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几种放射医学影像学学可供评估?

实体肿瘤治疗前后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与前景
来源: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作者:涂 蓉 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肿瘤已经从不治之症,变为可防可治。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公认的方法主要有化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无论何种治疗,都将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治疗前的肿瘤分期、组织学证据、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预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尤其是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临床上将会重点关注术后肿瘤的转归,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还是进展及其白然转归如何等。以上这些问题,几乎都可以用现代影像学的方法来探索、解决。就目前实体肿瘤治疗前后影像学的研究现状予以简要介绍。 1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进展 超声影像是很好的筛查工具,平面CT、MRI和核素扫描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影像学方法,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都有较好的价值。随着多层螺旋CT、新型MRI设备及PET/CT的普及应用,其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1.1 三维CT 用于显示肿瘤供血及其与血管的关系、血供的解剖学变异、肿瘤体积测量、肿瘤的可切除性判断及其六方位显示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临床关注的信息。 1.2 CT灌注成像 可用于肿瘤血流灌注及其恶性度的评价以及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监测和转移风险的评估等。但由于射线辐射剂量问题,目前对其争议较大。 1.3 三维MRI 动态增强及其各种成熟的三维技术基本上可以达到CTA的效果,可用于了解肿瘤供血及其与血管的关系、肿瘤的可切除性判断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其软组织分辨力明显优于CT。 1.4 脏器断面DWI与全身DWI(大范围DWI) 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属分子成像,脏器断面DWI可用于局部肿瘤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尤其对化疗和放疗的疗效评估很有价值,有文献报道其对评估手术后的残留和复发也很有价值。全身DWI是一种局部DWI影像的三维重组的拼接技术,其影像类似于PET,故有&类PET&之称,与核素扫描相比,是非特异性的肿瘤全身评估,尤其对实性脏器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优势,但目前的研究报道不多,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 是很好的肿瘤筛查工具,对肿瘤的形态与血流评估有相当的价值。 1.6 ECT与PET 肿瘤核素显像如肿瘤受体显像、PET肿瘤代谢显像、基因表达显像、放射免疫显像以及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等均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无创、系统的特点,对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监测、肿瘤残留与复发的鉴别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1.7 胃肠道成像 除传统的胃肠道造影仍占主导地位外,3DCT和MR水成像已经得到公认,其可对肿瘤进行分期并可判断肿瘤浆膜外侵犯的程度。 2 影像学主要评价指标 2.1 肿瘤的TNM分期 是临床确定肿瘤病人病变程度、评价病人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因此,影像学应尽量提供有关信息。 2.1.1 肿瘤的T分期 主要指肿瘤的大小及其侵犯周围器官的程度。3D CT可以直接测得肿瘤的体积;增强CT或MRI、CTA或增强MRA可以显示肿瘤血供状态;MRI、3D MRI、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磁共振脊髓成像(MRM)、CT增强及其3D重组均有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CT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估肿瘤VEGF含量及其转移倾向,但还存在不确定因素。总之,很多新技术有助于对肿瘤进行精确的T分期,但如何精细成像是很关键的问题。核医学肿瘤整合素受体显像可以早期评价肿瘤的血管化情况。整合素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有高表达,尤其是在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膜上有高表达,而在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绝大多数正常的器官组织上没有表达。18F标记的RGD序列多肽可以作为肿瘤组织和其他器官组织整合素&v&3表达显像的示踪剂,可以特异评价肿瘤的血管化,有利于早期评估疗效。 2.1.2 肿瘤的N分期 主要指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全身DWI、全身MRSTIR断面成像、3DCT及PET/CT均可以显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但对直径<1cm的淋巴结,哪种技术的定性能力更优还存在争议。