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心脏脑血管堵塞肺ct和呼吸道检查以及血气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老年肺性脑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老年肺性脑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6:07: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老年肺性脑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DF奥运与健康:专家谈如何保护心脑肺
访谈主题:保护心脑肺 健康迎奥运
邀请嘉宾: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海宴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李单青教授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张鸿祺教授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专家、搜狐网的网友下午好,欢迎光临搜狐健康访谈间,今天是&健康奥运健康北京&网络大讲堂的第三期,主题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脑肺。非常高兴请到三位专家代表,北京协和医院李单青教授;北京安贞医院李海宴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
  三位专家好!大家知道心脏、大脑、肺是人体最为重要的三个器官,但是现在它们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比如冠心病、脑中风、肺癌等等,那健康人群如何保护它们,已经患病的人群该如何应对疾病,今天三位专家将会为我们一一道来。
  首先请三位专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
心脑肺在人体中的作用
李单青:从肺部来说,肺部是呼吸的器官,主要是管血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它本身是整个身体健康的重要脏器。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供氧,人的一切正常机体活动都不能进行。
张鸿祺:大脑一般被认为是人体的司令部,包括我们看不到的一些行为,比如内分泌行为基本都是靠大脑来控制的,还包括身体内部的一些运行,比如血液的运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受大脑的控制,如果大脑出现问题的话,肯定身体局部或者全部出现一些障碍。李海宴:心脏是维持人体正常循环的主要发动机,如果心脏功能发生异常血液循环肯定受影响,导致机体各个脏器不同程度都要受到影响,在人体当中可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器官,不像肾或者肺有两个,一个出问题另为一个还可以工作,而心脏是唯一的一个器官。各个脏器的氧气、养分、代谢产物等等都需要心血管系统来运送,是维持内环境非常重要的器官。
心脏受到哪些不利因素影响?主持人:心脏现在主要受到哪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李海宴:目前发病率比较高的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生活习惯跟以前变化比较大的有两点,一个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改变比较大,过去以素食为主,其实那时候的饮食是健康的饮食,现在大家吃得好了,油大了,血脂高了,血糖高了,另外就是工作压力很大,竞争剧烈,特别是年轻人现在发生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年轻化。影响心脏病最不利的因素就是饮食和工作压力,这两条是最主要的。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海宴教授主持人:饮食当中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还有高热量。
李海宴:现在小孩的胖子很多,摄入的热卡太多了,而且人的活动量少了,比如出去就坐汽车、打车。还有饮食习惯,以前40多岁的人50岁的人在年轻的时候饮食是以吃素为主,近20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好转,饮食发生很大的变化。国外有研究发现,打小吃素食,如果中间改变,饮食结构耐受力很差,要打小吃高脂的可能对高脂的耐受好一点,打小吃的很素,到二三十岁变成高热饮食,对于脂的代谢能力弱,更容易发生冠心病等跟血脂有关系的疾病。
主持人:现在非常强调盐的摄入,这个具体会对心脏心血管系统有什么影响?
李海宴: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现在人们对盐的认识比以前强多了,但是因为中国特别是北方人比较喜欢吃咸的东西,中国的高血压很多因素跟这个有关,特别是北方。如果高血压患者要限制盐的话,对血压控制很明显,如果你是高血压不限制盐,那高血压控制起来就很困难,可能用很多降压药物。
肺部主要受到哪些威胁?
主持人:李教授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人体的肺部主要受到哪些威胁?
李单青:肺主要是和空气进行气体代谢交换的器官,主要是受到空气当中的吸附物的影响,比如现在城市化工程化进程越来越大,汽车尾气的排放,包括重工业等等排放对人的肺脏威胁比较大,这主要是指大中城市,对于一些边远的比如农村来说空气质量要比大中城市好一些,但是边远山区为什么有人得肺癌,也和他们的社会工作生活环境有关系,比如做矿石的灰尘比较多,还有做一些油漆的工厂不注意防护,这些都是肺癌的致病因素。还有大家熟知的原因就是吸烟,吸烟的危害大家基本上达成共识了,吸烟和肺癌的发病率有直接的关系。
主持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肺癌的高发?
