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值下不来呢14左右,我运动了快走40分钟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79岁大伯半年来每天快走 空腹血糖从7降到了5.1
运动是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日 10:44:1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11月14日本周四,是世界糖尿病日。得了糖尿病要终身服药,患者去医院配药时,医生往往要先测一下血糖,再问问饮食控制和运动情况,最后才开药。绝大多数患者对饮食控制很注意,不敢乱吃,但很多人对运动却不太用心。其实,得了糖尿病,适量运动对控制血糖大有好处,可以控制病情,防止恶化。长期坚持的话,甚至可以减少用药量。而健康的人经常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得糖尿病。
  为了让糖尿病患者直观体会到运动的好处,前天,11月10日周日,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杭州10家医院的200多位糖尿病患者一起走西湖。开走之前,先给大家测了血糖,走完西湖后再测,结果所有患者的血糖都降了。
  79岁大伯半年来每天快走西溪湿地
  空腹血糖从7降到了5.1
  &走西湖&从少年宫广场出发,环北里湖顺时针一周,经断桥、白堤、孤山路、西泠桥、北山路,再回到青少年宫广场,全程约4.5公里。
  病友们有的扛着旗帜,有的跑前跑后拍照,大家都走得蛮轻松,不过脚步并不慢。袁大伯走得最快,42分钟就走完了全程,而大多数人在50分钟左右。
  &这点运动量不算什么,我平时运动得还要多。&袁大伯也不歇一歇,撸起袖管测血糖去了。
  年龄最大的高大伯79岁,当初他报名参加&走西湖&时,医生不敢收。他也是这句话,&我平时运动量比这个大多了,走里西湖一圈算什么!&那天,他走了55分钟,成绩算中游。
  &运动真的很好,看看我好了。我半年前体检查出来有糖尿病,空腹血糖有7毫摩尔每升,餐后有11,刚刚爬上糖尿病的门槛。医生跟我说,运动会让血糖好起来。我听医生的话,每天快步走。我住在留下,每天去西溪湿地走路,应该比今天走的路还要多。走了半年,空腹血糖降到5.1,效果是不是很好?哈哈。&高大伯蛮得意。
  运动降血糖
  短期和长期效果都蛮好
  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委叶真那天也在队伍中,&我走不过他们,我们坐办公室,运动量没有他们大。但作为一名内分泌科的医生,我要告诉大家,运动是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保证运动量,不容易得糖尿病。即使得了糖尿病,也是在控制饮食、保证运动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治疗,如果不做到前面两点,治疗效果也不好。&
  &走西湖&结束后,每家医院统计病友的血糖情况,结果发现,所有病友的血糖都下降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谷卫医师说,运动降血糖,这是中外医学界早就达成的共识。
  人体中有肌糖原和肝糖原,它们中的葡萄糖是运动的&燃料&。当这些储备快用完时,肌肉摄取血中的葡萄糖供自己使用,血糖水平自然下降。
  运动结束后,因为人体代谢需要,机体要继续利用血中的葡萄糖,这时血糖进一步降低。所以运动结束后的几个小时,血糖都会维持比较低的水平。
  另外,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还可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运动使全身血液流动,帮助胰岛素尽快发挥作用,控制血糖。&所以多多运动,也能长期帮助控制血糖。&谷主任说。
  经常运动的人很少得糖尿病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认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这是他们对6000名39岁-68岁的男子进行了长达14年的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人很少患糖尿病。男子每周消耗500千卡热量,得糖尿病的可能性就减少6%。这些相当于一个人每天游泳1小时或步行8公里所消耗的热量。
  不要空腹运动
  最好在饭后2小时出去走走,身上备颗糖
  浙医二院内分泌科徐小红主任医师仔细看了&走西湖&那天病友的血糖记录,发现有的病友血糖降得蛮厉害,从11.8降到4.9,从12.4降到6.3,都有低血糖的倾向了。&糖尿病病友运动蛮有讲究,不能乱来的,运动后变成低血糖,也蛮危险的,说不定就昏过去了。&
  为了避免运动后低血糖,糖尿病病友不要空腹或餐前运动。最好在饭后2小时,等血糖上来了再运动;运动前后及运动中间不要喝酒,否则也有低血糖的可能;出门前,要随身带点含糖的饮料、食品。一旦运动中有低血糖的现象,要马上停止运动,补充糖分,喝点饮料,吃颗糖。
  最好先咨询专科医生,请医生制订运动计划。运动时间最好相对固定,每次持续30-60分钟,每周3-5次或更多。
  适合糖尿病病友的运动是比较轻柔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
  糖尿病病友不要在太热和太冷的时候运动,他们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感受比较模糊,容易感冒或受伤。也不适合跑步、球类等有对抗性和冲击力的运动。
  血糖极不稳定时、有糖尿病肾病等
  暂时不要运动
  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暂时不适宜运动:血糖极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反复低血糖发作者;血糖高于16.7毫摩尔每升,血压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有严重心脏疾病、经常有脑供血不足的患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严重视网膜病、眼底出血的患者等。
  周四晚钱江新城的&金球&将变成蓝色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呼吁,世界糖尿病日当天,也就是11月14日,能在当地标志性建筑上点亮蓝色灯光,以唤起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动员社会上的各方力量防治糖尿病。
  后天,周四晚上,杭州钱江新城的国际会议中心(金球)将变成蓝色,时间是晚上6:00-10:00,大家有时间不妨去看看。
记者 王真 通讯员 方序
健康频道传真:3
官方邮箱:
欢迎联系我们
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浙江在线健康频道微信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饭后快步走5分钟 餐后血糖稳而妥 - 网易河南
饭后快步走5分钟 餐后血糖稳而妥
中国人由于饮食结构存在特殊性,尤其是碳水食物较多,因此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比较普遍。对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的病人,专家建议,可以尝试加强饭后运动的方式来辅助降低血糖。
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快步走开始的5至10分钟,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在20至30分钟后,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会明显。如果超过40分钟,运动量较大,身体就开始消耗脂肪,尽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状态。因此,如果每天保持1至2次、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轻松愉快的快步走,对控制血糖很有帮助。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
除了快步走,如果血糖控制良好,没有任何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以做一些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跳绳、游泳等。要注意的是,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不能选择剧烈跑跳、弯腰等动作的运动,运动量也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诱发眼底出血等情况。此外,如血糖波动较大、结核活动、发热及呕吐、腹泻后有低血糖倾向等,也不能进行运动。
此外,糖尿病病友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正式运动前先作10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通过热身活动可以使肌肉先适应起来,避免运动时肌肉拉伤。一般情况下,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应持续20~30分钟。刚刚开始运动时,可以先保持运动5~10分钟,然后逐渐加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可在1~2个月内将运动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
运动即将结束时,最好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而不要突然停止。例如,在慢跑20分钟后,先逐渐改为快走、慢走,渐渐放松步行速度。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可有效减低餐后血糖,还可避免运动时及运动后发生低血糖。
本文来源:39健康网
责任编辑:zjyang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8515条
评论4337条
评论3657条
评论3556条
评论3376条
评论3247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南访谈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后血糖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