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曲亭镇广胜寺镇曹生卫生所怎么样

原标题:【收藏】洪洞各村名的來历原来我们村是这么来的!!

洪洞、赵城县名字的由来: 洪洞、赵城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洪洞县曲亭镇,取城南洪崖城北古洞之意。 趙城为周缪王封造父之地后为赵简子食邑,故名赵城

洪洞县曲亭镇历史悠久,在唐、虞、夏、商时代洪洞、赵成均属冀州之域。西周时洪洞为杨侯国古城在范村附近。赵城当时为赵国赵城东北三华里简子城为古城。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洪洞改称杨县秦統一六国,洪洞仍称杨县治所在今范村;赵城属彘县,治所在霍州东汉阳嘉三年(134年)彘县改为永安,治所在现在的仇池;洪洞扔称楊县隋义宁元年(617年)始置赵城县。义宁二年改杨县为洪洞县曲亭镇1954年7月1日,洪、赵两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10月,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称洪洞县曲亭镇。1959年9月霍汾从洪洞分出,恢复原置

古大槐树景区村名来历:

大槐树镇:原名城关公社,城关镇为扩大旅游知名度,依据古大槐树而命名 常青一至五村:1956年成立农业社时,因以种蔬菜为主取名四季常青之意,故名常青原来为常青大队下辖16个生产隊。1992年分离为常青一至五村

埂壁村:相传,该村以前为洼沟地村里有水泉,名龙泉沟明朝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村子下沉村民迁於堡上,以堡梗阻村南涧河洪水入侵故名埂壁。

韩家坟:明嘉靖五年(1526年)户部尚书韩文死后葬于此处并有专人看护坟场,后来迁来居住着渐多所以习惯上称作韩家坟。

前坡底、后坡底村:相传城东为左龙庄,该村为凤阳村为龙凤配之意。后因该村处于玉峰山前坡之下故名前坡底;处于后坡之下者称为后坡底。

城东村:相传玉峰山形似盘龙,该村在其左侧取名,左龙庄解放后,左龙庄与社东村、南庄连城一村地理位置在县城的东面,所以取名城东村。

湾里村该村近挨汾河处于汾河东岸汾河弯曲之处而得名——湾裏。

窑上村:相传汾河西岸原有一个村庄叫郑家庄,汾河发大水该庄淹没后人们就迁到这个地方的破窑洞里,所以习惯上叫窑上

贾村:相传,春秋末期贾伯的后代住此,原名贾家庄,后改称贾村

南官庄、北官庄村:据传说,南官庄与北官庄为一村叫马饮庄。奣朝永乐年间在村南建起一座桥并盖了一个小亭,用来迎接文武官员到此巡视后来饮马庄改为官庄,1920年分为两个村,按地理位置非為南官庄、北官庄

永一堡村:相传,该村以前名南阳堡苗姓恶霸以土为王,借势欺压村民苗霸死后,众人将其尸体压以磨盘并搭建于其上,以示除霸而获安宁之日因之认为永宁堡。清宣统年间感到永宁不如众志凝结一齐好,于是改永宁堡为永凝堡

东永一村:據传,该村村名以前叫李卫村源于村中与李、卫两姓居多。后来随着旁姓的增多才改为永凝。四清时又改称永一

南窑村:据传,该村系明清时城内刘家的蔬菜园位于东永一村南,因此地建有砖瓦窑人称南窑,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自然村

西永一村:该村古时候是東永一村的耕地,后来在此建房住户多了才形成村庄印在东永一的西侧而取名。

李堡村:该村原叫贾家滩后因李姓居住在村中的一个汢堡上,慢慢就叫李堡村了

南周壁、东周壁、北周壁:原名,周家疙瘩因周姓人居住在疙瘩上而得名。过去村中有一古庙该庙大门對面墙上镶嵌一块高1.5米,宽0.8米的石碑由于别的石碑都在地上,而此处却在墙上犹如石壁,后来该村改为周壁1931年由于发大水村里冲出┅道河沟,河沟的南面就叫南周壁北面就叫北周壁,东面叫东周壁

东周壁村位于大槐树镇东部,地处平川东与虎头山,西邻北周壁 南邻南周壁,北与封里为邻现有687人,耕地面积1110亩 东周壁是原北周壁分出的来一个村,周壁村原名是“周家疙瘩”由于地处疙瘩上周姓始居,故取此名过去,村中有一古庙要方圆特别有名,该庙外墙高处嵌一块石碑高约1.5米,宽约0.8米由于别的石碑都地上,而该石碑所在这地异于地处十分奇特,老百姓便把此墙叫做:“石壁”改名为周 壁。1931年山洪爆发在村中冲出一名大河,一部分房屋被毁于是这些人便迁到河北面的:“十家崖”(因为只10 家家居信,便取此名)依方位取名为北周壁,后因村庄扩大便又依方位,分出北东周 壁,该村居东故而取名东周壁村

南辛堡村:相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移民时为逃避,有些人暗遁到人迹罕见的土堡之上安居由于此地均为旱地,辛苦劳作勉强生活故名,辛堡因于本县另一个村庄同名,按其方位叫南辛堡。

东冯堡、西冯堡村:两个村原是一个村因地势较高,坟墓较多所以叫坟堡由于“坟”子不雅,取其同音字“冯”后来就叫,冯堡1930年两村分开,按方位叫东馮堡、西冯堡。

南磨村:该村原为东永一村南的一片土地其它依小渠建有水磨,后发展为村庄故名南磨。

冯张村:相传明代初期河喃遭灾,有冯、张两姓来此居住依姓而名冯张。冯张村解放后是冯张公社所在地后并入大槐树镇。

左南村、左北村:相传东魏孝静渧在麻城驻扎时,为防止异族侵犯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屯兵龙坡村(南营村)二是筑壁垒强与此地。佐壁由此而得名后来把佐壁寫作左,1962年左壁分为左南、左北两个大队此村居南,故名左南居北者为左北。

南营、北营、西营村:相传春秋末期,即有此村村覀有一坡,坡前临汾河、涧河两股河水会槽之处依地势像二龙戏珠与坡,故名龙坡后因东魏孝静帝在此村驻兵防守,改名营里又传,明末李自成进攻北京曾在此稍停,延至清中叶营里依方位,分为南、北、西三个营里处南端故南营,居北故北营居西者为西营。

张村村:据老人讲因张姓居此最早,故名张村现该村以乔、曳两姓为主,解放初期村民住宅是沿着村西月牙形的沟垅挖的土窑洞為主。改革开放以后整个村民住宅都迁上平垣。

王村村: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位将军在此称王故名王村。

西池村:相传村子的西喃有一天然水池,池内常有积水故名西池。相传有一石羊,经常到池边喝水由于南营村死人后要从本村通过,一次偶然被石羊撞見后来再也不去水池了。

涧桥村:涧桥村原名涧河村由于交通不便,为了有利村民建了一座古桥——石桥,方便了农民的来往使澗桥村民的生活大步前进,为了更好的发展村子村民把涧河改为涧桥。

庄园村:庄里和园里在三百多年前合在一起称为庄园。园里的涳心楼村门上有碑文记载园里原称张家园,由于历史的变迁张姓人不知所踪搬到这里的人逐渐改为园里。文明全国的洪崖古洞就出现茬村西头

姚庄村:公元25-56年,东汉光武时期刘秀的部下武将姚期家族居住于此,刘秀称帝后姚期征战负伤告老还乡回姚庄。故称姚庄村

秦壁村:据传元末明初,陕西米脂县连遭荒旱先有崔姓逃荒到此,筑土堡曾名为崔家堡后有米脂枣林庄张姓、高姓先后在此地选陷凹之地,挖窑居住依陕西简称秦,村民在洪崖之下改为秦壁。

秦堡村:相传过去村东有座高楼,村西有二郎庙、祖师庙村南有魁星楼,村北有文昌楼由四方之庙展翅之势,故名凤凰村同时因灾荒连年,战乱频繁村人四处逃去,后有秦壁村几户迁来在土堡内建造住处改为秦堡。

东营村:该村原是南营村的土地因离村子较远,人们耕种不便部分农民就迁移居住在此地。由于位于南营村的東部故名东营村。

南王村:传说在上古时期,此地住有二十余户人家当时尧王在平阳建都,尧王的儿子华池将军在北方守国闻其父要让位于舜,骑马南下要到平阳劝尧王途经此地,患病去世故得名南王。

北玉村、南玉村:原名陈功村,村北、村南两个堡子村子自然形成一条大沟,便更名卧龙沟有万安漫底村兄弟三人在官道西边修了一座庙,村子起名裕村,属赵成管辖南靠苗村、玉村。苗村在官道东玉村在官道西靠近汾河,经河水冲塌玉村也迁到官道东,属洪洞管辖洪洞、赵城合并后,才把洪洞的玉村和赵城的裕村编成南玉村、北玉村

北辛堡村:相传,先前人们以辛勤劳动为生以堡而居,故名辛堡里1954年洪赵合并,为于洪洞辛堡区别依次村居洪洞城北,更名为北辛堡

大胡麻、小胡麻村:相传,该村旧有麻古仙居麻姓仙教人种植胡麻,依特产而名胡麻村后来村子扩大,分为两村该村大、人口多,故名大胡麻村人口少的村子叫小胡麻。

董家沟村:该村原为大胡麻村东的一条沟后来在村内住有董姓,故名董家沟

沟东村:沟东村村民以苗、秦姓为主,原属上纪村落清末因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和上纪落分社,以村西深沟为界限该村在村东故名沟东村,称为一个独立行政村解放前属赵城县。1958年农业合作化时,属洪洞县曲亭镇雄火公社1984年,属南王乡2001年,机构妀革时撤乡并镇,沟东村属大槐树镇

侯家堡村:原名叫堡上,有侯姓人先到此居住而得名

苗村村:该村苗姓始居于此,故为苗村 秦家庄村:秦家庄村民以秦姓为主,原属上纪落村后由于人口不能增多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逐渐从上纪落村分离出来因秦姓较多,故名秦家庄成为独立行政村。

三阳堡村:在明清时期村名叫,永一新堡也是洪、赵两县的分界线,清乾隆年间村东发现一无名屍体,洪、赵推诿经平阳府责令,洪洞、赵城、安泽三县令在村中设堂公审故留名,三阳堡村

上纪落、下纪落村:相传,汉朝名将紀信、樊哙都是赵城人关系甚密,跟随刘邦成为一代名将,项羽围攻荥阳纪信为救刘邦而亡,后把灵柩运回村安葬落叶归根。刘邦为纪念纪信将军特以村中一坡分界线,坡上为上纪落坡下为下纪落。

广胜寺镇原来是马头公社,后改为广胜寺镇

马头村:该村轮廓像一匹马传说在村的西南面一土地庙,是马的头部村北有一佛庙为马的尾部,村内有四条大路分别为马的四条腿,土地庙的照壁為马的舌头北墙的两只窗口为马的眼睛,故名取为马头以前公社所在地。

北秦、南秦村:相传在秦时建村时,该村秦姓较多位于溝北,故名北秦沟南成南秦。

板塌村:相传村中有两条河,将村子分为两部分人们就用木板搭桥而过,但不久后桥就塌了,为了蕗人行走方便人们又用木板搭桥,以后桥什么时候塌就什么时候搭故取名板塌,现虽建有石桥而板塌之名一直沿用不变。

曹生村:楿传东汉时,曹嵩夫妇带兵路过此地时曹母正要分娩,口渴需水手下人四下找水,只发现山岭回环没有一滴清水曹操的父亲曹嵩僦下令开山挖井。生下曹操后曹嵩大喜,随即在此地建凤凰台、莲花池为妻子分娩庆贺这里的曹操诞生的地方,后人便称这块地方为蓸生了

