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水样大便四个月了,拉水样便7天了不见好,有什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宝宝4个半月一天拉便4次到5次,水份比较多,有时候还带有泡沫,但宝宝的精神好,吃奶好,是正常吗
水份比较多,有时候还带有泡沫,但宝宝的精神好,吃奶好
09-12-14 &匿名提问 发布
首先,1周岁以内的宝宝不宜服用蜂蜜,可能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有的婴儿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粪便并不干结,仍呈软便或糊状便,排便时要用力屏气,脸涨得红红的好似排便困难,这其实并不属于便秘。 宝宝几天不拉,可能是宝宝根本没吃饱,所以你首先要保证宝宝每天吃饱了。 你还要看他拉出来的是软便还是硬便。 我的宝宝50天左右时也开始几天一次大便,最长的一次四天才拉,但是他拉出来的仍是糊状的软便,我就知道他不是便秘。便秘是指拉出来硬硬的条状或颗粒状的大便。你不用着急,这么小的宝宝是这样的,她还没养成每天定时拉大便的习惯,也就是说她还根本不会大便,这样你就更不能用开塞露了,越用越依赖,大便反射越麻木,越用越不知道自己拉。 你需要每天帮宝宝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间的三个手指,绕着宝宝的肚脐顺时针按摩,一次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帮助宝宝加快肠蠕动,使宝宝产生大便反射。 另外,从孩子两个月起就应该训练良好的排便习惯,使他按时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则可使孩子夜里睡得踏实。饭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饭后大便。妈妈先观察孩子排便的情况,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有意识的定时排便,排便时妈妈要和他一起发出“恩恩恩”的声音。 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完善,有的到7、8个月了大便还不一定正常。平时可以给孩子补充些胃肠道有益菌,妈咪爱与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调理胃肠道系统的,拉稀的调到不稀,便秘的调到不干。妈咪爱价格适中,合生元价格偏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食物一下肚,有进有出才会健康。还不会言语的宝宝,他的健康状况其实都表现在“臭臭”里,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清二楚。   好“臭臭”成长记   吃、喝、拉、撒、睡是刚出生婴儿的主要成长任务,每样都不能缺,都极其重要。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宝宝“拉”的问题。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 “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估计孩子来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没少吓着父母,墨绿墨绿的一大堆,吓得爸爸们跑去叫医生。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哺乳期大便   a.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   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b.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   1~2次。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并不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大便呈绿色。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   4.吃辅食以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坏“臭臭”擒拿记  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擒拿记   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 1妈妈肚子里的异常羊水   B超显示妈妈腹中羊水浑浊,抽样显示有浊体。说明胎儿将胎便排在了羊水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儿缺氧窒息造成的。   应对措施:定期检查,临产前关注胎儿异常胎动。   坏“臭臭”2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   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坏“臭臭”3 新生儿灰白便   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坏“臭臭”4 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坏“臭臭”5 蛋花汤样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坏“臭臭”6 绿色稀便   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坏“臭臭”7 泡沫状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坏“臭臭”8 臭鸡蛋便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应对措施: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坏“臭臭”9 油性大便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坏“臭臭”10 水便分离   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坏“臭臭” 11血便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应对措施: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擒拿坏“臭臭”12 羊便   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应对措施: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是,就是便秘。   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   除了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便秘,还可结合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转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钟,再按摩10圈,反复进行3回。   还可以协助宝宝做助便操: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   如果婴儿存在顽固性便秘,经上述处理均无效,就需要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因为便秘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例如先天性巨肠症、肛门疾病、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般孩子的大便混有泡沫,常提示孩子的消化不良,只有孩子的消化不好,食物残渣多了,被肠道里的菌发酵产气,就会出现大便混有泡沫的情况。另外,大便混有泡沫还可能与孩子哭闹时间过长,吞下了较多的空气有关。如果孩子还伴有吐奶,吐出的奶一有股酸臭味、或伴有未消化的奶块,或有腹胀(孩子平卧床上,腹部高于胸部),大便或伴有泡沫,无粘液或脓血,大便只是次数增多、便质还是黄色或带点淡绿色糊状的、或稀烂的,那就是消化不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好!我家宝贝再有两天就四个半月了,吃奶量和你家宝贝差不多,辅食还没你家宝贝吃的多呢,一天才吃一次米粉,而且量很少,大概就30-40毫升吧,蛋黄半个不到,苹果汁更是一点点.身高61CM,体重14斤(净),大前天才去看的儿保医生,很正常.    很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我儿子也是饭量太小,起初我是到处带儿子看(还在网上到处看),吃健脾的药,但还是无济于事.后来我还买了两本育儿的书.所以到现在才明白了孩子其实是很正常的,只是孩子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四个半月的男宝宝身高64.5(59.7-67.7CM),女宝宝身高63.1(58.5-67.7CM)男宝宝头围42(39.6-44.4)女宝宝头围40.9(38.5-43.3),所以说,  不用担心你家宝宝了,他其实很正常很健康.
