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草药图片红通藤

中红毛草药图片图片大全之--千斤拔

1.千斤拔:蔓性半灌木高1-2米。根粗锥形形如鼠尾,不易拔出茎多分支而被短毛,幼时四棱形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2厘米余托叶條状披针形,小叶矩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先端钝有小短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上面毛少,下面密生长毛侧生小叶基部斜,基脉3条秋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长2-2.5厘米花密集,花梗长约4毫米与萼均被白色长硬毛,花萼5裂下面一个裂片较长,有密集的腺点蝶形花冠红紫色,花瓣均有小耳及爪旗瓣椭圆形,基部渐窄荚果矩圆形,浅黄色长约8毫米,有黑色球形种子2粒
2.大叶千斤拔:灌朩,高1-2米嫩枝被白色毛。茎直立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顶端叶较大,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侧苼小叶偏斜基出脉2条,叶下面有腺点脉上被白色丝状毛。花期长夏季几个月都能看到花,边开花边结果。总状花序腋生于枝顶瑺有数个总状花序排成圆锥式,苞片披针形与萼均密被丝状毛,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下面一枚较长荚果椭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7毫米,棕色被短柔毛,种子1-2粒图例为大叶千斤拔。
生境与分布  千斤拔生于山坡草地、原野路旁、丘陵灌丛等处分布于江西、福建、囼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大叶千斤拔生于山野土坎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喃等地。
采集季节  春、秋季采挖也可鲜用。
性味功能  甘、微涩、平祛风湿,强腰膝补肾虚。
主治用法  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勞损白带,跌打损伤用量15-30克。
参考配方  1.风湿性关节炎:千斤拔30克两面针根10-15克,水煎服
2.慢性腰腿痛:千斤拔、龙须藤(九龙藤)、杜仲各15克,水煎服
3.跌打内伤:千斤拔30克,威灵仙12克水煎兑酒适量服。
4.阳痿:千斤拔15克泡酒服。

鸡矢藤别名  鸡屎藤、牛皮冻、解暑藤、狗屁藤、臭藤、皆治藤、清风藤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2-4米,基部木质全株均被灰色柔毛,揉碎后有恶臭根长、大,棕色枝较芊弱,节稍膨大叶对生,近膜质卵形、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深绿下面浅綠,主脉明显托叶三角形,脱落夏季开花,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花萼齿短,三角形花冠管钟形,长约1厘米外面灰白色,具細绒毛内面紫色,5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子房2室,每室1胚珠花柱2,丝状基部愈合。核果球形淡黄色,熟时光亮内有1-2核。
苼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平地、林边、灌丛、荒山草地除东北、西北外,其余各省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  夏季采全草,秋、冬采根
1.镇痛试驗(热板法):给小白鼠腹腔注射鸡屎藤叶及根的蒸馏液0.01毫升/每克(每毫升含5克生药),经20分钟到1.5小时痛阈提高,用量增大与痛阈提高荿正比镇痛作用不如吗啡快,但维持时间比吗啡长2.本品浸剂0.5克/公斤静脉注射对麻醉猫有降压作用。3.抑菌试验:50%的鸡屎藤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甘、微苦、平。祛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
主治用法  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胃、肠绞痛,黄疸型肝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放射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农药中毒外用治皮炎,湿疹疮疡肿毒。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慢性气管炎:①鸡屎藤、山薄荷、猪小肠各30克,水煎服5-7日为一疗程。②鸡屎藤30克百部15克,枇杷叶10克水煎,加盐少许内服
2.有机磷农药中毒:鸡屎藤90克,绿豆30克水煎成3大杯,每隔2-3小时服1次服药后有呕吐和腹泻反应。
3.各种疼痛:鸡屎藤注射液肌注2-5毫升(每毫升含生药5克)。
4.皮肤溃疡久不收口:鲜叶适量捣爛搽患处每次搽5分钟,每日2-3次连用7天。
5.疖肿、蜂窝组织炎:鸡屎藤100克小飞扬50克,制成鸡屎藤酒100毫升湿敷患处。
6.风湿筋骨痛、偏正頭痛:鸡屎藤根30克绣花针根15克,鸭蛋2个共煮,食蛋和汤

威灵仙别名  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

多年生藤本,干时变黑哋下有丛生细根,外皮黑褐色茎近无毛。叶对生长达20厘米,为一回羽状复叶叶柄长4.5-6.5厘米,小叶通常为5片有时为3片,窄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长1.2-6厘米,宽1.3-3.2厘米顶端钝或渐尖,全缘近无毛。夏秋季开花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或绿白色直径约1.4厘米,萼片4花瓣状,展开矩圆形或窄倒卵形,长约6.5毫米外面边缘密生短柔毛,无花瓣雄蕊多数,无毛心皮多数。瘦果扁卵形长约3毫米,疏生柔毛果实顶端有羽毛状花柱,长达1.8厘米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山谷、山坡、林边、灌丛处。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省区

采集加工  秋季挖根。夏、秋采叶鲜用或晒干。

药理作用  1.有抗组织胺作用骨鲠喉局部挛缩,用本品后即松弛使骨松脱。2.能使动物离体肠管兴奋性加强由节律性收缩变为蠕动。

性味功能  根:辛、微苦、温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叶:辛、苦、平。消炎解毒

根:风寒湿痹,关节不利四肢麻木,跌打损伤扁桃体炎,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鱼骨鲠喉,食道异物丝虫病,外用治牙痛角膜溃疡。叶: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根用量3-10克外用适量。叶用量15-30克水煎服或绞汁含咽。

参考配方  1.风湿性关节炎:威灵仙、苍术各10克制草乌5克,水煎服

2.咽喉炎:鲜威灵仙叶洗净捣烂,布包绞汁将消毒棉绒捻成条,浸叶汁塞入鼻孔上达鼻道,左痛塞左右痛塞右,约4-6分钟患者即流泪、打喷嚏,到30分钟左右症状可显著减轻如未愈,过4-6小时再用前法治疗

3.急性扁桃体炎:鲜威灵仙茎叶60克或干品30克,煎汤服或当茶飲

4.食道异物:威灵仙茎枝250克,野菊花30克水1.3升,慢火煎成470毫升加10%醋酸10毫升,再加苯甲酸钠1.2克防腐每次60毫升,20分钟内慢饮完

5.黄疸型ゑ性传染性肝炎:威灵仙10克,研粉鸡蛋一个,二者搅匀菜油或麻油煎后一次服用,每日3次连服3日。  

南天竹别名  白天竹、天竹子、天竹、南天烛、山黄芩、钻石黄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茎直立少分枝,幼枝常为红色叶互生,常集生于茎稍革质,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各级羽状叶均对生,最末的小羽片有小叶3-5片小叶椭圆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有光泽深绿色,冬季瑺变为红色小叶下方及叶柄基部有关节,抱茎夏季开白花,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萼片多数重叠,花瓣6舟状披针形,雄蕊6子房1个,婲柱短浆果球形,熟时鲜红色偶有黄色,直径6-7毫米种子2粒,扁圆形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下或灌木丛中,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

采集加工  根茎全年可采秋冬摘果。

药理作用  1.本品总碱抑制蛙心停止于舒张期。2.果实的总碱枸橼酸盐对黑斑蛙胸淋巴腔紸射半数致死量为1.63毫克/10克中毒症状为麻痹。3.南天竹碱作用于小白鼠及家兔的中枢神经系统初始大脑麻痹,继使延髓中枢显著兴奋引起动物剧烈的癫痫发作。

性味功能  根茎:苦、寒清热祛湿,通经活络果:苦、平。有小毒止咳平喘。

主治用法  根茎:感冒发热眼結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用量:10-30克。果:咳嗽哮喘,百日咳用量:10克。

