分解学习法,先学上肢动作,最后上、下肢协调 配合完成整个动作。 第三、初学者要固定练习方向,否则不易记忆,影响学习效果。 第四、眼法是武术动作中重要的功法内容,在图解的说明中,一般对定势动作的眼法有 明确要求。因此在掌握动作以后,要特别注意眼法的配合练习。 第五、识图自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自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方法的采用,还是 学习内容的选择,都应该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掌握运用武 术图解知识自学的规律。 6、气要下沉 7、劲力要顺达 长拳要求劲力要顺达。劲力指结合武术动作的发力。用顺达须从“三节” “六合”入手。 9、四击合法 “四击”是指武术中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法则。长拳中的这四种技击法则又各有其 具体内容和方法:踢法包括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打法有冲、撞、挤、靠、 崩、劈、挑、砸等;摔法以巩、揣、滑、倒、爬、拿、勾为主;拿法包含刁、拿、锁、扣、 封、闭、错、截等。这些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运动法规。如果不严格遵循各自的法规去练 习,就不能表达出它们不同的真实用意,也就失去了长拳动作中的技击意义。因此,在习练 长拳时,首先要弄清并学会四击范畴的各种方法,做到循规蹈矩、有法必依、方寸有别,进 而究其意义,理象归一,四击合法。 10、以形喻势 长拳运动中有动、静、起、落、立、站、转、折、轻、重、缓、快十二种常势。用生动、 形象、夸张的比喻来要求技术动作姿势叫做以形喻势。即传统的“十二型” 。 动如涛:活动之势。运动中的气势要像江海的波涛那样激荡不已,滔滔不绝,做到动要 有韵,富于节奏感;动如珠走如玉,仍有稳定感。 静如岳:静止之势。当静止时要像高山那样巍峨矗立,稳如盘石。 起如猿:跳起之势。纵跳时要如猿猴般机灵、矫健、敏捷。 落如鹊:降落之势。要像喜鹊登枝般轻稳、飘逸。 立如鸡:单腿独立之势。要像雄鸡一腿支撑身体时那样稳重。 站如松:两腿站立之势。要像苍松那样挺拔、刚健,傲然富有生气。静中有势,静中寓 动。 转如轮:旋转之势。如车轮绕这轴心那样转动。因此,运动中须掌握好轴与轮的关系, 以达圆的要求。 折如弓:折叠之势。当躯体俯仰折叠扭拧时,要像弓那样含有一股反弹力,或如弹簧一 样内含一种旋转力和弹力。 轻如叶:轻飘之势。动作宜轻时,要像树叶落地那样轻飘,毫无声响。 重如铁:沉重之势。当重之时,要像钢铁砸地般沉重,富有渗透力。 缓如鹰:缓慢之势。要像雄鹰在空中盘旋那样神情专注,缓中有势。 快如风:快速之势。当动之时,如疾风扫叶,迅雷不及掩耳。但快易藏拙、毛糙,须急 速有力二不僵、快而不乱。 (二)太极拳 1、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即虚领顶劲、 “顶头悬” ,是拳势对人体头部姿势的要求。头正、顶平、项直、 额收, “自引其领” 头顶百会穴处想上轻轻虚领是其规范化的具体要求。 , 头正才能做到顶平、 项直,身正;颈项竖直,精神才提得起;身正方可安舒,动作才能沉稳。 2、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指用细、柔、长的方法,以意识引导呼吸,将气体徐徐沉入腹部脐下。丹田 有上、中、下之分,此处指脐下之下丹田。柔长的呼吸方式必然要采用腹式呼吸(腹式逆呼 吸的深呼气、腹式顺呼吸的深吸气) ,同时“意注丹田” ,促成小腹充实。深长、匀细、徐缓 的腹式呼吸要与动作自然相合,切勿将一个动作固定为一吸或一呼。一般来说,呼吸与胸廓 的张缩、肩胛的开合、手臂的屈伸、动作的虚实、步法的进退、身体的起落密切相关,使呼 吸既符合生理机制,又合乎动作要求,并在意识引导之下。这样才能达到“身动、心静、气 敛、神舒”的境地,使动作更加协调、圆活、沉稳。 3、含胸拔背 含胸是胸廓略向内含蓄,使胸部有宽舒的感受。含胸的外在表现是肩锁关节松沉、肩胛 微向前扣、肋骨微敛、胸腔上下径放长,这样利于膈肌下降,有助于腹式呼吸和气沉丹田, 使重心随之下降,动作更加稳重。 拔背与含胸是相互联带、相互制约的,含胸势必引起拔背。拔背是指含胸时肩、背部 肌群松沉, 背部有被后拉的感觉, 肩胛随之内含,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处似有微微凸起之意, 使背部肌肤有紧绷感,所以称拔背。由于拔背时背部如弧线,故又称为“圆背” 。含胸拔背 除了有促气下沉的作用外,还有助于松肩和垂肘。 4、松腰敛臀 松腰是放松附在腰椎上的肌肉群,其作用有二:一是与含胸、拔背、敛臀协同配合,是 气体下沉,以达实腹之效;二是松腰时腰椎的转动才能灵活,利于以腰带动四肢运转。拳理 中“腰为主宰” “腰如车轴” 。都说明了腰的重要性,但均须在松腰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敛臀是指在松腰的前提下,使臀部稍做内收。内收时,臀部肌肉先向外下方松散,再 轻轻向前、向里收敛,似有臀把小腹托起之感。 5、圆裆松胯 裆即会阴部位,圆裆指两腿胯根撑开,结合吊裆、扣裆、裹裆综合效应形成的体态。吊 裆则须提顶,仿佛有一条无形之绳上系头部百会穴、下悬会阴穴,控制裆胯不能向侧倾斜, 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敛而自然产生圆实的裆劲及上下相随的整劲。 松胯是步法轻灵稳健的基础,腰胯放松则腿不的肌群不会僵硬,加之拳势要求膝部应 始终保持微屈状态,屈膝意在活步。只有这样,步法的进退、转换和腿法的运使才能自如灵 活。腰胯放松也是气息深沉运行的保证。 (6、沉肩坠肘 沉肩指在松肩的前提下肩臂垂沉。沉肩时还要使两肩微向内合抱,促使胸部涵空、脊背 呈圆形。坠肘是肘部自然垂坠,有一种沉重的内劲贯穿于内,即两肘垂坠时还要有一些向里 的裹劲。沉肩和坠肘是相互关联的,忽视一点就殃及另一点,还能波及含胸、拔肩和气沉丹 田等技法的实施。 7、舒指坐腕 舒指是掌指自然舒展,坐腕是掌指向手背一侧自然竖起。坐腕亦称踏腕。一般在手臂动 作终止时多要求坐腕舒指。实质上舒指坐腕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 上下完整一气总体效应的落脚点。 8、尾闾中正 尾闾中正指运动中须始终保持尾闾与第七颈椎成一条直线,身体处于中正状态。可见, 尾闾中正是关系身躯、动作姿态能否“中正安舒” “支撑八面”的准星。 尾闾中正还影响着下盘的稳固,所以不论是直或斜的动作姿势,身躯一定要中正,不 偏不倚,这一点尤为重要。做到这一点及以上七点就可使躯干、上下肢动作和内在的劲力、 意识达到完整的统一。 9、内宜鼓荡,外示安逸 鼓荡是对内在精神提出的要求,指精神饱满、神情专注。外示安逸指“神宜内敛” ,不 流于形色,给人一种安然自逸的感觉。 10、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运劲如抽丝指太极拳运动起来要像抽丝那样缓、匀、稳、静。缓指“缓以会意” ,徐缓 地运动才能做到拳意贯通,会意传神;匀指匀速运动,不可忽快忽慢,即使是快慢相间的陈 式太极拳也要快慢有常、上下相随、劲如抽丝、富于韵律;稳指动作沉稳,不能忽高忽低; 静指心理安静、不存杂念,方能“用意不用力” ,动作不急不躁。迈步如猫行是稳中求静, 动作扎实、灵活的形象化说法。 (三)南拳 1、技击运气法 武术运动中的运气方法,无定式,无定法,是配合攻防动作进行的。强调运气鼓劲、肌 肉隆起、时张时弛。南拳运气法一般的配合情况是: 动作吞入(收回)时吸气,要求用抓、扣、带、钩、拈等手法配合身法,把对方的进招 顺其势而引进。动作吐出(伸出)时呼气,用虚招去诱惑对方,用实招乘隙而入,出奇制胜。 动作上浮时吸气,用顶、托、掀、架等手法,借力过势,使对方失去平衡而露败势。动作下 沉时呼气,用压、罩、扣等手法把对方的手臂压、沉,使之无法提起,造成对方难进、难收、 难变之势。连续进攻时,往往自然闭气,出手对准子午,动作要求简练,干脆利落。在躲、 闪、后退时,应有意吸气,防守不离中门,沉肩坠肘不离肋。在用劲发招时,口轻启,让其 自然而短促的呼气,以此配合丹田内气和内力一并外发。在使猛劲之际,应发声助威,以气 催力。 2、以势蓄劲法 发劲是南拳术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素有“金刚劲力”之称。强调劲从足生,发之于腰。 蓄劲时,以腹式深吸气,将气聚蓄丹田,将内力聚蓄腰脊,闭住气息。发劲时,力从腰发。 其上行,以腰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手,使气力达到指尖;其下行,以腰带胯、以胯带膝、 以膝带足,使气力达到趾端。总之,腰、肩、臂、腿劲力必须一致,气力合一,贯达四肢。 当气力传至肢体梢端的瞬间,突然加速呼气冲开声门,发声吐气,以气催力,以声助威。从 而发出浑厚的刚强之劲,以达到强打猛攻之能。发劲方式可分为六种:钻劲(螺旋劲) 、冲 劲(寸劲) 、弹劲、抖劲、内顶劲和咬劲。这些劲力均须“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 。 3、正沉含敛法 正沉含敛法是南拳身形的基本技法,头正颈直、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敛臀收腹是南拳 静止姿势的身形。 “牙关起而颈直”说明起牙关于颈部的关系。要起牙关,必须依靠颈部肌 肉的收缩,而颈部肌肉一收缩,颈就自然强直起来。头部也就自然端正了。但要注意切不可 使劲收缩颈部的肌肉,否则会僵直。