李单青:对,包括矿石和一些矽肺、肺纤维化等等也会影响肺的质量,当肺的质量破坏到一定程度就是肺气肿,哮喘、走路憋气、胸闷等等,实际是肺功能已经退化的表现了。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李单青教授
主持人:有没有评价肺功能的方法?
李单青:我们分为客观指的标和主观的判定指标,客观指标往往在医疗机构用,比如肺功能检测仪,可以看二氧化碳排出率、呼吸率、最大通气量等等,这是医疗机构进行客观的评价。除此之外还有血气,可以扎动脉血,这是个有创性的检查,肺功能检测是无创性检查,有创性检查相对来说更精确一些。除此之外,主观的判定指标由医生或者本人判定,看平时的运动量,比如爬楼梯,一口气上到三楼基本上肺功能可以。
主持人:吸烟的人群和不吸烟的人群之间的肺功能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有没有研究?
李单青:到底吸烟的肺功能和不吸烟的肺功能破坏力程度来说有多少差别全国还没有综合报道,只不过在肺癌方面做过报告,吸烟不吸烟有明显差异。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在手术中看到吸烟和不吸烟的肺明显有区别,吸烟的肺有很多黑色的碳末增多,肺本身的弹性比不吸烟者要差。吸烟和将来老年以后除了致癌外还可能导致肺气肿、肺质量弹性破坏等等最后导致肺功能减弱等等。
主持人:肺的健康和哪些生活方式有关系?
李单青:主要是少去污染重的地方,除了工作环境以外,生活环境比如吸烟,去一些比较污浊的酒吧通风不好的,烟、酒混杂在一块儿,另外生活不规律熬夜或者一个通风不良的小房间里面抽烟喝酒打牌,我们认为对肺脏的损伤很大。
大脑损伤对于人体的伤害
主持人:请张教授介绍一下,大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支配着人体的行动还有感觉器官,如果大脑出现问题的话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张鸿祺:大脑分成很多的部位,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能,每个不同的部位之间有联系。大部分脑组织死亡就会造成不能维持生命或者成为长期昏迷所谓的植物人。
另外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在大脑半球的某个区域比如管运动区域,它的传导纤维所传递的路径上出现什么问题的话,可能造成半边身体的运动障碍,比如我们说的半身不遂,经常因为脑栓塞或者脑出血之后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或者不能说话了。
还有一些区域是管着视力,比如这个区域受到损害或者全都失明或者一部分看不到,看到的只是正常人能看到的一半。
还有一些区域是管情感的,这些区域出了问题就会带来抑郁或者躁狂等症状,甚至出现精神病一类的疾病。还有管生命中枢比如管代谢的区域,如果出现问题出现特别肥胖或者特别消瘦或者一些代谢综合症比如不能生育等等,还有管神经中枢的脑干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循环受到抑制,威胁生命。
主持人:大脑明显是控制很多方面的,哪些疾病会影响到脑内的健康?
张鸿祺:国内和国外最常见的影响到脑的疾病最主要是脑中风,就是脑血管病,脑中风发病率现在越来越高,并且发病完之后带着疾病或者带着一些残疾存活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不见得一定致死,但是带着残疾可以存活,这样的病人能生活很长时间,生活的质量不一定好,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很大的负担。这类人群和新发病人加在一块儿数量非常多,去年北京市统计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比例越来越低了,但是像心脑血管病越来越高,尤其这两年脑血管病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另外就是脑外伤,尤其在咱们国家脑外伤车祸造成的脑外伤越来越多,造成死亡的比例越来越高。
再一个就是脑肿瘤,整个发生率在人体肿瘤里面算比较低的,但是它的发生之后造成损害比较高。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张鸿祺教授主持人:你刚刚提到脑中风的发病率很高,这方面与日常的生活方式会不会产生影响?
张鸿祺:肯定有影响,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者生活方式节奏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脑血管病甚至一些季节的变化也有可能引起,每个人种之间可能有差异。中国人尤其北方在冬季的发病率比夏季的发病率高得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脑梗塞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个可能心脏病也越来越多,有时候30我岁的人出现脑梗塞,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也许是因为医疗条件好了就医的人多了。但是按照趋势来看,好像是比例逐渐增加了。生活方式比如长期的抽烟喝酒,对脑血管一个潜在的长期损害,还有长期的紧张状态对脑血管也是很大的影响。
哪些运动可以促进三个器官健康工作?
