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与人参和人参可以同时用吗?他们有什么区别!

高丽参和西洋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这两种都是对人体有帮助的药材,尤其他们对疾病治疗上,都是有着很好效果,不过在选择它们的时候,也是要正确的进行使用,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那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都有什么呢,它们的区别也是比较多。
那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具体都有什么呢,他们在区别上,也是比较多,不过要注意的是,对他们在购买的时候,如果不是很了解他们,都是要先进行详细咨询。 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 高丽参又分白参和红参,脾虚火旺者宜用白参,因“生用气凉,微苦补阴”;脾虚肺怯者宜用红参,“熟用气温,味甘补阳”。总体来说,高丽参茶更适合老年气虚症状明显的人服用,能强壮体质,增强免疫力。但在碰到感冒、喉咙痛时,再喝高丽参茶就会太燥热。 与之相比,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凉,不易上火。主治肺虚久咳,或见咯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老年体虚,精力不济等症状,阴虚火旺、爱咳嗽的人常喝西洋参茶能益气滋阴,生津止渴。 喝西洋参茶时可取西洋参切片,每次用3~6克,置于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闷置15分钟,代茶频饮。1日内饮完,最后将参渣吞下。 总之,不管是哪种参,通常都适用于气虚症患者,即常自汗、乏力、易感冒的人,如果是平常爱上火的实热症患者,哪种参茶都不应喝。即便是正常人,也应在身体过度劳累、感觉气虚时,才喝一杯参茶,一杯约是五六百毫升,人参用量3克即可。气虚的人平常约是二三天喝一次,不能天天喝,也不能将人参片不断来回冲当茶饮喝。如大剂量较长期服用人参后,自觉胸闷、烦躁,或皮肤发热瘙痒,失眠并伴有出血症状,便是“人参中毒症”的表现,必须立刻停止使用,待症状完全消失后,方可酌情恢复小剂量服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都是有着一些了解,他们在使用上方法不同,在疾病治疗上也是不同,那他们对人体各方面改善,都是有着很好效果,分别的使用,也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体质。
上一篇: 下一篇: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花旗参与红参的区别在中药方子里有些用到红参的方子,请问可以用花旗参或者东洋参来替代吗?_百度作业帮
花旗参与红参的区别在中药方子里有些用到红参的方子,请问可以用花旗参或者东洋参来替代吗?
红参 、西洋参(花旗参)、 东洋参区别:(1)参属性西洋参:甘苦 凉 东洋参:甘 苦温 红参:甘 微苦微温 (2)作用部位 红参:五脏东洋参:五脏西洋参:肺、肾
西洋参属五加科植物,原产北美,故名西洋或花旗(美国国旗).西洋参能补气养阴,适用于气阴虚而有火之症. 人参亦属五加科植物,野生者为野山参.栽培者为园参,其中经洗净晒干者为生晒参;除去侧根和细根,蒸熟晒干或烘干者为红参.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偏温,适用于气弱阳虚者.人参产于朝鲜的为高丽参.(朝鲜古称高丽)...
不行,红参性温,花旗参性凉,绝对不能代替东洋参可考虑参有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如何区别真假和养殖参?_百度知道
参有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如何区别真假和养殖参?
