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腹隐痛,都有哪些可能?已查明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症状伴出血(胃镜),但吃了两个月中西药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胃镜下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分几期各期的特点如何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胃镜下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分几期各期的特点如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4:56: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胃镜下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分几期各期的特点如何.DOC
官方公共微信临床医学概要16胃炎.溃疡病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临床医学概要16胃炎.溃疡病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 ? ? ? ? 常见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 胆道疾病 急性胰腺炎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内科教研室 胡为群 概述:消化系统特点器官多 病种多:住院人数1/4(内科) 消化疾病的病因和分类:? ? ? ? ? ? ? 病因复杂:感染
、外伤、理化因素等。 种类繁多: 食管: 胃十二指肠: 小肠、大肠; 肝胆: 胰腺、腹膜等: 消化疾病症状 (symptom of digestivesystem)腹痛、腹胀、反流、恶心、呕吐上消化道腹泻、便秘、便血、梗阻下消化道消瘦、贫血、厌食 呕血、黑便 发热、黄疸、腹痛、厌油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出血肝胆胰疾病 第一节 胃 炎 (Gastritis) 胃 炎? 胃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是 多发病,发病率高达60%~80%。 分类急性胃炎:单纯性、糜烂出血型、腐蚀性、化脓性胃炎慢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特殊类型胃炎化学性胃炎 放射性胃炎 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 其他 一、 急性胃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病变 分类:(1)按胃黏膜病理改变程度分为:急 性单纯性胃炎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2)按发病部位分为:胃窦炎、胃体 炎及全胃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生物因素:感染(幽门螺杆菌-HP) 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可引起急性胃肠炎, 如:污染食物(剩饭)沙门菌属、嗜盐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肠 道病毒。Hp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称为急 性Hp性胃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理化因素? 物理因素:过冷、过热或粗糙饮食。 ? 化学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除直 接损伤胃黏膜,还可能与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消弱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有关; ? 铁剂、抗肿瘤药物及某些抗生素; ? 乙醇;能破坏胃粘膜屏障。 ? 浓茶、咖啡、刺激性调味品等。 3、应激状态多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如重大精神创 伤、脑血管意外、大手术、创伤、休克等。其机 制可能与应激状态下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 加,造成胃黏膜相对缺血、黏液分泌减少有关。 严重者可致应激性溃疡。 1 内源性甲酰基自由基 (Hco)↑→PGE下降→HCO3―↓黏液下降→H+返弥散↑ 2 壁C释放溶酶体―损害黏膜 3 血管活性物质↑:病变部位肥大细胞释出5-羟色胺、血小板 激活因子→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 病?急性单纯性胃炎理病变可局限或弥散,黏膜充血、水肿,黏液 分泌增多,可有点状出血和(或)轻度糜烂。有 中性粒细胞浸润。?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及出血,有时可见浅表性 溃疡。胃黏膜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 润,上皮细胞脱落、腺体扭曲等改变。
黏膜红斑及出血:红斑位于胃底,点片状, 大小不一,并可见出血灶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多数症状轻微(如上腹不适或隐痛)或无症状,或症状被原发病掩盖。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多以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便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而就诊。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10~25%。3.贫血。4.体检:上腹部轻压痛。 5.辅助检查:1)血象:WBC 2)呕吐物或 可疑食物培养:发现致病菌 3)急诊胃镜检查: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多发性糜烂出血、浅表溃疡 应激→胃体或胃底 NSAID或乙醇→胃窦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须同 时指出胃黏膜病理变化及发病部位。如:单纯性 胃窦炎。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一般于发病 24~48小时内进行)。须与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胰腺炎和急性 心肌梗死等鉴别。 (五)、急性胃炎―治疗? 终止诱因、 ? 休息、禁食、抗感染、 ? 解痉止疼、纠正水电 。 止血补血、改善循环、 保护黏膜、制酸消炎。 ? 1、祛除诱因:酒、药、变质食物 ? 2、休息禁食:8―24h→流质、半流、普食 ? 3、抗感染:氨苄、氟哌酸、阿莫西林 清热解毒 板蓝根、病毒 ? 4、解痉:6542、阿托品、普鲁本辛、嗅本 辛 ? 5、纠正水电:N. S Rings G .S 代血 浆、血 6、止血:药、器、全身、局部: *药:全身:立止血 2mg iv ; 局部:8%N E 100ml―500ml冰镇盐 水10L,30―60’入胃管,使胃温度降10― 15OC,凝血酶 中药:云南白药、三七、生大黄粉 *器械止血 内镜下止血:喷洒(孟氏液、凝血酶)付 肾素0.1 ml,局部注射、微波、激光 ? 7、保护黏膜:氢氧化铝、硫糖铝.? 8、止酸: H2受体拮抗剂: 西米替丁、 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 刹替丁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兰美索拉唑、潘妥拉唑、雷 贝拉唑 ? 9、手术:10%―20%保守治疗无效,(出 血性)需手术,化脓性需切除病灶 ? 手术指征: *内科积极治疗,输血600ml,BP不稳 * 3天内输血1000ml,出血 *年龄大于50岁,心肺储备功能低 *伴有其他疾病应激者 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一、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局限于 黏膜层,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又称慢性非糜烂 性胃炎。二、分类:2006年新悉尼系统分类法:(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指不伴胃黏膜萎缩性改变, 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 (2)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 慢性胃炎,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 炎两类; (3)特殊类型胃炎:由不同病因所致。种类多临床少见。 ? 按发病部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及全胃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病因。慢性胃炎病人Hp感染率为90%以上。 Hp致病机制:①Hp呈螺旋状,具鞭毛,可在黏液 层中自由活动,直接 侵袭黏膜;②Hp代谢 产物(氨)及分泌毒 素(空泡毒素蛋白) 可致炎症反应;③Hp 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 性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2.免疫因素慢性萎缩性胃体炎病人中常可检测到PCA (壁细胞抗体)和IFA(内因子抗体),PCA可 破坏胃黏膜,IFA可导致恶性贫血。3、十二指肠液反流胆汁、胰液和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削 弱胃黏膜屏障功能。4、其他老年人(50岁以上者发病率达50%以), 胃黏膜退行性变及粘液-粘液屏障功能减退; 慢性右心衰竭、门脉高压可致胃黏膜瘀血。 病理主要病理学改变为:炎症、萎缩和肠腺化生。? 炎症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幽 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常见淋巴滤泡形成。 ? 慢性炎症过程出现的胃黏膜萎缩主要表现为胃黏 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萎缩常伴有肠 化生。 病?化生有两种类型:理? 肠腺化生:胃腺改变为肠腺,含杯状细胞;完全型―小 肠型肠化,不完全型肠化―大肠型肠化,癌前病变。 ? 假性幽门腺化生:胃体腺转变为胃窦幽门腺的形态。胃小凹上皮可发生增生,增生的上皮细胞与肠化 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结构排列紊乱,称为不典型 增生(异型增生)。