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脉教程问题

推荐到广播
61525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宋民国的努娜)
(黄焖排骨鸡)
(梦想社会上立足)
(海水里的水)
第三方登录:114网址导航中医把脉究竟能诊断什么病
核心提示:脉诊断孕虽有一定的准确率,但它本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产物;西医有方便、准确的判断怀孕的方法,中医也愿意去借鉴和使用。
温馨提示: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饮水 了解详情。
  近日,有关“脉诊验孕”的中西医约战受到很多人关注。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究竟能不能判断怀孕?除了判断怀孕外,把脉还能诊断哪些疾病?《记者近日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晓君教授展开对话。   记者:女性怀孕时脉象会有哪些变化,“脉诊验孕”是否真的有效?  李晓君:古代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没有现代医学的化验、B超等方法来判断怀孕,所以医生们通过大量经验总结出脉象与怀孕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准确率。女性如果出现“滑脉”,即脉象圆滑如珠,流畅地滚动,并伴有停经、等症状,就有可能预示着怀孕。因为人在怀孕时,气血比较旺盛,需要供给胎儿,滑脉便是气血充盛之象。但这也并非绝对,当体内的正气和邪气都盛,相互斗争剧烈时,如盛、热邪盛的人,也可能出现滑脉。此外,身体健壮的人由于气血旺盛也可以出现滑脉。中医讲究“四诊合参”,就是要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地判断,不能单纯凭脉象百分百地确定。  记者:对此次西医约战事件您怎么看?  李晓君:我对这种约战持反对态度,因为中医和西医都应当是包容的。脉诊断孕虽有一定的准确率,但它本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产物;西医有方便、准确的判断怀孕的方法,中医也愿意去借鉴和使用。西医常借助于仪器、化验结果判断怀孕与否或诊断疾病,但这些结果有时也难免出现误差。所以我认为这种约战无论输赢都没有任何意义,中医和西医都应该以治好病为目的。  记者:脉诊的原理是什么,它在中医诊断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李晓君: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公元前5世纪就记载有“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的事例。中医认为,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人体五脏的功能关系非常密切,若脏腑功能失常,就可能出现异常脉象。  记者:中医常见的脉象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该如何调养?  李晓君:临床最常见的脉象有浮、沉、迟、数(音shuò)、细、滑等。  浮脉:可理解为浅脉,“如水浮木”,一般轻取即得,重按后感觉脉搏稍减但不空。浮脉一般预示着病在体表,最常见的是。若外感风寒,寒主收,则脉多浮紧;外感风热,血流急,则脉多浮数(快)。一般,如出现恶寒、鼻塞声重、咳嗽痰白等症状,常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来发散风寒;,如出现、头胀、鼻流黄涕、咽喉肿痛、舌红苔黄等症状,常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桑菊饮、等来发散风热。  沉脉:可理解为深脉,“如石入水”,一般轻取不易察觉,重按至筋骨才觉察到脉象搏动。沉脉一般预示着病在体内,但冬季气血收敛,脉象亦偏沉,不一定是病脉。病理性沉脉的形成,分虚实两种。实证可能由气滞、血瘀、食积、痰饮所致,一般常用理气、理血、化痰药来治疗,如柴胡、当归、山楂、杏仁等;痰多者可适当按揉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处),有助化痰祛湿。虚证多因气血不足或气乏,无力升举所致,一般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人参、黄芪、地黄、山药等补益药。  迟脉:脉动迟缓(每分钟脉搏约60次以下),一般多见于寒证。因为血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当寒邪侵袭人体,阳气受损,可导致心动迟缓、气血凝滞、脉流不畅。寒证一般会出现舌苔白、四肢冷、小便清等症状。若经医师判断体内有寒,可以辨证选药,或采取艾灸等方法来驱寒,如宫寒者可艾灸关元穴(肚脐下三寸)。  数脉:脉来急促(每分钟脉搏约在90~120次之间),一般多见于热证。热则气血运行加速,脉搏跳动快,一般容易出现发热、面红、舌红苔黄等症状,体热的人平时可喝些金银花茶、沙参茶等。  细脉:脉细如线,但是起落明显,一般多见于气血两虚或湿邪。则不能充盈脉管,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故脉细小无力,这种情况下一般用黄芪当归来煲汤喝,可补益气血。湿邪也会阻遏脉管,导致气血运行不利,脉细小而缓,体湿的人一般有口黏乏味、不想饮水、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表现,祛湿建议熬红豆薏米水喝,可祛湿消肿。  记者:为了不影响把脉的正确性,去看中医前,患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李晓君:脉象容易受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影响。一般临床上我们希望患者保持平静的情绪,如果患者急匆匆地跑过来,或因为怕自己有大病而十分紧张,都会影响把脉的结果。另外,饱餐后也不适合把脉。  记者:最后还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认为中医把脉诊病有没有局限性呢?
