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这里里简单清晰的描述提问标题,爱心医生将

你好这种情况的话,有可能是腰肌劳损或者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

到骨科让大夫再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是我所说的这种情况

还有我在喝肝脾中药大便不成型

中药我不昰太懂,不好意思

一般肚子疼的话牵到腰部疼痛的还是比较少见你主要是以肚子疼为主还是腰部疼为主?

肠胃错乱是是有这样的症状吗

┅般肚子疼的话牵到腰部疼痛的还是比较少见你主要是以肚子疼为主还是腰部疼为主?

肚脐下面站起来有点酸胀的感觉

比如说时间生长叻一站起来腰部会感觉很不舒服吗

特别饭吃好坐我坐在这里里站起来酸胀

那到消化内科看一看你的消化系统,等消化系统调理好了之后看看腰部的症状是否会缓解

不客气,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的话,请给好评哦!患者服务结束后会提示评价 如果未找到評价, 建议你下载拇指医生APP 方便评价和后续续问,你以后还可以在继往问答里面找到我有关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钟艺兵:这台演出使我们感到北京人艺作为一个国家代表性的剧院

我看的是首场演出非常有幸。北京人艺60周年演员老了,有些观众随着北京人艺的成长、老演员的老詓也老了我看到这次媒体报道中写了很多“五代同堂”,从那个饰演小护士的小女孩算起肯定是五代可能还不止。6个老演员的平均年齡是82岁我今年也是82岁,今天想早一点谈完早点回去因为我刚做了一个大手术,刚过50天胃癌,切掉2/3胃现在北京的平均寿命不低,是75歲像朱琳已经90岁,是相当不简单的像我们活到这把年纪,也算没有什么遗憾

我看这出戏第一个印象是:舞台上好大一棵树,根深叶茂!它正象征着北京人艺60年也是根深叶茂的成长起来了出演的演员太不简单了,我觉得这是带有庆祝、纪念、仪式性、回顾性的演出特别像蓝天野、郑榕、朱旭、朱琳这几位老演员,一出场还没说一句词观众就热烈鼓掌。正像张院长说的:这次演出的意义超过演出本身演出没开始之前,票已经订得差不多了因为很多观众的生活已经跟人艺的演出融为一体,几十年北京人艺的演出已经成为他生命的┅部分我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朱琳出来,观众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为什么因为看到朱琳,观众联想的远不止这一出戏他会想箌朱琳扮演的一系列的戏,这是仪式性的、纪念性的、回顾性的不管是看到蓝天野、郑榕,都会让观众联想到他们一生在人艺舞台上呈現给我们的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还有一点令人伤感的是,这样一群老演员要再聚起来恐怕是不可能的了。这是不能复制的不能再现的,所以这种演出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的所以我觉得这次演出是非常成功的。

这台演出使我们深深感到北京人艺作为一个国家代表性的剧院它的凝聚力。在当前把这些老演员一个个找来就相当不容易!何冀平当时没有奢望有那么多位老演员出演可能只想到有一到两位,沒想到来了6位何冀平身在香港,离开人艺这么多年还想着娘家;王姬离开人艺23年也回来了;还有其它的中青年演员的参加没有凝聚力鈈可能呈现这样一台演出!不要小看这一点,这在当前很多艺术团体是很难做到的这种凝聚力是很了不得的。但另一方面我倒是建议咾艺术家参加演出应该适可而止,因为观众看他们表演也在担心比方说朱旭在舞台上从地面很利落地上台阶,观众看着忍不住喊:慢着老爷子!而且对于像朱琳这样90岁的老人,整个舞台环境对她是有风险的所谓风烛残年,打个喷嚏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老演员出马,观众冲着他们肯定会买票但同时又会担心他们。我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如10场以后换成B制演员,观众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对老演员嘚尊重和爱护。

    这个戏除了黄仿吾之外让我比较感动的就是朱旭演的半仙,虽然作家对他著墨不多但他是生动、鲜活的,这个人物有洎私和卑微的一面:为了住养老院省点钱说自己没有子女,但关键时刻他的儿子让他写假证明他却坚决拒绝,一点也不含糊

可以看絀剧作家构思这个戏时想得非常多:上下60年,纵横国内外包容了历史、传统、当下、以及人们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时代对精神的追求,抨擊了假恶丑讴歌了真善美,这都是值得肯定的稍微有点遗憾的地方是让人感觉戏还是散了些。最后的高潮是黄仿吾道出了甲子园的来龍去脉后平静地离开,从而使陈爱林幡然醒悟这个好是好,但有点在意料之中缺乏更多的突破和震撼。我觉得从这点看这个戏还昰有提升空间的。

另外有点不成熟的感受:关于甲子园地址的描述我觉得还是稍微有点矛盾:孙中山、解放军都住过,但它交通不便姒乎与剧中的故事不太吻合。另外姚半仙讲那段历史的时候舞台上打了字幕,我觉得大可不必台词能讲清楚,就不必打字幕这和全劇的风格不太协调。另外很多观众对雷佳饰演的李戴维感觉不错我倒觉得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应该收敛一点,前半部分让他再隐蔽一点他过于的物欲和张狂对于主角陈爱林是有所伤害的。

    总之对这部戏的出演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戏理论研究室教授夏波:这个戏的成功昰在抓人物

我看了这个戏,感觉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针对当代的中国创作,这部戏可贵的是聚集了现实的很多东西这种现实精神。我们佷多戏是现实题材但没有现实精神,没有触及到我们这个时代当代生活那么丰富,社会高度发达下人的内心的痛苦、焦灼技艺命运的狀态好多戏,现实题材实用性东西更多没有现实精神,缺了我们当对代人的关照人艺我坐在这里方面作为一个纪念,当代题材、现實精神在当代来说是值得提倡的很多作家对这些是回避的,像剧中的彦梅宜一样在回避不写、不关注。而大变动时代的人心里的纠纏的东西我坐在这里个戏里触及了很多。

再一个就是人物。这个戏的成功是人物北京人艺始终是在抓人物,从过去焦菊隐先生到曹禺先生多少年,很多戏留下来了是人物留下来了留在人心里的有时不是戏,而是人物人物代表了时代的命运。怎么样把时代性写出来我同意张先老师的说法,在人类社会我们在纠缠很多人看戏不是看台上的人物而是在找我们的影子。比如黄仿吾的美德我们有李戴維的选择我们也有,这种纠缠的东西特别鲜明。姚半仙身上有、陈爱琳身上有、金爷爷、彦梅宜都有这种色彩的东西,状态的东西雖然写的是历史,但关注的是现在如果甲子园没有那段历史,没有那么多没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在当代的养老院里,也会有我坐在这裏个戏里,不只是历史那段当代的也有,人们面临艰难选择人生的痛苦,那种得与失苦涩的交杂,感觉是一样的

    我觉得舞台有点噺,新了后有点飘很多空间是内外兼用的,很多象征性的舞台空间写实的还有诗化的东西,应该从人物出发对于养老院的生活,有點太干净了如何更有助于人物的环境,希望能再丰富一点

    顾骧:《甲子园》很厚重 和时代的精神联系

有许多话,特别是诸位大家的话我都非常赞同。何老师的话很有同感。那天看完戏以后一个感受我就觉得这个戏有很深厚的历史感,我和家里人也一起看了故事之後有一种不由自主流泪的感觉人艺舞台上有一个名驰中外的《茶馆》,《茶馆》是大家后来,又有一个年轻的才女建了一座饭馆,茶馆以后有了一座饭馆在舞台上搭了一座二层楼,称为《天下第一楼》现在何冀平又在人艺舞台上又搭了一座楼,一座小楼那天看唍戏以后,简单的印象跟何冀平说了我觉得这个戏里面把历史、人生、事业、命运,全都揉在一起了而且它和现实挂上钩,难得在《天下第一楼》的时候,有人曾经从表象方面说《天下第一楼》是表现改革的。那时改革刚开放文学界还有个提法叫改革者,还有改革派和保守派说卢孟实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种新兴的改革商人。我不大赞成从简单的、表象化地看这个戏

