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宝宝总是上火怎么办办

宝宝&上火&是很常见的事儿,如嘴角溃烂、腹痛还有大便秘结等等,虽然不是大病,但是宝宝嘴角溃烂了还是会感觉到痛的。
那么宝宝上火怎么办呢?
1、如果宝宝是在母乳喂养的话,妈妈自己饮食要清淡,不吃太油腻的食物,这样宝宝就不容易上火。
2、如果是因喝奶粉导致宝宝上火的话,可在牛奶中加些奶伴侣或清火宝一起给宝宝喝;每次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奶粉的冲泡说明,不要太浓;两顿奶之间应给宝宝多喝白开水;要是喝奶粉上火厉害的话,建议还是换个牌子的奶粉试试。
这里有妈妈们认为
3、如果宝宝现在能吃辅食的话,平时妈妈对宝宝的饮食也要多注意一些。
建议妈妈多给宝宝吃这几种蔬菜,可以帮帮宝宝下火:
1)白菜: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2)芹菜:去肝火解肺胃郁热。3)莴笋:清热、顺气、化痰。4)茭白:清热解毒的功效。5)莲藕:清热生津、润肺止咳。6)茄子:清热解毒。7)百合:清热润肺止咳功效。8)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4、宝宝在起居上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睡眠,因为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更容易引起宝宝上火。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环境清新,让宝宝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也要考虑劳逸结合,切不可让孩子过度疲劳。
引起宝宝上火的原因是什么呢?
引起宝宝上火包括两个因素(内因和外因)
1、内因:宝宝生理特征易上火
中医认为宝宝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2、外因:饮食及环境引起的上火
饮食因素: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另外,薯片、饼干等油煎炸零食的摄入也是上火因素之一。
环境引起上火:如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更多疾病了解:、、、、、、
谢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帖子~收藏啦
我觉得在广东,医生都建议新生儿要喂小儿七星茶和喂金银花水呢!
我觉得在广东,医生都建议新生儿要喂小儿七星茶和喂金银花水呢!
麻麻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哦~~
感谢LZ分享,上个月我家宝宝就有点上火了呢,听人家说可能是奶粉问题,现在换了雅培亲护在喝,情况有改善,便秘好了很多,打算继续喝看看。
喝点香港衍生小儿七星茶应该也可以吧
谢谢楼主分享,送花花
煲点薏米水给宝宝喝也可以的
上海 轻纺市场
来说说我的实际情况,我家宝宝大便不太好,有时2,3天才一次,每次都很硬,每次拉不出都很痛苦,看得我好心痛。觉得这篇文章讲的有道理《便秘和喝水量没有直接关系&&母乳易消化不便秘》,里面专家强调宝宝便秘有些时候跟上火关系不大,而主要的原因是奶粉中的棕榈油让宝宝大便结块,或者奶粉中的牛奶蛋白消化不良引起的&&楼上有说雅培亲护的,我看别的妈妈也有说在吃的,都说吃这种易消化配方的宝宝大便比较好。是吗?关注中。
#9 xyrq043576
来说说我的实际情况,我家宝宝大便不太好,有时2,3天才一次,每次都很硬,每次拉不出都很痛苦,看得我好心痛。觉得这篇文章讲的有道理《便秘和喝水量没有直接关系——母乳易消化不便秘》,里面专家强调宝宝便秘有些时候跟上火关系不大,而主要的原因是奶粉中的棕榈油让宝宝大便结块,或者奶粉中的牛奶蛋白消化不良引起的……楼上有说雅培亲护的,我看别的妈妈也有说在吃的,都说吃这种易消化配方的宝宝大便比较好。是吗?关注中。
我顶雅培亲护!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宝宝,如果宝宝吃的配方奶中含棕榈油,就很容易会发生大便干燥、便秘这些症状。我家也在吃雅培亲护,亲身证明肠胃比较敏感的宝宝,大便也可以很好的。不含棕榈油的水解蛋白配方,温和小分子,在保证宝宝营养获取的情况下,更利于消化!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134820 ,
话题:24549
&&手机客户端
&&相同预产期
&&同龄宝宝
&&非常有用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夏日为何易上火
随着夏日气温的上升,上火的病者也是直线上升。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都出来了。夏日是病菌滋生的好时节,很多人又因为睡眠不好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上火。夏日容易上火的6大原因……