  李晓君: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肯定都是有局限性的。就脉象来说,存在很多个体差异,比如刚刚讲的浮脉和沉脉,一般瘦人容易出现浮脉,胖人容易出现沉脉,这都是生理性的差异,不能一概当作疾病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脉诊应与望、闻、问诊合用,“四诊合参”才能得出结论,不能单凭脉诊断孕或诊病。  专家小传  李晓君,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各类妇、内、儿科疾病。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下午,出诊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中医】即可观看视频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推荐用药:
1缓解由胃排空延缓、胃肠道反流...[]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胃肠性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冬春交际之时人们最易中招。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不妨喝点党参葛根茶来缓解。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PASESA从日本引进,拥有日本研发专利自主知识产权,……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2月7日,正在广东东莞拍摄《伤心童话》的刘诗诗,在片场突发胰腺炎,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它与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是临床猝死的三大疾病,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医诊脉诊断心理问题(上)
中国中医心理脉象学说创始人寿小云教授做客搜狐访谈间,谈中医诊脉诊断心理问题,现场演示中医的神奇!&&&
以下为访谈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中医诊脉诊断心理问题》。今天来到我们访谈间的嘉宾,是中国中医心理脉象学说的创始人寿小云教授,欢迎您。
  如今西医越来越发达,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却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很多人对中医只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对中医诊断心理问题这个比较新的领域,更是有很多疑问。今天的访谈我们就请寿老师来解答大家的疑问,并且邀请网友到现场来体验中医诊脉的神奇。
  寿老师,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质疑中医的科学性。比如,西医看病,会先做检查。CT、B超、内窥镜等等,一堆数据出来以后,就可以告诉患者可能是得了什么病,大家觉得比较科学。中医诊脉基本不需要借助其他仪器,就靠医生的医术与经验,来判断患者是得了肝病、胃病、心脏病之类的。这样的诊断有什么科学依据?中医是不是真的可以看病。
  寿小云:实际上中医的脉法起源很早,它来源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难经》,当时代表人物是著名医学家扁鹊,而有&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过去中医脉象由扁鹊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过去的脉象和现在的西医诊断应该说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一个理论体系不同,一个是诊断的内涵有差异,而且古代的脉法和现代的脉法也是有差异的。古代的脉法讲阴阳、气血、寒热、虚实,讲脏腑。这些和现在的疾病,比如说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从内涵到表述方法上都存在差异。脉象发展到今天,我们正向现代医学靠拢,比如说病人找我来看病了,我会尽量用现代医学的概念解释。我诊出胃的部分,是胃寒,按现代医学解释,可能是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或者胃溃疡,这个怎么挂钩呢?胃寒是中医疾病的属性,胃炎是西医病名。从西医病名取得患者统一认识,用这个胃是虚还是实,寒还是热的属性指导中医的用药方向。这样疾病的诊断,从脉象来说,现在也在努力向西医的病名诊断靠拢。比如有很多病,像冠心病早期的诊察,中医的治疗,像胃病的治疗,包括其他许多现代的疾病,都从脉象上逐步发展出一套新的脉学体系,和现代医学病名挂钩的诊断体系。现代比较成型的还有山东淄博的一个《金氏脉学》的医生。
