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血液常规白细胞计数低降低

血常规化验单三重点 血红蛋白含量低或贫血
核心提示: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看的化验单,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实习编辑:谭勇)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青春期后,女性月经会呈现规律来潮,成为女性成长的标志,……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月经延迟了,跟男朋友做过,会怀孕吗?…… []
当面对宝宝的验血单的时候,妈妈们必须学会看懂最常规的化验单5项,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可以对宝宝的病情有所掌握。这样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常规”二字的英文为routing,常缩写为RT或Rt。因此血常规又可写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项血液化验,习惯上也称作“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16-18项内容拿到血常规化验单,很多人会被名目繁多的项目搞糊涂,到底该看哪一项才好?化验单上有许多项目确实非常专业,其作用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或者查找病因。至于普通人,很难也没必要把化验单完全看懂,拿到化验单后只要学会看最关键的项目就能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了。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我最近体检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偏低
健康咨询描述:
我最近体检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怎样让它快速恢复正常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4:22:45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302433称赞:11064
病情分析:你好,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偏低的原因有药物因素,病毒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血液疾病等
指导意见:建议口服维生素B4和鲨肝醇升高白细胞,如果服用药物没有效果就需要做骨髓穿刺检查。平时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帮助网友:9195称赞:663
病情分析:你好,造成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偏低的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可能最近得了感冒或者是腹泻等疾病,如果不是特别的低,可以不用管它,你这么年轻,自身抵抗力很好,会自行恢复正常。指导意见:多饮水,注意休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祝幸福快乐。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感染科
常见症状发热、、红肿、脓
检查项目、C反应蛋白、血培养
并发疾病、脓、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40·
浏览:156·
浏览:149·
浏览:70·
参考价:16
参考价:28
参考价:39
参考价:76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
参考价格:¥16.5
本品可局部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革兰阳性细菌引...
参考价格:¥28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当前位置:&
入职体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93偏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9.20偏低,其他一切正常,请
入职体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93偏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9.20偏低,其他一切正常,请
基本信息:女
病情描述:
入职体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93偏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9.20偏低,其他一切正常,请问我该怎么办
(因涉及隐私,只有医生和提问者本人才能看到图片)
擅长:中西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你好,体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93偏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9.20偏低,可以考虑是有感冒的症状或者局部有感染的病灶发生等引起的可能,建议必要时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为宜。
“入职体检,血常规白细”相关问题
“入职体检,血常规白细” 的相关文章血常规解释结果
核心提示:目前医院所做的血常规检验以三分类和五分类为主,这是对于白细胞分类来说的,三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胞大体的分为大细胞(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其它白细胞)、小细胞(淋巴细胞)三类。五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五类。红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各类仪器差别不大。如发现异常及幼稚细胞,采用人工涂片镜检分类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最常做的检验项目,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其临床的应用及结果评价。
  目前医院所做的血常规检验以三分类和五分类为主,这是对于白细胞分类来说的,三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胞大体的分为大细胞(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其它白细胞)、小细胞(淋巴细胞)三类。五分类的仪器可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五类。红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各类仪器差别不大。如发现异常及幼稚细胞,采用人工涂片镜检分类的方法。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上可随时检验。国内外均推荐使用静脉采血与合适量的抗凝剂混合。常规检验主要有以下项目: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男3.97-9.15×109/L;女3.69-9.16×109/L。
  增高:发热、各种炎症、类白血病反应、出血、溶血、肿瘤等,如&30×109/L有白血病的可能。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粒细胞减少、脾亢、再障、长期X线照射等。
  2、中性粒细胞(NE) 参考值:2.0-7.0×109/L;51-75%。
  增高:急性细菌性感染、组织损伤、溶血、急性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等;严重时或白血病可出现幼稚粒细胞等。
  减少:某些传染病如伤寒、流感、造血功能障碍、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药物反应、慢性理化损伤等。
  3、淋巴细胞(LY) 参考值:0.8-4.0×109/L;20-40%
  增高:传染性疾病如百日咳、传单、麻疹、结核、肝炎、肿瘤等;可出现幼稚或异常淋巴细胞。
  减少:长期X线照射、细胞免疫缺陷、传染病急性期。
  4、单核细胞(MO) 参考值:0.12-1×109/L;3-10%
  增高:某些感染如病毒感染、结核、伤寒、疟疾、沙门菌、弓形虫感染、亚急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粒细胞减少恢复期、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减少多见于细菌性感染急性期。
  5、嗜酸粒细胞(EOS) 参考值:0.02-0.50×109/L;0.5-5%
  增高:支气管哮喘、过敏、湿疹、寄生虫病、慢粒、多发性骨髓瘤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急性感染、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等。
  6、嗜碱粒细胞(BASO) 参考值:0-0.1×109/L;0-1%
  增高:慢粒、癌转移、铅中毒、变态反应、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减、粘液性水肿等。
  7、中间细胞(三分类血球仪) 参考值:0.1-1.4×109/L;2-7.1%