胃火的产生是因为胃阴不足,津液亏损,所以才会引发的。胃火分为虚实,虚者口干舌燥,实者舌苔黄厚,牙龈肿痛。胃火夏天非常容易引发,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人们起居失调,睡眠质量不好,再加上夜宵啤酒等等,就会让胃火燃烧。降火清胃可以……
上火是夏日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只要饮食不慎,心情不佳就很容易引起上火。经常上火自己也很难受,要么牙龈出血,要么口舌生疮,要么咽喉肿痛……夏日火气如此旺盛,为什么会经常上火呢?……
上火是大家非常头疼的事情,很难有效治疗是不是?上火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喉干嗓哑、咽喉肿痛、口角长泡、口舌生疮等,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症状呢?只有知道了上火的症状,才能对症下药解决上火问题。……
夏日上火是正常的,有些妹纸一上火,就烂嘴角,不能好好说话,好好吃饭,关键是还不能化妆有木有!很难受是不是。嘴唇的表皮结构很薄弱,很容易上火发生炎症,应该如何做,摆脱烂嘴角呢……
如何预防上火
燥热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上火,身体内火气煎熬,痛不欲生。夏季想要预防上火,一种方法就可以让你做到,那就是多吃苦味食饮。苦味食饮一般都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能有效预防夏日上火……
夏日天气炎热,很容易上火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心烦气躁的症状。上火虽然算不上大病,但是对身体和心理影响都很大。夏日的你应该如何健脾祛湿,预防上火呢?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天气炎热,心情浮躁,一不小心就上火了。上火之后,会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各种不便。不能吃很多东西,心情烦躁,无心工作,并且关键是连喝水都会难受!夏日哪些水果有清热解毒、降火的功效呢?……
夏日去火绝招
夏日温度很高,也是水果成熟的季节。夏日的水果市场,各种水果琳琅满目,应接不暇,让你止不住食欲。不过有些水果对身体好,有些水果吃了会上火的!哪些是热性水果?哪些是凉性水果呢?……
夏日天气炎热,火势也迅速蔓延,烧的太旺盛,不仅仅身体上难受,心里烦躁也很不舒服。如果你试了很多方法去火都没有用,不防试试以下狠招,让你快速灭火,让身体更加健康……
大家都知道在中医学理论中,上火是因为身体内阴阳不平衡导致的。身体阳气过盛,就很容易造成上火,那么应该如何调理身体呢?调理身体莫过于饮食啦,小编推荐几款食物配方,让你轻松灭火,还能饱享口福!快来看看吧……
宝宝上火怎么办
夏日到来,又到了宝宝难熬的季节,宝宝经常上火,这是为什么呢?宝宝还小,不能说话,不能说出身体有哪些地方不舒服,她上火的症状有哪些呢?作为妈妈的你是不是应该了解宝宝的这些知识,更好的应对宝宝上火呢?……
炎夏日,不仅大人们容易上火,更容易上火的还是宝宝。宝宝的各项生理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部原因的影响,打破自身代谢的平衡,导致内热上火。预防宝宝上火,应该如何调理呢?……
宝宝容易上火,那么降火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宝宝不比成人,不能承受上火药方的剂量,所以给宝宝降火就要细致许多。今天,漂亮女人网小编教各位妈妈们给宝宝降火的10个小妙招,让你的宝宝不被热火困扰……
上火!对症下药
夏日上火很频繁,说不定三五天就会上火一次。如果每次上火都要去医院,是不是非常麻烦呢?遇到这种情况,家中就可以常备一些去火药啦!一般来说,家里都会有个小药箱,放一些非处方药物。那么,可以长置家中的去火药有哪些呢……
凉茶是中国别具一格的饮品,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夏天,凉茶变得格外受欢迎,菊花茶、金银花茶、午时茶等各种清热凉茶都出来了。到底有哪些凉茶能有效去火呢?如何调制这些凉茶呢?跟着漂亮女人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身体机能没有发育完全,不能贸然的使用药物。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3-4个月之后上火,是可以给宝宝吃去火药的。但是如果宝宝只有一两个月,还是通过母乳调养身体比较好。宝宝的去火药有哪些呢?应该如何谨慎选择呢?……
夏日上火是常见的病症,除了平日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要调理好身体,去火药物也是不可少的。一般来说,家里都会常备一些非处方药品,针对夏日去火的药物有哪些呢?应该如何选择呢?快跟着小编来了解这些健康知识吧……