我想大胆地揭示一个,何冀岼的戏在人艺的,包括在香港的《德龄》后面到底有一条什么线呐。人艺60周年向社会呈现了何冀平的《甲子园》,是很重视的很囿历史感的,拿得出去的和人艺60周年相称的。为什么这个戏厚重呢和时代的精神联系。这个时代就是我们社会改革片面地解决了后媔一条线是人性。她从《天下第一楼》《德龄》,马克思在讲的人性的最高要求是人的本质的表现。人性的最低层次是饮食男女人性的最高要求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她的作品是耐人咀嚼启人思考,令人回味后面的一条就是伟大的启蒙时代的一条主线。比较准确的僦是人性的最高要求

    黎继德:《甲子园》是一部很厚重的沉甸甸的剧作

    看了《甲子园》,首先是作者很幸福演员很幸福,观众很幸福今天我们坐我坐在这里里开会也很幸福。因为这个戏是在一个特殊的剧院特殊的时点,创作的一台戏这个戏有很丰富的内涵和很大嘚象征意义,对于北京人艺来说确实是辉煌的收官华丽的幕启所以今天我坐我坐在这里里开座谈会觉得很不一样,当然不是因为来了很哆的媒体是跟这个戏的创作和演出有关。

我喜欢三个当代中国的女剧作家一个是万方,一个是湖北的沈红光再一个就是何冀平。何冀平跟另外两位剧作家的创作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她有自己的非常独特的特点。万方主要是写家庭关系、夫妻间关系;沈红光主要是写囚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何冀平有时候像是一个男人在创作从《天下第一楼》开始,她的楼她的城,她的园也包括很多影视作品,她昰独树一帜的对历史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对现实的关注我同意张先的说法,虽然是想象出来的但是与作家的经历、生活都是紧密相關的。

《甲子园》我认为是一部很厚重的沉甸甸的剧作可以提供很多话题,比如北京人艺六十周年比如现实戏剧创作的问题。我觉得這个戏在何冀平老师的创作中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我看到导演在呈现的时候,很多地方也不是现实主义有很多非现实主义,这跟以前楿比是一个超越有了新的东西,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北京人艺其实也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个承续。何冀平老师的创作和老艺术家嘚表演我不想多评论但是有三点我想说,第一我认为这个戏是相当于《茶馆》告别演出那个类别的演出,是空前的还是五世同堂。苐二这些老演员出场,不仅仅是由他们想到以往的角色而且他们本身就很符合这个角色,不管是哪位老师都很符合他们现在需要表現的角色,非常优秀非常经典。第三这些国宝级的艺术家在表演中表现出了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魅力,在某种意义上更加重要但是朂重要、最想说的有两点,第一我觉得这个作品是充满爱心的作品,这个爱心是戏里戏外的对此我有一点意见,可能是因为太爱在囿些地方可以商榷。比如说黄老太爱陈爱林这个人物,这个老朋友的女儿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房契给她呢因为爱林┅直表现的这个房子是伤心地,想要卖掉而并不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留下这个房子,可是黄老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一定要给她所以峩觉得是不是因为黄老太爱这个房子这个地方了,这个是仅供参考的一个意见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个戏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很多让人難忘的独特的人物这是最重要的。沧桑感也好现实感也好,是通过人物来展现的如果没有几个能站得住的人物,这个戏是站不住的每个人物都是活灵活现的,身后都有自己的历史非常独特的有说服力的历史。所以我以为这个戏塑造了以往戏剧中没有出现过的一批角色充分说明何冀平老师的戏剧功力。何冀平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剧作已经建起了自己的戏剧大厦也是好运大厦,祝何冀平老师以后的創作好运连连也祝北京人艺好运连连。

}

原标题:用笔墨映照我们的灵魂 ——卢一萍长篇小说《白山》研讨会发言节选

卢一萍1972年10月生,四川南江人小说家。著有小说集《生存之一种》《帕米尔情歌》《天堂湾》《父亲的荒原》《银绳般的雪》长篇小说《激情王国》《白山》《我的绝代佳人》等二十余部。

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

主持: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 马平

《白山》书影 郭发财摄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张渌波

我们今天我坐在这里里召开卢一萍長篇小说《白山》的研讨会我感到十分高兴。在此首先向卢一萍表示祝贺,也向今天到会的各位作家、评论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盧一萍是70后作家,近年来创作势头正健仅今年就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父亲的荒原》,短篇小说集《银绳般的雪》长篇小说《我的绝代佳人》《白山》,长篇非虚构作品《天堑》等计150余万字。

今天我们研讨的《白山》是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41万字,由上部《尘土》、中部《风》、下部《光明》构成计分十四章136节。它是卢一萍倾二十余年军旅生活积累用十年时间精雕细琢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昰一部关于微小人类与强大自然的传奇,一部关于铁血男儿与雄奇高原的寓言一部文学探索与现实主义完美融合的、独一无二的长篇小說。

《白山》主要讲述了战斗英雄凌老四在解放西藏阿里时牺牲后被错误地打成反革命,其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其子凌五斗在批斗时摔坏脑袋,他从此能经常看见父亲的灵魂在高耸如云的“白山”游荡后来,其父平反他成了革命后代。当地政府为了照顾烈士遗孤送他入伍到了他父亲牺牲的高原。到部队后由于他的脑疾,被分配去喂猪不想他做事执着,心无旁骛深得领导赏识,为把他培养成先进典型安排他到天堂湾边防连工作。令人称奇的是一到海拔47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他具备了常人难以拥有的过目不忘、不惧高原反应等超能力他在天堂湾守过孤哨、喂过猪、放过马,担任过通信员、哨长、炊事班副班长、饲养班班长、一班长、代理排长每样工作都引起关注,被宣传报道终被树为先进典型。不想一次意外使他体内血红蛋白变异皮肤变蓝,成了蓝人被人传为“外星战士”,引起叻“美帝”“苏修”的关注故事被推向高潮。

我认为这部作品有以下独特之处:

一是中国作家第一次把喀喇昆仑和阿里高原这列“白屾”作为虚构文学的背景进行表达,具有浓郁的边疆气质和高原特色

二是《白山》为高原立传,忠实于长篇小说的诗学价值充满诚意,拒绝苟且作者以漫画式手法,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在特殊年代的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谑而不虐,寓庄于谐令人捧腹,佷好地表现了荒唐年代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芒

三是作家在《白山》中用无比深刻的同情之心以及“充满激情、令人振奋的文学正义感”,从特殊历史中获取灵感把写作推向极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特殊幻象用笔墨映照了我们的灵魂,蕴含着令人振奋的力量

四是作鍺忠实于小说的审美价值,是毫不妥协的文学探索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和洞察生活的能力,娴熟地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荒诞、黑色幽默等表达手法贴近历史与现实,直接从生活的源头来表达体现了虚构文学的力量,并成功地塑造了凌五斗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叩问世道人心的同时,彰显人之为人的前行力量

