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中医需要几年啊?

我们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目前现代医学试图追求&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大背景下,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熊继柏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医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证经验,敏捷的思维反应。而且,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中医入门之道:学习中医必须有良好的古文化基础,因为它与哲学、地理、天文等学科关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文化修养,特别是学好古文,才能读懂古代典籍原文。做到&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知人事&,才能明了中医理论。
  中药的入门读物有《雷公炮制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诊断的入门读物有《医学三字经》、王叔和的《脉诀》、《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方剂的入门读物有《汤图歌诀》、《时方歌括》;内科的入门读物有《时方妙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临床的入门读物有《傅青主女科》、《医学心悟》、《幼幼新书》《温病条辨》、《内经知要》等。
  中医四大经典是必须要了解和读熟的。以前,四大经典是指《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须读的四大经典变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主要为叶天士和吴鞠通的温病著作)。要熟读、深读原著,掌握精神实质,才能进一步融会贯通;并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于临床。
  学中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无论多高深的理论必须运用于临床才是有用的理论,而临床反过来又可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并不断临床实践,才能学好中医。
  同时,我们要纠正几个错误的观点:一是中医是经验医学。中医不是经验医学,而是理论医学,因为中医临床需要有理论指导才能奏效。二是中医越老越吃香。年纪大了反应就慢,用药就不果断,但是相对年轻时会比较沉稳,经验足些。老医生、年轻医生各有优点。三是中医专治慢性病、搞调理。中医是能够治急症的,有时效果还比西医好得多。熊继柏年轻时就是因为用中药治疗乙型脑炎,挽救了一批人的生命,才树立了今天的威信。
  中医治病的秘诀。中医治病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性为必须辨证论治,坚持理法方药一致,并且最终的核心和落脚点为用方。辨证论治,因证选方,因方施治,方证合拍。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必须背诵方剂,并灵活加减;二是必须会抓主证,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灵活性为必须三因治宜。只有因时、因地、因人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
  除了以上观点,熊继柏认为要充分发挥中医优势,要把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搞好中医研究。比如,当前全国各地在经方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就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方面同样硕果累累。
责任编辑:21nx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
中年是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阶段,本该过得更自信、更优雅。然后更年...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何清湖
时下,有不少学子对学好中医情有独衷,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存在困惑。本期笔者将他们比较关注的一起思考几个些问题进行梳理,为大家答疑解惑。
困惑1:西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历经了五千年的历史,有些东西是传统的,有些东西已过时,里面不乏糟粕,那还学中医干什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西方医学更多的是用还原分析的方式,从系统、器官、细胞、分子到基因,用另外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来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它代表了医学的发展,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中医作为一个学科,其理论体系构建于两千年前,其以不同于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哲学基础来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它更多的是采用系统、整体的方式及恒动观、辨证的思维方法。
毋庸置疑,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都不是完整的医学,二者应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所以,我国现行的卫生政策是中西医并重,鼓励发展西医,也鼓励发展中医,甚至鼓励中医与西医相互交流。基于此,现代中医人才不但要学好中医,也要掌握足够多的西医基础理论和诊病、防病、治病的能力,这就构成了中医类大学现在的人才培养体系。每一个人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应用,都是从不同侧面来探索医学问题,所以我觉得中医不该排斥西医,西医也不应该排斥中医,我们要科学地、客观地评价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优势与不足。
困惑2: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既然是经验医学,我们还学理论干什么,直接跟名师就行了;还办什么高校,直接跟名师看病抄方,当一个医生不就可以了吗?
