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后肝分泌的胆汁分泌过多到哪里去了?

胆囊切除术和切除胆囊后对身体有何影响? (原创作品)
& 胆囊切除术和切除胆囊后对身体有何影响?
   最近,我在网络咨询或电话咨询中,经常有胆结石和胆息肉的病人问到:胆囊切除是否对身体有影响?通常情况下医生是不会详细说明或者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向病人做深入的阐明。简单地说:胆囊切除应用临床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总体来说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否则,早就废除此手术了。然而,切除一个身体本应该有的器官,对身体肯定不会一点影响也没有。百余年的病历积累和研究发现切除胆囊的诸多弊端。现在,胆囊的功能和切除后对身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提出了21世纪是切胆与保胆并存的时代。因此,我觉得虽然这个问题专业性极强,但我想患有胆石或胆息肉的病人,或者已经切除了胆囊的病人,他们还是有了解的愿望,所以,写下此文章。供他们参考。(以下是一张胆囊与周围脏器毗邻图和剖面图)
胆囊切除术本身的副损伤和切除胆囊后的近远期副作用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 胆囊切除术的副损伤:
1 手术致胆管损伤:众所周知,在胆囊切除的手术过程中,由于Calot&s三角的解剖复杂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在所难免,总有一定的概率(胆管损伤: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0.17%),其中包括:胆管损伤,肝管损伤,血管损伤,胃肠损伤等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胆管损伤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引起。美国每年要做胆囊切除约50万例,如此算来美国每年将有成千上万例胆管损伤发生。我国人口众多,胆囊结石病例应在美国之上。国内黄晓强统计2566例CBD(胆总管)损伤病例中,1933例为胆囊切除引起,占狭窄病例的75%。而胆管损伤的并发症又是胆道外科非常疑难的课题,与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相比,内镜保胆取石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囊周围器官。这一点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考虑到胆囊切除带来的生理缺陷和免役功能的影响,草率选择胆囊切除之举措就应该慎重考虑了。(以下是Calot&s三角内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解剖变异图和一例医源性的胆道损伤照片。)
2 肝损害和结肠损害:目前己证实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和结肠以后,会造成慢性肝损害和结肠损害,而结肠损害很可能是结肠癌的一个原因。
二 切除胆囊后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形象地说成&去掉胆囊后日子照样过,但以后的日子就会象长江没有洞庭湖和鄱阳湖一样,经常会&洪水泛滥&。&
1 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囊除具备储存、浓缩和收缩等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肝细胞每天分泌约800-1200ml胆汁,其中水分占97%。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肝内外胆管沿胆囊管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浓缩后的胆汁要比肝脏分泌胆汁浓缩30倍,并储存于胆囊。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在迷走神经和胆囊收缩素的调节下,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腔内参加消化。如果胆囊被切除,此时胆汁由肝细胞分泌而排出却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胆汁只好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胆汁的产生、流向及胆囊的作用还可以有这样一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胆汁好比长江的水、肝内外胆管好比长江、胆囊好比洞庭湖和鄱阳湖、Oddi&s括约肌好比吴淞口、十二指肠好比东海。由青藏高原溶化的水通过各种支流汇入长江上游,奔滕不息的流向吴淞口并汇入东海;洞庭湖和鄱阳湖为长江储存了约40%水量,如果没有这两大湖,长江的水位势必上涨,畜洪能力就差了。同样没有了胆囊,胆汁仍会象青藏高原的水一样继续溶化。但是,如果没有了胆囊的调节作用,胆管就会扩张。因此,去掉胆囊后日子照样过,但以后的日子就会象长江没有洞庭湖和鄱阳湖一样,经常会&洪水泛滥&。而人类是集中进餐的哺乳类动物,我们在进餐时需要大量高浓度胆汁帮助消化,但此时体内无&富余胆汁&相助,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结果是诱发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造成身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消瘦、面黄等。
2 碱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这一过程与胃十二指肠的分泌及蠕动是有规律地同步进行的。胆囊切除术后因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而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返流入胃的机会增多,导致了胆汁返流性胃炎和食道炎。我想上述两点就是因为没有胆囊后所产生的所谓&洪水泛滥&吧。
3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切除胆囊病例组胆管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虽然切除胆囊后去除了胆囊结石,却很有可能因此&招来&胆总管结石。一般人认为,没有胆囊了,结石无处可长而只好在胆管内生存。其实,胆囊结石的成因与胆管结石成因是不同的。但胆囊的存在直接影响胆管结石的形成。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酸盐明显减少,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从&流体力学&的原理来讲是:在胆囊切除以后,胆管内的流体压力失去了缓冲的作用,导致了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引起了胆总管代偿性扩张,从而使胆总管内的胆汁流速变得缓慢并发生旋涡或涡流,而旋涡或涡流是形成胆石的重要学说。
4 术后结肠癌发生率可能升高: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学者指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动物实验也表明,次级胆汁酸能直接增高动物结肠癌的发生。对照研究发现胆囊切除能增加肠黏膜的增殖活动,从而促使癌变的发生。胆囊切除后胆汁的质和量的改变才是大肠癌变的主要原因。肝脏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而成为次级胆酸量的增加。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从而产生大量次级胆酸。升高结肠内的次级胆酸的浓度明显增高,故胆囊切除术后癌种好发于右半结肠。因此,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促进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更多的胆汁循环影响了细菌的降解,由此而产生胆汁酸盐中的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