五是这部作品与国内主流文学创作日益面临的小说同质化现象明顯区别开来,其所独具的审视与反思意义使这部小说具备了强烈的辨识度,为当代小说创造了一个新境界

四川是一个文学大省,不少莋家呕心沥血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今天召开《白山》的作品研讨会主要目的就是鼓励中青年作家继续努力,创作出鈈辜负自己不辜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越是荒诞的叙述越显得有穿透力

著名诗人、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龚学敏

我看了这部长达41万字的长篇小说《白山》我是有心得的,比较喜欢我的阅读中,我每年都会读不少小说中国每年的优秀小说我几乎都是看完了的。就我个人囍好来说我还真喜欢《白山》中的荒诞感——这的确是一部语言和内容都比较荒诞的小说。一个作家如果只能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嘚事情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揭示世界的某些真相,还不能揭示人性深处感动人心的东西卢一萍这部小说用荒诞的手法写我们这个年齡的人熟悉的生活,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野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审视我们小时候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这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它的确是足够荒诞的但我们很少用文学的方式来审视。卢一萍运用这种手法就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感觉。他多了一层思考这种思栲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但恰恰是这种东西,才是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追忆里面最靠谱的对于“文革”,像我们好多农村长大的如果鼡真实的手法去描述,可能每个人都差不多但恰恰是卢一萍采用的这种荒诞手法,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一开始看到凌五斗的傻,僦生怕他在火车上捅漏子生怕他出事,后面读着读着随着场景往后推进,就习惯了读到后面,发现这个凌五斗其实不傻发现他是那个时代保持了真实的人。再往后走读读到他皮肤变蓝,被传为外星人这种荒诞就是登峰造极了。

卢一萍的《白山》中其实有两个視角:故乡与兵营。老家的生活场景和兵营生活相互交织产生了一种难得的效果。这是这部小说成功之处他对雪山边关、对高原生活嘚描述,对故乡生活的烂熟也只有卢一萍这种在大巴山长大,又有这种兵营生活经验的作家才能写出来

刚才说到荒诞,我认为越是荒诞的叙述,那种真实的生活越显得有穿透力这是好的小说的标志,也是使我们深感震撼的原因是我们读《白山》很受用的原因。在苼活中不可能有凌五斗这种人但卢一萍让他我坐在这里篇虚构的小说里面立起来了,从《白山》这部作品也可以看出卢一萍是一个写小說的老手他虽然是70后,但对农村生活、对兵营生活、对高原生活的理解都是相当深刻的

总之,《白山》是我今年读到的长篇小说中相當好的一部祝贺卢一萍!

充满乌托邦精神又能直抵现实

四川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 邓子强

作为一名行走于川藏地区二十余年的军旅作家,卢一萍小说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于他对现代军人丰富内心世界的流畅勾勒作为曾经的《西南军事文学》副主编、现在的《青年作家》雜志副主编,卢一萍以70后作家和文学期刊编辑的双重身份身体力行着书写精品、发现和扶持精品这种担当,这种责任这种气度,这种為文为人为兄弟的气场在我长期从事省作协创作联络工作中也是很少遇见的。

读过《白山》总体感觉是语言表达自然,故事架构娴熟人物设置精到,主题呈现浑然天成可谓笔法老到。不禁让人由衷感慨真正好的作品原来就是心智和性情的流畅表达,是生命力在恰恏的时候以恰好的方式得以恰好尽情的展现毫无疑问,《白山》成为2017年四川小说的重要收获

作品的流畅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作品的高度。《白山》的流畅度成就了它的高度卢一萍把喀喇昆仑和阿里高原这列“白山”作为虚构文学背景,构架的是一个充满多向度审美特征且又张力充盈的作品

卢一萍的故事开头是这样开始的:

西边的官路上已经很久没有陌生人走过了。那天却走来了一个人太阳从背後照射着他,他背后是一大片铺满阳光的田野和无数重模糊的灰蓝色山影凌五斗虽然没有看见他,却知道自己的命运就要被改变了

凌伍斗扯起嗓子大喊母亲,叫她赶紧回来说有一个解放军要到家里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他们的脑子里几乎同时闪过了一道记忆嘚白光:我的老天,莫不是凌老四回来了吗

这些文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一种氛围,营造了一种心境形成了一种恰好的语感,并且立马僦把读者吸引住了这种流畅叙述所流露的自信和才华让人赏心悦目。

卢一萍的确很会讲故事

他的故事顺着凌五斗这样一个词、一个人僦可以生长开来:凌五斗有个战斗英雄的父亲凌老四,在解放西藏阿里时牺牲了后被错误地打成反革命,其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凌五鬥在批斗时摔坏脑袋,他从此能经常看见父亲的灵魂在高耸入云的“白山”游荡后来,其父平反他成了革命后代。当地政府为了照顾烮士遗孤送他入伍到了他父亲牺牲的高原。到部队后因为脑疾,他被安排到天堂湾边防连工作令人称奇的是,一到海拔47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他具备了常人难以拥有的过目不忘、不惧高原反应等超能力。他在天堂湾守过孤哨、放过马担任过通信员、哨长、炊事班副班長、饲养班班长、一班长、代理排长,每样工作都引起了关注被宣传报道,终被树为先进典型不想一次意外使他体内血红蛋白变异,皮肤变蓝成了蓝人,故事被推向高潮

小说世界是作家所构造的“第二世界”,它区别于现实世界而又根植于现实世界。这个第二世堺必须充满真情实感同时流畅呈现;必须充满神奇感,同时又不脱离实际;必须充满乌托邦精神同时又能直抵现实。

《白山》以这种鋶畅表达成就了小说审视与反思的新高度不仅来自故事的逻辑性演绎,更是通过凌五斗这个普通而又特别的士兵在特殊的年代遭遇的各种特别境遇,及其由他牵连的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荒唐年代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映照和温暖了读者的灵魂特別是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贴近历史与现实直接从生活的源头来表达,并成功地塑造了凌五斗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潒成就了卢一萍这个作家强烈的辨识度。

一部“有趣的辽阔之书”

著名诗人、散文家 蒋蓝

军旅出身的新锐作家卢一萍的新作《白山》直接吸取现实的力量与国内主流文学创作日益面临的小说同质化现象具有明显区别,其所独具的审视与反思意义使这部小说具备了强烈嘚辨识度,为当代小说创造了一个新境界

卢一萍曾经说,会在45岁开始写一部“有趣的辽阔之书”为什么要等到那个时候?这其实是他嘚人生计划卢一萍说,“我的下半生会以小说写作为主”

在我看来,历经7年、十易其稿的《白山》就是一部“有趣的辽阔之书”。

這部小说固然来自卢一萍新疆的生活积累但一定有一个引爆点。是什么呢2010年卢一萍生病在陆军医院住院期间,浏览床头的一本医学刊粅一篇文章指出,一个人在缺氧的高海拔地区待的时间过久皮肤就会渐渐变蓝。他的脑海里立即跳出了一个“蓝色人”的意象……他佷快就动笔由十几个中短篇小说构成了这部书。原先的标题叫《高原传》后来改名为《白山》,着眼于新边地雪域那道我们星球的“皛色高墙”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凌五斗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是以往军旅题材作品里从未出现过的黑色幽默、荒诞、魔幻、反讽、复调、穿越,成为了这部“辽阔之书”的笔触与修辞形成了我心目中的“雪域边防线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因而具有非常多的噺意与亮点

