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乳突炎治疗方法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欢迎来到医学全在线网站!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疾病名称(英文)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MANXINGHUANONGXINGZHONGERYAN
中医:脓耳,底耳,缠耳,耳疳,震耳,聘耳,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系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并存。临床上以长期持续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一般认为急性中耳炎6~8周未愈则示病变已转为慢性。
本病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而迁延为慢性;
2、鼻及咽部感染病灶,如慢性鼻窦炎、、等,常为本病的重要诱因;
3、儿童急性传染病所并发的急性中耳炎,因病变重,可造成骨质或听骨坏死,不易治愈而转为慢性;
4、乳突气化不良时,发生急性中耳炎易演变为慢性,但许多学者则认为,乳突气化不良是中耳炎的结果,而非病因;
5、全身性慢性疾病,如贫血、结核等可诱发本病。
本病常为两种以上化脓性细菌的混合感染,病程中感染的细菌可有改变。致病菌以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较为常见。
本病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邪毒滞留,病程迁延而成,与脾、肾亏虚关系密切。脾虚生湿,浊邪上干,与邪毒互结久稽于耳,发为本病;或肾虚耳窍失养,虚阳上浮及虚火上炎,与邪毒互结,蚀损肌骨而成脓。
强度与传播
本病为耳科常见病,发病率约在3%-30%。
本病病理变化为,中耳粘膜感染后,病变轻者,粘膜单纯水肿、充血,圆细胞浸润,炎症控制后可恢复正常。随着慢性炎症的发展,主要病变见于粘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浆细胞增加和大部分上皮纤毛脱落,血管扩张,组织水肿,有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鼓室粘膜及其基底膜增厚。部分鼓室粘膜上皮变为鳞状上皮,病变严重时部分上皮破坏,局部产生肉芽组织,此种组织常为炎症侵及骨质的征象。骨炎区粘膜日久可变为息肉,此为结缔组织增生变化,为多发性或单发性,可来自鼓膜穿孔边缘、听骨、上鼓室、鼓窦入口及鼓室盖等处。若细菌毒力强、炎症重且病程长者,病变常超出粘膜之外,侵及骨壁而引起骨坏死,局部有破骨细胞腐蚀,使骨细胞死亡及消失。后期可见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并存。有时感染的毒性产物可被吸收,或炎症通过圆窗膜、镫骨前庭关节的环状韧带或骨迷路瘘管的骨内膜进入耳蜗,引起耳蜗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
胆脂瘤或称角质瘤,为一非真性肿瘤,其特点为中耳腔内存在表层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衬于囊性结构的内面,不断角化脱屑,堆积于囊内而成胆脂瘤。临床上胆脂瘤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前者较罕见。中耳胆脂瘤的特征为中耳腔内存在高度增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邻近的骨破坏。
中医诊断标准
1.脾虚邪滞
证候:病程长,间歇性或持续性耳内流脓,脓液粘白或粘黄,量多少不一,无臭味。检查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肿胀色淡,听力稍减退。全身并见面色不华,头昏沉重,倦怠乏力,腹胀,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白微腻,脉缓无力。
辨析:①辨证:以长时期耳内流脓,无臭味及全身脾虚见证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脾虚湿浊上干,邪毒滞留,故耳内流脓,湿浊盛则流脓量多而色白,臭味不明显,湿浊久郁化热则脓粘黄。若调摄得宜,脾健,浊阴降,则流浓有停止之时。湿浊邪毒互结于上,蚀损鼓膜,故见鼓膜穿孔,鼓室粘膜肿胀色淡,听力亦呈下降。全身及舌脉所见,均为脾胃虚弱,湿浊内盛之征。
2.肾虚骨腐
证候:耳脓量少,污秽而臭,经年累月不瘥,听力显著减退。鼓膜紧张部后上或松弛部边缘性穿孔,可见或掏出豆腐渣样腐物或见有暗红色肉芽长出。全身并见头晕神疲,腰膝i软,足心热,心烦多梦、咽干口燥,舌质偏红,苔薄少,脉细数等肾亏虚之证,或形寒肢冷,面色s白,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弱等肾阳亏虚之证。
辨析:①辨证:以耳脓量少,污秽而臭,反复难愈,听力减退,检查见穿孔处有豆渣样腐物及肉芽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肾主骨,开窍干耳,肾虚邪滞,耳窍失养,骨脆不坚,更因虚火上炎或虚阳上浮、与湿浊邪毒互结,蚀损肌骨而成脓,故耳内流脓且奇臭,且可见豆渣样腐物,日欠尚可变生红色肉芽。因鼓膜、听骨受损,兼以肾虚耳窍失养,故听力显著减退。
西医诊断标准
1.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2.单纯型,鼓膜中央性穿孔,有粘液性分泌物、不臭,乳突X线摄片为坚实型,无骨质破坏及胆脂瘤形成。
