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肺慢性炎症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两肺小泡性气胂什么病症q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期刊资源更新-临床肺科杂志
上海市闵行区普通人群心肺复苏术普及现状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葛英军|蔡美香|乔士平|顾昊|孙克玉|李响|GE Ying-jun|CAI Mei-xiang|QIAO Shi-ping|GU HAO|SUN Ke-yu|LI Xiang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普通人群心肺复苏术知识掌握现状及实施意愿情况,探讨提高普通人群心肺复苏术普及度的有效途径。方法应用简易抽样法,随机选取上海市闵行区2个居委会的常住居民共1238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人口学资料及心肺复苏术知识和实施意愿情况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普通人群心肺复苏术知识平均得分为(2.83±2.99)分,其中中青年人、高等学历者、有培训经历者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相对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心肺复苏意愿平均得分为(3.25±1.75)分,其中有培训经历者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无培训经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论有无培训经历,对亲人实施胸外按压或人工呼吸意愿率均高于陌生人,同时不论是对待亲人还是陌生人,实施胸外按压的意愿率均高于人工呼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通人群心肺复苏术知识掌握情况较差,但实施心肺复苏的意愿普遍较高;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高普通人群的心肺复苏知识和实施意愿;选择学习精力、能力更好的培训对象,并设置科学合理的培训科目,可以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
H2 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BaxmRNA、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张园|杨敬平|张卿|ZHANG Yuan|YANG Jing-ping|ZHANG Qing
目的:研究H2 S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Bcl-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常氧对照组、低氧组及低氧+NaHS组(腹腔注射NaHS并进行低氧处理)。常压间歇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右心导管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称量大鼠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质量,计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RV/( LV+S);HE及弹力纤维+VG染色光镜下观察肺血管形态及肺小动脉平滑肌结构,弹力纤维、肌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情况;RT-PCR方法检测BaxmRNA、Bcl-2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低氧各组较对照组体重明显减轻(P&0.05),但低氧+NaHS组明显高于低氧组(P&0.05),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无差别(P&0.05)。②低氧各组较对照组mPAP明显升高(P&0.05)、RV/(LV+S)明显增加(P&0.05)。低氧+NaHS组较低氧组mPAP明显降低(P&0.05),RV/(LV+S)明显减少(P&0.05)。③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肺动脉管壁较薄,薄厚均匀,管腔较大。内弹力膜呈平缓波浪状,管壁层次结构清晰;低氧组肺小动脉平滑肌增生,胶原纤维增多,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内弹力膜增厚,外膜胶原纤维增生、沉积,外弹力膜也增厚,内外弹力板间距离均增宽;中膜平滑肌细胞也增生明显,管壁增厚,管腔明显变小,管周水肿。低氧+NaHS组较低氧组上述表现有所缓减。④低氧各组较对照组肺组织Bax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低氧+NaHS组较低氧组肺组织Bax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低氧+NaHS组较对照组大鼠肺组织BaxmRNA、Bcl-2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2 S可以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大鼠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Bcl-2mRNA的表达,缓解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浆IL-16、TNF-α和FIB的表达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张文辉|陈永凤|左丽娜|孙思|顾翔|ZHANG Wen-hui|CHEN Yong-feng|ZUO Li-na|SUN Si|GU Xiang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加重治疗前后IL-16、TNF-α和FIB在血浆水平的表达。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确诊为COPD(共96例)急性加重的患者,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将受试者分两组,正常对照组(20例)和COPD(96例),并按肺功能分级将COPD组分为4组(Ι级20例,Ⅱ级26例,Ⅲ级23例,Ⅳ级27例,共9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ASA)检测血清中IL-16、TNF-α和FIB的表达。结果 COPD患者血浆IL-16、TNF-α和 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 COPD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两两比较,IL-16、TNF-α和 FIB表达水平随气道受限严重程度增高而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血浆IL-16、TNF-α和FIB在COPD患者中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3、0.651和0.5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浆中IL-16、TNF-α、FIB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0.01)。结论血浆 IL-16、TNF-α、 FIB在COPD中表达水平增高,并与肺功能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曾宗鼎|王景|何超明|ZENG Zong-ding|WANG Jing|HE Chao-ming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住我院的118例脑卒中伴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共检出菌株147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6.7%),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9.0%)和真菌(14.3%)。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最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LPS、IL-23对脓毒症患者PBMCs产生IFN-γ的作用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银雪|杨敬平|齐明禄|陈偲|徐喜媛
目的:应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LPS及IL-23共培养诱导干扰素-γ表达,探讨脓毒症单个核细胞免疫状态的改变。方法选取3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3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为SIRS组,17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取外周血浆分离单个核细胞( PBMCs),分别与LPS、IL-23及LPS+IL-23共同培养,72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结果 LPS、IL-23及LPS+IL-23与PBMCs细胞共同培养后,正常组可诱导PBMCs产生大量IFN-γ,脓毒症组和SIRS组与正常组相比IFN-γ的产生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单个核细胞IFN-γ释放能力明显下降,表明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受到抑制。
复元活血汤加味对肺挫伤患者的疗效及对IL-6、IL-18和CRP的影响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张振坤|李向莉|周国云|李秀荣|朱会焕|ZHANG Zhen-kun|LI Xiang-li|ZHOU Gui-yun|LI Xiu-rong|ZHU Hui-huan
目的:探究复元活血汤加味对肺挫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6、IL-18和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肺挫伤病人按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治疗组基础上运用加味复元活血汤,并对比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CRP)。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IL-6、IL-18和CR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率、AR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复元活血汤可减轻细胞因子介导,抑制炎性反应,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呼吸困难可视模拟评分在AECOPD中指导激素使用的价值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毛玉巧|胡先纬|胡杰贵|MAO Yu-qiao|HU Xian-wei|HU Jie-gui
目的:探讨呼吸困难可视模拟评分在AECOPD病人中的临床使用价值,初步评估其在指导糖皮质激素使用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符合条件的AECOPD病人69例,在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24小时内采用呼吸困难可视Analog问卷、改良后Borg’ s评分及英国医学研究学会的呼吸困难量表( mMRC)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收集实验室生化指标包括CRP,血气分析等。统计患者住院总时间及激素使用总时间,并分析激素治疗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可视Analog问卷与Borg评分间有良好的一致性(r=0.936,P&0.01),与mMRC评分间呈相关性(r=0.527,P&0.01)。治疗前后患者VAS问卷明显下降;入院可视Analog问卷得分值与激素使用之间呈正相关(r=0.706,P&0.01),相关回归分析示回归系数b=1.505,P&0.01。结论可视Analog问卷( VAS)具有准确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指导AECOPD患者激素使用。