开发特异性MR淋巴结对比剂可能会更有价值。从形态和DWI的ADC值以及观察淋巴结的形态来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很多问题尚无定论。 2.1.3 肿瘤的M分期 主要指肿瘤的远处转移情况。全身DWI、核素显像和PET/CT都有一定的价值。全身DWI是一种较价廉的成像方法,具有临床价值,甚至有研究认为其对脏器转移肿瘤的敏感性不亚于PET/CT,但因其干扰因素较多,尚无大组的对比研究报道。与PET/CT相比,全身DWI对脏器病变的显示具有优势。 2.2 肿瘤定性及其自然转归的观察 超声、CT、MRI、核素成像等影像均对肿瘤的定性有一定价值。近年来,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对肿瘤体积测量与动态观察已逐步成为评价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对肿瘤倍增时间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其中3D CT测量肿瘤的方法较成熟,多用于测量直径小于3cm、定性困难、活检困难以及病人不愿手术的肿瘤。肿瘤体积的测量也是观察肿瘤自然转归的很好方法。 2.3 肿瘤治疗前后疗效及康复阶段的评价 由于目前对实体肿瘤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评价其疗效,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评价不准确,会造成治疗过度或不足,使病人的不良反应加大,预后变差。而正确的疗效评价,又是目前影像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疗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2.3.1 完全缓解 主要指肿瘤经过治疗后,在3~6个月内复查,完全消失或完全坏死。完全消失,影像学评价相对容易,而目前有些治疗,如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栓塞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常常很难使肿瘤完全消失,仅表现为肿瘤完全坏死,在肿瘤坏死区的边缘会有一些肉芽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甚至还会出现治疗后多灶状坏死等不良反应。影像学表现比较复杂,甚至也会出现强化或结节增多而误为复发,因此评价起来要慎重。坏死病变CT扫描常表现为不强化,MRI可表现为环状强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其于T2WI上的信号强度与原发灶不同,DWI上其呈低信号,有鉴别意义,经2~3个月随访复查,病灶一般会逐渐缩小,更有鉴别意义。但是,由于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能只注意局部,而忽略全身情况。所以,痊愈还意味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未见全身转移,这往往需要全身DWI或PET/CT的定期检测以及临床肿瘤标志物等综合判断。 PET肿瘤代谢显像可以用于早期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实验表明,无论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凡是对治疗有响应的瘤组织(其肿瘤增殖减缓或停止,代谢活动降低)可表现为瘤灶血流速率降低、血流多普勒信号减弱、18F-FDG或11C-胸腺嘧啶核苷摄取减低,且这些表现在治疗开始后数日,甚至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因此,PET肿瘤代谢显像可在治疗开始后的早期即能提供治疗是否有效的客观证据,而不必等待数周,甚至数月才能通过肿瘤体积的变化来确定治疗效果。 2.3.2 部分缓解 主要指肿瘤经过治疗后,在3~6个月内复查,病变明显得到控制,其范围和体积缩小,或部分坏死,或凋亡。带瘤长期生存在各种断面成像中都可以观察到,但多数使用肿瘤截面的长轴径和其垂直短径进行测量,由于不同人测量点的不同,因此很难精确。3D CT体积测量是一种较精确的方法,可用于孤立性肿块且与周围非肿瘤组织密度差较大的肿瘤的观察。CT或MR增强扫描,有利于对肿瘤内部的坏死情况进行观察。近年来,应用MR断面DWI及其ADC值测量来观察肿瘤预后的研究日益增多,且有一定的价值,但尚缺乏大组的研究报道。因此全身定期的检测也是必要的。 2.3.3 进展 主要指肿瘤经过治疗后,在1~3个月内复查,肿瘤进行性长大或出现周围及远处转移。超声、CT增强和MR断面成像均可以观察,但各有优缺点。全身DWI+断面成像和PET是必不可少的全身评价方法。 2.3.4 术后改变的评价 主要指对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局部微创灭活治疗及介入治疗后的局部组织反应的评价。各种治疗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不会呈肿瘤缺失状态,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出血、坏死、渗出、肉芽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影像学表现非常复杂,因此鉴别肿瘤残留还是术后改变非常重要,且有相当的难度。一般采取术后1个月做1次基线片扫描,最好是MR平扫和增强,CT亦可。然后定期随访复查,如果局部软组织病变比基线片有增多,多考虑残留后复发:出现强化多认为是残留病变,但这种评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近来,有利用MR DWI来鉴别术后改变和肿瘤残留的研究报道,认为术后改变,ADC值会升高:而肿瘤残留与复发,ADC值会降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但还需要大组的研究、循证。碘油CT用于评价肝癌介入治疗后,根据碘油沉积的密度与形态可对疗效进行评价。近来,有研究认为,MR平扫和增强扫描有利于发现CT难以发现的肝癌介入治疗后碘油沉积区内的微小残留病变,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射频与微波治疗后,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均有评价价值。 