3.骨疡型:鼓膜有边缘性或松弛部穿孔,骨壁被侵蚀,听骨破坏,分泌物有臭味,鼓室粘膜充血、肿胀、增厚或有肉芽、臭肉。乳突X线摄片有骨质破坏。
4.胆脂瘤型:多为鼓膜后上边缘性穿孔,有白色豆渣样臭分泌物,乳突X线摄片有胆脂瘤空洞。
5.如有剧烈头痛、发热、寒颤、耳痛、流脓突然减少,眩晕、恶心、呕吐、面瘫或乳突区压痛等症状,应注意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
西医诊断依据
长期耳流脓史,伴听力下降。鼓膜紧张部或松弛部穿孔,鼓室粘膜水肿或有肉芽增生。根据脓液性质、穿孔部位、耳道上皮内侵情况及乳突X线摄片可区别类型。
一、临床表现及分型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三型,此三型无明显阶段性区分,可两型同时并存。
1.单纯型:多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耳流脓。常为间歇性,量多少不定。脓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无臭味。
2.骨疡型:又你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性中耳炎迁延而来,致病菌毒力较强,多为葡萄球菌或厌链球菌。此型特点为: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粘稠且有臭味,偶见脓液中混有血丝,为肉芽出血所致。
3.胆脂瘤型:此型特点为长期持续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特殊恶臭。一般有较重的传导性聋,晚期可为混合性聋。但有时可因中耳内胆脂瘤连接中断的听骨链,而使听力无明显下降。
一、单纯型:检查时见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大小不一,中央性穿孔,穿孔大时锤骨柄可暴露或被腐蚀。急性炎症时,残余鼓膜及鼓室粘膜可充血水肿,静止期粘膜呈淡粉红色,光滑润泽,无肉芽。此型多为轻度至中度传导性聋。
二、骨疡型:检查时见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自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或有长蒂息肉自穿孔处脱出而堵塞于外耳道,严重影响引流。听力检查可有较重传导性聋。此型称危险型,易发生并发症。
三:胆脂瘤型:检查时可见鼓膜为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边缘性穿孔,穿孔内可见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味奇臭。穿孔有时为痂皮所复盖,检查时须去除痂皮,以防漏诊。此型亦称危险型,易发生并发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仅影响中耳也可影响内耳功能而致混合性聋。其感音神经性聋有以下特征:可发生于任何频率,但高频更明显;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的增长,患耳骨寻阈值升高;高频骨导阈值随病变范围的扩大而升高。
(1)X线平片检查:常用有颞骨侧位、轴位及伦氏Ⅱ位片。
颞骨侧位:
劳氏(Law)位:此片内、外,中耳结构重迭较多,主要观察乳突气房、天盖、乙状窦板及脑膜横窦角。
许氏(Schweller)位:本片外耳道与鼓室重迭,可观察上鼓室、鼓窦的大部分、锤骨头的一部分、鼓窦入口、鼓室盖、乳突气房、乙状窦板、岩部、颧根及下颌骨关节突等。
颞骨轴位:
梅氏(Mayer)位:此片主要显示鼓窦、鼓窦入口及外耳道,还可观察乙状窦板、乳突的浅层及深层气房,常作为伦氏位的补充摄片位置。伦氏(Runtstrom)Ⅱ位:此片能较好地显示外耳道、听骨、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及其周围结构,包括乙状窦壁。重要的是,它能发现早期胆脂瘤的骨破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乳突X片大多表现为硬化型或板障型,病变的不同分型其X线表现亦不相同。单纯型中耳炎的乳突X片多为硬化型,气房结构消失,但鼓窦无扩大,听骨可完全整或有破坏。胆脂瘤型则在有胆脂瘤的部位出现边缘清晰、锐利、有致密白色硬化带围绕的透明区。如有乙状窦板或鼓室盖骨破坏时,可出现局部骨质缺损,连续线中断。在鼓窦及乳突部的胆脂瘤空洞中可清晰见到骨迷路影。骨疡型一般破坏范围较胆脂瘤小,且骨破坏区边缘不整齐,常有听骨破坏。
(2)CT扫描: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实验室诊断
1.纯音听阈:可了解病变部位及损害程度,如单纯鼓膜穿孔时,一般气导损失在40~45dB之内,如气导损失达60dB以上,说明听骨全失或仅残存镫骨底板,如镫骨固定可有骨导下降,出现Carhart切迹(即骨导在2000Hz处下降)。
2.假鼓膜试验(贴补试验):用棉片或纸片封闭鼓膜穿孔,恢复中耳原来的扩音作用及保护圆窗的音屏作用。如听骨链及两窗正常,骨导听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则贴补试验后气骨导差距应缩短到15分贝以内。如贴补试验后听力无改进或下降,一般表示听骨链中断。
3.瘘管试验:用Singer耳镜向外耳道内交替加压和减压,如出现眼震或眩晕,则为试验结果阳性。但阴性时亦不能完全排除瘘管的存在,肉芽或胆脂瘤可复盖瘘管,出现假阴性结果。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慢性肉芽型鼓膜炎:有耳流脓史,量较少,听力无下降或轻度下降。检查时见鼓膜表面有1个或多个小肉芽,有时可见小的浅溃疡。X线检查正常。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可有脓,但稠厚,无粘液,鼓膜及听力正常。在外耳道有肉芽时尤应注意鉴别,往往需在咬除肉芽后方可确诊。
