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痒咳嗽,呛咳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老中医治咳嗽、咽痒----止嗽散,_季老中医_新浪博客
老中医治咳嗽、咽痒----止嗽散,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1kg(各二斤); 甘草
(炒)375g(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500g(一斤)。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使用注意]本方性虽平和,但总属辛温之剂,故阴虚肺燥以致咳嗽或咯血者不宜使用。如肺热咳喘,须加贝母,知母,瓜蒌,黄芩之类,不宜单独使用。表邪重者,亦非本方所宜。
  [方义]方中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桔梗、陈皮宣肺理气;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配,共奏止嗽化痰,宣肺解表之功。
  【速记歌诀】陈耿百草苑借钱(陈皮桔梗百部甘草紫苑荆芥白前)
  本方是程钟龄
氏所创订的一张经验方,对于多种咳嗽都有良效。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所以-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但阴虚肺燥之虚损咳嗽,则非其所宜,这在临症时须加辨别。
  近人聂云台氏用本方诸药各30克,研末(均生用,不炒),另加生萝卜子60克(研)枇杷叶(去毛,包)30克煎汤,滤去渣取汁,再加生萝卜汁60克,共和调药粉为丸(酌加炼蜜更好),每丸如弹子大,约重8克,每服1粒,小儿减半,早晚各一次,开水化服。这对各种咳嗽奏效更好,诚如聂氏所说:“从此用无不效,风寒痰热皆宜。”编者曾多次制用,收效颇为满意,病者亦称道不置。这是在程氏制方的基础上有了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方歌]止嗽散为心悟方,白前百部桔甘襄,陈皮紫菀配荆芥,统治诸般咳嗽良。
止嗽散应用两则
中国中医药报  日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清代程钟龄积30年治咳经验之总结。书中述可治诸般咳嗽,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每服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程氏在论述此方时写道:“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笔者在临床上多采用汤剂加减运用,经验证,疗效较为满意,深感古人制方之妙,现举两例以证明之。
例一:周某,男,18岁,3月20日初诊。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服用抗生素,止咳药效果欠佳。现症见咽痒干咳少痰,咽喉疼痛,无汗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风寒袭肺,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桔梗
18克,紫菀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百部12克,陈皮9克,杏仁9克,板蓝根15克,牛蒡子15克,升麻15克,红花3克,连翘15克,炙麻黄3克,玄参9克,生甘草9克,生姜15克,葱白3段。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连服3剂后微汗出,无咽痛,咳止。
例二:张某,女,31岁,4月20日初诊。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伴咽痛、发热,西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一周后,咽痛发热消失,仍咳嗽,服抗生素,止咳药效果不佳。现症见喉痒即咳,夜间常咳醒,晨起有少量黏痰,伴乏力汗多,大便偏干难下,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细而数。证属风邪留恋,气阴两亏,肺失宣肃。治宜益气养阴,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沙参15克,麦冬
15克,姜半夏15克,紫菀12克,百部12克,款冬花12克,桔梗15克,荆芥12克,防风15克,苏叶9克,杏仁12克,太子参15克,五味子15克,葛根12克,生甘草9克。每日一剂,每日2~3次,连服两剂后咳嗽偶作,继服两剂后上症痊愈。
