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哈尔滨天气2012年春季流感这么厉害,孩子感冒,高烧,大夫说吃药就可以,请高人指点,这是怎么回事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双花桃仁饮
取银花10克,菊花10克,桃仁5克,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取汁加蜂蜜少许饮用。适用于咳出黄痰、大便秘结、咽喉疼痛,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
一般感冒药最少也要间隔四小时的,有的药是需要间隔六小时的,这个可以看看药物说明,以一天几次来预估了,如果是退烧药,就需要间隔六小时再喂的。
宝宝感冒,都要有一个过程,一般一个星期差不多就能痊愈。感冒期间,一定要多给宝宝喝水。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
大家还关注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的位置:&&&宝宝发烧了,到底是感冒还是流感?
宝宝发烧了,到底是感冒还是流感?
日 15:51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143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候越来越温暖,每到季节交替之际就有很多感冒的宝宝,妈妈们为此发愁,面对宝宝发烧或者感冒该如何做?
轻微感冒在家休养即可
面对孩子轻微感冒时,很多家长都很紧张,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体内会从感冒中产生抗体,只要轻微感冒症状没有持续恶化,且小孩的活动力、精神状况也都正常,只要在家照看就可痊愈。
面对感冒的宝宝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作息正常、多喝水多休息、保证营养充足,好好休养,因为病毒感染通常都是靠免疫系统来对抗,医生给予的也只是症状治疗,舒缓咳嗽、流鼻涕的不适。
流感病毒通常会导致高烧和呼吸急促,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宝宝食欲及活动力下降的,立马赶紧去医院。
感冒出现并发症的时候,必须就医!
除了多让小孩在家休息、避免进入公共场所,可多喝温开水。如果是肠胃型感冒引发,也可购买市售粉状的电解质,加水冲泡饮用,能舒缓肠胃不适,并给予易消化的膳食。
不过要在这里提醒各位父母,感冒最怕的就是引起并发症!而就医的最大目的也是检查病因及是否有并发症,若孩子感冒的症状变严重,伴随发烧、精神与活动状态不佳时,一定要马上就医。
看门诊还是看急诊?
至于就医时要选择门诊或急诊,还是要根据小朋友的情况来:
如果小朋友体温超过38度就是发烧了,可帮他洗温水澡降温及给予退烧药退烧,然后带至门诊就医。
若是高烧到40度,还出现了喘的情形,就必须马上挂急诊。
过敏和感冒类似,切莫自行吃药
一般来说,过敏与感冒的症状类似,但是处理方式确实大相径庭,所以千万不要自己武断的下决定给孩子用药治疗!
出现的症状相似
呼吸道过敏
主要是因为呼吸道对于过敏原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使病人有流鼻水、、咳嗽,甚至呼吸时,会出现喘鸣声。
而一般感冒也会有流鼻水、鼻塞、咳嗽的症状,流感则会出现高烧、全身关节酸痛、全身倦怠无力等明显症状。
治疗的方式不同
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方式多以症状治疗为主,充足的休息与适量的水分补充、自我健康管理、酌情投予抗病毒药物,病情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获得缓解。
但过敏性及气喘的治疗,则可能需要长时期追踪,适当的环境控制,加上药物治疗等,可以让过敏的发作次数及严重度得到改善。
究竟是感冒或过敏,爸妈还是得寻求适当的医疗协助,由医生来帮忙判断,遵从医嘱指示,规则服用药物并追踪,切勿自行诊断乱服药物,才不至于从小病变成大病,而一发不可收拾。
流感与一般感冒有何不同?
流感不就是感冒吗?究竟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几乎所有爸妈都有相同的疑问。其实流感就是流行性感冒,跟感冒一样由病毒所感染,只是病毒种类的不同。
流感病症更重,病程更久
一般感冒被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而爸妈要比较注意的就是流感,因为显现出来的症状通常较严重,病程也较久,通常较容易产生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发病初期全身性症状严重,包括发烧、、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咙痛及咳嗽等。统计数据也显示,约每五千到一万名流感患者中就会有一人死亡。
流感顾名思义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其实是一种RNA(核糖核酸)病毒,有A、B、C三型:
较容易发生变异,如果出现一种新的病毒亚型,将会引起全世界的大流行。
会发生比较轻微的变异。
甚少在人类身上造成疾病。
由此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在人类身上发生过的大部分流行性感冒都是A型病毒,也是目前每年季节性流感的罪魁祸首型。
流感并不可怕,恐怖的是并发症!
流感本身其实不可怕,恐怖的是流感导致的并发症!小朋友流感容易引起的并发症包括小儿中耳炎、鼻窦炎、哮吼及,都是严重者必须住院治疗的疾病。所以家长必须随时注意孩子的状况
持续发烧三天以上
如果持续发烧三天以上,就要担心是否已变成肺炎!因为流感病毒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细菌就会趁虚而入,造成细菌性肺炎,小朋友可能因此持续发烧,此时就得出动抗生素来治疗。
出现喘的情形
如果小朋友声带下方的呼吸带肿大,或是吸气出现喘鸣声,嘴唇发紫、有发寒状况,很有可能是引发了,这个疾病通常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小朋友,爸妈要多注意小朋友在感冒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状况。
观察并发症的指标
小朋友患流感时,有两个指标可以观察是否已出现并发症:一是小朋友精神活力变差、嗜睡;二是小朋友呼吸急促,有喘的状况,这时要马上带小孩就医。
按时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
很多妈妈表示,看新闻里说每年都有不同的流感病毒出现,到底该如何预防呢?其实只要每年按时的带宝宝去接种相关疫苗,就能有效的预防流感的侵袭。
预防流感,疫苗效果最高可达90%
是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预测可能流行的病毒株所制作出来的疫苗,若是预测成功,就有90%以上的预防效果!即便没有预测中。对小朋友而言也至少有60%以上的防堵功效。因此建议带小朋友去施打流感疫苗,而且要每年施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6个月以上的小朋友才可以施打流感疫苗哦~如果是八岁以下的孩子,而且从未施打过流感疫苗,那就必须得要打两针才行!
肺炎链球菌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
除了流感的疫苗,也建议施打肺炎链球菌的疫苗,因为全球每年有160万人死于肺炎链球菌疾病;其中超过10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可说是儿童最大死因。
肺炎链球菌对于预防侵蚀性细菌相当有效,能防止菌血症、脑炎的发生,尤其对于流感容易引发的并发症,包括鼻窦炎、中耳炎、肺炎,都有显著的效果。
对付流感,提高才是最好的办法
即便接种了疫苗,也不能放松对孩子平时的卫生照顾,其实要想对付流感,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才是对抗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要想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对小朋友的照顾就要适当!像洗手强迫症、穿太多衣服,弄得大人和小朋友都紧张也不好。
以洗手为例,家长从外头回来或感冒时,手部接触到口鼻分泌物,当然要洗手再抱小孩,重要的是洗手的时机,而非洗手的次数!
加上许多家庭都习惯在天冷时让孩子穿得相当厚重,气温转暖时又不敢将衣服脱掉,降低了自身耐寒力,反而容易感冒。
事实上,日本儿童在寒冷季节只穿短袖衣裤在户外锻炼,以增加抗寒能力,小孩反而很少感冒就是良好的例证,因此建议小朋友不能穿得过于厚实、严密。
作息正常最能抗病
近年有所谓“卫生理论”,大意是说由于公共卫生和预防接种的进步,新生代小孩的传染病减少,但过敏性疾病增加。
但是有些家庭为了小朋友,24小时都开着空气净化机,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只要维持流通就好。过度保护反而对免疫力有不好的影响!
毕竟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拥有对抗疾病的本钱,因此,让小朋友有正常的作息、充足的营养摄取,才是让流感不近身的不二法门!
别让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药
因为小朋友与大人的感冒药成分不同,所以小朋友用药不是大人感冒药减量就可以的!
千万不要自行让孩子服用大人的感冒药,最好到医院就诊,医生会依小朋友的体重计算药量。
而感冒药的种类普遍是依症状来的,若是只针对解缓症状所开的药,症状消除即可停药;若药里有抗生素成分,就一定得完成一个抗生素的疗程才可停药。关于孩子感冒,希望有孩子的看下_香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7,711贴子:
关于孩子感冒,希望有孩子的看下收藏
感冒不用药,一周也会好咳嗽了,强行止咳会致病
咳嗽通常是感冒的主要症状,也是最后一个消失的症状,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感冒后的咳嗽甚至可以持续18 天之久。感冒后宝宝咳嗽,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给他们喂止咳药。真的有必要立刻用药物把咳嗽止住吗?
