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助: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是国内很有名的康复科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杭城康复病床“一床难求” 各大医院新开康复院区
日 08:27:1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给我一张康复病床吧!就一张!&&53岁的离异保安张全(化名),做梦都想着&病床&。
  &母亲就要出院,我还是联系不到一张康复病床,这可怎么办?&近一个月以来,张全一直很揪心:再联系不到康复病床,他只能把母亲接回家,但康复治疗可能中断,影响病情好转。
  像张全这样的境况,杭城各大医院康复科病房天天在上演。
  浙医二院康复科住院总医师熊冰说,康复治疗分三阶段,病人在综合性医院康复治疗后,应到二级医疗机构继续康复,最后才回家康复,但这条康复路却总是&堵&在中间。
  母亲中风住院
  高额费用艰难支撑
  张全的母亲徐小琴(化名),今年78岁。
  &两个月前,天还很热,我妈睡完午觉去阳台浇花,突然传来&咚&的一声。我出去一看,她已倒在阳台门口,半边脸歪了。我当时就知道,老人中风了。&
  幸好送医院及时,人救回来了。手术后,医院将老人从神经内科病房转到康复科病房。虽然每天做的康复治疗费用很贵,但好在有医保,张全打算让母亲住下去,最好能住到康复结束。
  好景不长,康复一个月后,张全发现母亲医保报销额度超了,如帮助恢复知觉的运动疗法,医保只能报销一个月。无奈,只能自费。
  &三天前存进去的医疗费,马上就用光。&这对于做保安的张全来说,经济压力很大。但考虑到母亲病情不稳定,没到出院标准,只能撑下去,继续自费治疗。
  被要求出院
  却找不到一张康复床位
  前段时间,康复科医生和神经内科医生给老人会诊。他们告知,老人病情稳定了,可以转到专门的康复机构康复了。
  原本是个好消息,可张全却心里着急。一方面,他想让母亲继续在医院康复,但是大医院病床紧张,好多病人等着要进来。另一方面,康复治疗费越来越高,不算护工费,光治疗一天就要500到800元,自己承受不了。
  医生建议老人可以转去其他康复机构,但是,无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民营康复医院,回答张全的都是一句:&抱歉,病床都住满了,要想住进来,你再等等吧。&
  &我找遍杭州所有康复机构,就是找不到一张病床。护士整天在催&出院&,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张全说,康复病人实在太多,医院病房又只有这么几张床,僧多粥少。
  接母亲回家康复
  可能丢了工作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全只能计划着把母亲接回家。
  &谁来照顾?&这对于离异后,只身一人照顾母亲的张全来说,真的很难。
  &交给护工,费用负担不起;自己照顾,无暇顾及工作。保安上班时间久,还要值夜班,丢了工作,我们母子俩的生计和医药费怎么办?&张全想自己照顾母亲,医生并不赞成。
  因为,专业的康复治疗,如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吞咽训练等,普通人不能很好完成。
  新增康复病人远超康复床位数
  &现在实在没床位,有了马上通知你&&&杭城所有大医院的康复病房,几乎每个护士都在重复着这句话。
  省人民医院的康复医学中心,有康复床位166个,全省最多,仍然满足不了需求。&一张床年均轮转住8个病人,周转天数差不多是42天,意味着要想空出一张床给新病人,起码要超过42天。&康复科主任叶祥明说,新增康复病人远超康复床位数。
  康复科主要收治中风、颅脑损伤、脊柱损伤,骨折、颈肩腰腿疾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患者。
  据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系统最新统计,我省年新增脑中风患者13.6万人,骨折,颅脑、脊柱损伤的住院病人数据更是惊人。仅浙医二院骨科中心去年门诊量达18万人次,其中骨折病人超9000人,手术近9000台。
  目前,全省三甲医院的总康复病床数仅1000多张,除去年新增康复病人,浙江省还有312万残疾人需要得到系统的康复治疗。
  事实说明,康复病人数与康复床位数之间的供需很不平衡。
  社区医院缺乏康复接待能力
  按照《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4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老年康复病房(区)。记者调查发现,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开设康复病房的并不多。
  杭州最&资深&的老年专科医院、浙江老年关怀医院(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300张康复床位,比大医院还多,但要想住进去需预约排队。
  其他的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面临困境。之前,浙医二院康复医学科联系过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均被拒绝。理由是:有康复病床,却没有康复人员和设备。