往期专题回顾
Copyrights (C)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号-1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创作人所有,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第005期视频访谈PCbaby对话郑燕霞医生
  小儿体质跟成人不一样,孩子的生理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父母常以为孩子容易上火、湿热,这正是孩子的生理特点所致。孩子的体质怎么形成,家长应如何针对孩子的体质,来进行调理?本期《健康公开课》专访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医生郑燕霞,敬请关注!
专家简介:200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学、针推学双专业学位。临床工作中主要擅长呼吸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如过敏性咳嗽、鼻炎、肺炎、疳积、便秘、腹泻等。
孩子的“火”从“三不足两有余”来
01. 何谓“三不足两有余”?
  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即小儿的五脏三不足两有余。所谓“三不足”就是中医说的脾肺肾不足,“脾不足”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力等;“肺不足”表现在发病之时少气、短气,动则气促、乏力、自汗诸症,尤其是小儿哮喘,咳嗽及肺炎喘嗽等;“肾不足”在病理方面则多以肾精不足疾患为多一方面表现在先天之精不足所致的各种疾患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另一方面由于脾胃精微不足,影响到先天之精而产生的各种疾患如佝偻病等。
  “两有余”指的是心肝有余。“心有余”中心经病变除了心火偏旺,睡觉比较烦躁,口舌长疮,或者舌质有点红等心火有余的实证之外,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一面;“肝有余”中肝经的病变的是指孩子脾气比较大,容易烦躁,常见有手足搐搦,慢惊风证候。
02.如何调理“三不足两有余”
  小儿五脏的三不足和两有余中的不足和有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不足”是由于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阶段,所以脏器会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功能不断的善,脏器功能充实了,就可以补充完整,到达成人的水平。因此小孩子的不足,我们是要去“托”这种不足,而不是大补。“补”跟“托”治疗的原则不一样,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有余”,并不是过多过旺。“有余”是相对于“不足”引起来的,意思是“相对的多”,但是不能削减“相对的多”,而是通过补充不足,把“有余”降下去。针对小孩子的生理特点看我们一直强调不能过补,也不能过分去削弱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补它,也不要去攻击它,顺应他的生理特点。
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
其实孩子没那么容易“上火”
  上火是一个中医的概念。真正的上火表现是眼睛干红、鼻腔胀满、咽部很痛、口腔有溃疡、口气很大、睡眠不好,包括小便很黄很刺很短,大便干,甚至有热和毒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上火。在生活中真正的上火的表现很少集中在一个小孩的身上的,一般人判断的“上火”其实是孩子心有余和肝有余的一种表现。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湿热或者肠胃功能不好,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样,要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来用药。
盲目“下火”孩子很伤身
  小儿“上火”是因为“两有余”的相对旺盛引起的,如果把这种“火”按照大人降火用的很清热的药,例如牛黄解毒丸、清热消炎宁等,这些清热力度很强的药去攻小儿的“火”,他很快就脸色萎黄,整个人蔫了,胃口也不好,大便也不好,最终表现为虚,虚是因为小孩子正常的两种脏气被过度打击,连正常的抵抗力都没有,所以就表现为虚。而成人则不一样,成人上火吃清热的药剂,火气降下之后就感觉很舒服,很清爽。小儿的“火”跟成人的上火是不同的概念。
调理脾胃平衡那把“火”
PCbaby:有些老人家看到孩子脸色黄不精神就想给孩子补一步,这种做法对吗?
