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性50岁,工作很累,颈肩腰腿痛僵硬吃些什么中成药好?

>> >>我的膝关节酸痛站久了小腿僵硬,该吃什么药啊?
我的膝关节酸痛站久了小腿僵硬,该吃什么药啊?
病情描述:
你好,我的膝站久了小腿僵硬,该吃什么药啊?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12128条
医生建议:你好,我建议你可以服用万通筋骨片,本品可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于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肌肉,屈伸不利,以及风湿性关节炎、见以上证候者。你平时可以补充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维生素B6多分布在肉、蛋、奶类和蔬菜中。你平时也不能喝酒和抽烟。
收起追问↑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万名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最常用的 外科 用药指导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11.00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26.00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16.00
止血,镇痛,消炎,愈...
健客价:¥5.50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14.00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9.00
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
健客价:¥850.00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24.00
伤寒,肠炎,前列腺炎,...
健客价:¥17.50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
健客价:¥42.00
亲爱的顾客:
如紧急,请拨打订购热线400-咨询健客网专业药师。
无需注册,免费提问!请在此提交你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你解答!颈肩腰腿痛第一诊室—(纯公益) - 漳州小鱼网|漳州论坛|漳州|漳州房产网|二手房|漳州二手车|漳州小吃|漳州租房|漳州新闻|漳州人才网|漳州网|漳州城市门户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9 total )
颈肩腰腿痛第一诊室—(纯公益)
个人介绍:本人是从事颈肩腰腿痛专科多年的医生,为了能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广大鱼友,特在地此设一诊室,为大家提供颈肩腰腿痛的防治健康咨询服务。(绝无他意,纯属公益)
专业擅长:针灸推拿,中医骨伤,风湿骨病!
疼痛并非人素有之病,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我会不定时的在此发一些日常颈肩腰腿痛日常预防、治疗、保养的健康指导信息,此帖将不断更新完善中,请多关注!
友情提示: 欢迎各位朋友对我提问,请提问者尽量提供详细信息,如性别,年龄,既往重大疾病史,这次发病时间,有无原因,在外就诊情况,相关检查结果,服药情况等,谢谢你们的合作!情况说得越详细,我给你的回答更全面
在我专业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尽心尽力为鱼友们答疑解惑。欢迎鱼友们跟帖咨询![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23:25 编辑 ]
LZ我肩膀酸是不是肩周炎啊?
就是肩膀跟手臂的这个关节这边~~
还有最近颈椎也痛~~难受啊~
哎~我22岁~
你这个年龄得肩周炎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排除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问题,这个情况考虑还是比较典型的颈椎病引起的颈肩痛。建议纠正不良姿势,睡低枕头,到医院拍个颈椎片,然后到针灸推拿科或骨伤科接受治疗!不能耽误了[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00:40 编辑 ]
我腰肌劳损很厉害有什么办法可治疗啊?
腰肌劳损是自己诊断的呢?还是医生给你诊断的?需明确病因。
如是腰肌劳损厉害者需配带腰围(药店有卖),口服药物,做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效果确切。
慢性腰肌劳损的平时预防:
1.保持良好姿势并矫正各种畸形。正确的姿势是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
2.加强体育锻炼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状态,肌力及韧带弹性良好者,发生劳损机会少。
3.劳动中注意体位,避免在不良体位下劳动时间太长,对单一劳动姿势者,应坚持工间锻炼。
4.注意劳逸结合,慢性病、营养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急性扭伤者应及时治疗。[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2:24 编辑 ]
谢谢楼主,我看过很多医生了理疗也做过,不过都是治标不治本,过后还是会痛!
建议你到中医骨伤科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痛点明显可以做一小针刀或注射针刀松解,效果确切。建议你去药店买一腰围固定一下你的腰部,睡硬板床。这样可以减少复发率。平时可以经常按摩腰部 预备姿势:坐位或立位均可,两手掌对搓发热后,紧按腰部。动作:双手掌用力向下按摩到骶尾部,然后再向上回到背部,重复12-24次。给你介绍两个比较简单的腰背肌锻炼:
一:飞燕点水 预备姿势:患者俯卧,头转向一侧。动作:①两腿交替做向后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一个动作重复12-24次。
二:俯卧架桥 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屈膝成90度,两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型,挺起躯干。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重复12-24次。
坚持三个月至半年必收良效
现发一视频给你看看比较好掌握:
点击播放flash[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1:17 编辑 ]
谢谢楼主,我坚持试试!!
LZ很有爱心,敬佩敬佩!
颈椎操
第一套:颈椎操:
预备动作:取坐位,全身放松,颈伸直,双手自然交叉置于腿上。第一节:①头正位。②头低下至最大限度。③抬头回到正位。4头仰至最大限度。⑤恢复头正位。第二节:①头向左转至最大限度。②头回到正位。③头向右转至最大限度。4头恢复正位。第三节:①头正位。②头向左转,下颌尽量够左肩。③头回到正位。4头向右转,下颌尽量够右肩。⑤头恢复正位。
第二套:缩颈揉肩操:
预备动作:可坐位或站立,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①耸肩缩颈,双肩向前顺时针揉动。②颈肩收回到中立位。③耸肩缩颈,双肩向后逆时针揉动。4颈肩恢复到中立位。
第三套:颈椎“米”字操:即以头为笔头,用颈作笔杆,按下述顺序反复书写“米”字,每次书写5~10个“米”字。
准备动作同第一套。整套操连续做,不分节。具体书写方法为:
①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划一横线。②头回到正位。③再写一竖,头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划一竖线。4头回到正位。⑤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后斜行划线拉伸至右下45度。⑥头回正位。⑦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⑧头回正位。⑨头颈尽量向右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划一撇。⑩头颈回到正中位。11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划一捺;12恢复头颈正位。以上为一个“米”字。
这三套操,可活动颈椎关节和肩关节,保持关节的灵活度,锻炼颈部肌群的伸缩功能,增强颈肌肌力,维系颈部软组织的自然弹性,避免或松解粘连,纠正颈椎小关节的错位,恢复或改善颈椎的生理力线平衡,增进颈椎的稳定性。有助于治疗或预防颈椎病和颈性肩周炎。患者可酌情任选其中一套,或按顺序三套一气呵成。但“米”字操动作较大,病情较重者,应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即可先做头两节,后做“米”字操。动作宜柔和,切忌用力过猛。这三节操,一般每天做1~2次,见缝插针,灵活安排运动时间,其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操后感觉头、颈、肩轻快,舒适为度。持之以恒,必收良效
也可跟这视频做:
点击播放flash[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1:19 编辑 ]
谢谢楼主~
听楼主说的样子貌似很严重的样子~
做完了颈椎操感觉舒服多了,谢谢楼主![s:20]
也不说很严重,反正你现在感觉不舒服,就是必须去治疗,不然就是影响了生活质量。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早诊断,早治疗,才效果好,预后佳!所以建议你到附近中医骨伤科门诊就诊,早日接受治疗。
枕头是颈柱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¼~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那么,枕头究竟该多高才合适呢?枕头的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即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一般来说枕高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弧度而定。(软硬适中)[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20:09 编辑 ]
原因不明的心绞痛、心律不齐和高血压、胸闷、气紧、头晕脑涨、失眠、多汗、易激动久治不愈时别忘了查颈椎,也许病根就在颈椎.