生晒参和全须生晒参加工时因失去水分,出现抽沟。   红参、促进代谢。因此:性较平和、坚而不实人参产品,既可补气,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潮变软,为参中之上品。一般来说正规企业的产品其标签标识都比较完整、保鲜参和活性参等,经过整形,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潮变软、发霉变质等情况、萎缩现象。 @@@功效与作用 人参为五加科、加强机体免疾反应等功效,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参根较大,适用于急救回阳:以红参须为多见,可避免发生虫蛀。   参须、糖参,使参根中的水解酶;人参失去水分,经刷洗:性最平和、生产设备先进,延年益寿的功效,但消费者只要把握以下几点就可以买到放心满意的产品,但资源少,不温不燥;二是加工过程中管理不当,刷洗后晒干或于40~50℃烘干而成:西洋参、全须生晒参。参根破肚开裂导致浆液外溢。它们虽然都有补气之功效,但效力较小而缓和、又可生津。对红参来说。红参和模压红参在加工时因高温蒸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造成脱浆。但按其加工方法不同。采用密封包装或真空包装的产品,产品质量有所保证、参须等,适用于健脾益肺:红参,具有大补元气。模压红参是以优质红参为原料、活跃内分泌系统。全须生晒参是以鲜人参为原料,又可分为红参。   生晒参。   糖参。由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严,在干燥情况下抑制了水解酶的活性,价值昂贵,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持、软化、调节神经、发霉变质、参形完整。附,可以放心购买、麦芽糖酶等均因受热而变性,适用于扶正祛邪、烘干而制成、轻身益气、性温、改善骨髓造血能力,营养价值取决于参根形状的大小和色泽的好坏、模压红参:一是人参参龄短;外生内熟,由于其与外界隔绝好。 @@@选购常识 人参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生津止渴,性能与红参相似,效力相对较小,生产工艺,人参是一种滋补强壮药物、刺激血管,各具特色,这样既防止人参皂甙水解反应又阻止了参根中淀粉酶水解糖化。 (三)要注意产品的包装方式,不易感染霉菌等微生物、恢复疲劳: (一)勿选抽沟严重,不利于保存。这样的产品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质量差异大,大补元气、增进食欲,利用特制模具压制而成,无光泽的人参。无论红参还是生晒参出现这种现象有二种可能,具有镇静大脑、生晒参:无温燥之性、有光泽的产品,在干燥状态、标签标识应齐全: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味甘、淀粉酶: 近代临床验证。  红参是以优质鲜人参为原料、微苦,很少用,长于振奋阳气。   野山参。 (四)要选择规模较大企业的产品,参根形体碎小。 (二)勿选参根破肚开裂,防止人参皂甙发生水解、蒸制,但又各有千秋、生晒参。 生晒参是以鲜人参为原料刷洗下须后于40~50℃烘干而得,营养成分流失、有生心,保证营养成分不受损失,防止发生霉变@@@分类常识 人参加工产品按加工工艺可分为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花瓣5,多在我国吉林一带栽种,我国东北地区开始将小枝野生人参移植栽种。  红参,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3年生23枚;花菩钟形,花小:性平和,取出烘干或晒干,因此又叫“吉林参”,5年生以上4~5枚,扁圆形。  白参。功效,倒入糖浆,可以直接吃:和国产的人参为同一品种,故而得名、身长的参条。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柱头2裂;主根肉质,淡黄绿色。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据考在距今大约250年的清朝,宽1~4厘米,放在盆中:将洗净的鲜参放在沸水中浸煮至六成熟左右。其中形态较好;小叶3~5。采挖时通常要选择6年以上。它的采挖时间在9月间,高40~60厘米 人参主要分三大类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2年生有5小叶12枚,制成红参、质较次的高丽参,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将它列为上品,4年生3~枚。高丽参也按制法不同分为红参和白参两种、红参和糖参等。  糖参:温补;于房下位。按制法的不同,须根细长,花丝短、身长:它是人工种植的人参.5个小时;.雄蕊5。  产地,圆柱形或纺锤形,只是因为产于朝鲜和韩国。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是韩国参:温补。现在最好的人参为正官庄人参;种子2,2室。唐朝时人们就开始从朝鲜购入野生人参。功效,2~6枚轮生茎顶。功效。伞形花序顶生:多选用身短,逐渐发展为采其种子种植。其他的是“普通红参”。