例一患者外感风寒表邪偏重,且有化热之象,方用止嗽散合三拗汤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重在解表祛风,佐以清热利咽药物,获以良效;例二患者素体偏虚,病久耗气伤阴,更使风邪留恋难去,肺失宣肃,咳嗽较重,方用止嗽散合麦门冬汤治疗,疏风散邪同时取麦门冬汤润养肺胃之阴而“止逆下气”,加五味子敛阴止汗止咳而无恋邪之弊,竟获速效。
笔者亲身应用体会,止嗽散制方具有立法严谨、选药精当的特点,临床辨证应用,灵活加减,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所导致的咳嗽治疗作用显著。(王亿鹏)
活用止嗽散&&
止嗽散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一书中的名方,由桔
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组成。时至冬日,对因感
冒引起的咳嗽,如能辨证灵活应用此方,则疗效颇佳。
  风寒咳嗽因风寒袭肺,肺气失宣引起咳嗽频频,声重不扬,咳吐
稀薄痰液,色清多沫,并伴有恶寒发热,全身疼痛,无汗,流清鼻涕,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浮紧者,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止嗽散原
方加防风、苏叶、羌活各10克,生姜3片,水煎服。
  风热咳嗽因风热犯肺,肺气宣降失调而引发剧烈咳嗽,痰稠色黄,
咳吐不爽,伴有发热头痛,恶风汗出,鼻塞浊涕,口干咽痛,舌质红
苔黄,脉浮数者,宜疏散风热,清肺止咳。用止嗽散加桑叶、菊花、
薄荷、川贝母、连翘、芦根各10克,水煎服。
  风燥咳嗽因风燥伤肺,肺失宣肃而致咳嗽声嘶,干咳无痰或少痰,
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鼻咽干燥,咳引胸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者,宜清燥润肺,宣肺止咳,用止嗽散加桑叶、麦冬、知母、玉竹、
枇杷叶、川贝母、栝楼皮、黄芩各10克,沙参、茅草根各15克,水煎
  痰热咳嗽因痰热犯肺,肺失肃降而致咳嗽频作,痰黄黏稠,呛咳
气逆,咳剧呕吐,或伴有发热不适,口干咽痛,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数者,宜解表宣肺,化痰止咳。用止嗽散加桑白皮、地骨皮、麦冬、
前胡、黄芩、川贝母、竹茹各10克,鱼腥草15克,水煎服。
  在临床应用止嗽散时,需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强弱、病情
轻重,辨清寒热虚实,灵活运用,掌握好药味加减和剂量,方能起到
祛病的效果。
&[止嗽散在临床上的运用&“止嗽散”是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一书中治疗咳嗽证的一个方剂,其药物组成:桔梗、荆芥、紫菀、蒸百部、白前各两斤,甘草十二两,陈皮一斤,上七味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或临卧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而本人在临床上多采用汤剂,经验证,疗效较为满意。其剂量为:紫菀12g,荆芥8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水煎分三次内服。
在临床上运用时,当病员初诊主诉为咳嗽,首先问其发病时间,因时间的长短,对病情的演变关系很大,继问其继往证是否有咳嗽病史,围绕其主诉重点询问其自觉证状。同时对天气之阴晴,气候的寒温与咳嗽的关系也很大,以便运用时加减化裁。“止嗽散”是治疗由外感风寒而引起咳嗽所适应的一个方剂。现举五型介绍如下:
一、风寒咳嗽
主证:咳嗽痰多色自而清稀,兼有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头痛无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咳嗽是肺经清稀受邪气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症状。由于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咳嗽痰白而。肺开窍于鼻,窍不通,故鼻塞流涕。肺主皮毛,主一身之表,外感风寒,腠理被束,卫外之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或头痛无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邪在表证。证属风寒犯肺,邪束肌表,肺气不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味,紫菀12g,荆芥8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防风9g,苏叶9g,姜半夏9g,云苓9g,生姜三片,水煎服。
此证由于有风寒表证故加防风,苏叶配荆芥以发表。加生姜,姜半夏,云苓以温肺化痰。