地方性的叙事并不只是传播生活信息,它与加诸于雪域高原每一个军人、每一个家庭的“军旅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特别嘚舆论力量。地方性的叙事是一种地方伦理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在军人们的巡逻、备战、学习之余,这些叙述对本地人发挥着重要的教囮作用和评价机制形成和传播着本地的价值判断与道德评价。耿占春认为地方性叙述既有对当地掌故的叙述,也有对特殊时代新闻性嘚叙述除了那些具有教化意义的掌故,除了那些具有道德楷模的人物还有地方性的喜剧人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系列有自己嘚人物画廊。地方性的叙事形成了地方传统的重要内涵形成了地方自身的小历史传统,因此可以说,卢一萍的地方叙述帮助建构了一種我们的文学里尚未建立起来的西部雪域边防线的“地方意识”每一个生活我坐在这里一区域的人都受到这些叙述的教化,也受到这些哋方叙事舆论力量的规约正是这些地方性的叙事参与,形成了《白山》这部小说特定的地方感、神秘感、魔幻感

同时我注意到,《白屾》对人物的着力塑造

当下的汉语作家们倾心于变着花招“讲故事”,其实就是展示一系列的“事故”来推动小说的发展。他们羞于、疏于对小说人物的塑造在卢一萍看来,《红楼梦》《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当中恰恰是大师们塑造的一系列人物让我们难以莣怀,是“人物”而不一定是“故事”让我们铭记住了这些经典因此,塑造难忘、复杂性格的人物就成了卢一萍心目中好作品的“第一呎度”其实也深刻反映了一个新锐作家渴望回溯经典、打通经典、回到伟大传统的努力。

《白山》当中对“黑白猴子”的描写也堪称絀彩。我以为充满中国式的黑色幽默与作家营造的地缘魔幻色彩属于奇妙的地方性叙事。

黑白猴子是凌五斗在天堂湾饲养的两头猪最後竟然变成了天使。在高原人与马、牦牛、狗――任何一种动物的关系都会是平等的,因为人需要它们来验证自己的生存境遇需要它們来排解内心的孤独。那对绰号叫“黑白猴子”的猪其实是为了映衬人类人畜之间的相依为命,烘托出了人的孤独感最后,小说的主囚公变成了蓝色人进入了入定状态,进入了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而这对猪被宰杀后,变成了黑白天使卢一萍说:“如果没有地域和峩体验到的生活的独特性,这个小说就没有那么多意趣”

有评论家指出,这部作品有以下独特之处:一是中国作家第一次把喀喇昆仑和阿里高原这列“白山”作为虚构文学的背景进行表达具有浓郁的边疆气质和高原特色;二是作者以漫写手法,通过普通士兵在特殊年代嘚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谑而不虐,寓庄于谐表现了荒唐年代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芒;三是《白山》具有“充满激情、令囚振奋的文学正义感”,蕴含振奋的正能量;四是作者忠实于小说的审美价值是毫不妥协的文学探索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作者以其开阔嘚视野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贴近历史与现实,直接从生活的源头来表达体现了一个作家的力量……我以为,还有两个特色那就是诗意嘚话语大密度呈现,与一般小说家最为缺失的思辨力均有锋棱毕露的表达。这是一部关于“谎言的寓言”自然让我想起了乔治?奥威爾、扎米亚京、阿达莱等作家。 卢一萍认为《白山》是自己45岁时最满意的作品。他愿意继续“试错”绝不放弃思考与探索性写作。在峩看来《白山》不但属于卢一萍写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当代小说里新颖人物塑造方面的一部成功、大气之作

当下四川长篇小說创作的一部优秀力作

批评论家,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向荣

首先祝贺卢一萍作为我们四川70后作家写了《白山》这部作品

这部《白山》寫得不容易。可说是是四川70后作家的一部代表作也是当下四川长篇小说创作的一部优秀力作

刚才蒋蓝发言很好对小说肯定是有标准嘚,但是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阅读和评判来说它会个人化。作为我来说用四川话来表达,我认为一部好小说应有“三头”:第一有看頭第二有说头,第三有玩头如果具备了这三头,我认为就是好小说

《白山》这个故事讲得非常精彩,时空的变幻独特的结构,叙倳的突出使它有了看头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能够给我们最大的震撼力量的地方在哪里?就在于它是一部反英雄叙事的英雄叙事小说;為什么优秀这种类型的小说哪怕是放进当下中国文学的语境里,也是不多见的我的说法和整个文本的基调是相符合的。因此这本书从總体上来说是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因此,它肯定是一部优秀力作

对当下的中国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来说,我是非常失望的甚臸有时候很沮丧。我们国家越成熟的作家就越犬儒尤其是著名作家。但是卢一萍《白山》一点都不犬儒《白山》的主角凌五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一根筋”的人物——这种人物形象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太多了,尤其是从农村出来的“一根筯”但把“一根筯”最终写成了時代的英雄,可以说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人物长廊增添了色彩、增添了新鲜的艺术经验和一种比较新颖的人物形象

接下来,我就专门解读┅下什么是反英雄叙事的英雄叙事

在文史不分的中国叙事传统中,英雄叙事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主流叙事事实上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浩大的英雄叙事史。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英雄叙事模式会因时代主题不同而有些许变化比如先秦时代,司马迁就把刺客也写成了渶雄即便他面对汉朝,也还是把失败了的项羽写成了英雄但《史记》以后的英雄叙事,基本上就是国家主义的英雄叙事个人化色彩逐渐消失殆尽。《白山》的历史背景是十年文革那是一个荒谬的历史年代。但它也有属于它那个时代的国家主义英雄叙事在那年头,渶雄叙事的官方命名叫做“塑造先进典型”亦即典型叙事。《白山》这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小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部讲述了在那个荒谬年代一个普通得满身傻气的青年如何成为时代先进典型的故事凌五斗从傻子变成典型的传奇,就是从一次历史改写也就是英雄敘事开始的凌五斗的爹是个战斗英雄,却被说成叛徒70年代初平反后又成为英雄。凌五斗因此从狗崽子翻身变成了英雄后代身份的改變意味着他已然具备了成为典型和英雄的叙事可能性。一部《白山》说到底就是把一种叙事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英雄成长史说得通俗點,凌五斗这个英雄典型是在叙事中完成的再通俗点,叙事与事实是有距离甚至完全悖反的。凌五斗作为一个“一根筋”式的人物怹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愿景就是做个普通人,最好是当个猪倌这种理想放在一个和平的正常时代完全没问题。但在那个荒谬年代的历史语境中凌五斗作为英雄后代注定要被时代,也就是阿尔都塞说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塑造成时代典型。因此这个典型如何被塑造或者說如何被叙事,显然就成了这部小说着力表现的文学主旨在那个年代,英雄叙事的基本规则是做加减法所谓加法就是改写和编造;所謂减法就是屏蔽和抹去。用小说中指导员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坏事变成好事好事变成大好事,大好事变成英雄事”最终把“泥胎塑成金身”。我坐在这里一层面上小说的描写和表达相当成功。其成功在于把这个关于“被塑造”的主旨放在一种拧巴甚至悖反的情节结构Φ凌五斗是泥胎,坚守人性底线和做人的基本良知但时代偏要把他搞成金身英雄,为此可以践踏一切人性和良知人物和情节如此拧巴,不仅具有张力且含极大的艺术反讽最终结果便是2+2不等于4,而是5把一个时代的荒谬书写到极限,令人在滑稽和荒诞的笑声中落下淒楚悲伤的眼泪这便是《白山》的艺术张力和深刻的思想说服力。而在如此拧巴的语境中一个不想当英雄的平常英雄在反英雄叙事的叙倳中浮现在了雪域高原之上。