郑燕霞: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纯阳之体是欣欣向荣的状态,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小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就像小太阳一样,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时候需要一把小火慢慢燃烧,才能继续往上升。而这把小火就需要他脾胃功能正常。但是孩子有脾常不足的特点,如果饮食控制不好,就会进一步影响脾胃功能,营养不能滋养他的面目,所以就会脸色萎黄,皮肤没有光泽,气血不足。但是孩子脾不足并不是通过补来平衡,而是托,托得合适就会慢慢的就会恢复自己的能量,能够成长起来。因次不管用药还是调理都要尊重孩子的身体病理特点来进行。
PCbaby:孩子胃口不好,家长就担心孩子上火急于下火,这种做法对吗?
郑燕霞:首先孩子并不那么容易上火,“火”其实不一定要清,相反有可能是因为吃太多了,脾胃功能运化不好,就会有“火”积在里头。在治疗上并不是要清“火”,而是把饮食的量控制下来,加上适量的运动,多喝水,就可以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借助清火药物来降“火”。 有些人判断孩子“上火”给他喝七星茶、开奶茶等,这类东西有灯芯花、淡竹叶、钩藤等偏清凉的药。长期服用,病态的东西就会出现。我接触过大部分的小孩的家长都是孩子胃口不好,或者大便不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孩子的脾胃功能就受到影响。
PCbaby:孩子脾胃不足应该怎么平衡体内的“火”呢?
郑燕霞:对小孩子的调理主要是脾胃功能,推荐给孩子喝一些健脾的汤水。生完病之后,孩子处于脾虚的这种状态下,可以适当喝一些健脾的汤水,但不主张天天喝,一星期有一两次即可。建议喝一些淮山、云苓、芡实、扁豆这一类的健脾胃的药物的汤水。需要强调的是,汤水不能太过营养的。有些家长会在汤里放很多骨头、肉等等,他们觉得熬出来的那碗浓浓才够营养,其实没有必要。孩子脾胃运化功能还不完善,太过营养会增加孩子的负担。给孩子喝的汤水要清淡一点,再加上一些调理脾胃的药膳,作为一个辅助其实即可,饮食应以简单全面为主。
人的体质如何形成?
体质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么人的体质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何辨别孩子的体质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辩证施治,人的体质是多种多样的、复杂多变的,那么通过哪些手段可以判断小儿的体质呢?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的一个重要生理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即为脾肺肾不足,心肝有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
为什么孩子容易“上火”
小儿生理特点的“两有余”是指心常有余和肝常有余,但常被父母误以为是上火的症状,其实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火”。
体质是指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的个体质体特殊性,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孩子的体质跟成人不一样,最显著的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只有把握好孩子的生理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良好的体质。
PCbaby:人的体质跟健康息息相关,那么人的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郑燕霞】体质从某种程度上是指一个人的气质,禀赋。体质是由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形成的。所谓的先天因素,主要子体从母体或者父体身上所遗传得到的东西。一方面,在受孕的过程,子体在母体里面所接受的各种营养成分,或者是一些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从父亲和母亲身上所遗传的特异的体质,比如说过敏性体质,它往往就是父体和母亲身上遗传下来的。另一个方面,主要是从后天的因素影响,后天的因素主要有环境的因素,生活习惯、心理、年龄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后天的体质的发展,所以体质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形成的。
PCbaby:人的体质跟环境因素有关系,有什么体现?