3 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和手术器官手术耐受性评估 3.1 肿瘤可切除性评估 肿瘤手术治疗前判断手术的可切除性在临床上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影像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影像学应尽可能提供准确的肿瘤分期,尽可能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神经、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在这方面,MRI更具优势,MRI或CT增强联合三维成像也很有价值。 3.2 手术器官的手术耐受性评估 手术治疗肿瘤时,术前不但要准确地评价手术的可切除性,还要评价被手术的器官及其全身对手术的耐受性。近年来,影像学在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且有相当价值。如通过CT的肝硬化分级、肝容积测量及肝脏灌注,通过MRI显示肝纤维化和硬化程度,可以进行肝储备功能评估:通过CT肺容积测量,可以进行肺功能评估;通过fMRI,可以进行脑功能区评估:通过肾脏核素扫描及尿路成像,可以进行肾功能评估等。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与开发潜力。 总之,对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前分期评价与预后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后疗效评价等,影像学有一定研究价值,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肝硬化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鲁俊杰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股骨头坏死百题问答一
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2、何谓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哪些因素有关?&4、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理如何?5、当前国内外对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有什么新的发展?6、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会出现跛行?7、为什么骨坏死容易发生在股骨头?8、股骨头坏死为什么大多发生在头的前外侧?9、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如何?10、如何确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有哪几种放射影像学可供评估?12、X线评估首先要掌握哪几个基本要求,为什么?13、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与血供的关系如何?14、股骨头坏死如何从影像学进行病理分型?15、股骨头坏死发生塌陷与否,对预后有何关系?16、股骨头坏死的骨质修复过程是怎样的?17、关节软骨的修复过程是怎样的?18、早期(Ⅰ°、Ⅱ°)股骨头坏死药物治疗后X线评估应注意哪些变化?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19、中期( III °、 IV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后X线的评估应注意哪些变化?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20、晚期(Ⅴ°、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后X线的评估应注意哪些变化?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21、股骨头坏死能换不诱钢的头吗?22、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吗?2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如何评价?24、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除了要了解分级,还有别的要注意的吗?25、股骨颈为何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6、股骨颈后如何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7、股骨颈后是否会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有何方法能作早期诊断?28、股骨颈愈合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否要立即取出金属钉?29、对青少年的股骨颈,成人头下型和鸟嘴形的股骨颈,坏死率很高,有何预防措施?30、股骨颈治愈后,如何注意头坏死的讯号。31、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是什么?32、激素的使用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何关系?33、酒精中毒如何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4、饮酒多久会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5、保守治疗的指征如何?36、患者在选择保守治疗时应有哪些心理准备?37、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守治疗包括哪些内容?38、行走方便的患者为何也要用拐杖?39、为何要使用小腿牵引套?40、治疗过程中为何有些患者疼痛减轻,而有些患者加重?41、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会出现膝部疼痛?4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天气变化时如何保护自已?43、股骨头坏死患者是否应卧床休息?4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愈后能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吗?45、小儿股骨头坏死与扁平髋是指同一疾病吗?46、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有何临床表现?47、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选择何种治疗方法?48、小儿股骨头坏死治愈后股骨颈为什么会比正常变宽并缩短?49、采用外展支架或外展石膏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头坏死的原理是什么?50、小儿股骨头坏死行保守治疗有何优越性?5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能引起股骨头坏死吗?52、股骨头骨?