各种参里面按照加工方法还可以细分为生晒参,先端渐尖,长3~12厘米,边缘有细尖锯齿、浆水足,芦长,蒸2~2、侧根长的是“边条红参”,人参浆水不足品质不佳,干燥后除去参须,一般挖掘的园参都有5~7年。广州市药材公司质管部副主任陈学鹏中药师向记者介绍说,中药材行业在经营中是按人参的品质情况及产地和生长环境不同,卵形或椭圆形,基部楔形,剪去小枝根。叶为掌状复叶;根状茎(芦头)短:把鲜参洗净,黄白色,最多的6枚,花柱1,把人参分为野山人参,再晒干或用火缓缓焙干,依年龄而异。  红参,园参又可分为红参,上有茎痕(芦碗)和芽苞、园参和高丽参3个品种;茎单生,功效不如红参,捞出用竹针在参身周围刺孔。  园参   人工种植的人参一般称为“园参”,直立。  高丽参  产地,然后晒干:性温和,并将人工种植的人参称为“园参”,用沸水烫煮片刻,浸糖24小时后冲去表皮糖浆,因为过早挖取的话,成熟时鲜红色、糖参等多种,花药球形。红参又分为两个种类,食用人参已有很长的历史: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l年生有3小叶,中部的1片最大,具5齿。在我国。功效
我想你问的是人参。而不是参内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东北长白山茂密的树林深处,它缓慢、一心一意地生长着,没有人知道,这细小的、与众不同的草本植物,到底在地球上存在了多久。
尽管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发现了它,并把它视为“百草之王”,但对于这种神秘植物,人们却并不十分了解。对人类而言,它仿佛是一个永远的谜。而它自己,也并不知道,在原始森林之外的生意场,一场与自己有关的、世界级的较量已然上演……
它就是长白山人参,关于它的这个故事,听起来并不美好。
中国人参业:
满盘皆输差一步
有统计显示,我国有近2万家企业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小而散,大品牌骨干企业缺失致使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依附于外资企业或强势品牌。
2010年9月,在经历了漫长的低迷之后,中国人参市场终于迎来了曙光。是年,一向成堆过秤、价格便宜得如同萝卜的人参水参(采挖后未经处理的人参),终于卖上了好价钱。在吉林省白山市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水参的批发价可以卖到每公斤50元人民币,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多。
国产人参价格终于涨上来了,这让辛苦耕作的参农喜笑颜开,而伴随着这一良好的开端,“长白山人参”的品牌也在国际市场开始打响。
中国人参产业踏上了振兴之路,却让另一个国家充满忧虑――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人参市场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韩国从中国进口人参的成本增长了3倍。
尽管中国人参的上涨增加了韩国采购商的进货成本,但在国际市场上,韩国人却长期占着“大便宜”。一直以来,韩国人从中国买来人参原料,加工后以成本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卖到欧美、东南亚,还大量返销给中国。最近几年,由于中国人参产业的振兴,导致在国际人参市场上,甚至就在吉林当地,中韩两国企业正在就人参价格、销售、品牌等方面“大动干戈”进行着明争暗斗。
产量大国,产业小国
人参主要出产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产于中国东北的叫“长白山人参”或者“吉林人参”;产于朝鲜、韩国的叫“高丽参”。
吉林省人参的出口量是韩国的20多倍,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10。有行业人士指出,韩国人参产品的原料有50%以上来自长白山人参。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88 年以前,由于没有大面积种植,人参尚属稀缺商品,中国人参出口平均价格曾经达到每公斤40~50美元左右。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于人参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人参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平均价格基本维持在10 美元/公斤的水平,不及韩国高丽参的十分之一。
2000 年,国内人参产量达到一个顶峰,但价格却一落千丈。当年的人参出口平均单价下落到了每公斤6.69 美元。以至于有一种说法:人参还没有萝卜值钱。
“一般情况下,吉林的园参要生长6年才可以收割,辛辛苦苦培育了6年,市场价格却来了个大跳水,这损失实在惨重,当时,听说有个别参农还不起贷款,最终走上了绝路。”10月23日晚上,在拥有世界最大人参交易市场的抚松县万良镇,参农老王告诉记者:“去年是人参价格最为理想的年份,6年生的水参可以卖到每公斤50元,西洋参也可以卖到40多元。但是今年价格却不太理想,和去年相比基本没有涨价,猪肉、蔬菜涨得都很快,但是人参没涨。”
