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扫描:左侧腰大肌软组织肿块是怎么形成的FDG代

  流行病学鉴别  椎体骨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其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40~65岁,与该年龄组肿瘤的高发病率相关。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美国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关。脊柱骨转移发生的部位与体积相关,胸椎的发生率为60%,腰骶椎的发生率为30%,颈椎的发生率为10%。多数脊柱转移瘤为孤立性的,多发性的脊柱转移瘤发生率为35%。在一项前瞻性的研究中,脊柱转移瘤的复发率为20%。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RI技术的进步,脊柱转移瘤早期诊断技术已获得相当程度的提高。  椎体骨结核: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性增加、耐药结核比例升高、HIV的传播流行,全球结核疫情成恶化趋势,结核病发病率已明显上升。中国是结核高疫情国家,80%患者在农村。脊柱骨结核是最常见的激发于肺结核的骨关节结核,多发于青壮年,是引起后凸畸形、截瘫的常见原因,残极率高,治疗难度大。其中,胸椎发生率高达39.6%左右,尤其儿童居多。由于胸腔负压、纵隔脏器搏动、胸廓出口毗邻结构复杂和胸椎生理性后凸等因素,胸椎结核易形成椎旁和它处流注脓肿,胸椎旁侧脓肿范围通常较为广泛,文献报道发生率为86.5%~98.5%。上位胸椎脓肿可在胸廓上口部压迫食管、气管造成吞咽困难与呼吸困难。中段胸椎脓肿可沿肋间或局部向体表突出,还可形成张力性脓肿,穿破入肺(约10.9%),脓肿和死骨可咳出或穿入肺脏(3.3%),也可向后突入椎管而出现脊髓压迫症。下位胸椎及胸腰椎结核脓肿可在腰上三角区和腰下三角区突出体表,也可沿腰大肌流注髂窝,继而下降到大腿部。胸椎结核同其他脊柱结核一样好发于椎体,以破坏脊柱的前、中柱为主,又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生理性后凸,应力集中在椎体的前侧,负重后造成椎体塌陷,导致后凸畸形十分明显。  临床表现鉴别  椎体骨转移:骨骼相关并发症通常是在脊柱转移瘤发生后的3~6周内发生。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于95%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且通常出现于脊柱转移瘤神经损害之前。通常,疼痛发生于颈部和背部,且常有夜间疼痛的特点。疼痛的发生是由于肿瘤突破了痛觉感受器较少的骨髓,而侵及骨膜及其周围。由力学不稳定而诱发的疼痛多是由于脊髓压迫、椎体塌陷和病理性骨折引起。疼痛也可表现为根性疼痛,表现为皮节分布区放射样疼痛。疼痛通常在神经损害前平均7个月发生。  椎体骨结核:起病隐匿,儿童居多,常表现为胸背部持续疼痛,可向胸部、腹部放射。逐渐出现胸椎后凸畸形,脊髓受压者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行走不稳,二便障碍,甚至截瘫。同时伴有纳差、乏力和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上胸椎结核由于脓肿压迫食管、气管,可出现吞咽困难与呼吸困难。伴有胸腔积液者可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体征包括:胸椎后凸或侧凸畸形,局部压痛、叩痛,脊髓压迫症者出现病变部位以下的感觉障碍、下肢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上胸椎结核可有颈部脓肿及颈椎活动受限,下胸椎结核可有腰上三角脓肿、腰椎活动受限。儿童首诊原因以脊柱后凸畸形(34.8%)多见;常见症状以下肢症状(50.7%)多见,包括下肢无力、步态不稳等;常见体征以后凸畸形(92.8%)多见,可伴有有盗汗、低热、纳差、消瘦、夜啼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鉴别  椎体骨转移:  1.X线检查:早期平片易漏诊,只有当骨转移灶达1~1.5cm以上,且脱钙达50%~75%,松质骨破坏达30%~50%时X线检查才能观察到。  同位素骨扫描:是探查骨转移高度敏感的方法,可以早于X线检查6个月发现转移病灶。  2.CT图像能早期观察到脊柱轻微的骨破坏、小的软组织肿块及椎体形态、椎管受压征象,CT表现与X线一样分为溶骨型、成骨性和混合型,来源与肺脏、肾脏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常为溶骨性破坏,而来源于乳腺和前列腺则常为成骨性改变。  3.磁共振检查: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7%,通过T1、T2加权像,可从三维空间通观脊柱、脊髓、神经和软组织受累的情况,对了解病变全貌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4.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显像能在形态学变化之前发现代谢功能异常,有助于发现一般手段难以发现的微小原发灶和软组织转移灶,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被认为在描述鼻咽癌骨转移在肿瘤分期方面比骨显像更敏感。明确诊断尚需行活检。  椎体骨结核:  1.B超检查 可发现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胸腔积液;  2.X线检查 可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椎体硬化、破坏、椎间隙狭窄、融合,椎旁影增宽,胸椎后凸或侧凸畸形。