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

20分钟后,男子终于被围观群众和前来交警叫醒。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两周,引得不少村民前去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近年来,脂肪肝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在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已经超越慢性病毒性肝炎成为第一大肝脏疾病。
  日前,在赛诺菲中国召开的TOWARDS临床研究启动会上,与会专家强调,NASH与代谢综合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目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患病率和严重性被严重低估。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以慢病管理的理念来开展NASH的治理工作。
  非酒精性脂肪肝危害全身多系统
  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介绍,NASH是指除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其疾病进展可以由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致一部分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目前,NASH已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年,美国肝硬化患病率几乎翻倍,而NASH是主要的“贡献者”之一;年,英国NASH相关肝癌病例急速攀升,至2010年已成为肝癌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则指出:“过去,在我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病毒性肝炎占主要地位,而现在随着不断控制,乙肝和丙肝的患病人数和发病率已有所降低。而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NASH等非传染性肝病的发病人数却越来越多。”目前,我国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成人NASH患病率为15%左右。
  更为严峻的是,NASH还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约2/3的肥胖症及1/3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SH。贾继东强调:“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仅是肝病,其内涵可从‘肝’向外延伸至全身多系统,因此,可将其视为全身性疾病的早期介导者。”
  范建高表示,NASH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之一。所谓“代谢综合征”,是指以内脏型肥胖为中心,以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和全身性炎症为共同发病机制,涉及全身各系统的一组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范建高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有48.2%的人合并脂肪肝。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两位专家均认为,NASH及其严重性与代谢紊乱程度密切相关。
  积极管理非酒精性脂肪肝
  范建高表示,原本我们以为,通过疫苗的普及和新药的研发,可以将肝病的致死率降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肝炎不是病毒性肝炎,越来越多的肝硬化、肝癌、肝衰竭中查找不到肝炎病毒感染的痕迹。这是因为,除了过量饮酒以外,更多的原因是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对肝脏造成的损害。目前,全球不论是横断面研究还是纵向研究,都已经证实了代谢综合征与NASH是密切相关的。
  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和血脂异常等这些代谢综合征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同时出现,后果就更为严重,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死亡四重奏”。范建高指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害在于促进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据统计,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3倍。目前,代谢综合征并不少见,据资料报道,美国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4%。根据我国糖尿病学会的调查,我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因此,积极应对NASH,对于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大有裨益。
  但是,贾继东强调,尽管NASH发病率高、危害大,却并未引起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国外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非肝病专科医生认为一般人群的NASH发病率不到10%;有超过7成的非肝病科专科医生认为肥胖人群中NASH发病率不到50%。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代谢高危患者对NASH的知晓率不足30%。对于患者而言,NASH的特点是症状较少,感觉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对这一疾病及其发展阶段缺乏认知。所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NASH,提高医生和患者对该病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贾继东建议:应当以慢性疾病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来管理脂肪肝,做到提早预防,积极就诊,规范治疗。引起脂肪肝最主要的原因是能量过剩、代谢紊乱,因此肥胖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到现在为止,脂肪肝的药物治疗手段是有限的,主要应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运动方式等。因而,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就需要多个学科共同为患者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首先,要教育包括消化科、肝病科、传染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等在内的相关专业的医生,共同针对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肝脏代谢综合征(包括脂肪肝)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和观察,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TOWARDS研究寻找中国证据