★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二)【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 ? 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 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 ? 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 状也较常见。 ? 有胃糜烂者可有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 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轻压痛,胃体胃 炎严重时可有舌炎和贫血。 (三)实验室检查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最可靠的诊断办法。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粘膜红白相间, 红为主 粘液分泌增多 散在糜烂、出血 浅表炎性细胞浸润 萎缩性胃炎 粘膜苍白或灰白色, 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皱襞变细而平坦 粘膜层变薄,血管透见 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炎性细胞浸润 腺体部分或完全消失, 肠上皮化生胃镜病检腺体完整 非萎缩性胃炎: 点、片状或条状红斑,黏膜水 肿、渗出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 : (1)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显 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 (2)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 实验室检查2、Hp检测? 侵入性方法: 胃镜下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检查,首选方法 是快速尿素酶检查。 ? 非侵入性方法: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试验。 实验室检查3、血清学检查? 疑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检测PCA和IFA,若为 该病PCA多阳性,伴恶性贫血时IFA也呈阳 性。 主要适用于年老体弱或由于其他疾病不能 做胃镜检查者。4、X线钡餐检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金标准)?Hp检测有助于确定病因。 ?血清胃泌素增高和自身抗体阳性有助于自 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 ?本病须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功能紊 乱等鉴别。 (五)治疗要点? 1.消除病因:找出病根,消除病因很重要。 ? 一般措施:宜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 物,忌烟酒、浓茶,进食宜细嚼慢咽,多 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安慰治疗:食物等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均 可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无需特 殊治疗,即使有轻微不适,也多可自行缓 解,应尽量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其疑虑 治 疗? 精神因素治疗 :紧张、焦虑、激动、暴 躁、忧伤等均可引起体内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或诱发出 慢性胃炎的症状。重视患者的精神生活, 帮助其调整精神情绪,确立积极健康的 生活态度等方法,对胃炎的治疗中都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 2.药物治疗? 抗Hp感染治疗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慢性活动性 胃炎及糜烂性胃炎Hp阳性者予以抗Hp 治疗,无症状的Hp阳性胃炎患者一般 不主张抗Hp治疗,以防止滥用抗生素 所带来的副作用。任何单一制剂对Hp 的根除效果均不够理想,且易产生耐药 性,因此多主张联合用药。 药物治 疗三联疗法: (1)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 ? 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 1.0g,均2次/d×1周。 ? PPI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 g,均2次/d×1周。 ? 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g+甲硝唑 0.4g,均2次/d×1周。 治 疗(2)铋剂+两种抗生素 ? 1.铋剂标准剂量+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 g,均2次/d×2周。 ? 2.铋剂标准剂量+四环素0.5g+甲硝唑0.4g, 均2次/d×2周。 ? 3.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g+甲硝唑 0.4g,均2次/d×2周。 治 疗? 制酸或抑酸剂治疗 慢性胃炎高胃酸分泌型可用制酸剂, 降低H+的反弥散、胃泌素释放,促进 胃粘膜细胞的增生和修复。可用H2受 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抗胆碱能药 物及中和胃酸类药物。但胃酸分泌缺乏 的胃炎忌用制酸剂,如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 疗? 促胃动力:胃运动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慢性胃 炎的发生,反过来,慢性胃炎也会影响胃 运动功能。有嗳气、腹胀、恶心呕吐症状 的患者可给予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 等 ? 解痉: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可给予解痉药,如 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等。 治 疗? 保护胃粘膜: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目 前发现部分胃肠激素中具有明显增强胃粘 膜防御机能的生物活性,如施他宁、和善 得定,此外,在胃肠激素家族中还有表皮 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а、成纤维细胞生 长因子、神经降压素、蛙皮素等均有胃粘 膜保护效应,有待开发研究。 治 疗? 助消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胃酸及 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时,出现常食欲差、胃 排空延迟、上腹饱胀不适等临床症状。可 用胃蛋白酶、酵母片及稀盐酸等助消化治 疗。 治 疗? 3.手术治疗:适用于慢性萎缩胃炎伴重度 不典型增生或重度肠腺化生,尤其是大肠 型肠化者。 ? 4.其他治疗 ? 抗恶性贫血:肌注VitB12,隔日1次,每 次50μg ? 胃粘膜肠化和不典型增生:抗氧化治疗、 β胡萝卜素、 VitC、VitE、叶酸、锌、硒、 维酶素等。 预 后? 绝大多数浅表性胃炎可治愈,少数发展为萎缩 性胃炎. ? 一旦粘膜的腺体发生萎缩,则难以恢复.?肠化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经治疗可改善或逆转.? 约1%未作治疗的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胃癌. 病例一男性,63岁,六日前因“感冒”而间断 服用“感冒”药,一日前黑便2次,伴头昏。 入院查体:上腹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触 及。 ⒈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写出诊断依据 ⒉ 确诊应选用哪项检查? ⒊ 请写出治疗原则 病例二女性,47岁,半年来上腹隐痛不适、 腹胀、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析示:胃 酸缺乏;血清PCA阳性;血清促胃液素增 高。胃镜检查见:胃粘膜灰白色,胃体粘 膜皱襞平坦,粘膜下血管透见。病理检查 示:胃腺体减少,肠腺化生。 ⒈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 ⒉ 应与那些病相鉴别? ⒊ 请写出治疗原则 谢 谢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内容? 定义及发病情况? 病因和发病机制,幽门螺杆 菌 ?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 辅助检查 ? 诊断要点 ? 治疗要点 定义及发病情况? 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 10%的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消化性溃疡 ? 男:女比例3.9~8.5:1 ? DU:GU比例3:1 ? DU好发于青壮年,GU发(duodenal ulcer, DU)? 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 酶消化作用有关得名 ? 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 接触其他部位,食道、胃 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及其附 近肠袢及Meckel憩室病年龄较迟