颈椎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如心前区疼痛,类似冠心病样心绞痛;也可因骨赘刺激或压迫脊髓和脊髓血管,引起侧角内交感神经细胞功能障碍,或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延髓内心血管调节中枢缺血,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以上这些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统称为“颈心综合征”。
颈心综合征包括颈性心绞痛、心律不齐和高血压,属颈椎相关性病变范畴。它是由颈椎退行性变所引发的一种类似心绞痛、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的症征,极易误诊、误治。此病中老年多发,症状随年龄增大而加重。这是因为随年龄的增长,因外伤、劳损等积累性损伤,使颈椎及椎旁软组织损伤或颈椎骨质增生、颈间盘突出或颈椎失稳等退行性变导致无菌性炎症,压迫、刺激或牵拉神经根或交感神经链,而引起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似乎与颈椎病不同的症状。颈部的交感神经干位于颈椎横突前方,一般有3~4神经节,即颈上、颈中、中间和颈下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别形成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分布于心脏。当颈椎横突退行性变,特别是第2、3节颈椎压迫或牵拉其前面的交感神经节,使其发出的心神经尤其是心上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冠状动脉收缩发生障碍,即可导致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
颈性心绞痛典型的发作为突发性疼痛, 疼痛多位于胸骨中段或上段的后面,亦可波及心前区的大部分,多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可呈压榨感或窒息感,常伴有胸闷、气紧、头晕脑涨、失眠、多汗、易激动、颈部酸胀不适等。血脂可偏高或正常、心负荷试验多无异常,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颈性心律不齐,一般无心血管等器质性病变,常因体位改变而诱发,多呈反复发作并呈逐渐加重趋势,服用抗心律不齐药物多难奏效。
颈性高血压, 多有动脉硬化趋势但无动脉硬化等器质性病变,血压波动大,多因姿势改变而引发,服降压药效果不佳。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心绞痛、心律不齐和高血压,久治不愈时别忘了查查颈椎,也许病根就在颈椎。这时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也许并没发现器质性病变,但脑血流图却可见血管紧张度增高,流入脑部的血流量左右不对称,可相差20% ~50% 。若颈椎X线片、CT或MRI(核磁共振)显示颈椎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多在伏案过久或扭头、甩头后诱发,即可初步确诊。按颈椎病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当可确诊。
中、老年人也是冠心病多发年龄,所以“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它与劳力负荷增加、情绪激动无关,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不能缓解;而颈椎负荷增加却常常是此类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如高枕卧位,长时间维持过度仰头、低头的体姿,长时间头颈转向一侧,脊背受凉、潮湿、扭伤、劳累等。可由颈椎摄片证实是否颈椎病。但确诊颈椎病后,还不能立即排除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故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护:平卧休息2小时后与卧床前心电图进行对比;取坐位,1分钟内完成45度以上的左右转颈各30次,对比转颈前后的心电图。如卧位后,ST段及T波呈缺血性变化,散步后消失;转颈后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又出现或加重,说明心电图变化与颈部负荷有关,可确诊为“颈心综合征”。冠心病则与此不同,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与颈部负荷增减无关,仅在活动或运动时加重。因此,卧位试验与转颈试验是鉴别“颈心综合征”与冠心病的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颈心综合征”根源是颈椎病,所以主要是治疗颈椎病。如纠正高枕卧位,使用适当高度的枕头(约1个拳头高);避免过度仰头、低头或长时间头转向一侧;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脊背受凉;局部进行理疗,热敷;适当的颈部体操以活动颈部,可缓解或减轻“颈心综合征”的各种症状。[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7:56 编辑 ]
楼主,你好!
我最近经常脖子酸疼和腰酸背痛的,这什么原因啊?跟睡觉和久坐有关吗?我是从事办公文员的,上班几乎都是坐着的![s:44]
能帮忙找找问题吗???
你好,你那脖子酸疼和腰酸背痛是典型的职业病,跟你久坐和睡觉的枕头有关系。建议睡低枕头,做一段时间就起来走走。不能左太久了,容易引起腰肌劳损等,经常伏案低头工作容易引起颈椎病。具体你可以参照上面的一些颈椎腰椎锻炼方法(视频),或者自己去药店买点外用药水擦一下,也可用电风吹对着酸痛的地方吹一吹,也可以有效缓解。不知道你有没有手麻木或头晕头痛等症状?
手麻木或头晕头痛等症状,倒是没有。
是跟职业有关啊,我曾经贴过风湿膏但好象没什么作用。
我的腰在还没结婚时就会酸痛了,生完孩子后更严重,特别是在洗完头后有时都快直不起来,不知道会不会腰脊劳损??有办法治吗???
肯定是可以治疗的,如果单单是腰肌劳损也是比较明显的了。不知道你腰椎功能活动怎么样(直腿弯腰下去能摸到脚尖吗)?早上起来会不会比酸?或者快要天亮的时候?
恩,早上起来有时都很酸,睡在床上的时候总是翻过来也酸,翻过去也酸。但直腿弯腰可以摸到脚尖啦!还有忘了问,我自从生完孩子以后就经常小腿酸疼,有时还会肌肉疼(小腿的)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觉得自己好象全身都是病似的,现在还这么年轻就这样了,到老可该怎么办啊?唉.....
你这个问题考虑两个病:
第一就是致密性髂骨炎,这跟你怀孕后有关(可能性比较大)建议你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做“4”字实验。将患肢4字型搭于健侧大腿上,膝盖往下压,压时腰骶关节有疼痛感。就是阳性!如果是阳性就偏向第一个
第二就是腰肌劳损。
这两样病都可以放射到下肢酸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这些问题都是骨伤科常见病,希望你尽快到正规医院/门诊找骨伤科检查积极的去治疗,一般都会得以很快得以痊愈!酸痛虽然可以忍受但是确实影响了生活治疗,何不早点去治疗![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3:16 编辑 ]
不太理解“4”字型做法,能详细说明吗??谢谢
请问您有帮人看吗?[ 本帖最后由 hellokitty168 于
15:10 编辑 ]
我就照张相片给你看看吧,你就按着那样做就好了,如果“4”实验会痛就考虑是骶髂关节出问题了,你就去医院照张骨盆平片看看。
不好意思我这几年都不在市内上班了,现在在厦门的一家医院门诊上班,所以你就就近找个骨伤科门诊看看就好了![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2:03 编辑 ]
谢谢您的指导!我照您的方法做时好象有一点酸痛,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本身腰就会酸嘛。。。。
那如果是腰肌劳损呢??该怎么办???[ 本帖最后由 hellokitty168 于
11:49 编辑 ]
你的情况应该是考虑是骶髂关节出问题了,致密性髂骨炎可能性比较大,
建议就近找个门诊骨伤科就诊详细检查一下会比较好,我这里也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没有详细的跟你做个详细体格检查不好说(只能说大概)!具体治疗和检查还需到专业骨伤科处理。去看一下,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在发过来!
