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疸期间新生儿食欲怎么样

新生儿黄疸怎样看_百度知道
新生儿黄疸怎样看
提问者采纳
您新黄疸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理性黄疸般2-3现<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d-10黄疸变浅约2周左右消退干净早产黄疸持续间些理性黄疸般需治疗;黄疸持续退持续间超两周黄疸退复现或进行性加重病理性黄疸经检查确诊需要医指导用药
答案来自:
其他类似问题
2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目前治疗新病理性黄疸数采用照光治疗通照光能让体内胆红素转换其物质使体内断堆积胆红素找另口黄疸症状能改善照光肝功能并没影响等宝宝肝脏熟能够自处理胆红素才算达状态照光仍改善宝宝必须药物或换血治疗黄疸由于胆道闭锁所形需要用手术治疗新病理性黄疸应重预防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染尤其孕早期防止病毒染防止败血症发
你好,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病理性黄疸首先建议寻找原因,以便对症处置,所以要在医院检查和治疗。
一般的要是在7-10天之内的 就会消失的 这样的是不需要治疗的 耐心等待就好了 要是过了很久还没有消失并且越来越黄 建议你及时的区医院治疗 有的是照蓝光 有的是哟啊吃药的 还有的是 母乳性的黄疸 不吃母乳就好了
什么叫母乳性的黄疸?
去医院用机测,肉眼很难判断,肉眼判断得到一般很严重
中药甘草10克熬水喝很管用
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孩子黄疸怎么办?,有啊,出生三天后,就黄疸了.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孩子黄疸怎么办?,有啊,出生三天后,就黄疸了.
当时年龄: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
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成因
当血液中的红血球死亡,红血球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血红素(Heme)会于肝脏的库弗氏细胞(Kupffer cells)及脾脏被转化为胆红素。胆红素经肝脏处理后,随胆汁分泌至十二指肠,最后透过消化系统,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黄疸症可根据上述的血红素代谢过程分为三类: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当大量红血球被分解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肝源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肝后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排除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新生婴孩的黄疸症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 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容易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外,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诊断母乳性黄疸必须首先排除病理性黄疸!
怎样识别新生儿黄疸?
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区别孩子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对于治疗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来识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精心护理黄疸宝宝
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父母要注意:
(1)判断黄疸的程度 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常见证候】
湿热内蕴:目黄身黄,色泽鲜明,或见发热,口渴,心中懊忧,身倦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溲深黄或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热毒炽盛:身目深黄,色泽鲜明,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壮热,心烦不宁,或神昏谵语,鼻衄便血,肌肤斑疹,口渴喜冷饮,腹胀胁痛,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弦细数。
胆道阻滞:身目俱黄,出现较快,寒热往来,右胁绞痛牵引至肩背,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厌恶油腻,小便深黄,大便灰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寒湿内阻:身目俱黄,色泽晦暗如烟熏,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脘闷或腹胀,纳呆,便溏,口淡不渴,小溲不利。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濡缓。
瘀血停滞:身目色黄而晦暗,胁下症积胀痛,拒按,或有腹水,腹壁青筋暴露,颈胸部位出现红丝血缕,大便黑,舌质隐青或舌淡有瘀斑,脉弦涩。
脾虚血亏:肌肤发黄无光泽,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爪甲不荣,舌质淡,脉濡细。
西医角度概述
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1)时则为显性黄疸。
1、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病变以致胆红素代谢失常而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
3、肝内或肝外胆管系统发生机械性梗阻,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梗阻性(阻塞性)黄疸。
4、肝细胞有某些先天性缺陷,不能完成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而发生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2、尿和粪的色泽改变。