沉肩含胸是人体的自然状态,而含胸之后,背部自然拔 起。把肩部稍微下沉,双肩略微内含,是一种自然姿势,把这种自然姿势略加调整就成了沉 肩、 含胸的身形。 胸自然成圆形, 颈直有助于胸背肩肘的劲力合一; 胸圆则有利于气沉丹田, 沉气实腹。沉气实腹则使臀部收敛。南拳这一身形要求,使上下完整成一体,周身劲力将会 凝结到一处。坠肘是技击的需要,肘关节下坠不但可以保护两肋,而且上肢不受限制,能攻 守自如。 4、稳马硬桥法 南拳以四平马为主,其次是四六马、二字马,称之谓大马、小马、半马。初学时,一般 先站马(桩步)再学拳。不论什么形式的桩步,都要求五趾抓地、有定力、稳如盘石、落地 生根。由于定步站法是活动步法的终结,故稳健的定步法(良好的平衡状态)将为活动步法 达到快而不浮与灵而不乱打下良好的基础。 “桥” ,南拳把前臂称之为“桥” ,把运用前臂进 行攻防的方法叫做“桥”法。 “桥”法可分为“长桥”和“短桥”两种。对练的双方以前臂 的内外侧进行对碰的练习,目的是让“桥” (前臂)强硬起来,能够经的起碰击,使臂刚硬、 内蓄劲力。练得硬桥硬把,方能稳扎稳打。 5、发声助威法 南拳一般有呼出声音的习惯,当发劲时,则要求随动作而呼出声音,以助发劲之威。南 圈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发劲的声音,发劲时以短促的呼气配合丹田气发声,以气助力、以 声助威。另一种是结合象形的发生,例如虎形、鹤形,当练习该动作时,往往会发出呼啸或 鹤鸣声。这是南拳独特的技法。虽然发声是随着拳势变化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呼喝声,一是 助威势,二是助劲力,三是助形象,但不可以无原则的乱喊乱叫。 (四)刀术 1、步疾刀猛:步疾刀猛指以敏捷的远跳、高纵和疾速的步法配合猛勇的刀法,这是刀 术的基本技法。 刀是短器械,在技击中要达到“持短入长、倐忽纵横” “舒之可刃人于数步之外” ,就必 须步快身灵、前纵后跃、左右闪展,配合势如疾风的刀法。正如吴殳在《手臂录》中所言: “短兵进退须足利,足如毚兔身如风。 ”尤其是应付长兵器时,关键在于步法疾快、身法敏 捷、穿阻避锋。 “短见长,脚下忙” ,逼近对方,发挥短兵利于近战之长。刀术套路中亦强调 步疾刀猛。 刀术中的刀法多在步法的快速移动、奔跑、跳跃中完成, 力劲势猛,如猛虎下山, 威武剽悍,锐不可当。刀术尚猛还不仅仅表现在刀术的气势上,更主要的是刀法的密集和力 度。 “刀之利,利在砍” ,劈砍是刀术中的主要方法。为攻势,讲求力大、快疾、猛狠、干净 利落。要做到这几点尚须刀借腰力,以拧腰转体来增加劈的长度,加大劈的幅度和力度。如 劈法之始, 要以腰的拧转和伸展带动持刀臂上举, 下劈时则以腰的回转和屈收带动手臂挥刀。 劈砍虽贵在力猛势急,但仍要刚柔相济、攻防一体。一般来说,缠头与裹脑是先防后攻,由 柔入刚。缠头后多接一斜劈动作,劈为攻,宜刚;裹脑后也常接一砍。在此过程中,始动于 腰,再经肩臂到手,直至刀器,由慢起动到快加速,依次发力,完整一气。 2、寻虚击实:寻虚击实是刀术应敌时的技法辨证规律。寻虚指逢重器械时,应避其实、 寻其虚而攻之。其法在于“斜步偏身,避其重器,去其身手”《手臂录。单刀图说自序》。 ( ) 道理是器械重来势多凶猛激烈,若直挡其械,易为其折断或脱手,应视其招式,察其虚实, 掌握住器械重、变化难、来势虽猛但不易回守的弱点,寻其虚处,发而制之。 击实指遇见剑、枪等轻器械时,应避其虚而击其实。 《手臂录。单刀图说自序》中说: “枪之虚处,变幻百出,必非刀所能御,而实处惟有一杆,枪杆被砍,不断折必粘住,杆被 粘住,则不能闪赚颠提,刀更进步,必伤人矣。 ”说的是刀对枪之击实法。刀对枪时的击实 法在于剑刃虽锋利,但宜攻不宜防,刀则不然,刀刃可劈砍扎刺,刀背厚重可拦截防守,故 刀与剑对时,可用刀背实击硬碰剑刃。若击虚, 剑轻富于变化, 击之, 易受其后发先至之害, 而其实处一旦出现,则不易变化。 3、刀快法诈:刀快指刀的运行速度要快,刀论中素有“短见长,不可缓”之说,因此 不论在练习中或在实战时,刀贵神速,以快取胜。 法诈指刀法运用的诡秘性、 “非法性”“刀走黑”之说不仅仅指刀法快疾、狠毒、无情, 。 更有“秘密”和“非法”的解释。 “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常技每每 败于刀”《单刀法选》。诡秘性存在于刀法的虚实变换中, ( ) 虚中含实、 实中隐虚,虚虚实实、 真真假假,学时有定规,用时无定法,变化莫测。 4、刀手配合:刀术练习中历来讲究“单刀看手,双刀看肘” ,即“单刀看闲手” ,指刀 与不握刀的闲手(左手)的配合。刀手配合的协调与否,是反应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方 面。因此,运动中要求刀、手、身紧密配合。配手的一般原则是“顺领合击,反向对称” 。 如向右侧劈刀,击法要求刀在体侧由上向下力劈,配手则在体左侧由下向上做“反向对称” 配合。初级刀术中由“马步劈刀”接“弓步撩刀”时,左手领先运行,以手引刀撩出谓之“顺 领” 。缠头动作,当屈臂收刀时,两臂交叉,两手做相向运动谓之“合击” 。掌握好刀、手配 合的意义还在于:一是有助于身躯四肢在运动中的和谐;二是有助于维持运动中的平衡;三 是有助于刀法力量在运动中的发挥。做到这三点,刀术动作就会更加协调、衡稳、有力。 (五)剑术 1、轻快敏捷:“剑器轻清,其用大与刀异”( 《手臂录》,虽然刀剑同属短械,都具有莜 ) 忽纵横、以短乘长的特点,但用法迥异,素有“剑走轻,刀走黑”之别。剑具有两面刃,持剑 即不能触身, 也不能象刀术那样帖身缠绕去缠头裹脑。 实战中也应尽可能不用剑刃去架格对 方兵械,而应以“巧闪旁扼”之法闪躲避让来势,以敏捷、快速的身法、步法斜身闪进,以剑 锋崩点对方手腕,扼制其攻势。剑术演练中的点、崩、绞、截、拦等剑法,同样要求在快捷 的步法配合下完成动作。 2. 、刚柔兼用:剑术的劲法刚柔兼备,参互运用。有刚有柔主要体现在剑术中刚柔动作 的交替变化之中,即动作过程要柔,动作完成时宜刚。刚柔相间还体现在一个动作中或刚中 含柔,或柔中寓刚。如截腕与绞剑的方法是典型的柔中寓刚;抹、带剑法有明显体现出刚中 含柔;穿、撩等剑法,由于运动路线长则更能体现出刚柔相兼的剑法技法。刚柔还突出表现 在动作的攻防技法上,轻快流畅的步法、潇洒飘逸的腾跃、闪赚迭逞的避让等动作过程中, 无不以刚柔参互运用为基础。劲力的运使多柔中含刚,或以柔带刚,或刚中蕴柔,但在敏捷 的出击、吞而即吐的击刺、攸忽纵横的劈点中,还要柔而化刚。 3、腕把灵活:在剑术套路中,剑法是构成功力与表现技巧的核心。因此,要做到剑法 规整, 必须从每一种剑法的规格要求入手。 剑法的正确与否有与把法 (握剑方法) 密切相关, 而把法的变化又与持剑手的掌、指、腕及其关节的伸展、屈收、拧旋分不开,即运动中剑法 的各种变化把法 才能表现出来。剑术的基本把法有多种,如满把、螺把、钳把、刁把等。 把法正确与否制约着剑法的准确与转换, 同时有与手腕的劲力运使和技巧有关, 所以要求持 剑手的腕、 掌、指及其关节须灵活运动,恰如其分的把握住剑柄。此外,手腕的灵活须与臂、 肩、腰、身协调配合,这样才能合理的表现出各种剑法的劲道、攻防等变化。 4、韵度自如:韵度,指剑术运动中的节奏、韵味、气度。急动缓随的节奏变化、起承 转落的韵律、 气势宏大的气魄、 挥洒自如的动作是剑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剑法的刚柔、 疾缓、 张弛、起落、伸缩,以及换形走势、招式迭逞等是构成剑术节奏、韵味和气度的基本要素。 而剑法自身的节奏一般受其特定的动作规格所制约, 同时又与动作本身的攻防含义、 战术意 识休戚相关。因此,提高剑术技能技巧、掌握剑术技法中的节奏变化,必然要掌握剑发法规 格要求,熟知其实战用法,明了其战术意识,这样才能内外贯通,神形达化,身械一体。韵 度则是在掌握动作规格、节奏变化的基础上,去追求独具匠心的韵味和气度。但要“量体裁 衣”,讲求实效,应据演练者本身的条件、素质,尤其是专项素质来决定,要根据动作的速 度、劲力、协调、柔韧、身法等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去追求、完善和发展。要有特色,切 不可机械仿效。贵在意势会通,三体同功,韵度自如,以求达到势、法、理相合贯通。 (六)棍术 1、棍打一片:抢、劈、扫是棍术的主要方法,也是棍打一大片技法付诸实施的方法。 尤其是抢、扫动作路线较长,攻击面大,既能打击正面之敌,有能打击身后之敌,又是在四 面临敌的情况下,以攻为守的好方法。做到棍打一片须掌握两条原则:一是握法正确。一般 在劈棍时,后手不留把,而在抢棍时,则必须留把,有的称为“留腕” ,通常在 20-30 厘米 间。而是注意发力的顺序与时间。如抢棍动作,起顺序应是从腰腿部开始发动,通过肩臂到 手达棍。时间则不是起始就发力,而是“过中发劲” 。做到这两点,便可发力顺达、饱满, 棍打一大片。 2、梢把并用:以劈、扫、抢撩为远击之法,多用梢端击打,两手须握持把段;挑、截、 盖、挂、横击等多用棍把击打;绞、格、云、拔则梢把可参互运用,多手持中段,为近身攻 守方法,两手一动,两端齐动,连环出击,或上撩下劈,或左挂右拨,或前绞后截,或上架 下压,或内外推撑。动作要严谨,棍法要快密,梢把要兼用,长短要兼施,故此有“抢似游 龙,棍似雨”之说。 3、握法活便:握法指握持棍器部位的方法。一般将棍分为棍梢、棍身、棍把三个部位。 棍术中梢、把、身相互运使,富于变化,变化的首要因素是握法的变化。 棍的握法有手心向上的阳手握法,手心向下的阴手握法,手手心向上、另一手手心向 下的阴阳手握法,虎口相对的对手握法,左右手交叉握法,一手上下滑动的滑动握法等。不 同的棍法及棍术动作间的变化, 都是以不同的握法为前提, 即不同的棍法必须有相应的握法, 棍法若变必先变其握法,握法娴熟才会迅速变换出各种棍法。