ICU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雷云|LEI Yun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 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选择12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RSA和ESBILs及VRE型显色培养基对样本中大肠埃希菌( Eschericia coli,EC)和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iae,KP),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等细菌进行筛查。结果128份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多重耐药菌株共计132株。其中EC 114株,占比86.36%;MRSA 8株,占比6.06%;KP 5株,占比3.79%;VRE 5株,占比3.79%。132株多重耐药菌中,整体而言,定植与感染均以EC为主;进入ICU≤48h时,共有110例患者监测到多重耐药菌,经分离后得到112株,其中由社区带入者占比56.36%(62/110),由院内其他病室带入者占比43.64%(48/11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社区和院内分别在EC、MRSA、KP及VRE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入ICU&48 h后,共有18例患者被监测出含有多重耐药菌,并分离耐药菌株20株。结论强化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菌的筛查与分析十分必要,此举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同期双侧序贯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3例并文献复习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瑞娟|王萍|许杨|霍苗|苗玉良|刘黎|赵伟超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及同期序贯全肺灌洗的疗效。方法总结本院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表现以胸闷、呼吸困难为主,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或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肺功能表现为弥散功能下降,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活检PAS染色阳性可确诊,全肺灌洗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需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肺活检,同期双肺序贯灌洗值得推广。
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效果观察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麦转英|阮旭东|MAI Zhuan-ying|RUAN Xu-dong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在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肺炎合并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盐酸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内炎性病灶吸收情况、呼吸衰竭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 WBC)、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呼吸衰竭好转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PCT、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盐酸氨溴索灌洗治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有效。
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肺切除手术临床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李昕|区颂雷|马旭晨|张韶岩|马欣欣|李栋|郭琳|孙震|董硕|LI Xin|OU Song-lei|MA Xu-chen|ZHANG Shao-yan|MA Xin-xin|LI Dong|GUO Lin|SUN Zhen|DONG Shuo
目的:总结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接受肺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35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期间进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同期普通肺切除手术病例,对手术经过、术后恢复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肺切除手术时间、出血、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与普通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抗血小板治疗期间患者可以安全地进行肺切除手术,围术期计划性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AECOPD诊治中的作用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张树荣|胡剑超|郭守福|李小梅|杨清霞|苏瑞芬|代娇蓉|ZHANG Shu-rong|HU Jian-chao|GUO Shou-fu|LI Xiao-mei|YANG Qin-gxia|SU Rui-fen|DAI Jiao-rong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76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 AECOPD)患者进行FeNO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38例非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FeNO在COPD组[(32.5±11.4) ppb]显著高于对照组[(18.6±6.1) ppb](P&0.01);COPD组FeNO在出院时[(25.1 ± 7.8) pp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27 ppb为COPD患者治疗前FeNO测定值的“切点”,将76例COPD患者分为低FeNO组31例(40.8%),高FeNO组45例(59.2%),但两组之间症状轻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eNO在老年AECOPD患者中明显增高,FeNO的高低不能作为COPD症状轻重的指标,但可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龚昭惠|谭娟|GONG Zhao-hui|TAN Juan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 )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NRDS患儿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36例)在综合治疗措施上采用沐舒坦联合NCPAP治疗,观察组( n=36例)在综合治疗措施上采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12、24h NCPAP参数( FiO2、PIP、PEEP、Flow)、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PaO2/Fi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2%)(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和NCPAP参数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和NCPAP参数(FiO2、PIP)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NCPAP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辛亚男|郭阳|XIN Ya-nan|GUO Yang
目的:通过对OSAHS和高血压患者分组进行临床特征分析,进一步明确其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对明确诊断为OSAHS合并高血压(组1),单纯高血压(组2)及单纯OSAHS(组3)的三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脂、PSG合并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 BMI:组1较组2 P&0.05(2)合并症方面,三组间在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组2较组1更易并发冠心病(P=0.000)。(3)临床症状和血脂方面,组1的打鼾、夜尿增多、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高脂血症均多于组2(P均&0.05),且打鼾症状明显多于组3(P&0.05)。(4) PSG监测、血压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方面,除鼾声指数和晨起血压以外,组1与组2有明显差异(P均&0.05);且组1与组3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ESS及晨起血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尤其在打鼾、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和ESS等方面表现更明显。