【郑燕霞】体质会受南北区域的影响,南方的区域特点是偏湿热,北方的区域特点是偏寒燥,因此南方的孩子和北方的孩子整体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肤色、面色、面容、身体状况、饮食结构、,其实都不一样。在临床上表现上,南方的孩子大部分面容是偏黄的,脸色不是特别有光泽,偏黄偏暗。南方的小孩子,整体来说看上去会瘦削一点,肌肉不是特别结实和丰厚。
PCbaby:人的体质是多种多样的,体质一般有哪些类型?
【郑燕霞】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将体质分为九种,分别是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但是体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可能会有一些交叉的。例如过敏性/特异性体质的人,它可能伴有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或者是湿热体质的一些特点,因此要辩证客观对待。平和体质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很难达到这种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体质是绝对不好,只要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就可以在饮食、运动、作息各方面做一些调整。体质某种程度上会有交叉和变化,湿热体质并不一定永远都是湿热体质,在某个阶段可能是气虚。至于体质的辨别要根据整体的方方面面来判断。
PCbaby:通过哪些手段可以判断小儿的体质呢?
【郑燕霞】中医的精髓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根据望闻问切所搜集到信息,例如小孩子面容、神气、唇色、肢体活动,饮食偏好、睡眠情况、大小便等等种种情况,以及结合中医的舌脉来综合判断,不同的病症所涉及的要点是不一样。
PCbaby:小儿体质较之于成人有何特点?
【郑燕霞】小孩子的体质跟成人不一样,成人是一个成长发育很完善的个体,但是小孩子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某种程度来说,小孩子的体质是可以有一些很大的变化。小孩子的生理特点决定他的病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所谓“三不足”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脾肺肾不足,“两有余”指的是心肝有余,但是不足和有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不足是由于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阶段,所以他会不足,随着小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不断的完善,他功能充实了,就可以补充完整,到达成人的水平。因此小孩子的不足,不是人们成常说的“虚”,我们是要去“托”这种不足,而不是大补。“补”跟“托”治疗的原则不一样,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谓“有余”,并不是过多过旺。“有余”是相对于“不足”引起来的,意思是“相对的多”,但是不能削减“相对的多”,而是通过补充不足,把“有余”降下去。小孩子的生理特点跟成人的生理特点是完全不一样。人体是几个阶段,分别是少儿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老年阶段。成人处于非常完善的阶段,而小儿是处于一个不足的阶段,到了青年和中年阶段,他的功能结实了,就会成长达到很完善的阶段,老年阶段是一个衰竭的阶段。所以治疗小儿的疾病,是要托一托,中年的话是要削一削,到晚年的话要补一补,所以不同的阶段,治疗的原则是不一样的。从体质特点来说,小孩,中年,老人是不同的体质特点,三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互不同的特点。针对小孩子的生理特点看我们一直强调不能过补,也不能过分去削弱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补它,也不要去攻击它,顺应他的生理特点。
PCbaby:小儿有“三不足两有余”的特点,经常有人说小儿脾虚,是什么原因呢?
【郑燕霞】从整体结构来看,小孩子偏脾虚,原因首先是跟整体的环境气候有关,尤其是南方的孩子。岭南气候湿热,中医认为湿最容易困脾,导致脾的正常的运化功能达不到。而脾不运,水湿不能达到运化,所以湿会进一步困住人体,所以湿气会很重。另外,小孩子的家庭喂养情况也会影响脾的功能,比如过多肥甘厚腻 ,老火汤,过湿寒凉的东西。上述气候环境和饮食情况都会伤小儿的脾胃,对孩子脾胃运化是不好的。时间长了,再加上小孩子脾不足的特点,最终都会影响他脾胃的功能。如果小孩子脾胃受损,脾胃功能的达不到正常的状态,体质就会差。
PCbaby:小儿有脾虚会给他生长发育带来什么影响?