主持人:刚才三位教授谈到抽烟对于心脑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今天的主题是健康奥运健康北京,有没有一些运动可以促进三个器官健康工作?
李单青:对于肺来说,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多做有氧运动,运动本身希望到好的环境的地方去运动。肺功能锻炼方面,在清新的空气当中深呼吸,做各方面的有氧运动。
张鸿祺:运动不直接作用于大脑,但是人体做很多动作还有接受一些刺激直接反馈给大脑,这对大脑是一个锻炼,尤其适当运动对于大脑休息是很有帮助的。适当运动之后改善整个血液供应,把一些代谢产物很快排出,或者代谢的方式越来越好对大脑也是有好处的。
李海宴:运动对于心脏本身肯定会增加心功能的储备,这是对于正常人来说,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来说适量的运动在不引起病人出现不适或者风险的情况下,这种运动可以促进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建立,从实验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冠心病的患者适当活动有利于康复,而且可以改善冠脉循环从长期来看,并不限制得了冠心病的患者绝对卧床,当然在急性期要卧床,到平稳期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定量的活动。
主持人:对于健康的人运动有没有一个程度或者强烈度的限制?经常报道球员在球场上猝死。
李海宴:造成球员的猝死,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死亡,比如脑血管破裂,当时就死掉。也可能心脏的几率高了一点,应该是球员的心脏本身有一点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体育锻炼甚至运动不应该造成死亡。有人可能本身有问题,但是没有及时发现,这些人不去锻炼也许可能不死,死的概率低一点,如果正常人体育锻炼能耐受的话就可以,没有一个特别的量每天跑多少米活多大岁数,只是保证你精力充沛的状态。
哪些症状提示心脏有问题
网友:今年50岁,女。这一年来经常感到心慌和胸闷,老是气不够用,做深呼吸才能舒服一点,这是工作关系还是身体上的疾病?
李海宴:这在临床上来讲,有些病人自主感觉胸闷,老觉得气不够用,老是自主不自主的吸气和叹气,这种情况不只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这个年龄组的女性更多见一些,可以有几岁的小孩,也可以到几十岁的老人,这种情况往往属于身心调节方面的问题,在临床上诊断往往考虑是呼吸功能紊乱,但是下这种诊断需要排除其它疾病。出现胸闷往往是在没有事做的时候,如果注意力转移了,在忙一件事情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消失了。如果是病态的往往是越忙越累的时候症状越多,胸闷心慌是许多疾病的表现,不只是心脏疾病的表现。
主持人:有哪些症状出现提示自己要注意心脏健康?
李海宴:这个很难说,就像一个外行人诊断有没有疾病。如果不适的话应该及时去医院看医生,这个是对大家最好的,很多疾病出现很不典型,有些人心梗像感冒一样,就是乏力,有人觉得我是感冒实际是心梗。临床的疾病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我建议如果年轻人有什么不和可以到医院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也就放心了,医生告诉你没什么问题那你就放心,自己不诊断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你到医院不是医生一下子能看出来了,做一些物理检查和化验才能告诉你到底有没有问题。
网友:以前感冒几天就可以过去了,现在一感冒就老咳嗽咳痰很长时间,是不是感冒时间长了肺部功能不行了?
李单青:不知道这位网友是多大岁数,还有发病以后到医院去没去做过诊断治疗,有没有照过片子,大夫有没有去面诊。一感冒就咳嗽实际上有的时候并不真的是由于感冒引起的咳嗽,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肺部器官的功能会越来越衰退,因为受污染的气流越来越多,年老肺功能会减弱。如果肺功能差的话,实际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下呼吸道就是肺,所以感染可能和互相联系的。比如上感影响到肺炎,这种情况下不及时控制咳嗽时间要长,甚至造成他认为的肺功能减弱。实际上人的肺功能随着岁数越来越大都是在减弱。
网友:还没满月的时候感冒,每个冬天都会有支气管病,最近25岁发病了一次,做胸透说有阴影,如果不注意保养可能会影响到心脏健康。我现在工作脑力劳动很厉害,如何保养?