临床路径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萨日娜|王爱琼|孟红|马晓宇|SA Ri-na|WANG Ai-qiong|MENG Hong|MA Xiao-Yu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60例。常规治疗组438例,采用传统的医疗模式,按经验进行治疗、护理及相关检查。临床路径组422例,依据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检查、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间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抗生素的费用。结果两组间比较,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间[(8±1.2) d]、总住院费用[(7;524.30)元]和抗生素费用[(86.43±25.80)元]均低于常规治疗组[(9.5±1.5) d、(7;467.54)元和(176.68±18.6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中,诊疗过程更加规范,缩短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降低,而不影响临床疗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好发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陶新|张超|高洁|TAO Xin|ZHANG Chao|GAO Jie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好发因素及病原学、药敏情况。方法分析本院急诊内科ICU近4年来收治的4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好发因素、病原学药敏结果。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好发因素:年龄、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APACHEII评分增高、低蛋白血症、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肠内营养返流,进行计数统计, P &0.05,有统计学差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65.4%)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1.8%),现在真菌(12.8%)感染日益增多。结论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注意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好发因素,一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经验性使用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同时及时的病原培养药敏检查。
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重塑与痰液、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观察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李慧|黄秀玉|LI Hui|HUANG Xiu-yu
目的:研究观察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重塑与痰液、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氨茶碱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多索茶碱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5 d、10 d的血清气道重塑指标及痰液、血清炎性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 d、10 d的血清气道重塑指标及痰液、血清炎性指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5 d、10 d的检测水平均明显地低于本组治疗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索茶碱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重塑状态,并对控制痰液、血清炎性指标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向军|魏蜀亮|邓志刚|彭慧|贾钦尧|XIANG Jun|WEI Shu-liang|DENG Zhi-gang|PENG Hui|JIA Qin-yao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以提高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今9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在低温停循环或间断深低温停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取出及内膜剥脱术。结果全组9例无一例近期(3个月)死亡,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病例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取出术和内膜剥脱术是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IL-23、IL-17及IL-10变化与COPD及BODE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杨晶|邝相如|YANG Jing|KUANG Xiang-ru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痰中IL-23、IL-17及IL-10变化及其与BODE指数的关系。方法所有志愿者接受体重、身高、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6分钟步行实验测量以 BODE 评分,用ELASA法检测36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及22名健康对照组诱导痰中IL-23、IL-17及IL-10。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患者IL-23、IL-17升高(P&0.05), IL-10降低(P&0.05);COPD稳定期患者痰中IL-23、IL-17与BODE指数正相关,IL-10与BODE指数负相关( rs 分别为0.670、0.609、-0.526,P&0.05)。结论 IL-17、IL-23、IL-10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且IL-17、IL-23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IL-10与病情的严重程度负相关。检测IL-17、IL-23、IL-10水平有助于评估COPD的疾病严重程度。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AECOPD临床意义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韦俊平|杨瑞青|刘斌|郑发德|WEI Jun-ping|YANG Rui-qing|LIU Bin|ZHENG Fa-de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 )与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78例AECOPD及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及稳定期患者的血清PCT、hs-CRP的浓度。结果急性期患者治疗前血清PCT、hs-CRP的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及稳定期患者,其阳性率较高,分别80.8%、75.6%,其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同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PCT及hs-CRP是诊断AECOPD的较好指标,联合检测两者对AECOPD的治疗及效果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性肺炎的体会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阳文新|宗晓福|王跃华|尹述旺|相芳|YANG Wen-xin|ZONG Xiao-fu|WANG Yue-hua|YING Shu-wang|XIANG Fang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在多重耐药细菌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多重耐药细菌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比较两组疗效、细菌转阴率、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及血气分析、炎性因子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RP、IL-1β、IL-6、IL-8、TNF-α、AN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0.01),PaO2、PaO2/FiO2、IL-10、SO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大剂量沐舒坦对多重耐药细菌性肺炎疗效显著。
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浆脑钠肽、c-反应蛋白关系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瑜|欧阳菊艳|姜淑霞|李亚楠|张向阳|WANG Yu|OUYANG Ju-yan|JIANG Shu-xia|LI Ya-lan|ZHANG Xiang-yang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纳肽( BNP)、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与心功能关系,为临床诊断评估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00例(疾病组),并进行心功能分级;选取同期健康人群200例(对照组),测量血清hs-CRP、BNP水平。结果疾病组BNP和hs-CRP分别为415.28±96.73f g/ml和86.83±17.50 n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增加,BNP和hs-CRP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s-CRP、BNP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评估指标。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160例疗效观察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刘彦同|高秀玲|张会英|LIU Yan-tong|GAO Xiu-ling|ZHANG Hui-ying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NIPPV)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经验。方法16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吸气峰压为13~25 cmH2 O;呼气末压4~6 cmH2 O。 NIPPV无效者改为有创通气。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改善情况,根据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NIPPV总有效率为85%。有效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相关:NIPPV有效者,上机前动脉血气状况明显好于无效病例( P &0.05),有效者年龄平均值小于无效者( P &0.05)。②24例NIPPV无效者中,22例改为有创通气,成功率为81.8%。结论①NIPPV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的痛苦和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②早期上机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庞加磊|周本昊|王研|王润丰|姜迎厚|杜成|PANG Jia-lei|ZHOU Ben-hao|WANG Yan|WANG Run-feng|JIANG Ying-hou|DU Cheng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7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麻醉恢复后( A组)、拔管后( B组)开放静脉自控镇痛泵( PCIA)。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差别及应激反应等情况。