  目前,国外已有部分研究将NASH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研究两者的关系,而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和证据。为了明确NASH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提高医生和患者对这一慢性疾病严重性及不良后果的认知,为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及时、规范治疗提供基于我国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的全面证据,赛诺菲中国启动了TOWARDS临床研究。该研究主要在已经经过肝活检确诊的NASH患者中开展,研究代谢综合征和伴或不伴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之间的关系,为帮助医生通过综合一些非创手段(如肝酶水平、肝脏硬度值、B超等),来评估NAS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据赛诺菲中国医学部健康药业及商务和成熟产品医学总监李广志介绍,TOWARDS研究将邀请全国范围内拥有足够参与试验设备条件,具有科室、地域代表性并能入组相当数量合格病例数的20余家医院的NASH中心参与,并在经过伦理审核后,进行医生研究方案培训和患者筛选,完成方案规定数据的收集,并将对480例受试者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范建高说,两年之前专家们就进行了多次讨论,包括这次研究,都得到了赛诺菲公司的大力支持。因为研究的涉及面很广,尽管能够获得的有效病例不一定很多,毕竟肝活检对一个脂肪肝的患者来讲,相对来说不容易。所以赛诺菲公司启动这样一个公益项目,将能够对临床医生和中国的脂肪肝患者有帮助。他说,该试验是对于我国NASH疾病现状及其严重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科学的研究,将提供并汇总分析NASH病理学数据及代谢综合征的一手临床资料,帮助肝病及非肝病医生增强对NASH的关注并提升疾病诊疗和管理水平。贾继东认为,如果我们能高质量地完成这一横断面研究,把大部分转换成队列研究,提供基于我们的科学依据。我国也将会在NASH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文/中国医药报记者 白毅
  图/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以上为《中国医药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自助获取转载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 正文
5点区分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
已经成为现代人常见的代谢疾病,据统计数据显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等常见富贵病比肩。脂肪肝又可依据是否有大量饮食史而分为酒精性脂肪性(alcoholic fatty liver,AFL)及非(NAFLD),其中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ALD)的一种类型,酒精性肝病是全球发病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转化为甚至肝癌的几率也远远超过了非酒精性脂肪肝。那么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两者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呢?一、发病机制NAFLD发病机制主要是与IR、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化应激,遗传变异和代谢改变及细胞损伤的易感性等相关。NAFLD的 IR主要表现在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敏感性降低。由于IR产生糖代谢障碍,脂肪动员增加,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肝脏对脂肪酸的合成,结果使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蓄积在肝脏,远远超过了肝脏的运输处理能力,于是便转化成脂肪沉积在肝脏中。脂肪肝不仅与代谢综合征所有组分高度相关,又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IR所造成的肝脏葡萄糖、极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和凝血因子产生过剩,增加了CVD的额外风险。此外,饱和脂肪酸还可能通过上调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启动内质网应激从而诱导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凋亡,并最终导致肝功能障碍。ALD主要是乙醇及其衍生物的代谢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诱导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肠源性内毒素、炎性介质和营养失衡(尤其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激活枯否细胞在ALD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肠源性内毒素与脂多糖结合蛋白、可溶CD14等血浆蛋白结合,再与脂多糖结合形成脂多糖-脂多糖结合蛋白复合物。脂多糖显著增加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转录与释放,炎性因子产生放大炎症效应,刺激星状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另外,乙醛可与多种蛋白形成的乙醛加合物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起免疫损伤,导致包括蛋白酶在内的重要蛋白质以及DNA的损伤。NASH和AH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即“二次打击”学说。酒精、肥胖、糖尿病等因素作为初次打击,通过氧化应激促使反应性氧化物增加,而诱发肝脏脂肪聚集。在氧化应激相关的脂质过氧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使脂肪变的肝细胞发生第二次打击,造成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这也解释了临床中存在的 ALD与NAFLD重叠现象。二、流行病学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虽然存在地域差别,但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有10%的亚洲人患有NAFLD,且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纯性脂肪肝有较好的预后,而10%~15%的NASH将发展为肝纤维化及相关肝硬化。在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代谢紊乱人群中,NAFLD发病率则更高。日本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25%的糖尿病患者伴有NAFLD的存在,其中NASH超过30%~40%,虽然人群肥胖的发生率低于西方国家,但NAFLD的发病率与之相当。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ALD包括了轻症ALD、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欧美国家嗜酒人群中ALD发病率高达84%,其中20%~30%可发展为肝硬化。厉有名等报道浙江人群饮酒率为 26.96%,ALD的发病率为4.34%,AFL、AH和AC的发病率分别0.94%、1.51%和0.68%。饮酒量、饮酒方式、性别和种族等因素对 ALD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影响。中国人群ALD和NAFLD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广州市自然人群的调查结果发现,NAFLD和ALD的患病率分别为15%和0.4%;对上海市3175名成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两者分别为15.35%和0.79%。但对沈阳市成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两者均高于南方省市,分别为22.39%和 15%。