李单青:有可能先天性肺部发育不良,可能有肺囊肿、肺大泡、肺气肿的情况,因为他没有满月的时候容易感冒,并且每个冬天会有支气管病,做胸透有阴影,可能先天非囊肿等等,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每年多次病症的反复。
如何保养?首先劳逸结合注意工作不要太劳累,劳累的情况下都会造成肌体免疫力下降,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感冒,如果先天肺发育不好的话容易引起咳嗽。没有磕血痰的情况,做胸透有阴影,我建议这位网友要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主持人:最近在网上有一些报道,一天睡七个小时就足够了。
张鸿祺: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时间是否足够跟工作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大脑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大脑用得越多越健康,也是越能保持活力。如果用得越少很容易衰退,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也慢慢越来越少,只有用的多尤其在年轻人包括老年人也是,用的越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休息是对大脑最好的一种保护,并不是说休息越长对大脑越好。我觉得健康休息比较好,特别疲乏的时候需要打个盹或者小睡一会儿或者运动运动,转换一下工作的环境或者生活的环境,这样就能保持更好的活力,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休息,并不是说今天晚上一定。有人习惯把睡眠分成几段,有人睡五个小时就够了,有人可能睡十个小时还不够,因人而异,从满足休息来说不是说被动休息就能休息好,积极健康的休息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如何补充大脑的营养?
张鸿祺:补充大脑营养按现在的生活来说,不会因为缺少外界获取的营养使大脑变得迟钝,那得严重营养不良的时候才有可能大脑营养不够。补充大脑营养,这个营养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东西,对于大脑是最好的保护。
主持人:蛋白质补充大脑?
张鸿祺: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一般的蛋白质就足够了,不用特别去补充。
打点滴预防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不可取
主持人:现在刚进入冬季,老百姓打点滴的很多,疏通血管预防脑中风,这个有没有用?
张鸿祺:在学术上不存在太多争论,但是在普通的日常工作中很多门诊在实施,实施过程当中存在很多争论。我个人认为不是很有效,一个药进入人体之中比如缓式药最长一般就是12小时&24小时结束,药效没有了不再起作用了。如果一个人靠每年两三次打点滴就能保证一年的安全,从药理来说不太科学。但是如果当时在发病,一定要打点滴,一定要输液一定要吃药,在急性期的时候对脑组织有一个破坏,靠这些药物来帮助侧枝血管开放,减少脑水肿或者去除一些有害物质这是有帮助的,但是预防性的没有作用。打点滴很多人都迷信输液,按常规应该是能吃药的就不打点滴,能打点滴的就不做手术。很多人确实都在这么用这个方法。
李海宴:没有证据证明这个是有效的,但是尽管大家都在这么做,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医院还有一些干休所的医院门诊部经常让老人去打,有的老人打完自我感觉很好,我个人认为只是一种心理作用,没有任何资料证明这个是有效的。
张鸿祺:有些药物长期吃的话是比较有效的,不管对于心脏还是脑血管,比如长期吃阿司匹林确实能够预防和延缓一些疾病的发生、血栓的发生,但是也是每天必须得吃,不是今天吃上三份就管一年了,这跟打点滴是一样的道理。
网友:我是冠心病患者,冬季比较高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李海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一个是药物治疗,还有注意饮食。主要是冠脉管腔狭窄,一个是控制血脂,吃一些降脂药,饮食注意,不能整天吃油脂胆固醇很高的食物。再一个,吃一些扩血管的药物,让血管扩张,让病人的症状不出现或者出现的轻一些。还有受体的应用,也是增加病人的耐药量,减少发作次数。如果病人有心衰等等问题,还要吃一些抗心衰的药物。
做冠状动脉造影,这个手术危险吗?
网友:做冠状动脉造影,这个手术危险吗?