3、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泄、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1、黄疸伴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2、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3、黄疸伴肝大,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肝肿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见于肝硬化。
1、血常规、尿常规。
2、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定量试验。
3、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检查。
4、血清酶学检查。
5、血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6、免疫学检查。
7、X线检查。
8、B型超声波检查。
9、放射性核素检查。
10、肝活组织检查。
11、腹腔镜检查。
实验室检查鉴别
总胆红素(umol/L) 非结合胆红素(umol/L) 结合胆红素(umol/L) 尿胆原 尿胆红素 颜色 粪胆原
健康人 3.4-17.1 1.7-10.2 0-6.8 1:20(-) (-) 黄褐色 正常
溶血性黄疸 升高++ 升高++ 升高+/正常 强(+) (-) 加深 增加
阻塞性黄疸 升高++ 升高+/正常 升高++ (-) (+) 变浅/灰白色 下降+/消失
肝细胞性黄疸 升高++ 升高+/正常 升高+ (+)/(-) (+) 变浅/正常 下降+/正常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症治疗。
甜瓜蒂能治顽固性黄疸
人们在吃甜瓜的时候,经常把甜瓜蒂扔掉,而天津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一科主任贾建伟却把甜瓜蒂研成了粉末,通过鼻吸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黄疸,每周1~2次,2~4周即可具有明显效果。
贾建伟说,该法对于肝细胞性黄疸具有好的疗效。各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经过常规治疗3周后,黄疸没有明显消退。总胆红素大于100umol/L的患者,但是没有严重心脏病及鼻咽部原发病患者,也都能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先把所用药物研成细末,由一侧鼻腔吸入到鼻黏膜上,观察24小时,用药期间注意加强盐水漱口,以减轻药物对患者咽部的刺激。每次20mg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鼻子里会排出大量黄色的分泌物。黄疸越重的人分泌物量越多,排泄物中的胆红素含量越高。一般为每周1~2次,连续2~4周,就可使黄疸接近正常。但是甜瓜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每次用药时,都要严格控制剂量。
中医理论认为,鼻为清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药物纳鼻而传十二经,药物通过鼻黏膜吸收,作用于经络、血脉及脏腑,循经入络直达病灶,起到祛病除疾的目的。因此鼻疗有通窍祛闭,宣畅气机的功效。而中药的“散”,作用于血流丰富的鼻黏膜,能使药物迅速发挥作用,与静脉给药有异曲同工之处。
黏膜给药具有剂量小,起效快,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等优势,而且不经过代谢,能减少肝脏负担,避免肝损害的进一步加重。贾建伟说,从临床上观察,对于确是淤胆患者,使用甜瓜蒂粉吸入鼻治疗的效果不亚于思美泰和激素。用药后鼻分泌物量越多的患者,排泄胆红素越快。对于酒精造成的顽固性黄疸患者,尤其有效。
中医辨证论治
1、热重于湿
治法 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
2、湿重于热
治法 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千金犀角散加减
1、寒湿困脾
治法 温阳健脾,化湿退黄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味
2、脾虚湿滞
治法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种类型介绍: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湿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湿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黄疸的其他疗法
(1)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2)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2.针灸疗法
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嗜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三里。
3.饮食疗法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4.预防调护
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 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 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尽管都表现为黄疸,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通过以下的特点可以识别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这些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给黄疸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但病理性黄疸有一些特征与生理性黄疸不同:
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
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新生儿黄疸中药方剂
【辨证】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治法】清热化郁,健脾和肝。
【方名】和肝散。
【组成】全瓜蒌60克,广郁金15克,片姜黄15克,神曲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共研细粉,3岁每次2克(可随年龄大小的而增减),每日3-4次,白糖水冲服。
【出处】马荫笃方
新生儿黄疸预防与保健
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蓝光护理的注意点:
蓝光疗法是以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氧胆红素,并经胆汁及尿排出体外,以降低间接胆红素的含量.
往蓝光床水盆内注入蒸馏水,调节温度30-32度早产儿/新生儿32-36度,湿度55%-65%,上灯管距30-50CM,下灯管距20-30CM,光疗前测生命体征,记录黄疸程度,戴上眼罩及尿布,每2-4小时测生命体征,保证水分的供给,2次喂奶间给予糖水.