跟介绍一下致密性髂骨:
骶髂关节髂骨部下1/2~2/3骨质密度增厚所引起的慢性腰腿痛称致密性髂骨炎。本病病因迄今不明,可能以妊娠、劳损及病灶性炎症有关,女性多于男性。骶髂关节主要由臀上神经的关节支支配,骶丛和第1~2骶神经后支亦有时发支供给。骶髂关节有病变时,腰前屈时股后肌紧张,髂骨后旋,使关节牵拉挤压故疼痛;直腿抬高实验时,因患侧股后肌紧张,髂骨后旋,关节挤压故疼痛。骶髂关节有疾病时,压痛点多限于患侧髂骨后缘,疼痛向臀部、大腿小腿后外侧放射,可形成坐骨N痛。患者为了减轻疼痛,腰背部肌肉保护性痉挛也是引起功能性侧凸的原因。致密性髂骨炎所致的腰臀腿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突症极为相似,腰骶部与骶髂部紧密相连,压痛区容易相互牵扯干扰。而且都可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侧凸并腰活动受限甚至引发坐骨N痛。临床上若过分依赖腰椎影象学检查而忽略详细的体格检查,往往容易误诊或漏诊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2:19 编辑 ]
“骶髂”这两个字怎么读啊?只要去拍那个什么骨盆平片就行了是吗???
qia"
至于拍什么片呢?你还是到医院挂骨伤科的号,然后把你的这个情况跟医生说一下,医生就会给做个简单的体格检查,然后在确定要拍什么片!就诊看什么情况你在咨询我也可以,或者把片子发上来我帮你看一下!
你可以简单的给医生简单阐述自己的病情:
1. 这个问题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生?
2. 发生问题的明确部位在哪里?
3. 你现在觉得怎样?多久的时间会觉得不舒服?不舒服感持续多久?(明确说明)
4. 这个问题带来什么症状?
5. 在什么状况下会发生这个问题?什么情形下,这个问题就好多了或是没了?
6. 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有这个问题?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家族病史?[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8:11 编辑 ]
解释得很清楚,谢谢你!我今天早上醒来又酸痛得要死,但是起床后过一会就又比较没那么痛了,这是什么原因啊?以前偶尔也会。。。。跟经期有关吗?
我要等到下星期一休息才能去医院,到时检查完什么情况再告诉你!
什么原因我之前都有跟你说过了,
有部分腰痛跟经期有一定的关系,早点去医院检查完在说了!
昨天好友介绍去看了个老中医(说那人很厉害),看了一下中医说我是脾和肾比较虚才这样!开了一些中药我,先吃看看,吃完没好转再去医院检查。。。。。
您觉得中医可信吗??
本身我也是学中医的,主攻是骨伤科和针灸推拿!
中医博大而精深,怎么可以不信?古人云:“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未尽其心也。”
你既然认为那个老中医很厉害,那你就要相信他一定有很高的医术可以看好你的病,这样也许对你的病情会更好。看病这种东西,有时候你要是很相信一个医生找他看你的病,见到他其实你的病就已经好不少了了。这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同的医生开同样的一种药物效果有时候就是不一样。所以你呢,你就好好安心的找这位老中医看一段好好调理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在说!祝您早日康复[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1:45 编辑 ]
恩,谢谢您!
其实我并不是不相信中医,而是因为那个中医是朋友介绍的,说很多人都找他看,我们去的时候还排队呢!但他看我的时候就只是把把脉就说我是脾和肾比较虚才。。。。然后开了3贴药给我就这样,才会让我有疑惑。。。。
现在也只能先吃看看,再说了,如果有象朋友说的那么神的话当然是最好了!
不要疑惑,这就是中医神秘的地方!
但是我从事骨伤科多年的经验看,治疗骨伤科疾病还是要借助西医的器械明确诊断,然后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会更明显,也是现在提倡的:中西结合新疗法,传统医术现代化!
头颈具有正常的生理弧度,即颈脊柱轻度前凸。这种生理曲线不但保证了颈椎外在肌群的平衡,而且对保持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枕头过低,头颈势必过度后仰,前凸曲度加大,
使椎体前方的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时间长了会出现疲劳,甚至引起慢性损伤,加速退行性变。同时椎弓后方的黄韧带皱褶向前突入椎管,增加压迫,而脊髓和神经根反而变短使报管内容物的体积增大。所以枕头过低同过高一样都会对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脊髓、神经根及椎体造成不利影响。长期作用会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所以应根据颈椎前凸的生理弧度,调整枕头的高低。对颈椎病病人,以病人自己感觉到舒适为宜。对习惯侧卧者,枕头高度以棘突中点至肩峰外侧缘的距离为适宜。
[摘要]上颈椎慢性损伤所致病症远较目前颈椎病诊断标准所分的几型多见。上颈椎应包括枕骨﹑环椎和枢椎,由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组成。上颈椎慢性损伤由上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和关节半脱位引起。上颈椎慢性损伤的治疗可从治疗软组织劳损﹑无菌性炎症和复位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等脊椎关节半脱位两方面着手。将“上颈椎慢性损伤”确立为颈椎病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通常上颈椎指环﹑枢椎,上颈椎损伤的报道以急性损伤为主,或以环枢椎先天畸形的手术矫形为主。对更为常见,普遍存在的上颈椎劳损性或半脱位引起的慢性损伤却未见重视。临床中发现大量上颈椎慢性损伤引起的病症,如头痛、眩晕、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等。上颈椎慢性损伤类疾病,远较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等多见。
上颈椎慢性损伤的认识不足,缘于上述病症长期以来常规上都由内科﹑五官等科接诊,更重要的是对上颈椎损伤可致上述病症的认识有偏差。将“上颈椎慢性损伤”单独列为颈椎病的一种主要和特殊类型,对指导上述病症的治疗康复有重要意义。
1上颈椎的组成
上颈椎应包括枕骨﹑环椎和枢椎,由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组成。鉴于枕骨与环椎的密切关系,颈部的肌肉﹑韧带等多止于枕骨,因此,必须将枕骨归于上颈椎。上颈椎有其自身特点,没有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复杂,肌肉﹑韧带盘根错节。上颈椎主要由环枕关节完成仰头、低头,环枢关节完成旋转功能,为颈部最重要和完成功能最多的部位。
上中下颈椎的分类应为:上颈椎由枕骨﹑环椎﹑枢椎组成,包括环枕关节,环枢关节。中颈椎由3﹑4﹑5颈椎组成。下颈椎由6﹑7颈椎组成。这样的归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2上颈椎解剖﹑生物力学特点
上颈椎没有椎间盘,由覆膜即关节囊连接。
2.1环枕关节:是两个关节的联合关节,由环椎侧块上面的关节面和枕骨髁构成,是单