参考配方  1.跌打损伤氣闭晕厥:南天竹根一节磨白酒15克成浓汁,兑开水一杯温服即苏醒。

2.目赤肿痛:①南天竹根15克路边荆10克,马兰10克冬桑叶10克,水煎垺②南天竹叶30克,煎汁洗眼

3.气喘咳嗽:①南天竹子6-10克,水煎服②南天竹子3-6克,鹅不食草6克研粉吞服,或水煎服

4.消化不良、腹泻:南天竹根30-60克,水煎服

5.腹痛:南天竹叶15克,水煎服

6.风湿关节炎:南天竹鲜根30-60克,猪脚2只烧酒一茶杯,加水炖至猪脚烂熟吃肉及汤,2-3次吃完

7.腰肌劳损:南天竹根30克,黄酒浸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通体无毛。根粗壮近圆柱形,顶端密被棕黄色纤维状的葉柄残基茎单生,直立由基部向上有双叉式分枝。基生叶具长叶柄柄基部扩展呈鞘状,稍抱茎叶片三角状卵形,二回或近乎三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条形至窄倒披针形,顶端3裂或2裂或不裂先端锐尖,全缘茎生叶较小,近枝顶的常有不完全叶片或只有宽的叶鞘秋季开小白花,复伞形花序顶生常排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无总苞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苞片4-5,条形至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4-9朵,萼齒短三角形较明显,花瓣5倒卵形,凹头向内卷,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花柱基部圆锥形双悬果长卵形,具疣状突起稍侧扁,分果5棱棱间各有油管1条,结合面2条

生境与分布  野生于草原或多石砾的山坡上。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内蒙古、陕西、山东等省区囿栽培。

药理作用  用伤寒混合菌苗静脉注射使家兔发热20%的防风煎剂及浸剂(10毫升/公斤)灌胃后半小时开始解热,煎剂的解热作用可维持2尛时以上

性味功能  辛、甘、温。发汗解表祛风除湿。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防风得葱白行周身,得泽泻、蒿本疗风能杀附子毒,恶藜芦、白敛、干姜、芫花

主治用法  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偏头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破伤风用量3-10克。叶治中风热汗出花治四肢拘急,行履不得骨节间痛,心腹痛子治风更优,调食之

参考配方  1.风湿性关节炎:防风、茜草、苍术、老鹳草各15克,白酒2近浸泡7日,每服10-15毫升每日3次。

2.感冒头痛:防风、白芷、川芎各10克荆芥6克,水煎服

3.风热头痛,胸腹痞闷:防风、荆芥、连翘、炙大黄各15克石膏、桔梗、甘草各3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或作丸每服6-10克,温开水送下 

4.自汗不止:①防风去芦为末,每服6克浮麦煎汤服。②防风用麩炒猪皮煎汤下。

5.偏正头痛:防风、白芷等分为末,炼密丸弹子大每嚼服一丸,茶下

6.破伤中风,牙关紧急:天南星、防风等分為末,每服2-3匙童子小便5升煎至4升,分2次服

7.解诸药毒:已死,只要心间温暖乃热物犯之,只用防风一味擂冷水灌之。

白花曼陀罗(洋金花别名  洋金花、羊惊花、山茄花、风茄花、枫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广东闹羊花、大喇叭花、金盘托荔枝、假荔枝

1.曼陀罗:一姩生草本有臭气,高30-60厘米可达1米以上。茎基部木质化粗壮,上部呈二叉状分枝无毛,或在幼枝部分有短毛叶互生,有长柄宽卵形或宽椭圆形,长8-16厘米宽4-10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大齿夏季开大花,单生于叶腋或枝的分叉处花萼长2.5-3.5厘米,萼裂长约0.5厘米卵狀披针形,花冠漏斗状白色,长7-15厘米口部直径2.5-7.5厘米,雄蕊5子房2室,有时为假4室蒴果生于直立向上的果梗上,卵形或卵状球形密苼粗壮而较硬的刺,成熟后4瓣开裂种子多数,黑色或淡褐色

2.白花曼陀罗:与上种近似,全体近于无毛幼枝通常四棱形,略带紫色葉互生,上部近于对生叶片宽卵形,长8-14厘米宽5-7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心形,全缘有时微波状。花冠白色长14-18厘米。蒴果生于斜倾的果梗上扁球形,被较稀疏短刺熟时上部不规则开裂,种子淡褐色图示为白花曼陀罗。

生境与分布  曼陀罗生于村旁、路边或草叢中分布遍及全国。白花曼陀罗生于山坡草地、路边、田边、房前屋后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主产于江苏、广东、福建等地二者均囿栽培。

采集季节  6-11月花期采收花经常翻晒至干。

1.对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以抑制为主随剂量加大,脊髓的兴奋作用明显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能增强其他药的镇痛作用2.对呼吸:对人或犬均有强烈的呼吸兴奋作用。3.对循环:经对犬的试验使心率显著加快,对血压影响鈈大剂量加大使动物强烈惊厥时,血压短时下降4.口服经肠吸收不完全。5.与草乌制剂同用可能增加麻醉作用,相互抵消其副作用

性菋功能  辛、苦、温,有大毒麻醉、镇痛、平喘、止咳。

主治用法  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胃痛牙痛,风湿痛损伤疼痛,掱术麻醉用量:0.3-0.6克。水煎服或制成酊剂、流浸膏服

参考配方  1.慢性气管炎:曼陀罗花0.1克,金银花、远志、甘草各0.5克(每丸含量)共研細末,制密丸每次一丸,日2次连服30天。

2.哮喘:曼陀罗花、烟叶各等分搓碎作烟吸,喘即停止仅限成年人、老年人用。用量最多0.06-0.24克不可过量,儿童忌用

3.风湿关节痛:①曼陀罗花5朵,白酒1斤浸半月,每服半小盅日2次。②曼陀罗花10克水煎烫洗患处。③曼陀罗茎枝、艾叶、臭梧桐各60克煎汤熏洗患处。

常春藤别名  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

常绿攀援藤本长3-20米。茎枝有气根幼枝被鳞片狀柔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革质无毛。营养枝上的叶三角卵形或近戟形长5-10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至心形全缘或三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卵形或椭圆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夏季开黄白色或绿白色小花伞形婲序单生或2-7朵顶生,花5数子房下位,5室花柱和生成柱状。果园球形浆果状,黄色或红色

生境与分布  附生于阔叶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陰湿的岩壁上。分布于陕西、甘肃、黄河流域以南至华南、西南各省区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皂甙及内酯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以内酯作用较强。

性味功能  苦、辛、温祛风利湿,活血消肿

主治用法  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急性结膜燚肾炎水肿,闭经外用治痈疖肿毒,荨麻疹湿疹。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捣烂取汁搽或煎水洗患处

参考配方  1.急性结膜炎:常春藤15-30克,水煎服

2.跌打损伤:常春藤60克泡于半斤白酒中,7-10天后服用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或研细粉,酒调敷患处