结果 A组术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血糖低于B组,同时A组术后24 h、48 h氧合指数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术后的老年患者在麻醉清醒时打开镇痛泵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水平,对呼吸无明显抑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吕志|杨万春|胡杰贵|Lü Zhi|YANG Wan-chun|HU Jie-gui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POD)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年间20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血小板,血红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ESR,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以COPD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为观察组(76例),COPD非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125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D-二聚体分别为(7;304.21)和(362.4±256.01)μg/L,血红蛋白分别为(178.43±25.88)和(143.67±35.41) g/L,PaO2分别为(68.36±25.34)和(82.71±31.25)mmHg,PaCO2分别为(58.68±10.53)和(35.41±4.13)mmHg,肺功能检查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比例分别为33.3%和25.1%,纤维蛋白原分别为(3.68± 0.36)和(2.56±0.42) 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引起脑梗死的高危因素,这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期慢性缺氧,二氧化碳潴留,D-二聚体,血红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有关。
ICU感染性肺炎病原体的检测和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紫霞|胡梅京|WANG Zi-xia|HU Mei-jing
目的:对ICU患感染性肺炎的病例进行分析,了解病原体的种类、分布情况、易感人群。方法分析ICU住院病例454例,其中83例为医院感染性肺炎,感染率为18.28%。对83例感染性肺炎痰培养、血常规、X片、预后、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3例痰培养结果前三位大肠埃希菌30.1%、肺炎克雷伯菌24.1%、铜绿假单胞菌10.0%。血常规WBC&10×109者38例(45.78%),治愈和好转共67例(80.72%)、死亡16例(19.28%)。结论基础疾病较严重者,或老年人及肿瘤患者,是ICU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的易感人群,对这类人群应加强监测。
伐地那非治疗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尹义平|周琴|郭光云|杨力|艾琳|YIN Yi-ping|ZHOU Qin|GUO Guang-yun|YANG Li|AI Lin
目的:探讨伐地那非治疗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33例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11),治疗组给予伐地那非口服,每日1次,每次5mg,持续4周,若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增加到目标剂量每日2次,每次5mg,1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相同剂量的安慰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肺动脉压、Borg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学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6分钟步行距离、肺动脉压、Borg呼吸困难评分、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后,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肺动脉压、Borg呼吸困难评分、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只有轻微短暂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伐地那非疗效明确且耐受性良好。
两性霉素B治疗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相关性研究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杜俊凤|邝相如|迟玉敏|邸庆国|孙宝华
目的:对比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治疗C0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方法对比研究我院两性霉素B治疗COPD合并IPA的52例患者诊疗过程与伊曲康唑治疗COPD合并IPA的25例患者诊疗过程。结果两性霉素B治疗COPD合并IPA有效率70.2%,不良反应发生率53.1%,主要是低血钾(44.7%),寒战发热(31.9%),中位疗程29天,治疗经费1820元,7例中途放弃治疗(14.9%);伊曲康唑治疗COPD合并IPA有效率68.4%,不良反应发生率10.5%,均为轻度肝功能异常(5.3%),中位疗程26天,治疗经费28000元,6例中途放弃治疗(24%)。结论与伊曲康唑相比,两性霉素B治疗COPD合并IPA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无严重不良反应,且治疗经费低,患者能坚持治疗,是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线抗真菌药物。
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C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周素英|ZHOU Su-ying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3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毒性肺炎组)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 PCT 及 C-反应蛋白( CRP )水平及白细胞计数( WBC),比较各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及WBC结果。结果 CAP患儿血清PCT及CRP水平及WBC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及CRP浓度及WBC计数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P&0.05)。 CAP患儿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CRP(P&0.05)。结论血清PCT在CAP患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CRP。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刘慧|李永怀|桂淑玉|LIU Hui|LI Yong-huai|GUI Shu-yu
目的:评估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三项肿瘤标记物血清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27例肺癌患者和6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NSE含量,同时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肺癌组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 P&0.01);CEA、CYFRA21-1、NS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0.6、0.8,均大于0.5。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分别以CEA、CYFRA21-1、NSE检测灵敏度最高(P&0.01)。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诊断灵敏度显著提高。②与I+II期患者比较,IV期肺癌患者CEA、CYFRA21-1、NSE水平明显升高(P&0.05);胸外转移组三项肿瘤标记物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③疾病进展(PD)组患者的治疗前血清 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疾病控制(DC)组(P&0.05)。④治疗前血清CYFRA21-1、NSE水平正常的患者PFS明显长于升高者(P&0.05)。结论血清CEA、CYFRA21-1和NSE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联合检测更优,且对鉴别肺癌与肺部良性疾病、有无转移的评价及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治疗前CYFRA21-1和NSE血清水平可以评估肺癌的预后,观察治疗效果。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张洁霞|蔡迪|周承志|秦茵茵|欧阳铭|ZHANG Jie-xia|CAI Di|ZHOU Cheng-zhi|QIN Yin-yin|OUYANG Ming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效果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我科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各种因素。结果平均生存期可达到(9.7±2.8)个月。脑转移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组生存期(11.5月)优于复发后未放疗组(8.7月),无肺、骨转移组生存期(10.1月)优于有肺、骨转移组(8.5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同步放化疗和无肺、骨转移是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有无肺内、骨转移、是否采用同步放化疗,脑转移复发后是否再次放疗,选择同步放化疗以及对于脑转移放疗后复发的患者选择再次放疗的治疗方式,可以延长生存。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女性肺腺癌临床观察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孙京栋|孙雪松|张海梅|任韶韶|梁华|SUN Jing-dong|SUN Xue-song|ZHANG Hai-mei|REN Shao-shao|LIANG Hua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及紫杉醇分别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女性肺腺癌的临床疗效特点及毒副反应。方法82例一线治疗失败或复发的女性肺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培美曲塞组:给予5个周期以上培美曲塞(500 mg/m2, d1)联合奈达铂(50 mg/m2,d1),21 d为1周期;紫杉醇组:给予5周期以上紫杉醇(80 mg/m2,每周)联合奈达铂(50 mg/m2,d1),21 d为1周期。结果培美曲塞组和紫杉醇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8%和70.7%,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1.2个月和8.5个月。培美曲塞组中伴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患者在化疗结束时,胸腔积液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培美曲塞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对一线治疗失败的女性肺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特别是可使伴有恶性胸腔积液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获益,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张震楚|张明星|王建生|王文涛|王杰|ZHANG Zhen-chu|ZHANG Ming-xing|WANG Jian-sheng|WANG Wen-tao|WANG Jie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和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幅度。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速度高于对照组,术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小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肺癌,其临床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