3.结核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起病隐袭,多无耳痛,脓稀而有臭味,听力下降明显。检查时可见鼓膜水肿苍白,有时见苍白色息肉样组织,可有多个穿孔。病变发展可使骨部外耳道形成肉芽,或乳突部出现瘘管,成人常出现面瘫,小儿可有颈淋巴结肿大。X线片显示乳突毛玻璃样骨质破坏或死骨形成。脓液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如有肉芽可取之做病理切片检查,可显示典型的结核病变。
4.中耳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以上患者,有耳流脓,常为脓血性,流脓史不很长即可出现外耳道肉芽,肉芽生长较快。脓有癌臭味。检查时见外耳道肉芽,色常污秽,触之易出血。晚期可出现面瘫及颅神经麻痹。X线检查示明显骨质破坏,取外耳道肉芽做病理检查可确诊,多为鳞癌。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①单纯型者耳流脓停止,听力提高。②骨疡型、胆脂瘤型手术治疗后,乳突腔上皮愈合,无分泌物。
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恢复听功能。单纯型以保守治疗为主,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一、保守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等。
2.药物治疗:近年来临床治疗注意了中耳脓液的细菌培养,发现主要致病菌为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厌氧菌感染亦渐受重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治疗时应予以注意。局部用药有:
(1)抗菌消炎剂:0.25%~0.5%氯霉素溶液、10%磺胺噻唑溶液、5%氯霉素甘油、1%素溶液、3%洁霉素液、4%硼酸酒精等。
(2)抗生素与激素混合类:复方氯霉素液、多与混等。
(3)粉剂:1%~2%碘硼酸粉合剂、1:4的氯霉素硼酸合剂、三磺粉等。
(4)干耳剂:4%硼酸醇、1%氯霉素硼酸甘油醑等。局部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用基贰类抗生素滴耳剂可引起内耳中毒,应忌用;耳内脓液较多时,应先以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无脓后再滴药;局部用药同样可产生耐药性,故必要时应更换;滴用水剂、醑剂和油剂,以置换法最好。滴药时患耳朝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按压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
3.其他疗法:①吸引法:用16~18号钝头弯针接吸引器,在直视下进行抽吸,如脓液较粘稠,可滴入耳内抗生素稀释液后再抽吸,直至耳内脓液彻底清除为止。②高负压疗法:适应证以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上鼓室胆脂瘤为主。治疗中负玉最高安全限度为80.0kPa(600mmHg)。
二、手术治疗胆脂疡型、骨疡型和保守治疗无效的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范围及听力情况分别选择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随着手术设备和手术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鼓室成形术的适应证也明显放宽。慢性流脓不是手术的禁忌证,局部病灶不除尽则难以干耳,可在有脓的情况下施行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即完壁式鼓室成形木)。此种术式要求乳突"轮廓比"(亦称骨骼化),即用电钻磨除全部乳突气房,彻底去除病灶及入侵的鳞状上皮,否则有复发之忧,然后同期施行听骨链重建。二期鼓室成形木,即在某些情况下,如下允许一期完成去除病灶和听力重建时,需分二期完成。一期去病灶(完壁式或开放式),造就一个含气中耳腔,6~8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即听骨链重建术。
一.辨证选方
1. 脾虚邪滞
治法:健脾渗湿,扶正祛邪。
方药: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加减。20g,皂角刺6g,银花10g,桔梗10g,陈皮10g,白芷10g,川芎109,白术10g,10g,10g,泽泻10g,石菖蒲10g,炙6g。纳差腹胀便溏者,加薏苡仁、砂仁;脓液粘黄、加黄芩、、野菊花;脓液黄臭,加穿山甲、泽兰、马勃。
2.肾虚骨腐
治法:补益肾元,扶正祛邪。方药:偏肾阴亏虚者,以知柏汤(《景岳全书》)加减。知母12g,黄柏10g,熟地10g,淮山药10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木通10g,夏枯草10g,穿山甲6g,皂角刺6g,桃仁10g。偏肾阳方虚者,以(《金匮要略》)合(《外科全生集》)加减。附片10g,肉桂6g,熟地10g,淮山10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胶6g,炮姜炭10g,麻黄6g,白芥子10g,10g,山慈菇12g。
二、其他疗法
(一)清洁法为其他耳局治疗基础,以双氧水或淡白醋(白醋、冷开水各半)洗净耳内脓液,拭干后再作其他如吹药、滴耳等治疗。
1.氯冰散(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耳灵散:冰片、玄明粉、硼砂各1g,硇砂0.3g,研粉,吹耳。
3.枯轻散:枯矾10g,轻粉2g,雄黄10g,研粉,用于耳内息肉,可吹或醋调涂息肉上,或用耳钳咬除息肉后涂于根部。