其实,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多种呼吸道疾病都会表现出的一种症状,是我们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把呼吸道内的痰等分泌物排出体外,是一个有益的动作。幼儿咳嗽大多数时候是有痰咳嗽,如果强行服用止咳药,会导致痰液滞留体内,反倒容易引起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果宝宝感冒后的咳嗽不影响饮食、睡眠,以及其他日常活动,就没必要给他用药。
如果咳嗽影响到了日常的活动,可以对症选用单一成分化痰的药,小一点的宝宝可以用氨溴索糖浆,或者是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大一点的宝宝,还可以选择桃金娘油胶囊等。同时用空掌拍背帮助宝宝排痰。咳嗽厉害影响睡眠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雾化的药物可以只是单纯的生理盐水,用它来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刺激引发的咳嗽,或者根据症状在雾化机里添加化痰的药物成分氨溴索溶液,或者支气管扩张的药物成分沙丁胺醇溶液,必要时也可能用到消炎的激素成分如普米克令舒。需要说明的是,雾化的这几种药物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
咳嗽跟呼吸的空气有很大关系。如果空气太脏,或者是太干燥,宝宝就咳得厉害。所以,在家里护理宝宝时,若天气好,应多开门窗通气,使屋里的空气保持清新;若天气不好,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若空气干燥,要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40%~50%,湿度太大也不行,容易使房间滋生霉菌。也可以选择让宝宝吸入水蒸气的方式缓解咳嗽。睡前在浴室内放会儿热水,待蒸气充满浴室,把宝宝抱进去尽可能多待一些时间,让呼吸道通过多吸入一些水蒸汽获得充分的滋润,这个方法也有助于缓解鼻塞和咳嗽。还可以用妈妈们蒸脸的蒸汽机让宝宝的呼吸道滋润,但蒸汽机里不能使用自来水或矿泉水,要使用蒸馏水。另外,给宝宝多喂水,将宝宝床头垫高到30 度左右也有助于缓解咳嗽。
如果宝宝感冒后咳嗽时间过长,咳嗽加深、加重,或者发展为成串剧烈咳嗽,呼吸明显增快,以致呼吸困难,有“喘憋”现象,以至于脸被憋得通红或者口鼻周青紫等,应及时带他去医院看医生,由医生根据他的病情来诊断是否继发了细菌感染并发症,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发烧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
感冒还有个重要症状是发烧。宝宝发烧,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药,其实这是错误的。在儿科,经常出现医生、护士被打事件。在这些暴力事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宝宝的烧没有被及时退下来,家长着急,将宝宝没退烧归咎于医生无能,才跟医生、护士起冲突的。家长紧张宝宝,担心发烧烧坏宝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求医生一味地给宝宝退烧,真的好吗?别忘了,有些医生为了避免与家长起冲突,可能会滥用地塞米松针剂或者含氨基比林的退热针强行给宝宝退烧,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新的伤害。
这里再强调一次,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发烧烧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严重感染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气管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
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的症状,不能清除引起发烧的感染,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即退烧并不意味着是疾病好转。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吃退烧药就能退烧,但几小时后体温可能会再次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反复高热3~5 天很常见。退烧药并不能杀死引起感冒的病毒。引起感冒的病毒在人体内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5 ~7 天。身体会自主将病毒清除,不需要药物去治疗。事实上,也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如果宝宝身体出现了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本”治疗。若只是用退烧药给宝宝退烧,就只能缓解他发烧的症状,而不能将他的病治好。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耳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定义为发烧。腋温37.3℃~38℃为低热,38℃~39℃属于中度发热,39℃~40℃属于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绝大多数发烧是不需要打针退烧的,即便是高热和超高热也是如此。对于绝大多数3 个月以上的宝宝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因此,只要他们腋下温度在38.5℃以下,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玩耍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就没有必要使用药物退烧,可以先为宝宝物理降温试试。物理降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洗温水澡,通过洗澡的方式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给宝宝洗澡时,建议使用的水温是35℃~37℃。还要注意调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间的温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间的温度低于浴室温度很多,给宝宝洗完澡后,要给他擦干再抱出浴室。另一种方法是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毛巾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温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体降温的原理是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让他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而且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时,沾在身上的水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另外,宝宝发烧的时候要记得多给宝宝喂水,水分排泄的过程可以加速宝宝体内热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喂太多,否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家有宝宝的人可能都会有同感,给宝宝喂白开水太难了。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些宝宝过早地接触到了糖、蜂蜜这类东西,就不愿意喝白开水,因为人在接触了有味道的东西后,会本能地倾向于尝到滋味。为了让宝宝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要尽量避免让他们过早地接触糖水和果汁。宝宝发烧时,会浑身无力,情绪也不好,胃口也不好,就更不想喝水了。这时,家长就要想办法。对非常小的宝宝,家长可以使用药用滴管,像喂药一样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宝宝嘴里,往里面挤水,少量多次地喂,虽然家长辛苦点,但能保证把水及时喂给宝宝喝。鼓励大一点的宝宝多喝水,可以和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喝水,可以跟他玩干杯的游戏,或者跟他玩谁喝得多谁赢的游戏。宝宝在趣味游戏中是很容易接受你的建议的。我们要做智慧的家长,想一些办法来帮助宝宝不那么抗拒地把水喝下去,把体温降下来。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科学应对反复感冒应对反复感冒,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宝宝,动不动就感冒发烧,上一次咳嗽刚好没两天又流起了鼻涕,鼻涕不流了又咳个没完。每一次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感冒,他似乎都躲不过,常常三天两头上医院看病。到医院就有可能被输液,宝宝饱受折磨,大人身心俱疲。这样的宝宝属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类型。对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医学上有明确的定义:“7岁以下的儿童一年感冒超过7次,7岁以上的儿童一年感冒超过6次,都可以算作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的部位如果在上呼吸道,就会表现出感冒症状。宝宝反复感冒除了与宝宝先天的体质有关外,还与家长日常护理宝宝的误区有关。古人讲“上医治未病”,翻译成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防病胜于治病”。这句话出自一个典故。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为什么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在皮肤上敷毒药以毒攻毒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却不知长兄的防患于未然更重要。”如果家长们在对宝宝的日常护理中做到下面几点,也能像扁鹊的长兄一样,成为宝宝最好的医生。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有些家长总是给宝宝多穿,将宝宝捂得严严实实的,所以宝宝身上总汗津津的。出汗时,毛孔扩张,就很容易受到冷空气侵袭而感冒。所以,不要给宝宝穿很多,过分保护宝宝。俗话说“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如果家长平时能经常坚持让宝宝进行耐寒锻炼,使宝宝体内慢慢产生抗寒能力,他感冒发生的概率也会慢慢减少。所谓耐寒锻炼,是指利用气温与体表温度间的差异作为刺激因子来锻炼身体,提高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力,增强抵抗力。耐寒锻炼的方法很多,有冷水浴,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户外活动,等等。所有这些方法,都以宝宝不出现皮肤苍白或起鸡皮疙瘩等状况为度。研究发现,衣着过多的儿童经常患感冒咳嗽,而衣着单薄的儿童却很少患病,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获得对冷热空气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平时让儿童“常带三分寒”是有益于增强抗病能力的。另外,有的家长喜欢用西洋参等补品给宝宝补身体。这样其实不好,给宝宝胡乱吃营养品,不仅不会提高他身体的抵抗力,反而会加重他的脾胃负担,引起积食而诱发感冒。上文提到的俗语“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不仅是告诫家长不要给宝宝穿得过暖,也告诫家长不要给宝宝吃得过饱。对于小一点儿的宝宝,家长在添加辅食时,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现在家长唯恐宝宝吃不饱,只要宝宝喜欢吃什么,就一味地让他多吃。更有些家长,在宝宝不愿再吃的时候,仍强迫宝宝进食。多吃反倒容易出现肠功能紊乱而导致便秘或者积食感冒。因此,儿童日常进食量只要能满足代谢需要,“常带三分饥”还是有好处的。不要随意为宝宝使用“丙种球蛋白”和抗生素曾经有个记者就预防感冒的话题采访我,采访期间她和我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她小的时候,爷爷经常在冬春感冒高发的季节,带她去医院注射“丙种球蛋白”,她问我这种预防措施靠谱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丙种球蛋白。