纯滑液性关节,有一松弛的关节囊,属椭圆状关节,由环枕前后膜连接固定。环枕关节是一个可自由活动的滑膜关节,枕髁的关节面向前凸出,与环椎侧块的凹的上关节面正好吻合,每个枕髁都有一个轴可以旋转。环枕关节的主要运动是屈曲和伸展。当屈曲时,枕髁在环椎的侧块上向后﹑向上滑动,枕骨与后弓分离。当伸展时,枕髁在环椎的侧块上向前﹑向下滑动,枕骨与后弓接近。屈曲和伸展主要发生在矢状面。环枕关节可屈曲和伸展各25度,旋转各有4-8度。[1]
2.2环枢关节:由四个关节组成,包括两个中间的车轴关节及两个侧方的摩动关节,前者即在环椎前弓后面与齿突前面之间的关节及在环椎横韧带前面与齿突后面之间的关节,也有人称为滑囊;后者为两侧环枢椎关节突之间的椎间关节。上述四个关节均有滑囊。侧关节向外下倾斜,环椎侧块的下关节面稍作圆形,与枢椎上关节的凸面相适应,这种结构可使环枢椎间作最大程度的旋转,侧关节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有足够的松弛度,以适应环枢关节的旋转。
环枢关节全体作为一个枢轴关节,该轴垂直通过齿突,环椎和颅骨即一同在此轴上向左右旋转,每侧约40度。[1]
2.3与上颈椎关系密切的软组织
2.3.1起止于乳突的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2.3.2起止于上项线的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夹肌。
2.3.3起止于下项线的肌肉: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
2.3.4起止于枕骨的肌肉:头长肌(底下方),头前直肌(底下方),头侧直肌(外侧),
半棘肌(上下项线之间)。
2.3.5起止于环椎的肌肉:颈长肌(前结节),头前直肌(横突),头侧直肌(横突),肌
(横突后结节),肩胛提肌(横突后结节),头上斜肌(横突),头下斜肌(横突),中
斜角肌(横突后结节)。
2.3.6起止于枢椎的肌肉:头后大直肌(棘突),头下斜肌(棘突),半棘肌(棘突和突),
夹肌(横突后结节),肩胛提肌(横突后结节),中斜角肌(横突后结节)。[2]
2.4上颈椎的主要神经血管
与上颈椎关系最密切的有椎动脉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及颈上神经节。
2.4.1椎动脉,至第2颈椎水平位于颈神经之前及横突间肌的内侧,及至环椎横突孔,呈锐角向后,并围绕环椎上关节面的后外侧向内,经环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进入椎管。椎动脉在上颈区有三个弯曲,分别位于颈2-3横突之间﹑环椎侧关节和环椎侧块之后。[3]
2.4.2枕大神经,颈2-3的后支的内侧支,分布于枕项及耳上的皮肤,投影区位于枢椎棘突到乳突的连线处。枕大神经长粗且浅,故受压机会最多。[4]
2.4.3枕小神经,颈2-3的前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至枕部皮肤,位于枕大神经和耳大神经之间,并与二神经互相联系。[4]
2.4.4耳大神经,颈2-3的前支,在胸锁乳突肌的外面向前上方行至耳垂下,分布于耳垂及耳上凸隆面的皮肤。[4]
2.4.5颈上神经节,是全部神经节中最大的,呈梭形,长2厘米以上,位于第2、3或4颈椎横突的水平,在横突之前,颈内动脉之后,紧贴头长肌表面。[4]
3上颈椎慢性损伤的病因
3.1 急性损伤迁延。如车祸头部着地,头颈部挥鞭样损伤,头颈拉扯伤,除骨折﹑脊髓损伤﹑脱位等症状危重的接受治疗外,半脱位﹑韧带﹑肌肉﹑肌腱等的损伤多忽略而转为慢性。
3.2 静力性损伤所致,最为多见,为上颈椎慢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多由伏案﹑长期低头﹑扭头等工作引起。
3.3 先天畸形,如颅底凹陷,齿壮突游离,后弓缺失,第2、3颈椎融合等。
3.4 下颈椎及胸椎﹑腰椎﹑骨盆半脱位的代偿而来,上颈椎为脊柱的最顶端,其下脊椎的半脱位﹑错位﹑扭转﹑侧凸等多由上颈椎代偿,造成上颈椎的继发性半脱位,由于上颈椎神经﹑血管发达﹑敏感,常最早出现症状。
3.5 咽喉部炎症,可导致上颈部的浸润性感染﹑炎症,椎旁肿胀而引起上颈椎半脱位。
3.6肿瘤,上颈鼻咽部肿瘤的挤压。
4上颈椎慢性损伤的诊断
诊断标准
4.1 症状:头痛、眩晕、头昏﹑头胀﹑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失眠、颈肩不适﹑耳鸣、耳聋、眼花、视物昏花﹑视力疲劳、颞下颌关节紊乱、精神障碍﹑头颈活动障碍﹑血压不稳﹑周身乏力﹑心律失常、头颈歪斜等。
4.2 体征:颈部活动受限,以仰头﹑转头受限为主,头、颈向一侧歪斜,枕部﹑上颈部﹑头
面部软组织僵硬,局部肿胀﹑硬结﹑增厚﹑压痛,椎旁﹑颈﹑肩﹑背﹑肩胛压痛,条索状物。
4.3 影像学检查:X线片见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颈椎排列紊乱,开口位见环齿侧间隙﹑环
枢关节间隙﹑环椎两侧块左右不对称(侧块大的一侧旋转向前),环齿前间隙≥2mm, 环椎
向上或向下偏位,枢椎整体向左或向右移位,枢椎棘突向左或向右旋转,头向一侧歪斜,颈
椎侧弯,枕骨同环椎后弓间距过小或过大。
判定:符合上述前两项中的两条,后一项中一条即可确诊。
5上颈椎慢性损伤的治疗
“上颈椎慢性损伤”可从颈枕部软组织损伤,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半脱位两方面来诊断治疗。通过对“上颈椎慢性损伤”引起上述病症的解剖﹑病理﹑生理机制分析,以手法针刺松解软组织,脊椎矫正复位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5.1软组织劳损治疗,手法﹑针刺﹑注射﹑针刀﹑理疗﹑牵引等治疗软组织损伤。
5.1.1手法治疗:拇指端推﹑弹拨枕﹑颈﹑肩部肌肉,点压推风池﹑天柱﹑翳风﹑完骨﹑环椎横突﹑枢椎横突﹑枢椎棘突、肩井﹑肩胛骨内上角提肩胛肌止点处,治疗过程寻找硬结、压痛等敏感处,手法宜轻柔﹑和缓﹑深透,避免晃动病人。
5.1.2针法 :
针刺穴位:针刺枕颈部硬结﹑压痛点为主,也可针刺风池,脑空,天柱,玉枕,完骨,头窍阴,天冲,率谷,曲宾,翳风,天容,天辅等穴。
针刺手法:提插﹑松解减压。
5.2矫正复位:脊椎矫正复位环枢椎﹑环枕及其它脊椎﹑骨盆。[5]
环椎矫正法1(以复位环椎右后旋ASRP)为例:
患者仰卧位,头伸出床外,左手扶托患者下巴,左前臂托住患者头部,患者将头轻放在术者肘窝处,完全放松,术者右手食指掌指关节贴在右环椎横突后,左手向左牵拉扳﹑右手食指掌指关节向前左快速发力顶推右环椎横突,可听及以环椎复位为主的连续响声。
环椎矫正法2(环椎右后偏ASRP):
患者仰卧,术者站于患者头部的上方,脸朝向患者,两脚分开站立。左手掌置于患者左头枕部,拇指贴在左下颌处,其余四指放在后枕骨上。 右手食指挠侧由后向前推开患部附近的软组织后,贴在环椎横突右下方,其余三指半握紧贴食指加强力量,手掌微向尺侧方向侧屈,拇指贴在患者右下颌骨上。
矫正顺序:
1两手同时将患者的头微微搬向左侧侧屈,且略带牵引,随即将患者的头向左侧旋转45度。
2右手的食指微向内压着横突(锁定),以身体带动肘内下、腕上扬传至食指桡侧挑动横突而突然发力,完成矫正。
发力的方向:由后向前向左,向患者左眼的方向,而左手仅负责支撑头部。
6 上颈椎慢性损伤确立的意义,颈椎病的分型,现行诊断标准以椎间盘和椎间关节退变为前提条件,将没有椎间盘的上颈椎排除在外,显然机械和有失偏颇,也有韦以宗氏增加的颈枕型[6],但以颈2﹑3,颈3﹑4病变为病理基础,仍未提及枕部和环﹑枢椎。已有人提出交感型颈椎病由上颈椎不稳引起,非椎间盘及退变因素如外伤﹑炎症﹑肌张力失衡亦可引起上颈椎不稳[7],与本文所提的半脱位相近。
“上颈椎慢性损伤”的确立,明确了一些介于神经﹑五官﹑眼科等之间的病因﹑诊断不清的病症由上颈椎引起,由康复﹑理疗﹑骨伤﹑脊椎矫正等接诊,更切实际。对上颈椎的防护,积极治疗可预防许多疑难病症。将“上颈椎慢性损伤”确立为颈椎病的一种新类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等内科症状居多的许多临床表现。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亟待修改,不应仅限骨科范畴。