但我认为《白山》在“说头”上仍有不足,说头单一了技术上也有问题,大家想一想蒋蓝从地方性叙倳,我是从反英雄叙事这样一个角度把这个书很多艺术特点、审美特性做了一些提炼,这本书从主题学意义来看它是比较单薄的刚才峩说它比较丰厚,是指它对这个主体本身的一个挖掘和拓展是做得很好,做到了极致但厚度和宽度比较缺乏,只限于军营和雪域高原如果凌五斗的家乡乡村生活不是作为碎片描述,而是具体的展开来说和军旅生活形成参照,这部小说就具有了它的厚度小说的历史罙度、立体度、体裁、视野就要更宽点。

小说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就是复杂性精神,这是米兰.昆德拉早就说过的

一个小说我说的说头,就是你要把小说写到最后头大家读了后感觉到你什么都说了,又说不出来你究竟说了什么也就是混沌的感觉。我们读伟大的经典小說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独孤》等都有这个东西,就是读了后觉得有很多很多东西但你很难说读到了什么东西。而《白山》我觉得是可以用清晰的语言把想说的东西归纳出来的,所以在主体学意义上来说在整体体裁的宽度和广度来说,就显得艺术力上单薄叻就是写了一个人和一个故事,而长篇小说要一群人而且要很多小故事,这样才能形成长篇小说那样一种气势磅礴的混沌景象当一蔀长篇小说做到混沌境界的时候,有可能意味着一部伟大的小说产生了

所以,对于《白山》我觉得它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但还不能称嘚上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它已有了经典作品的气息

作家、《四川文学》主编 牛放

我觉的卢一萍的小说《白山》是一部属于在低处叙述,高處关注的作品题记里引用了藏传佛教密宗里谈到的组成宇宙的三重境界,那么他的小说在章节划分来说采用三重境界。这也是小说的結构

卢一萍是70后作家,显得比较成熟我们在看他的作品没有感觉到70后的痕迹,更觉得像是60后作家思想成熟是有这种感觉的。他能写絀《白山》与他阅历的丰富有关。他出生在大巴山然后又去了新疆,最后又回到四川新疆在我们的想象中,就是辽阔——广大的戈壁高耸的雪山。《白山》切合了雪域高原上雪山的白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好,很有意味

大家晓得,大巴山是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那里存留着红四方面军的战斗精神。卢一萍一定在事实上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卢一萍参了军,还去了边疆部队

读卢一萍的《白屾》,我会想到唐吉诃德还有阿来《尘埃落定》里的傻子。《白山》同样写到了一个傻子但这个傻子是不同的,他其实不傻他也可能是那个时代唯一的清醒者。卢一萍还有一种宗教情节这使一种复杂性出现在了《白山》这样一个作品里,这里面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昰能让读者得到一种全方位的、广阔的、深刻的文学享受的,也就是说它已有了经典作品的气息。

卢一萍给故乡的一个礼物

我和卢一萍認识得很早了我看卢一萍的小说跟在坐的相比,也是比较早的我在2001年的时候,就读过他的小说集《生存之一种》

我们有一个微信群,有一波作家集中在里面有在部队的,还有刚刚离开部队的主要是70后作家。今天虽然不是我的研讨会但我比较激动。我是个比较感性的人我不是评论家,也不是诗人我就说一点感性的话。我有一个错觉我坐我坐在这里里,感觉应该是部队在为卢一萍开一个研讨會但我睁开眼睛,听到的都是四川的乡音只有我一个人在讲普通话。

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卢一萍在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身上是有故事性的卢一萍今天这个事情的故事性在哪里呢?一个少年时代离开老家有才华、有天分的人,在他临近中年之时带着他的历练、學养、抱负回到了他的故乡,他的故乡非常高兴大家以文学这种方式接受了他对故乡的回归。

卢一萍我坐在这里个时间节点写出《白山》这部长篇小说我作为他的好朋友,觉得其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他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的,他的师兄是莫言、阎连科他们从峩个人来理解,卢一萍的文学抱负是非常高的他对自己的写作未必像他现在表现的那么谦和。我自己觉得他离开部队,转变身份后茬自己的故乡,拿出《白山》这样一本书也可说是卢一萍给故乡的一个礼物。另外我觉得这也可能是卢一萍作为一名文学战士发出的戰斗警报,就是说你们看好了我先给你们个东西看看,给你们先发出个警讯我的真枪真炮还在后面。对此我非常期待。

白山是┅个颇有意味的意象是雪山,是一片白茫茫的山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山,是包罗万象的山是与一个观察者远远对峙却无法妥协更谈不仩融合的山,是与红色的血交融之后产生蓝的山我不会写小说,也不懂文学评论面对这座“白山”,想说三个方面的感想

第一:背景的独立和无意义。背景与情节在相互交融之中共同构成故事《白山》也不例外,其空间就是“白山”,而时间就是那段目前还看鈈清真面目的历史。《白山》的时空就此划出了两条不相交汇的线。第一条线是实线分布着农村、列车、军营、哨所、雪山、草地、鍸泊、帐篷、天空,甚至因为缺氧而出现的种种幻相就是我坐在这里些场景里,军人和他们守卫的所有人一样认认真真生活、虔诚踏實地完成生命周期。

第二条线是虚线时空苍茫无限,而苦难总是凌驾在一切良心与美好之上这一条线展现的是人类本身的心灵空间:革委会主任、大队书记以及众多人物身上表现出的恶,是理想价值与人类自私本质相结合形成的“恶”;凌老四、凌五斗、柳文东、德吉烸朵以及那些在善恶之中挣扎的人们表现出的真和善是时空挤压之下延续人类生存的品性。我坐在这里条虚线面前展开的一切恰恰完荿另外一种表达,即实线所承载的时空背景无论如何摆放只要苦难和人性恒久如此,就不会改变大浪淘沙中翻滚的人性实实在在的时涳,在本质上“无意义”

这也许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背景与故事作为独立的存在表达虚实不相融合的内涵。对于背景而言故事无意义;对于故事而言,背景无意义正是这种“无意义”,将本质表象化

第二:形象的统一和分裂。我觉得小说中,卢一萍将自己分解在三个形象里第一个是凌五斗,战斗英雄的遗腹子生在农村,经历巨变摔坏了脑子,所以很真实地面对这个世道我坐在这里个嫃实的人身上,有卢一萍守住本真的基本理想卢一萍给这个人增添了两个亮色:热血化碧;遇到德吉梅朵(藏语意为“幸福之花”)。囿一个情节耐人寻味:凌五斗在“黑白猴子”死后突然不动一群人无论如何推拉,都不能让他丝毫移动而他在可以移动的时候,全身變成蓝色这好像很魔幻,但是我觉得卢一萍写到这里的时候,他一定确信这个人站在那里,真的是谁也无法让他移动分毫;他一定確信那个人的血真的就变成了蓝色。因为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第二个是柳文东这个人只存在于三个场景:黄昏的路口、玉米地、劳妀营。他的身影出现在路口他带来一些可能引发灾祸但又不愿意销毁的文字作品。那些作品实际上是一个人不愿被毁弃的独立精神。茬那一天一夜在那块玉米蓬勃生长的土地上,袁小莲的爱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欲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护卫着他们绝望的生命我坐在這里个人的塑造上,卢一萍显得犹豫不决也许是由于坚硬的文人理想和渺茫的成功希望,他让凌五斗将柳文东留下的一切背负在身上泹是,卢一萍最后从自己身上把这个人抛弃了让他成为劳改营一个管囚徒的囚徒。成为管囚徒的囚徒是文人最大的悲剧。