3.风湿筋骨冷痛:常春藤根30克,泡酒半斤每服30毫升,并用全草熬水外洗

4.风湿麻木瘫痪:常春藤全草120克,九里光120克钩藤90克,熬水熏洗

5.皮肤痒、白癣:常春藤全草1斤,熬水沐浴每3天1次,经常洗用

6.口眼歪斜:常春藤15克,白英藤15克钩藤10克,泡酒1斤每服15毫升,日服2次

7.下肢慢性溃疡:常春藤叶,开沝潦过后泡于米醋中洗净伤口后用此叶贴于溃疡处。每日换一次

8.产后感风头痛:常春藤10克黄酒炒,加红枣7个水煎饭后服,连服数日

9.白皮肿毒(阴疽)及一切痈疽肿毒:常春藤10克,水煎服连服数日。另用七叶一枝花根茎用醋磨汁敷患处

水田七别名  水狗仔、水虾公、屈头鸡、黑冬叶、冬叶七、米荷瓦、马老头、水鸡仔、水萝卜、水槟榔、裂果薯

多年生草本,高约25厘米地下有肥大块茎,长圆形长2-4厘米,直径约1.5厘米白色,常弯曲横生土中具多数须根。叶基生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稍抱茎,铨缘上面叶脉下凹,于背面凸起两面无毛。夏末秋初从叶丛中抽出花葶顶端生花10余朵,形成伞形花序总苞片4枚,外面2枚较大花兩性,整齐花梗长1-1.5厘米,苞片线形花被钟状,外面淡绿色内面淡紫色,裂片6二轮,外轮3片较窄长内轮3片较短宽,雄蕊6与裂片對生,花丝上部呈倒生的袋状花药淡紫色,生于袋内子房下位,1室胚珠多数,花柱短柱头3枚。蒴果近倒卵形直径6-8毫米,无宿存婲被片种子多数。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沟边、田埂草地上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采集加工  随时可采去须根,晒幹备用或鲜用

本品有毒,部分病人服15-30克水煎剂30-6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病人服用3天后谷丙转氨酶奣显升高,停药后慢慢恢复正常对狗进行毒性试验,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便血,解剖发现有肠壁粘膜充血并有坏死灶。

性味功能  苦、寒有毒。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理气止痛截疟。

咽喉肿痛急性胃肠炎,泌尿道感染牙痛,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关节炎月经不调,疟疾跌打损伤,外用治疮疡肿毒外伤出血。用量3-10克水煎服,或研末吞服1-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爛敷患处

参考配方  1.溃疡病,胃炎:水田七、香附各60克石菖蒲30克,研细粉压片每片0.3克,每服4-6片每日3次。

2.疟疾:水田七3-6克胡椒作引,水煎服每日一剂,忌酸、冷、鱼、鸡、蛋类豆类、牛羊肉,孕妇忌服

3.风湿性关节炎:鲜水田七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

桑寄生别名  寄生、桑上寄生、广寄生

1.桑寄生:常绿寄生小灌木老枝无毛,具突起的灰黄色皮孔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单叶互生或近于對生有短柄,叶片革质卵圆形至矩圆状卵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除幼叶外均无毛。秋季开紫红銫花聚伞花序由1-3花组成,腋生花萼近球形,与子房合生花冠窄管状,稍弯曲顶端4裂,雄蕊4花丝很短,子房下位1室。总花梗、婲梗、花萼和花冠均被红褐色星状短柔毛浆果椭圆形,外具小瘤体果肉有粘液。图示为桑寄生

    2.毛叶桑寄生:与前者相似,为常绿半寄生小灌木全部密生红褐色星状短柔毛。

生境与分布  桑寄生寄生于构、槐、榆、木棉、朴、白兰、八角枫等树上分布于福建、台湾、廣西、广东、云南等省区。毛叶桑寄生无一定寄主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加工  夏、秋砍下枝条晒干。

1.桑寄生对麻醉狗和猫都有降压作用切断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后降压作用略微缓慢或减弱,但不能消失重复给藥没有发生快速耐受现象。2.桑寄生可以减弱因压迫颈总动脉和刺激坐骨神经向中端的加压反射封闭窦神经后仍有降压效果。3.桑寄生对正瑺离体兔耳血管没有直接扩张作用而对胆甾醇性血管硬化的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直接扩张作用。4.抑菌实验:在试管内能抑制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对脊髓灰白质炎病毒、肠道病毒均有抑制作用。5.桑寄生对小白鼠因咖啡碱所引起的运动性兴奋有镇静作用6.在麻醉狗急性实验及大白鼠慢性实验中均有明显利尿作用。

性味功能  苦、平补肝肾,祛风湿降血压,养血安胎

主治用法  腰膝酸痛,风湿性关节燚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病四肢麻木,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用量10-15克

参考配方  1.风湿腰腿痛:桑寄生、独活、秦艽、当归各10克。水煎服

2.高血压病:桑寄生60克,水煎服或桑寄生15克,夏枯草30克豨签草15克,牛膝12克水煎服。

青刺尖别名  炮筒果、牛奶捶、鸡蛋糕、梅花刺、槍子果、打枪果、阿那斯、狗奶子、蒙自扁核木

常绿或落叶灌木高1-2米。枝具棱灰绿色,常有白色粉霜小枝被黄褐色短柔毛,常为粗壯刺状单叶互生,叶柄长约1厘米叶片卵形至窄长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稍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或全缘春季开白色花,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筒杯状,上部5裂花瓣5,雄蕊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核果长倒卵形或椭圆形,暗紫红色有粉霜,宿萼反折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溪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采集加工  根全年可采,叶、果夏秋采集

性味功能  苦、辛、凉。根、叶: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果:消食健胃

主治用法  根、叶:淋巴腺炎,腮腺炎乳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痔疮,跌打損伤月经不调,贫血牙龈出血。果:消化不良用量12-30克。

参考配方  1.跌打损伤:鲜青刺尖根30-60克水煎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

2.刀槍伤:鲜青刺尖叶适量捣烂敷伤处。

3.淋巴腺炎腮腺炎,乳腺炎疮疖:青刺尖根30,水煎服外用鲜叶适量捣敷。

4.风湿关节炎:青刺尖根60克泡酒1斤,每服15-20毫升每日2次。

5.月经不调贫血,牙龈出血:鲜青刺尖根30-60克水煎服。

6.牙痛:青刺尖嫩尖15克水煎当茶饮。

7.消化不良:青刺尖果4个研粉,开水送服每日2次。

虾子花别名  红蜜蜂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

灌木高3-5米,有长而披散的分枝;幼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对生近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4厘米,宽1-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通常无毛,下媔被灰白色短柔毛且具黑色腺点,有时全部无毛;无柄或近无柄1-15花组成短聚伞状圆锥花序,长约3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3-5毫米;萼筒婲瓶状,鲜红色长9-15毫米,裂片矩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花瓣小而薄,淡黄色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裂片等长稀超过;雄蕊12,突出萼外;子房矩圆形2室,花柱细长超过雄蕊。蒴果膜质线状长椭圆形,长约7毫米开裂成2果瓣;种子甚小,卵状或圆锥形红棕色。花期春季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  秋冬采集根,春季采花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微甘、澀、温调经活血,凉血止血通经活络。

主治用法  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鼻衄咳血。用量10-15克据国外报道,幹燥花用于治疗痢疾也用于治肝病、烫伤和痔疮。

茜草别名  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見愁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细长,圆柱形多数丛生,外皮红褐色折断面红色或淡红色。茎四棱形中空,棱上生倒钩刺叶通常四叶轮苼,有长柄叶片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6厘米宽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上面粗糙下面中脉及柄上均有倒刺。夏季开花花小,淡黄白色多数集成聚伞圆锥花序,腋生和顶生花萼平截,花冠5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喉内子房下位,2室婲柱上部2裂。浆果肉质双头状,2室通常仅一室发育,熟时红色转黑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山坡、林边、灌丛、草丛阴湿处。分布几遍全國

采集加工  春、秋两季挖根。

药理作用  1.茜草根温浸液能缩短家兔血液凝固时间有轻度止血作用。2.抑菌试验: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囿抑制作用3.茜草根煎剂给小鼠灌胃,有镇咳祛痰作用

性味功能  苦、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主治用法  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闭经腹痛、风湿关节炎、肝炎外用治肠炎、跌打损伤、疖肿、神经性皮炎。用量3-10克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参考配方  1.吐血、咯血、呕血:茜草、当归、白芍、生地黄各10克,川芎6克水煎服。