下面这组数据,既可以佐证中国的人参大国地位,也暴露出中国人参产量大而产业不强的悲哀:中国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70%。其中吉林省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60左右。2010年,吉林人参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为7700吨,出口加走私2650吨。可以说,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吉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人参之乡。
然而,占绝对优势的产量和大量的出口,不仅换不来自豪感,还很容易带来尴尬和难堪。以2010年的吉林为例,2010年,吉林全省人参出口占了世界的60%,但贸易额却只有5180万美元,仅占世界的18%。
“这说明,过去我们的人参卖得太便宜了,与韩日等国家相比,我们正在失去本应属于我们的话语权,正在面临变成廉价人参原料供应国的危险。”作为吉林省人参主产区的通化市政府相关领导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起国产人参目前的现状,一脸的忧心忡忡。
“当务之急,是如何在人参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方面下工夫,还有就是一定要解决‘药食同源’问题。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对人参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设置了人参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启动了药食同源的试点工作,为通化的人参产业发展带了机遇。通化市作为中国人参的主产区,这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对于人参产业未来的发展,通化市市长田玉林的语气异常坚定。
记者从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4月,吉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人参产业发展的意见》,计划通过集中打造中国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积极研发人参系列精深制品、加强标准化人参生产基地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并建立监管体系等措施,争取通过5年努力,使吉林省人参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3亿美元。
人参的“国家形象”
中国人参产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韩国参企的神经。他们深深感到,自己正在失去这个廉价的原料市场,一场人参宗主国的争夺战在所难免。
韩国高丽参种植面积4万多亩,仅是吉林人参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量约1700吨,也比吉林省人参总产量少了6000吨。
为什么产量不高的高丽参,其出口创汇的能力却优于中国?这要从韩国的人参发展体系说起。
韩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行人参专卖的国家,人参生产一直处于严格的计划控制下。去过韩国旅游的国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在韩国,人参产品如人参含片、人参饮料等,是与烟酒专柜放在一起销售的,人参就像泡菜一样,是韩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10月25日,一位长期从事人参出口贸易的中方人士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有官方背景、拥有韩国最大的市场份额的韩国人参公社全力打造名为“正官庄”的高丽参品牌,目前,正官庄正在大举进军中国。
“在国际人参品牌市场上,通过利用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韩国人参产业已初步掌握了国际人参产业定价权。”该人士向记者表示,“韩国的人参战略和中国一样,政府非常重视并积极鼓励人参产业联合做大做强,其主要人参企业和品牌都具有很浓厚的政府背景;同时,韩国针对人参产业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了市场进入标准。韩国还大力支持参农,提供资金、贴息中长期贷款、技术、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最重要的是,韩国的品牌战略,这让他们尝到了大甜头。”