它是一种由健康人血浆分离提取并经过病毒灭活处理的免疫球蛋白制品,属于血液来源的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很容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类药品。另外,一旦制造这种药品的血浆受到污染,注射后感染传染病如乙肝、丙肝等的概率极大,而且临床中也不断发现由于注射受污染的血液制品而感染的病例,所以,现代传染病学认为丙种球蛋白不能大量、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于免疫预防,更不能用于感冒这类小病的预防。临床上对它的使用非常严格,仅用于某些严重疾病的治疗,例如免疫缺陷病、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感染以及败血症等。给身体健康的宝宝应用任何诸如“丙种球蛋白”之类的免疫增强药物都会扰乱宝宝正常的免疫功能发育,不但不能防病,反而会抑制宝宝自身的免疫功能或者引发宝宝出现新的免疫紊乱性疾病,因此不要轻易给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宝宝服用免疫增强剂这类生物制品。还有很多家长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将抗生素看成灵丹妙药,随便给宝宝使用,甚至还认为抗生素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前文说过了,宝宝的感冒发烧大部分是病毒性的,不需要用抗生素,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一般一星期左右就能治愈。只有确诊感冒后并发了细菌感染时,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抗生素。而且提前用抗生素并不能预防细菌感染的出现,身体没有坏细菌感染时,乱用抗生素反倒会杀死身体里的好细菌,引起腹泻,从而延误身体的恢复。这样做,感冒病毒会成为纸老虎普通感冒没有办法用注射疫苗的办法预防,因为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太多了,没有办法确定哪一种病毒,就没有办法通过疫苗进行预防,而且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的毒性并不强,不至于造成严重并发症。但是,流行性感冒是可以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预防的。需要注意的是每年流感疫苗的病毒株不一样,所以预防流感每年都要注射新的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是每年的9~12 月份(有些医院可延续到到第二年的春天)。普通感冒也是会传染的疾病,可以通过咳嗽咳出去或喷嚏打出去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冒患者或者他们接触过的物品感染上,所以在感冒流行季节,家长要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家长不仅要给宝宝勤洗手、给宝宝的衣物勤消毒,还要注意自身个人卫生,从外面下班回到家里,要先换掉外面的衣服,漱漱口,清洁一下鼻腔,洗净手,然后再抱宝宝。不仅要让自己的宝宝通过各种办法远离感冒病毒,还要尽量避免自己或宝宝成为感冒病菌的传染源。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感冒了或者宝宝感冒了,要给自己或宝宝戴上口罩,以避免感冒病毒传播。这个方面日本人做得非常好,我接触的日本病人,他们如果感冒了,都会戴着口罩来药房取药。还有,在国外的幼儿园,老师常会教小朋友们正确打喷嚏的方式,是拿胳膊肘挡住口鼻,而不是用手挡着。因为病毒很容易通过手传播,而胳膊肘和手比起来,接触人的机会要少很多,传播疾病的概率也就低得多。另外,如果宝宝感冒了,就不要让他上幼儿园了。这在现实中实施起来似乎比较难,很多家长上班不好请假,没时间照顾生病的宝宝,盼着宝宝烧一退就马上送回幼儿园去。其实,烧退后的宝宝仍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健康。宝宝感冒的时候,体质比较弱,自我防御病菌的能力比较低,如果幼儿园里刚好有别的宝宝也感冒了,他们感染的可能不是同样的病毒,要是这时候让宝宝去幼儿园,就可能在宝宝体质弱的时候又感染上新的病毒,使得感冒反复。所以,宝宝感冒了最好让他在家休息,别急着送幼儿园,等休息好了,恢复正常了,再去幼儿园也不迟。
太长,留名在看
4 岁以下儿童,国外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宝宝生病了带去医院请医生明确诊断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医生的诊断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毒性感冒),并告诉你目前没有特效药,没给宝宝开药就让你回家,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医生是庸医?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于是马上换家医院再找个“好”医生,开一堆杂七杂八的感冒药,不乏广告里每天推荐的好娃娃、护彤、优卡丹、惠菲宁、艾畅等儿童感冒药。这一类感冒药真的能让感冒好得快吗?我在这本书里一再强调了,感冒属于病毒性感染,属于可以自愈的疾病,吃不吃感冒药都不会缩短感冒的病程,而且感冒药不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药物,所有感冒药都只是用于缓解感冒伴随的发烧、流鼻涕等症状。有了这个基本概念,再来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感冒药。从药品组成上看,这类感冒药都属于复方制剂,即一个药品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比如护彤,也叫“小儿氨酚黄那敏”,它的药品说明书里有效成分这一项中标明它不仅含退烧止痛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还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再比如氨酚甲麻、氨酚烷胺、氨金黄敏、美敏伪麻、酚麻美敏等药品,里面的有效成分都不止一种,因此这些都是复方感冒药,也正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不推荐给4 岁以下儿童使用的药品。目前更有呼声建议把不推荐的年龄扩大到6 岁。事实上,在过去,欧美等国也曾经广泛使用过这一类复方感冒药,但大规模临床证据表明这类药不仅没多大作用,反倒容易带来更大风险。因为当时复方感冒药用于儿童的临床数据很少,所以没有适合儿童的标准剂量,通常是根据成人剂量推算的儿童剂量,没办法保证儿童用药安全。另外,不同的复方感冒药虽然有不同的药名,却可能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比如“好娃娃”和“优卡丹”,药名不同,但含的有效成分都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金刚烷胺,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将“好娃娃”和“优卡丹”同时给宝宝吃,就容易造成重复用药,相同有效成分过量。美国曾经有多名儿童由于过量服用复方感冒药死亡的报道,因此2007 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下令撤回市场上所有用于两岁以下儿童的复方感冒药,也就是说禁止两岁以下儿童服用复方感冒药。同时修改了用于其他年龄段儿童的感冒药说明书,在药品说明书上明确规定不推荐给4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现在,美国药店里出售的儿童复方感冒药的说明书上都标注了限制使用的年龄段:两岁以下禁用,4 岁以下不推荐使用,4~6 岁之间的儿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只有6 岁以上的儿童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使用。但由于中国还没有对复方感冒药进行年龄上的限制,因此中国仍然在各个年龄段广泛使用这类儿童复方感冒药。如果中国的家长一定要给宝宝吃这类药的话,务必对症选择正规药厂生产的儿童剂型药品,而且要注意含同类有效成分的药品也不能重复服用(参见第243 页附录2《常见感冒药所含有效成分分析》)。比如复方感冒药里通常含抗过敏成分,用于缓解流鼻涕症状,这类成分在一些感冒药里用的是氯苯那敏(俗称“扑尔敏”),但在另一些药里用的却是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看上去是不同的药,但却属于同一类别的药,也不能同时吃。还有,这两种成分都不能再同时与其他抗过敏药一起吃,其他的抗过敏药包括赛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氯马斯汀等。可能有家长会因此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成药天然,没有副作用,所以选感冒药时,倾向于去选中成药。其实这样的做法也并不完全正确。中成药也会有副作用,只不过多数没有在药品说明书里标注而已。另外,有一些药,尽管声称自己是中药,拿到的药品上市许可证是中药的批准文号,但它配方里却可能含有西药的成分,对这类药尤其要当心。例如999 感冒灵颗粒和维C 银翘片,它们的有效成分里面除了中药成分外,还同时含有西药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如果同时服用含这两种成分的其他感冒药的话,容易过量中毒。其实,在2012 年5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下发了通知,要求所有含有金刚烷胺的复方感冒药禁止用于1 岁以下的婴儿,理由是这些药在这一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不确定。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中国也在逐步规范儿童复方感冒药的使用,说明我们国家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慢慢走。缓解感冒症状,关键靠护理人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用在护理感冒上再恰当不过了。感冒是自愈性的疾病,它从开始到结束有一个病程。开始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鼻塞、流鼻涕,或者嗓子沙哑,这是感冒病毒对鼻、咽的局部产生了影响。病毒进入到身体之后,会引起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反应,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过程中,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会上调体温,从而导致发烧,并且这种状况常会持续3~5 天。烧退后会伴随咳嗽,咳嗽可能会持续两周左右。上文说了现在没有特效的感冒药,也不推荐给宝宝使用复方感冒药。那怎么办?科学的治疗手段就是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护理,缓解宝宝的感冒症状,不得已时才会选择使用控制症状的药物,而且尽量对症选择单方药物,即药品说明书里有效成分项下只有一种有效成分的药品。下面分别说说如何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宝宝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烧等症状。鼻塞、流鼻涕了,滴点生理性盐水吧感冒伴随鼻塞的症状很常见,宝宝鼻子堵了会特别难受,尤其是在晚上,鼻塞经常会把宝宝憋醒。我们用什么方法缓解鼻塞呢?比较温和的方式是把生理盐水滴到宝宝鼻孔里,用来帮助宝宝保持鼻孔滋润和清洁鼻腔,帮他们通气。这里说的生理盐水指的是医院输液时使用的灭菌生理性氯化钠,用灭菌的小滴管吸出来,滴一滴到宝宝的鼻孔,也可以把生理盐水滴到灭菌棉棒上,然后小心地塞进宝宝的鼻孔,刺激他的鼻子,让他打喷嚏,这样就可以把堵鼻子的东西打出来,鼻塞就可以得到缓解了。如果你嫌去医院里开生理盐水麻烦的话,可以去药店买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这个价格稍微贵些,但使用方便。如果宝宝流鼻涕很严重的话,为了不让他擦鼻涕那么辛苦,对于6 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他使用含单一抗过敏成分的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糖浆或者西替利嗪滴剂。这类抗过敏药有抑制身体分泌组胺的作用,组胺被抑制住了,流鼻涕的症状也就止住了。但这类药会同时引起宝宝犯困、口干、眼干、皮肤发干等副作用,不是很严重的流鼻涕、打喷嚏的话,不要随意使用。另外,多喝水也有助于稀释鼻涕,使它易于排出。
我最难忘的一次女儿感冒经历