如劈棍时,通常要两手满把紧 握,一手握住把端靠住腰际;云、拨等棍法,握法宜活便;崩棍、盖把动作须一手滑把棍; 舞花棍时,左手有时须仅以拇指和食指刁握棍;单手舞花有时还应脱手或交替握棍。握法活 便是练好棍法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要正确地掌握棍术握法及其变化。 4、乘势顺力:这是棍术中与力合的技法要则。一般指乘其势而发力,顺其力而变式。 动作幅度大、速度快,惯性亦大,所以棍的起动、制动、运转均不如轻小器械便利。因此, 棍术练习既要注意发挥人体腰臂的力量,又要善于驾驭棍的惯性力、重力、击地时的反作用 里和崩棍等动作制动时产生的反弹力等外力。 乘式顺力就是驾驭这些外力的技法与方法,也是棍术动作间衔接连贯的关键。例如在做 舞花时,乘棍由上向下之势做下点棍或劈棍、摔棍、盖棍等;也可乘舞花时由下向上之势接 转身提撩棍;在做提撩棍时又可接做转身舞花;在做左右点棍时,可借点棍时地面的反作用 力,顺势转身舞花。总之,乘势顺力,借劲换势贯穿与棍术的起承转换之中,在乘势顺力中 求得身械合一、劲力顺达。 (七)枪术 1、枪扎一线:枪之利在尖,枪术以扎为主,枪扎一线是扎枪的基本要求。扎枪时要求 出枪直线向前, “梢领跟定、中节顺随” ,将全身力气通过枪杆贯达与枪尖。能否做到出枪疾 快有力、力达枪尖是衡量枪术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扎枪时须蹬后脚、 伸后膝、拧腰、 挺挽, 使全身劲节节上传, 逐渐加速, 当后手接近前手时, 发寸劲猛力直线扎出。力贯枪尖。 切忌僵劲、硬力及屈腕甩手,劲僵则貌似有实无力,甩手则不能做到枪扎一线的技法要求。 《手臂录》中说: “枪之用在两腕,臂以助腕,足以助身。乃合而为一。 ”做好扎枪还须做到 “三尖相照” ,即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使枪尖、前脚尖、鼻尖正好处在一个纵 面内。 2、持枪稳活:稳多指后手持枪要稳住,老握如锁。活多指前手要灵如管。不稳则易脱 把,不活则枪难变化, 这是持枪的基本法则。 “前手如管,后手如锁。 ”是最简洁形象的描述。 持枪的前手握于枪身中段,是枪的支点,一要控制住枪的高度和方向,二要使枪能在手中自 由滑动。前手握成管状,即使拦、拿枪时,手指扣得稍紧,扎枪时手指微松,也要手如管状 套住枪杆,不得松开或握死。稳定还表现在拦、拿枪的方法上,做好拦、拿枪的关键在于两 手“阴阳要转” 。拦枪时,前手握住枪身外旋至手心向上(阳手) ,同时后手握枪把内旋至手 心向下(阴手) ;拿枪时,前手握住枪身内旋至手心向下,同时后手握把外旋至手心向上。 两手既要稳定住握牢,又要拧旋灵活。扎枪对后手的要求是须握住枪把末端,将枪把置于手 心中, 如此枪扎出时, 一则可与上臂大体形成一条直线,二则使枪更长些, 以求得“一寸长, 一寸强”及出枪有力的效果。正如吴殳在《手臂录》中所言:持枪必须尽根,余谓枪根当在 掌心中,与臂骨对直,则灵活而长。” “后手如锁”还要体现在“抢是缠腰锁”上。枪术中很注重抢根紧靠腰部,使枪有一个稳定 的依托,便于“力从腰发”。因此出枪要从腰出,回枪也要回到腰间。 3、势贵四平:四平指顶平、肩平、枪平、脚平。此“四平势”即为枪术的基本姿势。顶 平则头正, 头正则颈直, 头正颈直精神才能贯注、 两目才能有神; 肩平则须保持肩肘沉坠状, 只有肩平才能身正,身正才能势稳,势稳才能法活;枪平则两手和枪尖成水平状、“三点一 线”,枪平才能做到“出如箭,来如线”,易攻守,生变化;脚平则两脚掌踏实,脚实才能步 稳,不稳才能姿势正确。 4、工于一圈:“枪总用之则为一圈”( 《手臂录》。枪术的主要防守方法是枪尖画弧或圆 ) 的圆转运动,许多枪法无不出自一圈,如拦枪是枪尖经上向左画弧,拿枪是枪尖先右画弧, 圈枪(缠枪)是枪尖画一整个院圈的枪法,枪尖连续画圈称为“圈串”。枪尖画弧或圆的幅度 一利防前与防后速攻为准则,一般拦、拿抢之弧不得超过本人体侧的宽度,圈枪虽有大、中 小之分, 但均要一枪法运用的技击意义来决定圈的大小。 即应以圈转枪法与直扎枪法交融运 使为度,达到圈中求直,防中寓攻,因此须“唯下久苦之工于一圈”。思考题1. 识图自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长拳技法中对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各有何要求? 3. “四击”、 “八法” 、“十二型”各指什么? 4.何谓“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怎样才能做到? 5.太极拳运动中“缓、匀、稳、静”各指什么? 6.试述南拳的步型与桥法的要求。 7.剑术演练中的韵度指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独具特色? 8.棍的握法有几种?如何运用? 9. “势贵四平”中的“四平”指什么?有何作用?第二节套路运动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一、徒手基本动作---入门必学(一)扎实的地上功夫 1、活腰灵体的方法----仆步抡拍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臂垂于体侧。 (1)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右臂向左前下方伸出,左手屈于胸前成立掌,紧贴右臂内侧; 目视右手。(图 4-1) (2)上体右转成右弓步;右臂直臂由左向上、向右抡臂划弧至右上方;左掌下落至左 下方。(图 4-2) 图 4-1 图 4-2 图 4-3(3)上体右后转;右臂向下、向后抡臂至后下方;左臂直臂向上、向前抡臂至前上方。 (4)上体向左转成右仆步;右臂直臂向上、向右、向下抡臂划弧至右脚内侧拍地;左 臂向下、向左抡臂至左上方。(图 4-3) 要点:向上抡臂要贴近耳,向下抡臂要贴近腿。做仆步抡拍时,眼随手动,手臂伸直。 2、隐秘的下盘攻击----前(后)扫腿 前扫腿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直于体侧。 (1)左腿向右腿后插步;两手由下向左、向上、向右弧行摆掌,右臂伸直,高与肩平, 成侧立掌,左掌附与右上臂内侧,掌指向上;头部右转,目视右方。(图 4-4) 图 4-4 图 4-5 图 4-6 (2)上体左后转 180 度,左臂随体转向左后方平搂至体左侧,稍高于肩;右臂随体转 自然平移至体右侧,掌心朝前,掌指朝右向下。 (3)上体继续左传,左脚尖外撇;右掌从后向上、向前屈肘降落,左臂屈肘,掌指朝 上从右臂内侧向上穿出,变横掌架于头部左上方,拇指一侧向下。随即右掌下降并摆向身后 变勾手,勾尖朝上。在左脚尖外撇的同时,左脚屈膝,左脚跟抬起,以左脚前掌碾地,右腿 平铺,脚尖内扣,脚掌着地,直腿向前扫转一周。(图 4-5) 要点:头正,眼睛随体转平视前方,上体正直。在扫转时,始终保持右仆步姿势,保持 身体重心平衡,右膝不要弯曲。 后扫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直于体侧。 (1)左脚向前开步,左脚屈膝半蹲,右脚挺膝伸直,成左弓步;两掌从两腰侧向前平 直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看两掌尖。(图 4-6) (2)左脚尖内扣,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姿势;上体右转并前俯;两掌随体转,在 右腿右腿内侧扶地,右手在前。随着两手撑地、上体向右后拧转的习惯性力量,以左脚前掌 为 轴 , 右 脚 贴 地 向 后 扫 转 一 周 。 ( 图 4-7)图 4-7 要点:转体、俯身、撑地用力要连贯紧凑、一气呵成。上下肢动作不要脱节。 3、任凭风吹浪打----燕式(侧身)平衡 燕式平衡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直于体侧。 (1)右腿屈膝提起,两掌在身前交叉,掌心向内。 (图 4-8) (2)两掌向两侧直臂分开平举;上体前俯,右脚向后蹬伸,成燕式平衡。 (图 4-9) 要点:两腿伸直,后举腿高于头顶水平部位,脚面绷平;上体前俯,略高于水平部位, 挺胸、抬头。图 4-8 侧身平衡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直于体侧。图 4-9(1)右脚向右开步,左脚屈膝半蹲;左手在胸前推掌,掌心向前,右手握拳在腰间, 目视左手。 (2)左脚提起向后伸直,挺膝,脚背崩直;左手向后、右手向前插掌,手臂伸直成一 直线;目视前方。 (图 4-10) 图 4-10图 4-11要点:两腿伸直,后举腿高于头顶水平部位,脚面绷平;上体侧俯水平部位,挺胸、抬 头。 4、神奇的地躺功夫----跌扑滚翻 抢背 右脚在前站立;两脚前蹬后,身体前跃,两臂前伸;两腿从后向上屈膝摆起,手臂触地后 随即含胸,收头团身向前滚翻;以右脚在前侧身起立。 (图 4-11) 要点:肩、背、腰、臀依次着地,滚翻要圆、快,立起要迅速。 鲤鱼打挺 预备姿势:自然仰卧、直体。 仰卧、屈体、使两腿上摆,两手扶按两膝;两腿下打,挺腹,振摆而起。(图 4-19、图 4-20) 图 4-19 图 4-20要点:身体必须挺腹成反弓,两脚分开不得超过两肩宽,打腿振摆要快速。 (二)潇洒的制高远击----跳跃动作 1、腾空飞腿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1)右脚上步,并蹬地跳起,左腿向前、向上摆起;两手变掌,两臂由下向前、向上 摆动。到头顶上方时,用右手背迎击左手掌。(图 4-12) (2)在空中,右腿向前、向上弹踢,脚面绷平,并以右手掌迎击右脚面;左掌分摆到 左侧方(勾手,勾尖向下) 。左腿在击响的一瞬间,屈膝收于胸前(右腿侧) ,上体前倾,目 视前方。