7上颈椎慢性损伤复位的必要性,“上颈椎慢性损伤”的病理机制为上颈椎部的软组织劳损和关节半脱位,进而刺激神经血管产生临床症状。最主要的是椎动脉和枕大﹑枕小﹑耳大神经,服药和针刺﹑理疗等治疗可暂时解除痉挛,消除炎症而缓解症状。但是,不复位半脱位的环枢﹑环枕及其他脊椎关节,如环椎的旋转不复位,则椎动脉的牵拉挤压难以真正解除,不复位枢椎则枕大神经的激惹仍会随时出现。对“上颈椎慢性损伤”由代偿其他脊椎半脱位而来的,仍需复位其它脊椎,因此整体考虑非常必要。“上颈椎慢性损伤”的治疗应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和脊椎半脱位复位同时进行[8]。
8上颈椎手法复位的安全性,上颈椎的复位在整个脊柱中是比较容易和安全的。上颈椎椎间关节比较灵活,容易复位但也不稳定[9]。上颈椎的椎管空间是最大的,约有1/3的空余[9],从核磁共振片上也可看到。相较下颈椎如颈膨大所在的颈7处等,上颈椎的复位安全的多。上颈椎从神经外科的角度来讲,是比较重要和危险的部位,但不等于不能科学安全的矫正。正是因为重要,更需重点矫正。(转载)[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19:52 编辑 ]
骨刺是一种退化性关节炎。长期睡姿、坐姿不良及常穿高跟鞋等,都有可能种下骨刺的病因。
  骨刺在医学上称之为骨质增生、骨赘等.骨刺 ( Bone Spur ),骨刺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主要出现在负重多的关节,如髋、漆和脊椎关节的边缘部分。中老年人长骨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如同人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现象。从某种角度看是一种生命规律,而非病理现象。因为人在一生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各种活动,活动的结果后期必然会出现关节部位的骨刺生长。据统计,多数50岁以上的人至少有一个脊椎关节长骨刺,7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存在骨刺。但有意思的是,并非所有长骨刺的人都有临床症状,且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骨刺大小多少也不一定呈正比。因此,一旦发现有骨刺生长,不必大惊小怪,恐慌得不得了。了解了它的发生发展,您也许就没有太多顾虑了。那么骨刺是如何形成的呢?
  正常人体关节如同精密仪器,不同部位关节表面几何形态不同,决定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关节表面覆盖有一层软骨,它比镜面还光滑,可以减小关节的磨擦系数。在X线片上所见到的关节“缝隙”,其实大部分是关节软骨,只是X线片显示不出来而已,当人活动时,便会对关节软骨磨损,软骨发生退变,严重时,X线片上就会看到关节缝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关节的活动范围也减小,关节软骨中没有神经支配,因此,正常关节活动时还会感到磨擦或疼痛。当关节软骨退变后,软骨下的神经末梢暴露出来,这样关节负重或活动便出现疼痛症状。
  人到中年以后,关节开始老化,表现为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松弛以及关节软骨退变,导致关节的稳定性和关节运动精确性下降。为了重新获得关节的稳定,关节周围骨膜下出现出血、骨化、增生,这就是所畏的长骨刺。可以说,骨刺的出现是关节退变的信号,也是人体对关节不稳的自我修复,直至关节重新稳定。在X线片上看到的骨刺是尖窄的,而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平台,可以增加关节接触面积,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试想,假如关节只有退变而没有增生,恐怕许多中老年人的关节早就磨损得无法使用了。在临床上经常看到腰椎间隙上下骨刺增生明显,几乎形成骨桥。这样的椎间关节就很稳定,病人以前的腰痛也就消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骨刺的出现有一定好处。但骨刺在增加关节稳定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可引起弹响,刺激周围软组织产生疼痛,位于神经走行部位的骨刺可产生神经压迫症状等。如腰椎间关节增生、肥大,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受压,产生下腰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
  那么,有了骨刺是否一定需要治疗?治疗的方法又是什么?骨刺主要是关节周围骨膜下长期出血、骨化而形成,主要是关节周围的不稳。因此,一旦有了临床症状,一定要明确临床症状是否是由骨刺引起的,不要一说腰痛就认为是长骨刺引起的。也许骨刺长了,病人腰椎很稳定,并不引起症状,而是其它病理状况引起的,这样一来说骨刺不好,就有点冤枉了。另外,骨刺是一种骨性生长物,临床上通过口服药物消除骨刺是无科学道理的。某些药物可能阻止骨刺进一步生长,但不可能使骨刺变小或消失。如关节的稳定性加强了,骨刺的生长也就停止了。所以临床上对待骨刺的治疗要辨证施治。
  骨刺的出现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如同人的各种器官,到了中老年开始衰老、老化。如骨刺很严重,影响日常功能活动,必须要治疗。对于退行性骨治疗,控制关节退变速度,增强关节稳定性是治本,缓解关节疼痛及消除骨刺是治标,需要标本兼治。从骨赘形成的机理看,单纯切除骨赘后关节稳定性将受到一定影响,骨刺也可能再生长出来。
  因此,一旦身体某部位长了骨刺,患者应首先去就诊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适当锻炼和治疗,减缓退变,恢复关节功能,而不能期望通过切除骨刺就解决一切问题,同时也没必要留下心理负担。当然,有些情况,骨刺生长影响关节活动及日常生活,必须通过手术解决骨刺问题,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行关节镜检查,骨刺的磨削,关节腔冲洗及中晚期的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很好的方法。长了骨刺怎么办,关键的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骨刺的发病机理及作用,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什么是骨疣?
  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长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进入老化阶段。然而, 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而诱发骨刺的发生。
  为什么会长骨疣?
  骨刺是脊椎退化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脊椎构造也会跟着退化,当骨头与软组织接壤的地方因长期承受压力、拉力、损伤,造成脊椎与 脊椎间的软骨渐渐失去水分与弹性,致使骨骼出现退化性改变,这种骨骼退化性改变就会导致骨质增生,而形成骨刺。另外,反复活动或不适当的运动,也常会使关 节部位的骨骼及软组织过度磨损,而长出骨刺。
  长骨疣有哪些症状?