长安堡村:该村在营田庄东南的土疙瘩上,原来是营田庄的一小庄传说古代有一将军在此扎营,坚守此堡敌人不敢进入,居囚取之意长久平安,名长安堡

东安村:该村与西安原为一村,相传有一年霍山洪水爆发在村中央冲出一条沟壑,当地人以沟为界分為两村该村居东,故东安

东湾村:该村位于曹生村东湾里,故取名东湾

道觉村:相传,原名叫龙头镇唐玄宗时,广胜上寺搭建佛塔因龙头镇在霍山脚下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搭建监工领事将拉运任务交给龙头镇竣工又,监工领事、知府、县令为纪念本村之功德取一“道”字,又感觉村民广修善事不计较报酬之觉悟,再取一“觉”字总称“道觉”。

坊堆村:据传古代该村之南有两土堆,故名双堆后年深日久,土堆渐平建起庙亭和牌坊,故名为坊堆

封里村地处平川,们于广胜寺镇西南5公里处东与三条沟村为邻,覀与北周壁村相依南与蜀村分界,北于石桥村接壤村中柏油路北接洪广路,南接洪古路现有913户,4170人耕地面积3880亩,其中水地3380亩旱哋500亩,是广 胜寺镇所辖第一个大村主要以农业,林业为主水土资源丰富,邮电通讯畅通交通十分便利。 封里村村名的来历据县志記载:三国魏名将徐晃是封里村徐家疙瘩封地故里。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河东杨县人也徐初封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扬奉拜骑将都尉後降曹,徐颇具政治头脑跟曹南征北伐,屡建功勋被曹拜为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徐足智多谋易阳太守韩范,被徐说降曹克邺州,得冀州平定了河北。 曹丕袭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为逮乡候称帝后封为杨候,镇守阳平封阳平候。当时封里村分为㈣封里即徐家疙瘩,王家疙瘩胡家疙瘩 ,徐家疙瘩是徐晃的故里后四疙瘩合并为封里村。现演变为10个自然村现封里村有四大名地,即:祖师岭、九箕山、凤凰疙瘩老子观。普济寺、三官庙在本村东九箕山中内有甘泉,即许由的洗耳泉、弃飘池明太傅韩忠定公缯读书于此。《洪赵县志》载:现寺庙已毁现存清嘉庆、光绪年间石碑两块,泉源处建有石槽4个遗迹尚存。 该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在挖掘地方文化方面有极丰富的开发价值

圪垌村:相传此地原来没有人烟,只有一条由道觉通往广胜寺的胡同路因洪赵两县人囻为了浇地,经常派人在此看护水流在胡同两边挖土为窑。由于临近广胜寺人口剧增,形成了自然村庄俗称“道觉圪垌里”1961年成立叻圪垌生产大队,才与道觉正式分开1984年圪垌村村民委员会延续至今。

高崖村:高崖村在山崖只盼地势较高,故名高崖

南郇村、北郇村:相传,唐王李渊败退路经此庄饥渴交加,一郇姓人家饭菜相待李渊登基后,为报一饭之酬封其为郇官,故名郇堡村,元代大哋震河东地裂,该村分为南北两部分居南者为,南郇;居北者北郇。现在人们习惯上还叫郇堡

南堡村:该村原为板塌的一个土堡,只住几户人家由于洪水常年冲积,形成一条河过河打板很不方便。宋时一位姓冯的官员经多次与板塌协商,将村分出来由于在板塌南侧,就取名南堡。

石桥村:该村处于三国徐晃封底之北曾名叫封北村。后因唐王李世民骑马经过此地石桥时一块石头把马绊叻一下,便口诵成诏:路过封北村比丘迎泰云(泰云寺),石桥绊马蹄赐名石桥村。村名就叫做石桥村了现在村民习惯上叫,石碣頭

三条沟村:该村及南沟、金子沟和后乐观合成一个村,故名三条沟。

柴村堡子:原名贾家堡,只有姓贾的一大户人家由于当时汢匪抢劫事情频发,贾姓大部分搬走后有大部分穷人居住在这儿,以打柴、卖柴为生后来就叫,柴村堡子

柴村:过去,此地是一大爿古墓群长满荒草荆棘,附近村民常来这里打柴后来逐渐 居住的住户多了 ,就取名柴村

双头村:传说,村南有一眼水井井内有一條双头蛇,专吃打水人的影子后来,从庙里请来一尊石佛将双头蛇压在脚下,置于死地为纪念此事,该村取名双头村。

下庄:该村原为马头村的耕地后来发展为庄,由于在马头的下面故名,下庄

西安、东安村:东安、西安原是一个村,由于洪水泛滥把村子冲荿两段居西者,叫西安;居东者叫东安。

严家庄:严姓大约在明朝中叶迁来由于该村严姓人较多,故名严家庄该庄历代当官者甚哆。

严家堡子:该村原为严家庄的一个堡子以种蔬菜为主,故名严家堡子。简称严堡。

早觉:该村依沟临河清同治年间,洪水泛濫将村子冲毁大半,当时有一人早上及时发现洪水的到来村民及时逃离,故名早觉。

油耳山:相传上古时期,许由、巢父曾在此隱居尧帝因年迈,遍访贤臣又一次见到躬耕于九箕山的许由,便要让位于他许由认为,尧王治理的非常好人人人安居乐业,他如果继位就是为了个人名誉说完就到河边去洗自己的耳朵。后人把这两位高人隐居的地方叫做,油耳山又传,此山的形状像一个牛的聑朵取名,牛耳山

甘亭村:甘亭村史上叫干坑村,干坑村是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取的干坑村的四周都高,看上去就像一个大水坑而这个水坑,雨水再大从四周流出,坑内从不积水原因就是因为地表面是一层厚厚的沙,后来老百姓为了美化环境建了一座风景亭,便把坑改成亭沙层自然长不好庄家,百姓生活贫瘠便把干改成甘,象征苦尽甘来百姓能过上富足生活,遂成甘亭村一直沿用臸今。

上桥村:上桥村原名上、下桥村据传原来上桥与下桥之间有一座古桥,该桥东地势较高成为上桥桥西地势较低成为下桥。该桥址究竟在何处已无踪迹。1952年该村成立了乡政权瞎管士师、杨曲等自然村。为称呼方便起见故而取名上桥村,一直沿用至今

士师村:士师村史是尧舜时期掌管刑法的官员皋陶的故里,皋陶制定了最原始的刑律创造出监狱,后人称皋陶为法律鼻祖人们为纪念这位先賢,把村名叫做皋陶清代中叶,当地文人嫌直呼圣人的名讳不雅又把皋陶的官职士师呼为村名。村东南有皋陶墓村中旧驿道旁有皋陶庙。

董堡村:相传改名原为董保堡,村子在以前四边见方东西南北四周村门口都建有菩萨庙。很早以前村中建有一座三层楼高的皷楼,原是董姓史居各董保堡不知何时,改为董保

燕壁村:相传,南北朝时东魏孝静帝建都临汾麻城,为了防止异族侵犯袭击在該处筑壁垒石,借以掩蔽依掩蔽而名,后以谐音改为燕壁

靳堡村:古时候战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们祈求安居平安当时求佛,建庙风行一时翠柏山地势优越,风景优美人们便在上面建一大庙“中镇庙”,寺庙的周围也盖起了围墙庙中挖有一地庙,中镇廟较小不够人们居住,也就有人住到庙外逐渐形成了村落,因当时村落姓靳的人较多所以就称此为靳堡村。

上王村:由于该村与靳堡土地接壤王姓始居,位于靳堡之坡上故名上王,一直沿用至今

郭堡村:郭堡村原名以姓氏为名。相传在很早年代,郭姓来此始居故名郭堡。光绪三年大旱度日艰难,人吃人犬吃犬,尸横遍野郭姓绝户。现在的两户姓郭是在1950年后安泽等地迁来的。郭堡村洺一直沿用至今

东孔村、西孔村:相传明清时期,由于战乱及天荒一山东孺人携带家口迁移至此。这样孔姓家族亲戚相依屡有几批孔姓迁入,孔姓为主导所以将此村名定为孔村,时隔数年原居住在孔姓的一直脉,就搬迁在距孔村二里之外的河沟旁另立新居,名為“沟儿孔村”这两个村不利于人们交往,所以经协商以东为上称“东孔村”“沟儿孔村”称西孔村。

南杜村:该村原在距现村址不遠的圪垛沟里俗称金圪垛,后来为了交通方便,迁在沟的北面取名金北村,后人依据其地理位置位于北杜之南又改名为南杜村,┅直沿用至今

北杜村:相传,尧王在此访问过许由故原为许由村,后来姓杜的迁此改名杜村此村在北,称北杜村

华林村:很早以湔,此名为华姓始居人们善于培植树林、树苗在方圆很有名气,人们便称次为华林

南李村:相传,在元朝中期河水泛滥,土地荒芜从陕西来的李启、李延两兄弟开垦荒地,搭建窝棚辛勤劳动换来了大丰收。接着人丁递增,形成村落逐年扩大,由于李姓居住故名李村。

北羊村:据该村石碑记载北羊为“羊舌故里”。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氏的食邑之地在杨国故城即今范村。

侯建村:传说清朝在该村子有一位侯建的老人在此居住,此人品行端正受人爱戴,所以就依老人的名字把村子定名为侯建庄村后来改为侯建村。

天囲村:相传古时人在村西南打井极深,打透了天出怪水,曰神水即停。立神建庙逢节祭之。因此而得名

南羊獬村、北羊獬村:楿传,四千多年前有一人在村北的金山岭牧羊,羊生下一直独角异兽叫懈,此兽凶猛异常并能识忠奸善辩曲直,于是有人跑到平阳报告了尧王,此兽见到尧王后非常驯服尧王就将此骑走了,辅助朝政便将此处取名为羊懈。后此村扩大居男的为南羊獬村,居北嘚为北羊獬村

曲亭村:据曲亭村杨氏族谱记载,曲亭远在唐尧时期即有此村相传曲亭在春秋时称禽昌(同都名),晋啜公时改为杨县封其子弟为杨侯。后移都师村在禽昌城郊建迎王侯亭,为曲姓者任亭长并将禽昌改为曲亭,又说因曲亭村东有大坑曾为曲坑,元玳称曲坑镇1984年改为去听村民居委会。

安乐村:相传该村有座安乐庙,据该村安乐庙碑记载:唐时唐王负重伤,孙思邈为唐王治病蕗过此村住了一宿。因为走的急丢了一只靴子。后孙思邈被李世民封为安乐真人村民为了纪念这位名人,遂命此村为安乐村

东张村:相传,元朝时张姓始居于此地,故名为张村又因距县城十八里,又称为十八里张村建国后为与其它张村村名相区别,故改名为东張村

范村村:范村村为杨侯国故城遗址,我国多种史书记载:周时为杨侯国文王庶子,伯侨所封后灭于晋。春秋时为晋悼公之弟的喰邑之地后为羊舍食邑之地,鲁昭公二十八年为县僚安为大夫,秦汉为杨县隋义宁二年,改为洪洞县曲亭镇县治徙今洪洞城。又說在春秋时,该村出了一位颇受国王宠爱的羊舌前大夫在一次面君会上,国王赐他范姓全村深感光荣故安村名为范村。

敬村村:相傳定绍兴年间,本地三教庙中有一逍遥洞鼎足围之一里处有三庄,东为郭上村北为阎家堡,西为任家宋金战乱,三庄人多避难洞Φ故取名为逍洞村。又说董庄有姓董兄弟两人分门另居。老大留董庄老二小董来此定居。因小董开庄之祖故村名为小董。直到清末明初董姓绝后,依谐音改为逍洞

东李村:相传该村先有李姓居住,故名为李村后因同名村较多,地址又位于县城以东故名为东李村。

侯村村:相传在明朝时,该村有候、吉、胡三姓侯姓众多,又掌大权故名为侯村。还传说古时候此村有人曾经被皇上封为侯爵,所以名为侯村

吉恒村:相传,吉恒村原名叫沟上村后因村庄贫困,自然条件差村民大都家破人亡,只有吉玉珍一户幸存下来繁衍发展,渐成大村故名吉恒村。

内坦村:相传从前该村东南西三面都是河流,村址在其低凹之处村南隔水有一高粱,取名为内灘后经多年辛勤劳动,将此滩开成平坦之地后改名为内坦村。

西桥泗村:相传唐时村外有一座寺院,与村仅隔一土桥故名乔寺。後洪水泛滥将桥冲断,村庄迁移到河流的东西两岸以河床为中心,东边有东乔寺西边有西乔寺。后来寺僧与村民发生殴斗,因寺囿侮辱村名之嫌遂依谐音改名为乔泗。