(一)发病机制-损害和防御因素Hp(幽门螺杆 菌) 胃酸 胃蛋白酶 胆盐 NSAIDs 乙醇 吸烟 炎症因子 自由基 黏液 碳酸盐 磷脂 黏膜屏障 黏膜血流 细胞更新 前列腺素 EGF 胃溃疡-防御因素减弱 十二指肠溃疡-损害因素增强损害因素防御因素 发病机制-其他因素遗传因素? ? 发病有家族性?精神因素及其他 ? 紧张焦虑或应激可诱发溃疡或 通过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失调 促溃疡发生C DU:胃十二指肠运动加快有溃疡病史的子女较对照 组高三倍? 与血型有关 ? GU与DU是基因不同的 疾病?GU胃蛋白酶原II↑?DU胃蛋白酶原I↑C GU:胃十二指肠运动减慢? Hp的发现使遗传因素 的重要性受到了挑战? Curling溃疡? Cushing溃疡 病因和发病机制溃疡病分类Hp相关性溃疡(Hp associated ulcer)NSAIDs引起的溃疡(NSAIDs-induced ulcer) 非Hp非NSAIDs溃疡(non Hp non NSAIDs ulcer)Hp检出率高:DU 90-100% GU 70%以上 Hp的存在使溃疡延迟不愈 抗Hp感染治疗促进溃疡愈合 根除Hp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使溃疡痊愈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 Marshall首次从人胃黏膜中分离 培养出Hp人胃黏膜银染 × 1000 Hp相关疾病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消化性溃疡 胃 癌 胃MALT淋巴瘤 Peptic ulcer Gastric carcinoma MALT lymphoma Hp的流行病学1994年WHO将Hp列为第Ⅰ类致癌因子非溃疡性 消化不良 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低度恶性胃 MALT淋巴瘤 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溃 病因和发病机制溃疡病致病机理的现代概念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 没有Hp感染就没有溃疡复发指导治疗有好的胃黏膜屏障就没有溃疡形成 二、临床表现症状 体征? 典型PU疼痛特点?? 相当于溃疡部位压痛C DU 偏右上腹 C GU 偏左上腹复发性、周期性、节 律性、诱因、缓解? 其它胃肠道症状?? 取决于有无并发症C 幽门梗阻:胃型及胃蠕动 波 C 穿孔:局限性/弥漫性腹 膜炎反酸、烧心、嗳气、 恶心、呕吐、厌食? NSAIDs溃疡特点? ?较大、多发多无痛,以严重出血 穿孔首发(50-80%) 特殊类型溃疡1.无症状性溃疡① 无任何症状 ② 因其它疾病检查时发现或出血时 ③ 老年人多见 特殊类型溃疡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①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② 疼痛无规律 ③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贫血突出 ④ 胃体高位溃疡或巨大溃疡多见 特殊类型溃疡3.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① 胃、十二指肠同时有活动性溃疡,或胃活动性溃疡伴十二指肠球变形(瘢痕),② GU多继发于DU ③ 复合溃疡Hp检出率比单纯GU高 特殊类型溃疡4.幽门管溃疡Pyloric channel ulcer① 缺乏溃疡疼痛节律性、周期性② 易发生幽门梗阻、出血、穿孔 ③ 发生出血不易止血 ④ X线检查易遗漏,诊断依靠内镜 特殊类型溃疡5.十二指肠球后溃疡① 夜间痛、背部放射痛更常见 ② 易并发出血 ③ 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 ④ X线和胃镜检查易遗漏,诊断靠内镜球后有狭窄和水肿时,应特别注意⑤ 超越十二指肠第二段者,常提示有胃 液素瘤存在 特殊类型溃疡6.胃泌素瘤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① 非典型部位、难治性、顽固性溃疡 ② 腹泻(diarrhea) 水泻/脂肪泻 (高酸→十二指肠内胰蛋白酶/胰酶活性降低 →脂肪消化困难→脂肪泻) ③ 12小时胃酸1000 ml(正常70 ml) 空腹血清促胃液素&200 -1000pg /ml (正常100pg/ml) BAO≥15mmol/h MAO ≥ 60mmol/h 三、实验室检查胃液分析 ? 对PU诊断和鉴别价值不大? 对胃泌素瘤有诊断意义血清胃泌素(gastrin)测定 ? PU尤其DU大于正常,但无诊断意 义 ? 对胃泌素瘤有诊断意义Hp感染检测 ? 治疗前是否存在Hp感染? 治疗后时是否根 除Hp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测尿素呼气实验 粪便抗原实验 血清学检查胃镜依赖的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 组织学检查 细菌培养 X线钡餐检查: 正常胃十二指肠X线 胃溃疡X线龛影 胃溃疡X线 特殊检查-X线检查直接征象 ― 龛影(诊断溃疡的依据) 间接征象 ― 局部压痛 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指压迹) 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球变形 禁忌: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及鉴别诊断-胃镜及分期(五)胃镜检查:最直接、最理想? 活动期(A期) ?A1期:溃疡圆形或 椭圆形,中心覆白 苔,常有出血,周 围潮红,有炎症和 水肿? 愈合期(H期) ?H1期:溃疡周边肿 胀消失,周围可见星 芒状放射,粘膜红色, 但红润皱襞&溃疡面? 疤痕期(S期)? S1期:溃疡消失,出 现新生的红色粘膜― 红色瘢痕期 ? S2期:溃疡消失,红 色→白色―白色瘢痕 期? A2期:溃疡面覆黄 或白苔,无出血, 周围无炎症和水肿? H2期:溃疡变小, 可见明显的星芒状集 中,粘膜皱褶,红润 皱襞大于溃疡面
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 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肝、胆、胰腺疾病 ? 胃癌 并发症? 出血(15-25%) ? 梗阻(2-4%) ? 穿孔(1-5%) ? 癌变(&1%) 五、治 疗要点目的解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 ? 禁用或避免使用对胃 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 饮食疗法 ? 少食多餐,饮食规律 化 ? 对症治疗抗溃疡治疗(原则)? 降低胃内酸度 ? 增加胃粘膜抵抗力 ? 根除幽门螺杆菌? 避免精神紧张和劳累,注 意劳逸结合 降低胃内酸度的药? 抗酸药 ? 抑酸药 中和胃酸 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C抗胆碱能药:阻断乙酰胆碱受体 CH2受体阻断药:阻断H2受体 CH+-K+ATP酶抑制药:阻断H+向胃腔内转运 (1)降低胃内酸度的药- 抗酸药? 碳酸氢钠―碱中毒,少用 ? 碳酸钙―酸反跳 氢氧化铝―便秘,长期铝蓄积? 氧化镁―腹泻,与③合用可避免各自副作用? 复方制剂:复方胃舒平,胃必治,铝碳酸镁(达喜) 应用抗酸药的注意事项? 剂型:粉剂、胶剂比片剂好,片剂嚼碎 后服用 ? 投药频度:4-6次/日 ? 投药时间:饭后1.5-2小时 (2)H2受体阻断药(H2-receptor antagonist)? 西咪替丁(cimetidine) 200mg 泰胃美(tagamet, cimetidine)400mg ? 雷尼替丁(ranitidine) 150mg ? 法莫替丁(famotidine) 20mg ? 尼扎替丁(nizatidine) 150mg ? 罗沙替丁(roxatidine) 75mg (3)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 抑酸作用最强? 奥美拉唑(omeprazole) 洛赛克(losec) ?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 达克普隆(takepron) ? 潘妥拉唑(pantoprazole) ? 雷贝拉唑(rabeprazole) ? 艾索美拉唑(esomeprazole)20mg30mg 40mg 20mg 20mg 3.胃黏膜保护剂? 胶体铋? 硫糖铝 ? 前列腺素 ? 其它:铝碳酸镁,思密达等 4.其他:胃动力药:胃复安、多潘立酮 5.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内科治疗无效) 抗溃疡药物的一般原则及具体用 药原则一般原则 ? 溃疡愈合快 ? 止痛效果好 ? 副作用小 ? 停药后不易复发 常用 ? 胃溃疡:抑酸药+胃粘 膜保护剂 ? 十二指肠溃疡:抑酸 药,可加用粘膜保护 疗程 ? 胃溃疡:6-8周 ? 十二指肠溃疡:4-6周? 用药方便? 经济 Hp感染的治疗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包括? ? ? ? ? ? Hp 根除率≥90% 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 病人依从性好 不产生耐药性 疗程短,治疗简便 价格便宜 Hp感染的治疗(2007,中国)一线方案① PPI/RBC(标准剂量)+ A(1.0)+ C(0.5)② PPI/RBC(标准剂量)+ M(0.4)+ C(0.5)Bid×7天Bid×7天③ PPI (标准剂量) + B( 标准剂量 ) + A ( 1.0 ) + C(0.5) Bid×7天 ④ PPI (标准剂量) + B( 标准剂量 ) + M ( 0.4 ) + C(0.5)Bid×7天 Hp感染的治疗(2007,中国)二线方案/补救疗法? PPI(标准剂量) + B(标准剂量)+ M(0.4 )+ T(0.75-1.0) Bid×7天? PPI(标准剂量) + B(标准剂量)+ F(0.1 )+ T(0.751.0) Bid×7天? PPI(标准剂量) + B(标准剂量)+ F(0.1 )+ A(1.0)Bid×7天 ? PPI(标准剂量) + B(标准剂量)+ F(0.1 )+C(0.5) Bid×7天 治疗策略Hp阳性消化性溃疡Hp阴性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 DU: 4-6W GU: 6-8W根除Hp治疗,治疗溃疡DU: 4-6W GU: 6-8WHp(-),愈合Hp(-),未愈 抑酸治疗 寻找其他原因Hp(+),愈或未愈 根除Hp二线治疗 Hp耐药性检测 治 疗5、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无合并症原则上不需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征1.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 2.急性穿孔3.器质性幽门梗阻4.胃溃疡疑有癌变 5.积极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病例男性,67岁,腹痛3月,伴纳差 查体:左上腹压痛治疗4周,保护胃粘膜合并 根除Hp:雷贝拉唑+A+C,1周 抑酸(雷贝拉唑)治疗3周 思考题1.急性胃黏膜损害的主要病因,临床如何防治? 2.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临床分型。 3.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特点。 4.消化性溃疡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5.Hp感染与那些疾病密切相关? 6. Hp感染诊断方法。 7. Hp根除治疗首选治疗方案。 End
临床医学概要16胃炎.溃疡病―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现在做胃镜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和胃角溃疡,严重吗? - 百科问答
& 现在做胃镜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和胃角溃疡,严重吗?
