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干扰怎么增加消除接收机的带内噪声噪声基底

关于TD干扰问题 - 问通信专家
已解决问题
关于TD干扰问题
对于TD的干扰,本人愚钝,请问:TD的干扰是不是只有同频,同扰码和同频同扰码这些干扰?这些干扰的严重程度各如何?
&提问时间: 13:55&
答:TD-SCDMA系统虽然采用了多项核心技术,克服了许多其他制式系统无法克服的干扰,例如符号间干扰和多址干扰,但其本身也有一些缺点,如系统内部干扰复杂、时隙业务动态分配出现交叉时隙干扰等。总而言之,TD-SCDMA系统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干扰。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我国提出来的通信标准,在物理层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在多个大型城市建立实验网,实验结果优势突出。但由于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不同制式系统的邻频干扰、时隙干扰等问题,有些系统自身可以克服的,如多址干扰,但有些如与PHS系统共存问题,就需要在网络规划、优化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解决。无论哪种制式系统,干扰一定存在,只是干扰类型不同而已,本文就有别于其他系统干扰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系统运营质量。2、TD-SCDMA系统内干扰TD-SCDMA系统的业务时隙可根据业务的需要动态分配,这样就有可能在转换点处出现干扰,同时系统的组网方式也有别于其他系统等等这些因素,会给TD-SCDMA系统内的干扰有别于其他系统。具体分析如下:2.1 交叉时隙干扰TD-SCDMA系统的业务时隙是动态分配的,当这种方式出现在相邻小区之间或同小区频率间的上下行转换点不一致时就可能产生干扰。如当第一个小区使用一个时隙传输上行链路信息,而第二个相邻小区使用该时隙传输下行链路信息,则这两个小区之间存在干扰。另外基站之间帧信号不同步时,也会出现这种干扰,如图1。图1 帧同步偏差对于交叉时隙干扰,目前有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在不同切换点的小区之间设置一个交叉时隙隔离带,在交叉时隙中不传输数据2;以交叉时隙的2个基站为圆心,应用导频信号确定的2个圆形区域作为交叉时隙用户所在区域3;还可以调整上下行时隙比例等。当然,同步引起的干扰,需要让系统恢复同步状态,这在其他系统同步干扰优化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频率规划和组网方式不同引起的干扰在TD-SCDMA系统中,主要是多载波异频网络和同频网络。其中单频点多载波技术组网干扰比较大(单频点即一个频点一个小区,每个频点都有自己的公共信道),由于公共信道不进行波束赋形,不能消除干扰而带来基站间公共信道干扰。如果使用多频点多载波技术就可以克服这类干扰了。前者频谱利用率比较低,在建网初期可能较多采用;后者干扰大,由于TD-SCDMA系统目前还不能实现相邻小区的联合检测,对于同频网络,当两个相邻小区智能天线波束方向都指向同一个区域,就可能引起邻小区干扰。解决方法:在码道规划时,尽量不要使用满码道,同时也要合理规划扰码和优化天线。4、传播时延带来的干扰在3GPP25.928中就规定如果最大传输距离Rmax>ct/2=11.25 km(t=75μs,c为光速),会出现终端上行UpPTS信道干扰附近其它终端下行DwPTS信道。Rmax计算可根据链路平衡原理和相关的传播模型估到最大覆盖距离。表1是在不同环境下的最大覆盖距离估计值。表1 最大覆盖距离估计值(表1来自文献1)从表1中可以看到,时延干扰会出现在农村,但干扰影响较小,由于该地域业务少,况且也不是UpPTS和DwPTS在每帧中都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时延干扰可以对直放站等放大设备的优化提供一种参考。TD-SCDMA系统是一个同步系统,当然对同步要求很高,如果失去同步必然带来干扰,同时像设备引起的互调干扰、杂散干扰等,需提高设备的性能可减少其影响。 