  中医能不能看病?我给大家解释,中医确实能看病,而且它看病的理论体系有很多是超越现代科学的,比较前卫的。中医推崇的一个理论叫&上工治未病&,就是说上等的医生,好的医生要治未病,不治已经形成的病。这个未病不是治胃病的胃,而是未来的未。好的医生在于治未来要发生的疾病,或者是疾病还没有形成非常典型的状况,没有进展到很严重的时候,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治未病的问题,现在国内和国际讨论也是很突出的。前几天侯耀文死于心脏病,据我得到的消息好像是他没有特别明确的病史,预先没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突然间猝死。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这些名人,他在疾病方面,自我保健意识不够。第二,现代的医疗,定期的体检,并没有提前诊断出来他一些潜在的致命的疾病。在这方面,中医从理论体系上讲特别强调治未病有重大意义。
  主持人:就是说其实中医在诊断生理疾病尤其是诊断未来的疾病很重要的。我们知道您有一个比较新的理论,中医除了诊断生理疾病之外,还可以诊断心理上的问题,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比较新鲜的。我们心理问题也以反映到脉象上吗?您把了脉之后就知道我们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寿小云:这就要谈到人对心理的认知问题。心理问题古时候脉象早有解释。最早的中医经典书籍《黄帝内经》明确写着,黄帝问岐伯,&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人居住的环境动或者静的改变,各种活动比如生产劳动、生活居住各种活动的变化,勇怯表示心理问题,这个人的性格勇猛还是怯懦,&脉亦之变乎&,脉络是不是也随着变化。这是黄帝问岐伯。岐伯回答说:&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所有的人,不管是受到惊吓了,受到恐怖了,我们劳作了,动静了,有什么活动,甚至包括你休息,休息了脉安静了,也是一种变化。中医早已明确认识到脉象和人心理情感相对相应的关系。
  举几个例子,最简单的恐怖的脉象,因为大家肯定都有生活经验,比方说某种场合下,我感觉很恐怖,走黑胡同,路灯很暗,我害怕有人跟着。恐怖的时候人的感觉有几个特征,第一个是汗毛立起来了,一乍一乍的。第二,后背发凉、发紧,人恨不得缩成一团。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摸脉象,当时就会发现有变化。我们在恐怖的时候,由于神经的反射作用,导致恐怖情感的外界刺激通过神经传导投射到大脑皮质下情感中枢,产生恐怖情感的人体内心的情绪体验,再通过非特异性植物神经系统传导到内脏或其他身体各个部分,产生情绪的外周效应,其中包括脏腑效应和脉象学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脉象也是受到恐怖情感的影响,脉象首先变得很弦细,跟小钢丝似的,缩成一条线。这是由于恐怖的时候,肾上腺极具分泌,血压升高,心脏加快。血管收得特紧,绷得细细的。你去摸这种脉,会感到那个脉壁也在哆嗦、颤抖。比如我们教学生时,你得把非常明确非常细致的东西告诉他。学生问我,恐怖脉怎么感觉?我说你找一个黑屋子,看恐怖大片,吓得你七魂出窍,你再摸脉,那就是恐怖脉,就在那里哆嗦。再举一个例子,生气的脉象。生气跟肝有关系,俗话说气得我肝痛。脉象部位在关脉部位,生气脉看着明显地鼓起来,呼扇呼扇地鼓起来。
  主持人:下次生气的时候,自己试一下。
  寿小云:左边的关脉,这讲的是急性的生气。如果你三天前生气,可能鼓得不那么明显。如果你两个月前一场大气,这气还没有消,心理还瘀着,诊脉照样可以感觉到。只要心理情感存在,脉象就有反应。再讲一个受苦的脉,你说受苦也能看出来?我受了苦了,我享了福,都是虚的东西呀。其实这个脉象都有反应的。过去黄帝内经明确说了,不管人居处动静勇怯什么脉象都有反映。年轻人的脉象顺顺溜溜直直的。受苦的,比方找一个吃大苦过来的,一辈子吃苦过来的老太太,你摸摸她的脉,她的脉就跟老树根似的,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形态特征。
  刚才说的三种脉,受苦的脉,生气的脉,恐怖的脉,用这种说法是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事实上,真正脉象诊断的核心是脉象振动学,不过这个词在过去的古时候没有,其他书也没有。因为脉波是心脏跳动,鼓动血液一搏一搏的,对血管冲击。这个冲击就跟敲钟似的,一敲钟,这个钟有一个固有频率,你敲这个钟是这个音调的,敲那个钟是那个调。脏器也是一样的,一个柔软的肝脏和肝硬化的肝脏,血液冲击以后产生的谐波,包括不同疾病,不同心理脉象谐波是不一样的,各种谐波就反映到脉搏波里。就像音乐家,一百个,两百个小提琴在这里演奏,指挥能够从一百个里面,把弹错的那个挑出来。诊脉就是在无数的脉搏谐波成分里,把一个特殊的谐波特征找出来,来感知它所代表的信息。
  主持人:也就是说,虽然中医很高深,但是每一个作用都可以找到科学依据。那么我们通过心理脉象诊断出来了问题了,接下来它可以具体指导我们做一些什么呢?