4.四色散:黄连15g晒干研末过80目筛,青黛10g、银珠10g、冰片5g研后与黄连末混研匀,每日吹耳1~2次。
5.枯矾散:麝香3g,枯矾15g,乌贼骨(草纸包裹煨黄或在火中烤黄)15g,硼砂3g,冰片2g,共研细末,过120目筛,每次吹入0.1g,每日3次。
6.耳炎散:黄连、、没药、枯矾各30g,青黛20g,冰片5g,分别研成粉,纳入胆汁未泄的鲜猪胆中,丝线扎口,挂于高处,待阴干后取药研粉,过120目筛,吹耳,每日3次。
1.重楼酊:重楼(七叶一技花)15g,川连、五倍子、苦参、黄柏、各10g,冰片3g,前六味酒浸二周,加入冰片,过滤。首次浸耳1小时,后每日滴耳2~3次。
2.麝香酊:麝香1g,75%酒精10ml:将麝香溶入酒精内,密封7日后滴耳,每次1~2滴、间日1次。
3.胡桃油:将胡桃仁晒干研末,蒸熟加压取油5ml,加冰片1.5g,黄连粉1g,拌匀后滴耳,每次滴入0.1ml,每日1~2次。
4.黄柏液:黄柏30g,加水250ml,煎半小时,滤去渣,浓缩至20ml,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
5.四黄液:黄连15g,黄芩,黄柏各9g,黄6g,加水300ml浸泡24~36小时,文火煎沸60分钟,去渣过滤二次,加入2%苯甲醇防腐备用。患耳向上,滴药4~5滴,保持此姿态10~15分钟,每日滴药3~4次。
6.鸡蛋黄油:取鸡子6个煮熟,留蛋黄,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至油出。每日早晚滴耳,每次3~4滴。
7.猪冰滴耳液:冰片3g,麝香1g,共研极细末,取猪胆汁4ml与上药混匀滴耳,每次3~5滴,每日3次。
8.活:取大活田螺久胃水中吐净污泥,用时剪开尾部螺尖,对准外耳道口,以物刺激螺盖,螺体收缩即有粘液自螺尾流出。滴数不限。
(四)塞耳:冰片霜:用两个平口瓷碗,将冰片适量放入碗内,碗口上下相对,白胶布密封,碗底用武火薰烤3~5分钟,冷却后开封,将碗边之霜刮下入药。用时以棉球沾霜塞入耳内,每日2次。
(五)灌洗:银花15g,黄连6g,15g,半伎莲20g,加水300ml,浓煎成100ml,去渣,澄清备用。以吸管吸药滴入耳内,至灌满时侧耳倾出,并以干棉球吸干耳内余液,每日早、中、晚各1次。
(六)药捻疗法红G0g,冰片3g,麝香1.5g,共研细末,装瓶蜜封。用脱脂棉搓成长2~3cm,直径1mm的棉捻,消毒后以75%酒清浸湿,在药粉中沾匀,放入外耳道底部,应距鼓膜2mm,每日1次,一般2~4次可愈。
(七)中药药膜贴补穿孔中药药膜由黄芪、黄芩、提取物与基膜制成,先以小棉卷子沾50%三氯醋酸沿鼓膜穿孔边缘烧灼一圈,将药膜剪成较穿孔直径大2mm大小圆片、轻轻贴敷于穿孔处,每周1次,至穿孔完全修复为止。本法适用于慢性单纯性中耳炎鼓膜紧张部中小穿孔者。
1.体针:参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2.耳针:取穴为口、屏上、艇中、内耳,以皮内针刺入3~5mm,橡皮膏固定,亦可行堆豆治疗。每天按压口穴、屏上穴3~5次,每次约1~2分钟。(中国针灸1985;(5):15)
中西医结合治疗
1、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外用耳炎宁滴耳液(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连、黄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其机理是由于耳内组织损伤后可能释放酶类物质,致使中耳的氧含量降低,某些厌氧菌因而得到保护,当需氧菌感染时亦消耗中耳的氧含量,为厌氧菌繁殖生长创造条件和内环境。因此,在治疗中应选用既抗需氧菌又抗厌氧菌的药物。大黄具有抗厌氧菌的作用,黄连和黄柏均含小蘖碱,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需氧菌均有抑制作用。
2、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促进鼓膜穿孔愈合,以防止炎症复发,保持和提高听力:先用50%三氯醋酸棉签,沿穿孔边缘轻轻涂擦烧灼,出现0.5~1mm宽的白边(为腐蚀创面),再贴中药膜(由黄芪、黄芩、赤芍等提取物与基膜制成)。其作用机制为:经烧伤刺激促进鼓膜上皮、粘膜层增生,以中药药膜贴于穿孔处起"搭桥"作用,新生的粘膜层沿药膜向心性生长闭合,再生的上皮组织沿粘膜层生长覆盖穿孔。中药药膜内含黄芪大补气血,促进组织生长;赤芍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黄芩清热解毒,具有抗过敏、抗感染的作用。在化学刺激、搭桥的基础上,中药有效成份可促进组织再生与修复,从而加速了穿孔的愈合。
3、外耳道喷红棉散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红棉散成分及配制:煅、枯矾各9g,冰片1g,海螵蛸(烧灰)、胭脂(烧灰)各3g,飞丹6g,共研细末,过筛,装入消毒后的瓶中备用。方中海螵蛸:味咸温,入肝肾经,功效为收敛止血;冰片:辛苦,微温,入心、脾、肺经,能清热止痛;枯矾为一种收敛剂,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杆菌的抗菌效价均在1:80~1:160。煅龙骨、胭脂、飞丹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之功效。本方还有止痒、防腐的作用。对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外耳道喷入红棉散,疗效较为满意。
如明代《婴童百问》所云:"有五般停耳候:停耳者,常有黄脓出是也;脓耳者,常有红脓出是也;缠耳者,常有白脓出是也;底耳者,里面腥臭;囊耳者,里面虚鸣,时出青脓。然五般病源一也。皆由风水入耳,内有积热上壅而成,若不早治,久则成聋"。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评论加载中...