2011 年早春的一个夜晚,一场大雪把北京城装扮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女儿嘉嘉早上起床往外一看,立刻欢呼雀跃起来,张罗着让我和她爸爸带她去公园玩雪拍照。当天刚好是周末,难得的一家三口一起外出的日子。我们想着春雪融化得快,得赶在太阳公公发威前让她玩个够,于是带上玩雪工具就兴冲冲赶到了家附近的郊野公园。结果光顾着准备玩雪的工具,忘了给她准备换穿的衣物,尤其是鞋子。当积雪迅速融化时,在雪地里疯玩的嘉嘉全然没注意到她的鞋子湿了,等我们注意到时,估计已经湿了有一会儿了,于是马上带她回家换鞋。傍晚的时候,嘉嘉就说不舒服,晚饭也没怎么吃,嘉嘉爸爸摸了一下她的额头,说脑门很烫,我拿出家里的电子体温计,放在她的腋下一量,38℃。小姑娘发烧了。嘉嘉姥姥着急地说:“快吃点药吧,别把宝宝脑袋烧坏了。” 我安慰她:“宝宝应该是早上玩雪的时候穿湿鞋冻感冒了,发烧烧不坏脑袋,体温还不太高时,先给她物理降降温,体温超过38.5℃再考虑给她吃退烧药,吃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防止烧坏脑袋,而是怕烧得太高宝宝会高热惊厥进而抽搐。” 于是,我帮嘉嘉洗了温水澡,之后喂她喝了些水,安顿她睡下。小姑娘睡得并不安稳,体温不久又升上来了。嘉嘉爸爸不断用手去感觉她的体温,当发现嘉嘉额头发烫而手脚发凉时,他也不淡定了,提议说:“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吧。”我用肯定的语气安慰他说:“宝宝有明确的得病原因,是因为玩雪着凉了,基本上就是病毒性感冒,发烧是她身体的自我保护措施,说明她的免疫系统在和病毒作斗争。头热脚凉也是正常现象,因头上血管丰富,致使局部温度高。又因为宝宝心脏搏动力量较弱,发烧时更多的血供应重要器官了,因此到达手脚末端的血流就少。再继续观察一下。这会儿即使去医院看急诊,医生也会建议先观察病情进展。” 安慰完嘉嘉爸爸,我把嘉嘉身上的被子往下拉了一点,帮助她身上散热,同时用被子盖上了她发凉的手和脚,为她的手和脚保暖。接近半夜的时候,小姑娘烦躁地醒来,我再次量了她的体温,38.7℃。我马上把准备好的退烧药泰诺林(浓度为160 毫克/5 毫升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按她的体重每千克15 毫克算好剂量,并折算成毫升数喂给她吃,同时又喂了她一些水,之后用温热的毛巾帮她擦身上、腋下、脖子等发热的地方。很快,小姑娘就又睡着了。一觉睡到了天亮。第二天,她还是有些低烧,但精神状态还好,低烧并不影响她吃饭、喝水、玩积木搭公主城堡,我就继续把她留在家里观察。夜里体温再次烧到了38.5℃以上,就又喂了一次泰诺林。第三天,她继续白天低烧夜里高烧,并且开始咳嗽。嘉嘉姥姥拿出自己平时吃的止咳药甘草片说:“万一咳出肺炎怎么办?来给她吃半片甘草片。” 尽管我也为嘉嘉的咳嗽担忧,但理智还是促使我及时地制止了嘉嘉姥姥:“妈,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她的肝、肾等重要器官还没长成熟呢,大人药减半给她是非常不科学的,别给孩子用成人药。另外,咳嗽是咳不出肺炎的,感冒的时候伴随咳嗽也很常见,你看她咳的时候还有痰,要是吃了止咳药,痰咳不出来,倒是有可能感染到肺导致肺炎。另外,您知道吗?国外已经不推荐给4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止咳感冒药了,今年美国开出‘医生不该作为’列表,继续呼吁不要给4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止咳感冒药。这些药没有好处,相反还有严重的副作用。目前嘉嘉只是偶尔咳嗽,还不影响她正常的活动,再继续观察吧。” “可她咳嗽的时候会咳到吐,这不严重吗?”嘉嘉爸爸也不失时机地表达了一句他的忧虑。“咳嗽是需要呼吸肌参与的动作,儿童的呼吸肌发育还不成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咳嗽这个动作,因此往往需要呕吐这样的动作来协助咳嗽把呼吸道中的痰排出来,因此小朋友咳到吐的情况也很常见,通常不会以咳嗽的时候吐不吐来判断病得重不重。”我说。“我看还是得吃点消炎药,邻居家的宝宝咳嗽,吃了点头孢就好了,你们给嘉嘉也吃点头孢,她能好得快点。”看得出,嘉嘉姥姥实在看不惯我们不给嘉嘉吃药的做法。为了缓解她的担忧,也为了排除感冒有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我对嘉嘉姥姥说:“头孢属于抗生素,是处方药,虽然我是药师,也不能随便自己就给宝宝吃头孢。要不要吃头孢得去看医生诊断后做决定,如果医生诊断嘉嘉感冒后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就需要吃抗生素。如果没有细菌感染乱吃头孢,反倒把宝宝身体里的好细菌杀死了,宝宝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我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让嘉嘉姥姥更新用药观念,继续说:“妈,你可能有个误区,认为嘉嘉咳嗽的症状和咱邻居家的宝宝一样,那么嘉嘉得的病就和邻居家的宝宝一样,治疗用药也应该一样。事实上,医生不会这样考虑疾病。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病,它只是身体表现出的一个症状,很多病都能表现出咳嗽的症状,比如肺炎能引起咳嗽,支气管炎也能引起咳嗽。而且咳嗽也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也会引起咳嗽啊,咱得先搞明白咳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针对病因去治疗才是有效的治疗。” “那现在就带嘉嘉去看医生吧。”嘉嘉姥姥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我们在嘉嘉发烧第四天的时候带她去了医院。儿科医生认真听取了我对嘉嘉病程的描述之后,用听诊器听了她的心和肺,之后结合嘉嘉的精神状态和查体情况,给出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 并没有并发症”的诊断,嘱咐我们继续回家护理。这下嘉嘉姥姥、嘉嘉爸爸的心就都放下了,因为他们知道,有了诊断之后,针对诊断科学地用药和护理疾病就是我的专业范畴了。随后几天,在我们的护理下,嘉嘉很快恢复了健康。我相信,上述在我家存在的儿童感冒认识误区,在中国很多家庭中也存在。宝宝感冒,绝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送宝宝去医院或者给宝宝乱吃消炎的、止咳的感冒药,将宝宝康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或者药物身上,而忽视了身体自身在宝宝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们应该清楚,如何治疗宝宝疾病的最终决定权在你们手上。是你们在宝宝表现出不舒服时做出是否需要去看医生的决定,也是你们在医生做出诊断、开药方提出治疗意见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这样的治疗意见。准确地说,你们对疾病的理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护理能力会对宝宝的康复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儿童用药最容易犯的九个错误作者:冀连梅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如果幼儿园老师告知:春秋季节为了防止孩子感冒,我们准备给孩子服用“病毒灵”,你会同意吗?新闻背景:日前,西安枫韵幼儿园家长反映,孩子被服用一种叫病毒灵的处方药。园长称服药的孩子确实未生病,用药的目的是为预防病毒感染。医院称该药用于治疗感冒,已逐渐被其他药替代,目前教育和卫生部门已介入调查。  药品是把双刃剑,用对症是药,不对症是毒!西安的幼儿园只是冰山一角,那些晨检时集体给孩子们喷病毒唑(利巴韦林),喝板蓝根、喷口腔消毒液的幼儿园,是什么让你们相信这些药物会有预防流感病毒的作用?除了疫苗,世上没有神奇的预防流感病毒的药物,对药品要心存敬畏!别轻易给儿童服药!很多家庭常备板蓝根,认为在流感流行季节给宝宝喝能预防感冒,冀连梅再次提醒家长,板蓝根也是药,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药。往下读之前,先来学一段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碑文:“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我将目光缩短,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家庭,但这也不可能。当行将就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我可能改变家庭、国家甚至世界。”好了,如果做好了改变自己的心里准备,那就继续读下去吧。  除了没病滥用药物预防疾病外,儿童用药还容易犯下列八个错误:  ★轻信朋友或熟人推荐购买药物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私下交流育儿经,对朋友推荐的用品、药物等非常信赖。冀连梅提醒家长,不要轻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荐私下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因为每个宝宝的状况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应该由医生判断病人病情后确定需要用哪些药。  ★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几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抗生素不再起作用。现在很多医生都提醒家长不要滥用抗生素,于是有的家长就一味地拒绝使用抗生素。冀连梅提醒家长,应该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赞成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并且开了抗生素,就应当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而不应当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绝。  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还有一些误区: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其二,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大概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其三,抗生素越新越好,一进医院就要求医生开三代头孢。事实上,抗生素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  ★迷信中药无毒无副作用  西药由于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因此西药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中药由于是祖国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不代表安全。100%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100%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来强身健体,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几种药同时吃,中西药混吃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造成肝肾损伤。如果病情需要多药同服,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例如,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我们一般建议服用两种药物的间隔时间至少1个小时。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例如,退烧用对乙酰氨基酚,但这个成分同时也存在于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如果退烧的同时还服用复方感冒药,就有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由此造成肝损伤。再例如抗过敏的扑尔敏,这个成分在很多复方感冒药里存在,成分列表里可能写的是氯苯那敏,如果家长们不知道扑尔敏的成分就是氯苯那敏,给孩子服扑尔敏的同时,也服含氯苯那敏的感冒药,很容易造成扑尔敏过量,由此导致孩子昏睡不醒,严重者可造成意识丧失。  ★给儿童服用成人药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的服过觉得有效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冀连梅提醒,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时,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及时减少剂量也不行。  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单位,比如毫升(ml)、毫克(mg)等。有的时候,一些医生还喜欢用简写,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提醒家长们仔细识别。例如,抗过敏的西替利嗪滴剂,2岁以下儿童每次的剂量是0.25ml(相当于2.5mg),有些医生喜欢写2.5mg,如果把这里的2.5mg错看成2.5ml,那给孩子服用的量就达到中毒量了,严重者会导致儿童死亡,美国报道过这样的例子。