【郑燕霞】脾涉及到人体的正常的饮食结构是运化的功能,所有食物要通过脾胃运化才能转化成营养,才能被吸收。如果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得到正常的运转和吸收,人体肯定得不到完好的发展。肌肉的发育都跟脾胃有关的,肌肉是靠营养物质来滋养的,当脾胃功能不好,达不到正常的营养状态,那么表现出来形体就比较瘦,面色会萎黄。体内营养不够就不能营养小孩子的头面,四肢,所以看上去肤色、光泽不好。小孩子最根本特点就是脾胃的虚弱,至于怎样才能达到很好的平衡状态,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顺从他的生理特点,刚才我强调一点就是他的不足你不要去补而是托,有余要削弱,而是通过补一补不足的地方而达到一个平衡。
PCbaby:小儿脾虚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影响,那么应该如何调理小儿脾胃呢?
【郑燕霞】治疗的原则就是要用平和方法去促进脾胃的运化,让脾胃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其他脏气的功能自然也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像中轴线的问题,中轴做好了,那么其他轮也能够转起来。
所以在调理上,强调的是脾胃的运化,孩子是一个虚寒体质。虚寒体质跟脾常不足的问题是相关的,虚寒是脾不足的进一步的病态的状态,是脾胃功能长期受累了的结果。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纯阳之体是欣欣向荣的状态,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小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就像小太阳一样,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时候需要一把小火慢慢燃烧,继续往上升。而这把小火就需要他脾胃功能正常。当脾肺功能达不到,这个上升的状态就会差,时间长了,这把火就削弱了,没有这么小火,相对来说是个寒症。所以有些病人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除了蕴之外,还会用一些温性的药物去补一补,这时候我们就要补了,是针对达到一定程度虚寒的小孩子,我们就用一点点补的药物去托一托这把小火,但也只是托一托,而不是大补,这跟老人家衰竭的需要大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老人家已经没有自身完善的功能,他已经衰竭了,完全需要外界的东西补给他。但小孩子不同,只要托得合适,自己慢慢的就会恢复自己的能量,能够成长起来。小孩子的体质跟大人不一样,不管用药还是调理都要尊重小孩子身体病理特点来进行。
PCbaby:小儿脾虚不宜大补,那么小孩子可以喝老火汤吗?
【郑燕霞】要看老火汤的成分。老一代觉得小孩子整天有气无力的,脸色不好,容易生病,就会判断小孩气虚要补,经常给孩子煲丹参、太子参、西洋参等东西,他们就觉得参就是补气的,可以增强抵抗力。但是这种老火汤对小孩子不好,因为这种老火汤对孩子的脾胃功能有影响。
但并不是所有的老火汤都不能喝,要看成分,对小孩子的调理主要是脾胃功能,我们推荐小孩子喝一些健脾的汤水。生完病之后,小孩子处于脾虚的这种状态下,可以适当喝一些健脾的汤水,但不主张天天喝,一星期有一两次即可。建议喝一些淮山、云苓啊、芡实、扁豆这一类的健脾胃的药物的汤水。
需要强调的是,汤水不能太过营养的。有些家长会在汤里放很多骨头、肉等等,他们觉得熬出来的那碗浓浓才够营养,实际上没有必要。给孩子喝的汤水要清淡一点,再加上一些调理脾胃的药膳,作为一个辅助其实即可,饮食应以简单全面为主。
PCbaby:很多人家长或者老一辈看到小孩大便干小便黄,就会判断说上火了,其实这样的判断是否正确?小孩子的“火”从哪里来?