案例:李&&,女,27岁,农民,于日就诊。患者因阴雨外出,雨温衣服,回家后下午出现:咳嗽吐清稀痰色白,恶寒微发热,鼻塞流清涕,身微痛,有微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证属风寒犯肺。肺气失宣所致,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嗽。用上方水煎服一剂。
10月5日又诊:诸证好转,现服前方二剂而全愈。
二、久咳未愈
主证:咳嗽不已,咯痰不爽,痰白而粘,喉中发痒,无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证。舌质淡红,苔白略厚,脉弦滑。
证候分析:外感已除,留有咳嗽余恙,痰白而粘,咯而不爽,是肺系余邪未解,将有化热之机,脉已不浮,但兼有滑象,是属痰壅肺系所致。
治法:宣肺肃降,化痰止嗽。
方药:止嗽散加味:百部12 g,紫菀12 g,荆芥4.5 g,白前12 g,陈皮6g,桔硬12 g,甘草6 g,杏仁12
g,川贝母6 g吞服,水煎服。
此证由于表证已除,故将荆芥减量,但有肺系余邪故加杏仁,肃降肺气,加川贝以润肺,使其咯痰易出,防其化热燥肺。
案例:陈&&,女,61岁,居民,日就诊。患者自述:因咳嗽痰多不爽,色白,恶寒发热头身痛。已用桑菊饮合西药治疗,证状有所好转。今日再诊,现证:咳嗽不已,咯痰不爽,痰白而粘,不易咯出,喉中发痒,已无恶寒发热,头身痛等证。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弦略数。证属外感已解,咳嗽未愈。治宜:宣肺化痰,肃降止嗽,用上方水煎服三剂全愈。
三、湿热咳嗽
主证:咳嗽痰量较多,色黄白相兼,并粘连不清,苔黄而腻,口干不欲饮。脉滑而说、略数。
证候分析:素有湿热内蕴又感外邪,易转为肺经湿热,故痰色黄粘腻不清,苔黄而腻,口干不欲饮水,脉滑而略数。证属湿热蕴肺之证。
治法;利湿清热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减:紫菀12g,荆芥4.5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前胡12g,白叩6,苡仁15g,菖蒲12g,杏仁12g,滑石12g。此证由于痰湿咳嗽,故减量荆芥,加菖蒲、白叩化湿浊。前胡清湿热而止咳。滑石,苡仁清热利湿。杏仁肃降肺气。
案例:扈&&,男,47岁,农民,日就诊。患者咳嗽痰多粘连不清,其色或黄或白,胸膈痞闷,口干不欲饮水。苔黄腻,脉滑略数。证属湿热蕴肺,肺失宣降。治宜:利湿清热止咳。用上方水煎服二剂。
6月15日又诊,诸证好转,出现苔白腻,脉濡滑。此时热去湿减。治宜:燥湿化痰,处方:二陈汤加苍术,厚朴水煎服三剂全愈。
四、肺火咳嗽
主证:咳嗽气促,咯痰不爽,痰黄而稠,胸胁闷痛。口干欲饮,舌质稍红,苔黄燥,脉弦滑而数。
证候分析:咳久不愈,肺失肃降,肺气久郁而化火,故痰黄而稠。气机不利故胸胁闷痛。口干欲饮,苔黄燥,脉弦滑而数属肺经郁火之证。
治法:清肺火而止嗽。
方药;止嗽散加减:紫菀12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桑皮12g,地骨皮12g,黄芩12g,炙枇杷叶去毛12 g,杏仁12 g,全瓜蒌12 g,炒枳壳9 g。
此证由于肺已化热,故去荆芥,加桑皮,黄芩,地骨皮以泻肺火,杏仁炙枇杷叶,肃肺清热止嗽。全瓜蒌润肺,炒枳壳以开胸利膈。
案例:王&&,男,48岁。信用社干部,日就诊,患者形体消瘦,自述咳嗽已5月余。现证:咳嗽上气,喉中有痰,咯而不爽,痰黄而稠,胸胁闷痛。咽喉时时作痒,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滑数。证属肺火咳嗽。治宜清肺火而止嗽。用上方水煎服三剂。
8月10日再诊,以上诸证减轻,继而干咳少痰,咽喉干燥。治宜原方去陈皮,白前加沙参12g,麦冬12g,又进三剂而愈。
五、燥热咳嗽
主证: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带血丝。咽干而痛,或声音嘶哑,舌质红,苔干燥,脉沉细数。
证候分析:咳嗽日久化燥伤津,肺失润泽,故干咳少痰。灼伤肺络故痰中带血丝。咽喉失津润,故咽于而痛,声音嘶哑。舌质红,苔干燥,脉细数,属燥伤阴之证。
治法:止嗽散加减:紫菀12g,百部12g,白前12g,桔硬12
g,甘草6g,川贝母9g吞服,沙参12g,知母12g,玄参12g,胖大海12g ,蝉蜕9g。
此证由于肺已化燥伤津,故去荆芥,陈皮,白前,加川贝润肺止咳,沙参,麦冬玄参知母兹阴生津,胖大海、蝉蜕润咽喉开声音。
案例:朱&&,女,59岁,居民,日就诊,患者数日来,咳嗽痰少,有时干咳无痰而带血丝,鼻燥咽干而痛。咳甚胸痛,声嘶哑,身微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略数。证属肺燥咳嗽。治宜:清肺润燥止嗽。用上方水煎服四剂而愈。
&止嗽散的几个加减法