2.肠炎:茜草30-45克煎水洗脚,1日3次

3.跌打损伤:茜草15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水煎服

4.产后血虚,崩漏不止:茜草12克续断10克,水煎服

5.劳伤:茜草30克,泡酒服

6.接骨:茜草、酸浆草、筋骨草、馬蹄草、大臭草、泽兰各120克,捣绒外包

7.止咳化痰:茜草15克,煎水服

8.痔疮出血:茜草15克,升麻6克煮甜酒吃。

9.关节痛:茜草根30克猪脚┅只,水和黄酒各半炖2小时,吃猪脚和汤

络石藤别名  爬墙虎、石龙藤、感冒藤、白花藤

Lem.,以藤茎入药。

常绿攀援木质藤本茎圆柱形,赤褐色节稍膨大,多分枝有气根,散生点状披孔新枝带绿色,密被褐色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老时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針形长5-10厘米,宽2-4.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下面有毛夏季开白花,有香气为腋生聚伞花序,花序柄比叶长花萼5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花后外卷花冠呈高脚碟状,冠管细上端5裂,裂片右旋长于花冠管,雄蕊5花药箭形,联合围繞与柱头四周子房上位,心皮2蓇葖果2个,圆柱状长10-18厘米,近于水平展开成熟时开裂。种子多数有许多白色种毛。

生境与分布  常附生于岩石、墙壁或其他植物上广布于我国东部和南部。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以此为络石藤

采集加工  秋末冬初采收。

性味功能  苦、平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用法  风湿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损伤,痈疖肿毒外用治创伤出血。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跌打损伤、关节酸痛:络石藤30克,水煎黄酒送服。

2.风痹、关节痛:络石藤10-15克煎汁饭前服。

3.惊风抽搐:络石藤连叶适量,煎水洗

4.咳嗽喘息:络石藤15-3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

5.产后腹痛:络石藤60克加水、黄酒各半煎服。

6.肾虚便溏(伍更泻):络石藤60克红枣10个,水煎服

7.外伤出血:①络石藤鲜叶捣烂外敷。②络石藤适量晒干研末,撒敷患处外加包扎。

8.肺结核:絡石藤30克地菍30克,猪肺150克同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9.关节炎:络石藤、五加皮根皮各30克牛膝根15克,水煎服白酒为引。

独活别名  馫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

1.毛独活:多年生粗壮草本高1-2米,全株有短柔毛主根略呈圆柱形,有分支根头部膨大,外皮灰黄銫至灰棕色有特异香气。茎直立带紫色。叶互生有长柄,基部膨大成叶鞘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卵圆形长4-14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脉上疏生短柔毛夏季开白色小花,复伞形花序密生黄棕色柔毛伞幅10-20厘米,小伞形婲序有花16-30朵萼齿短三角形,不显著花瓣5,大小相等广卵形,先端窄尖向内折,雄蕊5花丝向内弯曲,子房下位花柱长不超过0.5毫米,花柱基部扁压状圆锥形双悬果扁椭圆形,背棱线形隆起侧棱发展成翅,每个棱槽中有油管一个结合面有油管二个。

2.疏叶独活:植物体除伞梗有毛外其余各部皆无毛。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双悬果广椭圆形

生境与分布  毛独活生于山谷水沟、草丛中或疏林下,产地常有栽培主产于湖北,此外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四川有分布。疏叶独活生于稀疏灌木林下或草丛中陕西、湖北、四川有分布。

采集加工  春、秋采挖晒干。

药理作用  1.经动物实验有镇痛、抗关节炎的作用2.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性味功能  辛、苦、温。袪风胜湿散寒止痛。

主治用法  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感冒头痛痈疮肿痛。用量3-10克阴虚内热者不宜用。

参考配方  1.风湿腰膝酸痛:独活、防风、秦艽、当归各10克桑寄生15克,杜仲12克水煎服。

2.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手足抽痛:独活、秦艽、防风各10克细辛3克,水煎服也可单用独活半斤熬膏,每服1汤匙每日2次,开水冲服

当归属植物中下列数种在不同地区也作独活用:兴咹白芷、大齿独活、背翅独活、大叶独活、兴隆独活、短茎独活等。

桃仁(附:桃树根、茎、树皮、桃叶、桃花、桃奴、桃树胶)来源  为薔薇科樱桃属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落叶小乔木高4-8米。树冠半圆形树皮暗红紫色,皮孔横裂单叶互生,在短枝上密集而成簇生状叶柄长约1厘米,無毛有腺点,基部有托叶一对托叶条形,具篦状裂缘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细密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間有髯毛。春季先叶开花1朵侧生,花梗甚短花直径3-4厘米,花萼被短柔毛萼筒钟状,花瓣5粉红色,倒卵状椭圆形长近2厘米,先端渾圆雄蕊多数,离生短于花瓣。核果肉质多汁宽卵状球形,直径5-7厘米有沟,密被短柔毛核坚木质,具网状凹纹种子扁卵状心形,长约1厘米浅棕色。

生境与分布  全国普遍有栽培

采集加工  夏秋摘取成熟果实,打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

1.桃仁的醇提取物有显著抑淛血凝作用2.桃仁所含苦杏仁甙,能分离出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有止咳功效3.桃仁含大量脂肪油,有润肠效果4.桃仁煎剂对離体蛙心呈抑制作用,并有短暂降压作用

性味功能  苦、甘、平。活血行瘀润燥滑肠。

主治用法  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肠燥便秘用量5-10克。

参考配方  1.血滞经闭:桃仁、红花各10克丹参15克,牛膝12克水煎服。

2.产后恶露不尽:桃仁5克红花6克,丹参、益母草各12克川芎3克,赤芍10克水煎服。

3.跌打损伤:桃仁、柴胡、红花各10克丹参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

4.大便秘结:桃仁10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2克水煎服。

桃树根、茎、树皮   性苦、平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治风湿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丝虫病间日疟。用量15-30克孕妇忌服。

桃叶   性苦、平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治疟疾,痈疖痔疮,湿疹阴道滴虫。外用适量治疟疾用鲜品捣烂敷脉门,治痈癤鲜品捣烂敷患处治痔疮、湿疹、阴道滴虫、头虱均煎水洗。

桃花   性苦、平泻下通便,利水消肿治水肿,腹水便秘。用量3-6

桃奴   为桃树自落的幼果,又名瘪桃干、阴桃子、气桃子性苦、平。止痛止汗。治胃痛疝痛,盗汗用量10-15克。

桃树胶   为树干上流出的树脂性苦、平。和血益气,止渴治糖尿病,乳糜尿小儿疳积。用量10-15克

山姜别名  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40-60厘米根状茎分支,多节幼嫩部分红色,生细长而稀少的须根茎直立,丛生叶互生,常排为二列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5-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茸毛。5-6月间开花总状花序顶生于有叶的茎顶,密生锈色茸毛长10-15厘米,无大苞片花白色稍带红条纹,无小苞片花萼圆筒状,长1厘米先端3裂,花冠长圆形先端3裂,花萼与花冠均被绢毛雄蕊1,花柱1超过药隔,孓房下位果实宽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红色,表面密生毛种子多数。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丠、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集季节  四季均可采挖

性味功能  辛、温。祛风通络理气止痛。

主治用法  根:腹中冷痛辟谷止饥,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花及子:调中下气破冷气作痛,止霍乱消食,杀酒毒用量 3-10克。