泰诺林在中国市场上有两个浓度的产品,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是160mg/5ml,而滴剂是500mg/5ml,如果家长不仔细核对浓度,很容易给错剂量。去年6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就已经要求泰诺林生产商将这两种剂型统一成160mg/5ml,美国市场不再有500mg/5ml的剂型。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措施,因此建议家长们在家里只备一个浓度的泰诺林。  ★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例如,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是复方成分药品,含4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现在不主张给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儿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只需用退烧药将体温控制在38.5℃以下,一般5~7天就可自愈。对于儿童高烧不退,我们一般建议使用泰诺林,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则可能烧没退下来,反倒给儿童带来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不利于恢复体力,反而使病程延长。药品包装相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同一家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例如,儿童常用药泰诺林滴剂,美林滴剂和艾畅滴剂,是同一个药厂生产的3种不同药品,但最近发现它们的外包装越做越像,不仅是尺寸大小相似,连颜色都趋于一致。所以,家里备了同一药厂不同药品的家长也需格外小心,给孩子用药前切记仔细核对,必要时找人核对,以避免拿错而给错药物。  ★保健品当糖吃  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红火,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儿童,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例如,不少妈妈给孩子“海淘小熊糖”,这是一种儿童型多种维生素,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孩子们很爱吃。国外有多个小熊糖过量的案例报道,都是趁父母不注意儿童误服的。提醒家长们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要告诉孩子这不是糖,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  ★洋货一定好过国货  由于中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家长们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其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比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FDA曾就它的口服补充剂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不含外用剂型,因此外涂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  其二,由于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例如有人海淘了缓解出牙不适的药膏,成分列表里含苯佐卡因。事实上,因这个成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和美国的FDA都曾经向公众发过警告,禁止将含此成分的药膏用于2岁以下儿童。
远离三类药,给宝宝最好的保护在早孕期,99% 的药物都适用于我前面提到的“全或无”的理论,未必会给胎儿带来伤害,但不容忽视的是,确实存在几种不适用于这个理论的特例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利巴韦林、异维A 酸(曾用名:异维甲酸)以及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的疫苗。由于这些特例药物在人体内的清除半衰期长,身体要把药物完全从体内排出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同时这些药物又明确致畸,所以不仅孕妈妈,连备孕期女性也绝不可接触,否则药物残留在体内会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即使接触1% 的利巴韦林,也存在致畸风险有一段时间,微博上不断有网友询问我:利巴韦林是抗生素吗?能用它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吗?这个药治疗轮状病毒安全吗?从那时开始,我才意识到这个药在国内滥用相当严重,有必要讲一下这个药在国外的使用情况以及它的副作用。利巴韦林俗称“病毒唑”,就因为俗称里带有“病毒”二字,就把大部分中国人带沟里去了,以为它对什么病毒都管用,于是就滥用这个药治疗各种病毒引起的病。这里说说它在美国的使用情况,或许会对我们有些启示作用。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的老药,不属于抗生素,在美国没有针剂,只有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其中雾化方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只批准它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早产儿、有肺部基础疾病的住院病人的感染,通常不用于治疗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毒性感冒。另外,利巴韦林的口服方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它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不推荐给3 岁以下的幼儿使用。普通病毒性感冒和轮状病毒感染等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可以自愈的疾病,通常不主张使用抗病毒药物。一般治疗选择是对症支持疗法,出现什么症状就治疗什么症状,所以利巴韦林并不适用于治疗这些疾病。由于利巴韦林是老药,对它的临床研究很多,因此收集到的副作用也很多。用于儿童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厌食、失眠、贫血、头疼等。除了常见的副作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关于这个药有严重副反应的警告,其中第一条就是:对胎儿有致畸性!即使接触低至1% 的治疗剂量也会产生明显的致使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因此育龄女性及其性伴侣应该在使用这个药的6 个月内避免怀孕。怀孕中的医务人员也应避免为病人操作利巴韦林的雾化吸入。鉴于其诸多需要监测的副作用,在美国它是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并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同时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要求医生给患者开这个药物时,必须提供给患者一份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审核批准的患者用药教育资料,这份资料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患者服用时的注意事项。由此可见,备孕女性及怀孕6 个月以内的孕妈妈绝对不可以接触利巴韦林。如果有医生为你开具这种药物,你可以尝试着和医生沟通以上信息。就曾经有微博上的粉丝和我说过,她和医生交流时,谈到这些,医生非常谨慎地为她换了药物。可见,我们自己掌握一些用药常识,主动保护自己,是多么重要。目前国内还有一种利巴韦林滥用的现象不容忽视,即使孕妈妈不直接使用药物,也可能会从别的途径接触到。曾经有网友在微博上告诉我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即某些幼儿园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在每天晨检时给小朋友们喷利巴韦林,这是让人非常震惊的事情。看了前文你肯定已经意识到幼儿园不应该给小朋友每天喷利巴韦林,因为它不是一个预防性药物,不能像疫苗一样来预防疾病,同时也可能会对小朋友的健康造成伤害。另外,幼儿园里已经怀孕的老师和备孕的老师,要是不知道这种药对她们以及宝宝的潜在危害,每天给自己班级里的小朋友喷这种药,会给她们带来灾难性的伤害。不仅如此,这种滥用还会造成另外一种潜在危害:在幼儿园每天喷了利巴韦林的小朋友回家之后,如果密切接触了正在备孕或者已经怀孕的妈妈,都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口服异维A 酸类祛痘药后,需避孕3 个月对于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来说,由于他们的青春在战火中度过,因此很多人的记忆里会有着难以忘怀的战斗的青春;而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虽然没经历过战火硝烟,但很多人的记忆里也会有难以忘记的有关“战痘(青春痘)”的青春,此“痘”非彼“斗”,但当恼人的青春痘反反复复、生生不息时,同样折磨人。当单纯清洁皮肤以及控制饮食解决不了青春痘时,爱美的青年男女们往往会寻求药物的帮助。异维A 酸类药物便是治痘的药物之一。它是维生素A 的衍生物,在全球已上市20 余年,是治疗青春痘的有效药物,包括口服制剂异维A 酸胶丸(曾用名“异维甲酸”)和外用制剂维A 酸(曾用名“维甲酸”)、异维A 酸。该类药有明确致畸胎作用,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者新生儿先天性缺陷,包括神经畸形、颅面部和心血管畸形等。如果不是患有结节囊肿性青春痘之类的重症或者出油特别多,一般不需要口服异维A 酸类药物(如泰尔丝),尤其是育龄女性。不得不口服异维A 酸胶丸时,服药后3 个月内不能怀孕。外涂维A 酸、异维A 酸药膏时,停药的时间可以稍微短点,但也需要停药1 个月以后才可以考虑怀孕。口服异维A 酸胶丸一次的剂量就足以导致胎儿畸形,因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推行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三种:第一,此药只能凭医生的处方购买,而且医生开出的处方有效期仅为7 天,超过7 天再去取药时,药师会拒绝发药并告知病人重新看医生开处方;第二,患者到药房取这种药时,必须提供有效的未孕证明才可以拿药;第三,患者必须在用药前后1 个月和服药期间采用2 种以上避孕方式(如口服避孕药+ 戴避孕套)避孕。但这种药在我国的一些药房却可以不用处方就买得到,实在令人担扰。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3个月内不宜怀孕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减毒活疫苗后,3 个月内是不能怀孕的。
风疹又叫德国麻疹,它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儿童,成人也会得这个病。它对孕妈妈影响非常大,可导致流产、早产、胎死腹内。侥幸存活下来的胎儿,也多为低体重儿,而且还可能伴有多种先天性疾病,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心内膜炎、溶血性贫血、聋哑、智力障碍等,感染此类病毒的婴儿1 年内死亡率高达10%~14%,有些疾病甚至延迟至数年后才显现出来,被总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因此,孕妈妈一旦不幸感染了风疹,通常不得不痛苦地放弃胎儿。其实,风疹是可以预防的。除了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户外锻炼等措施外,育龄女性接种预防风疹的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接种一次,免疫力可以持续5 年以上。按照国际优生优育标准,青春期女孩如果血液化验风疹病毒抗体IgG呈阴性,要进行风疹疫苗接种;育龄女性孕前检查时也要检查风疹病毒抗体IgG,如果是阴性结果同样要进行接种。我之所以将麻疹、风疹、腮腺炎这3 种疫苗写在一起,是因为目前在国内没有单独的风疹疫苗,一般一打就是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减毒活疫苗或者麻疹、风疹二联减毒活疫苗,通常用于幼儿的预防接种,在预防保健科应该可以获得。如果你备孕时血液化验提示风疹病毒抗体IgG 阴性,你可以注射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获得抗体,但一定要在接种3 个月后备孕。因为这个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病毒还有一定的活性,接种后大约需要3 个月的时间活病毒才能完全从人体清除,因此注射风疹疫苗后3 个月内不宜怀孕。另外,孕妈妈一旦接种风疹疫苗,将会和感染风疹病毒一样对胎儿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孕妈妈千万不能接种风疹疫苗。说到这儿,可能大家对接种疫苗比较谨慎了,担心宝宝接种这种疫苗会不会有严重不良反应。不会的,这个疫苗虽然是活疫苗,但它是减毒的,只是可能对孕妈妈肚子里的宝宝造成致畸的影响,不会对出生后的宝宝有影响。