(必填项)
评论内容: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剂 - 中耳炎 - 育儿网
当前位置: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剂
更多关于 的文章
的其他文章
最新宝宝图片
推荐博客文章
爸爸在一旁猫着腰跟着跑,已经汗流浃背了。这远比当怪兽被小朋友追赶要大许多啊。
育儿论坛每日精选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症状
本文导读:非化脓性中耳炎并不是分泌性中耳炎,很多学者都把它们混淆了,其实非化脓性中耳炎与分泌性中耳炎,两者之间是有一般区别的。本文主要讲的是非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非化脓性中耳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含义
& 非化脓性中耳炎是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行所引起的中耳炎,非化脓性炎症。它有很多同义词如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水、渗出性中耳炎、胶耳、鼓动膜等,这些同义词其实均为根据非化脓中耳炎的病理过程中的某一特点命名的。
&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具有积液的非化脓性中耳,也有人称之为渗出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浆液性中耳炎、鼓室积水等,一般使用分泌性炎、渗出性中耳炎两个名称。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 ①鼓室积液。
& ②耳闷、耳聋、有时伴耳鸣,重者可出现眩晕,可在阿欠、喷嚏、搐鼻或改变头位时听力有所改善。
& ③鼓膜内陷、光锥消失、变位或变形。
& ④早期听力计显示低濒率下降为主的曲线,晚期可见高频区听力下降。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症状:
& ①X线孔突气化不良,或呈硬化。
& ②耳聋及堵塞感症状隐,听力渐进性减退至停止伴耳鸣头晕。
& ③咽鼓管功能检查,可有闭塞,狭窄等功能障碍。
& ④鼓膜内陷,锤突明显外突、锤骨柄后上移位,光锥变形、消失、鼓膜增厚,活动度差,鼓膜与鼓室内壁粘连而完全不活动。
& ⑤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耳聋,重时可呈混合性耳聋。
& ⑥声阻控测听提示鼓室负压及鼓膜听骨链活动受限,平坦型鼓室压图曲线,镫骨肌反射消失。
耳鼻喉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中耳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临床常表现为耳区胀痛、听力下降以及伴有发烧、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旦鼓膜穿孔,可见脓液从耳中流出,此时肿胀的症状反而减轻。一些家长对耳内会有脓液流出大惑不解,常以为是水灌入耳中所致,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
&&&&引起孩子中耳炎的主要因素
  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细管子通往鼻咽部,医学上称为咽鼓管。由于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加上小儿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急性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或由于婴儿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而成为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此外,给小儿掏挖耳朵,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游泳时,水会从外耳道进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没有孔的话,水是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的。不过,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孩子的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
  躺着喝奶
  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称: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所以,宝宝喝奶或其他饮料时,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
  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再加上适量运动对于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而且一定要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欧洲的研究报告表明:家里有人吸烟,容易诱发中耳炎。即使你把那个吸烟者赶到阳台上吸烟,他的头发和衣服上也会沾有香烟的有害物质。他再去抱宝宝时,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吸附在宝宝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中耳炎会影响宝宝听力吗?
  慢性中耳炎(中耳炎),如果宝宝反复发生耳部感染,可能造成咽鼓管损伤。耳部感染时,宝宝的听力也可能会暂时损失。
&&&&三种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卡他性中耳炎
  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或者非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常有感冒史。急性期可有轻度的耳痛。渗出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加强本病的预防工作对小儿的防聋 治聋非常重要。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中耳炎的治疗中除全身应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外,鼻腔局部滴药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滴鼻剂为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滴鼻剂。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表现为发热和耳痛,耳流脓;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更应重视鼓室内脓液的及时排出,以防引起听骨链的损害。所以,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就是合理使用 抗生素和鼓膜切开,通畅引流,而且后者对中耳炎的治疗更为重要。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多为单纯型中耳炎,为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者耳内进水引起。预防感冒和防止耳内进不清洁的水是预防的关键,治疗同可参照其它中耳炎专题。另外有的儿童可患者先天性 胆脂瘤,需要手术治疗中耳炎。
  最后专家提示对于小儿鼓膜穿孔后的修补手术应及时进行,有研究人果显示,9岁以上的儿童患者接受鼓膜修复术可以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是中耳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儿中耳炎的家庭护理要点
  1、根据统计,婴幼儿在3岁以前,约有70%得过中耳炎,其中有99%是因为感冒所导致的。所以,要预防小儿中耳炎,必须降低宝宝被感冒病毒传染的几率。
  2、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药之前应将宝宝的胳膊和腿扶好,大宝宝可以说服教育,争取合作。宝宝可侧卧于床上,也可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小宝宝可由家长抱在怀中,左手扶住宝宝的头部,右手及臂部抱住躯干和双手,两腿夹住宝宝的双腿,烦躁的孩子可用床单将两上肢裹缠紧,将头部固定。
  3、如果耳内有脓液,应先用3%的双氧水清洁耳道,然后再滴药。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使药液顺利流入。 1岁以内的宝宝可向下拉直耳垂,大宝宝应向后上拉耳廓。滴药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促使药液流入鼓膜区。如鼓膜已穿孔,药液可以流入中耳腔,这对治疗更加有利。滴药后要让宝宝侧卧,待药液渗入耳内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以免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4、慢性中耳炎经上述治疗仍不见好,而且脓液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时,说明有可能并发了乳突炎。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诊治,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5、喂奶时乳汁易逆流至鼻咽部再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哺乳时必须斜抱婴儿,以防乳汁逆流入中耳。
&&&&如何预防儿童感染中耳炎?