  寿小云:脉象的作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疾病的诊断,一部分是心理的诊断。先简单谈一谈疾病。话说回来,这几天侯耀文死了,前些日子马季又死了,今年死的名人可不少。这些名人为什么死呢?原因是没有得到预先的治疗保健。所以这种死是非常非常可惜的。举个例子,在我的病人里,前段时间有一个深圳药厂的老板找我看病,当时我就给他讲,你过去看过病吗?他说没有看过,身体一直挺好。我说你吃过药吗?他说没吃过。那个人是精力特别充沛的人。我一摸脉跟他讲,你这个脉象上动脉硬化痕迹相当相当清楚,这是跟遗传有关系的,你查家族史,你是遗传来的高血压、动脉硬化体质。他说是,他父亲就死于脑溢血,高血压。我说你这个脉象痕迹已经很明显了,必须终身吃药。当时我给他量血压,一量是170/95mmhg。像这种病人正值壮年,精力充沛的时候,他自己丝毫不知道他有病。如果你不去很好地指导他,很可能过几年会突然脑溢血、冠心病。像日本最时髦的名词叫疲劳死。疲劳死并不是真正干活累死的,干活累不死人,尤其是白领阶层,实际上都是死于某种身体的疾病。但是这些工作狂,有很多疾病没有机会去看、没有重视。像这个病人我告诉他是遗传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必须重视起来。他按我话做了,现在血压下来了,自己感觉也挺好的。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不是保证你一辈子不死,是说如果你不重视,必然发生发展的疾病,要提前治疗。中学有一个同学叫赵家熹,这是在当时特别有名的书法家,你看我的博客上有一个题词,&神脉&两字就是他提的。那年正好是校庆,大家挺热闹的,我一号脉,就跟他说你的血管硬化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你可是高危人群,是重点保护对象,千万要吃药,要定期检查。他说:&还行,就是血压略微高一点,精神蛮好&。你看,他毫不在意。结果过了两年突发脑溢血死了。
  主持人:是不是有的时候,中医通过诊脉可以判断出来的疾病,在西医做检查的时候,反而看不出来?
  寿小云:中医和西医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中医在早期发现疾病这个环节上,有很多地方可能是比较敏感的,能够提前很多年治疗。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女性都挺重视的,乳腺增生,卵巢、子宫的肌瘤,像这个东西,你要说到医院检查,应该是能检查出来的,大部分能检查出来。但是如果在脉象上,可以提前很多年感觉到这个痕迹。摸脉象察觉了这个痕迹,不管你现在怎么样,以后都要年年做乳腺的检查。也就是说,中医的脉象所反映的信息很多是早于疾病的。
  寿小云:再举个例子,比方说我的博客上有一个挑战项目,你给我找几十个小孩来,这些小孩,用现代医学检查,心脑血管各方面绝对完全是标准的,正常的孩子。我摸脉,把这些孩子里面上一代或者上两代有原发性血压高、动脉硬化体质的,把这样的孩子挑出来。这说明我摸脉感到的,就是脉象上反映出他们受到遗传的血压高和容易动脉硬化基因的影响,所遗留的一种脉象特征。虽然孩子现在检查完全正常,只能说我们现代医学的检测水平,还不足以发现这种基因成分,但是基因的影响在脉象中明显表现出来了。
  主持人:这些孩子在将来有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疾病?