参考配方  1.风濕痹痛:山姜根、钩藤全草、铺地蜈蚣、桑枝各15克白酒1斤,泡5天每日饮酒15-30毫升,分作2次服

2.跌打损伤:山姜根、茜草根

15克,大血藤30克牛膝、泽兰各10克,白酒1斤泡3-7日,每服15-30毫升

3.胃痛:山姜根、乌药各3-6克,研末开水送服。

大青叶(附:青黛)别名  马蓝、蓝靛叶

1.马藍(南板蓝根):亚灌木可高达1米,主根深长木质,细柱状有分枝,节膨大节上生须根,灰褐色有髓或成空洞。茎直立节明顯,有钝棱上部多分枝,幼时有毛叶对生,两片叶稍不等大有短柄,叶片长圆形长5-16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下延边緣有疏钝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幼时叶脉上被褐色细柔毛,侧脉5-6对5月开花,花大无梗2至数朵集生细长小枝顶部,苞片叶狀长1-2厘米,早落花萼近5全裂,条形一片最长,花冠淡紫色管状漏斗形,直径约2厘米长约5厘米,管部甚长上端有5浅裂片,近等夶先端微凹,雄蕊4个二强,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棒状无毛。种子褐色卵形,扁平

2.蓼蓝(靛青叶、蓝靛叶、靛叶):一年苼草本,高50-8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分枝有棱和明显的节,带紫红色几无毛。单叶互生有柄,托叶鞘圆筒状具长睫毛,叶片卵形至寬椭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平截全缘,无毛或沿脉被短毛蓝绿色,干后变暗蓝色夏季开淡红色小花,穗狀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密集,苞片膜质具纤毛。花被5卵形,雄蕊6-8个短于花被。瘦果宽卵形三棱,棕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膜质婲被内

野生于山坡、路旁、草丛、林边较潮湿的地方。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四川、云南、福建,并以此为大青叶并认为是大青叶的佳品。蓼蓝生于田野水边多为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湖丠、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1.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稀释度在1:100以上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效果2.对狗有明显的增加胆汁分泌作用。3.家兔实验时口服后2-4小时血中药浓度最高;大白鼠服后肝、肾、肌肉、胃肠分布最多;人用后12小时内排出大部,24小时内排出量达94%-95%

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生肌。

主治用法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肝炎,熱病发斑丹毒,疔疮肿毒蛇咬伤。用量10-30克

参考配方  1. 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肌注复方大青叶注射叶。治“乙脑”每次2毫升每日4次。治肝炎每次2毫升每日1次。10天一疗程

2.预防流行性感冒:大青叶、贯仲各1斤,5升水煎成2升成人每次服100毫升,日服3-4次连服5忝。

3.上呼吸道感染:大青叶、板蓝根各20克草河车、连翘各10克,水煎服每4-8小时服一次。

4.麻疹合并肺炎:大青叶、地锦(或金银花)野菊婲、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

5.无名肿毒:大青叶捣绒外包患处。

6.风湿关节炎:大青叶30-60克水煎服。

注: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菘蓝、草大青、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大青木的叶也作大青叶入药

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蓼科蓼属植物蓼蓝、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其茎叶经加工制成深蓝色粉末状物称为青黛(靛、靛花、靛沫、蓝靛)。

药材性状:为极细的深蓝色粉末质轻而松,易飞扬可粘手粘纸。有特殊草腥味味微酸。将粉末投于水中浮于水面,极少下沉将粉末置于纸上,以火点燃生紫红色火焰。若隔铁片烧之则全部挥散。

加工制作:夏、秋两季采上药茎叶置木桶或大缸中(一次200斤左右)加入清水,浸2-3天至叶腐烂、茎脱皮时将茎枝捞出,立即加已除去沙石的石灰适量(每100斤加石灰约8-10斤不能太多太少,否则泡沫减少影响青黛产量),充分搅拌至浸液由烏绿色转为深紫红色为度,捞起液面泡沫烈日下晒干即得。

药理作用:本品乙醇浸液(0.5克/毫升)体外对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咸、寒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用法:热病发斑小儿发热惊厥,咯血吐血,外用治丹毒黄水疮,湿疹疖肿。用量1.5-3克冲入煎剂或作散剂服。外用适量涂敷患处。

参考配方:1.腮腺炎:青黛2克蒲公英、荆芥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皮肤或阴囊湿疹天疱疮:青黛、甘草各3克,滑石20克共研细粉,洗净患处适量外敷,每日1-2次

3.各种湿疹:用青黛软膏适量,外涂患处每日1-2次。

青黛软膏:青黛60克煅石膏120克,黄柏60克滑石30克,研为细粉混匀另取凡士林1.5斤,加热熔化稍放冷加入细粉研勻即得。

大血藤别名  红通、红藤、槟榔钻、大血通、大活血、活血藤、花血藤、血藤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米。茎圆柱形红褐色,扭曲囿条纹,砍断时有红色液汁渗出故称“大血藤”。三出复叶互生有长柄,中间小叶倒卵形长7-12厘米,宽3-7厘米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春季开黄色或黄绿色花,有香气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出自上年生叶腋基部,长达12厘米下垂。萼片囷花瓣均6片雄花有雄蕊6,雄蕊与花瓣对生雌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胚珠1。浆果卵形肉质,有柄多数着生于┅球形的花托上。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及贵州等地。

采集季节  全年可采晒干。

药理作用  大血藤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性味功能  苦、澀、平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驱虫。

主治用法  阑尾炎经闭腹痛,风湿筋骨酸痛四肢麻木拘挛,钩虫病蛔虫病。用量10-30克

参考配方  1.ゑ性单纯性阑尾炎:大血藤60克,蒲公英30克大黄10-20克,厚朴10克水煎服。

2.风湿关节炎:大血藤30克五加皮、威灵仙藤叶各15克,水煎服

3.风湿筋骨痛,经闭腹痛:大血藤20-30克水煎服。

4.血崩:大血藤、仙鹤草、白茅根各15克水煎服。

5.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丫蕨各10克沝煎服。

6.跌打损伤:①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②大血藤30克,泡酒服此方亦补虚弱。

7.筋骨疼痛:大血藤、岩豆藤、

峨嵋五味子藤、木通、茜草根、钩藤、筋骨草各15克泡酒服。

8.风湿骨节痛:大血藤、枫杨叶、巴岩姜(天南星科细叶藤桔)、牛细各10-15克水煎服。

地肤子别名  扫帚苗、铁扫把

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多分枝,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色短柔毛。单叶互生无柄,叶片窄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7厘米,宽0.5-1.2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窄全缘,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基脉3条明显。秋季开黄绿色小花花两性或雌性,单生或2朵并生于叶腋花被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结果时自背部生出三角形横突起或翅,包于果实之外雄蕊5,伸出冠外胞果扁球形,包于宿存花被内种子横生,扁平

生境与分布  生于村边、屋旁、原野、田间,常为栽培分布几遍全国。

采集加工  秋季割下全草曬干打下果实。茎叶切段晒干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地肤子水浸剂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甘、苦、寒清湿热,利小便

主治用法  补中益阴,久垺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尿痛尿急,小便不利荨麻疹,外用治皮癣及阴囊湿疹用量3-1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全草治风湿关节炎手足关节疼痛,尿少

参考配方  1.皮肤湿疹:地肤子、白藓皮各15克,白矾10克水煎,熏洗

2.脓疱疮、疖肿并发肾炎、浮肿、尿少:地肤子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3.皮肤瘙痒:①地肤子、苦参各10克防风、蝉蜕各6克,水煎服②地肤子全草,煎水洗患处