现在做胃镜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和胃角溃疡,严重吗?
悬赏分:0 -
- 阅读次数:
● 性别:男
● 年龄:22
● 病史:无
●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浅表性胃炎胃角溃疡A2期。HP++
● 目前一般情况:胃胀痛,有时累了心脏和肝部不舒服
●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10多天
● 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无以往诊断,此次做胃镜后诊断得那病,给了药:谷奥,欧意(头孢羟氨苄卡),雷钡拉唑钠肠溶胶囊,服用后胀痛减轻。
关于"现在做胃镜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和胃角溃疡,严重吗?"的最佳答案
现在做胃镜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和胃角溃疡,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粘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目前国内按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粘膜浅层1/3者为轻度;涉及中1/3者为中度;超过粘膜层2/3者为重度。  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诸多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疗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疗,则可进一步发展,固有腺体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  (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3)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根据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  (4)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  (5)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6)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对各种损伤因素的防御能力,均与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粘膜炎性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弥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慢性胃炎。  (8)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故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粘膜的炎症。  (9)心身因素:由于心理卫生不健康,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粘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吸烟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什么关系?  烟草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其对呼吸系统的害处人所共知,但吸烟对消化道和胃的损害远未被人们重视。那么吸烟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何关系呢?有人报道胃炎发生率与吸烟量与年限呈正相关,即吸烟支数越多,年限越长,胃炎发生率越高。而Eward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40%可发生胃粘膜炎症。吸烟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机理是:  (1)尼古丁能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致粘膜缺血、缺氧,胃粘膜血流量减少是破坏胃粘膜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尼古丁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运动功能失调,胆汁反流。反流至胃内的胆汁可破坏胃粘膜屏障,造成粘膜糜烂、炎症。  (3)吸烟还能增加胃的蠕动和促进胃酸分泌增加,在胃粘膜屏障破坏的基础上,胃酸又加重了胃粘膜的损害。  (4)最近有人研究发现,吸烟能抑制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能改善胃粘膜微循环,增加胃粘膜上皮组织的血流量,有助于保护细胞的完整性,促进清除毒素;有利于损伤部位粘膜的修复;并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当前列腺素合成减少时,胃粘膜的保护因素减弱,容易使胃粘膜屏障破坏而发生胃炎。  由上可知,吸烟可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故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积极戒烟,以利于慢性胃炎的愈合及保护身体健康。    饮酒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吗?  酒精对胃粘膜有损害作用,故长期嗜酒者可使胃粘膜受损而产生慢性浅表性胃炎。Beaumont通过胃炎病人最早观察到酒精可使胃粘膜产生片状潮红。而Wood用盲目活检法亦观察到嗜酒者51例均有慢性浅表性胃炎。酒精对胃粘膜损害机理为:  (1)酒精直接损伤胃粘膜。  (2)酒精刺激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  (3)刺激胃泌素释放增加胃酸分泌。  (4)直接作用于幽门括约肌,引起幽门关闭功能不良,导致胆汁反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的相对增多,酒精刺激引起的胃炎亦有所增加。故为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饮酒一定要适度,切不可空腹饮酒,已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应力争戒酒。    幽门螺旋杆菌(HP)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如何?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微嗜氧、触酶阳性、具有尿毒酶活性的革兰氏阴性螺旋菌,其生存主要依附于胃窦部和胃体部粘膜上,少见于贲门粘膜上。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Narren和Mars-hall首先在人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并认为这种细菌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此后,人们就着手对HP与慢性胃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列研究,现已有大量证据支持HP为慢性胃炎的病原菌:  (1)慢性胃炎患者HP的检出率很高(50%~80%),而正常胃粘膜很少检出HP(0~6%),慢性活动性胃炎者更高(达90%以上)。  (2)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血清中抗HP抗体明显升高,并可在其胃液中检出抗HP免疫球蛋白。  (3)胃粘膜上HP的数量与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成正比,HP的感染的量与胃炎严重程度、活动性和胃上皮损伤及其程度呈明显正相关,HP粘附较多的部位,上皮细胞变性,细胞内粘蛋白颗粒耗尽,胞质减少,核质比例增大。  (4)抗HP治疗,HP清除后胃粘膜组织的炎症明显改善,而感染复发者炎症又出现。  (5)志愿者口服HP悬液引起胃炎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6)制备HP胃炎动物模型成功,HP人工感染(Gnotobiotic乳猪、Rhesus猴)获得成功,HP能在胃内定居,并可引起慢性胃炎。  (7)自身免疫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及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HP的检出率很低,提示HP并不是胃炎的继发感染。  综上所述,HP可能为胃炎的一种病原菌,至少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HP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HP直接侵袭胃粘膜宿主细胞并诱发局部组织损伤;②HP可产生多种酶及代谢产物,如尿毒酶及其产物氨、过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2和C等,均可损伤胃粘膜,诱发炎性病变;③HP促使胃泌素分泌增加,导致高胃酸状态,从而使胃粘膜受损;④HP感染还可通过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有的患者可无症状和特征,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等,且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兹将本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作一归纳。  (1)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2)腹胀,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约占50%的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出血原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慢性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何会恶心、呕吐?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这主要是因为炎症累及胃幽门管附近时,可引起幽门管的功能失调,当胃蠕动波推动食物到达幽门时,幽门不是处于开放状态以便食物通过,到达十二指肠,而是仍紧紧关闭,使胃腔压力升高,反射性刺激呕吐中枢,使人感到恶心,严重时就产生呕吐。此外,常有一些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合并有慢性咽炎、慢性食管炎,这些部位的周围神经较丰富,易受刺激而产生恶心。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产生的恶心、呕吐,可通过口服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物加以治疗。    出现上腹部疼痛是罹患浅表性胃炎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常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异性,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应以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加以确诊。实际上,临床中许多疾患均可引起上腹部疼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应注意和这些疾病相鉴别:  (1)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上腹部疼痛有一定季节性、节律性、周期性;疼痛常与进食有关。胃溃疡疼痛多为餐后半小时发生,1~2小时后逐渐缓解。而饥饿时疼痛、进食后缓解者多为十二指肠溃疡;常伴有反酸、嗳气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  (2)胃癌:腹痛无规律,随病情发展可呈持续性,难以缓解。