出生后都会有黄疸,医生都会控制黄疸值在安全范围内再让你出院。我家在出院后黄疸又严重了,是因为是吃不饱,饿着了,有的也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那就得停止喂母乳,别的就看情况吧
宝宝一出生就给他吃预防黄疸的药就行了,跟医生说就会开药的。
宝宝多大了,我们院有一个到两个月时才好的男宝宝,后来有吃药,但具体吃什么,她们现在回老家了。三个月时就好了。现在一周多了长得可好了
如果不是特别严重 就不要紧啊 我们家宝宝出了月子还有点黄疸呢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新生儿黄疸反复降不下来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反复降不下来怎么办?
我的孩子出生12天时呛奶,到医院诊断,医生给照了胸片,提示有轻微肺炎,并且黄疸严重,胆红素达到252,就住了七天院,照了蓝光、输了白蛋白,肺炎也输了抗生素,后来肺炎基本上好了,胆红素下降到186。医生说可以出院了。结果上午出院,回来发现孩子还是黄,喂母乳,晚上发现他嗓子里好象有痰一样,呼吸也急促,偶尔还咳一两声。第二天就又抱到儿童医院,胆红素又升到255了。于是又住院,照蓝光,胆红素下降到142,呼吸平稳,吃奶、大便、反应都正常。在这两个医院住院的这十几天里,为了找病因,已经把能做的检测都做了,排除了肝炎、溶血、病毒感染等各种可能性,G6PD指数较低,只有10.4,但是医生说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可是今天说孩子看起来又有点黄,一化验,胆红素又从142升到155了.医生说今天再做一个肝胆B超.
我真是快急死了,有没有哪位朋友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啊?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挺健康,孕前体检孕期体检都一点事都没有,剖宫产过程也没有问题,怎么会这样呢?
我宝宝刚出来时也是黄疸过高,当时我也很急,用了好多方法都没有用,医生都建议去住院,但是我没有去,后来给宝宝多晒太阳就好了,喝葡萄糖冲水就好了很多,不过都2个月黄疸才没有了。妈妈不用担心,你要给宝宝多晒太阳,而且还要让宝宝喝点初生婴儿葡萄糖冲水喝的,一天1-3次就可以了,早上9点前下午5点后晒太阳是最好的时间段。
祝宝宝快快康复!健康的成长!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宝宝已出院了,医生说注意观察就行,胆红素在200以下就没什么问题.
我宝宝生下来也是黄疸,照了蓝光回家还是黄疸。后来没再去医院,听人家说可以吃点婴儿葡萄糖,买回来喂了几天,没想到真的好了。当然你首先要确定宝宝不是病理性的黄疸拉。如果愿意可以试一下,买点宝宝葡萄糖,每次吃20毫升,一天2~3次。我宝宝是这么好的~
我家宝宝满月时还有黄疸呢,去打防疫针,人家说快去照蓝光,否则会影响智力的。吓坏了我!后来每天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因为是冬天,隔着玻璃也管用的)。过了满月没多久就白胖白胖了!
黄疸是很多小孩子出生时都有的,大多数情况不一样,如果到医院所有的病理性黄疸都排除了,那就是吃母乳引起的,一般喂母乳的有1%的人群会引起黄疸很久不退,一般会2-3个月自行消退。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
“在门诊上有许多该来看病的没来,最后耽误孩子治疗,而一些不需要治疗的家长反倒积极得很。”河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董志巧说,“黄疸在新生宝宝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只要能准确分辨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做好预防和治疗,就能避免发生意外。”
据介绍,大约有1/2~3/4的孩子在出生之后2~3天会出现黄疸,黄疸在出生后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黄疸在14天左右就会自然消退,早产儿的黄疸可能要持续到21天。如果在此期间孩子的黄疸不是特别严重,没有出现吃奶不好、体温过高或者过低等情况,一般都是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对新生宝宝关键是做好病理性黄疸的预防和及时治疗。黄疸14天未消失可能是病理性的“病理性黄疸会对孩子的听力、智力等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孩子夭折。”董志巧说。那么怎么区分孩子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呢?