止嗽散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由荆芥、百部、紫箢、陈皮、甘草、桔梗、白前组成,是用于外感咳嗽的通用方。程钟龄说“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逐贼之势”。临床上使用法非常多,近日看书时将手边一些常用加减运用稍加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医学心悟》中加减:风寒初起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暑气伤肺,口渴烦心尿赤,加黄连、黄芩、花粉;湿气生痰,痰延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燥气伤肺,干咳无痰者加栝楼、贝母、知母、柏子仁。
龚士澄止嗽散加减法:风寒咳嗽,鼻塞声重者加苏叶、杏仁;寒束皮毛,喜暖畏冷咳嗽且喘加杏仁、苏子,以麻黄易荆芥;喉间有痰作哮再加射干;
风热咳嗽,咽喉红肿,身热有热不退去百部、紫箢、荆芥加牛蒡子、大贝、蝉衣、金银花、连翘;咳嗽而胸胁作痛加栝楼壳、橘络;热甚加黄芩;寒热往来加青蒿或柴胡;发热夜重晨轻加白薇或地骨皮;
秋感凉燥而咳嗽,状如感冒风寒,但有津气干燥,如唇干溢干,干咳连声等,去荆芥、桔梗、白前,加松子仁、冬花、杏仁,冰糖为引;温燥咳嗽,去百部、荆芥、陈皮,加北沙参、麦冬、川贝、桑叶,枇杷叶为引;
《绍奇谈医》治疗外感咳嗽时,伤风咳嗽常嫌祛风解表之力不足,加薄荷、杏仁;凉燥用杏苏散和止嗽散,或仅取止嗽散中紫箢、百部与杏苏散合方;
吴震西加减止嗽散:百部15紫箢10橘红10甘草4桔梗10白前10去荆芥加旋复花10法夏10白茯苓10僵蚕10苏子10临床加减:发热加银翘或黄芩、知母清热解毒;痰多加大贝、冬瓜仁或二陈;喘急加地龙、苏子;咽痒加僵蚕、蝉衣;瘀重加当归、丹参;咯血加花垒石、白芨;咳而吐加旋复、枇杷叶;阴伤加沙参麦冬;体虚易感加玉屏风散。
俞慎初加减止嗽散:荆芥10百部10陈皮6甘草3去桔梗白前紫箢加杏仁10冬花6大贝10。因为白前多用于肺气壅塞痰多气逆之内伤咳喘而去之,加杏仁止咳降气大贝清热化痰,冬花比紫箢更长于止咳而易之。临床加减:风热合用桑菊饮或银翘散;风寒加苏叶防风;痰烛合二陈汤;痰多气逆合用三子养亲汤;肺热加桑白皮枇杷叶黄芩。
&1.止嗽散的临床应用
&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原方组成如下:炒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各二斤,陈皮(去白)一斤、炒甘草十二两。用法: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睡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功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现代常用药物剂量为:紫菀15g,百部12g,白前12g,桔梗15g,荆芥10g,陈皮15g,甘草6g。作汤剂,水煎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辨证论治,运用加、减、裁、采、穿、合、化等七种方法对止嗽散灵活使用,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对于外感风寒咳嗽伴发热恶寒,咳声重浊,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者,加用防风、杏仁、羌活等疏风解表散邪止咳。对于外感风热咳嗽伴身热咽痛,咳声音哑、咳嗽频剧,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去陈皮、紫菀,加用桑叶、薄荷、菊花等轻清止咳。对于咳而兼喘者加用麻黄、杏仁、地龙等宣肺止咳平喘。对于风燥伤肺干咳,连声做呛,无痰或痰少难吐,舌质红,苔干燥,脉浮数者,可去荆芥和陈皮,与桑杏汤合用。对于痰湿雍肺咳嗽伴有咯痰,痰液为白色粘稠,舌苔白腻,脉濡滑的可加用半夏,茯苓化痰止咳,加用生姜,大枣和胃去湿;还可与三子养亲汤合用。对于肺胃阴虚久咳无痰或痰少难咳者,可去陈皮,加用瓜蒌、贝母、杏仁、沙参、麦冬、百合滋阴润燥止咳。对于肺热咳嗽伴有咯痰色黄,咯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的患者,可加用黄苓、前胡、桑白皮、知母、石苇等清热化痰止咳。对于气逆作咳咳时面红,咳引胸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者,可去荆芥、陈皮,加用黛蛤散配丝瓜络、丹皮、郁金等疏肝理气活络。
  以上在实际病例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溶在一起,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辨证施治,合理灵活地应用,掌握好药物的剂量和加减,才能达到去病的疗效,共同为发扬中国的传统医学做出努力。肺属金,如钟,非叩不鸣。叩钟之器,不外两端,一为外感,一为内伤,而其中又以外感首居其位。外感与内伤关系密切,常相互影响致病情复杂或加重,止嗽散以其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在临床上通过灵活加减,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所导致的咳嗽治疗作用显著而得到诸多医家广泛的应用。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五。