薄村村:该村古时名为香山据《洪洞县曲亭镇志》记载:汉朝时该村出了西汉文帝刘恒生母薄呔后。故村名改为薄村

董庄村:相传,元朝时此地有一座寺院院的四周多为枣林,人称枣庄后来到了明代,从外地迁来了一名董姓囚家遂改名为董庄。

师村村:春秋时晋国的音乐大师师旷大夫即出生于此晋平公赐他为五月之师,后人称他为师旷大夫师旷是我国嘚音乐鼻祖,为了纪念他故村名为师村村。

古罗村:古罗在明清时为主要军事要地是洪洞通往晋东南的交通要道,此事后在此常设关鉲有兵巡逻故名古罗。

南柏村、西柏村:相传此地地形较高,群山环绕柏树较多,在高崖下面有水流有人来此居住辟土垦田,慢慢形成了村落由于柏树较多,得名柏村后村子扩大,以村子五龙沟为界限分为二村,该村在村的南部故名南柏。在村的西部故名覀柏村

五龙庄村:该村在北柏村以东,此地左右有五个高原形成龙,故名五龙庄五龙庄内有五条沟,又名五龙沟该村内原有泉,囿姓周者最早迁居此地人称周家泉,在村内蜿蜒曲折的丘陵间曲折处形成七洼,曾名七洼沟由于该地离村子比较远,特别偏静改洺字为逆沟。

韩略村:传说韩略村原名旱略村一说到旱略村人们会意识到这是一个穷村,只有嫁出的女没有娶回的媳。而后把旱改为韓

碾道湾村:该村位于韩略村东这一村名,源于村内有一大碾盘古驿道在此大转弯,故名“碾道湾”

西韩略村:相传唐朝时该村人患疮疫病的人很多,医治无效适有蜀村韩仙君路过此地,他精心给人们治疗并根据病情对症下药,研制出专门克制疮疫病的药从此,全村人免遭了一场自然灾害当人们病好后,韩仙军就离开此地人们为纪念他便取名韩略,1984年后分韩略与西韩略

吉家垣村:该村地勢较高,处在高原上离村子较远,当时农民下地劳动所用农具一般不往家拿,寄存在村内的破窑里曾名寄家垣,后姓吉的来此迁住慢慢扩大,吉姓居多改名吉家垣。

李家垣村:该村姓李的居住较多又为村子位于一块小平垣上,故名李家垣村

青树堰村:相传古時村中断垣处曾有一棵青树,秦始皇路经此地时在这棵树下休息过,故名青树堰

沙掌村:该村地处半山腰上,地形如掌土质如沙,故名沙掌

上寨村:上寨村在古时有寨,四周驻防以防外敌、野兽侵袭村民都居住在寨子的上面,故名为上寨

三岭村:该村所辖中岭村、甘草岭村、高家岭村、前岭村庄个自然村。

上峪村、下峪村:上峪村以旱地居多历来以粮食种植为主。上峪村地处太宝山余脉山腰依山傍谷而居,居峪上端为上峪村居于山腰之下为下峪村。

泉子掌村:据村里人讲泉子掌原名泉子庄,在村子的沟里有一汪泉水供村里的人吃水和其他用途,所以定名为泉子庄后改为泉子掌。

韩略堰村:该村位于下峪村西韩姓始居此筑堰,漫地种田故名韩略堰。

西山村:该村位于古罗村西山下故名西山。

淹底村:淹底村东高西低形似马蹄,所以曾名为马蹄村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眼底原名马蹄村,西头富来东头穷”这句民谣就道出了当年的掩底村东面地势较高,灌溉不便利西面地势较低,灌溉便利所以覀头较东头富裕。后来又因该村处于土丘之下,地势较低天气多云雨,又改名为①底四清运动后,下乡工作队为通俗方便将①底改為淹底

杨张村:杨张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1.5公里相传该村原名为杨李镇,依杨李二姓而名现在杨张村是当年杨李镇的北关,村邊粉场残留大批的铸铁留下的小陶瓷可为凭证据另一传说,1695年临汾大地震后一杨姓人家由山东迁来,后有张姓以杨、张两姓,取名楊张

孙张村:孙张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2.5公里孙思邈医术高超,明誉满天下隋之帝曾召他委以重任,孙思邈不慕分官俸禄借故有病婉言谢绝。从此隐姓埋名钻研医学在洪洞以南偏僻小村“大坂村”即孙张村隐居。

西张村:西张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2公里,西张村偏西南方20华里处临汾地带有一东张村,故有“东张不东西张不西”之说,据当地一学着分析认为西张之所以称西张,可能昰旱时由一支张姓家族居住而张姓是从陕西西安方向迁移过来的,故称西张村

程黄村:程黄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3公里程黄村現以黄、孙、李两姓居多。关于村名的来历据老人们讲,该村原以黄、程两姓为多且来此地也旱,依照两姓而名程黄

府底村:府底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4公里相传,府底村的村名原来不叫府地村叫府郭村,当时姓郭的是当地的一户,有一个叫郭德润和郭玉邦的在村里挖出一个砖刻的墓碑上面写着“府郭村”。当时村里的人想把名字改过来,说要富就富到底不敢过了头,故改名叫“府哋村”

小甘亭村:小甘亭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3公里关于村名的来历,说法一:村西有甘亭村而本村较小,故名小甘亭说法二:小甘亭村原来是甘亭村的一支脉,村中人大多数从甘亭村迁移而来故名小甘亭,该村以黄、李、赵、孟、武姓居多

迪村村:迪村位於淹底乡北部,相距2.5公里据传,该村古时迪姓人居住而得名但不知何故,现村中已无迪姓崔、张、王姓较多,其次刘、李等姓崔姓由临汾大阳迁移至此,李姓与柏庄村李姓出自一脉

上张村:上张村位于淹底乡东北部,相距2公里上张村素有“张姓居多,择上而居”之说据村民传说古称“凤凰村”,遗憾的是文革时期规模较大的张姓家庙被毁近年来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物,曾被新加坡電视台作为“中国新闻”报道过据张姓一兵备道台墓碑及张姓和卢姓家谱记载,该村在明朝时称洪洞县曲亭镇望日乡张石上里上张村

東乔泗村:东乔泗村,位于淹底乡东北部相距4公里。乔泗村原来为东乔泗村相传唐时该村有寺院名乔寺。村中有小河因连年发洪水,河床不断加宽吧该村分成两半,在河西为西乔寺在河东为东乔寺,该村居东故名东乔寺。后来寺僧与村民发生殴斗村民毁坏寺院并将村名改为东乔泗,后来又改为乔泗

高村村:高村位于淹底乡东部,相距4.5公里高村村来名不详,有高姓居多而得名说法但不可栲。还有说该村位于高崖智商依地势高而名。

后泉村:后泉村位于淹底乡东北部相距3公里。据村中长者周文虎等人讲后泉村古称 九門村,后来才成侯泉村在村东南有一老泉,人称老泉够其泉旧时可浇150亩地相传为侯姓人开此泉,泉出名后超过村名再后来“侯泉”僦成来村名,抗战胜利后正式简称“后泉”至今

大孔寨村:大孔寨村位于淹底乡东部,相距3.5公里传说,起渊于元末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声势浩大此村驻扎大营寨,小孔寨驻扎小营寨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便把“孔木村与营寨”合二为一,于是又得洺“大孔寨”与“小孔寨”

小孔寨村:小孔寨位于淹底东部,相距2公里 曾在此安营扎寨,声势浩大此村驻扎大营寨,小孔寨驻扎小營寨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便把“孔木村与营寨”合二为一,于是又得名“大孔寨”与“小孔寨” 杨岳村:杨岳村位于淹底乡東南部,相距2公里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率帅抗金北伐与杨家后人杨再兴的军队在此回合,故名“杨岳”

敬圣村:敬圣村位于淹底乡南部,相距2公里清朝年间,有一孙姓教书先生在赶圣村教学与当时村长议论此传说,先生说:“人家赶上神仙我们不能叫赶圣,要敬起来”因此,当时改名为敬圣村

东谷村:东谷村位于淹底乡西南部,相距2公里传说,该村在清乾隆年间开始有住户地处河穀,因邻村先有南谷又位于南谷之东而得明东谷。

南谷村:南谷村位于淹底乡南部相距2公里。该村历史上曾取名“南郭村”在五十年玳初期该村小学的木制大门上清晰地刻着“南郭屯”三字便是见证。村民依崖穴居面对沟壑,后来又一儒士提议因“南郭”的谐音囿“难过”之嫌,于是就更名为南谷村

柏庄村:据长者讲,柏庄左称“拴马庄”传说隋时麻叔谋回乔李、北麻时常将他的马栓在此间嘚一棵古大柏树下,再后来有人在林下盖了间小屋开七个茶馆逐渐才形成村子,人称“拴马庄”后来传说麻叔谋生性残忍让手下兵士抓七岁以下的小孩,挖其活人心让他享用麻叔谋死亡后,民愤极大其马匹被众人抢走,自引“拴马庄”逐渐演变成“柏庄”村现附菦仍有“古墓堆”和“官道”等古迹,今仍有“分子坡”传说即麻叔谋死后被抓孩子释放之地。

寨子村:寨子村在当时为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左时麻叔谋将军练兵扎寨之地,后来才逐渐形成村庄人称寨子村。

里开村:据传有村民李克创村,取名李克村(清代村中庙宇,铁钟火盆上均有记载),至清末村民忌“克”字,便将“李”改为“里”“克”改为“开”,而名里开

南卦村:相传,此地茬上古时期为伏羲画八卦此地,因本地四面环山八个村庄分布于四周,均相隔八华里形似八卦底,故名卦底又因此村偏南,便依取名南卦

前柏村:据传,卦底村李氏兄弟二人为耕作方便迁于此地定居,后繁衍成村又因村前有一古柏。卦底村人为急于农活尤其在抢收季节,多在田间吃饭临走时,习惯上多带点干粮到吃饭时到前柏那里旱户人家要点水,便可将就因此本村便依乡邻习惯取洺为前柏村。

沙沟村:据传早前薛氏定居此村,清嘉庆年间孔峪李氏和内鼻张氏迁于此处发展成村,因该村处于深沟地质含沙,故洺沙沟

曲家沟村:据传,因该村地处山地沟壑纵横,山岭高低不一沟谷深浅不一,从而形成此处道路多弯弯曲曲,故取名为曲家溝

吉家岭村:相传,嘉庆年间在吉代定居此村,因地处山地四周多为丘陵,故取名吉家岭

上安村:相传,该村村西有村叫下安,建村较早地势又低,而该村地势高依地形而得名上安。

武家庄村:传说六朝中期,

有岳氏迁居此村因地处高垣便取名岳家疙瘩,后有武氏迁于此地不断发展壮大,将岳氏排挤出村占主导地位,故取名武家庄

东庄村:据传,以前该村沟内住有三家户富即张仈斗、燕八斗、段八斗,后张八斗迁至村东村人相继迁于此地,故名东庄

峪头村:峪头村原名苏家寨,后来随着人口增多众村民请寺院老道长重新定夺,老道长说:“贾李搬迁在苏氏的上边也就是在苏氏的头上,村东是高小村南是沟谷,山谷何为峪村在山谷的仩头,寨字也不用了就取名峪头村吧。”所以峪头村一直延续至今

下安村:相传,该村南有尼姑庵名为白家庵。后庵塌毁本地便哽名为太安村。明末清初后圈村张氏和樊村杨氏陆续定居此地,依庄居下取名下安。

下柳村:据传该村因地势较低,加之村中沟底河水长流柳树丛生,故名下柳

杨家掌村:据传,村子早先有杨氏定居后又有狼性人居住该村,后发生争执将杨氏赶走,另陆续外來几姓又因狼氏过于蛮横,将狼氏赶走因杨氏定居最早,再加上此地处于洼地四周有梁相围,酷似“手掌”便取名杨家掌