第三个是凌咾四一个战斗英雄,先是拯救者然后是被杀戮者,后来被污蔑为堕落者再后来“平反”,还原为英雄人物小说中反复出现他的形潒:骑红马,扛长枪站在天堂雪峰,面孔模糊眺望远方。鲜艳的红雪亮的白,澄明的神性使他成为连结在场世界与虚幻世界、现實世界与未来世界的形象。他决定了一切却无法干预一切他看见一切却无法描述一切。我觉得小说的使命感我坐在这里个形象上显得異常鲜明。使命的实质是什么是在人类生存大命题面前的无能为力。

三个形象合而为一就是卢一萍本人。他到底想做什么他什么都莋不到。

第三、现实的本质恰恰是荒诞我不认为这是一部批判现实的小说,因为他只是在展示所有故事铺展在与生命、美德、自由、熱爱相对立的“白山”之上,更多指向自我毁坏与切割袁小莲处女血迹、德吉梅朵的歌声、孤悬哨所里的使命与谵妄、死亡之路的挖掘囷寻觅、堆叠在帐篷之中冻成冰块的战士尸体、女护士炽热狂野的身体,以及在幻梦之中变成天使的两头猪都承载着难以承载的渴望:峩们渴望寻求真实自由的生活。然而那些人性深处的残忍、势利、虚伪、谵妄、贪婪、愚蠢、荒诞、恐惧、颠倒,却正如雪崩无时无刻不在摧毁这一切。种种投影把虚幻的外衣剥开人类的生存尴尬和本性问题从未改变。因而所有的现实都是荒诞的是人性与自然的相互否定。

作品的深度和厚度大为不同

记得前几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连续剧叫《士兵突击》那里面有个人物叫许三多。王宝强演的他吔凭这部剧一炮走红。这让我想起了《白山》的凌五斗他们在人物形象上有相似的地方。许三多愚笨、单纯、执着、可爱《士兵突击》虽然是军旅题材,但实际讲的是人生哲学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所以《士兵突击》更像是励志军旅题材。卢一萍在《白山》中塑造的嘚主要人物凌五斗虽然也是愚笨、单纯、执着的但这部小说却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军旅小说,对历史有着深刻的反讽凌五斗这个人粅背后,是荒诞的时代、社会、生活、人性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聚合在一个特殊人物典型上的故事,所以作品的深度和厚度就大为不同

这说明如今的军旅文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我们传统阅读中的军旅文学可以说是大不一样了

在很多人的阅读记忆中,我们常常說的军旅小说其实很多都是战争小说我们过去一说军事题材的经典作品,就会想到《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好兵帅克》《永别叻武器》《弗兰德公路》等。那么中国的军旅小说进入新时期文学后虽然有所变化,但仍然很多是以战争为题材的比如徐怀中的《覀线轶事》,莫言的《红高粱》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等

随着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文化语境迅速变化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中的军旅小说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军事文学原有的庄严与神圣日益被稀释它从一个神圣的高度降到了一個平面上,很多作品回到了以和平时期的军旅人生为主要书写的对象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作为个体的军旅作家也随着这种改变而改變

我想说说阎连科。在军旅作家中他是最具批判色彩的,他早期的《夏日落》以一种非常规方式摆脱十年前军旅小说的“英雄式”书寫敢于突破禁区,在个人生活与心灵之间寻找秘密通道可以说,他对人性深度的描述和探索包含在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军人形象与洎我的批判之中。也正是这些军旅小说奠定了阎连科后来写出了《日光流年》《受活》《炸裂志》等非常有分量的作品。虽然题材和向喥发生了变化但部队生活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早期的生活积累和写作历练,让他们后面的小说获得了在审美上的深厚沉淀和丰沛的创作功仂实际上莫言的情形也跟阎连科有相似性。

那么我想说的是,如今的卢一萍已经离开军队他的军旅生涯已经结束,他将面临的是新嘚生活《白山》可能就是他的告别之作。

前面各位专家已对《白山》在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做了论述那么,我坐在这里里我就不赘言了我只是希望他在今后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一个既硬朗而可爱的大写的“傻子”

卢一萍的《白山》写了一个傻子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硬朗的“傻子”形象。我们知道傻子是文学世界里的经典形象之一。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里写过一个著名的傻子班吉犹太作家辛格吔写过一个广为人知的傻子吉姆佩尔;本土作家阿来、东北作家迟子建笔下,都刻画过令人难忘的傻子其实库切也写过一个傻子,迈克爾.K当然迈克尔这傻子更多地是一个孤绝者,一个畸零人

傻子是一面镜子,在我看来是一面“魔镜”。所谓的傻子恰能充分映照出這个看似正常、理性世界的荒诞、虚假、疯狂、愚蠢乃至残酷;同样,他们也能映照出从不高声嘶喊的温暖和稳稳当当的人性的力量

把儍子写好,是有意义的有意味的。

作为一个体量41万字的小说我对《白山》这部作品更感兴趣的一点,是作者靠什么把它架构出来的這么大的体量,必须有一副坚固的承得住重也经得住踢打的骨骼一般而言,大骨骼的作品总要跟大时代、大事件、大命运联系起来,寫一个家族啦写几代人啦,或者写一群人

但《白山》的中心人物只有一个:傻子凌五斗。换句话说作者这是用一道主菜打天下(当嘫这不是说作品里没有别的人物,只不过他们都是配菜;也不是说配菜就没有滋味配菜也有配菜的精彩)。这当然是大胆的我们也因此看出作者的谋略和清晰的思路: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写把一个人物写得饱满,坚实有力;通过这个人物,展现摔打在他身上的整個时代;通过这个人物让读者看到一个山高水长、五光十色或曰光怪陆离的世界。这不简单但话说回来,这也不是没有风险我的意思是,思路清晰不意味着你就可以欢天喜地地一路前行。写作的人尤其是写小说的人大概都有体会,“凭空”创造一个人物、一个世堺可不是一件轻松活儿有时候,本来在康庄大道上走着走着你突然就进了死胡同,要么毫无征兆地迷路了;有时候明明是阳光灿烂風景大好,莫名地就天黑了啥也看不清了。这就是虚构的艰难反过来说,也恰是虚构的魅力

阅读《白山》时我就一直在想,卢一萍昰怎么把这部小说进行下去的并让它一直抓住读者的胃口的呢?

以我个人的推测首先作者有着相当的自信。这话听着虚其实不然。紦一个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有节奏地顺利地推进下去是需要力量的。卢一萍的自信源于他紧紧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心一意要塑造出┅个传奇的“傻子”如此,这“傻子”就跟文学世界里其他的傻子区分开来;如此就有了这个“傻子”独到的色彩,独一的身份我讀这部小说时,不知为何总联想到《西游记》唐僧去西天取经,走千山万水逢妖魔鬼怪,而《白山》里的凌五斗也是一个“取经人”也总是逢凶化吉。能让读者产生这样的感受这样的联想,这“傻子”的传奇性便出来了

再者,丰富饱满的细节这源于作者本人的特殊经历,也跟作者善于观察、善于琢磨有莫大干系与众不同的经历,加入想象之盐成就了层层叠叠的细节。丰富的细节是一根魔棒让我们在阅读时保持兴致,始终被好奇牵引让我们愿意陪着主人公,一直把这段人生之旅走到最后一个段落并最终同意:这是一个既硬朗而可爱的大写的“傻子”

中国长篇小说人物谱系的“这一个”

凌五斗是个内心像高原一样纯净的人在喀喇昆仑与藏北阿里之间嘚边防连、KL防区和荒谬年代的大众狂欢中,被各怀心思的炼金术士合谋修炼成了家喻户晓的典型。如果说相关典型树造是源于历史意识形态之需那么站在小说的虚构立场,这又是作家通过《白山》既浓墨重彩又精雕细刻的、中国长篇小说人物谱系的“这一个”了。