  一位社区医生透露,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病房,只是将院内的针灸科、推拿科、理疗科和中医科换个名头,康复治疗技术明显不足。
  &很多社区医院有康复科,病床也够空,但康复设备、人员、护理服务等跟不上。&叶祥明透露,浙江只有3000多人从事康复治疗。按照发达国家每10万人需要70个康复治疗师的比例,浙江5700万人口约需要配39900个康复治疗师,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国内康复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康复器材发展明显滞后。&
  康复治疗很专业家人根本做不了
  如果没有康复病床怎么办?只能回家。这对于病人来说,并不是个好办法。
  熊冰说,一般来说,像张全母亲这样脑中风的病人,康复黄金时间是3个月,多数家属不懂如何正确进行康复训练。如果强行拉患者行走,进行肌肉力量训练等,虽然家属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很多动作训练却是错误的,给患者大脑皮层输入了错误的运动模式,使患者在后面康复中产生更大难度,加剧患者误用综合征的发生。
  &在医院,我们会教家人如何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治疗,肌肉力量训练,但这仅仅是康复治疗的第一阶段,而康复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尤其是转到社区医院和专门的康复机构,现在很多病人都因为病床原因而错过了第二阶段,对整个病情的康复影响是非常大。&熊冰说。
  各大医院新开康复院区
  增加康复床位数
  对大医院来说,增加康复床位数,是解决病床&周转不灵&最简单的方法。
  前不久,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开业,第一个&入驻&病房的科室就是康复医学科,医院将康复科整体搬到新院区。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完整的救治过程包括诊断、治疗和康复三个环节。以往的医疗机构因资源有限,往往只能做到前面两环,患者只能自己回到家里做中后期康复。&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康复相当重要,
  比如脑中风、骨科患者,如果康复没做到位,先期诊断、治疗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除了浙医二院滨江院区,新开张的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也在第一时间开放康复科病房。
  像一些原有康复病房的医院,如杭州市一医院,将康复重点放到城北康复中心;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将康复重点放在金色年华院区,总共166张床位光是金色年华院区就有100张;而滨江院区也在建设中,预计康复床位有300张。
  康复前移缩短病人康复周期
  另一方面,医院也在考虑缩短康复周期。
  浙医二院康复科周游副主任医师介绍,普通骨折病人,打好石膏后就躺在家里休养,不在医院里接受正规康复,极可能明明骨折好了,却因肌肉萎缩还要重回医院;脑中风病人不及时康复治疗,很有可能语言行动障碍就会影响终身。
  &我们将康复治疗前移,原先需要在神经内科住院两周的病人,现在5-7天就能转到康复科继续康复;原先脑梗病人需要在神经内科、康复科住院起码一个半月,现在转入康复科病房后半个月左右就能回家,进入家庭康复阶段,定期门诊复诊指导。&
  熊冰透露,康复科8月份出院人次为75人,平均住院日为17天,康复治疗前移不仅将神经内科、康复科病房的周转天数缩短一半,也缩短了每一个病人的康复住院时间。
  同样在省人民医院,康复治疗也推出&前移后延&的举措。目前省级医保对康复住院能报销的最长期限是3个月,但随着康复工作前移,病人的住院时间一般在40天。
  最重要:加强与社区&双向转诊&
  为推动建立&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卫生部门倡导&双向转诊&。但对于康复来说,这个双向转诊通道却一直存在&下转难&局面。很多病人达到转到下级医院的标准,但下级医院却&接受不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康复设备、人员,病人认为转下去也得不到好的康复治疗。&熊冰说,其实患者并不用担心,综合性医院康复科主要是对患者早期康复指导,进行一部分康复训练,让患者学习康复治疗手段。一旦达到下转标准,就说明患者康复治疗进入下一阶段,在社区医院康复更合适。
  叶祥明介绍,为了让康复病人转到社区,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就和周边几个社区服务中心长期合作,进行人员培训,指导他们的康复工作,现在每年都下转病人1200人次左右,提高了康复科病房周转率。
  而浙医二院康复科的康复治疗也将和滨江区、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起来,患者在浙医二院康复治疗一段时间,等到情况稳定,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察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康复专家们也呼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得到更多重视,引进康复设备和康复人才,成为患者康复第二阶段的&保护伞&,这才能根本上缓解&康复病床之困&。