滑脱症如何引起股骨头坏死?如何预防?53、减压病如何引起股骨头坏死?54、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来为何越来越多?55、部分患者为何出现患肢长的情况?56、股骨头坏死发生塌陷与否,对预后有何关系?57、为什么小儿会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8、治疗过程中为何有些患者疼痛减轻,而有些患者加重?5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治愈标准如何?60、如何判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愈标准(经五年以上观察)?61、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意义?62、术后大腿外侧为何出现麻痹、肿胀?如何处理?63、术后患者如何进行床上锻炼?64、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与物理治疗有何区别?65、股骨头坏死术后修复期的(术后一个月)康复要求有哪些?66、髋关节功能重建期(疤痕挛缩期)的治疗目的是什么?67、髋关节功能在康复期(疤痕软化期)注意什么?68、术后功能达不到要求怎么办?69、康复治疗的手段有哪些?70、术后患者为何容易烫伤?71、术后何时能下床活动?72、运动疗法时需注意些什么问题?73、术后什么时候是塌陷危险期?此阶段的注意事项有哪些?74、按摩手法在术后的应用是否一陈不变?75、术后牵引的目的及注意要点 ?76、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什么?77、术后病人在中药浴及中药熏蒸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78、何时可以不用拐杖?79、中药外治法的治疗原理有哪些?80、药物外治法的优点有哪些?81、中药外敷需要分期分型吗?82、术后的功能锻炼为什么要求在6个月以内实现基本要求?83、为什么要采用运动疗法?84、中药浴在术后康复中有哪些作用?85、何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饮食调护(药食疗法)?86、术前病人如何饮食调护?87、术后病人如何饮食调护?88、有人将股骨头坏死宣传为“第二”对吗?89、为什么有人把股骨头坏死称为“髋冠病”呢?90、长期大量饮酒再使用激素类药物为什么更加促使股骨头坏死的发生?91、为什么不能把髋臼发育不良导致的骨关节病当作股骨头坏死?92、股骨头坏死时,经保守治疗后能恢复原正常球状吗?93、为什么股骨头坏死塌陷时,有的仍可维持相当好的髋关节功能?94、股骨头坏死时,如何预测股骨头即将塌陷和预防?95、为什么说中西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是标本兼治的疗法?96、引起股骨头坏死手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原因是什么?97、减压手术的效果究竟怎样?98、闭孔神经切断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吗?99、假体置换手术的疗效如何呢?100、为什么有的病人在髋关节活动时,有“咔吧”响声?101、为什么在药物治疗中使用扶他林效果最为明显?102、为什么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可能发生股骨头坏死?103、年青人患股骨头坏死时治疗的最佳选择是什么?104、保守治疗中哪些股骨头坏死比较难治?105、如何正确使用拐杖?106、为什么中医治疗时欲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医患之间密切配合?107、髋关节有时会出现问题,问题最多的可能就是股骨头坏死,怎么考虑到用来治疗股骨头坏死呢?108、治疗之后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109、什么样的股骨头坏死,通过都可以治疗吗?110、核磁不能代替CT?
发表于: 18:40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鲁俊杰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鲁俊杰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鲁俊杰大夫提问
鲁俊杰的咨询范围:
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各种骨折,软组织损伤,当前位置: &
& 今天的放射影像学什么样?
张彦彩医生信息页
今天的放射影像学什么样?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一、提供“超直观”的影像
对于复杂疾病的诊断来讲,普通X线照片提供的信息尽管仍有特定价值,但就信息量来讲则是太少了。今天的放射科还可提供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信息,即使是X线平片也被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或数字X线摄影(DR)取代了。其实,在国外的放射科(和少数的国内放射科)还可以提供超声诊断与核医学诊断,如单光子体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体层摄影(PET)的信息乃至几种设备的融合信息。在中国,由于医院体制的制约,放射学大都不包含后几种设备的信息。
今天的放射学信息的特征之一是“直观性”。以早年的CT为起点,CT、MRI等设备开始提供横断层面影像。不论横断层面的层厚是多少,理论上它们仍然是二维的,但是能提供的区分密度差别接近的组织的能力??密度分辨力则大为提高。从此,一些以往不可奢望的诊断信息,如出血、梗死、肿瘤、炎症、寄生虫等均可直接观察到。