同时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呕吐、黑便、上腹部肿块,甚至恶液质等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3)胰腺疾患:慢性胰腺炎可有上腹部隐痛或钝痛,有时放射至腰背,也可呈急性发作的剧痛,随病程的进展,腹痛可逐渐加重;此外慢性胰腺炎可有消化不良、脂肪泻、糖尿病等内外分泌功能受损的表现。胰腺癌腹痛为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部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绞痛或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或前倾位时疼痛减轻。胰头癌黄疸多见,还可有消瘦、腹水、血栓性静脉炎等。B超、逆行胰胆管造影及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肝脏疾患:肝炎的腹痛可为右上腹或右胁下隐痛、刺痛、胀痛,多为间歇性。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疲劳后易出现,腹部触诊肝脏肿大,有压痛。肝癌的疼痛常呈进行性加重,开始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固定于某一部位,局部有时可扪及肿大、质硬的肝脏或肿块。肝脓疡常呈持续性胀痛,可局限于某一部位,压痛点明显,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B超检查及肝穿刺可明确诊断。  (5)胆系疾患: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呈慢性右上腹部隐痛或胀痛、嗳气等,多于脂肪餐后诱发或病情加重,一部分病人胆囊区有局限性压痛,或可扪及肿大的胆囊,或同时伴有黄疸。B超及胆道造影可有助于诊断。  (6)其他:急性阑尾炎早期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数小时后转为右下腹痛。老年人不典型心绞痛、心肌梗塞有时亦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极易被误诊。  由上可知,上腹部疼痛可出现在许多疾病过程中,故切不可根据上腹部疼痛就盲目诊为浅表性胃炎,而应对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后作出明确诊断,方可不延误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表现如何?  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主要、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其胃镜下表现有以下几点:  (1)充血性红斑: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表现,由于胃粘膜表层毛细血管充血所致。充血与不充血的粘膜交织呈现花斑状或条状,条状充血常见于皱襞隆起处。红斑的边缘模糊不清,但易与周围正常胃粘膜的橘红色相区别。充血性红斑多局限分布,但亦有弥漫性分布者。  (2)水肿:可见胃粘膜肿胀湿润感,反光度增强,粘膜皱襞增厚且柔软,胃小凹明显。  (3)红白相间:当充血性红斑与粘膜水肿交叉存在时,可出现红白相间,但白色处粘膜稍隆起,并以充血红色为主。  (4)粘液增多:胃粘膜表面附着粘稠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粘液斑,多由破坏的粘膜组织、炎性渗出物与粘液组成,因水不易冲去,粘液斑仅在炎症明显时出现。  (5)粘膜下出血:胃粘膜可出现斑点状、斑片状或条索状出血,可为鲜红色新鲜出血斑点或棕色陈旧性出血斑点。  (6)糜烂:胃粘膜炎性剥脱,形成局限性或大片糜烂灶,糜烂面上常覆盖有附着性粘液斑。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可分为:①单纯型;②出血型;③糜烂型三种。凡具有上述前四项者为单纯型;伴有上述第五项者,密布小片或弥漫出血斑片者为出血型;伴有上述第六项者为糜烂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病理变化?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的增生及固有膜内炎性细胞的浸润。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肠化生的现象偶而也可见到,多呈小灶性。  粘膜及小凹上皮的变性常是慢性胃炎最先出现的病变,有轻有重,轻者远端细胞膜不整齐,膜的游离缘模糊;重者游离缘破碎,胞核深染,甚至固缩,细胞内容漏出,或邻近的上皮细胞膜消失,互相融合,形成合体细胞;更重者上皮细胞脱落,形成浅表性糜烂。固有膜浅层常有水肿、充血及炎性细胞的浸润,其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杂于其间,有的病例并可见到不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于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细胞之间,该处上皮细胞变性,胞浆碎裂及胞核固缩更为明显,这种变化往往出现于急性活动性病变。炎症消退后,胃粘膜可恢复正常。    X线检查对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何意义?  目前胃部X线检查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单纯钡餐检查和气钡双重对比检查。一般说来后者优于前者。  慢性浅表性胃炎X线钡餐下可表现为胃粘膜纹理增粗、迂曲,可呈锯齿状,胃窦部出现激惹征。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中,胃小区(胃小沟之间的粘膜示轻度平坦隆起,称胃小区。胃小区可呈圆形、菱形等规则形态,直径可由0.13~3mm不等)显示与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临床观察中发现,在无胃小区显示的人群中,包括了部分正常胃粘膜,其余则为轻度或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般来讲,胃粘膜病变不严重。但应注意到,当胃粘膜有急性炎症,粘膜水肿时,胃小区也不能显示。因此,对无胃小区显示者,有时一次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应进行随访。另外,对于胃窦部显示胃小区者,其病理检查均有慢性炎症存在,因此有胃窦部胃小区的出现,是X线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可靠依据。  上面虽然讲了一些慢性浅表性胃炎在X线钡餐、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中的一些征象,但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变在粘膜层,X线检查的征象都不十分具有特异性,所以可以认为,X线检查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意义不大。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液分析有何异常?  测定基础泌酸量(BAO)、最大泌酸量(MAO)及胃液pH值,对诊断病变性质、指导治疗均有帮助。目前国内多采用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全部胃壁细胞的最大分泌量。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液浓度无一定规律,可在正常范围内,也可稍低或稍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进行治疗?  目前慢性浅表性胃炎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一般主张无症状者勿需治疗,有症状者可根据有关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给予合理用药。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病因治疗: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疗和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上策。故应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适量限制饮酒,尽量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积极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及咽喉部感染灶。  (2)饮食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酸、过辣、生冷及粗糙食物。  (3)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消除损害胃粘膜因素的药物。  保护胃粘膜的药物:①生胃酮:是甘草酸水解后制成的琥珀酸半酯,能增强胃粘膜粘液的分泌,延长胃上皮细胞寿命及轻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故能保护胃粘膜不受胆汁损伤,避免H+反扩散。用法100mg,日3次,2周后改为50mg,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4~5周为一疗程。副作用有水钠潴留,故宜同时服用氢氯噻嗪和钾盐。②硫糖铝:该药能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该酶分解蛋白质,并能与胃粘膜蛋白质络合成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渗透、侵蚀。此外,本药亦能促进胃粘膜细胞的新陈代谢。用法:1.0g,日3~4次。③麦滋林-S颗粒:该药含有水溶性B334和L-谷氨酰胺。水溶性B334能直接作用于胃粘膜,使局部炎症消失。L-谷氨酰胺与胃肠粘膜上皮成分已糖胺及葡萄糖胺一起,参与促进组织修复以达到治疗目的。用法:670mg,日3次。④胃炎干糖浆:该药主要由硫酸庆大霉素、盐酸普鲁卡因、VitB12等成分组成。具有消炎、止痛,促进胃粘膜修复等作用。用法:5g,日3次。⑤思密达:该药对细菌和病毒有很强的固定能力,对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通过与粘液的作用可提高消化道粘膜胶质的韧性,以对抗各种攻击因子。用法:3g,日3次。⑥其他:维酶素2~4片,日3次口服;胃膜素2~3g,日3次口服;氢氧化铝胶10mg,日3次口服;盖胃平4片,日3次口服;前列腺素E250~150mg,日3次口服等。均可起到保护和改善胃粘膜的作用。  消除胃粘膜损害因素的药物:①控制HP感染:HP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杀灭HP的药物有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体外试验HP对青霉素、氨基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呋喃类及铋剂敏感。故临床常选用以下药物:三钾二枸橼酸铋盐(TDB)120mg,日4次,4周为一疗程;羟氨苄青霉素1.5g,日2次,连服8天,改为1.0g,每日2次,再连服28天;呋喃唑酮0.1g,日3次,连续服用2~4周;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连服14天为一疗程;瑞贝克口服每次80mg,每日2次,连服3~4周为一疗程;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加强清除HP的效果。②胃壁细胞受体拮抗剂:组织胺H2受体、胃泌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均能减少胃酸分泌而用于治疗胃炎,尤其对于高胃酸者尤为适宜。临床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丙谷胺、阿托品、普鲁本辛等也可用于本病。哌吡氮平能选择性抑制胃酸分泌而对心率、瞳孔、前列腺素及胃肠蠕动均无明显影响。用法:50mg,日2次。洛赛克为H+-K+-ATP酶阻滞剂,亦可抑制胃酸分泌。③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的药物:幽门功能紊乱,胆汁反流破坏胃粘膜屏障致胃炎,故可用胃复安、止呕灵、吗丁啉、西沙比利及消胆胺等治疗,此类药物均有促进胃排空、防止反流的作用。