三、诊断1、饮酒史: 饮酒史可能是鉴别NAFLD和ALD的重要条件。2010年最新修订的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规定,NAFLD诊断需满足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 140 g/周(女性& 70 g/周);ALD诊断标准包括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 ≥40 g/d,女性 ≥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 80 g/d。同时,饮酒是NAFLD诱发和加重因素,而肥胖也是ALD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不能单凭饮酒量的多少来区分NAFLD和ALD,主要还是发病机制不同导致了这两种疾病。当然,有时也不能忽略酒精滥用和代谢因素并存的可能。2、临床表现: 两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ALD更容易出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表现,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饮酒后腹泻、乏力消瘦、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腔积液、贫血等,特征性的体征还包括腮腺肿大,掌腱膜挛缩症以及男性女性化体征。同时,ALD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NAFLD常表现为右上腹的胀痛、不伴体重减轻的腹泻、易疲乏等症状,多毛症和不孕不育(女性多囊卵巢)也比较常见,70%以上的患者存在超重。此外NAFLD常伴发与IR相关的CVD、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肝脏本身的损伤表现反而退其次。3、影像学检查: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在脂肪肝的诊断上都有重要的作用,虽不能确定脂肪肝的具体原因,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仍显现出一定的特征。如ALD患者较 NAFLD患者更容易出现终末期肝病,前者影像学可见肝脏硬化性改变比较明显,常常伴随有失代偿期的表现,如食道静脉曲张、腹水等。日本学者对比AC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发现AC患者尾状叶增大及肝右叶下段切迹显像比较多见。ALD患者甚至由于增大的肝左叶或肝尾状叶压迫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而出现假性Budd-Chiari综合征。而NAFLD患者失代偿期的表现极少,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远超过ALD患者。4、组织学检查:ALD的炎症一般比NAFLD重,且存在一些特异的组织学特征,包括硬化性玻璃样坏死(指同时出现中央静脉周围致密纤维化,Mallory小体聚集及腺泡3带肝细胞坏死)、肝静脉闭塞灶、酒精性气球样变(腺泡3带小泡脂肪变性)和胆汁淤积。而NAFLD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糖原核、脂质肉芽肿及蜡质样细胞。Sanderson和smyrk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肝组织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和胰岛素受体来鉴别ASH和NASH,前者是后者负性调节的一种蛋白,其表达的增加见于肥胖者,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该检测能鉴别出70.0%和87.8%的临床确诊的ASH和NASH病例。虽然该方法并未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验证,但也为NAFLD和ALD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5、生物化学检查:转氨酶的升高是NAFLD最常见的生物化学异常,通常高于正常值上限的1~4倍,其中ALT水平往往高于AST,AST/ALT比值通常 &1;由于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可使酶的活性因子维生素B6下降,且肝组织内ALT比AST活性受到抑制更显著,致使ALD患者的 AST/ALT&2,如果比值 &3则更能区别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γ-谷胺酰转移酶(GGT)升高是ALD的重要特征,酒精本身有诱导肝细胞合成GGT增多的作用,同时又通过损伤肝细胞微粒体,使其释放GGT入血,因此升高幅度较NAFLD患者更大;如果排除酒精因素,GGT的升高与CVD密切相关。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升高、血清糖缺陷转铁蛋白阳性是ALD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戒酒后可显著改变。其他指标如胆红素、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水平的异常,ALD较NAFLD更多见,表明 ALD的肝脏损伤更为严重。美国学者提出了ALD/NAFLD指数(ALD/NAFLD Index,ANI)来鉴别酒精性的肝损伤,该模型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AST/ALT、人体质量指数及性别指标计算出ANI值= -58.5 + 0.637 × 平均红细胞体积 + 3.91 ×(AST/ALT)- 0.406×人体质量指数 + 6.35(如果为男性),若ANI值 &0,则倾向于ALD的诊断。尽管该指数准确率很高,但对于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较高的患者仍不适用,因为MCV及AST/ALT的升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中也可见。四、治疗NAFLD和ALD的致病因素、自然转归及预后都不相同,因此治疗的策略也有差异。NAFLD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和CVD,因而其首要的目标是改善IR,纠正代谢紊乱,然后是减少肝脏脂肪沉积,避免NASH和肝功能失常。治疗策略包括减肥、运动、饮食及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有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及抗炎保肝等,疗程一般为6~12个月,而需要肝移植的病例相对较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匹格列酮还是罗格列酮对NASH特别是其肝纤维化的防治都无明确的效果,NASH患者肝病治疗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虽较安慰剂组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同样无助于NASH相关纤维化的消退。严格戒酒和营养支持是ALD患者主要治疗措施,对AH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如糖皮质类固醇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抗氧化及抗炎、抗肝纤维化治疗也同样重要。重症AH及终末期AC患者肝移植可能是其重要的选择。五、自然转归NAFLD与ALD的自然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大多数NAFLD患者在发生肝硬化前可能已有动脉粥样硬化,而后者相关的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对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肝脏本身,因此CVD是影响NAFLD预后的重要因素。Matteoni等对132例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NAFLD患者随访8年,发现死亡原因中CVD与肝病并列第二,仅次于肿瘤。