IL-21 R、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戚胜波|于奇|QI Sheng-bo|YU Qi
目的:检测白介素-21受体(interleukin-21R,IL-21R)、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IL-21R、MMP-2的表达在NSCLC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NSCLC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IL-21R、MMP-2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率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NSCLC癌组织中IL-21R、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IL-21R和MMP-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NSCLC中MMP-2的表达与其浸润转移正相关,其表达增加表示NSCLC有较高恶性生物学行为;IL-21R的表达与NSCLC浸润转移的呈负相关,且IL-21R、MMP-2在NSCLC发生及浸润过程中具有相关性。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孙效辉|解明然|熊燃|柳常青|郭明发|马冬春|徐美清|SUN Xiao-hui|XIE Ming-ran|XIONG Ran|LIU Chang-qing|GUO Ming-fa|MA Dong-chun|XU Mei-qing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肺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34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19.6±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0±52.3)ml,术后平均留置胸引管时间(5.1±1.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 ±1.9)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再次手术1例,持续性肺漏气≥7 d 2例,肺不张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肺部良性疾病及早期肺癌方面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不相应增加。
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沈立|朱成华|杜强|蔡健康|SHEN Li|ZHU Cheng-hua|DU Qiang|CAI Jian-kang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 prethmmbotic state PTS)分子标志物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82例肺癌患者和50名正常人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 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imer)。结果肺癌患者体内GMP-140、F1+2、TAT、D-dimer的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上述指标在晚期肺癌组和PS评分&2的患者中明显升高( P&0.05)。结论肺癌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胸腔镜与经皮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古嫦英|廖秀清|范春莉|GU Chang-ying|LIAO Xiu-qing|FAN Chun-li
目的:比较内科胸腔镜和经皮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同期开展内科胸腔镜(胸腔镜组)和经皮胸膜活检(闭式活检组)的胸腔积液患者,比较两组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及安全性。结果胸腔镜组病理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闭式活检组,胸腔镜组恶性肿瘤诊断率显著高于闭式活检组,胸腔镜组胸膜结核的诊断率与闭式活检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胸膜活检和内科胸腔镜对于胸腔积液诊断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并疗效研究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奚小祥|吕必宏|陈瑞|何静|徐翔|XI Xiao-xiang|Lü Bi-hong|CHEN Rui|HE Jing|XU Xiang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95例进展期NSCLC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均采用奥沙利铂(L-OHP)+培美曲塞(PEM)4周期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4d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化疗1周期后对比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化疗结束后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药物毒性反应。结果化疗1周期后,对照组CD4+、CD4+/CD8+下降明显,观察组 CD4+(40.4±6.1)% vs (37.2±6.5)%、CD4+/CD8+(1.21±0.41)vs (1.05±0.3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结束2个月,观察组总体有效率66.7% vs 47.7%、KPS评分(81.3±6.6)vs (77.6 ± 5.9)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主要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L-OHP+PEM方案治疗进展期NSCLC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化疗药物抗肿瘤功效,降低化疗药物毒性。
血T-SPOT. TB联合肺泡灌洗液TbDNA检测对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廖明|刘琳|杨明炜|LIAO Ming|LIU Lin|YANG Ming-wei
目的:分析血T-SPOT. TB联合肺泡灌洗液( BALF) TbDNA检测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月8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确诊后分为肺结核组46例、肺炎组40例,均行 T-SPOT. TB、BALF-TbDNA、BALF涂片、痰涂片、PPD、结核抗体检测,对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行 T-SPOT. TB与 BALF-TbDNA联合检测与单用检测、涂片法、PPD、结核抗体对比分析。结果血T-SPOT. TB、BALF-TbDNA敏感性分别为84.8%、80.4%,特异性分别为80.0%、77.5%,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100.0%,与单用检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涂片法、PPD、结核抗体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T-SPOT. TB与BALF-Tb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弥补对方不足,减少肺结核的漏诊、误诊,是一个有前途的检测方法。
不同方法检测痰和肺泡灌洗液中结核杆菌的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康怡|KANG Yi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和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的158例患者的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的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的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法是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病的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降钙素原在肺结核与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刘盛盛|李孳|林文红|姚超|李霞|梅琳|杨娟|LIU Sheng-sheng|LI Zi|LIN Wen-hong|YAO Chao|LI Xia|MEI Lin|YANG Juan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对48例活动性肺结核、64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行血PCT、白细胞( WBC)及C反应蛋白( CRP)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这些指标对上述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肺炎组血清PCT、WBC及CRP均明显高于结核组(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953、0.868、0.775,取最佳切点时鉴别这两种疾病的灵敏度分别为0.938、0.781、0.750,特异度分别为0.875、0.875、0.729。结论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的有效指标,且优于WBC和CRP。
辅助超声电导靶位透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娅|李佺|杨澄清|张宗琪|陆兰英|WANG Ya|LI Quan|YANG Cheng-qing|ZHANG Zong-qi|LU Lan-ying