  [组成]半夏45克(汤洗七次) 枯白矾120克
  [用法]上二味,共研为末,生姜
打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主治]咳嗽痰多。
  [按]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止嗽丸"。
  前人云: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后世合称咳嗽。刘河间
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实际上,二者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咳嗽的发生,总由肺气失宣所致,治疗当以宣肺为主。本方为散服用,有解表邪、宣肺气、止咳嗽、化痰涎之效,故称「止嗽散」。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72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老人有些困倦,将双脚伸进了炉堂取暖。
哪知气温骤降,海浪一波波往上冲刷着车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咽喉疾病,无疑是现代人最容易感染的耳鼻喉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咽喉疾病也逐步进入了高发期。医生指出,咽喉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要道,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屏障,一旦出现感染、炎症,要立刻进行系统性的确检并治疗,否则很容易诱发肺炎、胸膜炎等并发症状。
  当下刚入夏季 ,早晚温差大,再加上春风多,稍有不适就容易引起感冒咳嗽,小编认为当下的咳嗽特别是干咳无痰者,70%是由于咽炎引起,咽炎初起大多数是由于病毒引发,你可以自查口腔,对着镜子“啊!”一下,看看咽喉部有没有起小泡,医学上叫淋巴滤泡,如发红属于急性咽炎,如只有小泡和口腔一样颜色就属慢性咽炎。笔者根据从医经验,简单介绍一下咽炎引起咳嗽的注意事项和治疗:
  咽喉引起咳嗽注意事项:
  穿着方面:此时雨水多,昼夜温差大,宜穿素装薄衣。俗话说:&春捂秋冻&,适当地&冻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中秋以后,气温降低,宜及时增添衣服、被褥,以免受凉感冒,耳鼻喉疾病复发。注意防止耳鼻喉裸露在外,可适当佩戴医用口罩,不抠或少抠鼻子、耳朵。
  住行方面:夏季屋子里容易滋生细菌,是适合细菌繁殖和生长的良好环境。因此白天要多开窗通风,定期清洗衣物床单,及时清理垃圾,睡觉之时不能捂住鼻子,宜让鼻子自由通气。早晚时候注意及时增加衣物,骑车、开车时谨防秋风从口腔灌入,引起耳鼻喉部的不舒适。
  饮食方面:夏季谨防病从口入。秋季以后,降雨少空气干燥,易引起咽干、鼻燥、肤涩等&燥症&所以要多饮用开水、淡茶、菜汤以及牛奶、果汁等饮料。有耳鼻喉疾病的人应当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银耳、梨、柿子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
  咽喉炎咳嗽的治疗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咽喉炎是会引起的咳嗽的。因此,对于咽喉炎咳嗽应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疏风清热止咳法症见咽喉红肿 ,咳嗽声重 ,痰黄而粘 ,咯痰不爽 ,头痛、口渴、舌苔薄黄 ,脉浮数等 ,可选用桑菊饮加减 ,药用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薄荷、牛蒡子、蝉蜕、板蓝根、芦根、淡竹叶、生甘草等。
  二、清热润燥止咳法症见咽喉干痒 ,咳嗽气促 ,痰少而粘稠 ,不易咯出 ,口鼻干燥 ,口渴喜饮 ,尿少便干 ,皮肤干燥 ,舌红少津 ,脉弦细数等 ,可选用沙参麦冬饮加减 ,药用沙参、麦冬、百合、玉竹、天花粉、黄芩、贝母、瓜蒌壳、石斛、橘络、胆南星等。
  三、清热化痰止咳法症见咽喉肿痛 ,咳嗽痰多 ,色黄粘稠 ,或脓痰腥臭 ,胸中闷痛 ,心中烦热 ,口干咽燥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等 ,可选用清气化痰丸加减 ,药用贝母、瓜蒌壳、葶苈子、黄芩、天竹黄、海浮石、鱼腥草、胆南星、苏子、枇杷叶等。