AH、AC及AC基础上的肝细胞癌是ALD主要的死亡原因,它的预后与饮酒密切相关,早期的戒酒后可完全恢复;对代偿期AC,持续饮酒者的5年生存率(70%)显著低于坚持戒酒者(90%);AC基础上发生AH的患者,4年的病死率超过60%。肝功能一旦失代偿,持续饮酒的ALD患者5年生存率最好的只有30%。此外,AH患者全因病死率并不显著低于NASH;与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AH、AC相比,NASH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对缓慢,早期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无论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酒精性脂肪肝对于身体的危害都是无法估量的,同时两者都属于脂肪肝的类型,脂肪肝通常又是由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引发的,因此,预防脂肪肝关键要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都要注意日常养肝护肝,否则都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那么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养肝护肝呢?1、有规律地生活对脂肪肝患者有重要意义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临床尚无对症药物,现有的治疗方案多以将血脂为主,对患者带来极大的毒、副作用。因此综合疗法是当前治疗脂肪肝的最佳治疗方案。在综合疗法中,积极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有规律地生活是保证康复的首要前提。大家都知道,脂肪肝患者免疫功能偏低。而调整免疫功能须从多方面着手,病人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中医主张"扶正培本"就是这个道理。如病人起居正常,吃饭、睡眠、学习、休息、工作、活动都有一定规律,按部就班,养成习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轻微的劳动、散散步、练练太极拳等,同时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则有助于增加食欲,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这样对脂肪肝的恢复就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前面我们也曾提到,生活有序,在大脑皮层就会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以保证内脏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促进肝脏功能早日恢复正常2、忌吃荤食后立即饮茶一些人吃完肉蛋、鱼等高蛋白、高脂肪的荤食后,为去油腻,习惯立即喝茶,有些人还喜欢喝浓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不符合科学道理。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的靶酸蛋白质使肠时蠕动减慢,容易造成便秘,并且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脂肪肝。3、充足的睡眠对脂肪肝患者有特殊意义临床观察发现,多数脂肪肝患者伴有失眠、情绪不稳定、倦怠、乏力等症状。因此,对于脂肪肝,尤其是重度脂肪肝的治疗,应着重强调睡眠的重要性。休息能减少机体体力的消耗,而且能减少活动后的糖原分解、蛋白质分解及乳酸的产生,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因为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气及营养的供给,促进肝细胞的康复。据日本学者观察,肝脏的血流量在立位时比卧位时减少40%,立位伴有运动时,肝血流量比卧位时减少80%~85%。肝血流量减少,可直接影响肝脏的营养及氧气的供给。但对所有的肝病患者过分强调卧床休息与睡眠反而会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影响大脑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功能的协调,也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当然,万事万物都是过犹不及。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下降,营养障碍,气血不畅,筋脉不舒。所谓"久卧伤气"就是这个道理。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应注意与之有关的一些事项:晚睡前切勿饮浓茶、咖啡或刺激性饮料。晚饭宜清淡,切勿过饱。入睡前用温热水泡泡脚,做几节保健按摩操都有利于入睡,保证睡眠充足。睡眠姿势一般以右侧卧位为佳,可使心脏不受压迫,促进胃肠蠕动排空,加上全身肌肉放松,可使睡眠安稳、舒适、自然。一些不符合睡眠卫生的方式如张口呼吸、蒙头大睡等也应避免。总之,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过之有余,差之不足。对于肝病患者,只有充足而适量的睡眠才能保证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和稳定,提高抗病能力,使病情日趋康愈。4、脂肪肝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肝脏是解毒的器官,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即体内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如氨、胆红素、某些激素以及服用的某些药物、酒精等,都要经过肝脏处理,变成无毒或微毒、易于溶解的物质,最终从尿或大便中排出体外。同时,一切在胃肠道内消化吸收的物质,都要经过门静脉运送至肝脏加工。很多食物和药品,在肠内腐败、发酵常产生有毒物质。当肝脏有病时,解毒能力相应下降。病人如伴有便秘,由于肠道内细菌繁殖增加,毒性物质会大量产生,迫使肝脏负担加重,以致延缓肝脏功能的恢复。因此,脂肪肝患者必须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以利毒性物质从体内排出,减轻肝脏的负担。保持大便通畅,就应尽量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吃洗净的水果、蔬菜,同时补充充足的水分。由于人体缺乏纤维素酶,在肠内不被吸收的纤维物质就会刺激肠壁蠕动和分泌粘液,促进排便发生。据观察,人们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12~14小时就可由肠道排空,而低纤维食品需要28小时以上。而且,纤维素还会维护肠道菌群生态,限制某些肠道菌的增长,使二次胆汁酸降低。另外,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早上为宜。在晨间起床前用手掌从上腹向下腹推拿10次,从左右肋缘分别向左右下腹按摩10次,均会使排便更容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都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重视病情,积极治疗脂肪肝,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肝病变化情况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此外,专家提醒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最重要的是戒酒,饮酒对于肝脏的损伤极大,尤其是对于肝病患者,饮酒不仅不利于疾病康复,还会加重肝病病情。
(责任编辑:朱凯 )
文章关键词:
脂肪肝作为常见的肝病症状,自然有它的病理和分类。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脂肪肝,下面必须给大家补充一些脂肪肝的常识性问题,那便是脂肪肝的分类。脂……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那么,如何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呢?