我觉得你的辅食喂得太多了,四个月左右的宝宝还是应当以奶为主,像蛋黄这种东西特别不容易消化,宝宝总觉得很饱当然不肯吃奶了,现在顶多吃四分之一个。我儿子以前也是不肯好好吃奶,一天也是500-600ml的量,后来偶然发现他在昏昏欲睡的情况下吃得最好(出于本能的吮吸),所以常常乘他睡着了喂。现在已渐渐地把胃撑大了,他基本上每顿都能吃180-200ml,白天这样吃四顿,半夜喂一次(不清楚具体的量,是吃母乳的)。虽然有时候还是要闹一闹或者吃着又睡着了,但还是能完成每顿的量的。我是在上星期(他四个半月的时候)开始给他加辅食的,一天只吃一顿米粉,打算这个礼拜开始加蛋黄。辅食不着急,慢慢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我的宝宝四个月了前几天开始拉希,我们到医院检查,大夫说是肠炎,开的是妈咪爱和头孢拉定颗粒,这几天吃了一点也没见好反而好像加重了长哭个不停,大便都成泡沫状。有哪位朋友有办法啊?急等答案!谢谢!宝宝大便成水样
在上面的基础上加点物理止泻的思密达,它比较难吃,但效果明显,一定要按时喂进去,你可以一次喂少点,多喂几次。止泻很重要了,上面的消炎的、平衡肠道菌群的也不能少,再喝点盐水补充水分!
可能是宝宝不小心肚子着凉了,母乳的话也可能是妈妈吃了寒凉或者油腻的东西引起宝宝拉肚子。让宝宝多喝水,如果有喝奶粉的话泡稀点。可以吃点益生菌调理下肠胃。我家宝宝上星期也拉肚子了,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都跟之前一样没什么异常的话不用太担心,拉的次数多的话多补充水分,避免宝宝脱水。希望你家小宝宝快快好起来~
教你个偏方,把小米炒到快糊,放到锅里熬会,喂孩子一些汤试一试。消炎和止泻的药继续喂。
我家的宝宝也有这个症状,不过她的精神头挺好的,也拉了半个月那。我们也是吃了好几种药都不见效,后来吃得蒙石脱散(记得空腹吃啊 ,)然后又吃的鞣酸蛋白酵母散,吃了第二天就不拉希效果挺显著的,还有我家的越吃妈咪爱越拉稀的。每天我还给她喝焦米熬得水喝,要不你也试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愿宝宝快点好。
引起婴幼儿腹泻有许多原因,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饮食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均可引起腹泻。饮食方面引起的腹泻包括进食过多或过少;食物成分改变,加糖过多(反之,糖分摄入过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辅食过快,引起不适,天气炎热时给孩子断奶等。天气变化如孩子受凉,可使肠到功能紊乱;气候炎热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另一类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进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洁,使细菌进入体内造成腹泻;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到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小儿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咽炎等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均可造成腹泻。
妈咪爱与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调理胃肠道系统的。可以换买合生元试试。
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腹泻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食物止泻 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提供婴儿必须的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
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用手能捏凹进去的苹果切成两半,切掉苹果核后,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你好,婴幼儿腹泻又称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是由肠道病毒、细茵、肠道外感染等引起:而饮食物的质量、喂养方法、气侯环境及生活规律等往往与腹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茴香肉桂散敷脐治婴幼儿腹泻: 小茴香、肉桂、丁香、五倍子、苍术、木香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少量温水调和敷脐,每天1次,敷药期间停其他药物,少数有脱水征象者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敷药一次后大便可正常,一般3天内治愈。
小儿脾胃弱的缘故,不要相信西医,他们都是乱说的。
提供以下建议,若不能吃辅食,可以妈妈吃,然后通过奶水传递给孩子。
建议:1、找一个好中医调理,补脾胃。
2、食疗,山药小米粥,长期喝有帮助。
3、多吃补脾食物,锅巴,馍片,牛肉,土豆等。
4、少吃寒凉食物,少喝清水—伤脾阳。多喝粥代替。
5、外用贴剂,贴在肚脐上试试,注意保暖。
一个中医爱好者的回答!
是不是着凉了,,如果你们在照顾中让宝宝的肚子着凉,那就煮点姜水喝喝酒好了,不要和太多,我家宝宝肚子着凉了也拉稀,也是水样,喝点姜水就好了
7个月的宝宝拉肚子2个月了 去医院化验大便说菌群失调 给开的药吃也不见好转
孩子腹泻就是体内有益菌不均衡导致。腹泻一段时间体内的有益菌就会逐渐减少,这样体内的菌群就会失去平衡,肠道功能就会紊乱,这样就容易出现恶性循环,所以会反复拉肚。应该及时给孩子补充有益菌,可以给孩子吃益彤益生菌等天然菌,体内菌体达到平衡的话肠道功能就会恢复正常,就不会再出现像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了。
你好!不要担心!担心解决不了问题!我宝宝上次也这样我给他吃了!蒙脱石散的思密达就好了!你可以试下很有效果!你要餐餐给他吃白粥或加点酱油,祝你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3个月零三天,混合喂,40天后每3到5天一次大便,大便正常,现拉肚子有半月,吃了儿童医院开的药不见好
:医生开的药都是调整肠道菌群的,没什么不对。化验过大便吗?
现在先少喝牛奶,实在不行,吃专门针对腹泻的奶粉。
适量吃点止泻的药,如蒙脱石散。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关注: 0 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水样大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