具体用法:胃复安10mg,日3次;止呕灵50~100mg,日3次;吗丁啉10~20mg,日3~4次;西沙比利5~10mg,日2至3次;消胆胺3~4g,每日4次。④抗胃蛋白酶药物:硫化多糖能与胃蛋白酶结合而使之灭活,避免胃粘膜受损,常用者有硫糖铝、硫酸软骨素等。    怎样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深为患者所苦。另外,部分浅表性胃炎失于治疗或不注意生活调摄,极易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致胃癌发生,后果严重。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应引起重视。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主要应从生活、饮食上加以注意,积极避免和祛除各种致病因素。具体如下:  (1)对于急性胃炎,应及早彻底治疗,以防病情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2)忌用或少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饭后服用,或者同时服用抗酸剂及胃粘膜保护药,以防止对胃粘膜的损害。  (3)积极治疗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吞食,造成胃粘膜炎症。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规律有节,定时定量,切忌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同时避免浓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防损伤胃粘膜。  (5)避免精神紧张、心情忧郁及过度疲劳,宜生活有节、劳逸结合、情绪乐观,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6)积极治疗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胆、胰、心、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禁服哪些药物?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慎用或禁服下列药物:  (1)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水杨酸钠。  (2)苯胺类:扑热息痛、非那西丁。  (3)吡唑酮类:保泰松、氨基比林。  (4)其他抗炎有机酸:消炎痛、布洛芬。  (5)四环素、吗啡。  以上药物可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当有活动性胃炎存在时,易引起胃溃疡及不易察觉的胃出血。而且还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使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加重胃粘膜损伤。  (6)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溃疡、胃癌应如何鉴别?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胃癌,临床上均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若不加以注意或各自症状不典型时则极易混淆,造成误诊,从而误导治疗,延误病情。故临床工作中应将这三种疾病仔细加以鉴别:  (1)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饭后饱胀、嗳气、食欲减退、恶心、上腹疼痛不适等。辅助检查:①胃液分析:胃酸范围正常,可高或可低;②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增粗、紊乱;③胃镜:胃镜和组织活检可确诊本病。慢性浅表性胃炎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附着性粘液增多。  (2)胃溃疡:上腹部疼痛是胃溃疡最主要的症状,呈节律性、周期性、季节性发作。胃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0.5~1.5小时,持续1~2小时,在下次进餐前自然消失。亦可伴发不典型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胃溃疡有时易出血。主要体征是上腹部压痛。胃液分析:胃酸过多或正常。胃溃疡确诊主要依赖X线检查和胃镜检查。胃溃疡X线征是龛影,龛影突出于胃腔外,直径<2.5cm,溃疡口光滑,无半月征,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星状排列;附近胃壁柔软,蠕动可以通过。内镜征象是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基底光滑,为坏死组织覆盖,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时呈褐色;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略隆起;胃皱襞放射至溃疡壁龛边缘。  (3)胃癌:胃癌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甚至毫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消瘦、食欲减退、呕吐、出血及黑便等症状。其中上腹部疼痛是胃癌最常见症状,也是最无特异性而易被忽视的症状,早期腹痛可类似慢性胃炎或溃疡病,后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各种疼痛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故对40岁以上,无胃病史,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反复出现腹胀、上腹隐痛等症状者,应予高度警惕。胃癌早期缺乏体征,可仅有上腹部深压痛,时伴轻度肌抵抗感,晚期可出现上腹部肿块、脐周肿块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辅助检查:①胃液分析:胃酸减少或正常;②潜血试验常持续阳性;③X线表现:充盈缺损或龛影。龛影特征:直径>2.5cm,溃疡口不规则,有半月征,四周粘膜皱襞粗乱或消失,至溃疡周围中断,附近胃壁僵硬,蠕动不能通过;④胃镜:胃癌镜下可见如下征象:  A隆起型:病变多发生于幽门前窦部、贲门附近及胃体上部的后壁部分。粘膜呈息肉状隆起,表面凹凸不平,色红或有糜烂,与周围正常粘膜无明确的分界。  B平坦型:病变略突起或低于周围粘膜,其主要特点是粘膜表面色泽的变化及粗糙不整的颗粒感,病变部的粘膜可呈局限性或较广泛的发红、变色或褪色。  C凹陷型:病变好发于幽门前区、大弯侧及贲门部。凹陷区与周围正常粘膜有明确的分界,病变部粘膜皱襞呈现不规则的凹凸不平,失去正常的粘膜色泽,而有异常发红或褪色等色泽变化,且常有污秽的渗出物或出血点,向凹陷区聚集的粘膜可骤然变细或不规则地增粗,甚或突然中断。其边缘部粘膜常有结节状不整齐的颗粒。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溃疡、胃癌的发病有何关系?  (1)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溃疡发病的关系:浅表性胃炎与胃溃疡在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因而胃溃疡的发病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目前大多数学者一般认为,慢性胃炎是溃疡病的发病因素之一。现已有大量证据可证实慢性胃炎可作为溃疡病发病因素:①溃疡病几乎均伴有慢性胃炎,慢性溃疡周围均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亦罕见不伴有慢性胃窦胃炎者;②胃炎发病部位与胃溃疡好发部位相同,胃炎发病率与溃疡病发病率平行。70%胃溃疡分布于胃体、胃窦腺交界处。随着胃炎的蔓延、胃体腺区缩小,溃疡好发部位也随之上移,而易患高位胃溃疡;③动物试验亦证实,患胃炎动物较无胃炎动物易患溃疡病;④胃炎及溃疡病时,HP检出率较高,抗HP治疗可缓解胃炎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且能降低溃疡复发率。  (2)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成年人常见病,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发生萎缩性胃炎,严重萎缩性胃炎常有低酸、无酸,并有广泛肠上皮化生,有些还合并有异型增生,与胃癌关系密切。1990年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报道慢性胃窦炎伴严重萎缩者,胃癌十年累计危险率4%~30%,慢性胃体炎伴严重萎缩者1%~9%,而正常胃粘膜者<1%。说明慢性胃炎,尤其是胃窦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    祖国医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认识如何?  祖国医学并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名,但类似慢性浅表性胃炎表现的描述却散在历代文献“胃脘痛”、“腹胀”、“嘈杂”、“痞满”、“呕吐”等诸多篇章中,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素问?经脉篇》曰:“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张景岳云:“故凡病吞酸者,多见饮食不快,自食有不快,必渐至中满、痞膈、泄泻等症”。追溯文献,考镜源流,不难看出历代医家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多责之饮食不节、情志失畅、六淫内侵、脾胃虚弱等诸多方面。如《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杂病广要?胸痹心痛》“饮食过多,不能克化,伤乎胃脘,病根常在,略伤饮食即闷闷作痛。”《寿世保元?心胃痛》“胃脘痛者,多是纵恣口腹,喜好辛辣,恣饮热酒煎,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太阳之胜,凝溧且至,……,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云:“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或多食寒,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本病虽病因繁杂,但其病理却有共同之处,即“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久而胃之气血瘀滞”。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之三里。”首先提出本病治疗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至明清,日趋完善,形成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在从内服外治、针灸推拿、养生食疗等方面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的丰富,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广大中医药学者融合和借鉴西医,在辨证基础上结合本病西医的病因病理。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本病,如“宏观辨证结合胃镜下粘膜象施治,抗HP感染中药研究和应用……”,显示广阔前景和巨大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中医如何认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较多,病机复杂,其中比较主要的病因病机有以下几点:  (1)饮食不节: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共主受纳、腐熟水谷和运化输布水液精微之功。故饮食不当,节制失度,极易损伤脾胃。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壅塞呆滞脾胃;或过食生冷,寒积胃脘,败伤中阳,气血凝滞;或恣食肥甘厚味,烈酒浊乳,湿热中阻均可使脾胃纳化升降失常,从而引发胃脘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诸证。