(图 4-13) 图 4-12 图 4-13要点:右腿在空中踢摆时,脚高必须过腰,左腿在击响的一瞬间,屈膝收控于右腿侧。 在腾空的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拍击动作必须连续、准确、响亮。在空中,上体要正,微向 前倾,不要坐臀。 2、旋风脚 预备姿势:并步推掌。 (1)左脚向左上步,左手向前、向上摆起,右臂伸直向后、向下摆动。右腿随即上步, 脚尖内扣,准备蹬地起跳。(图 4-14) 图 4-14图 4-15图 4-16(2)左臂向下摆动并屈肘收至右胸前,同时右臂向上、向前抡摆,上体向左旋、前俯。 (图 4-15) (3)重心右移,右腿屈膝蹬地跳起,左腿提起向左上方摆动,上体向左上方翻转;两 臂向下、向左上方抡摆。 (4) 身体旋转一周, 右腿做里合腿; 左手在前面迎击右腿掌, 左腿自然下垂。 4-16) (图 要点:右腿做里合时,套贴近身体;摆动时,膝挺直,由外向里成扇形。击响点要靠近 面前。左腿外摆要在击响的刹那间离地腾空。初学者,左腿可自然下垂。当能够熟练地完成 腾空动作时,左腿逐步高摆,屈膝或直腿收控于身体左侧。抡臂、踏跳、转体、里合右腿等 。 环节要协调一致。身体的旋转不要小于 270 。 3、腾空摆莲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直于体侧。 (1)弓步推掌。左脚向前成左弓步,右腿伸直,左手向前推掌,右手成掌立于左肩前, 掌心向前。图 4-17图 4-18(2)右脚外扣 180 度,身体重心右移到右脚上,左脚尖点地;两手成勾置于身后,勾 尖向上。目视脚尖方向。 (3)右脚蹬地跳起,身体随之向右旋转,两手皆向上摆动,并在头顶相拍,左脚顺势 向右上方里合踢摆,成提膝状,身体腾空。右腿外摆,两手先左后右拍击右脚面,上体微前 倾,目视两手。在空中击响时,左腿可伸直分开摆动, 控于体侧。 脚落地后成弓步推掌姿势。 (图 4-17、图 4-18) 要点:①右脚扣脚度数到位。②起跳时,左腿注意向里扣踢。③右腿外摆要成扇形,上 体微前倾, 要靠近前面击掌。 两手先左后右拍击右脚面。 击响要准确响亮。 ④击响的一瞬间, 左腿屈膝收控于右腿内侧,或伸膝外展置于身体左侧。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要注意起跳、 拧腰、转身。里合左腿与外摆右腿等动作要紧密协调。 4、旋子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直于体侧。 (1)左脚向左开步,身体右转,左脚脚尖点地;左臂前平举,右臂后下举。 (2) 左脚踏地, 身体平俯向左甩腰摆动, 右腿抬起向左横扫; 两臂伸直随身向左摆。 (图 4-21) (3)左脚蹬地,身体悬空,两腿随身体转动向左平旋;然后右脚先落地,左脚随之落 地。(图 4-22) 要点:挺胸、抬头,身体成水平旋转,两腿要高过水平。图 4-21图 4-22(三)威猛刚硬——南拳基本动作 1. 骑龙步冲拳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双手握拳于两腰间。 (1) 右脚向前上步屈膝, 左脚屈膝脚尖 点地,成骑龙步;腰微右转,左拳用力向前直冲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右。右臂向后提拉, 屈臂于右肩前,拳眼向上,拳心向内。 (图 4-23) 图 4-23 图 4-24(2)左脚向前上步屈膝,右脚屈膝脚尖点地,成骑龙步;腰微左转,右拳用力向前直 冲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左。左臂向后提拉,屈臂于左肩前,拳眼向上,拳心向内。 (图 4-24) 要点:左右上步双腿屈膝,重心平稳,左右冲拳发力于腰,开步时要展胸、收腰、立腰。 2.转身挂盖拳 预备姿势:插步冲拳(图 4-25) (1)左手换握成拳,向下向左抡臂,腰向左后旋转,目视左手。 图 4-25图 4-26图 4-27(2)身体继续向左后转约 180 度,同时,左拳随身体的转动向左上反臂抡挂,拳心斜 向上,右拳随身体的转动经下向右抡摆,拳心向上;目视左拳。(图 4-26 ) (3)身体继续左转 90 度,同时,右拳由右向前下盖压,拳心斜向里,左拳继续反臂挂 至左后,拳心向下,目视右拳。(图 4-27) 要点:加速抡臂,幅度要大,翻身时右脚可作适当调整,避免支撑不稳。 3.横钉腿 预备姿势:左弓步冲拳(图 4-28) (1)左脚独立支撑,右腿屈膝上抬,右脚由右下向左上横钉;同时左拳变 图 4-28 图 4-29 图 4-30掌由后向上、向前下穿压,拇指斜向下,右拳随之收于右腰间;目视右脚。(图 4-29) (2)右脚向后落,成左弓步,还原成预备姿势,右拳拳眼向上;目视前方。 要点:横钉腿时由屈至伸向左斜前上方用力,与左掌穿压用力方向要相合,摆腿速度要 快。 4.单蝶步拍地 预备姿势:右腿独立,左腿提膝,两手成双虎抓。 (1)右脚蹬地发力,向左跨跳;同时两手分别经两侧向上摆起;目视前方。 (2)两脚落地,左脚屈膝全蹬,右腿屈膝小腿内侧贴地成单蝶步;同时两手向下向左 脚内侧拍地;目视两掌。(图 4-30) 要点: 右脚蹬地后向左侧滑步,腾空不可太高,单蝶步时重心落于左腿。 (四)缓慢柔和——太极拳基本动作 1.野马分鬃 预备姿势:两腿屈膝半蹲,左脚脚尖点地,放置于右脚脚踝内侧;两手右抱球;目视前 方。 (图 4-31) (1)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跟轻轻落地。(图 4-32) (2)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前掤出,左手高于肩平,手心 向内,右手向前向下按掌,置于右胯旁,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目视左臂。(图 4-33) 图 4-31 图 4-32 图 4-33要点: 左脚起落要轻盈,重心移动要平稳,手臂要有弧度。 2.搂膝拗步 预备姿势:两腿屈膝半蹲,左脚脚尖点地,放置于右脚脚跟内侧;右手平伸托掌,掌心 向上,左手屈臂沉肘于胸前,掌心向下;目视右手。 (图 4-34) (1)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跟轻轻落地。同时,右手屈臂沉肘,手掌 置于右耳旁,掌心向前。(图 4-35) 图 4-34图 4-35图 4-36(2)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成立掌向前推出,指尖高于鼻平; 左手由左膝前搂过,按于左胯旁,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目视右掌。(图 4-36) 要点:两臂运行时,要以腰转来带动,这样才能做到柔顺;收脚举臂时,注意上体舒松 正直;上步与左落掌右屈臂、弓步左搂手与右推掌要同时完成,这样上下肢同时运动,才能 顺遂协调。 3.云手 预备姿势: 两脚开立略宽于肩, 重心在右脚上, 两脚尖向前,右手屈臂上举,手心向前, 手指齐眉。左手屈臂沉肘,置于胸前,手心向里;目视右前方。(图 4-37) (1)身体重心左移,上体左转;左掌掌心向内,自右向上、向左、经面 前划弧云转,指尖与眉同高;右掌向下经腹前, 向左划弧云转, 掌心由外转向内;目视左掌。 (2)上体继续左转,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尖落地,两脚平行向前,相距 10 至 20 厘米; 两手掌云至身体左侧逐渐翻转, 左掌心转向外, 右掌云至左肋内侧, 掌心转向内; 目视左掌。 (图 4-38) 图 4-37 图 4-38 图 4-39(3)重心右移,上体右转;右掌自左经面前向右划弧云转,掌心向内,指尖高于眉齐; 左掌向下经腹前向右划弧云转,掌心由外转向内;目视右掌。 (图 4-39) (4)上体继续右转,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仍向前;两掌云至身体右侧,逐渐翻转, 右掌心转向外,左掌心云至右肋内侧,掌心转向内;目视右掌。 要点:在移动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运动速度要均匀、连贯;云手动作在运动 变化中,要求上体仍然保持舒松正直,要做到收腹敛臀;目均视运动在面前的手。 2. 倒卷肱 预备姿势:左高虚步,左手向前平举,手心向上;右手侧平举,手心向上;目视前方。 ( 图 4-40 ) (1)左脚抬起向后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屈臂,手掌置于右耳旁,掌心向前。(图 4-41) 图 4-40 图 4-41 图 4-42(2)重心后坐,右脚尖转撵成正朝前方,成右高虚步。同时,右手成立掌向前推出, 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目视右手。(图 4-42)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 掌心向下,目视左手。 要点:前推手不要伸直,后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 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 5.揽雀尾 预备姿势: 两腿屈膝半蹲, 左脚脚尖放置于右脚脚踝内侧, 两手右抱球,收腹敛臀。 (图 4-43) (1)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跟轻轻落地。