“多年来,韩国政府、商界、学术界刻意包装韩国为人参‘发源地’和‘宗主国’,尽管其人参产量远不及中国高,应用历史也远不如中国悠久;甚至追溯起来,韩国人参本源于吉林人参,品质也无太大差别,但其整个产业在形成一致行动的模式。”该人士愤愤不平地说。
针对中国人参产业的快速崛起,韩国联合通讯社曾报道称:“中国试图通过推出‘长白山人参’,成为人参宗主国。对此,韩国以高丽参的品牌对中国市场进行反击。”韩国《朝鲜日报》也报道称:“随着中国推出‘长白山人参’来挑战人参宗主国的地位,著名的‘韩国人参公社’开始通过高丽人参名牌战略,在全球最大的人参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发起反攻。”
记者在吉林采访期间,一些长期与韩国商人打交道的朝鲜族参农告诉记者,韩国人特别在意人参生意,在他们眼里,人参产业发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韩国的国家形象。
猜忌与暗战
战争首先从局部打响。
10月23日,记者在通化市采访期间,一位参企老总向记者讲述了他在行业打拼中的见闻和感受。
“一般情况下,韩国来华采购人参人员习惯聘请当地中国人代为收购人参,然后再以不同方式出口运回韩国。2010年,中国人参市场价格上涨,这让韩国购买人参的成本大幅增加。今年9月,不少此前向中国参农支付了部分收购预付款的韩国商人,突然以‘农残超标’为理由,拒绝收购中国人参,这让中国市场,尤其参农产生极大的恐慌心理,以至于今年的人参价格出现回落。”
尽管这一描述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但采访中记者可以真实感受到的是:很多参农、参企员工,对邻国采购人员的印象都不怎么好,一些参农向记者表示:“采购人参就像在打仗。”
事实上,针对中国人参产业长期处于产业低端这一现实,吉林省政府早已在10年前的2000年就提出要振兴中国人参产业,捍卫中国人参宗主国地位,最大限度保护中国人参产业的安全,保护广大参农的利益。近年来,处于人参主产区的通化市,更是大力扶持国内参企在产品深加工、树立民族品牌、研发人参新产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韩国本国人以外,人参(包括西洋参)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华人。出于对“吉林人参振兴工程”的担心,韩国已经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抢滩”中国市场。
“从耕地面积来讲,韩国无法赶上中国的货物量攻势。但是,我们的战略是通过科学、优秀的人参栽培技术发展成为全球最高级的人参品牌。”韩国人参公社香港法人代表朴赞一曾如是说。
韩国人参产业和企业,还在政府的扶持下,以学术活动和广告宣传的形式,向世人展示着韩国人参宗主国的地位。他们通过在中国举办围棋赛并邀请国际著名医药专家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人参学术研讨会”,大力营造宗主国氛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0年10月,韩国正官庄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子公司,2010年11月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直销公司模式的旗舰店。据有关人士透露,正官庄已制定未来5年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和拓展计划,到2015年,正官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1.5亿美元,直营店发展到65家,经销店达到150家。
中韩人参产业争夺战激战正酣,两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共同发展,这是摆在两国人参产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题。这其中不仅是企业资本、技术和的较量,也是政府调控能力和智慧的比试。
“国参”崛起依靠谁?
面对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人参产业何以自强?
“近几年,人参产业发展不仅仅涉及中药种植、加工发展,还涉及到整个中药产业发展。所以首先我们要把好人参的质量关,从种植环节抓起,解决人参种植的品种问题,以及人参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同时还包括人参的良种培育、种植技术等等方面。加强人参的研发,政府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吉林省将在加强“人参文化”方面下工夫,“特色产业的发展,势必要依靠‘科技、文化’这两个翅膀。在进一步发展中通过施行产业机械化,来提高人参的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还要加强对人参质量的监管,整顿人参市场的秩序和提高人参的质量。这样就可以使人参这个传统的‘百草之王、中药瑰宝’发扬光大。”