那是不是孕期什么疫苗都不建议接种呢?也不是。有两种疫苗目前还是主张孕妈妈接种的。其一是狂犬疫苗,如果孕期不幸被狗咬了,一定要及时就医去接种狂犬疫苗。一个理由是这个疫苗是死疫苗,不会对肚子里的宝宝造成影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可能大家都知道,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100%,没有任何药物以及医疗手段可以治疗,因此必须提前接种疫苗来预防得上这种可怕的疾病。另一种疫苗是流感疫苗,这是一种死疫苗,不具有引发流感的活性。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学证据表明,孕期接种流感疫苗的受益要明显大于风险,不仅保护孕妈妈,也保护腹中胎儿。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没有一种药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经常有家长在微博上给我留言咨询手足口病的预防,有人问:“一同事告诉我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宝宝从外面玩耍回家后给他洗手、洗脸、换衣服,然后再给他喷儿童型的开喉剑喷雾剂。说这是儿科医生说的。开喉剑喷雾剂能这么使吗?没病也喷这个预防合适吗?”也有人问:“宝宝的幼儿园每天晨检的时候都往宝宝嘴里喷一种叫利巴韦林的药,说是预防手足口病,安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凸显了整个社会对手足口病的认识误区。就目前的医学进展,作为专业药师,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哪种药可以预防手足口病,而上述提到的开喉剑和利巴韦林都不属于疫苗的范畴,起不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滥用反倒会带来新的疾病(参见第018 页“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不治感冒”的相关内容)。另外,手足口病有那么可怕吗?家长们多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基本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手足口病多发生在6 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以手足口病预防的重点在幼儿园。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 天,没有明显的预兆,多数患儿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出疹子的同时,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只要对症护理,1~2 周多数可自愈
跟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样,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例,病症都比较轻。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手足口病就只能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手足口病患儿身上表现出了高烧症状,就给患儿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2 周可以自愈。
但也可能会出现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患儿,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1. 持续高烧不退,2. 频繁呕吐,3. 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4. 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5. 呼吸困难。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实际上是肠道病毒。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不代表就不会得第二次,所以即使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手口、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所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对输液治感冒说“不”作者:冀连梅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 拒绝为患儿开吊瓶,年近七旬的老医生竟被打伤!最近的新闻让人难过。有点小毛病就该输液吗?有点小感冒就该用抗生素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主动了解常见病和药品使用的知识,先从阅读一本书做起。★从乡村到城市,到处吊瓶“林立”
今年春节,我去云南的一个小山村旅游,住在一个乡村医生开的客栈里。据说这位村医是中医世家出身,家里常备着一些从山上采来的草药。傍晚时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聚集在客栈的小院里聊天,身兼客栈老板的村医便拿出自采的草药为我们调配茶饮,时不时还为住店的客人免费号脉。起初我以为他就是个纯粹的中医,但当一个村民走进院子找他输液时,我对他的认识完全被颠覆了。他把村民带到中堂的沙发上坐下,简单地询问了村民几句后,便用刚刚为我们泡过茶的手熟练地为村民调配药品,扎针挂吊瓶。扎上针后,村医就坐在中堂里陪着村民东拉西扯地聊家常,聊得热火朝天,如果不是一个输液的瓶子那么明显地挂着,根本看不出这是医生在为病人治病。中堂的门一直敞开着,我坐在院子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村民走后,我问村医:“刚刚那个人怎么了?看起来不像得了很重的病。”村医回答:“没大毛病,普通感冒发烧。”“一定要输液吗?吃点退烧药不行吗?”我问。“吊水来得快,病人自己也要求吊水。”他答。我本想和他说“普通感冒发烧不应该滥用输液,所谓吊水来得快不过是暂时控制了发烧的症状,并不能把普通感冒病毒从身体里清除出去”之类的话,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这是村医和村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儿,我一个外地游客的话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这样想想也就忍住了没说。之所以在这里记录下这件事情,是想道出一个无奈的社会现实:在媒体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普及滥用输液有风险的今天,中华大地几乎每个角落都在继续上演着滥用输液的剧情!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你无力改变某些不良医疗现状,那就试着改变自己,用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先把自己武装起来,弄清楚自己经常得的小毛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以便能及时规避在这些小毛病上被滥用输液的风险。 ★抗生素注射液和普通感冒治疗,风马牛不相及滥用输液最经常发生在治疗小病普通感冒上。国外的统计数据表明,学龄前儿童每人每年患普通感冒的平均次数是5至7 次,成人每人每年患普通感冒的平均次数是2至3 次,由此可见,普通感冒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得的疾病,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疾病。按理说我们应该最懂这个病,但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弄懂普通感冒是怎么一回事儿,因此滥用抗生素输液治疗普通感冒的例子才会比比皆是。普通感冒在医学上的名称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上感”),上呼吸道包括鼻、口、咽、喉,也就是说从鼻子到喉咙这些部位的急性感染都算感冒,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发烧、头疼、嗓子疼、咳嗽等,明确的致病原因就是病毒感染。随着普通感冒病程的进展,有少数病人可能会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是在明确有细菌感染时才用,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普遍提前预防性使用。事实上,感冒后是否会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取决于入侵身体的病毒的毒力以及被病毒入侵的个体的自身免疫力,和是否提前使用抗生素没有半点关系。前文说过了,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细菌等致病菌感染的,对病毒没有作用,因此用抗生素输液去治疗普通感冒属于滥用抗生素行为。这种滥用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前文也已经讲过了。因此我们应该对滥用抗生素治疗普通感冒坚决地说“不”,对以输液的形式滥用抗生素更要说“不”。
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不治感冒或许你会说,现在明白了,抗生素是杀细菌的,不能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那用抗病毒的药去治疗普通感冒应该对吧,所以普通感冒咱就输抗病毒的药吧。很多人这样想也就这样做了,因此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在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有市场,广泛滥用于治疗很多与病毒相关的甚至可以自愈的疾病(像普通感冒、轮状病毒感染等)。最触目惊心的是有些哺乳期的妈妈因为普通感冒也被输了利巴韦林注射液。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问题是在网上遇到一位哺乳期妈妈,她留言问我输完多久能哺乳。我从事药师工作十几年,从来没接触过利巴韦林的注射液,我工作过的几个药房也都没采购过这个药品。于是我上网去查中文说明书,发现说明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利巴韦林有少量药物由乳汁排泄,且对母子二代动物均具毒性,因此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需暂停哺乳,乳汁也应丢弃。”单看这一句,似乎只需在用药期间暂停哺乳,停药就可以哺乳。但作为专业的药师,我不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因为我知道人体不是一根直直的水管,不是水龙头一关掉水管里就没水了,药物在人体的代谢排泄远比水管排水复杂得多。再看说明书里的药代动力学项中写着“药物在红细胞内可蓄积数周”,正是因为这个药有在体内长期蓄积的这个特性,外加又有明确的对胎儿的致畸性,在美国,利巴韦林只有口服和雾化吸入两种给药剂型,没有注射剂,也就是说没有输液给药的剂型。而且在药品的说明书里注明了这样的话:“即使接触低至1% 的治疗剂量也会产生明显的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因此育龄期女性以及她们的性伴侣应该在使用这个药的6 个月内避免怀孕。怀孕中的医务人员也应该避免为病人操作利巴韦林的雾化吸入。”看到这儿,咱再回到哺乳期妈妈问的那个问题,我实在不忍心告诉她这个药有可能在身体内停留那么长时间,有可能会对吃奶宝宝造成影响,不忍心告诉她原本就不应该为了治疗可以自愈的普通感冒而被输注利巴韦林!那是不是除了孕妈妈和哺乳期妈妈,其他人普通感冒就可以去输利巴韦林了呢?答案仍然是“No”。在美国,利巴韦林的雾化剂型只允许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注意,这里说的是“重度”,而且是气管以下的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原来就有肺部疾病的住院病人的治疗。而利巴韦林的口服剂型只用于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成人的慢性丙型肝炎。我知道可能会有人跳出来说:“这里是中国,别老拿美国说事儿!”那中国是不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呢?我们来参考一下世界卫生组织2013 版最新的《基本用药目录》,在这份目录里,强调了利巴韦林用于儿童时,只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于成人时,除了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外,也只是和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看到这里明白了吧,这个药对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普通感冒)没有作用,因此别再滥用了。