  骨刺不见得一定会产生症状,要看是否有压迫到神经根或是脊椎,如果没有的话就不会有什么让人不适的症状产生。相反的,如果骨刺刚好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或是压迫到脊椎,就可能会有身体僵硬不能灵活弯身、疼痛、红肿、麻痹、关节变形、肌肉无力等症状。
  
哪些人容易长骨疣?
  人体脊椎在长时间反复使用下很容易发生退化情形,由于年纪的关系,中老年人较一般年轻人容易长骨刺。不过,随着生活工作型态改变,像一些必须久坐、久站, 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或是姿势不正确及反复使用某个关节的工作族群,如家庭主妇、老师、金融工作者、计算机族、工厂作业员等等,都可能因为过度使用及使用不 当,造成关节部位的骨骼与软组织过度磨损。因此,骨刺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可能发生。
  骨疣常发生在哪些部位?
  人体的关节活动久了也容易发生病变。骨刺一般好发于活动较频仍的关节,由于这些关节长时间反复使用,因此很容易发生磨损与退化的现象。而身体容易诱发骨刺生长的地方包括颈椎、腰椎、膝关节、脚跟,另外,手指跟手肘也是骨刺容易发生的部位。
  骨疣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刺会引起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腰椎狭窄症、退化性膝关节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生活上的不适,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轻微的并发症状,可以休息、药物或是遵循复健师的建议,做一些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不过,当并发症严重时,就需要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骨疣的发生?
  预防骨刺的发生其实不难,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如果无法避免可适时活动筋骨;平时也应注意坐姿及站姿,避免因为不正确的姿势,增加腰椎负荷;养成 规律的运动习惯;日常的饮食对预防骨刺的发生也能有所帮助,因此可以多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而生物类黄酮可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减缓发炎反应、加速 运动伤害的复原及强化胶质的形成,也能经由补充这些物质达到预防的目的。
  骨疣的治疗:
  在颈椎、腰椎形成的骨刺,如果有压迫到神经根或脊髓,才会造成上肢或下肢的疼痛和麻痛感,而这些骨刺大多是年老或劳动者其脊椎退化而造成,不过并不是所有 的骨刺都会压迫到神经。上肢或下肢的酸痛麻现象,可以先以药物治疗,或是利用物理治疗,如果症状严重到影响到生活质量,再考虑开刀也不迟。[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08:55 编辑 ]
对于“骨错缝、筋出槽”的治疗,《医宗金鉴》指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务……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伤科补要》云:“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清代胡廷光《伤科汇纂》则说:“脊背腰梁节节生,原无脱髎亦无倾,腰因挫闪身难动,背或伛偻骨不平。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弓朋 ,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
可以看出,手法是治疗“骨错缝、筋出槽”的首选方法。对于单纯的筋出槽病症,治疗较易,以松解类手法令其和顺、归槽即可;而对于既有筋出槽,又有骨错缝者,当先揉筋,轻轻搓摩,令其和软,将筋按捺归原处,再施以矫正关节类手法,使手法作用力深达骨关节部位,令骨缝对合,最终恢复“骨合筋舒”的正常状态。

要:“椎间盘病因说”用于指导手法治疗椎间盘病症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阐述有关的病机理论,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椎间盘病症发病的关键病机,并提出相应的诊治原则和方法。
我国政府向WHO提交的《2005年中国国家环境与健康概况》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包括颈椎和腰椎在内的椎间盘病症发病率,居我国各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第八位[]。在“椎间盘病因说”的指导下,各种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并未得到合理解决,包括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椎间盘病症的疗效、如何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等。中医学关于“骨错缝、筋出槽”的病机认识及其相关治疗技术,可为我们攻克这一重大医学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椎间盘病因说”的局限性
以往认为,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是引起椎间盘病症临床发病的直接原因。在这一学说指导下,涌现出众多针对椎间盘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新近发表的一项在美国进行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脊柱患者转归研究临床试验(SPORT)”结果显示,两年内手术治疗组与常规非手术治疗组患者所有的主要和次要转归评价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患者各时期症状改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以上结果提示手术治疗椎间盘病症的远期疗效并不优于常规非手术治疗,同时,也使这一长期指导临床的“椎间盘病因说”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在各种非手术疗法中,中医手法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法之一。受“椎间盘病因说”影响,早期认为手法治疗可促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后来又修正为手法治疗可以改变神经根与突出椎间盘的位置关系,通过松解神经根与局部组织的粘连而起效,即所谓的“位移学说”。但是,对于手法治疗有效的病例进行CT或MRI复查时,却很难发现突出的椎间盘有明显位置改变[[iii]~[iv]]。所以,实际的情形很可能是神经根相对于椎间盘发生了位移,而椎间盘本身并未发生明显的位置变化。
因此,目前基于“椎间盘病因说”的有关手法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理论障碍。
2“骨错缝、筋出槽”的病机理论认识
2.1“骨缝”和“筋”的基本概念
骨缝,是指骨关节的正常间隙。中医骨伤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对患者骨缝的检查。如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说:“凡左右损处,只须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
根据《素问·五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的论述,可以认为,筋是指紧密连接于骨关节的一部分组织,如现代解剖学之关节囊、滑囊、滑膜、肌腱、韧带、肌筋膜、软骨和椎间盘等组织,可归之为“筋”的范畴。
正常情况下,筋、骨紧密相连,各归其位,通过筋的“束骨”作用,维系着骨关节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关系,并完成生理范围内的各种功能活动。
2.2“骨错缝、筋出槽”病机理论的渊源
所谓“骨错缝”或“骨缝开错”,是指骨关节正常的间隙或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异常改变,并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述之“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筋出槽”则是指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状态发生了异常改变,可表现为筋强、筋歪、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弛、筋纵、筋卷、筋挛、筋转、筋离、筋长、筋骤、筋缩等多种形式。临床上,筋出槽者,未必骨错缝;而骨错缝时,必有筋出槽。
“骨错缝、筋出槽”可发生于任何关节部位,而脊柱则是好发的部位之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背骨,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或因跌仆闪失,以至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并指出脊柱部位“骨错缝、筋出槽”,临床还可表现为“面仰头不能重,或筋长骨错,或筋骤,或筋强骨随头低”。清代钱秀昌的《伤科补要》在论述背脊骨伤中指出“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
从文献中记载的脊柱部位“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表现可以看出,它与现代椎间盘病症有许多相似之处。
3椎间盘病症“骨错缝、筋出槽”说的临床基础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包括颈椎和腰椎在内的椎间盘病症皆普遍存在相应的脊椎关节位置关系异常或/和活动受限,即“骨错缝、筋出槽”。手法治疗可恢复脊椎关节正常的位置关系和活动范围。