目的:分析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局部处理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疗效。方法120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导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规则抗结核治疗、胸穿抽液和胸腔内给药,超导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患侧胸部局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分别于治疗15、30及60 d查胸腔B超、胸部X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胸水量、胸膜肥厚及包裹的情况。比较治疗15及30 d后两组疗效及胸水吸收情况,比较治疗30及60 d后两组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0 d后,两组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缓解,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 d后,超导组胸水完全吸收者56例(93.3%),对照组胸水完全吸收者46例(76.7%),超导组胸水完全吸收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及60 d后,超导组发生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及3.3%,对照组分别为23.3%及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时,加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早期局部处理,有助于胸水吸收,并减轻胸膜肥厚、包裹等后遗症发生。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CVA的体会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曹磊|江莲|赵洪达|CAO Lei|JIANG Lian|ZHAO Hong-da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诊断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乙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 )。观察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明显好转( P&0.05)。结论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丁伟伟|童佳兵|马啸|李泽庚
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基本病理生理学表现为气道炎性细胞增生、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黏液分泌增加及气道重塑[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气道重塑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研究哮喘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的新方向。气道重塑主要涉及到构成气道壁的细胞结构、成分及功能的改变,进而导致气道结构的不完全可逆性改变,为哮喘的临床治疗带来困难[2]。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虹|田佳|万毅新|魏海东|陶红艳|黄晖蓉|王晓平
胸腔积液形成原因复杂,多由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肿瘤引起,而在临床上,以结核和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最常见,两者治疗及预后相差甚远,所以对于鉴别胸腔积液类型显得尤为重要。据2013年全球结核报道:在2012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860万,因结核导致死亡病例130万,我国是继印度之后的第二大结核发病率高的国家;在结核菌感染的患者中,约5%有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随着艾滋病的世界流行,在发达国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呈现出增加趋势,为消除结核,进一步完善结核诊断方法,为活动性结核能在痰菌阳性之前得到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既往传统的结核菌素试验对于有活动性结核病史和BCG接种史是无效的,而结核感染的多重表现形式,通过血清学诊断和胸腔积液化验检查明确结核感染更有价值。现就临床上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吸烟对肺癌患者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玲婵|陈刚|赵瑞贞|赵云霞|陈玉琴
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90%男性肺癌患者及75%~80%女性肺癌患者与吸烟有关,被动吸烟是非吸烟肺癌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1]。烟草含有的病原体经呼吸道吸入,使呼吸道定植菌群发生改变。人类约20%恶性肿瘤由微生物引起,关于呼吸道菌群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现将吸烟对肺癌患者呼吸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质子感知受体在气道炎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白卫平|杨敬平
质子感知受体有4种分别为:卵巢癌G蛋白偶联受体1( OGR1)、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 TDAG 8)、G蛋白偶联受体4( GPR4)及G2 A ( from G2 ac-cumulation),统称叫OGR1亚家族受体。目前发现的人体最大的超家族蛋白质是G蛋白偶联受体[1],而OGR1亚家族是新发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一种类型,它可以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同时介导细胞内的多种信号通路[2]。该种受体不仅分布于正常组织细胞,还广泛分布于各种肿瘤组织细胞,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等病理过程有关,还与免疫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细胞骨架重建等人体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对机体有着重要调节作用。这四种受体之间同源性序列可达40%~50%左右,在人体内既有共同的质子(H+)配体,也有特定的脂质分子配体,这两种配体都可活化同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但却执行着截然不同的调节功能。 Tomura 等[3]提出了质子感知受体并且对质子和脂质两种配体的作用模式,显示出它们功能之间存在着拮抗关系。
影响肺癌术后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陈宇(综述)|于在诚(审核)
肺癌手术创伤较大,无论是行微创手术还是开胸手术,术中手术操作、麻醉单肺通气等特殊情况,常需要挤压肺组织,牵拉刺激肺门及支气管,反射性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组织挫伤,不同程度引起患者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不全,同时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肺功能的恢复。以下为影响肺癌术后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系疾病临床应用的进展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宁美玲|王晓静|王伟
无创正压通气( NPPV )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经鼻/面罩等方式由呼吸机提供支持,进而改善通气的一种正压通气方式。常用的通气模式包括持续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PRVC )、比例辅助通气( PAV )等。 NPPV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即可早期实施机械通气,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痛苦小、耐受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加之其操作过程及参数设置均较方便,目前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已成为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通气支持治疗手段。本文就NPPV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炎琥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目的:观察炎琥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2例/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祛痰、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静滴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儿血清TNF-α和IL-6,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脾氨肽冻干粉口服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疗效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孙砚诚|林振怀|王永仓|王冬舫
目的:评价口服脾氨肽冻干粉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18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氨肽冻干粉口服2 mg/次,1次/d。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FVC、FEV1、FEV1/FVC及FEV1%预计值水平明显改善(P&0.05),血清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氨肽冻干粉口服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效果理想,其可能通过改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发挥作用。
急性肺栓塞右心功能不全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我国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该病病死率较高,评估这类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从而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右心功能不全是急性肺栓塞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栓子阻塞肺动脉可引起血管机械因素、神经反射以及体液调节等因素发生变化,轻者可能不会引起显著改变,重者可出现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室壁张力增高,甚至引起右心衰竭。研究显示右心功能不全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有相关性[2]。本次研究分析急性肺栓塞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及肌钙蛋白(c-Tn-T)及血浆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在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