记者 夏佳波 通讯员 方序 宋黎胜
挂号咨询:联系电话:按3
总监:曹漪洁联系电话:3
责编:尉洁婷联系电话:0
责编:王秀萍联系电话:8
记者:郑宁联系电话:7
记者:蒋春江联系电话:7
记者:左佰常联系电话:1
记者:郑名智联系电话:8
记者:包伊莉联系电话:9
记者:王婧联系电话:8
健康频道传真:4
官方邮箱:
欢迎联系我们
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浙江在线健康频道微信苏清伦_康复科_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_挂号网
找对医生:
颈肩腰腿痛的诊治 骨科康复 神经康复
本科,主任医师,擅长神经康复、骨科康复;颈肩腰腿痛、偏头痛、妊娠反应、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治。连云港市医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
简介:本科,主任医师,擅长神经康复、骨科康复;颈肩腰腿痛、偏头痛、妊娠反应、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治。连云港市医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该医生在多个科室坐诊,您当前选择的是:
查看最新号源变化
他们正在微医上咨询
最近我的手指甲边上和脚趾甲边上轮流发炎,痛几天就会出现个白点,里面有脓,我还在...
孩子才出生40天在医院做心脏彩超发现患法络四联,动脉导管未闭合,房间隔缺损,哭...
双总鼻道通畅,少量粘性分泌物,双下甲肥大。双中鼻道畅洁,鼻咽部见腺样体肥大,堵...
您好医生我家宝宝今天洗澡时候发现肚子上面有好几个好点点,像夏天包包一样那种红红...
你好,我现在右边小腹胀痛还伴有少量出血,月经干净后,基本是隔俩天就有一次这样的...
同科室其他医生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于挂号网
一个月内自动登录
用其它账号登录
还没有挂号网账户?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服务 焉耆县人民医院设立全州首家县级老年康复科室
〖 文字:   〗&&&&&&
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服务 焉耆县人民医院设立全州首家县级老年康复科室
----------------------------------------------------------------------------------------------------
www.&&&&&&&&[ 11:24:23]&&&&&&&&&来源:&&&&&&&&点击:
  大大的房间里有电视、沙发、茶几、双人床、卫生间等各类设施,墙壁上悬挂着优美的风景画,如果不是看到挂输液瓶的架子和床头的吸氧、呼叫装置,让人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家,这就是焉耆县人民医院刚刚设立的集保健、诊疗、康复、养老、临终关怀为一体,全州县级医院中第一家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老年康复科病房。
  11月12日,记者在焉耆县人民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王宇的带领下,参观了老年人专用病房、娱乐室、谈心室以及老年人专用厨房,仅老年人的病房就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套间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一间病房都感觉环境优雅、宽敞明亮,配有液晶电视、衣柜、沙发、紧急呼叫系统、通风换气设备、室内独立卫生间和冷热水供应系统;走廊、卫生间安装了爱心扶手,护理床也装有爱心护栏等保护设施,并配有轮椅、助步器、简易座便器等老人专用设施,能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点菜式”服务。
  70岁的石荣山老人是焉耆县药材公司的退休职工,11月5日他因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住进了焉耆县人民医院老年康复科接受治疗,经过几天来主治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关爱,他的这些症状已经基本消失,人也显得十分精神。石荣山老人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住到老年康复病房,他住的双人间有电视、沙发,条件比在家里还好,医务人员给他安排了语言相通、年龄相仿的老人住在一起,打完针了他们有共同的话题聊天,让他非常开心,医院设立老年康复科对老年人来说是个大好事,等他病好了回去后,给认识的老伙伴们都说说,让大家病了就住到这里来。 (首席记者 苟发军 通讯员 代剑锋)
&相关新闻: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 主办&& 版权所有&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承办&& ( |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