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胰岛素降血糖,怎么注射胰岛素,具...

& 胰岛素注射液
胰岛素注射液
摘 要:胰岛素注射液【药物名称】胰岛素注射液 【英文名】Insulin Injection 【别名】诺和灵 【外文名】Insulin Injection 【分子式成分】胰岛素(猪或牛)的灭菌水溶液。每100ml中可含甘油
【其他名称】
【药物名称】胰岛素注射液
【英文名】Insulin Injection
【别名】诺和灵
【外文名】Insulin Injection
【分子式成分】胰岛素(猪或牛)的灭菌水溶液。每100ml中可含甘油1.4~1.8g与苯酚0.25g。
【来源、含量】本品为胰岛素的无菌水溶液。其效价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本品每100ml中可加甘油1.4~1.8g、苯酚0.25g。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取本品,照胰岛素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药理毒理】本品为降血糖药。胰岛素的主要药效为降血糖,同时影响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包括以下多方面的作用:1.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作用,减少肝输出葡萄糖;2.促使肝摄取葡萄糖及肝糖原的合成;3.促使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和氨基酸,促使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和贮存;4.促使肝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激活脂蛋白脂酶,促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5.抑制脂肪及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抑制酮体的生成并促进周围组织对酮体的利用。
【药动学】口服易被胃肠道消化酶破坏。皮下给药吸收迅速,皮下注射后0.5-1小时开始生效,2-4小时作用达高峰,维持时间5-7小时;静脉注射10-30分钟起效,15-30分钟达高峰,持续时间0.5-1小时。静注的胰岛素在血液循环中半衰期为5-10分钟,皮下注射后半衰期为2小时。皮下注射后吸收很不规则,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的吸收可有差别,腹壁吸收最快,上臂外侧比股前外侧吸收快;不同病人吸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病人,不同时间也可能不同。胰岛素吸收到血液循环后,只有5%与血浆蛋白结合,但可与胰岛素抗体相结合,后者使胰岛素作用时间延长。主要在肾与肝中代谢,少量由尿排出。
【适应证】各类糖尿病 . 临床上用于:1.Ⅰ型糖尿病;2.Ⅱ型糖尿病有严重感染、外伤、大手术等严重应激情况,以及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肾脏或视网膜病变等;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4.长病程Ⅱ型糖尿病血浆胰岛素水平确实较低,经合理饮食、体力活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不满意者,Ⅱ型糖尿病具有口服降糖药禁忌时,如妊娠、哺乳等;5.成年或老年糖尿病病人发病急、体重显著减轻伴明显消瘦;6. 妊娠糖尿病;7.继发于严重胰腺疾病的糖尿病;8.对严重营养不良、消瘦、顽固性妊娠呕吐、肝硬变初期可同时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小剂量胰岛素,以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一般每日三次,餐前15-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一次小量。剂量根据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剂量(视体重等因素每次2-4单位)开始,逐步调整。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需用总量多介于每公斤体重0.5-1单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总量变化较大,在无急性并发症情况下,敏感者每日仅需5-10单位,一般约20单位,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者需要量可明显增加。在有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下,对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4-6小时注射一次,剂量根据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静脉注射主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可静脉持续滴入每小时成人4-6单位,小儿按每小时体重0.1单位/kg,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也可首次静注10单位加肌内注射4-6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病情较重者,可先静脉注射10单位,继之以静脉滴注,当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g/ml)以下时,胰岛素剂量及注射频率随之减少。在用胰岛素的同时,还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并注意机体对热量的需要。不能进食的糖尿病患者,在静脉输含葡萄糖液的同时应滴注胰岛素。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寻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1.低血糖反应,出汗、心悸、乏力,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心动过速甚至昏迷。 2.胰岛素抵抗,日剂量需超过200单位以上。 3.注射部位脂肪萎缩、脂肪增生。 4.眼屈光失调。