《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证治汇补》“有过食生冷瓜果鱼腥寒物者;有食辛辣炙B032酒面热物者;有壮实者恣饮大嚼者;有虚弱人贪食不化者;有饮食不调之后,加之劳力,劳力过度以后,继之不调者。”均说明了多种原因饮食所致的伤胃。  (2)七情失和:情志太过,久而不解,均可引起阴阳失衡,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忧思恼怒,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气血壅而不行,出现肝胃不和之证;肝气久郁,化而为火,火灼胃阴,可出现胃脘隐隐灼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等胃阴不足之证;由于气血相依,气滞日久,可致瘀血产生,瘀阻络脉,可出现血瘀胃痛,并可见吐血、便血等证。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云:“宿病中气胃痛,今饱食动怒痛发、呕血,是肝木侵犯胃土,浊气上踞,胀痛不休,逆乱不已……夫痛则不通。”  (3)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均可内犯脾胃,损及功能而引发本病,尤以寒、湿、燥三邪为甚。感受寒邪或饮食生冷,可致寒犯胃脘,中阳不振出现胃痛喜暖、恶心呕吐及腹泻诸证,如《素问?举痛论》中云:“寒气客于胃肠,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湿邪粘腻,呆滞脾胃,壅塞气机可现腹胀、痞满诸证;燥邪入里,灼恋胃阴,可现胃脘隐痛、口干、便秘等胃热阴亏之证。  (4)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年老体弱,中气久虚;或饥饱不匀,或食生冷硬物,或肥甘厚味不节,或病中过用寒凉克伐之剂,重耗脾胃之气;或病后胃气未复,皆能导致胃纳呆钝,脾胃失键,而为胃脘疼痛、窒息痞满、纳差、乏力诸证。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中成药?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闷胀、疼痛,或恶心、呕吐、嗳气、嘈杂、泛酸等症状。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痞、解郁、除满功能的中成药,都适用于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目前临床上用于本病的常见中成药有:  (1)保和丸  主要成分:六神曲、山楂、法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功能:消食导滞,和胃健脾。  主治:饮食停滞胃脘所致纳差、腹胀、泛酸、嗳气等症。  (2)越鞠丸  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栀子、苍术、六神曲。  功能:理气宽中,解郁消胀。  主治:胸脘痞闷、腹中胀满、嗳气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  主要成分: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胸脘胀闷,呕吐泄泻。  (4)香砂养胃丸  主要成分:砂仁、木香、白术、茯苓、枳实、豆蔻仁、厚朴、香附、陈皮、半夏、甘草、土藿香。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主治:纳差、乏力、胃痛、腹胀、嗳气、反酸。  (5)舒肝丸  主要成分:柴胡、厚朴、川芎、香附、枳壳、沉香、砂仁、木香。  功能: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两胁胀痛、腹胀、嗳气、恶心。  (6)气滞胃痛冲剂  主要成分:柴胡、枳壳、甘草、香附等。  功能:疏肝行气,和胃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之胸痞胀滞,胃脘疼痛等。  (7)良附丸  主要成份:高良姜、香附。  功能:温中祛寒,行气止痛。  主治: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喜暖喜温者。  (8)温胃舒胶囊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能: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土。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  (9)阴虚胃痛冲剂  主要成分:北沙参、麦冬、川楝子、甘草等。  (八)温胃舒胶囊  主要成份:党参 白术 山楂 黄芪 肉苁蓉等。  功能: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  消化道炎症与溃疡病防治186问百病百问沙龙丛书  功能: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舌干燥,纳呆干呕等症。  (10)养胃舒冲剂  主要成份:党参、黄精、云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能: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热,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11)胃乃安胶囊  主要成分: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能: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12)胃康灵胶囊  主要成分: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能: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13)三九胃泰  主要成分: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 木香。  功能:消炎止痛,理气健脾。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型慢性胃炎。  (14)猴菇菌片  主要成分:猴头菌。  功能:消炎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  此外,还有胃苏冲剂、舒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用于本病的治疗,临床应随证加以选择应用。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进行辨证论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中主要可按食滞胃脘、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热阴亏、胃络瘀阻七型来进行辨证施治。  (1)食滞胃脘型  主症: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呕吐未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纳少不思食,大便腐臭,滞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味:神曲、山楂、连翘、陈皮、茯苓、半夏、莱菔子、厚朴、麦芽。  (2)肝胃气滞型  主症: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每因烦恼郁怒而胀痛发作,食欲减退,嘈杂吐酸,恶心呕吐,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白芍、制香附、蒲公英、陈皮、川芎、元胡、佛手、甘草。  (3)脾胃湿热型  主症:胃脘痞满,嗳气恶心,嘈杂泛酸,口苦口粘,头重身倦,纳少寐差,小便黄少而混,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药: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加减:藿香、佩兰、厚朴、半夏、茯苓、苡仁、蔻仁、黄连、苏梗、滑石。  (4)脾胃虚弱型  主症:胃脘隐隐作痛,胀满不适,食后尤甚,纳少,饥而不欲食,嗳气频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细弱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消食。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木香、山楂、神曲、麦芽、半夏、炙甘草。  (5)脾胃虚寒型  主症: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暧喜按,得食则减,时吐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温中健脾,暖胃散寒。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芍药、炙甘草、饴糖、干姜、大枣。  (6)胃热阴亏型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消瘦食少,大便干,舌红少苔乏津或花剥苔,脉细数或细弦或虚数无力。  治法: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花粉、山楂、生地、白芍、乌梅、麦芽、炙甘草。  (7)胃络瘀阻型  主症:胃脘疼痛,痛如锥刺,夜间为甚,痛处固定拒按,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丹参、檀香、砂仁、蒲黄、五灵脂、元胡、白芍、炙甘草。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单验方?  (1)鸡内金10g,香橼皮10g。共研细末,每服1~2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脘疼痛。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毕澄茄、白豆蔻各等分。研末,每服15~3g。治慢性胃炎之胃寒胀痛。  (4)苡仁30g,制附子15g。研末贮存,每服15g。治胃寒痛。  (5)荔枝核,烧焦,每3g加木香0.5g。共为细末,热汤调下。治慢性胃炎之胃寒气滞疼痛。  (6)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虚热胃痛。  (7)百合30g,乌药9g,元胡9g。水煎服。治虚热胃痛。  (8)姜黄18g,炒香附15g。共研末,每服2~3g。治慢性胃炎之气滞胃痛。  (9)黑香附12g,砂仁3g,甘草3g。共为细末,每服2~3g,治气痛。  (10)五灵脂(烧烟尽),研细末,每服6至9g,开水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胃痛。  (11)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20粒,开水送下,孕妇忌服。治慢性胃炎之血瘀胃痛。  (12)旋覆花(包)、苏梗各10g,清炙杷叶(去毛)12g,水煎温服。可治慢性胃炎之嗳气不止。  (13)诃子6g,藿香6g,白豆蔻6g。共研末,每服3g,姜汤送下。治慢性胃炎之恶心吐酸。  (14)番石榴30g,焙干研细末,过筛。日3次,每服9g,饭前半小时服。治慢性胃炎之胃酸过多,嘈杂  (15)乌贼骨9g,木贼草18g,川军9g。共为细末,每服6g,开水送服,早晚各服1次。治胃病吐酸水。  (16)香附6g,高良姜3g,水煎服。适用于胃脘痛之泛酸明显者。  (17)三七粉3g,白及粉4.5g,大黄粉1.5g。混合均匀,每日3g。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呕血黑便者。  (18)金香消胀散:郁金6g,广木香6g,香附6g,干姜6g。共为细末,日服1~2次,每次3~6g,米汤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两胁攻撑作痛、胀满、食欲不振、嗳气者。  (19)胃炎冲剂:铁树叶、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制香附,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20)胃炎煎剂: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香附、高良姜、甘草、青黛。水煎服,日1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外治疗法?  (1)针灸疗法:临床上常选用内关、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痞满甚者,加刺膻中、章门;情志抑郁者,加刺期门、太冲;上腹痛甚者,加上脘、梁丘;食滞者加解溪;长期消化不良者,加刺下脘、胃俞、脾俞。