有研究者[[v]、[vi]]通过测量颈椎功能位X线片椎体的水平位移和角度位移,发现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标准的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C4-5和C5-6椎体分别水平位移1.57mm和1.67mm,椎体分别角度位移2.16°和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意义的椎体位移则发生在C3-4和C4-5,水平位移分别为0.93mm和1.18mm,角度位移分别为2.65°和1.04°,经旋转手法治疗后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本课题组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颈椎功能位X线片上有意义的椎体位移同样发生在C3-4和C4-5,水平位移分别为1.93mm和2.02mm,经拔伸整复手法治疗后也恢复到正常水平[[vii]]。
对1 5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X线片的测量结果显示,有1 519例(占95.2%)存在腰椎间隙狭窄,具体表现为前窄后宽或前后等比例变窄[[viii]]。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存在椎体前倾或后仰移位,由此可导致腰椎关节突关节的位置异常和活动受限,经手法调整治疗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基于大量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当代骨伤科专家冯天有[[ix]]明确提出:“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应该包括: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和患椎关节突关节的错缝及椎间韧带的损伤。”在治疗方面,认为“目前临床上对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可导致患椎关节突关节错缝,未予重视,在治疗时,亦未能主动纠正患椎关节突关节错缝,往往病人虽已临床治愈,但患椎关节突关节仍有错缝,遗有轻重不等的腰部症状、体征,使本病由明显的临床表现转入间歇期,一旦遇适宜刺激仍可复发”。因此,“为了预防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必须强调手法复位时要纠正患椎关节突关节的错缝”。
4椎间盘病症“骨错缝、筋出槽”说的实验依据
“髓核突出后破坏了脊柱的内在平衡,进而使内、外平衡失调,即可导致两椎体相对位置的改变。因为椎体和棘突、关节突是一个整体,所以棘突和关节突的相对位置也必然起变化,表现在棘突的偏外,关节突关节的错缝” [9]。
颈椎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椎间隙狭窄与椎间孔大小存在密切关系。椎间隙狭窄1mm,椎间孔的面积就会减少20%~30%;椎间隙狭窄2mm,椎间孔的面积就减少30%~40%;椎间隙狭窄3mm,椎间孔的面积则减少35%~45%。在椎间隙不同程度的狭窄后,椎间孔现存的横切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这种由于椎间隙狭窄后所导致的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受到压迫的情形不能被忽视,它可能是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直接原因。
在人体颈椎寰枢关节标本上进行的模拟触诊力所致的寰枢椎位移的实验结果显示,由于解剖结构的不对称(错缝),受试标本中均表现出各自的运动特征和不同程度的不对称性(例如小关节的倾斜度为17°~35°),所以,不对称性的关节解剖结构可引起不对称的关节动力学特征[[xi]]。它对于甄别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骨错缝具有参考意义。
用立体定标方法测量发现,进行腰椎斜扳法时,一侧L4小关节面之间可产生4mm以上的分离[[xii]]。此时关节的间隙或容积增加,伴随着滑膜关节内压力的下降,关节内滑膜液的气体被释放出来形成气泡,同时,关节腔内的关节液流到关节内压力较低的部位引起气泡的崩解,所产生的能量可触发“咔哒”样声响,提示关节面之间发生了一定位移[[xiii]]。因此,这种声响也常常被用来作为错缝关节得到矫正的标志之一。
5“骨错缝、筋出槽”的诊治原则和方法
对于“骨错缝、筋出槽”的治疗,《医宗金鉴》指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务……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伤科补要》云:“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清代胡廷光《伤科汇纂》则说:“脊背腰梁节节生,原无脱髎亦无倾,腰因挫闪身难动,背或伛偻骨不平。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弓朋 ,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
可以看出,手法是治疗“骨错缝、筋出槽”的首选方法。对于单纯的筋出槽病症,治疗较易,以松解类手法令其和顺、归槽即可;而对于既有筋出槽,又有骨错缝者,当先揉筋,轻轻搓摩,令其和软,将筋按捺归原处,再施以矫正关节类手法,使手法作用力深达骨关节部位,令骨缝对合,最终恢复“骨合筋舒”的正常状态。
6结语
椎间盘病症乃现代医学术语,顾名思义,其病因、病位在椎间盘,很自然地其所有的治疗也是围绕着椎间盘而展开的。在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现代研究的新成果,但是,若以此来全面指导中医药疗法的实施,则难免张冠李戴,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当今临床上,见炎症便清热解毒、遇血压高则镇肝熄风者,与此同类矣。
前贤曾经教诲“师古而不泥古”,当下却要强调“效今切勿拜今”。对于任何疾病的认识,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医学关于“骨错缝、筋出槽”的理论认识,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手法治疗技术在临床取得明显疗效的事实,为我们从全新角度去研究椎间盘病症发病的关键病机及手法作用的机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同时,由于手法流派众多,操作术式不一,又缺乏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所以,时常也有手法治疗失误的临床报告,这就更加需要加强、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在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均实现突破。
定义: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易发人群:1、长期伏案工作的教师。
2、办公室工作人员。
3、长期处于同一头部姿势下的人群。
4、运动过度的业余运动员。
临床表现:根据受累的主要部位所产生的表现,分为:
1、 神经根型:约占60%以上,表现为颈肩痛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痛、颈活动时
加重,患侧上肢乏力、沉重或持物坠落。
2、 脊髓型:表现为下肢双侧或单侧发麻、沉重,随之行走困难、步态不稳。以
后出现上肢双侧或单侧发麻、疼痛、手无力,晚期可出现瘫痪。
3、 椎动脉型:约占10~15%,短暂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同时伴有颈肩或颈枕部疼痛、恶心、呕吐、耳鸣、行走不稳等症状,眩晕常与颈部活动有关,但意识大多存在。
4、 交感神经型: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激惹的症状,少数出现抑制症状,兴奋有头痛、头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
5、 局部型:主要表现为枕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头偏向固定于一侧。
康复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症状,一旦感觉自己有颈椎的问题,就要上康复学科,明确诊断后以排除手术治疗的可能,到康复医学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采用颈椎牵引结合电廖以及传统的中医康复治疗手法,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一、防寒保暖
很多颈性眩晕病例是由风寒感冒等引起,故天气变化剧烈时、出汗后、沐浴后、睡眠时,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炎热季节尤其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能太低,不能直吹患部。
二、调整饮食、重视补钙
颈椎病患者在饮食上宜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品,如山药、薏苡仁、炒扁豆、赤小豆等。血压不高的人还可适量饮些温热黄酒。中老年人颈椎病的发生,多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应注意加强预防,如常喝牛奶,经常晒晒太阳等,必要时可服用钙片以补充概的不足。
三、注意姿势
1、爱读书、写作等伏案工作者最容易诱发颈椎病。所以,伏案族应避免连续长时间屈颈、低头。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首先应有一把合适的椅子,坐上去脚底触地时膝盖应恰成90度,膝盖下方小腿要向前伸五六厘米,如小腿内收,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为避免背部承受太大压力,不要坐得笔直,身体应微向后靠,使脊柱成自然弯曲,腰背部应有靠背相靠,可减少疼痛。
2、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时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方松与休息,采取俯卧位是不科学的,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应努力加以纠正。