  1、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孩子够大的时候应该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2、戒烟。又多了一条不能吸烟的理由: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如果您戒不了烟,那至少别在家里抽烟。
  3、让孩子远离病源。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他/她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鼻过敏,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托机构时,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4、警惕发病迹象。怀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时应尽快看医生,这非常重要。为此,您需要了解预示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感染时,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但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描述耳痛,因此您需要注意预示耳朵即将感染的其他征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比平时更爱哭闹;耳内有液体流出(已经受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哭闹、抓挠耳朵、恶心和呕吐)。
  5、用瓶子喂奶时要小心。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瓶子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来源:搜狐母婴社区日 06:55  为何他们的中耳炎久治不愈?
  “中耳炎不算什么大病啊,为什么我治了那么久还不见好转?”这是发来咨询短信的读者最疑惑的一点。对此,专家表示,久治不愈首先要看治疗前你是否弄清了自己所患的中耳炎是哪种类型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治疗――中耳炎主要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两类,老百姓常说的中耳炎一般是指化脓性中耳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而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有三种分类――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每一种的治疗也不一样,像胆脂瘤型的中耳炎一旦确诊,就必须手术。而单纯型的,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但这个用药时间却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有些病人滴耳液甚至要1个月以上,才能使流脓停止。所以久治不愈一是要看你是否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二是要注意你的中耳炎是否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中耳炎发展严重的可引起脑部感染?
  中耳炎是常见病,在临床上,因为中耳炎发展严重而出现脑部感染的病例虽不多见,但常常后果严重。曾有一名中年男子自小左耳就经常性反复流脓,因为不感到疼痛,没有引起重视。一天他突感头痛剧烈、高热,且走路不稳,有嗜睡症状,被送到医院急诊就治。医生对其进行检查,诊断为脑脓肿。手术时,医生从该男子脑部引流出3毫升黄色脓液。当时医生解释说,引起男子脑脓肿的罪魁祸首是中耳炎――由于幼时没有及时治疗,中耳炎的细菌不断滋生,慢慢地破坏颅骨骨质,随后潜入到脑的某个地方,开始吞噬脑细胞,将“豆腐状”的脑组织变成了“豆浆”,最终形成脑脓肿。
  喂奶、擤鼻涕方式不对致孩子患上中耳炎
  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是引发中耳炎最常见的因素,但孙主任提醒说,喂奶姿势不当也可引起婴儿的中耳炎。这是因为婴儿的咽鼓管短而宽,又比较平,奶汁流到鼻咽腔后,容易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症。所以抱着给宝宝喂奶时,最好让他的头稍微比身体高点,让身体保持一个坡度。此外,擤鼻涕方式不对也可能引发中耳炎,比如用手指紧捏 双侧鼻孔,这样可能会将炎性鼻涕挤入咽鼓管。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用手指轻轻堵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将鼻涕向外“呼”出;或把鼻涕吸到咽部,从口中吐出;或在两鼻孔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轻轻用力向下擤出。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不要用力过猛,用力程度以耳朵听不到嗡嗡声为宜。
  母乳喂养的4大姿势5大技巧
  母乳是妈妈给宝宝的最好礼物,但是由于新妈妈经验不足,经常出现了妈妈着急,宝宝心急地吃不了奶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妈妈的哺乳姿势和哺乳技巧不够熟练,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哺乳的正确姿势,有哪些哺乳技巧。
  哺乳姿势一般有四种:
  1.半躺式:在分娩后的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这时,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便最为适合。把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2.榄球式:在喂哺双胞胎时,或同时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着妈妈时,这种姿势便尤为适合。婴儿躺在妈妈的臂弯,臀部相对,有需要时可用软垫支撑,而妈妈的下臂应托着婴儿的背部。身子应稍微前倾,让婴儿靠近乳房。开始喂哺后,便可放松及将身体后倾。这种姿势能让婴孩吸吮下半部乳房的乳汁。