5、TD-SCDMA系统外的干扰在目前的通信网中,出现多种制式系统共存,且互相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PHS系统对TD-SCDMA系统和不同运营商间的TD-SCDMA系统。在分析问题之前,先了解相关术语。MCL:最小允许耦合损耗;ACS:邻道选择性;ACLR:邻道泄漏功率=发射功率/落到相邻频道功率;ACIR:邻频道干扰功率比;Pinband:带内干扰信号功率;Pn:底部噪声;ROT:被干扰系统按灵敏度的恶化量;CL:干扰功率经过耦合损耗;KTW:热噪声功率;NF:为接收机噪声系数;Ptx:Node B发射功率;公式一:MCL=干扰源输出功率-衰减-允许的干扰电平=Ptx-ACIR-CL,其中ACIR=-10log(10-ACLR/10+10-ACS/10),Pinband=Ptx-ACIR-CL,Pn=KTW+NF。5.1 PHS和TD-SCDMA系统共存带来的干扰4、5目前PHS的工作频率为1 900~1 915 MHz,TD-SCDMA的工作频率为2 010~2 025 MHz。从实际情况来看,邻频干扰影响很小,主要来至于两系统基站间的杂散、互调、阻塞等干扰。本文以杂散干扰为例分析,杂散干扰是由于干扰源滤波特性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使干扰源的带外信号以噪声的形式出现在相邻频段内,抬高被干扰基站的噪声基底,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上行链路性能变差。在计算两系统基站间的隔离度之前,先熟悉以下几个指标。公式二:P1=P2+10log(Wa/Wb),其中P1是杂散电平(带宽转换后),P2是干扰系统在被干扰系统工作频段上的杂散干扰电平,Wa为干扰电平的可测带宽,Wb为被干扰系统的信道带宽。公式三:I1=I2-E-10log(Wa/Wb),其中I1为被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接收到的干扰电平,I2为干扰基站天线连接处输出的杂散辐射电平,E为天线隔离度。在STD-28v 5.1版标准中规定PHS基站的杂散在1 884.5~1919.6 MHz以内,平均带内功率小于794 nW/MHz(-31 dBm/MHz).表2是TD-SCDMA和PHS系统接收设备允许的杂散干扰电平。表2 TD-SCDMA和PHS系统接收设备允许的杂散干扰电平由公式一、二、三及表2,可以算得表3数据。表3 两系统基站间对隔离度的要求和MCL情况该问题的研究对于PHS和TD-SCDMA系统在室内分布系统中共存的规划、优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若需要共统一套分布系统,则需要考虑设备性能、增加隔离度、安装滤波器等措施来减少杂散、互调和阻塞干扰等。 5.2 两套TD-SCDMA系统间的干扰TD-SCDMA系统之间的干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同一运营商的TD-SCDMA系统内的干扰,主要发生在Node B和UE之间;二是不同运营商的TD-SCDMA系统间的干扰,主要发生在Node B与UE,UE和UE,Node B与Node B之间的干扰。对于两套TD-SCDMA系统,3GPP TR25.9456中对ACS、ACLR、ACIR有规定,如表4。表4 ACS、ACLR、ACIR之间的关系根据表4,如果NF=9 dB,Ptx=34 dB,ROT=3 dB,由公式一可以算得Node B对UE的MCL=105.8 dB(同步系统)。这意味存在耦合损耗小于105.8 dB的区域,UE收到的有用信号是不能克服来自邻道的干扰信号的。其它情况依据表2同样也可以推算出来。解决方法:加大频率保护间隔、减少系统交错时隙、根据扇区的覆盖余量和无线信号损耗等要求合理规划两系统Node B间的距离、两个系统相邻两个站间的定向天线最好方向一致等。至于TD-SCDMA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干扰,只要设置好频率间隔,发生的几率较小。当然,TD-SCDM也受到网外的直放站、放大器等其他射频设备带来的干扰,这需要运营商在网络优化中不断检查、排查,可以减少他们的影响。
回答时间: 21:34&
此答案得到1次评论
够详细的解答,辛苦了
评论时间: 21:25&
好评,这个答案很棒&&&&&&&
差评,这个答案很差
评论字数在5000字以内
您是游客,为防止广告软件,请填写以下答案后,才可提交评论
7 加 13 等于?