3、木板床可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故有利于脊柱或下肢伤患者,但透气性差,枕席以草编为佳。
四、用枕适当
1、 一个合适的枕头有利于尽快缓解颈椎病的疲劳。枕头过高、过硬、太矮、太软均容易引起落枕,直接影响颈部的肌肉和血液循环。枕头的长度在40~60cm,或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cm为宜,它可确定在睡眠时体位变化,始终能支持颈椎。
2、 高度上不包括弹性膨起的部分,在人仰卧时与其本人的拳头等高,这一高度能使后脑部分与床面微微离开;在侧卧时,枕的高度应为一侧肩膀的宽度。
五、颈围固定
颈围的作用是1、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体位,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因素,
2、直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
3、 炎症反应时,运用有效的外固定,可明显地促进水肿地吸收,减少关节面地磨檫,有利于炎症反应地恢复。
4、 颈椎病急性发作时,使用颈围有制动和保护作用,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颈围的高度必须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间位。
5、 急性期过后颈围应去除,长期应用颈围会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六、重视运动,忌猛回头
1、 急性发作时要减少活动,平时也要避免突然扭转颈部,特别不要突然猛回头,颈部转动应随整个身体而转动.此外,颈部还要避免伸得过长、过度持久仰头以及剧烈跳跃动作等。
2、 急性症状缓解后,要有计划地加强颈肌锻炼,使颈、肩肌肉强壮,以代偿由于骨关节、韧带损害照成的颈椎失稳,防止颈椎关节的僵硬。
3、 锻炼方法有:(1)十字操:缓慢地左右旋转及前屈后仰。(2)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同时,双手给予一定的阻力对抗头的运动,增强颈后部肌肉的力量。(3)颈部体操
4、 锻炼的注意事项:(1)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2)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3)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4)尤其手部活动应着重加以训练,避免肌肉萎缩,从而改善手的功能。
预防指导:1、年轻患者的颈椎病常常是由于头颈部外伤后造成的,必须设法避免各种运动损伤、工伤、交通事故等,驾车或乘车时,应防止突然刹车或撞车。
2、对于低头劳作超过1小时,应休息几分钟,可间隔一段时间向相反方向转动头颈,不宜将头靠在床上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3、当近距离看物后,应抬头远视半分钟左右,待眼睛疲劳消除后再继续工作,有利于缓解颈椎的慢性劳损。
4、纠正生活的不良体位,可减轻颈部的疲劳程度。
5、注意颈部保暖,炎热季节尤其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6、避免落枕,反复落枕会诱发本病。
随着天气的变冷,因患颈椎病来医院就诊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颈椎病的发病除与日常的工作生活习惯有关外,与寒冷、潮湿等气候变化也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颈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冷天寒气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护性收缩,从而导致颈部张力增高,容易出现颈部力量失衡,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压迫到神经、血管,则发生颈部疼痛不适。如原来颈部已有病变的情况下,就更容易诱发颈椎病。
注意颈部保暖:尽量穿着高领的衣服,外出佩带围巾对脖子进行保暖,这样可以避免颈部受寒,消除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颈部保暖不仅可以避免颈部疲劳,而且可以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减慢,对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对于颈部着凉、肌肉酸痛等情况,可采取热敷法对颈椎进行保养。
LZ,我想请问下,象我这个可以去做针灸吗????
之前去看了两个中医,都说是经络问题,骨头没事(虽然没去拍片)中药也吃了不少,但好象也没什么见效,所以想说看能不能去做做针灸。。。。。。。。。。
希望您能给予提点一下,谢谢!!!
回答是肯定的,中医讲的是针药并治,“古人云:针而不药,要而不针者皆非良医也!”所以呢针灸在结合药物,效果更佳!但是我建议你还是去拍个片子比较好,不管怎么样?都应该这样做的!你清楚吗?
好的,谢谢LZ !不知道LZ漳州这有没有什么好的针灸师给介绍介绍下。。。。。。。。。。。
请教一下,市面上好多治疗颈椎病的枕头,还有一种用微波的枕头,楼主有没有经验阿,什么牌子比较好,有没有效果呢;颈椎病睡眠要注意什么?谢谢!
直接到漳州市中医针灸理疗科看吧,也可以到骨科看一下,具体那个医生就不用说了,那里的医生都不错,应该会建议你拍片的!看什么情况在说了
市面上好多治疗颈椎病的枕头但是我们很少建议病号去购买,认为有些都很不专业。颈椎病多半跟职业有很大关系,建议注意工作的姿势和时间,劳逸结合,不能躺着看电视等等,还有就跟枕头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枕头的一个标准请参照14楼!如果是颈椎病引起的失眠那只有针对颈椎的治疗效果才好,失眠厉害的可以配合一些养心安神的药物对症治疗下!
引用 原帖由 cjwh9951 于
16:50 发表
直接到漳州市中医针灸理疗科看吧,也可以到骨科看一下,具体那个医生就不用说了,那里的医生都不错,应该会建议你拍片的!看什么情况在说了
你说是中医院吗?????????
是的,漳州市中医院,新浦路那里!
1.采用正确的姿势
例如:搬取重物时先双膝屈曲下蹲,然后再搬取重物则不易损伤腰部。否则,如双膝伸直,弯腰搬取重物则很容易引起腰部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防止长时间的单一姿势,纠正不良姿势,防止过度劳累。特别是腰部的超负荷使用必然会造成腰部肌肉、韧带和关节等的损伤而出现腰痛、腿痛。
2.使用硬板软垫床
睡床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硬板床睡上去不舒适,软床睡上去又易引起脊柱的变形,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腰酸腿痛。那么什么样的床最为合适呢?在木板床上加一个5—10厘米厚的床垫最为适宜。
3.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生活起居,工作学习的环境要干燥,温暖,特别不要睡卧在寒冷潮湿的地上,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冬季的睡床要温暖可用电热毯,这些都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腰腿痛的双重作用。
4.饮食有节
肥胖的人往往易于发生腰背痛,不言而喻,是其过分的体重增加了相应肌肉、韧带和骨关节的负担而致。故其治疗措施之一就是要节制饮食,减轻体重和由于肥胖给腰椎带来的额外负担。因此,中老年人的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营养成分:
(1) 维生素类。老年人每天补充80毫克维生素C,方能达到年轻人的水平。并需适当补充维生素B6、B1、B12、维生素D、叶酸等脂溶性维生素,防止缺乏。应适当吃些米糠、麸皮、胡萝卜、鱼肝油、酵母、新鲜水果和蔬菜。
(2) 无机盐类。对老年人来说,每天补充钙不能少于1克,而黄豆含钙量较高,推荐中老人多吃豆制品,因每500克的豆腐,含钙量在1.1—1.5克之问,仅此一项,就可维持每日钙的摄入量。另外老年人摄锌的能力降低,每日服10%硫酸锌数毫升即足,但不宜长期过量服用。
(3) 纤维素类。“对老年人的饮食研究发现,60—90岁的杂食人群中,有30%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常年素食的人则仅18%患有骨质疏松症。素食中的长纤维还可以防止结肠癌的发生。事实说明,老年人膳食谱中增加素食的比例,无论是对健康,还是防止衰老现象提早出现,都会有所裨益。
(4) 控制总热量。即使以上三点都能注意,但对饮食在数量上不加以控制,以上三点的作用就会大大抵消。因为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糖,三者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对饮食不加限制,即使脂肪点滴不进,发胖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5.加强锻炼,有病早治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特别是中老年人,平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做必要的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以此来增强关节的活动度、肌肉韧带的耐久性,使关节骨得到充分的营养,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正如常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如果腰部等偶然造成扭伤,需及时彻底的治疗,防止转成慢性腰痛,真正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本帖最后由 cjwh9951 于
01:40 编辑 ]
楼主,请问下,在肾的位置偶尔会有酸痛,特别感觉是受凉的时候,这是什么问题呢,今年28.
你那“肾的位置偶尔会有酸痛”考虑还是腰肌劳损的问题,建议少弯腰,别坐太久,睡硬板床,注意保暖,坚持腰肌功能锻炼!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41399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腿痛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