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督脉视频有哪些穴位?

  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独特而重要的非药物急救方法,也是最早应用于救急的疗法之一。虽然现代急救技术发展迅速,但针灸治疗各科急症仍然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某些环节甚至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常用的十大救急穴位主要有:
  1、百会:百会穴别称巅上,一名“三阳五会”,为督脉要穴,《针灸资生经》称百会“百病皆主”,“人身有四穴最急应,百会盖其一也”。
  百会穴具有疏散风寒、温经通阳、升阳固脱、镇惊息风、清热开窍等作用,为回阳救逆之要穴。针刺、艾灸百会穴具有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及脑血管弹性,调整人体的血压变化,激活、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增强机体防卫功能等作用。
  2、人中:人中穴隶属督脉,为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穴,任、冲二脉与督脉共同环络口唇而经过人中沟中线,因此人中穴为阴阳交会、之处。
  针刺人中穴可达到“一针多经”的效果,能够调和阴阳气血、清热开窍、回阳救逆、通达脏腑经络,对治疗厥证、心胸脘腹及腰脊急性损伤等多种急症有很好的疗效。
  3、大椎:大椎为督脉要穴之一,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之处。针灸大椎穴除能调节本经经气外,还可调节六阳经经气,临床常用于治疗高热、、哮喘、等。
  4、风池:& 风池穴属胆经要穴,为手足三阳与阳维之会穴、阳维与督脉之会穴。阳维起于手足六阳之会,上循于脑室,督脉为阳脉之海。
  针刺风池具有疏调肝胆经气的作用,又能调理诸阳,使肝气疏泄、脾气健运、气血调和、肝阳潜降。
  5、膻中:& 膻中为任脉穴,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一,且为任脉、足太阳、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膻中积聚宗气,针之能助肺司呼吸,助心以行血,故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止咳平喘之效,主治呼吸、循环、疾病。
  6、神阙:& 神阙穴居人体中央,属任脉要穴,为真气所系之处。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督、任、冲三脉经气相通,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故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灸法或药物敷脐有疏通经络、回阳固脱、调达脏腑、调整阴阳的作用。
  7、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会穴,具有补中气、、调和气血的作用,临床多选之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
  8、内关: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是治疗的重要穴位,针之可调和阴阳、理气通脉、养心清脑、回阳救逆。
  9、合谷: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为“四关穴”之一,具有调和、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清热、通降肠胃、镇静安神、益气升阳的作用,以治头面五官病见长,同时又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
  10、涌泉: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为经气涌出、阴阳经气交会之处,与百会穴合用有调整升降之功。涌泉位于足底,主降,有收敛浮阳、引气归元、交通阴阳气血、开窍醒神的作用。
性别:男女
咨询内容:
中医针灸热文排行
疾病咨询电话:021-
疾病咨询QQ: 投诉邮箱:
友情链接合作qq: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号 && 鲁卫网审(2010)第006号&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督脉穴位图-命门大椎百会长强穴位怎么找在哪里
督脉& 1.穴:进补大穴&& 从穴名就可看出,此穴意为生命之门。此穴是先天元气输注的部位,中医里说命门进补,意指此穴能够益肾壮阳。&&& 针对病症腰膝酸软,手足冰冷,肾病浮肿,遗精,,赤白带下,神经衰弱等。&&& 取穴:腰部后正中线,背正中央第二腰椎棘突下。&&& 治病小贴士:命门是补肾的大穴,补肾最好的按摩方法,就是用手掌从肾俞穴推到命门穴,然后搓命门穴3分钟。& 2.穴:治劳累,补虚损& 此穴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可通调各经上的病症,因此该穴具有治疗身体劳累虚损的功效。&&& 针对病症:头痛发热,项颈疼痛,皮肤过敏,颈椎病,肩背疼痛,,哮喘等。&&& 取穴:背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骨头下方。&&& 治病小贴士:感冒发烧的时候,按揉大椎穴能够泄热、祛风寒。
&&& 3.穴:提升阳气&&& 百,多;会,交会。此穴在头顶部,是足三阳经、肝经和督脉等多经交会的部位,是百脉之气聚会之处。&&& 针对病症头痛发热,昏迷,健忘,脱发,,神经衰弱,,鼻塞,神经疾病等。&&& 取穴:头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治病小贴士:按压百会穴,能提升体内的阳气,维持阴阳的平衡,有助于人的养生保健、疾病预防。而急救时,按压百会穴,则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 4.穴:治&&& 长强穴为督脉络穴,自古以来就是治痔疮、脱肛的要穴。&&& 针对病症:腰骶疼痛,痔疮,泄泻,脱肛,神经疾病等。&&& 取穴:尾骨尖端与肛门之间的中点,尾骨尖下0.5寸处。
络 穴位按摩拖鞋 男 托鞋 情侣拖鞋--滑雪小(蓝灰四格)穴位组合针刺治疗颈椎病
导读: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脉气之所发,功能清头散风,通经活络,为治颈项病之要穴。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总领诸阳经,针刺之可振奋督脉阳气,缓解痉挛。
穴位组合针刺治疗颈椎病
学关于的成因,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中说:&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脉气之所发,功能清头散风,通经活络,为治颈项病之要穴。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总领诸阳经,刺之可振奋督脉阳气,缓解痉挛。《类经图翼》曰:&大椎为骨会,骨病可灸之。&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有舒筋利节作用;《针灸甲乙经》载:&颈项痛不可俯仰&&大杼主之。&大杼位于项部,为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颈椎病患者此处多痛,针刺放血止痛。身柱为督脉穴,灸之可振奋督阳,温通经脉,气足血盈,背寒可愈。并嘱患者改枕颈椎枕,平时多按揉外劳宫穴预防。诸法合用,效若桴鼓。
陈某,女,38岁,2月24日初诊,主诉头晕7天,素有颈椎病,今洗衣过多,致使旧疾复发,颈部酸胀、僵硬不舒,头晕伴偏头痛,后背怕冷。经服药治疗,头痛及头晕症状缓解,现颈部仍僵硬疼痛,活动不利,后背怕冷。笔者予以穴位组合针刺治疗,7次症状悉除。
1.患者取俯伏坐位,穴取天柱(双)、大椎、天髎(双)。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0.25&40毫米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0.5~0.8寸,施术最大限度牵拉局部筋膜,出现酸、麻、胀感后,留针候气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2.患者取俯伏坐位,暴露治疗部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寻颈部压痛点及大杼穴,先用刮痧板刮试,再用皮肤针(消毒)叩刺出血,加拔火罐,隔日一次。
3.针对患者后背怕,冷取身柱穴,施隔姜灸,以皮肤红润不起疱为度,每日一次。
&&&小编推荐:
了解自己,了解中医....
注:凤凰中医频道整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主编:王长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输入2-24位,可以是英文、数字、“-”、“_”
6~20位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字母区分大小写
请输入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发帖内容不超过200字。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搜索相关文章:
男子性功能减退是当前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特别是在近些年来临床上出现男子性功能减退的人数是越来越多,这可不是什么好的现象,一定要赶快预防和治疗才好。为了提高大家对男
. All rights reserved. 凤凰中医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督脉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