填写左边的计算答案
ZTE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两个字,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山东省
聘: 需求人数:1 人
地点:安顺市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山西省
聘: 需求人数:8 人
地点:河南省
聘: 需求人数:15 人
地点:河南省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盐城市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海外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亳州市,阜阳市
聘: 需求人数:5 人
地点:孝感市
聘: 需求人数:4 人
地点:广东省
赞助商链接
Powered by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TD—LTE系统干扰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站址资源也已成为稀缺资源,多系统共站建设不可避免,因此系统间的干扰就成为网络建设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线系统的干扰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噪声,二是系统内的干扰,三是系统间的干扰。中国论文网 /8/view-3608469.htm  1 噪声  按照来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接收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  内部噪声包括导体的热噪声和放大器的噪声放大,这两类噪声共同构成了接收机的基底噪声,它取决于接收机的工作带宽和噪声系数,一般可由公式KTB+NF计算得出。  外部噪声又分为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在移动通信系统所在的百兆至千兆赫兹频段内,人为噪声功率超过自然噪声功率,成为外部噪声的主体。  2 TD—LTE系统内干扰  TD—LTE系统内干扰包括三类干扰: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上下行干扰。  由于TD—LTE系统下行采用OFDMA、上行采用SC—FDMA技术,理论上讲小区内不同用户之间在频域正交,因此不存在小区内多用户干扰,同频干扰主要来自同频的邻小区。这可以通过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频率复用、功率控制等技术解决。  邻频干扰是由于收发设备滤波性能的非理想性造成的,系统对抗邻频干扰的能力通常用邻信道干扰比(ACIR)表征,ACIR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方面是干扰系统发射机的邻信道干扰比ACLR,另一方面是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临道选择性ACS,从ACIR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它由ACLR和ACS中的较小者决定。  一般来讲,ACLR在30dB以上,即邻频干扰要比同频干扰低30dB,所以只要同频干扰可以解决,邻频干扰也不是问题。  TD—LTE的上下行干扰其实是同频干扰的特殊形式。由于TD—LTE系统上下行链路工作在相同的频段,之间依靠不同的时隙来区分,所以会出现有些小区或用户处于“eNodeB发—终端收”状态,同时另一些小区或用户处于“eNodeB收—终端发”状态,造成部分时隙“重叠”,引发上下行链路间干扰。  可能发生此类干扰的情形有三种:一是相邻小区间或同小区不同频率间的上下行转换点不一致,另一种是相邻小区间失同步,第三种是无线传播时延大于转换点保护时隙长度。  分析可知系统内的干扰一般影响较小,而且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TD—LTE技术本身解决。  3 TD—LTE系统间干扰  从形成的角度区分,系统间干扰包括邻信道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交调干扰和阻塞干扰五种,其中交调干扰在现代移动通信规划设计中可不考虑。  邻信道干扰和杂散干扰都是干扰系统发射机功率泄漏到被干扰系统频带内造成的。根据3GPP、3GPP2等标准中对于各种系统收发性能的最低要求,运用确定性分析方法可计算出TD—LTE和其他系统的干扰隔离度要求,计算中允许的底噪抬高取为1dB。  从分析结果看,GSM和EV—DO对TD—LTE系统的干扰比较严重,隔离度要求分别达到80dB和100dB,主要受限于异系统对LTE基站的杂散干扰。因此建议在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时,尽量对这两种系统在TD—LTE可能频段的杂散指标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系统之间隔离度的主要通过空间隔离实现,包括水平隔离、垂直隔离。从计算结果看,GSM系统和LTE系统之间隔离度要求较高,共站时只能通过垂直隔离实现,而EV—DO对TD—LTE的干扰实际无法通过空间隔离实现。在空间隔离无法实现或者效果不好时,可采用加装滤波器的方法实现系统间干扰抑制。此外,还可以利用天线之间的障碍物增加系统间隔离,必要时可人为增加隔离板。  对于多系统合路共天馈时,可利用合路器的器件隔离度实现系统间干扰隔离。  系统间干扰尤其是邻频干扰还可以通过增加保护带宽解决。  总体来看,TD—LTE对其他系统的干扰影响较小,而GSM及EV—DO对TD—LTE(2GHz以外)的杂散干扰较严重,需要特殊考虑。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浅谈GTWLTE网络中的干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GTWLTE网络中的干扰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噪声干扰对相位编码雷达干扰效果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23期
噪声干扰对相位编码雷达干扰效果分析
【摘要】:相位编码雷达信号时宽带宽积大的特点避免了雷达高距离分辨力和大探测距离的矛盾,使得雷达抗干扰和低截获概率特性优良。本文从干扰原理、干扰仿真、干扰脉压输出三方面研究了瞄频噪声、噪声调频、灵巧噪声三种典型噪声干扰对相位编码雷达的干扰效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灵巧噪声较另外两种干扰脉冲压缩处理增益大,能显著抬高噪声基底,且具有自动瞄准雷达工作频率的优点;瞄频噪声能明显提高噪声基底,干扰利用率高,但需要精确的频率引导为前提;噪声调频干扰可以产生宽频带高功率干扰,兼备阻塞式干扰和瞄频式干扰的特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N974【正文快照】:
概述相位编码信号作为常用雷达信号之一,具有如下特点:(1)功率谱密度低,频谱宽,易获得脉压增益,降低信号峰值功率,有效抗侦察;(2)对干扰信号与自身信号的匹配性要求高,抗干扰性能好;(3)工程上编码处理灵活多变。因此,相位编码信号在雷达对抗中具有独特优势。噪声干扰通过发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W与G共站干扰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W与G共站干扰分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收机噪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