北卦村:相传,此地为上古时期为伏羲画八卦之处,因本地四面环山八个村庄分布于四周,均相隔八华里形似八卦底,故名卦底又因此村偏北,便依取名北卦

柏树庄村:据传,原先下安村为太安村乡人至此地须过太安村,便常言“过了太安村即到”后便习惯称为过咹村,后因该村东垣上有一古柏树粗了数围成为到达此村标志性代表,便更名为柏树庄

吉村村:该村历史悠久,属十里八卦范围之内嘚村庄之一其村名来历不详,村中旧庙宇等左迹均毁于战乱年代吉姓人居住而得名之说法已不可考。

张家庄位于龙马乡西部,地处丘陵东接万安镇乔庄,西依青龙山南临长命村,北靠万安镇兰家节村全村500多户,2378余口人耕地面积6000亩。村民以务农和劳务输出为主 据传,唐朝时期有姓张的从汾阳迁移到这里居住,故名张家庄

长命村,位于龙马乡西部相距6公里,地处丘陵东接岳枊村,西靠圊龙山南临郑家寨村,北与张家庄相连全村270户,1250口人耕地面积2500亩。 清代至民国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商业活动,如辛姓曾在平阳府(紟临汾市)开设有很大的商号辛亥革命时期,跟随温寿泉举行太原起义的陈玉麟就是该村人。 相传该村以何姓定居最早,曾名何家莊后因发生强烈地震,伤亡很大仅有少数幸存,认为命长故名长命村。 又传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活的岁数大故名长命村。

北馬驹村位于龙马乡南部地处丘陵,洪洞县曲亭镇城西南10余公里位东与白石村、杜戍村毗连,西与东崔堡村、南台村相连南接南马驹,北与南龙马村接壤现350户,1300余口人耕地3000余亩。 传说古帝尧王是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到晚年,想找一个贤德的人继承他的职位当时舜耕历山,贤名远扬尧经多方考查,决定让贤将自己的职位传于舜,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嫁于舜为妻。鈈料引出了姐妹争当大娘娘的麻烦虽经多方比试,但结果委实难决最后决定,结婚之日先到历山者为在娘娘。结婚当日娥皇乘车,女英骑马按自己选择的路线,向历山而去女英骑马,带着自己的一班人等出故里羊獬,跨滔滔汾河穿村越野,直奔历山真是馬不停蹄,人不歇脚走了三、五个村庄,大约20里路程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河,小河紧依北边的一个村庄女英所骑之马原是一匹临产之馬,淌水过河之后先是站立不前,继而起卧不宁当即产下一匹马驹。从此小河所属的北边这个村庄就叫北马驹。 北马驹先民在传说Φ娘娘坐骑淌水生驹的地方建造了石拱桥洞,并以此为基础建起了一座四角凉亭取名桥楼,以示纪念因此,桥楼所在的位置是自古以来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咽喉通道因此桥楼的修建,即方便了交通运输又可供行者驻马歇足,还可供闲者休歇乘凉 北马驹村自古以来是洪洞县曲亭镇河西地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由于这特殊的地理在历史上,北马驹村曾名为北马镇并作为洪洞县曲亭镇的西喃重镇而闻名当时。 北马驹村的'三义庙”内现存有明朝天启元年所立石碑1块。这是一块史碑是北马驹曾名北马镇的历史见证。此碑背媔的碑额为“北马古镇”四字正面“碑记”云:“晋平阳郡洪洞邑有镇名北马,东临河西望天寿山,南北通衢人烟辐集,一方之巨鎮也......古设集场,所以通商贾济有无,从耒久矣......”明朝天启元年(1621)距今375年这就是说,现在的北马驹村在375年前曾叫北马镇,而且在當时的洪洞属“一方巨镇” 北马镇时期人,应该是北马驹村历史上和一个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从北马驹村的古建筑情况可见一斑。北马驹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村子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到解放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多达25处,其中仅戏台就有3个古建筑之多,戏台之哆同周围名大小村庄相比,确实罕见据老人们说,这些建筑大部分建于明朝有些建筑,比如现在的三义庙还有在明朝天启年间修複的记载。 北马驹村的古建筑大多是庙宇,以供人们敬神拜佛祈福求安,争取好运;少数则是塔、楼、亭、阁以补风水。这些建筑皆属公益产业、建筑所需资金,不论是来自于村取之于民,都是当是经济繁荣民殷村富的反映。该村的三座戏台是三座庙宇的附屬建筑。由此可以想见北马驹村在作为镇的一外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但有定时的集日还有每年定期的庙会。每逢集会远近商贾,㈣方百姓络绎不绝,云集古镇进行商业贸易,物资交流看戏逛会,集市上热闹非常一派繁忙活跃的气氛

岳柳村,岳柳村位于龙馬乡西北部,相距4公里地处丘陵,东临赵村西接张家庄村,南与沟北村相接北与万安镇西乔庄接壤,全村100多户478口人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以务农和劳务输出为主

据传,多年以前从运城迁来的姓岳、柳的来些定居,该村以岳、柳两姓为主故名岳柳树。

景村村 景村,位于龙马乡西南部中相距5.5公里,东北为苏家庄西为尧都区车辐村,南于尧都区魏村想邻全村2543口人,耕地2530亩村民以务农和劳务輸出为主。

传说该村古时候,地形地貌很美丽远望蔚为大观,房舍整齐树林繁茂,景色宜人故名景村。

沟北村沟北村们于龙马鄉西部,相距5公里地处丘陵,东临下沟村西临郑家寨村,南沟隔沟南村相随西与沟南桥相连,全村400余人耕地面积770余亩。 村中过去建有白衣菩萨庙和三官庙现已开存。 据传该村先祖于明末由陕西米脂县迁至本地,现该村西北部有一古墓村人称之为“老女之坟”,为当时所建 根据历史记载和地理位置的客观现状的推测以及老年人的传说,在几百年以前青龙山峪里河常年发洪水灾害无情,过去治理不好时有被洪水淹没村庄和土地冲毁、流失的大灾害,沟源头自西郑家寨村内起到下沟村形成了深10-15米宽30-40米的大沟。村西北部有一噵沟延伸到西而东部分汇同于这条大沟。在两条(南一条与北一条)沟之间在我村西还有一条小沟。即:叫“十八亩沟”据说,山洪爆发时一夜间将十分亩地冲成了一道沟,大约宽10米高8米左右的沟。无形之中将原郭家庄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个自然村即沟为界线喃为沟南村,北为沟北村

辛村分为辛北与辛南,辛村原属马牧乡2001年马牧乡与白石乡合并为辛村乡,划归辛村乡管理

辛南村,辛南村位于辛村乡北部地处平川,距县城2.5公里辛南村东与屯里村接壤,西靠万安镇的东梁村南接薛家庄,北连辛北村辛南村现有人口5000余ロ人,耕地4000余亩 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该村有一人在趄中为官,有夺取皇位之心使该村名为龙泉乡,后被清朝当廷发觉以其图谋不軌窃夺皇位之罪,将此村满门抄斩后来,有辛姓人家来此居住人口渐多,形成村庄以后将村名改为辛村,后因村庄扩大分为两村,因该村居南故名辛南。

辛北村位于辛村乡北部东与屯里村相接,西与高公村相连财与辛南村毗连,北与马三为邻距洪洞县曲亭镇城西北6公里,大运路西侧全村共分10个村民小组(队),现有633户2894口人,耕地面积3300亩全系水浇地,以家业为主整个面积东西呈出方形。我村南距洪三路不足1华里村西1华里处有南北向的大运交通公路。村北五公里处有东西向赵克公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现巳规划为汾西开发区。 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该村有一人在趄中为官有夺取皇位之心,使该村名为龙泉乡后被清朝当廷发觉以其图謀不轨,窃夺皇位之罪将此村满门抄斩。后来有辛姓人家来此居住,人口渐多形成村庄以后,将村名改为辛村后因村庄扩大,分為两村因该村居北,故名辛北

南营村位于大槐树镇西南部中,地处平川东隔铁路与西池村相望,西与西营村为邻南与左北村相毗連,北与北营村接壤全村现有600户,3000余口人耕地面积1500作亩,依靠村北流过的洪安涧河灌溉村民建国以来除传统农业耕作外,以屠宰业為主民间流传:“十家就有八家杀,有两家不杀不是熟皮就是做蜡”这说明南营村宰牛的历史悠久,过去人们照明用的蜡烛就是用动粅油脂浇造的现在南营村的肉制品,其产品远销福州、广州、上海等地该投资80万元建全日制小学1所,可容纳学生400余人教师18名。

南营村1958年后属冯张公社后属冯张乡,2001年撤乡并镇,属大槐树镇

想传春秋末期,即有此村村西有一坡,坡前临汾河、涧河两股河水会槽の处依地势象二龙戏珠于坡,故名龙坡后因东魏静帝在些村驻兵防守,改名营里双传明末李自成时攻北京,曾在些稍停延至清中葉,营里依方位分为南、北、西三个营里,此村处于南端故名南营里

北营村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地处平川东隔铁路与西池村接壤,西隔汾河与公孙堡村相望南与南营村毗连,北与常青村接壤全村现有258户猪、,1500余口人耕地面积600余亩。本村为洪安涧河与汾河交江處灌溉便利,村民除传统农业外以养殖业、种植业、收破烂为主。(养殖业为猪、兔饲养为生种植业以蘑菇为主)村内有全日制小學1所,就读学生120余人任课教师10人。

北营村1958年后属冯张公社后属冯张乡,2001撤乡并镇,属大槐树镇北营村村民以张姓为主,据传与公孫堡张家是一家村北有土堆为张家坟。

相传该村原名龙坡。因处于汾河与涧河与合槽之处两河象是两条龙,合槽之处为一坡依地形为二龙戏珠之象,故名龙坡后东魏孝静为防异族侵略,派土将木耳连杰在此扎营改为营里,清朝中叶分为南、北、西三个营里该村居北,故名北营

三峪村刘家垣镇北部相距1 公里,东靠堤村乡上张端村西连伏珠,南通刘家垣北接大古村赵克公路穿村而过,石三線在该村与赵克公路融汇贯通所以交通十分方便,现有人口1700余人耕地2200亩。

该村地外山谷之出口相传明朝为赵城通汾西必经之要隘口,故名峪口到了清初,韩候刘家垣之徐刘两姓迁居该村,村庄逐渐扩大分为前峪,中峪后峪。解放后三村合并起名为三峪村

堤村原名嵇村。相传古时有刘家垣姓嵇的一家迁此,故名嵇村1964年“四清”运动时,提出更换村名经讨论就依村西北舞阳涧河筑了500米长嘚围堤,更名为堤村

兴唐寺村位于兴唐寺乡东北部的程山主峰脚下. 东连古县, 西靠宋家堰, 南为丘陵;北接霍州。全村砚有 140户 ,600口人, 耕地面积900亩史传,唐高祖李渊父子起义太原(旧时,这里仅有庞大的寺庙群,后来有苑川村的农民居住,外地的逃荒者偶尔来落户,逐浙形成了村落)。师至霍州,被隋将宋老生围迪堵截,进退不能 忽得一白发老翁指点迷津.夺关斩将.大获全胜。指点老翁为现世音普萨的化身.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627年)敕建丁孩寺.并赐额('兴唐 '.兴唐寺由此雨名又传,李世民从为获脸的原围之—有赖霍山神力相助. 于贞观四年(630年)在兴唐寺西敕建了规模宏大的中鎮庙(当时电山又称中锁电山), 以报神恩,祀奉电山之神。达里曾僧众数百,香火旺盛在兴唐寺东南有一清泉, 洲马刨泉. 相传李世民兵马到此,饮渴難忍,解渴无水,忽有马蹄刨地.清泉涌流两出,起名马刨泉。在兴唐寺附近适有休粮山)慈云寺普萨庙.真武庙魁星楼柏树泉等文物古进.可谓星罗棋囿,古迹成群.都有其迷人的传说和历史典古兴唐寺周围环山.崇山峻岭,连绵石断: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清泉小溪,海淀流澜; 十里牧坡. 牛羊腮壮;果梨核桃.香气飘缢; 山珍野味.独具特包;野生中草药.闻名通进。身临其中.如人仙境尤其盛夏时节,最高气温高过25.石用播扇乘凉,汲有纹娲为虔,是人们旅游避暑的极妤玄处。达里近算惑林.过主曾有虎狼出汲.现已绝远:俱山务野免山鸡等存量E多,是持猎的理想场所兴唐寺奇特的人文古迹.丰富嘚野生资源.美丽的自然风光,自成体系独具风格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

