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虚寒体质的症状和中焦阳虚有什么区别??怎么用药

怎样区别脾胃气虚还是阳虚啊?_百度知道
怎样区别脾胃气虚还是阳虚啊?
提问者采纳
病情分析:脾气虚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以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表现。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气统称中气,故脾气虚证属于中气不足范畴。
脾阳虚是脾阳不足,功能减退,温煦无力,运化失职,虚寒内生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
过用误用寒凉药物,或肾阳虚衰所导致。 表现: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意见建议:一般来说 ,先有脾气虚后有脾阳虚,气机不调,全身水液无法运化,就有湿困脾运。脾属阴喜阳,无阳不能运化水湿,首先由调节气血。一般情况都是肝阳亢盛,疏泄不通,导致气血失调,所以带动脾阳虚
其他类似问题
气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什么是脾阳虚?怎样治疗?需要注意什么?_百度知道
什么是脾阳虚?怎样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提问者采纳
  病证名。又称脾胃虚寒。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病症分析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
脾阳虚  过用误用寒凉药物,或肾阳虚衰所导致。 主要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由滑。脉沉迟无力。   病机分析:脾阳虚衰,运化失职,故腹胀纳少;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虚不温四末,故形寒肢冷;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渗注于下则妇女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气亏虚、寒湿内停之症。   相似证候的辨别:脾阳虚即脾气虚加上寒象,所以不难与脾气虚鉴别。但脾阳虚有许多兼证,如可出现腹泻,或   水肿,或白带清稀。这里均要排除邪实存在才能成立脾阳虚的诊断。这里的邪实主要指湿。  编辑本段辨证注意点  此证往往亦有着较长的病史,逐步发展而来,再抓住三条:①脾的病位指征,如胃
脾阳虚  口、消化能力、肌肉等表现情况;②阳虚指征;③排除邪实,主要是湿邪。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
脾阳虚  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编辑本段机理分析  本证常因饮食不节, 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或久病失养等,致脾阳亏虚,运化
脾阳虚  及温煦无权而成。其病位在脾,属虚证、里寒证。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故纳少腹胀,大便稀溏;阳虚阴盛,寒从内升,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  编辑本段体征  纳减腹胀,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周身浮肿,小
脾阳虚  便不利; 或胃中有振水音,时时泛恶,呕吐清水痰涎;或白带清稀而量多,少腹绵绵作痛,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舌质淡胖或边有齿印,舌苔白滑,脉沉弱。  编辑本段治疗  温中健脾。  编辑本段方药  小建中汤加减: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饴糖30克(兑服)、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苓桂术甘汤加减:本方能健肿益气,温阳化饮。   茯苓20克、桂枝12克、白术15克、法半夏10克、干姜6克、黄芪12克、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实脾饮加减:本方能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茯苓15克、白术12克、大腹皮10克、干姜10克、草果10克、附片6克、厚朴10克、   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牛膝l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加减: 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者:小建中汤加减 + 蜀椒6克、广木香10克 (温中散寒 行气化湿)   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伴气短乏力者:   实脾饮加减 + 黄芪15克、党参10克(益气温中)   若呕吐清水痰涎,伴脘腹胀满者:苓桂术甘汤加减 + 厚朴10克、砂仁8克、大腹皮10克(理气温胃)   施治要点:   1。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脾阳虚必并脾气不足,因此,脾阳虚与脾气虚常相互参见。故临床治疗用温中运脾之治时,常与健脾补气药如人参、饴糖、白术、炙甘草等配合使用。   2。脾阳虚引起的水肿病,原则上忌用峻下逐水之法。因为此法运用峻烈的泻下药物,使水湿从大便出,水肿虽一时消减,但亦伤正,且水肿常可复起,故忌用。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补脾益胃的药物,方可使得脾气康复,水湿得以运化,中焦斡旋得力,水律湿浊各归其道,加之中阳日旺,虽不去泻水,而水湿自消。   针灸:   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取脾俞、胃俞、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   久病体虚加关元。   灸法:取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用艾条或隔姜灸,每日一次。
提问者评价
饮食该注意些什么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脾阳虚:又称脾胃虚寒。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多吃温热的食物如:生姜,辣椒,桂圆,龙眼,少食寒凉食物.苦瓜.西瓜,梨.以及一切冷饮.