  3.摇篮式:摇篮式喂哺最广为人熟悉。婴儿的头部枕着妈妈的手臂,腹部向内,而妈妈的手应托着婴儿的臀部,方便身体接触。利用软垫或扶手支撑手臂,手臂的肌肉便不会因为抬肩过高而拉得绷紧。采用这种喂哺姿势时,垫高双脚有助身体放松,例如把脚放在脚踏上。
  4.侧卧式: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时,可采用这种姿势。妈妈和婴儿都侧卧在床上,腹部相对,这样婴儿的口便会正对乳头。妈妈的手臂及肩膀应平放在床垫上,只有头部以枕头承托。妈妈可用卷起的毛巾或类似物品垫着婴儿,让婴儿保持同一姿势。
  要保证母乳喂养顺利成功,新生儿妈妈除了学习喂养姿势外,还必须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
[责任编辑:刘琳]&&来源:日 08:59  耳朵和眼睛一样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最重要的门户,而保护好宝宝的耳朵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北京东四妇产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付小青表示,宝宝经常躺着哭,妈妈们需每天用干棉签为宝宝护理耳朵,以免宝宝患上中耳炎。
  付小青指出,护理宝宝的耳朵非常重要,如果宝宝躺在那里哭了很长时间,眼泪就会进到耳廓里,加上分泌物和脏东西,宝宝的耳朵很容易发炎。如果得了中耳炎,会影响听力,而且恢复起来比较慢。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9:40  小宝宝睡不着,大多数家长第一反应是不是?其实缺钙并不是睡眠不安稳的唯一原因。
  “我家小宝宝,睡觉经常哭闹,每天晚上被她吵醒的次数不下十次,到底怎么了?”昨日,王先生向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邱行光咨询。
  王先生说,听说小朋友睡不着可能是缺钙,他一个月前就开始给宝宝吃鱼肝油和钙片,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邱医师说,宝宝缺钙,确实是会出现睡觉不安稳、易惊醒、夜汗多等情况,伴有枕秃、……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9:46  很多人喜欢给“塌鼻子”的宝宝捏捏小鼻子,希望能让鼻子长高点。近日,九个月大的童童却被捏出了中耳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五官科吴兴香医师提醒家长们,无论是为了鼻子变挺还是逗孩子,捏宝宝鼻子的动作都不可取。
  据介绍,童童原本聪明可爱,遗憾的是遗传了父母的“塌鼻子”。为了让孩子的鼻子能长高变挺,家长们就经常捏他的小鼻子,每天要重复很多次。最近,童童经常哭闹,同时还有甩头症状,五官科检查发现左侧的外耳朵……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搜狐母婴社区日 07:39&如何治疗宝宝中耳炎&&&&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
[责任编辑:李雪]日 09:25
  吃奶吃出中耳炎
  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女士因孩子在床上大哭不止,来不及给孩子垫枕头便让孩子吮奶吃,谁知孩子的哭闹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凶。后来孩子还出现了发热、抓耳摇头,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最后,孩子的母亲发现孩子的耳朵开始流脓出来,对声音不太敏感了,便急忙去看耳科医生。结果发现,孩子患的是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耳病,最近有专家认为,母亲为宝宝喂奶姿势不当也会引发孩子中耳炎……
[责任编辑:新雨]&&来源:搜狐母婴社区日 06:52&
&&&&NO.452
  日渐寒冷的秋冬,是8岁以下的小宝贝们耳朵炎症的高发季。除感冒、鼻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原因外,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小细节,会不知不觉间造成宝宝不同程度的耳痛甚至听力损害……
1、提捏鼻子
2、躺着喂奶
3、乱擤鼻涕
4、滥用奶嘴
5、游泳不当
6、乱掏耳朵
7、吸入“二手烟”
1、提捏鼻子
  夏夏长得乖巧可爱, 遗……
[责任编辑:李雪]日 09:42  小儿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在儿童耳部疾病中占首位,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强,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一般说不清楚,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疾病,延误病情。
  小儿易患中耳炎事出有因
  小儿罹患中耳炎远多于大人,这是因为儿童耳咽管比大人的短,而且宽,因此,儿童口腔、鼻腔的液体很容易返流到中耳腔,以致引起中耳感染;同时,儿童的抵抗力低下,也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导致急性化脓性中……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6:02
  连日的高温,让许多人选择游泳消暑。记者近日获悉:如果游泳方式不当,也能导致中暑,还有可能惹上耳炎、鼻窦炎等“游泳病”。
  户外游泳太久易中暑
  20岁的张先生前几天在海滨浴场游泳,谁知刚回到岸边,就一头栽倒在沙滩上,同伴赶紧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经诊断,张先生患的是日射病类中暑。
  据广医一院急诊科主任梁子敬介绍,很多人认为游泳本身就是一种消暑活动,其实如果游泳方式不当,反而更容易中暑。梁主……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搜狐母婴日 13:26
  主持人:怎么鉴别耳朵湿疹和小儿中耳炎?