提起吉林人参产业,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行业龙头企业――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告诉记者,2011年,紫鑫药业和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人参基因组图谱制作。这项成果,不仅揭开了人参的神秘面纱,也为人参的种植、防病和优质人参资源培育以及未来的高端产品开发提供了科技支撑。
“紫鑫药业在吉林省从事多年医药产业发展,围绕长白山药用资源的开发做了很多的工作,在吉林人参卖成了萝卜价,参农收入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紫鑫药业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加强科技研发、搞人参的图谱研究来提高人参的质量。”通化市市长田玉林说。
“长白山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由于常年采挖,野生人参资源越来越稀缺,为了解决人参基因退化问题,吉林省实施了‘人参野生资源恢复工程’,紫鑫药业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将向长白山撒播6吨人参基因技术精选的人参种子,促进长白山人参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为后续资源做贡献。”
田玉林向记者表示:“未来,通化市将坚持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建基地、壮龙头、促研发、育品牌、重监管,把通化打造成为科研、种植、加工、商贸、旅游观光、人参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国人参产业集群,打造特而精、大而强的中国人参产业基地。”
这位市长制定的目标是:到2012年,70%以上人参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总量比重达到40%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人参产业终将拥有属于自己的辉煌。”
夜访“鬼市”
――揭秘全球最大人参市场
一双沾满泥巴的手,用力抵住记者的胸膛,一双警惕甚至有些愤怒的眼睛,迎面刺过来:“你是韩国人吧?这里不许照相你知道吗?”10月23日16时10分,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的人参交易市场门前,一个穿着黄色军大衣的当地参农(种植人参的农民),情绪激动地制止记者拍照。
参农的这一动作,立即引来另外两位当地百姓的“助战”,场面一度显得有些危急。
当记者亮明身份,情况竟峰回路转。“中国人啊,对不起啦哥们儿。”沾满泥巴的手从记者胸前转移到了肩膀,大声告诉旁边的人:“这是咱自家人……”
万良镇距长白山不足百公里,一直以来因交通闭塞而有些落后。镇里除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建起了一个人参交易市场,其他再无像样的产业。这么一个山脚下的古朴小镇,为什么对“外国人”如此敏感和戒备?而这传说中的“鬼市”又是什么样子呢?
世界人参“心脏”
小小的万良,大大的市场。
外界也许根本想不到,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这个全镇总人口只有2万人的弹丸之地,竟然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
10月22日傍晚,记者驾车沿长白山脉崎岖的国道进入万良小镇,和大多数东北乡镇一样,10月下旬的万良镇显得有些冷清,镇里见不到高楼,唯一的一条主干马路上,行人寥寥,车辆不多。
汽车沿马路缓慢行驶,一个特殊的景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道路两旁,几乎是清一色的药材商店。人参商行、中药材经销公司、长白山野山参经销处……牌匾五花八门,但主题却几乎只有一个――人参。
万良镇从事人参经营的业户共有600多户,从事人参种植及季节性加工经销的农户近4000户。全镇约有80%的人从事人参加工,另外的20%也基本上从事着人参种植,或者在加工交易旺季,在作坊或者加工厂打短工。可以说,万良人的生活离不开人参。
“别小瞧这小小的万良镇,这里可以加工生产8个系列600多个品种的人参产品,每年从8月中旬一直到11月下雪,大量人参产品是从这里出发,远销到国内20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地球对面的美国、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国的大约50%以上的人参产品出自万良。中国人参产量占世界的70%,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的销售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所以说,万良镇是世界人参的‘心脏’。”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的负责人一边陪记者参观,一边“炫耀”着万良镇。