在盧一萍笔下凌五斗的命运是由他在新兵专列上带头呼喊时代的摩登口号、新兵训练时出尽洋相、军人服务社喂猪、边防连守卫孤哨、放牧军马、对毛的著作过目不忘这些源自生活的偶然因素构成,同时还包括了他是蒙冤战斗英雄之子、乐坝边缘地带卑微人物、边防连战士、有时不会说谎有时也会说谎和意志异于常人等方面的必然因素,而偶然与必然之所以形成矛盾的统一,无疑又无法离开乐坝的乡土褙景、边防连的军旅背景和上世纪40至70年代的历史背景。 按照这套逻辑建构《白山》这部长达四十一万言的长篇小说凌五斗作为“这一個”要忝列长篇小说的人物谱系之列,无疑是困难的而且作为拥有二十多年军旅生活储备,历时七年和十易其稿的一个“巨型填字游戏”也无法为一位锋头正劲作家的持续付出找到符合常理的判断依据。

“对青年作家来说文学创作的探索和试验是我们必须去走完的路,也是在文学末路不多时的选择之一……”2007年5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帕米尔情歌》时,卢一萍曾在自序《写作需要沉寂的力量》中如是說

那时,他独自坐在乌鲁木齐北门寓所的书房里南望喀喇昆仑,已在心里开始孕育凌五斗这个“熟悉的陌生人”的大致轮廓与形容了

因此基于他的一贯立场,和文学目标的努力在凌五斗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常规性的矛盾与统一中,又秉承他自1997年长篇小说《激情王国》《我的绝代佳人》刊布以来就一以贯之的先锋小说审美特质

于是凌五斗这位一度蒙冤受屈的战斗英雄之子,无论是在批斗中沦为社会賤民或者还是投身军旅,被塑造成先进典型其内心就一直闭锁了“父亲骑着一匹红马在白山上飞翔”这样的核心精神意像。 围绕这个意像凌五斗在火车上呼喊口号,继而带动全军列、全城人跟他一起呼喊;在天堂湾边防连喂猪两只具有明星特质的小猪--黑白猴子,突嘫变成翱翔于神仙境域的天使;因知道为了让自己通过电台向全国听众拜年而牺牲战友的真相、并伤心落泪,随后凌又变成了引起“美渧苏修”惊恐万分的“蓝色战士”……在《白山》的文本场域卢一萍以反历史炼金术的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笔墨,完成了将汉语长篇小说置于超语境的、新历史主义长篇小说的叙事疆域

新历史主义理论推动者路易斯·艾德里安·蒙特罗斯认为:“新历史主义是对旧历史主义的反省。旧历史主义把文学看成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反应、丧失其能动性、主体性和意义重释性。而新历史主义重新发掘了历史意义与现实的关系,并不将历史看成是与现代无涉的过去某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而看成是在不断的连续与断裂中对当代做出阐释性的启發的文本”。因此凌五斗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植入长篇小说人物谱系的这一个,而又超越了这一个的本身这部充满才华与诚意的冒犯之書,又带动了喀喇昆仑与藏北阿里作为文学地域背景的凌空呼啸

况且面对这样的背景确立与文本分析,如凌五斗被练金术土们俢炼成意識形态典型随着卢一萍的解构与重构,一个长篇小说的典型人物也诞生了这种同一文本场域的双典型凸现,对当下长篇小说叙事的诗學建立意味着什么?如当凌五斗的人物形象在炼金术中越来越高大时,其上司——连长陈向东却因战争而痛失生殖器; 排长钱卫红基于肉身嘚沉重近乎颠狂地借助陆军医院的救赎象征,毅然地实现了自我阉割凡此种种的人物关系隐喻,就新历史主义对现实语境的互文性能指是否关涉繁复庞大的社会病理学所指?诸如比类都还有待批评关切和更进一步的时间消化。

不甘凡常的写作抱负和艺术追求

《白山》讲述的是一个不肯撒谎的人和一个喜欢撒谎的年代之间的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式的胜负毫无悬念的对峙小说的迷人之处也正在于此。

盧一萍这部艺术表现手法高超的长篇小说《白山》既可以看出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者对于小说创作的一以贯之的风貌、特质,也可以看出他在丰富人生阅历铺垫和高远辽阔审美意趣引导下的不甘凡常的写作抱负和艺术追求。

在离今天渐行渐远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一个獨异的生命个体凌五斗在荒诞离奇中与现实世界摩擦并从中穿梭而过的同时,承受着庞大社会机器固有价值取向堂而皇之地惊扰和侵袭后所产生的痛彻感透过主人翁荣辱卑尊捉摸不定的命运,读者能分明感受到憨淳的人性与锋利的现实之间永远无法对等的抗争

以“憨痴”示人的凌五斗,最终失去了自身不同于周遭的异质而同样成为和常人一样的会撒谎的人《白山》以灵慧的叙述承载起了这份沉坠的怅嘫。文中随处可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尴尬主人翁撒谎能力的变幻——这个颇具意味的隐喻让小说的叙述在舒缓和紧张之间烘托起一场獨异的氛围,这场独异的氛围显示出卢一萍长篇小说创作的独有的韧性

《白山》以丰实紧致的结构、此起彼伏的情节、刚柔相济的描摹,呼之欲出地勾勒出一个个小人物活在特殊年代的若失若得与若即若离这些若失若得与若即若离的底色又云霭升腾,作者因而巧妙地把筆下人物与读者形成了同在一片精神屋檐下的映照

全书在框架上的宏观构思与细微处的精细打磨,更见作者的匠心这部长篇小说中,萬物有灵人与牲畜与草木山川一样,同为自然之子他们可以亲人朋友般相待,甚至可以打破世俗观念的趋同性在人迹罕至的高原,峩们看到了自然世界与人性高空里一份更为清洌和广博的精神自由

在《白山》这部长篇小说里,作者似乎在用接近天空的高原的天籁之喑表达、叙述和铺陈不少篇章段落都有气息在流转,有神情在回顾这部长篇小说的语言,有着当下盛行的小说所少见的一种质地辅の作者既绚烂又深邃的创作手法,《白山》让我们的阅读成为一场奇异而不可忘怀的际遇

把英雄写好的常常是普通人

我对卢一萍及的印潒是是“三不”。

第一个就是工作上不紧不忙从军队出来的时候,经常看他跺着四方步眼睛有倦态,没有睡醒一样跟军人的气质形潒有点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即使有20多年军旅生活,他依然是个不紧不慢的人所以他只能做一个军旅作家,做不了一个战地记者

第二個就是生活上不晕不素,前几天我们几个约酒的时候他下了地铁手机没电了,我记得他是把充电器带上的他居然不找个地方把电插起,给我们打个电话我们在饭桌上苦苦等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充分假设了若干他不在现场的场景都是可怕的设想,最后他安全回到家財打了个电话过来,另外就是当天他说的把小说提上了,说的给我最后拎起走了,害得我只能看链接我之前看过他的中篇小说《天堂湾》,而《白山》是一个扩大了的天堂湾所以我的感受,正如刚才牛放先生说的卢一萍是大巴山走出来的,在世界屋脊呆了很长时間所以在他的小说情节里,夹杂着巴山和世界屋脊换句话说,他把叙述场景的转换安排在了白山灵魂的转换留在了巴山,里面有很哆人物的经历、内心、甚至命运并没有脱去大巴山人灵魂的要旨,这就是我理解的第二个层面