  寿小云:说白了就是高发人群。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它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跟西医不同。比方说讲到疾病的问题,主持人问我心理脉象能干点什么?心理脉象能干的东西远远超出对疾病的诊断。
  比如,讲心理疾病或者是一些心理因素造成人体疾病的影响。举一个例子,20多年前,我刚刚升任主治医生。有一个挺壮的男性过来了,37、38岁的人,一摸脉是中医的结代脉,西医查是频发室早。他说看了很多医院看不好。我摸完了脉,血管挺柔软的,没有动脉硬化,一摸心脏,虽然节律不清,但是心脏功能是好的。再一摸尺脉(人紧张的时候反映最明显就是尺脉),高度精神紧张的脉。他的尺脉就跟钢丝一样紧绷着,哆嗦。别看男子汉很壮,但精神紧张度非常非常高。我知道他这个紧张不是因为找我看病而紧张。当时我跟他说,你的心脏功能是好的,不考虑冠心病这个问题。第二,我考虑你频发的早搏和精神上的高度紧张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我明确告诉他这表明人的心理特征,内心紧张度高,其实是跟人的性格密切相关的。同样的紧张环境,有的人能适应,有的人就不行。这种性格的人不适于呆在比如银行、金融、公安,那些特殊的重要部门。这个患者说他就是在机要部门工作,那里工作特别紧张,得冠心病,得血压高的病人比例特别多。我对他说:&从我感觉上心脏功能是比较好,但是心理上的紧张对你有重大的影响,这种紧张并不是一时一会的&。我给出的建议是,他不是特别适合做这类工作,有机会最好能够调动一下。这个人挺高兴走了。过了半年,他又来了。一摸脉什么事都没了。我问他去哪看了,他说哪都没去,回去就听你的,跟我们领导推心置腹谈了谈,领导挺同情我,给我换了个工作,过些日子早搏就没了。
  我们从心理诊断来治疗这种和心因性因素有关的疾病。
  主持人:也就是说心理诊脉还可以指导我们选择工作,选择事业。另外,今天在座的多数是女孩子,大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感情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心理诊脉对感情问题,生活问题有没有好的指导?
  寿小云:从脉象上看,人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是很明显的,有些工作狂都是一些心理特征或者思维模式的异常。这些人不一定是心理疾病,可能只一种是心理特征。像这些东西脉象能够明确反映出来。举一个例子,上个星期有个编辑找我,我摸了脉后跟他讲,我说你的脉象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家里管束比较严。很多人觉得严点儿是好事,孩子以后的生活不出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的,管束过严的情况下,孩子长大了,工作之后,他的创造性思维会受到制约。比方有些像美国自由发展的孩子,他创造性,思维模式特别活跃,特别开阔。家里管教过严,由管教影响心理素质,自然影响到思维模式、胆识、魄力这些东西。当时我就讲了,你小时候家里管教特别严,对你有影响。第二,脉象反映出来,你幼年的时候生活的圈子比较狭窄,缺少和同龄人沟通交流的过程。脉象反映出这位编辑小时候的环境对后来事业的影响,他和人交往时,某种程度上和人沟通有困难,比如见到领导就心理发怵。
  另外,女孩子的心理感情问题。感情问题从脉象上看,男孩子和女孩子真是不一样。男孩子在感情上的挫折基本是表现一种痛苦,这个痛苦可以持续很多年,但是痛苦的程度往往是中等程度的,好像我有一个淡淡的苦水,慢慢淌着,慢慢走。女孩子的痛苦和男孩子不一样。女孩子的痛苦往往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受的伤害非常重。重成什么模样?可能一辈子都铭记在心,这种痕迹一辈子在心里刻着。原来我给深圳一个朋友的老婆号脉,她的脉象就表现出来,她真正所爱的人、给她刻骨铭心印象的人,不是她的老公,而是在他之前的一个人,这是她心中真正深刻的。她说是。同样情感的东西对女生的心理损伤比对男生的损伤大很多,而且对以后很多年的生活,以后交友或者在择偶上都有一个很大的伤害。这些东西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主持人:终于有人给我们女性说一句公道话了。现场网友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专家提问。
  网友:西医有很多仪器来辅助我们的检测手段,比如心电图、CT,作为中医传统号脉来讲,有没有发展到用仪器来诊脉的?
  寿小云:中国解放后几十年里,国家对脉象非常重视,投入了大批的资金来研究各种脉象。就这种仪器现在都有,脉象仪尤其对心血管方面研究是比较多的,他通过脉象的图形来判断心脏供血情况等都有。可以说是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研究中医。但像我们摸脉跟它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举个例子,尤其是女性的,有的40多岁以后很多心慌,憋气,难受,医院心电图查不出来。这些东西从中医脉象来看,是因为心脏受到损伤供血不足引起的,还是某种心理因素引起的,在脉象上表现差异很明显。中西医是各有所长的,总体上以后需要逐步地再沟通交流,慢慢探索,它互相能够衔接的。
  主持人:慢慢地随着以后的发展,中医也会现代化。
  寿小云:中医现代化,必须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发展中医。
  主持人:谢谢寿老师。
  寿小云:谢谢大家!