今天的CT已经发展为多层螺旋采集的方式,一次最多可以采集64~320个层面,层厚可以薄到半个毫米;随着广泛应用的增强扫描,还可以得到更好的人工对比,识别血管及微循环结构(强化)。MRI同样可以提供巨大数量的信息。同时,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今天已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上述的信息“重组”(reformation)为三维的、分别显示兴趣结构的、带有仿真色彩的,甚至以内窥镜的信息模式显示的“直观信息”。举例说,一个重度创伤的病人可能会有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今天,只需用CT从头到脚在数十秒钟内完成采集,病人即可回病房作急症处理,而放射科医师可使用一次采集的信息分别显示出骨骼、颅脑、内脏、血管等结构与病变,并给急症医师提供“直观的”兴趣结构的三维的、彩色仿真的诊断信息。这样的信息已经超越了大体解剖学的可视能力,达到了即使在手术刀或解剖刀下都不可能完全洞察的水平。
二、带来“多元性”的信息
今天的放射学信息的另一个特征是“多元性”。信息的“直观性”可以提供的仍属于形态学范畴的信息,多元化信息则是指形态学以外的、以往的放射学方法不能提供的影像信息。1.可反映局部循环状况改变的CT/MRI灌注成像及MRI扩散成像。这些技术可以反映兴趣结构的血流量、血容量、循环时间乃至水分子在细胞内、外扩散运动的改变,从而派生出一系列新的诊断信息,可用于脑、心肌等一些实质性脏器。2.可显示脑白质纤维束走形及改变的MR张量成像。这实际上是MR扩散成像技术的延伸,可直接显示脑白质纤维束走行及改变。3.脑皮质功能定位,即狭义的MR功能性成像(fMRI)。如今,fMRI已从最初简单识别主要功能脑区,发展到广泛用于神经病学、老年病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比如,它可用于观察喉癌术后与发音功能相关的脑区变化,指导发音功能重建;它也可用于观察小提琴演奏者对不同训练模式的脑皮层反应,优化训练模式。4.心脏的功能成像。心肌的灌注成(CT/MRI)可以显示某支冠状动脉闭塞后相应供血的心肌活性及治疗后恢复情况,直接指导心肌梗死的治疗;可以直接显示室壁厚度、心腔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等功能参数,和形态学改变可密切结合。   5.心脏与其他动态功能器官的电影成像。能以电影方式动态显示器官的运动。6. 磁共振波谱(MRS)。依检测组织的化学成分在磁共振谱上波形的出现及变化,鉴别某些疾病,如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脑肿瘤术后复发与术后改变等。7. 融合性信息。是指两种不同成像方法得到的信息经计算作图像融合处理,以强化信息价值的方式,如PET-CT;SPECT-CT;MR-PET等。从中可见,主要是把核医学的信息与CT或MRI信息融合,核医学信息的敏感性高,但空间定位能力差,融合的信息则互补了定位、定性与定量诊断的优势。
三、从“印象”到“诊断”
今天的放射学信息的再一个特征是“诊断专一性”。诊断专一性是指仅凭放射学信息即可作出明确诊断的能力。以往在正规的“放射学检查报告单”上,通常不使用“诊断”,而是使用“印象”,即意味着需由主管的临床医师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得出最终的“诊断”。事实上,即使是今天,这样的流程仍然是正确的。但是,今天的放射学已可提供越来越多的诊断专一性信息。比如脑卒中表现的就诊病人,在CT应用的初始即发现,仅凭临床诊断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的错误概率竟达一半,故此后卒中病人必定先作CT检查。今天,卒中病人作MRA还可同时显示闭塞的血管及部位;脑内囊性病变经过MR扩散成像即可明确是肿瘤还是脓肿;CT冠状动脉成像不仅可显示狭窄,还可判断狭窄区斑块的性质及引起急性心脏事件可能的概率;PET-CT、SPECT-CT、PET-MRI等可以显示不易察觉的或临床上仍属隐匿的肿瘤及发生于不易观察部位的转移性肿瘤。
四、分子成像
今天的放射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是向显示微观信息的转化,即“分子成像”的起步。撇开严格的定义,分子成像即意味着显示分子水平的影像信息,这和同步发展的分子医学是相辅相成的。分子成像的初始是以核医学方法为主要载体,通过各种标记物??生物探针,来检测分子水平的各种改变;使获得信息的层面从器官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基因水平逐步微观化。从更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基于目前对基因学的了解,用分子成像的标记与分子医学的技术,借助中间环节??鼠,可以合成含有生成蛋白质结构的基因,使这些蛋白质复合物或附着有特定基因的蛋白质进入人体执行特定的细胞功能,从而形成新型的治疗或诊断制剂。这标志着医学科学的下一阶段进步,但同样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医师、甚至放射科医师自身不熟悉的领域。
五、亟待克服的制约因素
放射学的发展使其他临床学科医师反而愈感陌生并不是历史或事务发展的“必然”,而是提示我们需要改革与强化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些不适当的因素。首先,必须从本质上充实医学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使医学生能够从容应对医学发展中的新挑战。其次,在我国几十年的医学体制中,把放射科依苏联模式归入“辅助学科”,这种和医院实际投入及放射科在整个医疗环节中作用分离的畸形理念极大地制约了放射科与其他临床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关系。应该和发达国家的医疗体制一样,将放射科视为与其他临床学科平行、并在特定专业领域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专科。再有,基于各临床专业理解放射学信息的角度不同,应在放射科与各临床学科间建立积极的学术沟通,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使双方能科学而默契地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有效地使用放射科的技术与信息资源。
给张彦彩医生留言:
给张彦彩医生的留言列表
&&&&ar-utiadang&& 00:00
提问:做脑部CT时,对脖子是否应该防护?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做脑部CT时,对脖子是否应该防护?我看美国电视剧里脖子都是要用东西围起来的。但是国内并没有。这正常吗?