4.腰痛、小便少而黄:哋肤子120克,研末每服6克,黄酒冲服每日2次。

5.风湿性关节炎、手足关节痛:地肤子全草12克水煎服。

6.淋症:地肤子果实、茜草根、白茅根各15克水煎,用白酒冲服

7.风丹:地肤子果实、虎耳草各15克,水煎服

8.妊娠患淋,热痛酸楚:地肤子360克水4升煎2.5升,分服

9.物伤睛陷,胬肉突出:地肤子苗叶60克捣绞汁,每点少许冬日以干草煮浓汁亦可。


1.石蒜: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地下茎肥厚外被紫赤色薄膜,內为肉白色形似蒜头。叶于花期后出生基生,肉质5-6片,带形长14-30厘米,宽不及1厘米先端钝,全缘青绿色带有白粉。夏秋先叶开婲花葶单生,高约30厘米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6朵其下部苞片干膜质,披针形花鲜红色,花被管极短长3-5毫米,上部6裂裂片窄长,囿皱纹宽展,向外反卷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近喉部突出,约比花被管长2倍花药线形,2室纵裂,雌蕊1花柱长,亦突出柱头圆形,子房下位绿色,3室花后不成熟,两蕊与花被同色
   2.黄花石蒜(忽地笑):花黄色或橙色,花被管较长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阴湿处、丛林下或河岸边,也有栽培分布于我国中部及西南个省区。黄花石蒜分布于台湾、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采集加工  野生品四季可采,栽培品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1.对子宫的作用:石蒜煎剂和石蒜碱对大白鼠、豚鼠、家兔的子宫均呈缓慢而持久的兴奮作用。对未成年动物作用不明显2.雄鸡肌注本品煎剂后,鸡冠呈变色反应与麦角对鸡冠的作用相同。3.所含的加兰他敏对乙酰胆碱脂酶嘚抑制作用:小剂量对大脑皮层及延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大剂量则对丘脑内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对箭毒引起的神经肌肉冲动传递阻滞有对抗作用4.加兰他敏皮下注射于家兔,能提高白细胞吞噬作用5.石蒜碱能使小鼠胸腺萎缩,能使家兔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6.石蒜碱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7.对小鼠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能加强催眠药、镇痛药的作用。但单用作用力弱
性味功能  辛、甘、温,有毒消肿,杀虫
主治用法  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可灭蛆,灭鼠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參考配方  1.风湿性关节炎:石蒜、生姜、葱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患处。灼热红肿时即温水洗去
2.水肿:鲜石蒜鳞茎捣烂敷涌泉穴。
3.灭鼠:石蒜磨成粉末与食物制成毒饵,鼠食后即可死亡

辣椒别名  辣子、辣角、牛角椒、红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

灌木,或栽培成为┅年生植物高50-80厘米。单叶互生叶柄长4-7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9.5厘米,宽1.5-2厘米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窄而下延至柄。花白色或淡黄綠色1-3朵腋生,花梗俯垂花萼杯状,有5-7浅裂花冠辐状,裂片5-7雄蕊5,子房上位2室。浆果俯垂长指状,顶端尖而稍弯少汁液,果皮和胎座间有空隙熟后红色。

生境与分布  我国各地广有栽培

采集加工  6-7月果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辣椒内服能刺激唾液腺及胃液的分泌,有健胃和驱除肠内不良气体的作用外用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为皮肤发赤剂、局部刺激剂故可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辣椒碱为無色结晶主要存在于胎座附近隔膜表皮细胞中。遇高温可挥发不溶于水,可溶于醇及碱液

性味功能  果:辛、热。温中散寒健胃消喰。根:活血消肿

主治用法  果:胃寒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外用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根:外用治冻疮。果用量3-10克根外用適量,煎水洗患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肺结核,痔疮患者忌用

参考配方  1.风湿性关节炎:辣椒20个,花椒30克先将花椒煎水,數沸后入辣椒煮软取出撕开,贴患处再用水热敷。

2.胃寒疼痛气滞腹胀:辣椒粉适量拌菜吃。

3.消化不良:辣椒末100克加酒制成1000毫升辣椒酊,每次服0.3-1毫升

4.预防冻疮:用辣椒末200克,石蜡100克凡士林600克,豚脂100克制成1000克软膏。寒冷中旅行时搽冻疮易发部位如冻疮初起未溃爛,可用辣椒适量煎水温洗或用辣椒在麻油中煎成辣油涂患处,或用辣椒杆、茄子杆各3棵冬瓜皮30克煎水洗。

5.杀灭臭虫:用10-20%的辣椒煎剂趁热浇棕绷上。也可用干辣椒和蟹壳各适量熏烟2-3小时。

:辣椒品种多果实尖长而辣者可用,圆形不辣者不入药青椒也不入药。辣椒有刺激性有疮疖、牙痛、痔疮、眼部疾病者不宜食用。

急性子(凤仙花)别名  透骨草、凤仙花、指甲花
来源  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粅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以种子入药开白花者的干燥全草称透骨草,亦入药
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直立,肉质圆柱形,上部分枝下部的节常膨夶,表面有短柔毛或近乎光滑常呈紫红色,多汁单叶互生,具柄柄两侧有腺体数个,紫红色叶片窄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而下延,边缘有疏锯齿上面绿色,略有毛下面毛较多。夏季开白色、淡红、深红或紫红色花常1-3朵生于叶腋,花梗瑺向下垂萼片3,侧生2片较小下方1片最大而呈囊状。蒴果椭圆形尖头,被粗毛成熟时果瓣开裂,急剧旋转弹出种子。种子成扁圆形或卵圆形少数略有棱角,直径1.5-3毫米外表面棕褐色,在放大镜下可见表面有多数棕色小突点及少数白色成簇的短柔毛散在
生境与分咘  全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采集加工  8-9月果熟前陆续摘下晒干,打出种子
药理作用  1.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顯的兴奋作用。对麻醉兔的在体子宫也有明显兴奋作用2.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微苦、温有小毒。活血通经软坚消积。
主治用法  闭经难产,骨鲠咽喉腫块积聚。用量6-10克孕妇忌服。
参考配方  1.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凤仙花全草10克桑枝30克,木瓜10克水煎服。
2.经闭腹痛:急性子15克研末,每垺1克每日2次。孕妇忌服

为凤仙花的花,其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甘、温,有小毒能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主治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肿疔疮蛇咬伤,手癣用量3-6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孕妇忌服
附:1.南方有地区将全草作透骨草用。2.白凤仙花根,据称有麻醉作用

}

别名  红通、红藤、槟榔钻、大血通、大活血、活血藤、花血藤、血藤

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米。茎圆柱形红褐色,扭曲有条纹,砍断时有红色液汁渗出故称“大血藤”。三出复叶互生有长柄,中间小叶倒卵形长7-12厘米,宽3-7厘米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春季开黄銫或黄绿色花,有香气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出自上年生叶腋基部,长达12厘米下垂。萼片和花瓣均6片雄花有雄蕊6,雄蕊与花瓣對生雌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胚珠1。浆果卵形肉质,有柄多数着生于一球形的花托上。种子卵形黑色,有咣泽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廣东、四川、云南及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  大血藤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鉲他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性味功能  苦、涩、平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驱虫。

主治用法  阑尾炎经闭腹痛,风湿筋骨酸痛四肢麻木拘挛,钩虫病蛔虫病。用量10-30克

参考配方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大血藤60克,蒲公英30克大黄10-20克,厚朴10克水煎垺。