&&&&&&&&&&&&&&&&&&&&&&&&&&&&&&&&&&&&&&&&&&&&&&-&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自从西方自然科学突然涌入中国,中国本土医学的发展路子就突然断了,因为有许多理论层面的东西无法和自然科学实现无缝对接。如果没有西方自然科学的突然介入,中医也许能自然成长出一套更容易和自然科学接轨的理论体系,也许中医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也许就不会有如今无休无止的中西医之争。
  不得不承认,西方自然科学对近现代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中医,在这个过程中就显得非常尴尬,因为中医以经验传承,难以复制,难复制就难推广。现代人都信奉科学,信奉科学的人,通常都只对可见的、可复制、可推导的东西深信不疑,而对于自己不会,而又想不明白的事,就认为它是错误的。
  在对中医的认识上,我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作为一个从小接受现代自然科学教育,并且从事西医工作的人,我曾经也认为中医的许多东西都是“玄学”,毫无科学依据。但是后来跟随吴兴屿老师学习内家拳后,改变了我对中医的认识,甚至科学的认识。从此我不在盲目批判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对于自己达不到的事,永远持中立或者观望态度。
  许多东西不是不可能,而是对我而言不可能。
  内家拳的听劲是很奇妙东西。修习武功,讲究一个“松”字,只有在非常“松”的状态下,人的感觉才会变得很灵敏。而“松”却并不是一个字那么简单,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他的身体是不具备“松”的功能的。“松”并不等于不用力,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人,即使不用力,和武功高手比起来,肌肉都是僵硬的。但是这一点,普通人并感觉不到,并不觉得自己在用劲,而对于武功高手,却能轻松感知,只要对方感觉到你在用劲,而你却不自知,那么你就会被对方玩弄于股掌之间,晕头转向,怎么倒下去的都不知道。因为你会觉得对方也没怎么用力,但是你就是站不稳。这就是内家拳的玄妙。
  这个机理,其实也是可以用生理学和牛顿力学的理论解释的,只不过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不深入展开。
  中医把脉为什么能诊治疾病
  中医把脉,只是触摸腕部桡动脉的搏动,如何能知道全身其他地方的病变呢?这就和太极推手一样,内家高手只要接触到你身体任何部位,不需要用眼睛看,就能判断出你是要动拳还是动腿,是动左腿还是动右腿。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而连续的体系,身体任何两个部位的血管,无论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都是相通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身体任何部位的血流变化,对身体其他部位的脉管系统,都是可能有影响的,只不过是影响程度的轻重,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就好比在长江上任何部位要修一个水电站,势必会影响上下游的水流变化一样。而人体循环系统的这种影响还不同于河流,河流是单向流动,不是闭环,而人体循环系统虽然也是单向流动,但是由于是闭环,所以并无绝对意义上的上下游之分,上游即是下游,下游即是上游。因此,从理论上讲,人体要是哪个部位长了肿瘤,或者发生了病变,一定引起整套循环的细微变化,如果把这种变化无限放大,或者把人的感知能力无限放大,都是有可能通过把脉把这种差别分辨出来的。
  人从出生到老死的整个过程,经历过什么疾病,受过什么样的磨练,都会在脉管系统上“打下印记”,这些“印记”或大或小,这些“印记”势必会造成不同人的脉管循环的差别,通过这些差别,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既往的身体状况,大致经历过什么。
  当然,这对人的感知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而且这种差别是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描述得很清楚的,并且相同的脉相,不同的人摸出来的感觉肯定也是有差别的,因为摸脉的人,自己还有循环系统,每个把脉的人的循环系统都不同。比如,我自己,我就能感觉到我手上的动脉搏动(不需要摸,手一伸就能感觉到),由于自己的脉搏感觉太强,如果我去摸别人的脉搏,势必也会受自己脉搏的影响而影响结果判断。
  有的中医说能摸出妊娠,甚至能判断男女,还能摸出人哪里长了包块,听起来很玄,但是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笨,不会罢了。
  古代许多中医都是武功高手,甚至要修炼“内丹”。在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人恐怕是要绝种了!呜呼哀哉!
  原创作者:郭铭川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转载!
  微信公众号:gdfkpsj
  新浪微博:妇产科小号郭铭川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生命奥秘的探索道路上默默前行!发布医学、生命、进化方面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诊脉教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