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复发的可能吗? 我还需要打接种婴儿疫苗接种吗?

一类疫苗没事!宝宝需要接种二类疫苗吗
导读:据省疾控中心相关人员介绍,国家疫苗分为一类、二类疫苗,此次报道中涉事的是二类疫苗,而孩子们常打的第一类疫苗没事。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经营疫苗类产品案件。据报道,2010年以来,该省庞某卫非法购进25种儿童用和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包括我省在内的24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
  章子怡因为此次事件也发声了,章子怡微博:小醒醒已经快三个月了。那天带她去打疫苗,我问护士能不能看一下接种疫苗的名称刻度保质期,她们都很配合,因为美国曾经出现过给孩子打过量的事件。为了孩子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医生护士下手前请家长们&多句话&,我想这都能被理解。小醒醒下一针就要在北京打,我会问得更清楚!▼
章子怡带女儿去打疫苗:小醒醒下一针在北京打,我会问得更清楚!
  当疫苗事件一出,章子怡转发微博并呛声:
疾控部门:一类疫苗可放心接种!
  根据我国日起施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目前我省对适龄儿童接种的一类疫苗有11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麻疹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A群和A+C群多糖疫苗)、乙脑疫苗。另外有3种是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接种的疫苗,包括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
  省疾控中心每年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疾病防控需要和适龄儿童数制定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统一公开招标采购,通过疾控中心冷链系统配送至全省各接种单位,免费为儿童提供接种服务,全程开展温度监测,保证疫苗储存、运输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百姓可放心前往具备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别担心!未冷冻疫苗只是不产生保护效果
  有不少人担心,接种了未经冷藏的疫苗,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大家不要恐慌,虽然说200万支疫苗绝对数量是很大的,但是是5年总共销售,并且不会全部失效,虽然事件的影响很恶劣,但是如果具体到单个孩子,受这些疫苗影响的概率应该还是极低的,所以即便在近5年内你给宝宝注射过二类疫苗,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接种未按规定进行规范冷链存储、运输的疫苗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接种疫苗后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或者不产生抗体,造成儿童对该疫苗针对的传染病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效果或不产生保护效果。
哪些是二类疫苗?
  在我国的疫苗接种程序里面,把疫苗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国家强制注射的,这类疫苗是免费的,比如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等,这类疫苗一般在宝宝出生后就会按要求接种了,然后会给你发个疫苗接种的本本儿,娃以后上学也是需要的。这类疫苗就是一类疫苗。
  还有一类疫苗是国家不免费的,也就是你得自己花钱给宝宝接种,当然了国家也不强制,这类疫苗如水痘、流感、轮状病毒等疫苗都统称为二类疫苗。
二类疫苗是不是就不重要?
  很多妈妈认为二类疫苗既然不是国家强制要求接种的,那是不是二类疫苗就不重要呢?
  当然不是!一二类疫苗的划分只是国家在费用上、管理上有所区别,但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差别的。
  在很多其他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所有疫苗的免费,而我国由于一些经济方面的原因还并未实现全部疫苗的免费接种,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接种自费疫苗可以让宝宝获得更广泛的保护。
疫苗是否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不是!这是跟疫苗的产生有关的。
  疫苗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过处理的致病细菌或者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通过科学手段使它们没有了致病性,然后在注入人体内,模仿一次无害的感染过程,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来杜绝这种疾病的再次发生。
  但是,有一些宝宝可能存在天生的免疫缺陷或者一些其他别的原因很可能导致那些失活的细菌和病毒再次拥有治病性,让宝宝反而感染上了疾病,比如说『糖丸』。
  但是,妈妈需要明白的是这种概率是极低的,通常都是百万分之几的概率,所以相比接种疫苗对疾病的预防带来的好处,那些极低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实际上是不太需要担心的。
  只要按正常程序接种合乎规定的疫苗,对宝宝始终是利大于弊的。
  一个医生可能只能救治几百上千个孩子,但是一支疫苗却可能拯救成千上万个宝宝的生命。疫苗的诞生,是医学界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所以不要因为一两次不好的事件或者一两个未经完全证实的新闻,就对疫苗丧失信心,得不偿失!