李海宴:我们国家卫生部要求各个医院要进行准入制,这个手术的危险很低,特别是在大的医院,每年完成几百例以上的医院,如果这个医院就做几例那危险性肯定是大的,手术本身对于生命的危险很低,如果心脏正常冠脉正常可以说不出事,这个只是一个检查。做的过程当中对人体的影响很小,是一个很安全的手术,但是也有它的一些潜在风险,因为毕竟是一个介入手术,也有风险,但是很低很低,不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
网友:高血压和脑卒中有什么联系?
李海宴:高血压的患者脑卒中的比例比没有高血压的病人高多了,因为脑卒中可以是脑出血也可以是脑缺血,是两个概念。高血压的患者本身血管有问题,血管壁本身就有异常,发生率就比别人要高。
主持人:心脑肺三个器官的联系也是非常多的,肺心病是肺的毛病还是心的毛病?
李单青:肺心病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我们李海宴教授的专业,肺心病是因为肺脏比如肺结石纤维化造成心脑外周血液循环阻力过大导致心脏方面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心衰。
李海宴:肺心病的解释是因为肺部疾病而导致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受损,这个疾病本身属于呼吸科的范畴,但是如果到了肺心病这一步,治疗起来效果非常差,都是肺部晚期疾病的时候出现肺心病,一旦出现肺心病,比如肺血管病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心脏的心衰表现,特别是右心衰,这种治疗单单从治疗心脏的角度往往会给你治疗,但是效果不会很好,必须把肺部的因素解除。
李单青:肺部的问题最后导致心脏的问题。
如何早期发现肺癌?
网友:抽烟与肺癌的发生,有没有早期法的手段?比如拍胸片,什么时候拍?
李单青:如何早期发现肺癌的问题,尤其是抽烟的属于高危人群,抽烟的和不抽烟的区别就是抽烟者是高危人群,作为高危人群这种情况下如何能争取发现肺部有没有问题,一般来讲我们主张年龄超过40岁每年做一次体检,体检不是说你有病才检查,而是正常的体格检查。现在因为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死亡率越来越大,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所以我们既往在三年以前要求40岁,现在基本上把这个岁数降低到35岁,35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体检。
在发达国家做肺部检查不做肺片直接做CT,在我们国家经济所限,CT比肺片要贵五到六倍,照一个胸片大概是100多块钱,做CT就要六七百。但是CT比肺片的精确度高,早期的癌变肺片不容易发现,但是CT可以查到,这样对早期病变非常有益。
早期发现和晚期发现肺癌有没有区别?非常有区别。早期癌症如果通过发现以后能做手术,他存活过五年的可以提高到百分之七八十,但是晚期发现只有百分之四五的存活率,所以早期发现好,提倡网友最好戒烟,是有难度但是最好戒掉。
现在来到我们医院看病的情况,到这儿80%的人都失去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80%的人都属于中晚期的病人。
网友:十年前被确认为支气官扩张,经常打点滴,月经时不好,平时也会出现痰多的现象,怎么办?
李单青:我不知道这位网友多大岁数,看这个情况比较年轻,因为年轻人得这种病大部分和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有关,年老的人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造成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就目前来说药物保守治疗是无效的,不能根治,只能缓解症状减轻症状,但是绝对去不了根,要想彻底治疗治好只有肺移植,别无选择。
肺癌治疗能取得什么效果?
主持人:刚才谈到肺癌的治疗方面,能不能简单介绍在治疗方面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李单青:现在肺癌不单纯主张一个学科治疗,比如外科手术或者是单纯的放疗化疗那是内科操作,目前肺癌的治疗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咱们国家在肺癌的诊治方面可以说处于世界处于先进行列,食管癌的治疗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先进行列绝对不会输于西方或者欧美国家基本跟国际同步。
什么叫综合治疗?这个牵扯到一个很大方面的专业知识,首先要看肺癌是什么性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小细胞肺癌,一类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是化疗为主,其它手术和化疗是辅助,非小细胞肺癌是手术为主,其它化疗为辅助的。一期、二期包括3A期等一类肿瘤病人我们主张是手术的,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对于病人自身有益,对于3A期之后的肺癌肿瘤如果直接做手术有害而无利,这种情况一般主张先化疗或者放疗使他降气,这样手术切除会对病人有利。
肺癌的发病率往往是非常隐秘的,无症状性比较多,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大部分就是中晚期了。因为肺部有一个肺泡各方面相对来说肺癌长的很大,肺癌有一个隐秘性和不典型性,所以有人往往觉得感冒了吃点消炎药好一点就过去了就忽略了。我们很少数人做体检,我们现在很多早期的肺癌病人基本全是通过体检发现的,这样病人做完治疗之后都活着,做完七年八年十年还都活着。
主持人:吸烟的40岁以上的建议体检,这部分人应该是重点防控人群吗?