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在高龄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价值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孙石军|唐毅斯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在高龄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60例肺部感染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阳性药物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者在高龄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95.00%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咳嗽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两项指标上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在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膜疾病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张孝彬|葛楠|廖秀清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膜疾病的形态学特征,为探讨临床诊断提供经验性判断的意义。方法105例胸腔疾病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术,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的同时,观察、记录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并进经验性诊断,之后与病理结果对比,统计其诊断符合率。结果胸膜疾病的常见形态学表现分为以下6类:①胸膜水肿、充血;②粘连、分隔;③均匀分布小结节;④分布不均、大小不等结节;⑤肿块;⑥白色花斑样改变。结核性胸膜炎以胸膜增厚、充血,粘连、分隔,及均匀分布小结节多见;胸膜肿瘤以分布不均、大小不等结节,肿块及白色花斑样改变。据镜下形态学特征经验诊断结核69例,病理符合65例,诊断符合率94.2%;经验诊断肿瘤25例,病理符合23例,诊断符合率92%。结论借助胸腔镜下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膜疾病的形态学特征,能较准确地进行经验性判断,有助于临床与病理学诊断的结合,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疾病胸膜改变的认识,并为部分患者在病理结果出来前的预处理提供帮助。
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细菌及药敏情况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朱雪峰|施美华|吴妹英|王霞芳
目的:了解肺结核病人合并感染的细菌分离谱和耐药现状,为临床经验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痰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40株细菌分离菌分布:革兰氏阳性菌(9.71%),革氏阴性菌(40.59%),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类占(49.71%)。药敏提示,亚胺培南、头胞他定、派拉西林/Tazo、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往往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经验选择亚胺培南、头胞他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第2、3代头孢菌素等。肺结核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以G-杆菌和真菌为主,对多药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卜德军|刘雪松|葛新
目的:探讨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61例患者采用穿刺引流治疗为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穿刺引流联用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改变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CO2、PaO2、SaO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膜厚度、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88.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胸腔注射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影响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疗效的因素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目的:探讨入住我院并明确诊断的107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病例分析。方法分析年入住我院并明确诊断为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10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病程&1月者57例,46例常规服用强的松,治愈39(68.4%),有效18例(31.6%),无效0例。病程&1月者50例,11例服用强的松,治愈13例(26.0%),有效36例(72.0%),无效1例(2.0%)。治愈率统计学比较:χ2=19.19,P&0.01,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统计学比较:χ2=17.41,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积极穿刺抽液引流和早期常规应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就诊时间与浆膜腔肥厚粘连发生有关;诊断困难,导致治疗不及时。
气管支气管结核与肺结核137例对比初步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高文英|韩顺利|刘晓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67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与70例单纯肺内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7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中,40岁以下45例(67.2%),女性42例(62.3%),胸闷20例(29.9%),局限性啰音31例(46.3%),局限性呼吸音减低12例(17.9%)。就诊时肺不张38例(56.7%),支气管播散19例(28.4%),满疗程后肺不张23例(34.3%),气管支气管狭窄42例(62.7%),与单纯肺结核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好发于中青年,其中女性居多,且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但特异性不强,极易漏诊。气管支气管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治疗方案不同、疗程不同、预后不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
转录因子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雷艳|雷雨|李芳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 SP)检测30份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30份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癌旁正常组织的Sox2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发现Sox2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0%,远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9.8%(P&0.05)。(2)Sox2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逐渐升高Sox2的阳性率逐渐上调。在无淋巴结转移样本的阳性率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ox2水平较高;在鳞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ox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上调Sox2的表达,其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将改变Sox2的表达水平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方向。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误诊2例分析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杜建慧|陈伟|贾金虎
肺栓塞( PE )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常见类型有肺动脉血栓( PTE )、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羊水栓塞等,以PTE多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急性PTE 出现肺动脉广泛阻塞时,或大面积的PTE发生时,可造成相应阻塞部位血流支配区域肺组织的广泛坏死,严重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并危及生命[1,2]。 PTE 发病率逐渐增高,有研究证实[3]:欧美国家发病率为1‰左右,发病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包括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当各种栓子形成并阻塞肺动脉系统后,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形成,右心功能不全,静脉系统淤血,右心扩大致使室间隔左移,影响左室射血功能,进而引起循环功能障碍,如休克、低血压。另一方面,当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时,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出现持续性低氧血症。然而PE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在临床上往往造成误诊、漏诊,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现就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曾在外院误诊)的2例PE病例报告如下。
腹腔脂肪组织误诊为肺脂肪瘤1例报告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伟|张映铭|王彩英|廖辰