上体继续左转,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前掤出,左手高于肩平,手心向内,右手向前向下按掌, 置于右胯旁,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目视左臂。(图 4-44 ) (2)上体微左转;左掌翻转向下,稍向前伸,右掌翻转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划弧, 伸至左前臂内侧下方;目视左掌。(图 4-45) (3)上体右转,重心后移;两掌下捋,经腹前再向右后上方划弧,右掌高于肩平,掌 心斜向前;左掌屈臂摆至右胸前,掌心向内;目视右掌。(图 4-46) (4)上体左转,面向前方;右手屈臂卷收,掌心贴于左腕内侧;手指斜向上;左手平 屈胸前,掌心向内。(图 4-47)图 4-49图 4-50图 4-51(5)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双臂向前挤出,两臂撑圆,右掌手指附于左腕内侧,高于肩 平;目视左前臂。(图 4-48) (6)右掌经左掌上伸出,两掌分开,与肩同宽,掌心皆向下;目视前方。(图 4-49) (7)身体后坐,重心后移,左脚尖上翘;两臂屈肘,两掌收至胸前并继续下落到腹前; 图 4-43 4-47 图 方。(图 4-50) (8)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两掌平行向上、向前按出,两臂撑圆,腕高于肩平;掌 心向前,手指向上,塌腕舒掌;目视前方。(图 4-51 ) 要点:掤、捋、挤、按四种技法动作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协调,在前一个动作完成后,接 下一个动作时,要松胯下沉,使上肢在向前或者向后的基础上再继续延伸。做动作时要求圆 转、柔顺、气稳、匀速。 图 4-44 图 4-45 掌心斜向下; 目视前图 4-46图 4-48二、持械基本动作(一)娇柔敏捷——剑术的基本动作 1. 挂剑 预备姿势:左脚在前成开立,右手拿剑,剑尖垂直向下;左手成剑指放于右肩前;目视 前方。(图 4-52) (1)左脚提膝向上抬起;左手向后摆至水平,右手握剑向下再向后挂剑。手腕与剑始 终保持 90 度。下挂时,剑尖与膝同高;目视剑尖。(图 4-53) 图 4-52 图 4-53 图 4-54(2)身体左转,左脚落地,右手继续向后向上向前挂剑,手腕与剑始终保持 90 度。上 挂时,剑尖高与头顶;目视剑尖。 (3)身体右转,右脚抬起,右手继续向下向后向上挂剑,手腕与剑始终保持 90 度;目 视剑尖。(图 4-54) (4)身体左转,右脚落地,右手继续向后向上向前挂剑,手腕与剑始终保持 90 度;目 视剑尖。 要点: 挂剑时右臂稍内旋、扣腕,力达剑尖;上体前倾幅度不宜过大,微向左拧腰。 2. 撩剑 预备姿势:右脚向前成右弓步,右手提剑,剑尖垂直向下;左手成剑指放于右肩前;目 视剑尖。 (1)身体右转,右脚后撤成直立,右手向右上经头顶后向右下撩剑;目视剑尖。手腕 与剑始终保持 90 度。 (图 4-55) (2)身体左转,右脚向前跨步成右弓步,右手向右下经膝盖后向左上撩剑;目视剑尖。 (3)身体继续左转,右脚收至左脚旁直立,右手向左下经膝盖后向右上撩剑;目视剑 尖。 图 4-55 (图 4-56、图 4-57) 要点:撩剑时右臂稍外旋、扣腕,力达剑墩;左右移动时要拧腰。 3. 左手云剑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于肩同宽,左手持剑,右手成剑指,两手成一条直线。目视前方。 (图 4-58) (1)左脚向右侧上步,身体右转,左手向右上摆臂至头顶;手心向上;目视左手;右 手 图 4-58 放置左肩前。(图 4-59) (2)右脚向后向右撤步,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在头上云剑一周,落于体前;手心向 上,剑尖向左;右手落于右腰间;目视前方。(图 4-60) 要点:转身和云剑动作要连贯,云剑要平、要快,手腕要放松、灵活。 4. 刺剑 预备姿势:直立,握剑于体侧。(图 4-61) 右脚向前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剑向前直刺,力达剑尖,手臂与剑成一条直线;左手 向后出剑指;目视剑尖。 (图 4-62 ) 图 4-59 图 4-60 图 4-56 图 4-57 图 4-61图 4-62图 4-63要点:用力要整,刺剑速度要快,手腕要硬。 5.点剑 预备姿势:并步直立,右手架剑于头顶上,左手成剑指附在右手手腕处;目视右下方。 左脚提膝抬起,右手持剑用力向前下点剑,力达剑尖,拇指一侧在上,目视剑尖。 (图 4-63) 要点:点剑时,右手腕要下屈,猛然向前下点击;定势时剑身、右臂、左臂和剑指要在 同一个垂直面内。 (二)步疾力猛——刀术的基本动作 1. 缠头刀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左手向左推掌;右手提刀,刀尖向下;目视左手。 (图 4-64) (1)身体左转,右手持刀向前向左,刀尖下垂,使刀背沿左肩紧贴于背绕过右肩,力 达刀背;左手成掌屈于右肩前;目视前方。(图 4-65)图 4-64图 4-65图 4-66(2)右手持刀绕过右肩后,继续向前平扫,刀背贴靠于左肋;左手架掌于头顶上。(图 4-66) 要点:缠头时,刀背必须贴者脊背绕行;扫刀时,刀身必须平行,迅速有力。 2. 裹脑刀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左手向左推掌;右手提刀,刀尖向下;目视左手。 (1)身体右转,右手持刀向后向右,刀尖下垂,使刀背沿右肩紧贴于背绕过左肩,力 达刀背;左手成掌屈于右肩前;目视前下方。(图 4-67) (2)右手持刀绕过左肩后,继续向前向右平扫,提刀于右侧,刀尖向下;左手向前推 掌;目视前方。(图 4-68) 要点:裹脑时,刀背必须贴者脊背绕行,刀尖向下。 图 4-67 3. 劈刀 预备姿势:并步直立,右手架刀于头顶上,刀刃向上;左手成掌附在右手手腕处;目视 右前方。 左脚向左跨步成马步, 右手持刀由上向下劈击, 刀刃向下; 左手在头顶架掌。 目视刀尖。 (图 4-69) 要点:立刀由上向下用力劈击,立达刀刃。 图 4-68 图 4-69 4.扎刀 预备姿势: 右腿提膝独立, 握刀于体侧; 左手成立掌放置于右肩前; 目视前方。 4-70 ) (图 右脚向前跨步成右弓步,右手持刀笔直向前扎出,立达刀尖,手臂与刀身成一条直线; 左手向后刺掌,拇指侧向上;目视刀尖。(图 4-71) 要点:扎刀用力要整,速度要快,路线要直。图 4-70图 4-71(三)、势如姣龙---枪术基本动作1. 拦、拿、扎枪 预备姿势:左弓步扎枪 (1)重心后移成半马步;右手抽把收于右腰侧,随即向上翻把,高于肩平;左臂稍外 旋,使枪尖向后下方划半个立圆,这叫“拦枪”(图 4-72) 。 (2)两脚收成马步,右手握枪把由上向下翻收于右腰间,左手臂持枪稍内旋,使枪尖 由下向前上方划半个立圆,这叫“拿枪”(图 4-73) 。 (3)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手推把向前扎枪,手臂和枪身成一条直线。 (图 4-74)图 4-72图 4-73图 4-74要点:拦、拿、扎枪时,动作要协调一致,尽量配合上腰劲,使其圆活有力;过渡动作 不要停顿,以免破坏动作节奏。枪尖向内外划弧时,高不过头,低不过胯,立达枪身前段。 2.崩枪 预备姿势:仆步劈枪 (1)身体向右转,右手握住枪把向上提起,手心向上,左手握住枪身,将枪尖压于地 面;目视枪尖。 (图 4-75) (2)身体重心下坐成左弓步;右手迅速翻转握把,虎口向下,并用力将枪把压收于右 腰侧;左手滑握至枪身中段;使枪尖向上崩起,枪尖高与胸平;目视枪尖。(图 4-76) 要点: 左右手要协调配合,枪尖崩起要明显;右手抽抱要迅速。 图 4-75图 4-76(四)、横扫千军---棍术基本动作1. 立舞花棍 预备姿势: 右脚支撑, 左脚脚尖点地; 右手持棍, 握在棍下 1\3 处;左手成掌附在棍上, 手指向右;目视前方。 (1)身体左转,右手持棍,使棍把由右上向左下盖把,左手向左下拨棍,绕经右膝盖。 (图 4-77) (2)身体继续左转,右手持棍经右膝盖前向左上绕行一周,成立圆;左手换把,虎口 朝上握棍上拨使棍向左、向上成立圆舞花。 (3)身体向右转,拧腰;左手向右下后向右上拨棍;右手持棍经前向右下、右上舞花, 使棍在右侧成立圆。(图 4-78、图 4-79) (4)重复(1)--(3)的过程;使棍在身体两侧成左右立圆状。 要点:做立舞花时,以右手握棍为主,左手辅助用力;速度要快,动作要连续;棍要贴 近身体,但不能碰身、触地;左手换把拨棍要顺势自然;身体左右转动幅度不可太大。图 4-77 2. 提撩棍图 4-78图 4-79预备姿势:右脚支撑,左脚脚尖点地;双手握棍于棍下 1\3 处,手掌成环抱状,右手在 内、左手在外;目视前方。 图 4-80 图 4-81 图 4-82(1)右手持棍,手腕向右后屈,使棍由前向右后划弧;左手腕放松附在右手外控制棍 把。 (图 4-80) (2)右手腕继续用力,向右前提撩,使棍在右侧成立圆。 (图 4-81) (3) 左手腕向左后屈, 使棍由前向左后划弧; 右手持棍, 手腕放松控制棍把。 (图 4-82) (4)左手腕继续用力,向左前提撩,使棍在左侧成立圆。 (5)继续重复(1)----(4)使棍在身体两侧成左右立圆。 要点: 提撩棍时,两手肘关节要夹紧,不可上抬;手腕要灵活;用力要顺达,力点到 棍梢;棍要贴近身体,但不能碰身、触地。 3.原地云棍 预备姿势:左弓步肩上背棍图 4-83图 4-84(1)身体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棍从左向右平抡;左手成掌向左平伸, 掌心向前;目视棍梢。 (2)身体重心左移成左弓步,上体侧倒;右手扣腕使棍继续向左向前绕行一周,在额 上方划一平圆;目视棍梢。(图 4-83、图 4-84 ) 要点:云棍时,棍要在额上方或头上方平圆绕环一周,立达棍梢;右手手腕外扣要迅速 有力;右手手臂要保持水平。思考题 1.前扫腿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2.如何掌握平缓动作的稳定性? 3.做太极拳动作时应注意哪些? 3. 撩剑、挂剑的动作要领是什么?第三节格斗运动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格斗技术,以我国传统武术的踢、打、摔、拿、跌等技术方法为基础,汲取散手、拳 击、柔道、摔跤、自由搏击等中外技击项目的技术精华,借鉴了这些技击项目的训练方法和 手段,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充实和完善起来的。一、攻防必备----基本功基本功,是格斗技术的专项身体素质。是在体能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学习、掌握和运 用格斗技术的实战需要,以专门的练功形式进行的身体训练,包括手臂功、腰腿功、排打功 和倒功等。基本功是实用技术的基础,如果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实用技术就无从谈起。拳谚 曰: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打拳不溜腿,一世冒失鬼。 ”等 等,都形象地说明了练好基本功,对提高格斗技术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一) 、手臂功 手臂功,是发展和提高手、臂在打、拿、夺等实战训练和实战应用中所必须具备的专项 素质的练功方法。 1、十指撑 双手十手直指撑地,距离与肩同宽,双脚脚尖蹬地,双臂弯曲至大小臂垂直,然后用 力伸直。 要求:头、颈正直,微含胸,收腹,身体平直。 2、抓铁球 将一个铁球,用一手向上抛起,用另一手从上向下抓住,然后翻腕再抛起,交替抛抓, 不得落地(图 4-1) 。左右手交换练习,此法主要练习五指的抓握能力。图 4-1图 4-2图 4-33、马步推砖 双脚开立略大于肩宽,屈膝,半蹲,或高势马步。双手持砖位于腰外侧,手心朝上。而 后左、右手向内转动,依次向前推出(图 4-2) 。左、右手交替推出,反复练习。应注意转 腰、送肩、转动手臂。此练习主要增强臂的耐力,手指的抓握力及推出的速度。 4、拧千斤棒 两脚左右开立,两臂前伸平举,两手正握一根中间悬吊重物(砖或哑铃)的短木棒,手 腕交替用力施拧木棒,卷起重物;然后再向外拧转,慢慢将重物降下(图 4-3) 。练习时, 肩放松,不要有停顿。 5、平推 杠铃由胸部向前水平推出的同时,两足前后分开站立;杠铃收回胸前的同时,两足收回 成平行(图 4-4) 。 (二) 、腰腿功 腰腿功, 是发展和提高腰、 腿在实战训练和实战应用中所必须具备的专项柔韧和专项力 量素质的练功方法。 1、压腿与踢腿 压腿:正压腿、侧压腿、横拉胯、竖叉、横叉、单腿抱膝等。 踢腿: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 2、腰腿部力量 (1)、站桩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内扣,两膝稍曲,收腹含胸,目视前方,两手掌相对合抱 球状于胸前(图 4-5) 。 图 4-4 图 4-5 图 4-6 (2)、蹲跳冲拳 半蹲或全蹲, 两手握拳, 屈肘抱于胸前, 当脚步跳动时冲拳 (单拳或者组合拳) 4-6) (图 。 (3)、腿绑沙袋做各种踢击练习或踢腿练习。 (4)、负重深蹲肩负杠铃,深蹲起。 (5)、负重转体 两脚左右开立宽于肩,两手将杠铃置于肩上扶稳,身体左右转动。 (三) 、排打功 排打功,是发展和提高身体各主要部位:筋、骨、皮、肉、神经等组织在格斗中所必须 具备的抗击打能力的练功方法。 1、戴拳套自我排打 原地站立,两手戴拳击手套,分别以拳面、拳背、拳轮向头顶、前额、头两侧及眼眶、 面颊、口鼻三角区和下颌等部位进行自我排打,左右拳交替排打练习。 要求:排打的力度要适宜,由轻到重,逐步增加。 2、器械排打 原地站立,脚分开与肩同宽,左臂前伸,右手持短木棍、沙条或竹板等器械,沿大臂、 小臂、大腿、小腿向下依次密密排打前、后及左右两侧各部位(图 4-7) 。左右交替练习。 图 4-7 图 4-8 图 4-9 3、靠桩排打(俗称“三靠臂” ) 面对木桩,成左弓步站立,以右小臂背面、左右两侧依次向木桩靠击排打。左右交替练 习。 要求:排打力度由轻到重,排打方向由上至下。排打时闭气排打。 4、拳、腿击打躯干排打 一人站立,两脚开立,膝微屈, (可穿护具) ,另一人由前以直拳,蹬、踹等腿法对其躯 干正面进行排打, 或由侧以摆拳, 侧弹腿分别对其躯干正面和背面进行排打 (图 4-8、 4-9) 图 。 两人交替练习。 要求:两人相互排打,特别强调严肃认真,掌握好排打力度,由轻到重。 (四) 、倒功 倒功,是发展和提高身体各部位在实战训练和实战应用中所必须具备的倒地时的自我 保护能力,倒地后的防守还击能力以及专门以倒功动作对对方实施攻击能力的练习方法。 预备姿势: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向左分开约与肩同宽,屈膝半蹲,两臂后摆,半握 拳,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图 4-10) 。图 4-10图 4-11图 4-121、前倒 立正姿势;脚尖并拢,两腿和躯干挺直,上体前倾倒地;同时,两臂屈肘,置于胸前, 掌心向下,稍收腹含胸,屏息憋气,以两掌、小臂及两脚前掌着地支撑,躯干和两腿平直悬 空,抬头,目视前方(图 4-11、图 4-12) 。 要求:前倒要快,全身保持紧张,两手臂用力拍地并保持相应支撑力,以减缓着地时的 冲力。 2、仰身后倒 预备姿势;两臂前摆,两膝向前下顶,上体后仰倒地;同时,右腿挺膝勾脚尖上踢,挺 腹,低头,两手臂成弧形在体侧用力拍地,以手臂、肩背和左脚掌着地支撑,屏息憋气,目 视前上方(图 4-13) 。 要求:摆臂拍地要快,右腿上踢要高、直,身体重心上提。后仰、挺身、抬头、踢腿和 拍地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 图 4-13 图 4-14 图 4-15 3、侧倒 预备姿势;两臂向左后弧形上摆下拍,同时,起右腿向左后弧形上摆下盖,身体左后转 体 180 度侧倒;以左臂、右手掌、左腿外侧和右脚掌着地支撑;两腿弯曲成剪状,侧抬头, 目视右侧上方(图 4-14) 。 要求:摆臂、盖腿幅度要大,要高,转身要快。摆臂、转身、盖腿和着地支撑要连贯协 调。 4、抢背 在站立的基础上,右脚向前上步的同时,双臂前伸后摆,两脚前蹬,身体跃起,两手着 地,随即,含胸收头,以右肩、背、臀、脚依次落地滚翻(图 4-15) 。 要求:跃起、滚翻动作要快速协调。(五)基本功辅助练习在格斗技术的教学训练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而且要提高他们的攻防的 实战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其身体特征和动作习惯,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都要了 解。同时还要敦促自己的学生达到一定的指标,每天的训练以外还需额外增加训练项目。为 了使学生们在练习中不感到枯燥和泄气, 教师应经常适当增加一些新奇的力量、 耐力、 速度、 灵敏和技术等方面的专门性训练。 1、击打沙包训练 打沙包,是格斗运动中增强学生的击打力量和力量耐力使用较多的一种专项练习手段。 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击打力量和力量耐力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其练习方法可采用格斗技术中的 踢、打等技术动作来打摔沙包。主要方法有: (1) 、单个技术动作打沙包 采用单个技术动作击打沙包, 主要是在规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 进行正确用力的击打力 量训练。如冲拳打沙包、摆拳打沙包,侧踢沙包、抱摔沙包等。 (2) 、组合技术动作打沙包 组合技术动作击打沙包,旨在加强组合动作的攻击力度。短时组合动作击打沙包训练, 主要是增加技术动作的击打爆发力; 长时组合动作击打沙包训练, 主要是提高学生技术动作 的力量持久力。 击打沙包训练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 、击打沙包训练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开始训练时拳面应有绷带和沙包手套保护。 沙包的软硬要适当,击打时,要直腕和握紧拳面,防止手腕和拳面的受伤。 (2) 、拳腿击打中沙包后,应快速收回拳腿,拳腿不能停留在沙包上。 (3) 、击打沙包训练不能过多,应与放松训练交替进行。 (4) 、击打沙包训练,步法与拳腿技术动作配合,协调一致,并把沙包当作对手,要攻 防结合,掌握好击打的时机。 2、距离感训练 攻防实战中对手离自己远近的正确度量就是距离感,又称“擒拿格斗对抗度量” 。良好 的距离感,对实战的胜负有决定性的影响。 攻防格斗的距离分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也有分进攻时的距离、防守时的距离等。 远距离也就是相对安全距离。对手不上步,无法用拳腿击打和擒拿,具体远近,无法用尺寸 度量,而是由对手或者本人的身高、技艺度量的。