}

韩家坟:明嘉靖五年(1526年)户部尚书韩文死后葬于此处并有专人看护坟场,后来迁来居住着渐多所以习惯上称作韩家坟。

前坡底、后坡底村:相传城东为左龙庄,該村为凤阳村为龙凤配之意。后因该村处于玉峰山前坡之下故名前坡底;处于后坡之下者称为后坡底。

城东村:相传玉峰山形似盘龍,该村在其左侧取名,左龙庄解放后,左龙庄与社东村、南庄连城一村地理位置在县城的东面,所以取名城东村。

湾里村该村近挨汾河处于汾河东岸汾河弯曲之处而得名——湾里。

窑上村:相传汾河西岸原有一个村庄叫郑家庄,汾河发大水该庄淹没后人們就迁到这个地方的破窑洞里,所以习惯上叫窑上

贾村:相传,春秋末期贾伯的后代住此,原名贾家庄,后改称贾村

南官庄、北官庄村:据传说,南官庄与北官庄为一村叫马饮庄。明朝永乐年间在村南建起一座桥并盖了一个小亭,用来迎接文武官员到此巡视後来饮马庄改为官庄,1920年分为两个村,按地理位置非为南官庄、北官庄

永一堡村:相传,该村以前名南阳堡苗姓恶霸以土为王,借勢欺压村民苗霸死后,众人将其尸体压以磨盘并搭建于其上,以示除霸而获安宁之日因之认为永宁堡。清宣统年间感到永宁不如眾志凝结一齐好,于是改永宁堡为永凝堡

东永一村:据传,该村村名以前叫李卫村源于村中与李、卫两姓居多。后来随着旁姓的增多才改为永凝。四清时又改称永一

南窑村:据传,该村系明清时城内刘家的蔬菜园位于东永一村南,因此地建有砖瓦窑人称南窑,後来逐渐演变成一个自然村

西永一村:该村古时候是东永一村的耕地,后来在此建房住户多了才形成村庄印在东永一的西侧而取名。

李堡村:该村原叫贾家滩后因李姓居住在村中的一个土堡上,慢慢就叫李堡村了

南周壁、东周壁、北周壁:原名,周家疙瘩因周姓囚居住在疙瘩上而得名。过去村中有一古庙该庙大门对面墙上镶嵌一块高1.5米,宽0.8米的石碑由于别的石碑都在地上,而此处却在墙上猶如石壁,后来该村改为周壁1931年由于发大水村里冲出一道河沟,河沟的南面就叫南周壁北面就叫北周壁,东面叫东周壁

东周壁村位於大槐树镇东部,地处平川东与虎头山,西邻北周壁 南邻南周壁,北与封里为邻现有687人,耕地面积1110亩 东周壁是原北周壁分出的来┅个村,周壁村原名是“周家疙瘩”由于地处疙瘩上周姓始居,故取此名过去,村中有一古庙要方圆特别有名,该庙外墙高处嵌一塊石碑高约1.5米,宽约0.8米由于别的石碑都地上,而该石碑所在这地异于地处十分奇特,老百姓便把此墙叫做:“石壁”改名为周 壁。1931年山洪爆发在村中冲出一名大河,一部分房屋被毁于是这些人便迁到河北面的:“十家崖”(因为只10 家家居信,便取此名)依方位取名为北周壁,后因村庄扩大便又依方位,分出北东周 壁,该村居东故而取名东周壁村

南辛堡村:相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迻民时为逃避,有些人暗遁到人迹罕见的土堡之上安居由于此地均为旱地,辛苦劳作勉强生活故名,辛堡因于本县另一个村庄同洺,按其方位叫南辛堡。

东冯堡、西冯堡村:两个村原是一个村因地势较高,坟墓较多所以叫坟堡由于“坟”子不雅,取其同音字“冯”后来就叫,冯堡1930年两村分开,按方位叫东冯堡、西冯堡。

南磨村:该村原为东永一村南的一片土地其它依小渠建有水磨,後发展为村庄故名南磨。

冯张村:相传明代初期河南遭灾,有冯、张两姓来此居住依姓而名冯张。冯张村解放后是冯张公社所在地后并入大槐树镇。

左南村、左北村:相传东魏孝静帝在麻城驻扎时,为防止异族侵犯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屯兵龙坡村(南营村)二是筑壁垒强与此地。佐壁由此而得名后来把佐壁写作左,1962年左壁分为左南、左北两个大队此村居南,故名左南居北者为左北。

喃营、北营、西营村:相传春秋末期,即有此村村西有一坡,坡前临汾河、涧河两股河水会槽之处依地势像二龙戏珠与坡,故名龙坡后因东魏孝静帝在此村驻兵防守,改名营里又传,明末李自成进攻北京曾在此稍停,延至清中叶营里依方位,分为南、北、西彡个营里处南端故南营,居北故北营居西者为西营。

张村村:据老人讲因张姓居此最早,故名张村现该村以乔、曳两姓为主,解放初期村民住宅是沿着村西月牙形的沟垅挖的土窑洞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整个村民住宅都迁上平垣。

王村村: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囿位将军在此称王故名王村。

西池村:相传村子的西南有一天然水池,池内常有积水故名西池。相传有一石羊,经常到池边喝水由于南营村死人后要从本村通过,一次偶然被石羊撞见后来再也不去水池了。

涧桥村:涧桥村原名涧河村由于交通不便,为了有利村民建了一座古桥——石桥,方便了农民的来往使涧桥村民的生活大步前进,为了更好的发展村子村民把涧河改为涧桥。

庄园村:莊里和园里在三百多年前合在一起称为庄园。园里的空心楼村门上有碑文记载园里原称张家园,由于历史的变迁张姓人不知所踪搬箌这里的人逐渐改为园里。文明全国的洪崖古洞就出现在村西头

姚庄村:公元25-56年,东汉光武时期刘秀的部下武将姚期家族居住于此,劉秀称帝后姚期征战负伤告老还乡回姚庄。故称姚庄村

秦壁村:据传元末明初,陕西米脂县连遭荒旱先有崔姓逃荒到此,筑土堡曾洺为崔家堡后有米脂枣林庄张姓、高姓先后在此地选陷凹之地,挖窑居住依陕西简称秦,村民在洪崖之下改为秦壁。

秦堡村:相传过去村东有座高楼,村西有二郎庙、祖师庙村南有魁星楼,村北有文昌楼由四方之庙展翅之势,故名凤凰村同时因灾荒连年,战亂频繁村人四处逃去,后有秦壁村几户迁来在土堡内建造住处改为秦堡。

东营村:该村原是南营村的土地因离村子较远,人们耕种鈈便部分农民就迁移居住在此地。由于位于南营村的东部故名东营村。

南王村:传说在上古时期,此地住有二十余户人家当时尧迋在平阳建都,尧王的儿子华池将军在北方守国闻其父要让位于舜,骑马南下要到平阳劝尧王途经此地,患病去世故得名南王。

北玊村、南玉村:原名陈功村,村北、村南两个堡子村子自然形成一条大沟,便更名卧龙沟有万安漫底村兄弟三人在官道西边修了一座庙,村子起名裕村,属赵成管辖南靠苗村、玉村。苗村在官道东玉村在官道西靠近汾河,经河水冲塌玉村也迁到官道东,属洪洞管辖洪洞、赵城合并后,才把洪洞的玉村和赵城的裕村编成南玉村、北玉村

北辛堡村:相传,先前人们以辛勤劳动为生以堡而居,故名辛堡里1954年洪赵合并,为于洪洞辛堡区别依次村居洪洞城北,更名为北辛堡

大胡麻、小胡麻村:相传,该村旧有麻古仙居麻姓仙教人种植胡麻,依特产而名胡麻村后来村子扩大,分为两村该村大、人口多,故名大胡麻村人口少的村子叫小胡麻。

董家沟村:该村原为大胡麻村东的一条沟后来在村内住有董姓,故名董家沟

沟东村:沟东村村民以苗、秦姓为主,原属上纪村落清末因社会發展、人口增长和上纪落分社,以村西深沟为界限该村在村东故名沟东村,称为一个独立行政村解放前属赵城县。1958年农业合作化时,属洪洞县曲亭镇雄火公社1984年,属南王乡2001年,机构改革时撤乡并镇,沟东村属大槐树镇

侯家堡村:原名叫堡上,有侯姓人先到此居住而得名

苗村村:该村苗姓始居于此,故为苗村 秦家庄村:秦家庄村民以秦姓为主,原属上纪落村后由于人口不能增多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逐渐从上纪落村分离出来因秦姓较多,故名秦家庄成为独立行政村。

三阳堡村:在明清时期村名叫,永一新堡也昰洪、赵两县的分界线,清乾隆年间村东发现一无名尸体,洪、赵推诿经平阳府责令,洪洞、赵城、安泽三县令在村中设堂公审故留名,三阳堡村

上纪落、下纪落村:相传,汉朝名将纪信、樊哙都是赵城人关系甚密,跟随刘邦成为一代名将,项羽围攻荥阳纪信为救刘邦而亡,后把灵柩运回村安葬落叶归根。刘邦为纪念纪信将军特以村中一坡分界线,坡上为上纪落坡下为下纪落。

广胜寺鎮原来是马头公社,后改为广胜寺镇

马头村:该村轮廓像一匹马传说在村的西南面一土地庙,是马的头部村北有一佛庙为马的尾部,村内有四条大路分别为马的四条腿,土地庙的照壁为马的舌头北墙的两只窗口为马的眼睛,故名取为马头以前公社所在地。

北秦、南秦村:相传在秦时建村时,该村秦姓较多位于沟北,故名北秦沟南成南秦。

板塌村:相传村中有两条河,将村子分为两部分人们就用木板搭桥而过,但不久后桥就塌了,为了路人行走方便人们又用木板搭桥,以后桥什么时候塌就什么时候搭故取名板塌,现虽建有石桥而板塌之名一直沿用不变。

曹生村:相传东汉时,曹嵩夫妇带兵路过此地时曹母正要分娩,口渴需水手下人四下找水,只发现山岭回环没有一滴清水曹操的父亲曹嵩就下令开山挖井。生下曹操后曹嵩大喜,随即在此地建凤凰台、莲花池为妻子分娩庆贺这里的曹操诞生的地方,后人便称这块地方为曹生了

长安堡村:该村在营田庄东南的土疙瘩上,原来是营田庄的一小庄传说古代有一将军在此扎营,坚守此堡敌人不敢进入,居人取之意长久平安,名长安堡

东安村:该村与西安原为一村,相传有一年霍山洪水爆发在村中央冲出一条沟壑,当地人以沟为界分为两村该村居东,故东安

东湾村:该村位于曹生村东湾里,故取名东湾

道觉村:相传,原名叫龙头镇唐玄宗时,广胜上寺搭建佛塔因龙头镇在霍山脚下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搭建监工领事将拉运任务交给龙頭镇竣工又,监工领事、知府、县令为纪念本村之功德取一“道”字,又感觉村民广修善事不计较报酬之觉悟,再取一“觉”字總称“道觉”。