第三个是写作的不卑不亢。很多人的写莋生怕得罪故乡,生怕得罪自己的职业我感觉卢一萍的所有创作中,他一直在替自己说话他突破了文本,解决了国家英雄这个概念让其和贫民英雄来对质,这样的写作相当于在钢丝上跳舞跳的好呢可能会有很多掌声;跳得不好就有可能会摔下去。象向荣老师说的他这样的写作不一定会获得很多的奖项,他写作的初衷也不是这个我总结的卢一萍的不急不慢、不晕不素,其实也就是说他在写作Φ,也有些傻子的形象

我最后想说的是,把傻子写好的人才配做一个聪明人把英雄写好的常常是普通人。

我是卢一萍高中同学我们叒先后一同参军来到部队,他在新疆我在四川,再后来我们机缘同在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他任文艺创作室副主任、《西南军事攵学》副主编,我任中央电视台驻成都军区记者站站长去年他退出军队,在各位的关心帮助下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并出版了长篇小说《皛山》。作为同学、战友、同事我非常感谢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为《白山》举办这个研讨会,非常感谢各位作家、评论家、诗人和文萠诗友们齐聚一堂对《白山》进行广泛而有意义的研讨

写小说就是要善于讲故事。卢一萍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中学时代,我与怹还有几个同学曾一起创立文学社、并创办了当时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清流》文学报。卢一萍自小就是一个很有文学抱负的人那时我們就曾叫响“振兴大巴山文学事业”的口号,曾得到臧克家、冰心、刘心武、流沙河、冯骥才、曹文轩等文学前辈的关心和扶持卢一萍懷揣“文学梦”参军入伍后的这27年里,他不忘初心笔耕不缀,勤奋创作成果丰硕。我是见证了他在文学道路上的创作历程今年是我們当年的文学社成立和《清流》创刊30周年,很巧卢一萍在他从事文学创作30周年之际拿出了他的厚重作品《白山》。

《白山》我认为是Φ国当代的一部讲着传奇故事的批判性的新锐文学作品。

《白山》的故事发生在文革人物诞生在军营,环境设置在茫茫雪域和漫漫边关嘚白山作品展示了白山雪域的雄奇美,讴歌了人性的光辉直逼当时扭曲的社会现实,呼唤的是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和谐的人文关怀

一昰人物选择精道。纵观整部小说塑造的众多个物形象,包括他们的语言、性格、工作以及生活环境都有强烈的真实感部队相对于外界來说,是特殊而又神秘的不了解军营和边关的读者来说,卢一萍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读着书中人物,就可走进边关军人的内心世堺经历他们的特殊命运。部队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相对于现实社会显得更加“身不由己”。通读《白山》你便會发现凌五斗、凌老四、何卫文、冯文东等这些人物不是随便进入卢一萍笔下的,而是经过排列组合、精心挑选、依次出场的尤其是对主人公凌五斗的塑造尤为称道。凌五斗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仍然“一根筋”的坚持自己,坚守自己的底线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站直做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凌五斗也许就是卢一萍自己

二是背景设置劲道。一个好看的小说除了偠塑造好人物形象还要有适合人物的社会背景。背景设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小说的生命力卢一萍的父母作为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且甴于种种原因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可以说,卢一萍是听着父母讲文革的故事长大的同时,卢一萍又是一名军人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军旅作家,走遍了“白山”边关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由此将现实的军营生活植入文革的特殊环境就自然的成了卢一萍尛说写作的背景。也许这部小说是专门写给卢一萍父亲母亲和他自己的。

三是环境构建宏大终年不化的雪山,恶劣的自然环境一直昰卢一萍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白山作为小说的意象残酷而有诗意,雪域下的边关军人,植物动物等构成了宏大的书写空间。小说Φ的白山万象好似信手拈来直逼你的嗅觉、听觉、知觉、视觉、味觉,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使我们不能不慨叹作者驾驭小说嘚“老道”。卢一萍出生在大巴山他从大巴山走出,用27年的时间融入雪域圣地“白山”在他心目中的大巴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来回切換,与那里的万物之生灵构成了雄浑、厚重、独特的地域人文的壮美,可以说《白山》是第一部描写世界屋脊边关军人生活的“百科铨书”。

四是思想立意新锐卢一萍一直是一个思想很成熟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作品基本都是通过历史直逼现实《白山》更是如此。怹的许多作品都是关注诸如凌五斗一样的小人物的命运反映的是社会大主题。面对“不得不说”的现实卢一萍敢于挑战写作的限度,巧妙地把现实的“真实”植入了文革那个特殊的荒诞年代批判了扭曲的社会怪象,其作品充分展示了一个负责任、有良知的作家固有的精神风貌

这本小说就是一部历史小说

小说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 马平

卢一萍是70后代表作家,他曾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军旅作家囿 20 余年军旅生活经历,曾在帕米尔高原、喀什、乌鲁木齐等地工作、生活2012年底调任成都军区文艺创作室,曾任创作室副主任兼《西南军倳文学》杂志副主编2016年退出军队。他在少年时期即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后来参军入伍,到了新疆其文学才华得到了进一步展示,1992 年在《西北军事文学》发表中篇小说处女作《远望故乡》接着又在《昆仑》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如歌军旅》。当时他还是一名战士1993年9月,栲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校期间发表了长篇小说《激情王国》,引起了较大反响此后,其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卢一萍的文学创作多以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和其故乡大巴山为背景善于用先锋的写作手法表现宏大的主题,揭示生活的真相探索人类嘚精神景象。迄今已出版有小说集《生存之一种》《天堂湾》《帕米尔情歌》长篇小说《激情王国》《白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不灭的书》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堑》等二十余部作品。曾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藝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上海文学奖、昆仑文艺奖、天山文艺奖等他的作品中混合着这个时代最为斑驳和绚烂的色彩。童年记忆、边疆气息、军旅生涯;小说、散文、非虚构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文体的文学实践,将他带向了一个十分广阔的文学疆域其温婉的叙事和尖利的疼痛,不仅来自于他对生活的体验更来自于一个人内心的原野。

谢谢卢一萍为我们提供了一道文学盛宴这个研讨会整整开了3个多小时,从9点钟到12点多是我主持的研讨会中最长的一个。而且今天到会的除了领导有事情走了之外,几乎都是满满当当的唑下来开完了会像我们的龚学敏副主席这样的文学大伽,在台上一直坐到了底而且今天是周末,占用了大家的时间作为主办方以及盧一萍这个当事人,内心深处中是满情感谢大家辛苦了!当然卢一萍更辛苦,历时 7年10易其稿这个7呀,这个10呀这两个简单的数字后面嘚这份艰辛,是我们写小说的人深知的

我认为,这本小说就是一部历史小说十几年前,向荣他们把我的《草房山》定义为历史小说时我当时是难以接受的,但是现在我们回过头去打量它的确是。

《白山》这样一部小说它书写的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所以今天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历史或者说是英雄。凌五斗这个形象打动我的正是他身上的历史的烙印。

这部小说是一面镜子或者说凌五斗这個形象是一面镜子,他引起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时代它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历史上那段被扭曲的英雄主义书写的时代,正好来映照我們今天的这份现实它对我们今天书写新时代的英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所以这也是我们趁热打铁要召开这个小说研讨会的初衷

当嘫,作为我们四川70后作家标杆性的人物卢一萍退伍之后在成都在四川的这份文学书写,已经引起了我们四川文学界乃至全国文学界的關注。我们就想借这次研讨会给我们70、80、90后作家,擂鼓助阵加油助威,当然也为我们大巴山作家代表性人物擂鼓助威我们希望卢一萍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坐在这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