病理性黄疸有以下几种“特征”:
另外,孩子在黄疸自然消退期内,出现不吃奶、低温或者发烧等异常情况,家长也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果治疗及时,一般都可以治愈。
新生儿黄疸用蓝光治疗最快据了解,目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的类型有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其中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感染后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出现黄疸;阻塞性黄疸则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其特点是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大约1~4周)再次出现黄疸,并且呈加重趋势;母乳性黄疸,因为喂养母乳而出现,这种黄疸的程度会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目前原因还不明确。
“宝宝出生之后不要一直呆在家里,在天气好的时候,家长应该带孩子适当晒晒太阳,一方面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帮助消除黄疸,同时阳光下便于观察孩子黄疸的程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就医,如果孩子黄疸特别严重时,可以考虑用蓝光治疗。”董志巧说,蓝光治疗是目前祛新生儿黄疸最快的方法,一般不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孩子出生后及时让其排出胎便“病理性黄疸会给孩子神经系统带来损害,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着重是预防。”该院儿科主任医师李玮提醒,孩子在出生后,家长要注意及时让孩子排出胎便,因为胎便中存在大量的胆红素细胞,在体内停留过久会被肠道吸收,加重黄疸的程度,如果孩子出现排便不畅,可以服用一些清热利湿的药物如清肝利胆口服液、茵栀黄颗粒等,另外母亲在妊娠期要防止病毒感染、尽量少食肥甘油腻类食物,并在围产期进行早期病毒筛查,排除病毒感染因素。
名词解释]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在中医上又称胎黄,黄疸的出现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时,环境相对缺氧,红细胞数量多。胎儿出生后肺循环建立,大量胎儿红细胞被破坏,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使新生儿的眼睛、面部等呈现出黄色。如果出现西医上说的病理性黄疸,黄色会加重,遍及新生儿全身。
1.宝宝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自然消退期(足月儿14天、早产儿21天),或者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黄疸出现后进展很快,在一天内就加深很多,或者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3.经过专业检测,足月儿总胆红素值超过256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值超过64微摩尔/升,基本可以确诊为病理性黄疸。
买贝因美的奶伴就是葡萄糖,多给孩子晒晒太阳
楼主你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的眼部,眼部的黄是最早来,最迟退,假如其他的地方的黄疸已经减轻,而眼部的还是很黄,倒是不用担心,因为可以说明是生理性的黄疸。只要多加时日可以退去。
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及巩膜黄染。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一些特点,概括地说新生儿胆红素形成相对较多,而对胆红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又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一定时期里会发生生理性黄疸,有病时亦容易出现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有下列表现之一时常揭示黄疸为病理性:(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脑(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1.细胞破坏增多:常见因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后者在我国广东、广西、四川等省较多见。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黄疸。
2.感染:有一些细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疸。感染可发生在宫内或出生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时黄疸发生率较高。
3.出生时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粪排出延迟者,黄疸往往较深。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儿的黄疸消退常延迟。
5.母乳性黄疸:约占母乳喂养的0.5~1%,目前认为这类母乳中含有一种物质,对胆红素的结合过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胆红素自肠道吸收。其表现为生理性黄疸迟迟不退,在第2周末黄疸反达高峰,历时1~2个月才退清。虽然黄疸较深而持久,但小儿并无其他异常,如暂停母乳2—3天,黄疸会明显减轻,再哺母乳,黄疸可有些加深但不会达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黄疸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诊断明确后不要终止母乳喂养。
生理性黄疸一般毋需处理。生后较早地开始进食可以使胎粪较早排出,而且建立肠道的正常菌群,从而减少胆红素自肠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疸。新生儿有黄疸时要避免使用磺胺药、阿斯匹林和含苯钠酸钠的药物,因这些药物有利于核黄疸的发生。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时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维生素K3、K4,磺胺类,呋喃类)不能使用。病理性黄疸者应送医院诊治,除了治疗基本疾病外,尚可选用照疗法、中药、口服鲁米那及可那明或换血疗法,以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治疗方法由医生来定。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