【郑燕霞】上火是一个中医的概念。真正的上火表现是眼睛干红、鼻腔胀满、咽部很痛、口腔有溃疡、口气很大、睡眠不好,包括小便很黄很刺很短,大便干,甚至有热和毒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上火。
但是生活中,很少有小孩真正表现成上述那样,所以家长判断的“上火”,一般都不是很恰当。我们中医说小孩子“两有余”,就是心有余,肝有余。心有余,可能就是心火偏旺,小孩子睡得不好,晚上睡得有点烦躁,口舌长疮,或者舌质有点红。肝有余就是脾气比较大,比较烦躁,就动不动就打人、咬人,表现得比较烦躁,但是我刚才所说的真正的上火的表现很少集中在一个小孩的身上的,一般人判断的“上火”其实是孩子心有余和肝有余的一种表现。
PCbaby:如果家长以为孩子“上火”用成人的清热解毒的药物会不会有不良反应?
【郑燕霞】小儿“上火”是因为“两有余”的相对旺盛引起的,如果把这种“火”按照大人降火用的很清热的药,例如牛黄解毒丸、清热消炎宁等,这些清热力度很强的药去攻小儿的“火”,他很快就脸色萎黄,整个人蔫了,胃口也不好,大便也不好,最终表现为虚,虚是因为小孩子正常的两种脏气被过度打击,连正常的抵抗力都没有,所以就表现为虚。而成人则不一样,成人上火吃清热的药剂,火气降下之后就感觉很舒服,很清爽。小儿的“火”跟成人的上火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不轻易说小孩子上火。
但是在民间,有人经常判断孩子“上火”给他喝七星茶、开奶茶等这一类东西,其实都不是很适合。虽然这些药物没有成人用的清热解毒的药物的药性强,但始终还有灯芯花、淡竹叶、钩藤等偏清凉的药。如果短期内吃一点,2-3天,把虚火清一清问题不大。但问题是很多家长把七星茶等药物当成日常保健品或者饮料给小孩子喝,也许他们觉得小孩子喜欢经常给孩子喝。其实时间长了,病态的东西就会出现。所以大部分广东小孩子看上去面色黄黄的,不是特别朝气蓬勃。我接触过大部分的小孩的家长都是孩子胃口不好,或者大便不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孩子的脾胃功能就受到影响。
PCbaby:很多家长常以为小儿“上火”,其实并不一定是意义上的上火,那么小儿有“上火”的表现是否不需要治疗?如果没有把握孩子是否真的上火,应该如何处理?
【郑燕霞】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胃口不好、口气大、睡眠不好、大便不好的情况,确实会容易紧张,但治疗要找对切入点。小儿的“火”并不一定要清,相反有可能是因为吃太多了,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就会有“火”积在里头。在治疗上并不是要清“火”,而是要减少进食,把饮食的量控制下来,不要给孩子吃太多高营养的食物,加上适量的运动,多喝水,其实就可以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借助清火药物来降“火”。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湿热或者肠胃功能不好,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样,要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来用药。不能认定小孩子是个热底的体质就一直给他用寒凉的东西。在用药之前一定要有正确的判断,如果无法判断一定要寻求专科的医生的帮助。在无法准确判断之前,不要随便地给孩子用药,是药三分毒,用得不恰当,反过来会损伤孩子的身体。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环境
准备就绪的摄像机
郑燕霞医生接受采访
郑燕霞医生听编辑提问
郑燕霞医生认真解释问题
  健康公开课栏目依托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平台,关注母婴健康话题。我们每期诚邀专业儿科、妇产科医生、或母婴行业经验人士等,通过视频访谈的形式让大家了解更多母婴生活健康,母婴生理健康与母婴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更多备孕的的女性提供有效的建议,让将为人母的孕妈妈健康度过孕期生活,让更多年轻的父母知道健康的育儿方法。我们希望通过专家坐堂的形式,能够真正做到健康护航,让健康公开课成为大家健康的守护神。愿我们为大家过上健康生活的初衷能都实现,我们会为这个目标不断奋斗,为大家呈上最精彩的内容。
策划/采访:林秋兰
视频摄制:曾祥兵
专题设计:黄蓉
专题制作:张婉琴
电话:020-1
如何护理过敏的孩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总是上火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