脾阳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的位置: >>
>> 第二章 B型――阳虚体质,怕冷 养生调体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一吃凉东西就腹泻是中焦出了问题
  第二种呢,是中焦虚寒,胃部怕冷,不能吃寒凉的东西,一吃就腹泻。
  中焦虚寒也比较常见,有位53岁的王女士,从记事开始到现在,?十年如一日,从来都不敢吃凉的东西,也许这位王女士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凉菜是啥滋味,还是小女孩时,她就羡慕别的小女孩能吃冰激凌。她的胃部老是怕冷,更别说吃寒冷的东西,一吃寒冷的东西马上就拉肚子。她还不能吸凉气,打开冰箱门马上就觉得胃部不舒服,难受。所以现在生活几十年了,基本上都是父母、丈夫在做饭,在开冰箱拿东西。
  还有位76岁的老大娘,原来是研究院搞科研的,很精神的一位老人。家庭条件一直都很好,经济上也很富足。但就是不能吃水果,特别是西瓜。不是她不想吃,而是一吃马上就拉肚子,这让老人家苦不堪言。多少?了,现在已经忘记了水果是啥味道。
定价:¥29.80 当当价:¥21.50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小贴士: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按回车(ENTER)可返回该作品目录。鼠标双击滚屏
数据载入中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九种体质使用手册》吧!作者:王琦
书籍简介:在《九种体质使用手册》中,老中医王琦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轻松解读国人九种体质,妙语巧析百种珍贵药方,让你在畅读之中了解自己身体,找到生命密码,彻底成为健康的主人!
当当网免费试读此书地址:/book_10917?ref=read-7-share脾胃阳虚怎么治疗效果好,怎么能去根、应注意什么
健康咨询描述:
脾胃阳虚怎么治疗效果好,怎么能去根、应注意什么。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9:16:06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6064称赞:73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指导意见:治疗温中健脾
1。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脾阳虚必并脾气不足,因此,脾阳虚与脾气虚常相互参见。故临床治疗用温中运脾之治时,常与健脾补气药如人参、饴糖、白术、炙甘草等配合使用。  2。脾阳虚引起的水肿病,原则上忌用峻下逐水之法。因为此法运用峻烈的泻下药物,使水湿从大便出,水肿虽一时消减,但亦伤正,且水肿常可复起,故忌用。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补脾益胃的药物,方可使得脾气康复,水湿得以运化,中焦斡旋得力,水律湿浊各归其道,加之中阳日旺,虽不去泻水,而水湿自消
帮助网友:578称赞:26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你好,本证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忧思劳倦太过,或久病失养,或素体脾胃阳虚等,引起脾胃虚弱,中阳不足,络脉失于温养,脾胃纳受水谷和运化功能减弱。病位在脾胃,病理属性为虚证,寒证。
指导意见:建议:治疗原则:补益脾胃,温中散寒。
一)内服方药1.基本方药:(1)黄芪建中汤加减
二)外敷药物
葱30克、生姜30克,捣烂用布包好,上面放置热水袋1个,敷脐腹或胃脘部。
三)饮食疗法
蜜姜汁:姜汁半茶匙,蜜一汤匙,开水调服,能温中止呕。
百度智能推荐
相关问题推荐
网友治病经验分享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又称脾胃虚寒。...
网友经验分享
浏览:3080· hot~
浏览:4377·
浏览:12245·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温中健脾。用于脘腹冷痛,肢冷便溏。用于碘缺乏,甲...
参考价格:¥13.2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