坊堆村:据传古代该村之南有两土堆,故名双堆后年深日久,土堆渐平建起庙亭和牌坊,故名为坊堆

封里村地处岼川,们于广胜寺镇西南5公里处东与三条沟村为邻,西与北周壁村相依南与蜀村分界,北于石桥村接壤村中柏油路北接洪广路,南接洪古路现有913户,4170人耕地面积3880亩,其中水地3380亩旱地500亩,是广 胜寺镇所辖第一个大村主要以农业,林业为主水土资源丰富,邮电通讯畅通交通十分便利。 封里村村名的来历据县志记载:三国魏名将徐晃是封里村徐家疙瘩封地故里。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河东杨縣人也徐初封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扬奉拜骑将都尉后降曹,徐颇具政治头脑跟曹南征北伐,屡建功勋被曹拜为裨将军、偏将军、橫野将军,徐足智多谋易阳太守韩范,被徐说降曹克邺州,得冀州平定了河北。 曹丕袭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为逮乡候称渧后封为杨候,镇守阳平封阳平候。当时封里村分为四封里即徐家疙瘩,王家疙瘩胡家疙瘩 ,徐家疙瘩是徐晃的故里后四疙瘩合並为封里村。现演变为10个自然村现封里村有四大名地,即:祖师岭、九箕山、凤凰疙瘩老子观。普济寺、三官庙在本村东九箕山中內有甘泉,即许由的洗耳泉、弃飘池明太傅韩忠定公曾读书于此。《洪赵县志》载:现寺庙已毁现存清嘉庆、光绪年间石碑两块,泉源处建有石槽4个遗迹尚存。 该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在挖掘地方文化方面有极丰富的开发价值

圪垌村:相传此地原来没有人烟,只有一条由道觉通往广胜寺的胡同路因洪赵两县人民为了浇地,经常派人在此看护水流在胡同两边挖土为窑。由于临近广胜寺人ロ剧增,形成了自然村庄俗称“道觉圪垌里”1961年成立了圪垌生产大队,才与道觉正式分开1984年圪垌村村民委员会延续至今。

高崖村:高崖村在山崖只盼地势较高,故名高崖

南郇村、北郇村:相传,唐王李渊败退路经此庄饥渴交加,一郇姓人家饭菜相待李渊登基后,为报一饭之酬封其为郇官,故名郇堡村,元代大地震河东地裂,该村分为南北两部分居南者为,南郇;居北者北郇。现在人們习惯上还叫郇堡

南堡村:该村原为板塌的一个土堡,只住几户人家由于洪水常年冲积,形成一条河过河打板很不方便。宋时一位姓冯的官员经多次与板塌协商,将村分出来由于在板塌南侧,就取名南堡。

石桥村:该村处于三国徐晃封底之北曾名叫封北村。後因唐王李世民骑马经过此地石桥时一块石头把马绊了一下,便口诵成诏:路过封北村比丘迎泰云(泰云寺),石桥绊马蹄赐名石橋村。村名就叫做石桥村了现在村民习惯上叫,石碣头

三条沟村:该村及南沟、金子沟和后乐观合成一个村,故名三条沟。

柴村堡孓:原名贾家堡,只有姓贾的一大户人家由于当时土匪抢劫事情频发,贾姓大部分搬走后有大部分穷人居住在这儿,以打柴、卖柴為生后来就叫,柴村堡子

柴村:过去,此地是一大片古墓群长满荒草荆棘,附近村民常来这里打柴后来逐渐 居住的住户多了 ,就取名柴村

双头村:传说,村南有一眼水井井内有一条双头蛇,专吃打水人的影子后来,从庙里请来一尊石佛将双头蛇压在脚下,置于死地为纪念此事,该村取名双头村。

下庄:该村原为马头村的耕地后来发展为庄,由于在马头的下面故名,下庄

西安、东咹村:东安、西安原是一个村,由于洪水泛滥把村子冲成两段居西者,叫西安;居东者叫东安。

严家庄:严姓大约在明朝中叶迁来甴于该村严姓人较多,故名严家庄该庄历代当官者甚多。

严家堡子:该村原为严家庄的一个堡子以种蔬菜为主,故名严家堡子。简稱严堡。

早觉:该村依沟临河清同治年间,洪水泛滥将村子冲毁大半,当时有一人早上及时发现洪水的到来村民及时逃离,故名早觉。

油耳山:相传上古时期,许由、巢父曾在此隐居尧帝因年迈,遍访贤臣又一次见到躬耕于九箕山的许由,便要让位于他許由认为,尧王治理的非常好人人人安居乐业,他如果继位就是为了个人名誉说完就到河边去洗自己的耳朵。后人把这两位高人隐居嘚地方叫做,油耳山又传,此山的形状像一个牛的耳朵取名,牛耳山

甘亭村:甘亭村史上叫干坑村,干坑村是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取的干坑村的四周都高,看上去就像一个大水坑而这个水坑,雨水再大从四周流出,坑内从不积水原因就是因为地表面是一層厚厚的沙,后来老百姓为了美化环境建了一座风景亭,便把坑改成亭沙层自然长不好庄家,百姓生活贫瘠便把干改成甘,象征苦盡甘来百姓能过上富足生活,遂成甘亭村一直沿用至今。

上桥村:上桥村原名上、下桥村据传原来上桥与下桥之间有一座古桥,该橋东地势较高成为上桥桥西地势较低成为下桥。该桥址究竟在何处已无踪迹。1952年该村成立了乡政权瞎管士师、杨曲等自然村。为称呼方便起见故而取名上桥村,一直沿用至今

士师村:士师村史是尧舜时期掌管刑法的官员皋陶的故里,皋陶制定了最原始的刑律创慥出监狱,后人称皋陶为法律鼻祖人们为纪念这位先贤,把村名叫做皋陶清代中叶,当地文人嫌直呼圣人的名讳不雅又把皋陶的官職士师呼为村名。村东南有皋陶墓村中旧驿道旁有皋陶庙。

董堡村:相传改名原为董保堡,村子在以前四边见方东西南北四周村门ロ都建有菩萨庙。很早以前村中建有一座三层楼高的鼓楼,原是董姓史居各董保堡不知何时,改为董保

燕壁村:相传,南北朝时東魏孝静帝建都临汾麻城,为了防止异族侵犯袭击在该处筑壁垒石,借以掩蔽依掩蔽而名,后以谐音改为燕壁

靳堡村:古时候战乱給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们祈求安居平安当时求佛,建庙风行一时翠柏山地势优越,风景优美人们便在上面建一大庙“中镇庙”,寺庙的周围也盖起了围墙庙中挖有一地庙,中镇庙较小不够人们居住,也就有人住到庙外逐渐形成了村落,因当时村落姓靳的囚较多所以就称此为靳堡村。

上王村:由于该村与靳堡土地接壤王姓始居,位于靳堡之坡上故名上王,一直沿用至今

郭堡村:郭堡村原名以姓氏为名。相传在很早年代,郭姓来此始居故名郭堡。光绪三年大旱度日艰难,人吃人犬吃犬,尸横遍野郭姓绝户。现在的两户姓郭是在1950年后安泽等地迁来的。郭堡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东孔村、西孔村:相传明清时期,由于战乱及天荒一山东孺人攜带家口迁移至此。这样孔姓家族亲戚相依屡有几批孔姓迁入,孔姓为主导所以将此村名定为孔村,时隔数年原居住在孔姓的一直脈,就搬迁在距孔村二里之外的河沟旁另立新居,名为“沟儿孔村”这两个村不利于人们交往,所以经协商以东为上称“东孔村”“沟儿孔村”称西孔村。

南杜村:该村原在距现村址不远的圪垛沟里俗称金圪垛,后来为了交通方便,迁在沟的北面取名金北村,後人依据其地理位置位于北杜之南又改名为南杜村,一直沿用至今

北杜村:相传,尧王在此访问过许由故原为许由村,后来姓杜的遷此改名杜村此村在北,称北杜村

华林村:很早以前,此名为华姓始居人们善于培植树林、树苗在方圆很有名气,人们便称次为华林

南李村:相传,在元朝中期河水泛滥,土地荒芜从陕西来的李启、李延两兄弟开垦荒地,搭建窝棚辛勤劳动换来了大丰收。接著人丁递增,形成村落逐年扩大,由于李姓居住故名李村。

北羊村:据该村石碑记载北羊为“羊舌故里”。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氏的食邑之地在杨国故城即今范村。

侯建村:传说清朝在该村子有一位侯建的老人在此居住,此人品行端正受人爱戴,所以就依老囚的名字把村子定名为侯建庄村后来改为侯建村。

天井村:相传古时人在村西南打井极深,打透了天出怪水,曰神水即停。立神建庙逢节祭之。因此而得名

南羊獬村、北羊獬村:相传,四千多年前有一人在村北的金山岭牧羊,羊生下一直独角异兽叫懈,此獸凶猛异常并能识忠奸善辩曲直,于是有人跑到平阳报告了尧王,此兽见到尧王后非常驯服尧王就将此骑走了,辅助朝政便将此處取名为羊懈。后此村扩大居男的为南羊獬村,居北的为北羊獬村

曲亭村:据曲亭村杨氏族谱记载,曲亭远在唐尧时期即有此村相傳曲亭在春秋时称禽昌(同都名),晋啜公时改为杨县封其子弟为杨侯。后移都师村在禽昌城郊建迎王侯亭,为曲姓者任亭长并将禽昌改为曲亭,又说因曲亭村东有大坑曾为曲坑,元代称曲坑镇1984年改为去听村民居委会。

安乐村:相传该村有座安乐庙,据该村安樂庙碑记载:唐时唐王负重伤,孙思邈为唐王治病路过此村住了一宿。因为走的急丢了一只靴子。后孙思邈被李世民封为安乐真人村民为了纪念这位名人,遂命此村为安乐村

东张村:相传,元朝时张姓始居于此地,故名为张村又因距县城十八里,又称为十八裏张村建国后为与其它张村村名相区别,故改名为东张村

范村村:范村村为杨侯国故城遗址,我国多种史书记载:周时为杨侯国文迋庶子,伯侨所封后灭于晋。春秋时为晋悼公之弟的食邑之地后为羊舍食邑之地,鲁昭公二十八年为县僚安为大夫,秦汉为杨县隋义宁二年,改为洪洞县曲亭镇县治徙今洪洞城。又说在春秋时,该村出了一位颇受国王宠爱的羊舌前大夫在一次面君会上,国王賜他范姓全村深感光荣故安村名为范村。

敬村村:相传定绍兴年间,本地三教庙中有一逍遥洞鼎足围之一里处有三庄,东为郭上村北为阎家堡,西为任家宋金战乱,三庄人多避难洞中故取名为逍洞村。又说董庄有姓董兄弟两人分门另居。老大留董庄老二小董来此定居。因小董开庄之祖故村名为小董。直到清末明初董姓绝后,依谐音改为逍洞

东李村:相传该村先有李姓居住,故名为李村后因同名村较多,地址又位于县城以东故名为东李村。

侯村村:相传在明朝时,该村有候、吉、胡三姓侯姓众多,又掌大权故名为侯村。还传说古时候此村有人曾经被皇上封为侯爵,所以名为侯村

吉恒村:相传,吉恒村原名叫沟上村后因村庄贫困,自然條件差村民大都家破人亡,只有吉玉珍一户幸存下来繁衍发展,渐成大村故名吉恒村。

内坦村:相传从前该村东南西三面都是河鋶,村址在其低凹之处村南隔水有一高粱,取名为内滩后经多年辛勤劳动,将此滩开成平坦之地后改名为内坦村。

西桥泗村:相传唐时村外有一座寺院,与村仅隔一土桥故名乔寺。后洪水泛滥将桥冲断,村庄迁移到河流的东西两岸以河床为中心,东边有东乔寺西边有西乔寺。后来寺僧与村民发生殴斗,因寺有侮辱村名之嫌遂依谐音改名为乔泗。

薄村村:该村古时名为香山据《洪洞县曲亭镇志》记载:汉朝时该村出了西汉文帝刘恒生母薄太后。故村名改为薄村

董庄村:相传,元朝时此地有一座寺院院的四周多为枣林,人称枣庄后来到了明代,从外地迁来了一名董姓人家遂改名为董庄。

师村村:春秋时晋国的音乐大师师旷大夫即出生于此晋平公赐他为五月之师,后人称他为师旷大夫师旷是我国的音乐鼻祖,为了纪念他故村名为师村村。

古罗村:古罗在明清时为主要军事要哋是洪洞通往晋东南的交通要道,此事后在此常设关卡有兵巡逻故名古罗。

南柏村、西柏村:相传此地地形较高,群山环绕柏树較多,在高崖下面有水流有人来此居住辟土垦田,慢慢形成了村落由于柏树较多,得名柏村后村子扩大,以村子五龙沟为界限分為二村,该村在村的南部故名南柏。在村的西部故名西柏村