的确,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它不但有经验医学的属性,同时也是一门知识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医学学科。一个学科应该有它的理论,它的临床,中医理论来自临床,这些理论恰恰又对临床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若想做一位优秀的医生,必然掌握中医基本理论,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在临床中更加自觉地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指导诊疗活动。所以,它不是简单的一个祖传秘方,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传承,我们应该这样来讲,要扎实地巩固整个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就要在大学的教育中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强化理论的学习。
特别在大学阶段,很多同学急于求成,说“我怎么快大学毕业了,还不能当一个好医生呢”。我们从来没有讲过,在大学五年时间里就培养出一位好医生,我们只是想通过五年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学好中医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做好准备。
医学教育包括中医教育都是终身教育。中医人才的成长周期是比较长的,所以我们应遵循中医这个学科本身的规律去培养人才。单方、验方也好,民间独特的诊疗技术也好,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能取代中医理论体系的学习。
困惑3:现在中医学科体系的构建基本上是参照西医的思维模式,21世纪的今天,有很多的网络语言、不同国家的语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呢?
我们要学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学东汉时期成书的《伤寒杂病论》,还要学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这些恰恰是由中医这个学科的属性决定的。《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确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而我们中医治病最有利的武器是方剂,《伤寒杂病论》载113方,《金匮要略》262方,除去其中的重复方,合计大概300方,且一直沿用至今。温病学则进一步升华、补充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如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在大学学习中医经典是很有必要的,甚至会终身受用。这些经典为中医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确立了中医临床辩证思维方法,为我们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丰富的武器。很多经典条文,当做到熟能生巧的时候,背诵时达到“医者意也”境界的时候,在临床中能将其理论升华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条文还具有很鲜活的能量,富有巨大的生命力。
困惑4:在大学本科期间学经典,研究生教育也要学经典,到了博士还得学经典,甚至正高职称以上的人还在学经典,到底如何学习和研究经典呢?
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经典,更多的是理解医理。本科阶段鲜少能把这些经典全部学完,所以要把重要的条文、文字、医理搞清楚,练好童子功;大学阶段最强调的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所以在大学阶段学习经典更多的是理解、背诵、熟悉的过程。
学中医会背书、能背书是基础,而且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背诵。我们提倡趁年轻的时候多背诵条文,尤其是重要的条文。到研究生阶段,应进一步熟悉经典,而且要善于利用经典,将它辩证地进行思考;利用经典理论,利用经典所确定的辩证思维方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把经典的方子运用于临床。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经典、临床紧密结合,特别是中医学专业的同学要能够把经典变为临床中活生生的条文。
博士阶段该如何学经典呢?博士阶段应该把经典变成科学研究的活水源头。同时,我们要对经典加以升华与研究,所以博士更强调的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更多的是得益于她在其研究过程中,从经典里面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受益于《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截疟”的原文。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授权。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
一月免登录
如何学习中医才能学好
来源:中医纪元|作者:中医纪元
如何才能学好?这是大家的困惑,我当初也困惑过。等我有所感悟了以后,再总结,我觉得有两种学习中医的方法,都可行,适合不同的人。