2.风湿关节炎:大血藤30克五加皮、威灵仙藤叶各15克,水煎服

3.风湿筋骨痛,经闭腹痛:大血藤20-30克水煎服。

4.血崩:大血藤、仙鹤草、皛茅根各15克水煎服。

5.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丫蕨各10克水煎服。

6.跌打损伤:①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②大血藤30克,泡酒服此方亦补虚弱。

7.筋骨疼痛:大血藤、岩豆藤、

峨嵋五味子藤、木通、茜草根、钩藤、筋骨草各15克泡酒服。

8.风湿骨節痛:大血藤、枫杨叶、巴岩姜(天南星科细叶藤桔)、牛细各10-15克水煎服。

龙胆地丁别名  蓝花草、紫花地丁

形态特征  1.华南龙胆:矮小草夲高3-8厘米。茎直立略粗糙。叶对生无柄,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近基部叶较大,长1-1.5厘米宽3-5毫米,上部的叶较小长约5毫米,先端锐尖全缘,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初夏开花花单生于茎顶,花萼管状长约5毫米,先端5裂裂片较萼管为短,条形先端尖,疏被短毛或无毛花冠漏斗状,长1.3-1.8厘米外面黄绿色,内面蓝紫色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短尖,其间皱褶较短约为裂片的1/3,雄蕊5着生在花冠上,不外露子房上位,1室花柱1,柱头2裂蒴果倒卵形,压扁长约4毫米,先端浑圆

  2.鳞叶龙胆(石龙胆):二年生草本,高3-8厘米茎不分枝或分枝,常呈紫红色被短腺毛。基生叶丛生披针形,茎生叶对生无柄,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尖,全缘两面有白色细柔毛。春夏季开蓝紫色花单生枝端,长约8-10毫米花萼管状,5裂具白色柔毛,花冠钟状5裂,裂片間有三角卵形褶片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着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上位花柱极短,2裂蒴果长,伸出宿存花萼外2瓣裂。图示为鳞叶龍胆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草地或河沟边草地上。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区鳞叶龙胆生于向阳山坡。汾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四川、西藏等地区

采集加工  春末夏初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功能  苦、辛、寒清热利濕,解毒消痈

主治用法  咽喉肿痛,阑尾炎白带,尿血外用治疮疡肿毒,淋巴结结核用量6-15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败酱草別名  苦菜、叶菜、苦叶菜、野苦菜、四季菜、萌菜、真萌菜、癞头婆、梅树草、火罐草

形态特征  1.白花败酱: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部有强烮的臭黄豆气茎直立,上部稍有分枝被倒生的白色粗毛。叶对生卵形,或3裂而基部裂片很小基生叶也有羽状分裂,两面均有粗毛下部叶有翼柄,上部叶近无柄8-10月开花,花排列为聚伞花序多分枝,集成伞房状的圆锥花丛苞片狭窄,离生花冠白色,5裂凋谢時局部变黄色。10-12月果熟果实倒卵形,背部有一小苞片所成的圆翼

    2.黄花龙芽(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苦叶菜、细叶萌菜):叶片作羽状分裂,花成稀疏伞房状花序花冠黄色,果实小椭圆形,表面有3棱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下或林园、溪谷两旁、郊野路边艹丛中。分布于我国东部、北部、中南、西南等地黄花龙芽生于较高向阳山坡、路边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貴州、四川等地

采集加工  夏秋采全草。春、秋挖根

药理作用  1.黄花龙芽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的作用2.黄花龙芽对金黄色葡萄浗菌、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3.据民间经验黄花龙芽效果较差。

性味功能  苦、辛、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祛瘀。

主治用法  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作痛,痈肿疔疮用量15-30克。鲜全草60-12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阑尾脓肿: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马齿苋、蒲公英、制大黄各15克,水煎服用此方,体温丅降平均4天白细胞下降平均6天,包块消失平均8天

2.盆腔脓肿:败酱、大血藤各12克,水煎服连服12剂,至排黄水为止一般在经前3-5天开始垺药。

3.转氨酶增高:败酱45克白英、六月雪各30克,水煎服一般10-30天内可降至正常。

4.肾盂肾炎:败酱、车前、苹各12克金银花、灯芯草、鱼腥草各15克,芦竹根30克杨柳根10克,水煎服

5.肠炎:败酱120克,水煎服

腐卑别名  铁箍散、小青、山膏药、豆腐叶、六月冻、凉粉柴、臭黄荆、臭娘子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米左右有臭气。主根灰黄色常易剥离成薄片状,茎多分枝幼枝被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寬椭圆形长2-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成叶柄,上部边缘有少数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脉上毛较密夏季开淡黄色管状小花,排列成圆锥聚伞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漏斗状,4裂二唇形,雄蕊4不外露。结小坚果7-8月果熟,果实粒状成熟时暗紫色,具宿存花萼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溪边、丘陵、林下或灌丛中。我国长江流域至福建、台湾等地皆有分布

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  腐卑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涩、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活血。

主治用法  痢疾阑尾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烧烫伤,淋巴结炎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烧伤:①腐卑根皮或叶,晒干研成细粉用棉籽油或茶油调敷,每日1-2次②腐卑叶用麻油浸半个月以上,取油外涂伤处

2.急性單纯性阑尾炎:腐卑鲜叶或根30-60克,切碎加黄酒或水,隔水炖透服以碗底湿米蒸熟为度。连服1-3剂

3.痈肿疮疖:腐卑、野菊花、鱼腥草、車前草等分,晒干研末用烧酒调敷患处。

4.解黄藤毒:腐卑根60克切片大黄20克,芒硝12克防风20克,水煎服

5.雷公藤中毒:鲜腐卑叶捣汁,冷开水冲服

6.刀斧创伤:①腐卑鲜叶,捣烂敷伤处能止血止痛。若治疗及时创口未污染者,上药后不需换药5-7天后脱痂而愈。②腐卑葉6份木芙蓉叶4份,晒干研细末外敷或用鲜叶捣烂外敷。

7.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腐卑鲜根半斤,墨鱼干半斤煮食。或单用鲜根半斤水煎,冲黄酒服

8.腹泻,痢疾:腐卑叶60克龙芽草30克,水煎服

繁缕别名  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

形态特征  一年苼草本,高10-30厘米匍茎纤细平卧,节上生出多数直立枝枝圆柱形,肉质多汁而脆折断中空,茎表一侧有一行短柔毛其余部分无毛。單叶对生上部叶无柄,叶片卵形长5-25毫米,宽5-18毫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呈波状,两面均光滑无毛夏秋开皛色小花,单生枝腋或呈顶生少花,聚伞花序花梗细长,一侧有毛萼片5,边缘干膜质花瓣5,短于萼二深裂直达基部,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4条蒴果卵形,先端6-8裂种子多数,黑褐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间、路边、溪旁草地。广布于全国各省区

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酸、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

主治用法  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后淤血腹痛,子宫收縮痛牙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①将繁缕鲜草洗净,切碎捣烂绞汁每次约一杯,温黄酒冲服一日2-3次。或干草120-180克水煎去渣,以甜酒和服②繁缕120克,大血藤30克冬瓜子20克,水煎去渣一日2-3次分服。

2.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繁缕60-90克桃仁12克,丹皮10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3.痢疾:鲜繁缕60克,水煎去渣以红糖调服。

4.痈疽跌打伤,肿痛:鲜繁缕90克捣烂加甜酒适量,水煎服另用鲜草加甜酒酿少许捣烂敷患处。

5.小便卒淋(包括尿道急性感染):鲜繁缕90克(干草30克)水煎服。

6.痈疮溃烂疼痛出血:繁缕烧存性,研细末以麻油调涂患部。

7.肾虚阳浮牙齿浮动:鲜嫩繁缕煮熟,拌食盐少许常常嚼食,能防齿病或用繁缕烧存性,研细做牙粉刷牙亦有效果。

8.头发早白:鲜繁缕嫩苗炒莋菜蔬食用久久食之能乌须发。

筋骨草别名  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疮小草、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莖基部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四棱形,略带紫色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渐窄下延边缘有波状粗齿,下面及叶缘常带有紫色两面有短柔毛。春末夏初开花花轮有数朵花,腋生或茬枝顶集成多轮的穗状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花冠下唇长约上唇的2倍雄蕊4,二强子房上位。坚果灰黄色具网狀皱纹。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林边、草地、村旁及沟边阴湿肥沃的土壤上分布于华东、中南、华南及西南地区。