  四、燥湿化痰止咳法症见咽喉时如有物梗 ,咳嗽多痰 ,痰白而粘 ,胸部痞闷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腹胀便溏 ,舌体胖大 ,苔滑腻 ,脉滑缓等 ,可选用温胆汤加减 ,药用陈皮、半夏、苍术、厚朴、茯苓、旋覆花、白芥子、枳壳、贝母、款冬花、白前、紫菀等。
  五、清肝泻火止咳法症见咽干口苦 ,呛咳气逆 ,痰出不爽 ,咳时面红 ,牵引胸肋刺痛 烦躁易怒 ,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 ,脉弦数等 ,可选用清金化痰汤加减 药用黄芩、栀子、龙胆草、桔梗、桑白皮、杏仁、麦冬、连翘、知母、贝母、瓜萎壳、甘草等。
  六、滋阴补肺止咳法症见咽喉涩痛 ,声音嘶哑 ,咳嗽气促 ,痰少粘稠难咯 ,或痰带血丝 口燥鼻干 ,心烦失眠 ,潮热盗汗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等 ,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药用百合、熟地、玄参、贝母、桔梗、麦冬、白芍、当归、沙参、玉竹、苏子等。 七、 中医穴位根治方法:中医穴位贴可根治咽喉炎症状,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一症一方现配药贴,针对穴位直接贴上。 穴位贴机理:佛医除病讲究辨症施医,断除根源,对于咽喉炎,根本的病因在于邪毒积聚喉核,除表症应消肿止痛,化解喉核积聚肿块,经络血液运行通畅则疼痛消失;除病根应拔毒生肌,彻底祛除淤积邪毒,修复咽喉黏膜破损上皮黏膜组织,从而在根本上康复咽喉炎,恢复其免疫功能,杜绝复发。
  此外,有不懂的,或患有咽喉炎的可以加微信juhong03咨询橘红小鑫家治愈方法研究咽喉炎多年,可以帮你根治咽喉炎!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爱健康,爱生活!每天发送最新的健康养生资讯。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很多小孩子会有咳嗽的症状,孩子的咳嗽经常会吓到家长,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咳嗽就会以为孩子有感冒了,或是...
很多小孩子会有咳嗽的症状,孩子的咳嗽经常会吓到家长,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咳嗽就会以为孩子有感冒了,或是...
很多小孩子会有咳嗽的症状,孩子的咳嗽经常会吓到家长,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咳嗽就会以为孩子有感冒了,或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但剧烈长期咳...
大家还关注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陶凯大夫本人发表
干咳呛咳久咳少痰咽痒
状态:就诊前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咳喘&&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用中药有效防咳喘
病情描述:开始打喷,流鼻涕,经常咳,有时会喘。这次喘了
疾病名称:过敏体质&&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今天到了鼓楼医院皮肤科看了过敏,现在想治疗咳嗽有3个月过敏性鼻炎,查了过敏源,过敏源很多,是过敏体质。现在有咳嗽
疾病名称:肺纤维化&&
希望得到的帮助:现在想请陶教授再看看,继续开中药调理。
病情描述:患者80岁,男,患肺纤维化3-4年,咳嗽喘得厉害,晚上尤其严重,行动困难,一走动就喘得厉害,咳痰费劲,痰白色稀薄,每天吸氧2次。
去年吃陶教授开的中药和膏方,有点好转。现在想请陶教授再看...
疾病名称:良性肺小节切除后,需要中药护理吗?&&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否中药护理(良性小节)
病情描述:体检查右肺上小节,手术两个月,复查正常!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陶凯大夫的信息
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心病、迁延性...
陶凯,男,从事中医药工作44年,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山东中医...
陶凯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中医呼吸科可通话专家
江苏省中医院
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中医医院
淮北市中医医院
中医呼吸科
河南中医一附院
北京中医医院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喉痒咳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