我有个同学,大学同班同学,四川人,非常好的人,但是在大学里对中医不是很开窍。他这个人挺有趣,大一的时候,兴趣在足球上,买了一套足球专用服,练了一段时间,不想练了,就把足球服送给我的一个同学了;后来迷上金庸,就买了一套金庸全集,后来迷佛学,就把金庸全集也送人了。毕业的时候,他要把他的中医书籍都送给我。他觉得自己以后不会再研究中医了,应该送给我。
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人民卫生出版社库存还有八十年代初出版的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的尾货,印刷质量好,还便宜。我这个同学要把他买的这些好书都送给我。这些书我也很喜欢。但是越是好书,我越不敢接受啊,怕他自己有一天会后悔。所以,我就给他说:“你先留着,等你工作两年以后确定不要的时候再给我寄过来。”
毕业后两三年吧,他给我电话,说在临床上偶尔使用中医药效果非常好,对中医又很感兴趣了,问我怎么学。我说很简单,你就把我们的教材中医内科学,从头到尾都记住,然后方子也记住,不用加减,直接按照书上开,用量就是常规用量。这样大约过了一年,我们通电话,他说,这个方法很有效。他在他的医院里已经是很有一定的名气的中医了,医院职工病了一般都找他。大约再过了一年,我们又通电话时候,我感觉他的理论已经突飞猛进了,跟我讲得滔滔不绝。
我讲这个例子,就是一种学习中医的方法——从下往上学,边学边用。这个方法实用、方便,非常好,适合大家中的大部分人。分为以下几个要点:
1、对中医疗效感到满意和神奇,确信中医能独立治病,产生了学习中医的兴趣;
2、直接学习中医已经具备的经验方法,照搬到临床,不需要理解,只需熟记,在临床上遇到相同的情况能正确应用就行;
3、随着临床的积累,进一步学习中医理论,改造自己的思维,真正进入中医之门。
大家要想学中医,就一定要相信中医是能独立治病的,否则,临床上将信将疑、畏首畏尾,根本就无法应用中医技术。
中医也的确能独立治病。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对人类常见的一般健康问题,都已经形成了疗效很明确的治疗方案。特别是统编教材,一般不存在有门户之见,是解放后全国范围内组织从名望上都属顶级的中医一起来编写的,这些人中,可能有些人在医理上还没有完全贯通,但是继承的技术绝对是有效的。所以,对一般的常见健康问题,从统编教材中学习治疗方案是没有问题的。我从大三开始给人看病,到现在,也有将近20年了,从来没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一个病如果好得快,那是因为它来的时间短,或者虽然时间长,但是病根很浅,没有深入。如果是长时间积累的,病根子扎得很深的病,无论是什么神仙医生,也不可能吃几幅药就全好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不要看不起教材,总想着找到一部神奇的中医秘籍,所有的病,一治就好。那是不可能的。大道至简,不要崇尚神奇。
现在很多人对中医院校的教材一片骂声。我觉得有点偏激。我让我那个同学学习的就是中医五版教材,这个教材还保持着中医的原味。后来编的,加了好多西医研究中医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中医能不能独立治病已经没有了自信。
所以,对常见病,大家就直接照着五版教材的来就行。比如说感冒,教材上把它分几个证型,每个证型有哪些表现,分别用什么药方子,不需要加减,用量就用常规用量,绝对就会有效果。什么是常规剂量?就是中药和方剂教材里面规定的剂量。
很大一部分人,肯定不是想自己学成个中医专家,能处理一些常见病就可以了,那么就这么学。
按照这种方法学习中医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准确地对应上现实病人的临床表现。
一开始大家肯定是模糊的。开始学中医的时候,有个差不多是共同的现象,就是大家会照书生病。看到一个病,觉得我就是这种情况,然后看另外一个病,又觉得我是这个情况,所以,大家先别急,一步步来,不能贪心,先把常见的病,比较容易区分的病学习清楚。我建议从感冒开始就行,不要贪多,搞清楚一个是一个。
读书时候,不能一看而过或者只背熟了就行。要在脑子里反复想象、回忆、模拟:在头脑中反复寻找自己曾经感受过的、看到过的和这个表现一样的情况。通过回忆自己患病时候的情况或者是曾经观察到身边人患病时候的情况,确定就是你见过的哪种情况,一定要在心中反复模拟出图像。如果一看而过,对书本中描述的临床表现大脑中没有具体的图像,似是而非,那你到临床上了,就肯定抓瞎,觉得这个也像那个也像,就不知道用什么治疗方案来应对了。
只有把教材上的文字描述一一具体化,才能做到在临床上一遇到某种情况,就准确地判断出是书中所说的哪种情况。
在上临床之前,你可以找记录比较全面的医案,先看病人的状况描述,然后自己拟定治疗方案,再看医案主人怎么样的治疗方案,然后对比,你的错在哪里,或者他的错在哪里,是一种模拟临床吧。我建议大家买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期的现代中医专家的医案来研读,这些医案记录比较详细,语言现代化,相对还比较真实,比如蒲辅周医案。
有的人问,中药、方剂就不用读了吗?要读。但是你应该从中医内科学入手,在你需要懂得下面细节的时候,你就去查相应的书籍,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
比如,感冒,分风寒风热等类型,你看风寒的类型的表现时候,你肯定有些东西你不懂,怎么办?就去查中医诊断。表现搞清楚了,就记方子,方子为什么是这样,你肯定不知道,怎么办?查中药查方剂。这样下来,你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很高,容易入门。可能只需要两个月时间,你就可以用中医方法治疗感冒了。
用这种方法学习中医,一定要注意,中医是辨证论治,西医是辨病论治,千万不能说西医的某个病就是中医的某个病,不能这么简单的类比,同时,也不能以为某方子就是治疗西医某个疾病的,一定不可以,中医一定要辨证论治。
接着说这种学习中医方法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真正进入中医之门。
当你记住了一些常见病的中医处理方法以后,在临床上能够应用,这个时候,你要充分的发挥自己怀疑的能力。比如说感冒,为什么称之为感冒?风寒感冒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症状?如果不治疗,接下去会出现什么症状?