中距离就是伸长腿即可击中的距离。近距 离即拳腿随时可击中或可擒拿的距离。进攻距离和防守距离均包括有远、中、近三种不同情 况。远距离接近对手,多采用快速的,无规律的动作或者步法迷惑对手,然后突然接近,等 对方发现时,已出招击中。也可露空档,诱对方深入打防守反击。中、近距离时,若能抓住 有利时机主动出击,比迅速后撤有利。还有诱对方出手,后发制人,方法各异要随机应变, 灵活运用。 正确的距离感需要长期训练获得,其方法有: (1) 、双方控制距离练习:可一人主动,一人被动;也可双方主动,要求两人在各种步 法移动中始终保证规定的距离。 (2) 、打拳腿靶:一人进攻,一人持靶陪练,持靶者控制距离,练习者反复在有效距离 内击出某一招法,并且招招要击中靶。有一定基础后,陪练者变换距离,练习者根据情况, 用近、中、远的招法击打靶。 (3) 、定点击吊袋练习:固定吊袋,习练者度量出近、中、远距离的点,然后撤离后退, 用灵活的步法迅速接近各点,采用远、中、近不同的招法击中吊袋。 3、攻击面硬度训练 在实战中,由于拳面和脚是用于击打的主要攻击面,因此若受伤或不够强劲,攻击威力 便会大打折扣。打出去的拳或踢出去的腿,在用力过程中,作用时间和距离不应太长,最后 力的效应是要打出“寸劲”来。 在格斗中,具有硬功的人的肢体具有很强的抗击力和摧毁力。如果其摧毁力差,那么不 但击痛不了对手,而且还会伤害自己的拳腿,所以拳脚的硬度在实战中需要刻苦的磨炼,练 出硬度和杀伤力,这可使攻击威力大增,并能减少进攻的次数就能决定胜负。 拳腿攻击面硬度的训练方法有: (1) 、拳面撑:用拳面替代手掌做俯卧撑。在垫子上练习,后可移到水泥地或负重加难 训练。 (2) 、拳面顶:练习时,站立或坐卧均可,双手握拳置于胸前,使拳面互顶,这个练习 主要强化前臂和短距离发力的拳击劲力。 (3) 打墙靶: 、 用拳腿技术击打悬挂于墙上的正方或长方形的墙靶。 拳腿击打力量越大, 受墙壁回应力就愈强,这个练习主要是增强脚的表皮、肌肉,以至筋骨的抵抗性。 4、颈功训练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力大,是否能经得起重击,得首先注意他的颈部是否粗壮,通常一个 颈项粗壮的人,他的力量和耐力也是很强大的。如前拳王泰森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颈部 的练习却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原因是颈部不象拳腿般直接用于攻击。 其主要的训练方法有: 拧头:练习时,可先放松头部、颈部肌肉,接着用双手掌根托着下巴,同时颈部发力下 压,使二力互相抗拒,直到感到疲劳为止。同时,还可将双掌手指互相穿扣,并搭紧后脑, 双手发力向前下方扣压,而颈部则发力向后倾,使二力抗拒,并直至感到疲劳为止。 5、稳定性训练 动作的稳定度是擒拿格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没有正确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 就会 在做动作中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而且有效的稳定度就是在任何位置上都能够控制住身体重 心。 这样, 即使身体倾斜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失去根基时, 也能够迅速地掌握和恢复平衡。 尤其是对于组合腿法来说,平衡与稳定度的优劣尤为重要。而且,具有此两种技能有三个优 点:一是立足稳定增强,出击力量充沛;二是身体防守及时,且比较严密; 三是引诱与突击、 防守与反击的连接紧凑、空档幅度小,给对手的可乘之机少。 训练稳定性的方法: 习练者先找一人让其双手抓紧自己的一条腿,然后缓慢地拖自己向前去。最初,练习者 由于不能一下子掌握平衡与稳定性的要诀, 故大多一拖即跌。 但慢慢掌握身体重心与支撑腿 保持在一起的要诀后,整个人便好象坐在一辆独轮车上一样,任凭前、后、左、右拖拉和推 顶,都能平稳地随着“拖车者”缓缓溜去。 6、时间差把握训练 在擒拿格斗中,时间差也就是时机,是指由于时间差额形成的攻防机会。因为任何人的 动作总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直保持非常快的速度,而且在几个连续动作之后,必定有一个 停顿,加之对抗的特定因素决定了习练者在此过程中不可能每时每刻均保持最佳的攻防状 态,因而在实战中就难免会出现空档。 事实上,对抗中的时间差或说机会,极为短暂, “旧力略过、新力未生” ,即是格斗中最 佳的攻击时机。在这时,对方前一个动作的意识尚未消失,惯性也未克服,因此根本来不及 有所作为,所以方可在此时迅速突破。 对于尚未掌握抓住战机诀巧的习练者来说,练习时,可采用拳腿靶进行训练,因为它 对于改善拳腿法和汲取有用的技巧非常有效,而且还可训练在出击之前,不让对手发觉。更 重要的是可习练 “腿到拳到, 见机而发” 的捕捉时差的能力。 当然也可采用对方故意露空门, 而让练习者进行攻击的练习,但需提防对手的假动作,以免遭受重创。二、真材实学——攻防技术(一) 、基本姿势-----蓄势待发 基本姿势,是进攻或防守前的一种最常用的临战身体姿态和架势,包括练习姿势、实战 姿势和警戒姿势。特点是:暴露面小。支持稳固,起动迅速,移动灵活,攻守兼备;基本步 法, 是实战过程中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进攻或防守位置, 保持身体重心平稳而采用的脚步变 换的基本方法,是打、踢、摔、拿各种技法赖以实现的基础。特点是:步随身走,手到脚到, 弹性移动,轻灵快捷。 1、实战姿势(格斗势) 立正站立,右脚向右后方撤出一步,两脚开立,两膝徽屈,侧身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 宽;左脚微内扣,右脚跟外展约 35 度左右,脚跟自然离地,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或稍偏于后 腿;两手握拳,左前右后,拳眼均朝后上;左臂弯曲,肘关节夹角在 90 度至 110 度之间, 左拳与鼻同高;右手臂弯曲,肘关节夹角小于 90 度,大小臂紧贴右侧肋部;收腹含胸,下 领微收,目视对手(图 4-16) 。 要求:整体姿势要自然,外形放松,内劲蓄足,充满弹性,保持咄咄逼人随时准备出击 的态势,并在格斗过程中做到快速灵活,进退自如,攻防相宜,架势不散、不乱。 2、警戒姿势 两脚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略屈,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身体约 45 度侧向站 立,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或稍偏于后腿;两手自然放于体侧,下颈微收,目视前方(图 4-17) 。 要点:身体自然放松,两腿微屈,以便随时启动做出防守或进攻的动作。 图 4-16 图 4-17 图 4-18 (二) 、基本步法----快速灵活的进退 1、上步。 (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右脚由后取捷径上前一步,身体左转,左脚前掌随即碾转,脚尖外展,两拳同时交换, 成左格斗势(图 4-18) 。 要求:上步迅速快捷,重心平稳,换架自然、协调、灵活。 用途:主要用于配合上肢各种打法、各种进身摔法和变换左、右架势。 2、撤步。 左脚由前取捷径后撤一步,脚尖外展,身体左转,脚前掌随即碾转,脚尖内扣,两拳同 时交换,成左格斗势(同图 4-18) 。 要求:同上步。 用途:主要用于配合各种后退闪躲防守和变换左、右架势。 3、滑步。 前滑步。左脚前掌向前擦地滑进一步,右脚前掌蹬地向前紧跟滑进一步(图 4-19) 。后 滑步。右脚前掌向后擦地退滑一步,左脚前掌蹬地向后紧跟退滑一步(图 4-20) 。侧滑步。 左(右)脚前掌向左(右)侧横滑一步,右(左)脚前掌蹬地向左(右)紧跟滑进一步(图 4-21、图 4-22) 。滑步时保持右格斗势。 图 4-19 图 4-20 图 4-21 要求:前滑步轻灵快捷,重心平稳,脚步不迈、不跳、不拖。 用途:主要用于配合上肢各种打法和各种进身摔法。 4、垫步 右脚由后向前垫进一步到左脚位置,左脚随即向前滑进一步,或提膝向前迈进一步。垫 步时保持右格斗势(图 4-23、图 4-24) 。 图 4-22 图 4-23 图 4-24 要求:前垫步要快速急促、重心平稳并稍上提前压,上体不得后 仰。 用途:主要用于配合下肢各种踢法和各种进身摔法。 图 4-25 图 4-26 图 4-27 5、侧闪步。 ①左侧闪步。以腰为轴,向右拧转,带动左脚前掌擦地向左斜前方闪进一小步,右脚前 掌蹬地向左斜后方闪退一大步,上体同时向左侧闪身,斜对右前方(图 4-25、图 4-26) 。左 侧闪步时保持右格斗势;②右侧闪步。以腰为轴,向左拧转,带动右脚前掌擦地向右斜前方 闪进一大步, 左脚前掌蹬地向右斜方后方闪退一大步, 上体同时向右侧闪身, 斜对左前方 (图 4-27、图 4-28) ,成左格斗势。 要求:侧闪步快速急促,拧腰发力,上下协调,重心平稳。 用途:主要用于以斜避直,以急促侧闪身避开对方直线进攻。 (三) 踢打法----攻击的武器 基本打法,是以上肢击打对方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攻防方法,包括拳法、掌法、肘法以及 相应的防守法和组合技术动作。特点是:远拳近肘,就便加掌,变化多端,攻势凌厉。 基本踢法,是以下肢击打对方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攻防方法,包括腿法、膝法以及相应的 防守方法和组合技术动作。