二类疫苗接种具体事宜如下:
  比较推荐的疫苗总结为: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两三岁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疫苗的用途、最佳接种年龄、时间、参考价和提醒如下: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针对:秋季腹泻
  小儿腹泻约50%~6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6个月~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感染高峰期为秋冬季,所以称为秋季腹泻。宝宝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汤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脱水及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
  最佳接种年龄:6个月~3岁/年一次, 3~5岁口服一次即可
  最佳接种时间:8~9月份
  参考价:148元
  提醒:
  1.疫苗内附的吸管吸取疫苗,送入小儿口内并使其咽下。
  2.疫苗已被调制成适宜婴幼儿的口味,从冰箱中取出后应放至室温,即可直接口服,也可以掺入5~10毫升牛奶中(牛奶温度不应太高,以适应婴幼儿口感即可喂服),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3.应一次服用完,而不要一日分数次服用。
【水痘疫苗】
  针对:水痘
  水痘是小儿最常见的病毒感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患病初期,宝宝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飞沫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出水痘后,破溃的水疱中含有大量病毒,可污染玩具、毛巾、床单等。因此,水痘往往造成幼儿园的集体流行。患水痘之后,宝宝会发烧,接着面部及全身皮肤会长出水泡样、很痒的皮疹并很快发展为水疱,只要治疗及时,对症下药,通常2周左右可痊愈(皮疹消退)。但是水痘仍有导致细菌性感染的可能,产生肺炎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由于水痘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的,因此预防较困难。
  最佳接种年龄:1岁8个月以后接种,1~12岁接种1针即可
  最佳接种时间:任何时候。但因其是春秋时高发,因此在入春入秋时接种更具保护作用。
  参考价:国产160元 进口330元
  提醒:
  1. 建议在1岁8个月后接种,是因为在此之前计划内疫苗较多,宝宝首先要完成计划内的接种。
  2. 特别建议上幼儿园前接种,免得宝宝受传染。
【流感疫苗】
  针对:流感
  流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和呼吸道症状。流感的传染力很强,常常会出现大范围甚至全球性爆发。患流感后,很易引起并发症,如病毒性心肌炎、肺炎、支气管炎等。
  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很强,因此往往在流感传染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这也是流感易爆发的原因。正因其变异性强,甚至一年一变,常常抗体还没改变而抗原已经改变了,疫苗抗体也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必须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
  最佳接种年龄: 6个月~3岁为儿童剂型,需接种2次,两次间隔30天。3岁以上用成人剂型,只需接种一次。
  最佳接种时间:9~10月份
  参考价:随类型变化。
  提醒:
  一般宝宝流感后,症状会比普通感冒严重,但治疗后大多能完全康复,而流感对年龄幼小的宝宝会影响很大,因此宝宝适宜接种流感疫苗。
【甲肝疫苗】
  针对:甲型肝炎
  甲肝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很像感冒,并有3天左右的发热,还会有恶心、呕吐、厌恶油食等症状,随后会出现尿色深红、皮肤、眼白发黄。化验血清胆红素和丙谷转氨酶都有明显增高。
  80%以上的患者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内能完全治愈,不会转为慢性。也极少出现重型肝炎的情况。
  甲肝的潜伏期较长,在2~6周左右。一般感染甲肝,除了出现甲肝的病症,同时会产生抗甲肝病毒的抗体,而且这种抗体会在人体内存在很多年,就有了长久的免疫力。
  最佳接种年龄:2岁以上
  最佳接种时间:任何时候
  参考价:国产94元 进口142元 (无论国产、进口都需打2次,每次间隔6个月)
  提醒:
  1. 如果你居住在沿海城市,食用不洁海产品的机会多,建议给宝宝接种。
  2. 如果常带宝宝外出就餐,建议接种。
【肺炎球菌疫苗】
  针对: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
  肺炎球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可引起如肺炎、脑膜炎、关节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等。起病初期出现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是引起急性脑膜炎,可出现各种后遗症,如失明、瘫痪等。
  最佳接种年龄:2岁以上
  最佳接种时间:肺炎以冬春季高发,因此在入秋、开春时打更适宜。
  参考价:210元
  提醒:
  1.体质弱,特别爱感冒的宝宝最适合接种。
  2.肺炎也可能由其他细菌引起,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此种疫苗只对肺炎球菌有效,因此打过疫苗后,也有患肺炎的可能。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针对:Hib引起的疾病
  b型流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若5岁前的宝宝受到感染,常造成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欧美各国多已将这种疫苗列入常规注射。发病初期像感冒,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最佳接种年龄:有三种免疫程序供选择。第一种:0~6个月,2、4、 6月各接种一次。第二种:6~12个月,接种2次,每次间隔2个月。第三种:1~5岁接种一次。
  最佳接种时间:任何时候
  参考价:157元
  提醒:
  1.可根据条件选择接种程序。此杆菌主要侵犯的是1岁内的儿童,因此推荐在1岁内打疫苗,选择第二种程序较合理。
  2.6个月内的宝宝如果没接种过此种疫苗,建议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良好的保护可避免传染疾病。
二类疫苗【兰菌净】不能打!