患者男,67岁,主因“反复咳痰喘5年,再发加重半月,发热1天”于日来院就诊。患者既往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年,逢受凉劳累季节交替易出现咳喘咯痰症状,多次门诊住院治疗。半月前患者受凉后咳喘再发加重,咯黄白黏痰,自服“头孢克洛”无好转。入院前1天畏寒发热,T:39.0℃,乏力纳差,遂收住入院。病程中无呕吐、腹痛、痰血、呕血、无反酸嗳气,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盗汗消瘦。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有腔隙性脑梗塞病史3年,长期服用“拜阿司匹灵,银杏叶片”。无吸烟史。入院后体检:T:38.0℃,Bp:110/80 mm-Hg,R:22 bpm,P:92 bpm,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及哮鸣音。腹软,肝脾未及肿大,双肾区无叩击痛,两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PH:7.32 PaCO2:80 mmHg PaO2:55 mmHg, BE:4.56 mmol/L,SPO2:88%;血 CRP:71 mg/L, WBC:13.9?109/L, N%:0.78, HGB:151 g/L, PLT:283?109/L。 ESR:42 mm/h。 BNP:1990 pg/ml;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心肌酶谱未见异常。血脂蛋白( a)略偏高:759 mg/L,余TG,T-CHO,LDL均在正常范围。当地医院胸部平扫CT片:两肺纹理稀疏紊乱,肺野透亮度增高,见散在斑点小片影,及大小不等多发肺大疱影,左中下肺见巨大肺大疱改变,左下肺基底部见脂肪密度占位影(图1-2)。纵隔内未见异常,肺动脉干增粗,冠脉钙化,两膈面光整。印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两多发肺大疱;左下肺脂肪瘤可能。入院后诊断AECOPD、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左下肺脂肪瘤不除外,予积极抗感染祛痰平喘改善心肺功能治疗,患者热退,咳喘症状改善,黏痰量少变稀,临床症状好转。复查血 WBC、N%、ESR、CRP均降至正常。遂查胸部增强CT示:左下见一脂肪密度椭圆形阴影, CT值-87,与腹腔脏器相连,无强化,上方见巨大肺大疱,建议进一步检查(图3)。动员患者行腹腔MRI检查,见肝胆胰脾肾上腺腹腔淋巴结均未见异常,双侧肾脏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圆形长T1长T2信号,最大直径约1.5 cm。提示双肾多发性囊肿。经冠矢状面扫描发现,胸部CT所见左下脂肪密度团块影为左肾上极脂肪组织(图4-5)。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赵益林|陈军
目的:总结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及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7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14岁~62岁(平均年龄47.3岁),7例患者CT平扫均表现为胸膜孤立性肿块,其中2例与邻近肋骨关系密切,增强扫描肿块显著强化。结论多排螺旋CT可明确肿块来源,显示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并与其他胸膜肿瘤鉴别。
支气管镜高频电加冷冻治疗气管插管后狭窄6例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厉银平|彭清臻|刘桂霞|彭春燕|钟敏华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加冷冻治疗气管插管后狭窄患者的方法、疗效、安全性。方法对6例气管插管后狭窄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后再插入喉罩,在机械通气下经支气管镜先应用高频电治疗后再结合冷冻对气管狭窄进行治疗。结果6例患者平均应用高频电刀治疗1~2次,冷冻治疗1~2次,呼吸困难均在首次治疗后缓解,治疗两月后复查气管镜未再出现狭窄。术中有少许出血,一过性低氧。结论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加冷冻治疗气管插管后狭窄,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初期采用高频电能快速消除增生组织,缓解症状,后配合冷冻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可达治愈效果。
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内科胃管插入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刘海霞|孙德凤|李冬颖|李苏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胃管插入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的胃管插入困难患者30例,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留置胃管。结果30例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留置胃管可显著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Embosphere?微粒球联合明胶海绵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庞永华|黄捷晖|陈卫|高清花|程亮|高亮
大咯血是呼吸科的急危重症之一,传统的内科药物治疗疗效较差,支气管动脉栓塞已是抢救大咯血的重要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采用Embosphere?微粒球联合明胶海绵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现报告如下。
89例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龚圣兵|刘扬|夏社芹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的89例肺内病变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术的技术方法、操作过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活检标本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98.9%(88/89);发生病灶周围及穿刺道出血42例,同时并少量咯血7例;少量气胸29例,其中1例合并皮下气肿;少量液气胸1例;病理标本满意率98.9%(87/88),病理结果准确率97.7%(86/88)。结论 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术的操作成功率高、多点多方向取材,是一种总体上安全、有效的微创检查诊断手段,对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化疗药物致肺损伤1例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王光辉|张金萍|刘勇谋|邓美玉|陈玲|张令晖
一、病例报告
&br&  患者女性,38岁,因咳嗽3月余,加重伴气短2月于日由普外科转入我科治疗。患者于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腺癌,术后按mFOLFOX方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规律化疗,7月18日开始出现干咳,无发热,7月19日胸部CT提示:两肺下叶斑片影、考虑感染。之后应用舒普深抗感染,咳嗽略有减轻,于7月26日改为口服拜复乐治疗;8月14日复查胸部CT:两肺下叶多发病变、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与片比较范围增大。之后行快速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阴性;真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检测值(Ⅰ):0.206;1-3-β-D 葡聚糖:&10,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A+B(北京协和医院):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A:28 SFC/10`6 M;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B:0 SFC/10`6 M。于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结果回报:肺泡间隔增宽,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散在炎性细胞浸润(特染:PAS-)。9月5日开始停拜复乐抗感染,改用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实验性抗结核治疗。10月30日复查胸部CT检查报告:①两肺多发病变,考虑为感染性病变,与前 CT 比较,病灶明显增多、范围增大。②两侧少量胸水(见图1、图2)。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经皮血氧饱和度90%,两肺呼吸音清,两肺底腋中线附近可闻及湿啰音,以右侧明显,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诊治经过:转入后将患者原肺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至协和医院病理科会诊,协和病理会诊报告示:(肺穿刺)少许穿刺肺组织,肺泡间隔略增宽、纤维组织增生,肺泡Ⅱ型上皮广泛显著增生伴空泡变性,肺泡腔内有泡沫细胞聚集及个别肺泡腔内机化,结合临床不除外药物相关性肺损伤。至此患者肺部病变诊断明确,为化疗药物所致机化性肺炎,遂于11月6日加用甲泼尼龙(40 mg/d )治疗,予钙尔奇D片预防骨质疏松、奥美拉唑预防消化系溃疡,患者气短、干咳症状迅速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95%以上。12月19日复查胸部CT提示患者两肺病变较前明显吸收(见图3、4),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逐渐减量,气短症状未再加重,随访至今,复查胸部CT两肺病变基本完全吸收。
成人病毒性肺炎2例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呼吸道病毒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一种病因,特别是儿童、老年人或合并医学合并症的人群。聚合酶链反应( PCR)的检测提高了病毒感染检测的能力。有研究报道,当运用PCR检测病毒时,45%~75%的儿童和15%~54%的成人CAP患者可检测到病毒感染。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是很常见的,但目前很难判断CAP患者是否仅由病毒感染引起。抗流感药物神经氨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即达菲)应该早期用于临床怀疑流感病毒感染的CAP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1例并文献复习
.cn/Periodical_lcfkzz.aspx
朱代峰|荣光生
淀粉样变是指具有β片层结构的原纤维蛋白沉积造成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改变,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沉积物对结晶紫有异染性,可被过碘酸-雪夫( PAS )染色成紫色;对刚果红有嗜染色性,经刚果红染色,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特征性黄、绿二色性双折光体。该病临床少见,较少累及下呼吸道,我院2013年发现一例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介绍如下,并文献复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颅内占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