亦可采用灸法,选用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等穴,使用艾条灸或隔姜灸,均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2)水针:穴选脾俞、胃俞、相应夹脊、中脘、内关、足三里。  方法:选用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阿托品0.5mg或普鲁卡因1.0%注射液,注射于上述穴位,每次1~3穴,每穴1~2ml。  (3)推拿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推拿治疗可有摩腹揉穴法、脏腑点穴法、指压配合呼吸法、推颤运点捏脊法等八种手法,尤以摩腹揉穴法为常用。其主要由摩腹、按揉足三里穴、按揉胃俞穴、膏擦足太阳膀胱经四个环节组成,以患者中脘穴为中心,作环形按摩10~15分钟;然后医者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得气后继续按揉100次左右;此后再按揉胃俞穴,得气后再按揉100次左右;最后暴露背部,医者在两手小鱼际涂抹少许水杨酸甲酯凡士林油膏,紧贴患者背部自肩胛骨内侧缘至髂嵴,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直线来回摩擦1~2分钟,局部有明显的红热反应。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隔1~2周后可重复。  (4)其他疗法  ①吴茱萸1份、食盐2份。用法:将吴茱萸研成细末,加入食盐拌匀,在锅内炒热,布包熨于脐部,持续40分钟,每天热熨2次。主治:寒邪客胃型浅表性胃炎。  ②生姜、乌梅各适量。用法:用开水浸软后擦舌,每日5~6次。主治:胃失和降型浅表性胃炎。  ③金沸草、代赭石各等份。用法:共研为细末,以醋调后,涂于胃脘部。主治:胃失和降型浅表性胃炎。  ④灶心土、葱白、吴茱萸、薄荷各等量。用法:上药共为粗末,用醋炒热,布包熨于胃脘部。主治: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  ⑤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用法:制成膏剂,每次1贴,微火化开,贴于胃脘部。主治:脾胃虚寒型浅表性胃炎。  ⑥黄芩、黄连、栀子、白芍、甘草各适量。用法:共为细末,以凉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一次。主治:热邪阻胃型浅表性胃炎。  ⑦艾叶适量,黄酒2份,陈醋1份。用法:将艾叶揉烂,加入黄酒,陈醋拌匀,在锅内炒热,分成2份,用布包裹,趁热敷于胃脘部,冷则更换,每次40分钟,每日1至2次。主治:寒邪客胃型浅表性胃炎。  ⑧三棱15g,莪术15g,肉桂10g,陈艾45g,木香10g,草果10g,公丁香10g,水仙子15g,红花15g,高良姜12g,砂仁6g。用法:共为细末,布3尺折成双层,内铺棉花,将药末铺在棉花中间,用线缝好,防止药末堆积和漏出,日夜兜在胃脘部,药末每隔一月换一次。主治:浅表性胃炎。  ⑨菜油或行气止痛药液。用法:使用铜钱蘸油,自上而下反复捋刮足三里、上巨虚至下巨虚。主治: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施用药膳疗法?  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烹制成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药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辅相成地发挥着药物和食物综合作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上多有食欲不振、纳少等消化不良症状,且本病反复发作,长期服药又极易败伤胃气,因而施用药膳治疗本病尤为适宜,不仅可以祛病疗疾,而且可收“淡食以养胃”之功,一举两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膳疗法有如下几种:  (1)白术猪肚粥(《圣济总录》):白术30g,猪肚1只,粳米60g,生姜少许。  煎服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ml,煎煮取汁约600ml,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2)豆蔻馒头(《大众药膳》):白豆蔻15g,面粉1000g,酵母50g。  烹制:将白豆蔻研为细末,待面粉发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馒头。  适应症: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  (3)曲末粥(《多能鄙事》):神曲10~15g,粳米30~60g。  煎服法: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适应症: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等症。  (4)陈皮鸡(《民间验方》):陈皮20g,香附15g,鸡肉60g,葱白10茎,生姜6g,调味品适量。  烹制:①择嫩公鸡肉冼净,切小块备用。②将陈皮洗净,醋炒香附,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ml,将生姜切如米粒状,葱白切碎。③将鸡肉先用热油锅炒。兑入药汁,加适量清水;先以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焖至药汁干涸;放姜粒、葱白、料酒、味精、酱油,炒拌而成。以佛手酒50ml送服,日一次,连吃3~5日。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肠胃气滞证,症见脘胁胀痛、食少不化、嗳气、恶心、舌苔白腻。  (5)甘松粥(《饮食辨录》):甘松5g,粳米50g。  煎服法:先煎甘松取汁,另将粳米煮成稀粥后,入甘松汁,稍煮一、二沸即可。分早晚二次空腹服。  适应症: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呕吐诸症。  (6)玉竹粥:鲜玉竹30~60g,粳米60g,冰糖少许。  煎服法:先将鲜玉竹洗净,除去根须、切碎,加水1000ml,煎取浓汁约500ml,再加入粳米煮为稀粥,和入少许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分服。  适应症: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消谷善饥之胃炎患者。  (7)石斛花生:鲜石斛30g,花生仁50g。  烹制:先用石斛煎水,再加入花生同煮,至花生熟,水焖干为度,平时嚼服花生。  适应症:胃阴不足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8)玉竹焖鸭(《大众药膳》):玉竹50g,沙参50g,老鸭1只,生姜、大葱、味精、食盐等调味品各适量。  烹制:①将老鸭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砂锅内;将沙参,玉竹放入,加清水适量。②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至鸭肉扒烂为止。③去药渣,放入调味品,再烧汤。④温服,吃肉喝汤及佐餐食物。  适应症:慢性胃炎之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  (9)椒面饼(《养老奉亲方》):蜀椒6g,白面粉60g,葱白2茎。  烹制:①将蜀椒去闭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饼状。②将水烧沸,下椒面饼,煮熟后,放入葱白,并加味精、香油、精盐等调味。吃面饼喝汤。  适应症:适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症。    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调护?  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调护,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精神调护:古语云:“百病皆生于郁”,“一有怫郁,百病乃生。”说明了情志失和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当然中医胃病(慢性浅表性胃炎)亦不例外。其实,在《内经》时代就有了情志致病的相关记载,如“思伤脾”“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等。现代医学目前亦证实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均和情志息息相关。故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精神调护是非常重要的。  《内经》云:“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开之以其所苦。”及后代医书中“善养其病者,调之、护之,务期安静,医药有当,自能速去。”均告诉我们对于本病不仅需要医药治疗,而且需要情绪、心理等诸多方面调护加以配合。广大医者应有高度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想病人之所想,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减轻和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平息和缓解病人长期忧郁、急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只有这样才会大大避免本病的发生和提高临床疗效。  (2)饮食调理: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合,共化气血,以养周身。食有不慎,则极易损其功能,碍其升降。故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调护中,饮食调理亦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包括“食养”和“食疗”两个方面①饮食有节:早在《内经》就认识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生病起于过用”,“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故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应避免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味、醇酒浊乳、辛辣香燥刺激之品;宜食清淡、富有营养,软硬寒热得宜。同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②配合食疗:《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可见祖国医学十分重视食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食疗,宜结合病人的体质,疾病属性来进行。如脾胃虚寒之人,平素宜食生姜、胡椒等温中散寒之品;胃阴不足之人,宜食百合、梨、藕、蜂蜜、牛奶等甘润生津之品;气滞不和的患者,可多用萝卜、金橘饼、橘皮等;而脾胃虚弱者,宜以红枣、山药、莲子肉等品为辅助。  (3)生活调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因而调摄情志,节制饮食,动静结合,劳逸适度,顺应四时……对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有重要意义。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调护细节虽多,但重要一个原则是“时时顾护胃气”。胃气一败,百病由生;胃气得养,气血化生
&&&&点击左边的图片给他一个评价吧
"现在做胃镜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和胃角溃疡,严重吗?"由
提出。如果您知道该问题答案,欢迎注册/登录后回答。&
对"现在做胃镜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和胃角溃疡,严重吗?"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在200 字以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指肠溃疡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