酒精性脂肪肝是什么?酒精性脂肪肝是指因酗酒导致的肝脏内部组织已发生了病理改变。酒精性脂肪肝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才被发……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其形成原因较多,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饮酒、肥胖等都可造成脂肪肝。西医如……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对……
相关健康数据
陈金军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病中心
擅长:非病毒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诊疗和多学科管理,肝衰竭的救治,复杂疑难肝硬化的诊治。 ...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男性不育症的诊治疑难
擅 长: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专业特长男性科及下尿路……您的位置: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生活方式干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生活方式干预
摘要:目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无特效药物,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是目前推荐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尤其对肥胖或超重儿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与肥胖症、、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等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疾病是脂肪肝第一位死亡原因。
  目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无特效,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是目前推荐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尤其对肥胖或超重儿童。
  1.饮食控制
  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这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键。
  (1)主食以谷物为主,对粮食的摄入原则:粗细搭配,品种多样,尽可能吃新粮食;总热量不得超过10.405~12.558kJ/d,否则引起身体增重。
  (2)蛋白质蛋白质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以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再生。脂肪肝患者在饮食中应增加豆制品、瘦肉、鱼虾等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鸡蛋、牛奶不宜过多食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不能食之过量。
  (3)蔬菜水果人体中的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主要来自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各种蛋白酶类,有助于消化,其中果
  酸纤维素等可促进肠蠕动,有降低胆固醇作用。最好多食新鲜绿叶蔬菜和含糖量偏低的新鲜水果,对胡萝卜、芋头、土豆、山药等含糖较多的食物应适当限制。肥胖病人不宜多食含糖高的水果。
  (4)油脂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血脂构成,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要适当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油脂每天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其中25g为烹调油。
  (5)盐每天吃盐要控制在6克以下。
  医生或营养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配餐。同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洋葱、姜、葱、蒜、辣椒、咖啡等,避免引起食欲增加,还要少喝肉汤、鸡汤、鱼汤等,防止体重增加。烹调方式应以蒸、煮、炖、烩、氽为主。并注意禁酒,因酒精进入体内95%以上在肝内分解代谢,大量长期饮酒还可引起酒精肝,使脂肪肝加重。
  总之,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应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戒烟酒,少吃油炸食物、动物内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控制体重。
  2.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是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降低血压、血脂和体重,控制,促进体内脂肪消耗。常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运动治疗为低强度、长时间的,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羽毛球、上下楼梯、爬坡、广播体操、跳绳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在运动前应接受相关的医学检查及物理检查等(初期评定)。医生将根据患者的职业、爱好、原有的运动基础、是否并发其它疾病、居住环境及年龄等开具相应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实施时间带、运动频率、运动量的自我监测、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在运动处方执行过程中还要进行多次评定(包括中期评定和末期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原运动处方或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可适量饮水,由于大多数患者为超重或者肥胖,运动后不鼓励加餐。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适量的运动,做到能坐不躺、能站不坐、能走不站、能快不慢,保证每日有一定的体力活动量。
  同时要注意精神调理。心境平静,保持心境舒畅与积极锻炼是相辅相承的,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调整生活节奏,做到无病防病、增强体魄、适应自然、认识疾病、减少体内热量,寻找并去除病因,清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运动解救脂肪肝一族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