李单青:35岁&40岁之间的人每年都应该做体检,最好是CT检查,能够早期排查肿瘤。
主持人:肺癌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比非小细胞肺癌高一些?
李单青:对,小细胞肺癌有血液和淋巴系统的转移。发病比例来说,非小细胞肺癌占很大的比例,小细胞肺癌占很小的比例。
网友:单位体检很多同事有一种窦性心率不不齐。这是病吗,需要治吗?&
李海宴:是一个诊断,多见年轻的十几岁小孩,成年人窦性心率不齐诊断为心率失常,窦性心率不齐在成年人当中很少见,往往是早搏,老百姓说脉不齐。如果没有心脏疾病,早搏对生命不会有影响,偶尔一次早搏没有什么影响,当然要查一下什么引起早搏,睡眠不够或者饮酒引起早搏,要自己注意一下。
网友:工作时间突然倒下躺一会儿就好了,做心电图没有什么异常。这是怎么回事?
李海宴:这个临床诊断叫晕厥,意识丧失伴有体内张力丧失。有些很难诊断,有些通过询问病史诊断,有些病人把所有的检查都查完了也找不出晕厥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到医院查一下比较好,一下子说不出来是什么地,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疾病也会造成晕厥,轻微脑血栓一会儿缓过来,没有什么大碍。快速心率失常或者心脏骤停,一会儿自然恢复了,这是范围非常广的疾病,既可以是神经系统的,也可以是其它系统的。一般年轻人站久了有人也可能出现?,多见的往往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注意点儿就好了,多饮水,饮食规律一点。
三位专家对于网友的建议
主持人:今天我们谈论的是三个系统,内容比较多,最后请三位专家总结一下或者给网友提一些建议。
李单青:最近这几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世界公认的越来越高,占第一位,再加上癌症对人的健康威胁比较大,所以说肺癌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广大网友抽烟的同志戒烟,爱护我们的家园,减少各方面的污染,处于特殊工作环境当中的网友注意自我防护,这些都是减少防止发生肺癌保护自己肺脏的措施和做法。
张鸿祺:积极的工作和生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对大脑来说是最好的锻炼,另外还有供应大脑最主要的是脑血管,脑血管需要去除一些不良的嗜好,比如长期大量的饮酒、长期大量的吸烟,再一个一些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这些要及时治疗对于维持大脑的长期供血有帮助。李海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有病早就医,到正规医院去看,保持良好的心态。现在我们的治疗手段已经和国际接轨了,治疗手段很多,一旦有疾病采取正确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主持人: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以及三位嘉宾的光临指导,希望我们的网友都有一个健康的心脑肺。
专家介绍:
李单青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市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
  1990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六年制)本科, 2004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胸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日本九州熊本大学医学部肿瘤实验室进行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7年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多中心协作研究-术前诱导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A-N2)多中心、开放、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和协和医院临床重点项目基金:&肺癌患者数据库的建设&。2006年负责霍英东基金项目:&肺癌病人血清蛋白质组构型与病理分期的关系&.
张鸿祺博士
  张鸿祺,博士,神经外科副主任。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和任祖渊教授。并多次在美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深造。毕业后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2000年10月调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现任神经外科副主任,主要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组副组长、亚太地区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亚洲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ACNS)执行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CARDP-SSCI)委员会委员、《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北京青年联合会委员,
  从事临床心内科疾病的诊治、科研、教学,侧重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心脏永久起博器以及心脏转复除颤器的植入。
  分别获得过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4年)和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1年)。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血管痉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