5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一名词是一个模糊概念。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经排除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等诊断。现代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只指有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Oddi&s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研究表明胆囊在胆系动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胆囊可容纳30-60cc的胆汁,可以缓冲胆道的流体压力,维持胆道压力生理平衡。一旦去掉胆囊,这种调节压力的平衡被打破,即可导致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而这一综合征在临床上治疗非常困难。
  以上所述切除胆囊所造成的这些后果,医生术前不可能细讲,在手术同意书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来表示,在出现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时,医生多是用病情复杂,不可抗拒来解释,很难评为医疗事故。当你有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时,你咨询了一些医生,但他们都说切除胆囊对人没有太大的影响,在问到是否可以保胆时,如果病人提到保胆时,他们都会不屑一顾地异口同声地说:&保胆后会复发的,这是一百多年前就废弃的手术,现在还在做,真的不可思议!&。
  胆囊息肉病人的胆囊功能绝大多数是正常的,为了一颗小小的良性息肉轻易的切除胆囊,丧失了胆囊功能招来了胆囊切除术后的种种弊病,这是现代外科的大忌,应慎重行事。关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在保胆与切胆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内镜保胆取息肉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切胆取息肉丢掉了胆囊,丧失了胆囊生理功能,可以引起一系列生理障碍,甚而有引发结肠癌的可能。保胆取息肉术式十分安全,不可能有胆囊切除的那些合并症。切除胆囊后当然无胆囊息肉复发可能,但引发了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的危险。然究竟哪一个合算?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胆囊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除了具有浓缩、收缩和调节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外,还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免疫功能器官。胆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故不应轻易废除!当然,对于胆囊萎缩、胆囊已无功能或胆囊可疑癌变者,无疑应该切除胆囊去除病灶。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鉴于胆囊切除的诸多不利,在目前条件下,对胆囊良性疾病,不分功能好坏一律切除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愿广大医生和患者在考虑胆囊切除之前,定要三思而行。世间并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手术方式也是一样,与人们认识和医学的发展有关,只有适时改变而更趋完善。所以说:&没有最好,只有合适&。虽然胆囊切除有诸多弊端,但它却在历史中挽救有了无数生命,它是功臣,胆囊切除并没有错,错是在人。而保胆手术也不是想保就能保的,也只适合一部分人。客观对待,全面掌握,选择合适。走&中庸之道&才是科学的态度。
  写于日
我的相关日志:&|&&|&&|&&|&&|&&|&&|&&|&&|&&|&&|&&|&&|&&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切除胆囊的后遗症有哪些?_百度知道
切除胆囊的后遗症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胆管像一条河,尽管仍有肝脏分泌而来的胆汁,但却时时感到腹胀:好几位朋友都告诉胆病专家,甚至发生括约肌的炎症,导致病人经常腹部疼痛难忍:腹部疼痛是胆囊术后综合征的表现,那样多:疏肝利胆?身体怎能不耐受消化不良——腹胀。(2)原因,但仍经常腹泻,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时就多排:专家建议,不进餐就不排。2?上文给予了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提醒朋友们、胆结石术后综合征——腹部疼痛(1)现象,本来以为胆囊切除后万事大吉了,这样对于治疗的安全性更加有保障,只好持续不断地排入肠道胆囊切除的后遗症。待进食时,得结肠癌,待进餐时胆囊收缩将高浓度的胆汁排入肠道参加消化,收缩与舒张功能紊乱。(3)对策、腹泻之苦,没想到现在腹部胆处仍经常疼痛。
以上信息参考来自四川结石病医院:肠息肉?有的甚至连一点油肉荤菜都不能进食,进而使得Oddi氏括约肌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胆囊切除后。胆囊若被切除:消炎利胆、导致消化功能问题——腹胀腹泻(1)现象。肝脏细胞涓涓不停地分泌着胆汁:胆囊摘除后。胆囊调节消化的功能十分绝妙,但哪有“水库”里蓄积得那样浓,这让胆管壁始终处于高压状态,“河道”没有了“水库”,解痉止痛,浓缩(相当于肝胆汁的30倍)后暂时储存,一位朋友说她很注意饮食,治疗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家建议,原因是胆道术后发生了“Oddi氏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胆囊切除会有哪些后遗症,切除胆囊需慎重,始终流满了胆汁,肝胆汁由肝内排出后无处可存。(3)对策;还有位朋友说她没有腹泻现象。腹泻。另外,而胆囊则是河道上的一个水库。括约肌是环形管道四周的肌肉,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腹胀都是消化不良现象,切除胆囊还会出现不良刺激,能把管道闭合和打开:胆囊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位置极为重要,调理脾胃功能,胆汁流进胆囊,将肝与肠联系起来,它们的收缩和舒张,吃素食时就少排,白白丢掉。(2)原因:1
吃多了东西很难消化,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胆囊是分泌和储存胆汁的脏器,切除后体内胆汁会减少,但是肝脏还会分泌一些胆汁。胆汁与脂肪的消化有关。切除后有可能引起厌油,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他类似问题
胆囊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胆囊功能与胆囊切除生活常识胆囊,功能,常识,切除胆囊,胆囊切除,功能与,胆囊切除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胆囊功能与胆囊切除生活常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汁分泌过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