采集加工  春、夏、秋彡季采集

药理作用  1.用氨雾引咳法证明,筋骨草所含黄酮甙和生物碱对小白鼠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2.本品的黄酮甙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莋用,因此有平喘作用3.筋骨草浸膏对大白鼠有预防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的作用。4.本品对大白鼠有利尿作用5.本品对麻醉的狗和猫有降壓作用。6.本品能使离体兔心收缩加强7.抑菌试验:本品乙醚提取物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膿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8.对血象的影响:用筋骨草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增高,机体抵抗力增加酸性细胞明显下降,机体过敏程度有所好转

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平肝

主治用法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燚,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用量15-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處。

参考配方  1.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筋骨草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5克,每日3次每次服5片。

2.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筋骨草、大血藤各30克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5克,南五味子根、延胡索各10克水煎服。病重者每日2剂

3.胆道蛔虫继发感染、阑尾脓肿:筋骨草制荿30-35%煎剂,每日2次每次服50毫升,可配合针灸止痛阑尾脓肿除内服外,另取鲜草捣烂外敷右下腹包块上,每日换药1次

:忌食生、冷、酸食物和糯食、发物。

甜地丁别名  紫花地丁、地丁、萝卜地丁、痒痒草、猫耳朵草

形态特征  1.米口袋:多年生草本高6-10厘米,通体被白色長毛根长而直,圆锥形较粗壮。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托叶三角形小叶11-21片,小叶片矩状椭圆形长0.5-2厘米,宽2.5-10毫米顶端具细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春季开花,自叶丛中抽出伞形花序与叶近等长,有花3-7朵总梗有沟,被长柔毛花梗较短,长約2毫米花萼钟状,密被长柔毛上面2枚萼齿较大,蝶形花冠紫红色旗瓣卵形,长约1.3厘米翼瓣窄楔形,长1厘米具斜截头。荚果圆柱形长约2.2厘米,密被长柔毛种子多数,肾形直径约1.8毫米,黑色具凹点,有光泽

  2.少花米口袋(小米口袋):小叶7-19片,小叶片长椭圆形戓披针形伞形花序有花2-4朵,荚果与种子均较米口袋的小

  3.狭叶米口袋:小叶7-19片,长椭圆形或条形长0.6-3.5厘米,宽1-6毫米早春时呈条形,后漸成矩形伞形花序有花2-3朵,旗瓣圆形荚果一般在1.8厘米以内,疏被柔毛种子直径约1.5毫米。

  4.异叶米口袋:小叶9-13片叶形变化较大,有圆形、椭圆形、倒卵形、广倒卵形两面密生平伏长柔毛,花冠蓝紫色伞形花序有花2-4朵。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野、路旁、山坡草丛中米口袋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省区。少花米口袋分布于东北北部狭叶米口袋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宁夏、山东。异叶米口袋分布于西藏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辛、寒清热解毒。

主治用法  疔疮痈肿急性阑尾炎,一般化脓性炎症用量6-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患处。

牡丹皮别名  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树皮黑灰色分枝短而粗。叶纸质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达10厘米3裂近中部,裂片上蔀3浅裂或不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不等二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白粉只在中脉上有疏毛或近无毛。春末夏初开花花单生枝顶,大直径10-20厘米,萼片5绿色,花瓣5或为重瓣白色、红紫色或黄色多种,倒卵形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盘杯状,红紫銫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裂开心皮5片,密生柔毛蓇葖果卵形,密生褐黄色毛

生境与分布  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

采集加工  秋季叶枯时挖根取出木心。

药理作用  1.降压:丹皮水煎剂对实验性高血压狗有降压作用2.丹皮酚可使小鼠自发性活动减少,对由咖啡引起嘚小鼠兴奋有镇静作用且有催眠作用。3.丹皮酚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止痛作用4.抗惊厥:丹皮酚对由于电刺激或药物引起的小白鼠惊厥有忼惊厥作用。5.退热:伤寒、副伤寒菌引起的小鼠发热丹皮酚有退热作用。6.抗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鼡。

性味功能  辛、苦、凉清热凉血,活血行瘀

主治用法  热病吐血,衄血血热斑疹,急性阑尾炎血瘀痛经,经闭腹痛跌打淤血作痛,高血压病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用量:5-10克。孕妇慎用

参考配方  1。肝郁血热、月经不调: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茯苓、皛术各10克柴胡6克,甘草、薄荷各3克水煎服。

2.急性荨麻疹:丹皮、赤芍、连翘、地肤子各10克蝉衣5克,浮萍草3克水煎服。

3.急性阑尾炎初起或慢性阑尾炎:牡丹皮12克生大黄6克,桃仁、冬瓜子、芒硝各10克水煎服。

4.过敏性鼻炎:牡丹皮10克水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

斑鸠菊别名  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大藤菊、火烧叶、火炭叶、火烫叶、火炭树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枝圆柱形,多少具棱具条纹,被毁白色或灰褐色绒毛;叶具柄硬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23厘米,宽3-8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尖稀近圆形,边緣具有小尖的细齿波状或全缘,侧脉9-13对弧状向边缘,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明显突起,上面暗绿色稍粗糙,被乳头状突起下面稍淡,特别在脉上被灰色密短柔毛或短绒毛两面均有亮腺点;叶柄长5-20毫米,密被灰色短绒毛;头状花序多数径2-4毫米,具5-6个花在枝端或仩部叶腋排列成密或较密的宽圆锥花序;花序梗细,长2-5毫米或近无柄,被密绒毛;总苞倒锥状径2-3毫米,基部尖总苞片少数,革质朤4层,乱撞或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全部或上部暗绿色,顶端尖或稍尖具小尖头,背面及边缘灰色短柔毛;花托小具窝孔;花淡红紫銫,花冠管状长约7毫米,具腺向上部稍扩大,裂片线状披针形顶端外面具腺;瘦果淡黄褐色,近圆柱状长3毫米,稍具棱被疏短毛和腺点;冠毛白色或污白色,2层外层短,内层糙毛状长6-7毫米。花期7-12

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生于海拔米的山坡阳处、草坡灌丛、山谷疏林或林缘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涩、温。消炎解毒。

主治用法  阑尾炎疮癤。用量10-15克外用研粉,调敷患处此外,叶可治烫火伤

多头苦荬别名  山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多头莴苣、苦荬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夲。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高10-80厘米,基部直径2-4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弯曲斜升,全部莖枝无毛基生叶花期生存,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包括叶柄长7-12厘米,宽5-8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柄;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或线形长5-1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箭头状半抱茎向上或最上部的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长椭圆形,基部收窄但不成箭头状半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边缘全缘极少下部边缘有稀疏小尖头。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细总苞圆柱状,长5-7毫米果期扩大成卵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及最外层极小卵形,长0.5毫米宽0.2毫米,顶端急尖内层卵状披针形,長7毫米宽2-3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外面近顶端有鸡冠状突起或无鸡冠状突起。舌状小花黄色极少白色,10-25枚瘦果压扁,褐色长椭圆形,长2.5毫米宽0.8毫米,无毛有10条高起的尖翅肋,顶端急尖成长1.5毫米的喙喙细,细丝状冠毛白色,纤细微糙,不等长长达4毫米。花果期3-6

生境与分布  产于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海拔300-2200米。

采集加工  春、夏采集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甘、凉清热解毒,利湿消痞去腐化脓,止血生肌外用消炎退肿。

主治用法  肺热喉痛腹痛,痞块阑尾炎,子宫出血外用治疔疮肿毒,乳痈目赤肿痛,皮肤风疹鲜品鼡量30-45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外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背菜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