但由于肋骨的影响,胸椎结核显示不如颈椎和腰椎结核清晰;  3.CT检查 可见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硬化,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死骨形成,椎旁脓肿,椎管内脓肿或死骨压迫脊髓。CT对于术前评估椎体的破坏程度,指导术中椎体切除范围及病椎是否置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4.MRI 对于胸椎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早期发现椎体的炎性水肿、破坏,椎间盘的破坏,椎旁及椎管内脓肿,清晰地显示脊髓受压,还可早期发现附件结核。但MRI对死骨大小、范围的显示不如CT清晰。  总结:  椎体骨转移:多为老年人,无结核接触史,无肺或其他结核。疼痛多明显,夜间更重,健康情况多不佳。无死骨,无反应性骨质致密,椎旁阴影多为圆形,椎间隙正常。有时可找到原发癌肿,休息及抗结核治疗后无好转,且逐渐加重。  椎体骨结核:年龄多为儿童或成年,有结核接触史,有肺或其他结核,疼痛多不明显,夜间不甚疼痛,健康状况尚可。无死骨,有反应性骨质致密,椎旁阴影多为梭形,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无原发癌肿。休息及抗结核治疗后渐好转。
365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郭志大夫本人发表
左侧腰大肌占位
状态:就诊前
肿瘤有多大。
请把病理报告传上来,愿意为您提供帮助。
状态:就诊前
您好!放射报告显示:左侧腰大肌内类圆形囊实性肿块,点状钙化,直径约2.6CM。腰椎MR平扫:约L4椎体水平左侧腰大肌内见一类圆形等T1信号结节影,直径约2.1CM。介入科的专家看了加强CT,和半个月前的MR比较后说:怎么变小了?遂作穿刺,报告显示梭形细胞病变,细胞形态温和,间质富于血管,建议试做免疫组化标记探讨来源,或将肿瘤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检查进一步诊断。
我现在纳闷的是这肿瘤的性质,并担心这手术的风险。
麻烦您了!
应该说没有手术风险;但是您也可以考虑等待观察。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左小腿皮肤隆突样纤维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去年8月28号在门珍上手术割了,今年又局部复发了!
疾病名称:我是肿瘤患者,不痛不痒,位于左大腿根部&&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刚开始是抽筋,抽筋后发现一小块肿物,不痛,不痒。也没什么不良反应。
疾病名称: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其他治疗肺部的方法?...
病情描述:日右小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切除,同年6月24日到9月29日四次化疗,化疗前做螺旋ct有粟粒,化疗后复查粟粒还在,没有改变,本地医生考虑转移
疾病名称:出院时说是左腕部上皮样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医生再给分析一下
病情描述:一开始在腕部只是个小疙瘩、后来因为激光导致它迅速长大、在郑大一附院做了切除、术中快速病理显示梭形细胞肿瘤、边缘未发现病变累及。经下一步免疫组化结果说:考虑滑膜肉瘤但形态上不排除上皮...
疾病名称:粘液性脂肪肉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还能手术吗?病人有15 年的1型糖尿病史,若做化疗有无风险,化疗用什么药对粘液脂肪肉...
病情描述:腿部脂肪肉瘤转移到臀肌4.5*4.3,1.5*1.0和左肺膜2.8*1.0,右肺1.5*1.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疾病名称:黏液瘤&&
希望得到的帮助:怎么办
病情描述:腹部黏液瘤、4月22日做的手术、现在腹部还有、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郭志大夫的信息
前列腺癌、肾癌、软组织肉瘤、
郭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
教育背景:
1987/09–...
郭志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介入科可通话专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介入血管瘤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地坛医院
肿瘤介入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介入血管瘤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介入血管瘤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
介入治疗科
北京地坛医院
肿瘤介入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介入血管瘤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软组织肿块是怎么形成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