CGWANG原画培训 「零基础全额退费保障」,原画名企委托培训,高薪工作不是梦
别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打开中国老百姓家庭里的小药箱,几乎每家都有几盒“阿莫西林”备在那里。感冒发烧更是习惯性地来一句,吃点“消炎药”,阿莫西林就吃上了。说起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很多人知道(不知道的见文章后面的备注),但却很少能有人意识到阿莫西林就是抗生素,也很少有人知道这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的用法用量,计算出片数后按片卖给患者的,哪允许老百姓整盒整盒备在家里啊!中国老百姓完全是把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等等的抗生素当成包治百病的消炎药用的,因此滥用了抗生素也不知情,而这其中的祸根,正是全民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闹的。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在医生对于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根源,许多人将其归结为老百姓医学知识的缺乏,认为是老百姓滥用造成的,这太冤枉中国老百姓了。要知道,抗生素是处方药,绝大多数人手里的抗生素是从医院里开出来的,医院的医生滥开抗生素处方才直接导致了病人的滥用,在这一点上,我认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方面专家钟南山的看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在中国医院,治疗一般的发烧感冒,有80%都使用抗生素,而事实证明是不需要的。”因此,滥用抗生素主要原因在医生身上,而医生滥用抗生素,有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医术不精。二是医生出于自保心理。三是医生为追求经济利益。先说这第一条医术不精,有些医生自己都没掌握感冒不需要给病人用抗生素的知识,自己都没搞懂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就错误地将抗生素当消炎药开给感冒病人。有个讽刺这类医生的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故事是这样的,在医院里有甲乙两个医生,正在给同一个病人看病,这个病人的脚扭了一下,肿得很厉害,但是皮肤一点没破,也没有发烧等其他症状,甲医生说:给他用些消炎药。乙医生说:皮肤没破,不应该用抗生素。这个乙医生就完全没搞懂甲医生所说的消炎药是什么,错误地理解为甲医生在说抗生素。我想读者里也会有人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去医院看病,医生一看病情就说有炎症,随后问家里有没有消炎药,没有就给你开点,而他所谓的消炎药就是阿莫西林、头孢之类的抗生素,正因为他们这样的行为,老百姓才会把头孢之类的药当消炎药吃!我朋友的妈妈就是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稍微不舒服,不管什么毛病,都要吃点阿莫西林,每次我朋友跟她妈说感冒不要乱吃阿莫西林,她妈都说没事,问她为啥没事,她说医生说了,这是消炎药。她妈不仅自己这样乱吃,还要求身边的其他人稍有不舒服就吃。劝说不仅没用,还会遭致她妈妈的白眼或批评,我朋友也挺无奈的;再说这第二点——医生的自保心理。在医院里,有些医生会遇到主动要求抗生素的病人,医生不给他开抗生素他还跟医生急呢,医生为了自保也就开了。有时候,医生对病人说,你就是普通感冒,回家多休息多喝水就行了,不用开药,有病人能理解,放心地走了,可有些病人就会认为这医生水平太差,生病了怎么能不给开药呢,这不和XX功差不多了吗,追着医生给开点儿药,医生解释不通,也就给开了;第三点医生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已经尽人皆知,在中国的“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价值不能通过自身的技术来体现,而医生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啊,有些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就倾向于给病人多开抗生素,深究起来部分原因要归结到医疗制度。炎症是怎么一回事儿?哪些药属于消炎药?我读过的所有专业类的医药书里,没有任何一本书会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正确的叫法都是抗菌药物,起的作用是对抗感染,而且是对抗由于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后,由这些敏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自然也就消了。消炎的结果是伴随着抗生素与敏感菌做斗争并且取得胜利而来的。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炎症不是敏感菌引发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作用。炎症不是特定的某种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等都可以引发人体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炎症。而抗生素只针对细菌等敏感菌的治疗,对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没有消炎作用。我知道你一定会问:“那消炎药都有哪些?”临床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做消炎药,一类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但请注意,对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而言,可的松类激素是我们人体可以自己分泌的,感冒等引起的嗓子发炎是不需要额外使用消炎药来消炎的,好好休息,提高免疫力可以达到自愈的效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吃不吃药都是一样的病程。对于免疫系统异常的人而言,有时为了控制炎症症状会选用消炎药,但也会区分不同的炎症部位来选用不同的消炎药,比如过敏性鼻炎,常常选用激素类的鼻喷雾剂,而关节炎,则会选择消炎止痛类的布洛芬类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医生的一句“有炎症”不是对疾病给出的诊断,只是描述一个症状。指出具体病因以及受损部位的陈述才是明确的诊断,比如“细菌性肺炎”这样的陈述,明确了病因是“细菌性的”,给出了受损害部位是在“肺部”,而不是其他的部位。甚至更细一点,临床还能检测出是哪种菌感染,不同的感染菌对应着不同的抗生素选择,比如链球菌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是青霉素类的抗生素,而支原体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就是红霉素类的抗生素等等;另外,不同的感染部位也对应着不同的抗生素选择,感染发生在肺部、或者脑内,抗生素对应的选择也会不同,需要考虑具体抗生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富集浓度,比如有的抗生素能穿透血脑屏障在脑内感染部位富集,而有的抗生素则完全被血脑屏障阻挡在外,对脑内感染无能为力。简单总结一句,抗生素是治疗敏感菌感染的、不同的抗生素治疗不同的敏感菌感染、不同的感染部位需要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病人的身体状况做相应调整。看到这里明白了吧,网络上网友们常常问的“如何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该吃哪种抗生素?”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没办法回答的,也不是写篇科普文章就能教会老百姓的,干这活儿得需要接受过多年医学教育、并且有临床实践的专业医生,咱普通老百姓干不了这活儿。既然医生肩负着这么重要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使命,那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到不需要开抗生素时不开,必须开时和病人解释清楚抗生素的治病机理,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句“这是消炎药”来误导老百姓。从源头上纠正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应该从为抗生素正名开始,在此呼吁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解释抗生素这类药时,请别再把它们叫成消炎药!备注:滥用抗生素会怎样?最严重的后果是产生超级细菌(看仔细了,产生的是“超级细菌”,不是“超级病毒”)。什么是“超级细菌”?形象点说就是一些细菌获得了一种或几种针对不同抗生素的盾牌,变得刀枪不入,很多抗生素拿它没办法,它所对应的医学词汇是“多重耐药细菌”。这类细菌在临床上已经有了,只是目前普通人还没有切身经历而已。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一种这类的超级细菌,它的出现是伴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而来的。我们都知道青霉素在1940年代初首次投入临床使用,被称为人类医药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20年后,在1961年,英国就出现了这种不怕青霉素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目前它已经成为各国医院内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深受其害。或许你会说,我身体很好,不去住院,可世事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不发生意外呢?就说几天前吧,我们医院接诊了一个以往身体特棒的病人,旅游爱好者,凌晨四点爬上长城的烽火台去看日出,一不留神脚下一空,滚下来摔成了重伤,做大手术就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住院期间感染上超级细菌,岂不更惨!如果我们国家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不能彻底改观,可能未来超级耐药细菌就不止在医院泛滥了,一旦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大规模出现超级细菌,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超级细菌的牺牲品,而且超级细菌不会识别国界,随着人员的往来,世界上每个角落上的人都可能会受到牵连,那将非常可怕,人类将又是面临一场不亚于大地震、海啸诸如此类的灾难。而大地震、海啸这类的灾难是天灾,超级细菌如果泛滥则是人祸。因此,遏制抗生素滥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湿疹的护理和治疗是一场持久战 作者 :冀连梅湿疹有能断根的药吗?含激素的药膏真的不能用吗?母乳是诱发湿疹的主要原因吗?微博上每天都有人向我询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宝宝湿疹困扰了千千万万的家长,我尽自己所能回复了无数家长有关湿疹的疑问,并将回复过的问答汇总成长文章,通过家长们4 万多次的转发传播给了更多饱受宝宝湿疹折磨的新手爸妈,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现在我将湿疹的护理和用药方面的知识给大家普及一下,希望能帮助更多的爸爸妈妈。根治湿疹,无药可寻湿疹在5 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身上高发,确切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根治湿疹,但50% 以上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湿疹可以自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专业知识,通过科学的护理以及必要的药物来控制湿疹的反复发作,以减轻湿疹对宝宝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不要听信各种偏方秘方延误宝宝治疗。