特点是:放长击远,势大力猛,手掩腿发,攻效显著。 1、拳法(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1) 、冲拳 ①左冲拳。 左腿蹬地向右拧腰,同时,左臂内旋前伸,左肩前送,上体略向右侧转,以拳面为力点 向前直线击出,在击到对方的一瞬间拳紧握。右拳不动,身体保持微收腹、含胸、收下颌姿 势,两眼向前平视(图 4-29)。出拳后迅速由原路线收回,还原成右格斗势。 要求:出拳前,身体与臂应保持自然放松,左拳不得下拉后引,以免影响出拳的速度和 突然性。出拳打力量由蹬腿、拧腰传送到肩,沿臂、肘、腕直达拳面,直线作用于对方。 用途: 主要用于击打对方面部、 胸、 腹等部位。 常作为试探性拳法或重击前的引拳使用。 图 4-28 图 4-29 图 4-30 ②右冲拳。 右腿蹬地向左转胯、拧腰,送右肩、右臂内旋前伸,右拳向前直线击出。其余要领同左 直拳(图 4-30) 。 要求: 蹬地、 转胯、 拧腰以及出拳动作要快速连贯, 迅猛有力, 使右直拳击出重拳效果。 其余要求同左直拳。 用途:主要用于击打对方面部、胸部等部位。常作为重创对方的重拳使用。 (2)掼拳 ①左掼拳。 左脚跟外旋,左腿向右蹬转拧腰的同时,左臂弯屈(大小臂夹角约 90 度) ,内旋随转体 向右侧弧线平行摆动,拳心向下,左腕内扣,向右斜前方击出。 右拳不动, 身体保持微收腹、 含胸、收下颌和右侧转姿势(图 4-31) 。出拳后迅速取捷径屈肘收回,还原成右格斗势。 要求:出拳前,左臂不得有力下拉、后引等预摆动作。出拳时,不得翻肘和耸肩。 用途:用于击打对方头部右侧部位。常作为中、近距离拳法与右掼拳或抄拳组合使用。 ②右掼拳。 出拳路线、用力方法等与左摆拳略同。唯方向相反,腰、胯转动力量更为明显,转动路 线更长,更应积极快速转体,做到上、下肢协调一致,同时控制好重心和身体的平稳,避免 影响上肢动作(图 4-32) 。 要求:同左掼拳。 用途:主要用于击打对方头部左侧、腰部左侧等部位。常作为中、近距离重拳与左掼拳 或抄拳组合使用。 图 4-31 图 4-32 图 4-33 (3) 、抄拳 原地实战姿势,肘关节位置不变,左(右)拳下放至与腰同高,拳心向里,左(右)手 大小臂夹角约 90°,同时蹬左(右)腿拧腰,左(右)脚跟外旋,左(右)手内旋拧臂由 下向前上勾击,力达拳面。右(左)拳不动,保护下颌(图 4-33、图 4-34) 。出拳后迅速收 回,还原成右格斗势。 要求:出拳前,左(右)拳不得下拉后引。出拳时,不要挺腹、挺胸,勾拳击打高度不 要超过对方眼睛。 用途: 主要用于击打对方腹部和下颌。 常作为近距离拳法与右抄拳或其它拳法组合使用。 图 4-34 图 4-35 图 4-36 (4) 、鞭拳 以左脚为轴,身体向后转体 270°的同时,右腿经左腿后上步,落于左脚前成右弓步, 左拳护住下颌,右拳由左腑下向右侧前横抡鞭打,拳与肩平,力达拳轮或拳背(图 4-35、 图 4-36) 。鞭打后迅速收回,还原成左格斗势。 要求:转体时要绕支撑腿和身体的纵轴旋转,同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鞭打力量要充分 利用转体惯性,以腰带臂,鞭状横抡抽打。 用途: 主要用于击打对方面部或颈部。 常用于不同拳法组合的最后一击或防守后的突然 反击。 2、掌法(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图 4-37 图 4-38 图 4-39 (1) 、插掌 ①左插掌。左臂由屈到直,左手由拳变掌,以直掌向前或斜前下方插击(图 4-37) ;② 右插掌。要领同左插掌。唯以右掌插击。 要求:转腰、催肩、抖臂、直腕,力达指端,插击快速准确,掌指关节保持一定紧张度。 用途: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眼、咽喉、软肋、腑下等部位。 (2) 、推掌 ①左推掌。左臂由屈到直,左手由拳变掌,以立掌向前推击(图 4-38) ;②右推掌。要 领同左推掌。唯以右掌推击(图 4-39) 。 要求:转腰、催肩、抖臂、立腕,力达掌根,推击猛烈。 用途: 主要用于攻击对方面部、 胸部、 腹部等部位, 还可起封眼和扰乱对方视线的作用。 (3) 、劈掌 ①左劈掌。左臂弯曲上举,左手由拳变掌,以横掌由左上方向右斜前下方斜向劈击(图 4-40) ;②右劈掌。要领同左劈掌。唯以右掌劈击(图 4-41) 。 要求:拧腰转体,屈臂挥劈,力达掌外缘,劈击短促,准确、有力。 用途:主要用于攻击对方颈椎、颈总动脉、肋部等部位。 图 4-40 图 4-41 图 4-42 3、肘法(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1) 、横肘(盘肘) ①左横肘。左肘抬起,大、小臂内旋平屈夹紧,拳心向下,上体右转,以左肘关节前部 为力点向左前方横击,右拳变掌扶于左拳面,目视前方(图 4-42) ,迅速还原成右格斗势。 ②右横肘。要领同左横肘。唯以右肘横击(图 4-43) 。 要求:拧腰转体,以腰带肘,发力迅猛突然,动作短促利落。 用途:主要用于近距离横击对方头、颈、胸、肋等部位。 图 4-43 图 4-44 图 4-45 (2) 、顶肘 ①前顶肘。上体稍右转,左肘抬起,大、小 臂内旋平屈夹紧,拳心向下,肘尖向前, 右拳变掌,以掌心顶住左拳面。左脚上前一步成左弓步,右脚蹬地跟进,同时两臂合力,以 左肘尖为力点向前顶击,目视前方(图 4-44) 。顶击后,迅速还原成右格斗势;②右前顶肘。 上体左转, 右脚上前一步成右弓步, 左拳变掌, 掌心顶住右拳面, 以右肘尖为力点向前顶击。 其余要领同左前顶肘(图 4-45) 。 要求:脚到肘到,上下协调,蓄腰发力,前顶迅猛锐利,动作短促突击。 用途:主要用于侧身闪进后,以肘尖顶击对方腹、肋等部位。 ②左后顶肘。左肘微前抬,大、小臂夹紧,上体左后转,同时以左肘尖为力点,向身后 右斜下方顶击,右拳不动,左后转头目视右斜下方(图 4-46) 。顶击后,迅速还原成右格斗 势。 ③右后顶肘。上体右后转,同时以右肘尖为力点,向身后左斜下方顶击,右后转头目视 左斜下方。其余要领同左后顶肘(图 4-47) 。 图 4-46 图 4-47 图 4-48 要求:拧腰转体,以腰带肘,抖放发力,顶击迅猛锐利,动作短促突击。 用途:主要用于对方由后以勒颈或抱腰等方法对我突然袭击时,我以后顶肘击对方肋、 腹等部位。 4、腿法(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1) 、截腿 原地或一脚前进一步,上体略向后倾,重心落于左脚,右腿屈膝上提,勾脚尖内收,以 脚掌外缘中后段为力点,向前下方截击,双拳不动,目视前方(图 4-48) 。截击后迅速收腿, 还原成右格斗势。 要求:提膝起动轻快灵活,截击出腿迅猛准确,髋关节展开,尽可能将截腿放长击远, 同时保持重心稳定。 用途:主要用于截击重创对方膝关节或小腿,使对方腿丧失功能或被截倒地。也可作为 防守性腿法,阻截对方前腿上步出拳或起腿进攻。 (2) 、前蹬腿 原地或左脚向前半步,微屈膝支撑身体,右腿屈膝上提勾脚尖,脚尖向上,脚掌向前, 以脚跟为力点向正前方直线蹬击, 微收腹直腰, 重心上提前压, 目视前方 (图 4-49、 4-50) 图 。 蹬击后迅速回收,还原成右格斗势。左右腿交换练习。 图 4-49 图 4-50 图 4-51 要求:提膝起动高快轻灵,蹬击迅猛有力,勾脚尖要紧,力点要准。上体不得后仰或后 坐,两手保持格斗势,不得随意挥摆。 用途: 主要用于蹬击对方腹、 胸等部位, 也可作为防守性腿法用于阻击对方拳、 腿进攻。 (3) 、侧踹腿 原地或左脚向前半步,左脚尖外展,微屈膝支撑身体,身体左转,上体向左侧后倾倒, 右腿屈膝上提勾脚尖, 大腿横平, 脚掌横对前方, 以脚掌中后部为力点, 向前上方直线踹击, 目视前方(图 4-51) 。踹击后,右腿落地成左格斗势。左右腿交换练习(图 4-52) 。 要求:提膝起动高快轻灵,侧身前踹迅猛有力,踹击时要展髋挺膝,与上体伸展成一条 直线,使踹腿放长击远击高,同时保持支撑腿稳定和侧身平衡。 用途:主要用于踹击对方胸、背、腰、腹、肋等部位。也可用于阻击对方拳、腿的进攻。 (4) 、侧弹腿。 原地或左脚向前半步,左脚尖外展,微屈膝支撑身体,身体左转,右腿屈膝抬起,由大 腿带动小腿,由右下向左上侧弹踢出,脚面绷直,力达脚背至小腿下端(图 4-53) ,右腿落 地成左格斗势。左右腿交换练习(图 4-54) 。 图 4-52 图 4-53 图 4-54 要求:以腰带动大腿,大腿带小腿,鞭状弧线抽弹,发力势猛力强,动作协调连贯。侧 弹踢时,要注意展髋伸膝绷紧脚背,使侧弹腿与上体伸展成一条直线。 用途:主要用于从侧方弹踢对方头、臂、肋及胸、背等部位。 5、膝法(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1) 、顶膝 重心前移,一脚支撑,两拳变掌前伸,抓对方肩、领、头发等部位或双手搂夹对方颈部 向后下拉,同时另一腿屈膝绷脚尖,以膝关节髌骨为力点,向前上方顶击(图 4-55) 。顶击 后,收腿落地成右格斗势。 要求:顶膝发力迅猛凶狠,动作短促刚烈。双手前抓后拉和膝盖前上顶击要协调配合, 以增强顶膝的效果。 用途: 主要用于与对方近身格斗、 贴身搂抱扭打或由后空袭对方时, 以顶膝重创对方面、 胸、腹、裆、腰椎等要害部位,是近距离制服对方的主要方法之一。 (2) 、撞膝。 上体左侧闪,重心侧前移,一脚支撑,两拳变掌向右前伸,抓对方衣领、头发等部位或 反手勾搂对方颈部向右后下拉,同时另一腿屈膝蹦脚尖,侧身以膝关节髌骨为力点,向对方 图 4-55 图 4-56 前上方撞击(图 4-56) 。收腿回落地成右格斗势。 要求:同正顶膝。 用途:同正顶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elina悬空峭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