医生回复:&&&&&&&& 00:00
张大夫,就在等待回复的时间里,我查看了相关论文,戴铅围脖可以减少58%的对甲状腺的辐射。因此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讲述防护措施!在此,我呼吁您从自己的医院做起,希望放射科的医生本着科学的对病人未来负责的态度,向病人将清防护措施!!·
&&&&123hunf466&& 00:00
提问:你好,医生
所患疾病:
检查咨询。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医生你好,问一下核磁共振两只手腕一起做约多少钱,一起做与分开做效果一样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两只手腕一起做约多少钱,一起做与分开做效果一样吗。
医生回复:&&&&&&&& 00:00
医生 因为有钛植入物怕伤身体,想一起做了事。
&&&&wyyhaos-10-07 00:00
提问:斜颈的治疗
所患疾病:
颈部不自主的向右侧倾斜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我今年48岁,在7月底出现头向右侧倾斜,做颈部ct医生诊断为c5——6椎间盘轻度突出,后吃药治疗无效。现在又做了一个“颈椎张口位”的影像诊断:左侧寰枢关节间隙增大。建议结合临床治疗。现在我正在做按摩,不知效果怎样。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曾经的治疗都是看的神经科,效果不满意。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医生回复:&&&&&&&& 00:00
你好,你的颈部不自主向右倾斜不知是否伴有颈部旋转僵硬?如果按你的影像学CT检查报告分析,C5-6椎间盘突出是不会导致颈部倾斜的;一侧寰枢关节间隙增大要考虑寰枢关节半脱位,它引起的主要症状是颈椎旋转固定和疼痛,即脖子不能随意旋转,不知你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牵引、按摩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dingsy9b&& 00:00
会得白血病和癌吗?
我受到的辐射剂量很大吗?会得白血病和癌吗?
张大夫您好!
因为头晕,胃疼做了ct和钡餐,后来上网看到危害我很害怕,怕由于基因突变患上癌症或遗传性疾病,心中万分的后悔
身高1.76M,体重80KG,
日上午查颈椎拍片,
日上午做ct头颅平扫+ct胸部扫描(在CT室做没有防护)
设备: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CT
检查名称:头颅ct平扫胸部ct扫描
检查技术:
以om为基线,平扫16层,层厚/层距:5毫米
以SN为基线,层厚/层距:5毫米/5毫米,平扫共80层
ct头颅图片一张5X5共25幅图象
120KV,250MAS
胸部ct两大张每张5X8,40幅图象两张共80幅图象
只有120KV,没有MAS 不知为什么?
上午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介设备绍的是东芝DSA数字胃肠机
报告单上写的是设备SIEMENS 不知是不是一样
结果是慢性胃炎
咨询大夫希望能得到您的回答:
1.几天做了这么多的x 线检查特别是胸部ct和钡餐,我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是多少?
2.我做的ct剂量比别人大吗?好象别人层厚/层距是10毫米
3.还有我做胸部ct的时候系统提示呼吸共进行了两次,是不是被照了两次,
我看了相关文章真的很恐惧,我受到的辐射剂量真的很大吗?
我现在是越想越怕了,整天在想这个事,觉得乏力,累
不知是被辐射造成的还是心理作用。希望您能百忙中解答我的问题!
张彦彩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张彦彩 医生,或者
张彦彩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张彦彩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张彦彩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ar-utiadang 给留言
提问:做脑部CT时,对脖子是否应该防护?
患者 123hunf466 给留言
提问:你好,医生
所患疾病:
患者 wyyhaos7737 给留言
提问:斜颈的治疗
所患疾病: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影像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