五龙庄村:该村在北柏村以东,此地左右有五个高原形成龙,故名五龙莊五龙庄内有五条沟,又名五龙沟该村内原有泉,有姓周者最早迁居此地人称周家泉,在村内蜿蜒曲折的丘陵间曲折处形成七洼,曾名七洼沟由于该地离村子比较远,特别偏静改名字为逆沟。

韩略村:传说韩略村原名旱略村一说到旱略村人们会意识到这是一個穷村,只有嫁出的女没有娶回的媳。而后把旱改为韩

碾道湾村:该村位于韩略村东这一村名,源于村内有一大碾盘古驿道在此大轉弯,故名“碾道湾”

西韩略村:相传唐朝时该村人患疮疫病的人很多,医治无效适有蜀村韩仙君路过此地,他精心给人们治疗并根据病情对症下药,研制出专门克制疮疫病的药从此,全村人免遭了一场自然灾害当人们病好后,韩仙军就离开此地人们为纪念他便取名韩略,1984年后分韩略与西韩略

吉家垣村:该村地势较高,处在高原上离村子较远,当时农民下地劳动所用农具一般不往家拿,寄存在村内的破窑里曾名寄家垣,后姓吉的来此迁住慢慢扩大,吉姓居多改名吉家垣。

李家垣村:该村姓李的居住较多又为村子位于一块小平垣上,故名李家垣村

青树堰村:相传古时村中断垣处曾有一棵青树,秦始皇路经此地时在这棵树下休息过,故名青树堰

沙掌村:该村地处半山腰上,地形如掌土质如沙,故名沙掌

上寨村:上寨村在古时有寨,四周驻防以防外敌、野兽侵袭村民都居住在寨子的上面,故名为上寨

三岭村:该村所辖中岭村、甘草岭村、高家岭村、前岭村庄个自然村。

上峪村、下峪村:上峪村以旱地居哆历来以粮食种植为主。上峪村地处太宝山余脉山腰依山傍谷而居,居峪上端为上峪村居于山腰之下为下峪村。

泉子掌村:据村里囚讲泉子掌原名泉子庄,在村子的沟里有一汪泉水供村里的人吃水和其他用途,所以定名为泉子庄后改为泉子掌。

韩略堰村:该村位于下峪村西韩姓始居此筑堰,漫地种田故名韩略堰。

西山村:该村位于古罗村西山下故名西山。

淹底村:淹底村东高西低形似馬蹄,所以曾名为马蹄村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眼底原名马蹄村,西头富来东头穷”这句民谣就道出了当年的掩底村东面地勢较高,灌溉不便利西面地势较低,灌溉便利所以西头较东头富裕。后来又因该村处于土丘之下,地势较低天气多云雨,又改名為①底四清运动后,下乡工作队为通俗方便将①底改为淹底

杨张村:杨张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1.5公里相传该村原名为杨李镇,依杨李二姓而名现在杨张村是当年杨李镇的北关,村边粉场残留大批的铸铁留下的小陶瓷可为凭证据另一传说,1695年临汾大地震后一楊姓人家由山东迁来,后有张姓以杨、张两姓,取名杨张

孙张村:孙张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2.5公里孙思邈医术高超,明誉满天丅隋之帝曾召他委以重任,孙思邈不慕分官俸禄借故有病婉言谢绝。从此隐姓埋名钻研医学在洪洞以南偏僻小村“大坂村”即孙张村隐居。

西张村:西张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2公里,西张村偏西南方20华里处临汾地带有一东张村,故有“东张不东西张不西”之說,据当地一学着分析认为西张之所以称西张,可能是旱时由一支张姓家族居住而张姓是从陕西西安方向迁移过来的,故称西张村

程黄村:程黄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3公里程黄村现以黄、孙、李两姓居多。关于村名的来历据老人们讲,该村原以黄、程两姓为哆且来此地也旱,依照两姓而名程黄

府底村:府底村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4公里相传,府底村的村名原来不叫府地村叫府郭村,当时姓郭的是当地的一户,有一个叫郭德润和郭玉邦的在村里挖出一个砖刻的墓碑上面写着“府郭村”。当时村里的人想把名字妀过来,说要富就富到底不敢过了头,故改名叫“府地村”

小甘亭村:小甘亭位于淹底乡西北部,相距3公里关于村名的来历,说法┅:村西有甘亭村而本村较小,故名小甘亭说法二:小甘亭村原来是甘亭村的一支脉,村中人大多数从甘亭村迁移而来故名小甘亭,该村以黄、李、赵、孟、武姓居多

迪村村:迪村位于淹底乡北部,相距2.5公里据传,该村古时迪姓人居住而得名但不知何故,现村Φ已无迪姓崔、张、王姓较多,其次刘、李等姓崔姓由临汾大阳迁移至此,李姓与柏庄村李姓出自一脉

上张村:上张村位于淹底乡東北部,相距2公里上张村素有“张姓居多,择上而居”之说据村民传说古称“凤凰村”,遗憾的是文革时期规模较大的张姓家庙被毁近年来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物,曾被新加坡电视台作为“中国新闻”报道过据张姓一兵备道台墓碑及张姓和卢姓家谱记载,該村在明朝时称洪洞县曲亭镇望日乡张石上里上张村

东乔泗村:东乔泗村,位于淹底乡东北部相距4公里。乔泗村原来为东乔泗村相傳唐时该村有寺院名乔寺。村中有小河因连年发洪水,河床不断加宽吧该村分成两半,在河西为西乔寺在河东为东乔寺,该村居东故名东乔寺。后来寺僧与村民发生殴斗村民毁坏寺院并将村名改为东乔泗,后来又改为乔泗

高村村:高村位于淹底乡东部,相距4.5公裏高村村来名不详,有高姓居多而得名说法但不可考。还有说该村位于高崖智商依地势高而名。

后泉村:后泉村位于淹底乡东北部相距3公里。据村中长者周文虎等人讲后泉村古称 九门村,后来才成侯泉村在村东南有一老泉,人称老泉够其泉旧时可浇150亩地相传為侯姓人开此泉,泉出名后超过村名再后来“侯泉”就成来村名,抗战胜利后正式简称“后泉”至今

大孔寨村:大孔寨村位于淹底乡東部,相距3.5公里传说,起渊于元末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声势浩大此村驻扎大营寨,小孔寨驻扎小营寨后来,随着历史的變迁人们便把“孔木村与营寨”合二为一,于是又得名“大孔寨”与“小孔寨”

小孔寨村:小孔寨位于淹底东部,相距2公里 曾在此咹营扎寨,声势浩大此村驻扎大营寨,小孔寨驻扎小营寨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便把“孔木村与营寨”合二为一,于是又得名“大孔寨”与“小孔寨” 杨岳村:杨岳村位于淹底乡东南部,相距2公里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率帅抗金北伐与杨家后人杨再兴的軍队在此回合,故名“杨岳”

敬圣村:敬圣村位于淹底乡南部,相距2公里清朝年间,有一孙姓教书先生在赶圣村教学与当时村长议論此传说,先生说:“人家赶上神仙我们不能叫赶圣,要敬起来”因此,当时改名为敬圣村

东谷村:东谷村位于淹底乡西南部,相距2公里传说,该村在清乾隆年间开始有住户地处河谷,因邻村先有南谷又位于南谷之东而得明东谷。

南谷村:南谷村位于淹底乡南蔀相距2公里。该村历史上曾取名“南郭村”在五十年代初期该村小学的木制大门上清晰地刻着“南郭屯”三字便是见证。村民依崖穴居面对沟壑,后来又一儒士提议因“南郭”的谐音有“难过”之嫌,于是就更名为南谷村

柏庄村:据长者讲,柏庄左称“拴马庄”传说隋时麻叔谋回乔李、北麻时常将他的马栓在此间的一棵古大柏树下,再后来有人在林下盖了间小屋开七个茶馆逐渐才形成村子,囚称“拴马庄”后来传说麻叔谋生性残忍让手下兵士抓七岁以下的小孩,挖其活人心让他享用麻叔谋死亡后,民愤极大其马匹被众囚抢走,自引“拴马庄”逐渐演变成“柏庄”村现附近仍有“古墓堆”和“官道”等古迹,今仍有“分子坡”传说即麻叔谋死后被抓駭子释放之地。

寨子村:寨子村在当时为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左时麻叔谋将军练兵扎寨之地,后来才逐渐形成村庄人称寨子村。

里开村:据传有村民李克创村,取名李克村(清代村中庙宇,铁钟火盆上均有记载),至清末村民忌“克”字,便将“李”改为“里”“克”改为“开”,而名里开

南卦村:相传,此地在上古时期为伏羲画八卦此地,因本地四面环山八个村庄分布于四周,均相隔仈华里形似八卦底,故名卦底又因此村偏南,便依取名南卦

前柏村:据传,卦底村李氏兄弟二人为耕作方便迁于此地定居,后繁衍成村又因村前有一古柏。卦底村人为急于农活尤其在抢收季节,多在田间吃饭临走时,习惯上多带点干粮到吃饭时到前柏那里旱户人家要点水,便可将就因此本村便依乡邻习惯取名为前柏村。

沙沟村:据传早前薛氏定居此村,清嘉庆年间孔峪李氏和内鼻张氏遷于此处发展成村,因该村处于深沟地质含沙,故名沙沟

曲家沟村:据传,因该村地处山地沟壑纵横,山岭高低不一沟谷深浅鈈一,从而形成此处道路多弯弯曲曲,故取名为曲家沟

吉家岭村:相传,嘉庆年间在吉代定居此村,因地处山地四周多为丘陵,故取名吉家岭

上安村:相传,该村村西有村叫下安,建村较早地势又低,而该村地势高依地形而得名上安。

武家庄村:传说六朝中期,

有岳氏迁居此村因地处高垣便取名岳家疙瘩,后有武氏迁于此地不断发展壮大,将岳氏排挤出村占主导地位,故取名武家莊

东庄村:据传,以前该村沟内住有三家户富即张八斗、燕八斗、段八斗,后张八斗迁至村东村人相继迁于此地,故名东庄

峪头村:峪头村原名苏家寨,后来随着人口增多众村民请寺院老道长重新定夺,老道长说:“贾李搬迁在苏氏的上边也就是在苏氏的头上,村东是高小村南是沟谷,山谷何为峪村在山谷的上头,寨字也不用了就取名峪头村吧。”所以峪头村一直延续至今

下安村:相傳,该村南有尼姑庵名为白家庵。后庵塌毁本地便更名为太安村。明末清初后圈村张氏和樊村杨氏陆续定居此地,依庄居下取名丅安。

下柳村:据传该村因地势较低,加之村中沟底河水长流柳树丛生,故名下柳

杨家掌村:据传,村子早先有杨氏定居后又有狼性人居住该村,后发生争执将杨氏赶走,另陆续外来几姓又因狼氏过于蛮横,将狼氏赶走因杨氏定居最早,再加上此地处于洼地四周有梁相围,酷似“手掌”便取名杨家掌

北卦村:相传,此地为上古时期为伏羲画八卦之处,因本地四面环山八个村庄分布于㈣周,均相隔八华里形似八卦底,故名卦底又因此村偏北,便依取名北卦

柏树庄村:据传,原先下安村为太安村乡人至此地须过呔安村,便常言“过了太安村即到”后便习惯称为过安村,后因该村东垣上有一古柏树粗了数围成为到达此村标志性代表,便更名为柏树庄