就是从原来的完全是记忆中去找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药?为什么这个方子是这几个药组成的?这样不断的问为什么。肯定刚开始的时候,回答不上来,但是如果你对中医感兴趣,想深造,就一定要坚持问为什么。肇始于信成功于疑,这就是一种修炼了。无穷乐趣都集于中医,皓首穷经,就是指这类人的。这个时候你阅读的书籍,就更广泛了,内经、伤寒、金匮、千金方等等。
如果你觉得累,那就回头,如果你觉得兴趣,就继续。没有人是努力才得到成功的。成功总是不经意间得到的,是别人都觉得你很累的时候,你却甘之如饴,这样才能成功。如果你只是强迫你自己一定要学好中医,这一步你肯定是到不了的,那就把已有的你能见到的中医方法技巧记住了,就可以,不要追求这一步。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我最担心的是,用这个方法,大家学了几个常见病以后,开了几次方子,效果明显,于是自我膨胀,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最终出事,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人要有自知之明,医理没有贯通,你治好的病人再多,都不要觉得自己很牛,无病不治。
本文摘自中医纪元的博客,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400-1199330)
共有0人参与讨论
联系我们:400-1199330 或 7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中医学的素质要求与如何学好中医学
切换线路:
您当前位置: >
抱歉!您的星币银行余额不足!
您可选择 或
本集视频需要支付 loading..星币&或 loading..星点
支付方式:
星币 (loading..星币)
(更划算哦)
您还可以输入300字
这儿还没有课程笔记呢… 快来吧,记下你的学习心得,不要错过一瞬间的顿悟哦!
总分:4.86 分
学习进度:
客服电话(010-)工作日:8:30-22:30节假日:9:00-17:00
单位编号: 京ICP证:070744号 
Copyright&&&&超星网|||||||||||||||||||||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
如何才能学好中医?
||来源:大海中医|
&  如何才能学好中医?
  一、志于医天下。
  无论为人、处事、治学,圣贤教人,都从立志开始。因为&志者,心之所之也。&所以说,立志的不同,决定了治学的成败。学中医亦如此。古人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的是读书人要有志气,或者进而经纶天下以报国,或者退而学医而治天下人。这就把从医看成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大事,是一项人生的事业与追求。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我觉得,这个条件现代许多学中医的人都不具备了。可以试着调查一下报考中医院校的学子们,为什么学习中医?恐怕多数想的是混中医这口饭吃吧。至于是不是想要学到医治天下百姓的本事,恐怕他们自己也没有信心。既然没有&志于道&的精神,也不会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行为,则是否能学得好中医,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聪明勤奋之人。
  有了志气,还需要几个条件。一则是一个聪颖智慧的脑袋,并且超乎常人的勤奋,为什么呢?因为中医不好学,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既要聪明,又要肯学。试看历史上的名医,都是极聪明极努力之人。所以必需是这样的人,才能学到真正的中医。《内经》也提出不得其人不传,因为中医是至精至微的一门学问,需要学中医的人一定要聪颖肯干。另外,学好中医还表现在要有很强的背功,就是背诵中医经典的功夫。中医历来视方歌(就是中药方子编成歌诀)、脉诀、药性赋、歌赋等的背诵,学中医的人还要背诵大段的《内经》、《伤寒论》以及历代精彩论述。背诵是临床熟练应用的基础,这一点千万不可偷懒,前代的名老中医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少时背诵是多么地重要。
  三、国学基础。