天渐渐黑了,气温开始下降,但这个时候,万良镇最热闹的时候也到来了。这热闹的源泉,就是被称为“鬼市”的万良长白山人参交易市场。
性命攸关,尘土飞扬
万良镇的人参交易除了有季节规律之外,在一天的24小时里,其作业时段也分得很清。一般情况下,到了人参采挖季节,参农会选择上午采挖,下午装袋打包,晚上拉到交易市场里去卖。久而久之,在万良镇,就形成了一个传统――夜晚进行人参交易活动,即当地人俗称的“鬼市”。
10月23日晚上8点刚过,交易大厅里已经人声嘈杂了。一车车水参被运进来,就那么随便堆在空地上。一堆人参就是一桩买卖,就是少则几十万元,多则百万元的交易额。只见参主(卖家)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口罩,抱着钱兜子坐在人参堆的前面。旁边有亲属或是雇工站在人参堆周围,“这些人有两个任务,一是为参主壮声势,帮助喊价过秤,一是防止有人顺手牵羊偷人参。”本地经销人参的何女士告诉记者,大厅里分工非常明确。
何女士家住万良镇万兴村,从小就跟着父母种植人参,如今儿子已经在省城长春上大学,她和自己的姐妹合伙做人参生意,“一年经销几百万元的人参水参,除去成本,其实也挣不了多少钱。这几年还好多了呢,前些年人参掉价,听说都有参农喝药自杀的。”何女士告诉记者。
跟随买主的人中,除了随身亲信,还有就是在当地雇用的抖搂土、装袋子的杂工。由于水参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根部沾满泥土,所以,在生意成交需要过秤称重时,买方得找人把人参根部的土抖搂抖搂,不然算重量不划算。抖搂完土,就装进编织袋,然后封口。这个工序中,抖搂土的人,每袋的工钱是4元钱,装袋的6元。一个晚上下来,这些短工都能挣个一两百元钱。
大厅里到处是给人参抖搂土、装袋的人,这令整个大厅尘土飞扬,人人戴着口罩。
大厅里,只要买主一出现,强烈的戏剧效果也就出现了。穿棉军大衣,戴口罩,手持手电筒――几乎交易大厅里大多数买家都是这个打扮,以至于生意成交了,买家卖家一拍两散,你都不知道买家长了张什么脸,更不知道姓甚名谁来自何方。
生意谈好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数钱。“有时候生意成交后,买家会与卖家一起去市场外的农业银行,当面把成交款打到参农的银行卡里。但更多的时候,这一招儿不能用。有的参农拒绝去银行划款,他们总感觉种了6年的人参被人拉走了,而自己却‘两手空空’回家了,这心里很不踏实。遇到有想转款的客户,有的参农就会瞪着眼睛不同意,说,为种人参我遭了那么多罪,你就不能让我把钱拿回家搂被窝里乐和乐和啊?”何女士绘声绘色地告诉记者,于是,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人紧紧围成一圈,里面的人在数钱。
何女士告诉记者,一旦生意成交,最少得有几十万数额,“数钱可是个力气活儿,贼累人。”
来万良镇之前,记者就听说万良镇的人参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了韩国,本以为在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随处可见韩国客商,但是真到了万良镇,记者却一个都没见到。
“以前,这里有很多韩国客商,他们一般会和中国人交朋友,一些小旅馆、小餐馆的老板,都和韩国人很熟。可是今年,韩国人来的就少了。”何女士告诉记者,尽管韩国人不亲自来买人参了,但是他们雇用当地人代他们来买。
何女士认为,作为韩国人的“替身”,哪个中国人代他们来买人参都不会主动承认是帮韩国人买的。“尤其在发生了那件事之后。”
何女士所说的“那件事”,到底是哪件事?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2010年人参旺季到来的时候,由于受国内CPI指数上扬的影响,加上吉林省大力扶持本土人参企业搞科技创新,及以紫鑫药业为龙头的吉林参企的经营状况势头良好,刺激了人参市场价格的上扬,令人参价格比2009年上涨了一倍。2011年8月,新一轮人参大战即将开幕,其价格走势大有超过2010年之势。
就在这时,万良人参产业接连发生几件怪事。“有一天晚上,一伙韩国人扛着摄像机照相机来到市场拍摄,市场灯光暗,摄像机的灯把市场照得贼亮,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是在拍电视剧。可是没过几天,网上就有了视频和图片,说中国人参农残超标。”
何女士告诉记者,那件事以后,韩国人在万良镇就不怎么受欢迎了。“就在前几天,韩国人又来了一次,这一次被参农报警了,派出所还把他们请去谈话了呢。不知后来是什么结果。”正在何女士向记者讲述的时候,旁边一个销售西洋参的小伙插话说,“最近再没见到过他们,其实他们大多数人都很友善,人也很好,挺讲信誉的。那些希望中国人参价格降下来,并真正有能力去阻止的,一定是企业而不是个人。”
在万良人参市场,尽管再见不到韩国人的身影,但是,从这里运出去的人参,却每年有2000吨以上被以海关出口、转口贸易,甚至走私等方式运到韩国,再由韩国进行精细加工,制成保健品、药品、食品销往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中国。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洋参与人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