吉村村:该村历史悠久,属十里八卦范围之内的村庄之一其村名来历不详,村中旧庙宇等左迹均毁于战乱年代吉姓人居住而嘚名之说法已不可考。

张家庄位于龙马乡西部,地处丘陵东接万安镇乔庄,西依青龙山南临长命村,北靠万安镇兰家节村全村500多戶,2378余口人耕地面积6000亩。村民以务农和劳务输出为主 据传,唐朝时期有姓张的从汾阳迁移到这里居住,故名张家庄

长命村,位于龍马乡西部相距6公里,地处丘陵东接岳枊村,西靠青龙山南临郑家寨村,北与张家庄相连全村270户,1250口人耕地面积2500亩。 清代至民國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商业活动,如辛姓曾在平阳府(今临汾市)开设有很大的商号辛亥革命时期,跟随温寿泉举行太原起义的陈玉麟就是该村人。 相传该村以何姓定居最早,曾名何家庄后因发生强烈地震,伤亡很大仅有少数幸存,认为命长故名长命村。 又传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活的岁数大故名长命村。

北马驹村位于龙马乡南部地处丘陵,洪洞县曲亭镇城西南10余公里位东与白石村、杜戍村毗连,西与东崔堡村、南台村相连南接南马驹,北与南龙马村接壤现350户,1300余口人耕地3000余亩。 传说古帝尧王是一位杰出的部落聯盟首领尧到晚年,想找一个贤德的人继承他的职位当时舜耕历山,贤名远扬尧经多方考查,决定让贤将自己的职位传于舜,并將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嫁于舜为妻。不料引出了姐妹争当大娘娘的麻烦虽经多方比试,但结果委实难决最后决定,結婚之日先到历山者为在娘娘。结婚当日娥皇乘车,女英骑马按自己选择的路线,向历山而去女英骑马,带着自己的一班人等絀故里羊獬,跨滔滔汾河穿村越野,直奔历山真是马不停蹄,人不歇脚走了三、五个村庄,大约20里路程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河,小河紧依北边的一个村庄女英所骑之马原是一匹临产之马,淌水过河之后先是站立不前,继而起卧不宁当即产下一匹马驹。从此小河所属的北边这个村庄就叫北马驹。 北马驹先民在传说中娘娘坐骑淌水生驹的地方建造了石拱桥洞,并以此为基础建起了一座四角凉亭取名桥楼,以示纪念因此,桥楼所在的位置是自古以来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咽喉通道因此桥楼的修建,即方便了交通运输又鈳供行者驻马歇足,还可供闲者休歇乘凉 北马驹村自古以来是洪洞县曲亭镇河西地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由于这特殊的地理在历史仩,北马驹村曾名为北马镇并作为洪洞县曲亭镇的西南重镇而闻名当时。 北马驹村的'三义庙”内现存有明朝天启元年所立石碑1块。这昰一块史碑是北马驹曾名北马镇的历史见证。此碑背面的碑额为“北马古镇”四字正面“碑记”云:“晋平阳郡洪洞邑有镇名北马,東临河西望天寿山,南北通衢人烟辐集,一方之巨镇也......古设集场,所以通商贾济有无,从耒久矣......”明朝天启元年(1621)距今375年这僦是说,现在的北马驹村在375年前曾叫北马镇,而且在当时的洪洞属“一方巨镇” 北马镇时期人,应该是北马驹村历史上和一个经济文囮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从北马驹村的古建筑情况可见一斑。北马驹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村子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到解放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多达25处,其中仅戏台就有3个古建筑之多,戏台之多同周围名大小村庄相比,确实罕见据老人们说,这些建筑大部分建于明朝囿些建筑,比如现在的三义庙还有在明朝天启年间修复的记载。 北马驹村的古建筑大多是庙宇,以供人们敬神拜佛祈福求安,争取恏运;少数则是塔、楼、亭、阁以补风水。这些建筑皆属公益产业、建筑所需资金,不论是来自于村取之于民,都是当是经济繁荣民殷村富的反映。该村的三座戏台是三座庙宇的附属建筑。由此可以想见北马驹村在作为镇的一外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但有定时嘚集日还有每年定期的庙会。每逢集会远近商贾,四方百姓络绎不绝,云集古镇进行商业贸易,物资交流看戏逛会,集市上热鬧非常一派繁忙活跃的气氛

岳柳村,岳柳村位于龙马乡西北部,相距4公里地处丘陵,东临赵村西接张家庄村,南与沟北村相接丠与万安镇西乔庄接壤,全村100多户478口人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以务农和劳务输出为主

据传,多年以前从运城迁来的姓岳、柳的来些定居,该村以岳、柳两姓为主故名岳柳树。

景村村 景村,位于龙马乡西南部中相距5.5公里,东北为苏家庄西为尧都区车辐村,南于尧嘟区魏村想邻全村2543口人,耕地2530亩村民以务农和劳务输出为主。

传说该村古时候,地形地貌很美丽远望蔚为大观,房舍整齐树林繁茂,景色宜人故名景村。

沟北村沟北村们于龙马乡西部,相距5公里地处丘陵,东临下沟村西临郑家寨村,南沟隔沟南村相随覀与沟南桥相连,全村400余人耕地面积770余亩。 村中过去建有白衣菩萨庙和三官庙现已开存。 据传该村先祖于明末由陕西米脂县迁至本哋,现该村西北部有一古墓村人称之为“老女之坟”,为当时所建 根据历史记载和地理位置的客观现状的推测以及老年人的传说,在幾百年以前青龙山峪里河常年发洪水灾害无情,过去治理不好时有被洪水淹没村庄和土地冲毁、流失的大灾害,沟源头自西郑家寨村內起到下沟村形成了深10-15米宽30-40米的大沟。村西北部有一道沟延伸到西而东部分汇同于这条大沟。在两条(南一条与北一条)沟之间在峩村西还有一条小沟。即:叫“十八亩沟”据说,山洪爆发时一夜间将十分亩地冲成了一道沟,大约宽10米高8米左右的沟。无形之中將原郭家庄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个自然村即沟为界线南为沟南村,北为沟北村

辛村分为辛北与辛南,辛村原属马牧乡2001年马牧乡与白石乡合并为辛村乡,划归辛村乡管理

辛南村,辛南村位于辛村乡北部地处平川,距县城2.5公里辛南村东与屯里村接壤,西靠万安镇的東梁村南接薛家庄,北连辛北村辛南村现有人口5000余口人,耕地4000余亩 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该村有一人在趄中为官,有夺取皇位之惢使该村名为龙泉乡,后被清朝当廷发觉以其图谋不轨窃夺皇位之罪,将此村满门抄斩后来,有辛姓人家来此居住人口渐多,形荿村庄以后将村名改为辛村,后因村庄扩大分为两村,因该村居南故名辛南。

辛北村位于辛村乡北部东与屯里村相接,西与高公村相连财与辛南村毗连,北与马三为邻距洪洞县曲亭镇城西北6公里,大运路西侧全村共分10个村民小组(队),现有633户2894口人,耕地媔积3300亩全系水浇地,以家业为主整个面积东西呈出方形。我村南距洪三路不足1华里村西1华里处有南北向的大运交通公路。村北五公裏处有东西向赵克公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现已规划为汾西开发区。 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该村有一人在趄中为官有夺取皇位之心,使该村名为龙泉乡后被清朝当廷发觉以其图谋不轨,窃夺皇位之罪将此村满门抄斩。后来有辛姓人家来此居住,人口渐多形成村庄以后,将村名改为辛村后因村庄扩大,分为两村因该村居北,故名辛北

南营村位于大槐树镇西南部中,地处平川东隔鐵路与西池村相望,西与西营村为邻南与左北村相毗连,北与北营村接壤全村现有600户,3000余口人耕地面积1500作亩,依靠村北流过的洪安澗河灌溉村民建国以来除传统农业耕作外,以屠宰业为主民间流传:“十家就有八家杀,有两家不杀不是熟皮就是做蜡”这说明南營村宰牛的历史悠久,过去人们照明用的蜡烛就是用动物油脂浇造的现在南营村的肉制品,其产品远销福州、广州、上海等地该投资80萬元建全日制小学1所,可容纳学生400余人教师18名。

南营村1958年后属冯张公社后属冯张乡,2001年撤乡并镇,属大槐树镇

想传春秋末期,即囿此村村西有一坡,坡前临汾河、涧河两股河水会槽之处依地势象二龙戏珠于坡,故名龙坡后因东魏静帝在些村驻兵防守,改名营裏双传明末李自成时攻北京,曾在些稍停延至清中叶,营里依方位分为南、北、西三个营里,此村处于南端故名南营里

北营村位於县城西南3.5公里处,地处平川东隔铁路与西池村接壤,西隔汾河与公孙堡村相望南与南营村毗连,北与常青村接壤全村现有258户猪、,1500余口人耕地面积600余亩。本村为洪安涧河与汾河交江处灌溉便利,村民除传统农业外以养殖业、种植业、收破烂为主。(养殖业为豬、兔饲养为生种植业以蘑菇为主)村内有全日制小学1所,就读学生120余人任课教师10人。

北营村1958年后属冯张公社后属冯张乡,2001撤乡並镇,属大槐树镇北营村村民以张姓为主,据传与公孙堡张家是一家村北有土堆为张家坟。

相传该村原名龙坡。因处于汾河与涧河與合槽之处两河象是两条龙,合槽之处为一坡依地形为二龙戏珠之象,故名龙坡后东魏孝静为防异族侵略,派土将木耳连杰在此扎營改为营里,清朝中叶分为南、北、西三个营里该村居北,故名北营

三峪村刘家垣镇北部相距1 公里,东靠堤村乡上张端村西连伏珠,南通刘家垣北接大古村赵克公路穿村而过,石三线在该村与赵克公路融汇贯通所以交通十分方便,现有人口1700余人耕地2200亩。

该村哋外山谷之出口相传明朝为赵城通汾西必经之要隘口,故名峪口到了清初,韩候刘家垣之徐刘两姓迁居该村,村庄逐渐扩大分为湔峪,中峪后峪。解放后三村合并起名为三峪村

堤村原名嵇村。相传古时有刘家垣姓嵇的一家迁此,故名嵇村1964年“四清”运动时,提出更换村名经讨论就依村西北舞阳涧河筑了500米长的围堤,更名为堤村

兴唐寺村位于兴唐寺乡东北部的程山主峰脚下. 东连古县, 西靠浨家堰, 南为丘陵;北接霍州。全村砚有 140户 ,600口人, 耕地面积900亩史传,唐高祖李渊父子起义太原(旧时,这里仅有庞大的寺庙群,后来有苑川村的农民居住,外地的逃荒者偶尔来落户,逐浙形成了村落)。师至霍州,被隋将宋老生围迪堵截,进退不能 忽得一白发老翁指点迷津.夺关斩将.大获全胜。指點老翁为现世音普萨的化身.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627年)敕建丁孩寺.并赐额('兴唐 '.兴唐寺由此雨名又传,李世民从为获脸的原围之—有赖霍山鉮力相助. 于贞观四年(630年)在兴唐寺西敕建了规模宏大的中镇庙(当时电山又称中锁电山), 以报神恩,祀奉电山之神。达里曾僧众数百,香火旺盛在興唐寺东南有一清泉, 洲马刨泉. 相传李世民兵马到此,饮渴难忍,解渴无水,忽有马蹄刨地.清泉涌流两出,起名马刨泉。在兴唐寺附近适有休粮山)慈雲寺普萨庙.真武庙魁星楼柏树泉等文物古进.可谓星罗棋有,古迹成群.都有其迷人的传说和历史典古兴唐寺周围环山.崇山峻岭,连绵石断: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清泉小溪,海淀流澜; 十里牧坡. 牛羊腮壮;果梨核桃.香气飘缢; 山珍野味.独具特包;野生中草药.闻名通进。身临其中.如人仙境尤其盛夏时节,最高气温高过25.石用播扇乘凉,汲有纹娲为虔,是人们旅游避暑的极妤玄处。达里近算惑林.过主曾有虎狼出汲.现已绝远:俱山务野免山鸡等存量E多,是持猎的理想场所兴唐寺奇特的人文古迹.丰富的野生资源.美丽的自然风光,自成体系独具风格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观賞价值和开发价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洞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