  根据凤凰网4月28日的报道,有一款叫做兰菌净的进口药物,本身是处方药,却被错误纳入中国疫苗体系长达八年,推荐给无数儿童接种。
  节选的原文报道如下:
  2012年8月,&兰菌净&被沈阳市大东区一家医院的防疫保健科作为&二类疫苗&推荐给家长们。一般情况下,家长们手中的预防接种本上,会多次推荐该疫苗,沈阳分别是在孩子1周岁龄、2.5周岁龄时推荐接种,北京则在孩子3月龄、9月龄及1.5周岁龄时共推荐三次。
  兰菌净,由意大利贝斯迪药厂(Bruschettini S.R.L,下称贝斯迪)生产,中文名也叫&细菌溶解物&。4月21日,意大利药品监管局(AIFA)在给《财经》记者的邮件回复中称,兰菌净(Lantigen B)是一款口服产品,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
  2000年,兰菌净经原国家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2007年,首次被列入中国疾控中心的疫苗管理系统,全国大部分疾控部门和基层预防接种机构将其作为二类疫苗推荐使用。自此,这款意大利生产的进口药物,进入中国疫苗体系长达近八年之久,被推荐给孩子接种。
  所谓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兰菌净的说明书上写明&禁忌是已知对所含成分过敏者&。但多位家长表示,保健医生推荐兰菌净时并未对此充分告知,并强调感冒患儿与健康者均可使用。
  &药物都有禁忌以及注意事项,进入疫苗体系后,就会被忽略。&具有医药管理经验的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邱鹭风表示,将药物混入疫苗体系,具有一定的公共安全风险隐患。
  3月,江苏、河北等地个别儿童在服用兰菌净后被确诊为川崎病,恐慌情绪随之在家长群体中蔓延。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可导致严重心血管病变。不过,导致川崎病的成因复杂,不能简单关联与使用兰菌净的对应关系。
  因此,父母在给孩子选择疫苗注射时,并不是什么疫苗都可以用的,特别是&兰菌净&,千万不要给孩子注射。
  接种疫苗的原则是:1.不影响免费疫苗的接种情况下接种。2.根据宝宝的体质来选择。如果宝宝体弱多病,还是及时注射疫苗更好。3.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来选择。4.在疾病流行期不能接种疫苗。
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么么亲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未标注么么亲子网LOGO除外)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么么亲子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我已阅读且同意么么亲子网,为我发表的言论负责
今日点击排行
潼潼的最新写真照
瑶宝和瑶妈的玩水之旅
桐桐的个性创意照
帐号或者密码错误
您还可以用以下账户登录:
郑州么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
Copyright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还要接种疫苗吗?著名儿科专家郑玉巧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疫苗| 接种_凤凰健康
还要接种疫苗吗?著名儿科专家郑玉巧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很多家长谈疫苗色变,疫苗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孩子们还要不要继续接种疫苗?在接种前,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凤凰健康独家专访国内著名育儿专家、火箭军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玉巧。
最近,很多家长谈疫苗色变,疫苗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孩子们还要不要继续接种疫苗?在接种前,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凤凰健康独家专访国内著名育儿专家、火箭军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玉巧,看看她如何看&疫苗事件&。
郑玉巧 郑玉巧,儿科医生,现任火箭军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在呼吸、消化、营养和新生儿专业有较深造诣,在国家及省市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多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1997年开始医学科普创作,发表科普文章300余篇,回复育儿咨询100000余条,年先后出版中国首部原创育儿科普著作《郑玉巧育儿经》5卷,2013年再版,其科学详实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深受育新手父母推崇,被父母誉为育儿宝典和枕边书,在父母中拥有极高的美誉度。 这次事件主要针对的是关于冷链运输的问题,郑玉巧说:&疫苗确实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冷链运输。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进行疫苗接种,在这么漫长的几十年里,疫苗一直是非常稳妥的。国家也非常重视疫苗的管理和运输,疫苗运输到了医院都需要放在冰箱里保存。平时妈妈带宝宝去打疫苗,疫苗也都是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若医生把疫苗抽出来,而孩子暂时还不能接种,医生则会把疫苗进行保温处理。有时候一个疫苗要给几个孩子使用,为了保护疫苗的温度,医生会用无菌棉纱布把疫苗包起来,以隔绝外界热度。& 不管在什么时候,给孩子打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不管在什么时候,给孩子打疫苗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疫苗对孩子进行疾病的预防是很重要的。有些疾病一旦得了会有很大的后遗症,例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郑玉巧提醒广大家长,不要对疫苗产生怀疑。更不要因为某一事件,就再也不给孩子打疫苗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妈妈们带孩子打疫苗一定要去信得过的医院。若不是放心,可以在接种前询问来源是否安全。如果对方无法给出明确说明,家长们可以选择拒绝接种,再带孩子去有保证的医院接种疫苗。& 事件牵扯的是二类自费疫苗,请安心接种一类疫苗