  除此之外,学好中医还需要在国学上下一番苦功夫,就是说,中医需要有传统中医文化的底子。学国学经典就需要学习古文,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古人语: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意思是说,读书人学医实在是手到即成。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读书人有文化的底子,而这才是学中医的实实在在的根基。因此,培养中医的底子就要从文化入手,先学古代读书人所应该学习的东西,特别是先秦的文化,如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等书籍。这些东西不是糟粕,相反,它是中国文化的最精华的东西,是作为一名中医所不能不了解的基础。现在的中医为什么掌握不了真正的中医知识,我认为最缺少的就是这个。
  中医是中国古人从自然界中观察而总结出来的学问,它上关乎天,下关乎地,中间还关乎人事。因此,学中医要有环境,文化的环境。就好比是学外语,不能关门学习,要有一个外语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快地入门,更快地掌握外语的精髓。试看现在学中医的环境,课堂上听老师讲一讲,课后懒得复习。而周围的环境全是西医,全是现代的知识与文化,这如何能把中医学到精深之处。因此,要想学好中医,一定要先构建一个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为基础,再花个三五年功夫,中医理论必有小成。
  最近两年来,我在临床之余,颇觉需要提高国学功底,因此很是在先秦文化上下了一番功夫,读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越是学习,越是感觉对于中医的理解更为透彻,这种理解不但没有影响我的临床技术,相反,从理论的最深层次上帮助我极大地提高了对中医底层的把握。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使我对于中医理论有一种源流而下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重要,也非常实用。它让我更容易地理解中医,实践中医,并能创新一些东西出来。
  四、好且乐于医道。
  再者,不仅仅是要学中医,还要乐在其中,且越学越乐,越学越是兴味无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中医就是要学到这个境界上,然后才能体悟一些东西出来。只有亲身的体悟才算是真正地把中医融合到骨髓里去了。这个时候再上临床,感觉完全不同,而且,临床疗效自然极高。
  至于如何才能由学到好,由好到乐,这需要用心去体会中医的妙处。中医很美,其理论美,方子美,临床也美,但只有能沉心于此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这种美。正如学唐诗宋词的人,能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之中,乐而忘忧,中医之道亦是如此,甚至更甚于诗词之美。能欣赏到这种美的人,自然会乐在其中,流连忘返了。老师能教的只是中医知识,中医的美是教不来了,需要学中医的人自已去悟,去感受。什么时候悟到中医的美妙了,什么时候也就入了中医之门了。那时,赶出赶不出来了,肯定是铁杆中医了。
  五、重视中医经典。
  此外,要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博士极为重视经典,我认为他这话其实是给学中医的人提供了一条捷径。不明白此理的人,要好好地把《思考中医》读一下,一定要明白经典对于中医临床的重要性。然后始可开始学习。否则从后世诸家入手,浪费许多时间学到一点东西,一查经典,原来早就写在那儿了。我读了十多年的中医书,最近几年才悟出这个道理:中医的真谛是要从经典里寻找的。希望大家能重视中医经典,不要走弯路。
  在此基础上,进而博览群书,淹通众家之长,并广泛吸取今人经验,再大量临床,积极思考,如此必成中医大家。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早临床、多临床,是培养和造就铁杆中医的另一条捷径。
  以上谈了这么多,只是学好中医的一个大概的方法。如果大家看后觉得中医太复杂,因此而打消了学中医的念头,那就是我的罪过了。我可不想打击大家学医的兴趣呀。这样说的目的是想让想真正掌握中医的人了解一下学医的大概的步骤,也许可以为社会多培养一些好中医出来。只是拿着一两个祖传的方子就说自己是中医的人,也不在少数。害人害已,何如一把火把方子烧了。中医的理儿不通,要方子有什么用?学医,就是要学这个理儿。而这个理儿就得按我说的这个途径来学习。
【责任编辑:岐黄】 本篇文章由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文章地址:/tcm/jc/zycr/10141.html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好中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