  临床意义:包括: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杆状粒细胞、各类幼稚细胞等。
  8、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值:男:4.09-5.74×1012/L女:3.68-5.13×1012/L;
  增高:大量失水、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妊娠、营养不良、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炎症、内分泌疾病等。
  9、血红蛋白(Hb) 参考值:男:131-172g/L;女:113-151g/L;新生儿:170-200g/L。
  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类型需结合其它指标判断);某些药物的影响。增高: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使血红蛋白测定偏高;严重的脂血可使结果偏高。
  10、红细胞压积(HCT) 参考值:男:0.38-0.51;女:0.36-0.45。
  增高:各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真红;
  减少:血液稀释、贫血。
  1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参考值:男83.9-99.1fL;女82.6-99.1fL
  增高: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降低: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男27.8-33.8女26.9-33.3pg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1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男320-355g/L;女322-362g/L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14、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参考值:15.1-16.5
  指外周红细胞体积大小差异程度,增高见于红细胞大小不等。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15、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男85-303×109/L;女101-320×109/L
  增高:慢粒早期、脾切除、急性失血、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00×109/L属于病理状态应考虑有无高凝状态、慢粒等;&/L常有出现血栓的可能;
  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DIC、中毒、过敏、再障等;&40×109/L有自发出血的危险。
  16、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参考值:6.5-12fL。
  增高:血小板过多破坏或过度生成的疾病如原紫、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脾切除等。
  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的血小板减少如再障、脾亢、化疗后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与血小板同时持续降低,恢复时其先升高。结合血小板计数分析。
  17、血小板压积(PCT) 参考值: 0.114-0.282
  增高: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
  降低:再障、血小板减少症、化疗等。
  18、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15.5-18.1
  反映血小板大小不等异质性的指标。
  增高:血小板大小不等如化疗后、巨幼红细胞贫血、脾切除、慢粒、血栓性疾病等。
(实习编辑:陈战锋)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癌细胞图片专题为您提供最新癌细胞图片健康知识。癌细胞图片会因病人体质不一样而有一定的差别,请及时对症治疗。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青春期后,女性月经会呈现规律来潮,成为女性成长的标志,……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月经延迟了,跟男朋友做过,会怀孕吗?…… []
日本科学家发现向骨骼肌干细胞添加“miR-195”和“miR-497”这两种小核糖核酸后,可以维持骨骼肌干细胞的修复能力。如果能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出大批骨骼肌干细胞,就有望用这种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症。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请帮诊断:
体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53、
中性粒细胞(NEUT#):1.41、
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39.9、
淋巴细胞比值(LYM%):51.31;
生化小套,血清总胆固醇测定(CHO):6.95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2.26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4.4991
说明什么问题?平日应注意什么?谢谢!
一、白细胞
白细胞计数(WBC):3.53——偏低
中性粒细胞(NEUT#):1.41——偏低
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39.9——偏低
淋巴细胞比值(LYM%):51.31——偏高
白细胞数目与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最常见的原因为病毒感染所致,如感冒、风疹、肝炎等,某些药物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以上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多在去除病因后,逐渐恢复。
建议在1~2周后,再复查白细胞,观察白细胞数值变化。
如有持续白细胞减少,应查明原因,无明确原因的白细胞减少,考虑原发性白细胞减少, 可适当服用升白药物,如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等治疗。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CHO):6.95 ——增高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2.26 ——增高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4.4991 ——增高
以上考虑为高胆固醇血症
防治建议:
1、重点为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低脂饮食,适当运动,超重者减轻体重,戒烟限酒,避免紧张等。
2、药物治疗:
可先服用副作用较小的降脂中药制剂,如:
血脂康,主要成份为洛伐他汀0.6( 2粒) 日
一、白细胞
白细胞计数(WBC):3.53——偏低
中性粒细胞(NEUT#):1.41——偏低
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39.9——偏低
淋巴细胞比值(LYM%):51.31——偏高
白细胞数目与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最常见的原因为病毒感染所致,如感冒、风疹、肝炎等,某些药物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以上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多在去除病因后,逐渐恢复。
建议在1~2周后,再复查白细胞,观察白细胞数值变化。
如有持续白细胞减少,应查明原因,无明确原因的白细胞减少,考虑原发性白细胞减少, 可适当服用升白药物,如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等治疗。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CHO):6.95 ——增高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2.26 ——增高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4.4991 ——增高
以上考虑为高胆固醇血症
防治建议:
1、重点为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低脂饮食,适当运动,超重者减轻体重,戒烟限酒,避免紧张等。
2、药物治疗:
可先服用副作用较小的降脂中药制剂,如:
血脂康,主要成份为洛伐他汀0.6( 2粒) 日 2次 早、晚餐后服。
或脂必妥片,一次 3 片,一日 2 次,早晚饭后服用。
经以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时,可服用他丁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 )等。
回答数:1559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细胞计数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