引起湿疹的原因很多,通常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遗传。比如说家族中有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二是过敏。宝宝的湿疹,常与自身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关;成人的湿疹,常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和过敏沾边的疾病,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没有根治的办法。为什么不能根治呢?这要从过敏是怎么一回事说起。过敏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人的身体对正常的体外因素产生的不正常的过度反应。这些正常的体外因素可能是吃了海鲜,或者皮肤接触了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及通过呼吸吸入了花粉、尘螨等东西。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对这些东西不会作出特殊反应,只有某些人的免疫系统不成熟或者失调时,才会将这些东西看成是破坏身体正常功能的“异物”(也就是医学上讲的“过敏原”),进而做出过度反应产生抗体,抗体会留在血液中,一段时间后,身体再次接触到“异物”,抗体就会对抗“异物”, 进而产生过敏反应,释放炎性物质导致皮炎或过敏性鼻炎等症状。由此可见,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不成熟或者失调诱发的疾病,我们不可能采用破坏人体防御体系的方法去治疗,也就没有根治的办法,采取的治疗手段只能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以护理或药物的方式控制症状,预防复发。既然湿疹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家长要有和湿疹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常说母子连心,家长的焦虑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宝宝,给宝宝造成精神压力。精神紧张也是诱发湿疹的原因之一,所以家长面对湿疹一定要心态平和,营造一个愉悦健康的家庭氛围,这样才更利于对宝宝湿疹的控制。做好皮肤护理,治疗湿疹事半功倍英文Eczema 在中文里被译成“湿疹”,导致不少人认为湿疹是由于皮肤太湿造成的,其实恰恰相反,患了湿疹,皮肤特别怕干,要经常保持滋润才行。对于湿疹皮肤的护理,保湿是基础,做好保湿可以事半功倍,甚至轻度的湿疹做好保湿就可以治愈。如果宝宝皮肤只是有点变红,脱皮,或只有几个小疹子的轻症湿疹,可以只用润肤霜护理就能控制,一天多次勤涂润肤霜保持皮肤一直滋润,湿疹就可以消退。我知道有不少家长在网络上海淘湿疹膏,虽然卖家宣称是“湿疹膏”, 但其实绝大多数产品就是海外的一些保湿润肤霜。这类产品在国内也有,没必要漂洋过海去淘。比如贵一点的丝塔芙、雅漾等进口药妆类低敏润肤品,便宜一点的国内皮肤科医生推荐的本土的郁美净、硅霜等都属于这类产品。使用时尽量用软膏或者霜剂的剂型,除非湿疹部位在头皮上,这时需要使用润肤露这种容易涂抹的剂型。因为润肤露多是水包油类的剂型,水直接接触皮肤容易蒸发,水分蒸发后会让皮肤更干燥,保湿时间相对短,因此湿疹的皮肤更应该用油包水类的润肤软膏或润肤霜,保湿时间相对长。除了保湿,还要注意湿疹宝宝的皮肤很敏感,对衣物的要求非常高。接触宝宝皮肤的衣物一定要是纯棉、透气、不起球的衣物,包括宝宝皮肤能接触到的护理人员的衣物也应该是纯棉材质。真丝衣服是不能给湿疹宝宝穿的,也不能让湿疹宝宝接触到真丝制品,否则会刺激湿疹发作。另外,毛、麻、化纤之类的衣物也应避免让宝宝接触到。此外,气温的骤变也是引发湿疹的刺激因素。随着天气变热,宝宝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容易使皮肤干燥而诱发湿疹。应注意给宝宝适当减衣物,夜里少盖被子,室温保持凉爽,同时经常涂抹专为敏感皮肤研制的低敏润肤霜。但不能因为怕热怕干燥,就不给宝宝洗澡。宝宝患了湿疹可以洗澡,但水温要稍微调低一些,37℃左右和体温相当的水温比较合适。洗澡时间尽量控制在15 分钟之内,不能过度清洗,同时不要用刺激性沐浴露。洗澡后应立刻给宝宝擦干身体,及时涂抹润肤霜。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个误区:有的家长认为既然湿疹是过敏引起的,那么只要远离湿疹过敏原就能预防宝宝湿疹;也有人说哺乳期妈妈不能吃鸡蛋和牛奶,否则宝宝就容易患湿疹;还有的老人说很多小孩断奶后湿疹就好了。这些观点并不科学。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食物过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回避这些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预防婴儿湿疹的发生。哺乳期妈妈可以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但不必完全不吃牛奶和鸡蛋。对于轻、中度湿疹而言,查找食物过敏原也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全身大面积湿疹发作的宝宝才需要考虑食物过敏的原因。避免复发重在护理,注重皮肤的保湿滋润,注意避免刺激,比如避免丝、毛等物品接触皮肤,避免皮肤过热出汗,避免过度日晒,避免使用碱性皂液等。别轻易给宝宝断奶,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宝宝长湿疹不一定影响生长发育,但宝宝缺营养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另外补充一点,湿疹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证,湿疹不严重的话可以正常接种疫苗。只有处于严重顽固性湿疹的急性期才需要推迟接种疫苗。治疗湿疹,外用激素药膏为首选国内外的临床经验均表明,对于轻度湿疹,可以用低敏保湿润肤霜来治疗,但对于中、重度湿疹的治疗,外用激素药膏是首选。可是用关键词在百度上检索“湿疹”和“激素”,显示出来的绝大多数信息是不要使用激素。这样的信息很容易误导家长,延误宝宝湿疹的治疗,使得最初很容易控制的小面积湿疹拖成了难治的大面积湿疹。再加上“激素”二字常让人联想到“性早熟”“内分泌失调”等,家长们本能地选择回避,唯恐用药后对宝宝产生抑制生长等副作用。其实,作为外用药的激素药膏并不存在上述家长联想到的副作用,通常只有长期大剂量口服激素或者注射激素,才会产生累及内分泌系统而抑制生长的副作用,而治疗湿疹一般不主张用口服或者注射的激素。外用激素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仅局限于皮肤,最严重的副作用是激素依赖性皮炎,而产生这类严重副作用的前提也是长期、大剂量滥用强效激素药膏,而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只可能会出现皮肤变薄和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另外,即使不用激素药膏,患湿疹的皮肤在恢复期也会有皮肤色素的改变,这种情况是疾病自身引起的皮肤颜色变化,不一定是激素造成的色斑,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斑会慢慢褪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激素类药膏有很多种,但强度是不一样的。1% 氢化可的松和尤卓尔强度相当,相对较弱。力言卓的有效成分是0.05% 的地奈德,属于中等强度激素。通常医院自制的外用地塞米松药膏属于弱效激素,但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地塞米松属于中强效的激素。常用的外用激素由弱到强排序是:正规大医院自制的含地塞米松的药膏→1% 氢化可的松、0.1% 丁酸氢化可的松(尤卓尔)→ 0.1% 糠酸莫米松(艾洛松)、0.05% 地奈德→倍他米松→氯倍他索。治疗幼儿湿疹,通常不会选用最后两种强效激素,一般1% 氢化可的松就可以止痒消炎,遗憾的是1% 氢化可的松中国市场上没有,因此我们常用和它强度相当的尤卓尔。当需要比尤卓尔更弱的激素时,可以咨询药房,通常药房会自己配制。对于就医不便的患者,可以用温和无刺激的润肤霜来稀释尤卓尔,稀释比例为1∶1 或最低4∶1。人们熟知的0.025% 的醋酸氟轻松属于含氟的中等强度的激素,不建议给宝宝用。同时含氟的激素也不建议成人在脸上使用,容易造成色素沉着,留下色斑。使用弱效的外用激素时,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不需要逐步撤药。激素药膏是治疗湿疹的一线药物,免疫抑制剂是二线选择,如他克莫司。当严重湿疹需长期使用强效激素时,为避免激素带来的副作用,会短期或间歇性使用他克莫司类药以避免长期使用强效激素药膏。或者在眼睛、生殖器等敏感部位用药时,为避免使用激素药膏吸收过多导致副作用,也会短期或间歇性使用他克莫司类药物。他克莫司类的产品说明书里有一项警告,指出此类药有导致皮肤癌的风险,这是一个需要平衡考虑的因素。只有当它带来的收益大于风险的时候才会考虑。对于宝宝来说,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药物。使用激素药膏的注意事项宝宝湿疹外用激素药膏的使用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第一,治疗时尽可能选用弱效的药膏,除非是控制中、重度湿疹的急性发作,此时可以选用稍微强效的激素药膏短期使用,一旦急性期症状控制住了,再换成弱效的激素药膏维持治疗。第二,激素类药膏一般每日涂抹仅需1~2 次,涂的次数不能太多。如果湿疹症状比较轻,一天涂一次就能达到止痒和消退红疹的目的,那就应该只涂一次,如果症状控制不理想,最多一天涂两次。这类药膏维持疗效的时间都比较长,如果涂的次数过多,不仅不会大幅度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出现副作用的风险。第三,全身涂抹时,使用面积尽量不要超过体表面积的1/3。全身大面积涂抹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同时,如果是全身大面积爆发湿疹,应考虑食物过敏等因素,要查找出原因并加以避免。第四,家庭自行护理湿疹时,激素药膏使用时间以5~7 天为宜,若7 天后湿疹症状没有改善,要及时看医生评价病情和调整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激素药膏的使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要严格遵医嘱使用。第五,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膏,每种药膏之间涂抹的时间要间隔半小时以上。例如用激素药膏尤卓尔的同时也需要使用抗感染的药膏百多邦,二者就要间隔半小时涂抹。治疗湿疹的其他药物和说明对于轻度湿疹,用低敏的护肤霜经常保持皮肤滋润可以控制;对于中、重度的湿疹,保湿的同时需要配合使用弱效外用激素,对于有破口流水合并细菌或者真菌感染的湿疹,则需要联合使用抗感染的药膏,如百多邦治疗细菌感染,派瑞松治疗真菌感染。宝宝痒得厉害时,可以口服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类抗过敏药止痒。这三种药的区别在于,扑尔敏属于一代抗组胺药,止痒的效果会稍微强些。但一代抗组胺药(同属这一代的抗过敏药还包括苯海拉明和赛庚啶)有使病人嗜睡、乏力这样的不良反应,适合睡前服。为减轻一代的不良反应,二代抗过敏药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应运而生。除了嗜睡、乏力的不良反应小外,二代还有长效的作用,通常一天只需服用一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这部分内容是针对宝宝湿疹的,但这里涉及的湿疹治疗、护理以及用药同样适用于成人湿疹,唯一的区别是在激素药膏的选择上,成人严重湿疹可以选用激素强度更大的药膏,如氯倍他索等,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自行长期大量使用强效激素容易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护理上都需要注意避免日晒、过热等物理性刺激,避免刺激性洗护用品的化学性刺激,避免海鲜、辛辣食物的饮食刺激,以及紧张、焦虑等的精神刺激。治疗湿疹,我主张去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按治疗指南使用药品,不要把外用激素想象成洪水猛兽,也不要滥用强效激素药膏,更不要轻信所谓的纯中药不含激素。有报道称,在英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中医诊所,经常会有所谓的不含激素药膏被检测出含有地塞米松之类的激素,在中国,某些宣传无激素的湿疹药膏里偷偷摸摸违法添加激素的情况更严重。与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滥用激素药膏,不如明明白白合理使用激素药膏。
我想请教您,我家宝宝现在是7个半月,流鼻涕流了两个月了,一直不好,请问您有什么解决的的方法么,谢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天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