  刘晓雁:我们鼻前庭和外耳道,虽然在耳朵眼里面,但是也有皮肤,所以也会发生湿疹,湿疹是外耳道痒,孩子会挠,它会有破溃、结痂。中耳炎的症状是疼,往外流脓性的分泌物,或者是出水。严重的外耳的湿疹,有皮肤感染了,照样可以引起中耳的反应。所以,小孩的耳朵痒,不用太担心,可以适当地轻轻的给他擦一点治疗湿疹的药。不让他湿疹加重,引起中耳的反映。如果孩子耳朵有分泌物,……
[责任编辑:李雪]日 08:50&常见耳疾 One 外耳炎
  Care For Your Baby Ears
  耳疾,就得先对耳朵有初步的认知。您知道外耳和中耳的区分在哪儿吗?简单来说,耳膜以外的地方,称之为外耳;耳道的部分和耳膜以内的地方,则称之为中耳。有了这层认知之后,就可以了解及中耳炎了。宝宝常患的耳疾,首先是外耳炎及中耳炎。看似不怎么严重的疾病,若没有得到父母悉心的照料,也可能酿成大病,严重者还会影响宝宝的听力……
[责任编辑:李雪]日 08:21
  中耳炎常常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找上小。快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宝宝的小耳朵吧!
  急性中耳炎不像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宝宝还小,不会说,加上急性中耳炎来得又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察觉。现在,就让我们来告诉你,怎么观察宝宝是不是得了急性中耳炎?什么情况下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认识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急性发炎,是4 岁以下孩子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中耳炎是由于耳咽管( 连通中耳腔和鼻……
[责任编辑:李雪]&&来源:日 09:32
  一般来说,远较成人易患耳疾。因的咽鼓管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仅为成年人的一半长,而且管径粗,位置较水平,管口常呈开放状。因此,鼻咽部细菌及分泌物容易经过此管进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患儿表现为耳朵疼痛,早期啼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伴、拒奶等症状。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对于……
[责任编辑:金惠]&&来源:搜狐母婴日 17:43
  6个月的宝宝白白嫩嫩、胖乎乎的实在可爱。由于宝宝的头已经能够支撑了,所以爸爸妈妈才有机会看清楚宝宝耳朵里面的状况。如果发现宝宝的耳垢不是很干爽,而是呈米黄色并粘在耳朵上,妈妈就会担心宝宝是否患了中耳炎。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叫做耳垢湿软,而中耳炎和耳垢湿软是有区别的。
  患中耳炎时,宝宝的耳道外口处会因流出的分泌物而湿润,但两侧耳朵同时流出分泌物的情况很少见。并且,流出分泌物之前宝宝多少会有一点儿……
[责任编辑:陈静]&&来源:搜狐母婴日 09:20
  频繁的中耳炎如果不加治疗,会导致永久性听力丧失,进一步延迟幼儿的说话功能。因为在3岁前正常的听力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中耳炎还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像乳突炎、脑膜炎等,或破坏平衡能力。
  ●通过医院配制的滴鼻药,可使宝宝的鼻腔通畅,细菌或者病毒就不容易长时间逗留,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症的机会就大大降低;
  ●对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宝宝,应给予及时的适当的治疗……
[责任编辑:陈静]日 15:00
  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小儿的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不但中耳结构不坚固,咽鼓管的发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这样,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与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这一特点,婴儿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细菌很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由于这一特点,也使哺乳的婴儿易患中耳……
[责任编辑:陈静]&&来源:搜狐母婴日 13:27
  网友:一个月前突然发现宝宝的右耳朵里面有脓水流出,去医院检查是中耳炎开了药头孢颗粒,吃了接近一个月一点儿好转也没有,今天又带他到医院检查,医院给打了吊瓶,听说中耳炎不好治。
  张文坤:中耳炎确实是比较难治,特别容易复发,得了中耳炎之后一定要及时就医,中耳炎最大的并发症是鼓膜穿孔,造成小儿耳聋。家长应该及时就医,医生开了药以后一定要按时按疗程服用,如果药不管用的话及时到医院调整用药,可能不是敏感……
[责任编辑:李雪]日 09:07  李女士:近来,我们托儿所有3个孩子患中耳炎,医生说婴幼儿易患此病。不知为什么,该怎样预防?
  耳鼻喉科医生:中耳炎确易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据资料称,美国儿童每年发生中耳炎多达245万,是儿童第二常见病,仅次于感冒。易发的原因首先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尚不健全,易感冒或受其他感染;其二是婴幼儿连接中耳与咽的咽鼓管较短且偏水平,使细菌容易从咽部进入中耳而引起发炎。一般到4-5岁后发病就会明……
[责任编辑:朴B]&&来源:日 07:17  中耳炎是中耳部位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是6个月到7岁宝宝最容易隐患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幼儿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中耳炎若未接受治疗,有可能造成孩子听力受损,父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临床上孩子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中耳炎的症状十分常见,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免疫力差,耳咽管又粗又短,鼻子或喉咙的病毒细菌很容易入侵中耳,感染的机会很大,而且复发几率高,所以爸妈一定要小心照顾病儿。  症状  当宝宝……
[责任编辑:芯蕊]&&来源:日 09:34
  李女士一岁大的女儿前些天呛奶后就经常哭闹,有时还用小手去揉耳朵。后到医院一查,才知道原是奶水呛到耳朵里,宝宝被感染患上了中耳炎。  北京同仁医院、北京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恩晖指出,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中耳炎是婴幼儿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的这条通道叫咽鼓管。但与成年人比较,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而宽,而且呈水平位置,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很容易经过咽……
[责任编辑:李雪]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中耳炎能根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