郑玉巧还再一次强调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确实会有极个别的人为了谋求利益,乘机钻空子做出丧尽天良且违法的事。但若因这些事情,很多孩子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接种疫苗,甚至有的孩子已经打了一次疫苗,然后后续都不再继续接种了,这对孩子本身是非常危险的事!此外,这次事件牵扯的是二类自费疫苗。请安心接种一类疫苗。& 关注&凤凰健康&官方微信(微信号:ifeng-health)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责任编辑:李旭 PQ029]
责任编辑:李旭 PQ02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播放数:2008550
播放数:1063877
播放数:28789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疫苗有风险,为何还要接种?_健康_亲子中心_新浪网
疫苗有风险,为何还要接种?
  各地接连发生的接种疫苗引发事件,让很多人产生了疑问――
  疫苗既然有风险,为何还要接种?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近日,卫生部发布通知:在4月19日~25日期间开展以“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由于接种疫苗引发事件,普通百姓产生了许多疑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收集了有关问题,并组织专家解答了这些问题。
  为何接种疫苗事件频发?
  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接种疫苗出事的概率尽管非常低,但因为目前我国疫苗接种数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导致的绝对数肯定会随之增加,大家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
  以偶合症为例,偶合症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但是最容易出现,也最容易造成民众误解。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
  如何减少偶合症的发生?
  为了减少儿童接种疫苗时偶合症的发生,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
  疫苗有风险为何还要接种?
  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小于不开展预防接种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实施免疫前,我国传染病发病率非常高。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接种疫苗,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举个例子来说:1992年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同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6年乙肝血清学调查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推算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
  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已被阻断,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常用疫苗有哪几种?
  目前主要使用有10种疫苗,可预防12种传染病:包括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白破制剂(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菌苗(专供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所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之用),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甲肝疫苗(用于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用于预防风疹)。
  婴幼儿应接种哪些疫苗?
  我国目前施行的计划免疫主要是对1周岁儿童进行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制剂、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免疫及以后的加强免疫,按照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孩子在1周岁以内必须依次打8次防疫针,口服3次糖丸疫苗,在1岁半至2周岁、4岁、7岁时仍需加强免疫,打5次防疫针,服2次糖丸疫苗。
> 相关阅读:
同时发往微博&
更多关键字:&&&&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疫苗接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