【相互作用】1.糖皮质类固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升血糖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素、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剂、甲状腺素等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血糖浓度,同用时应调整这些药或胰岛素的剂量。 2.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有协同降血糖作用。 3.抗凝血药、水杨酸盐、磺胺类药及抗肿瘤药甲氨蝶呤等可与胰岛素竞争和血浆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中游离胰岛素水平增高。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增强胰岛素降血糖作用。 4.&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阻止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反应,干扰肌体调节血糖功能,与胰岛素同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而且可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延长低血糖时间。合用时应注意调整胰岛素剂量。 5.中等量至大量的酒精可增强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的作用,可引起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在空腹或肝糖原贮备较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6.氯喹、奎尼丁、奎宁等可延缓胰岛素的降解,在血中胰岛素浓度升高从而加强其降血糖作用。 7.升血糖药物如某些钙通道阻滞剂、可乐定、丹那唑、二氮嗪、生长激素、肝素、H2受体拮抗剂、大麻、吗啡、尼古丁、磺吡酮等可改变糖代谢,使血糖升高,因此胰岛素同上述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加量。 8.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溴隐亭、氯贝特、酮康唑、锂、甲苯咪唑、吡多辛、茶碱等可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致血糖降低,胰岛素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减量。 9.奥曲肽可抑制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的分泌,并使胃排空延迟及胃肠道蠕动减缓,引起食物吸收延迟,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在开始用奥曲肽时,胰岛素应适当减量,以后再根据血糖调整。 10.吸烟:可通过释放儿茶酚胺而拮抗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吸烟还能减少皮肤 对胰岛素的吸收,所以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吸烟患者突然戒烟时,应观察血糖变化,考虑是否需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注意事项】对胰岛素过敏患者禁用。 1.低血糖反应,严重者低血糖昏迷,在有严重肝、肾病变等患者应密切观察血糖。 2.病人伴有下列情况,胰岛素需要量减少:肝功能不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恶心呕吐,肾功能不正常,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10-50ml,胰岛素的剂量减少到95-75%;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到每分钟10ml以下,胰岛素剂量减少到50%。 3.病人伴有下列情况,胰岛素需要量增加: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或外伤、重大手术等。 4.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尿常规、肝肾功能、视力、眼底视网膜血管、血压及心电图等,以了解病情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分娩后需要量减少;如妊娠中发现的糖尿病为妊娠糖尿病,分娩后应终止胰岛素治疗;随访其血糖,再根据有无糖尿病决定治疗。
【儿童用药】儿童易产生低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较大,调整剂量应0.5-1单位,逐步增加或减少;青春期少年适当增加剂量,青春期后再逐渐减少。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需特别注意饮食、体力活动的适量。
【规格】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1)10ml:400单位(2)10ml:800单位。
【类别】降血糖药
【临床相关文献】
【作 者】无
【机 构】不详
【刊 名】中国健康月刊, 2006(4): 4-4
【关键词】胰岛素 胰腺 胰岛 &细胞
【文 摘】胰岛素来源于胰腺,由胰岛内的&细胞产生,并释放入血液。胰岛素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在体内的作用非常广泛,主要是降低血糖,一旦缺乏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产生糖尿病。
【作 者】季雪飞(摘)
【机 构】不详
【刊 名】家庭护士:上半月, 2007(1): 54-54
【关键词】胰岛素 糖尿病人 注射部位
【文 摘】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人应该掌握的一项&技术&。除了注射外,部位的选择也很关键,因为合适的注射部位不仅能减少注射的危险,还有助于胰岛素的吸收。
【作 者】田燕平
【机 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肾科,400070
【刊 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05(5): 65-65
【关键词】添加 低血糖反应 临床护理工作 胰岛素剂量 操作不当 防范措施
【文 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静滴加有胰岛素的液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添加胰岛素剂量不准确,造成多次发生低血糖反应事件的发生,本文对6例低血糖反应的病人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 者】马建华 李倩 李惠琴 李冬梅 陶小军 刘好 张颖 吴锦丹 毛晓明
【机 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6
【刊 名】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11):
【关键词】胰岛素泵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 剂量
【文 摘】目的: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均能为糖尿病(DM)患者提供基础胰岛素,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剂量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血糖控制理想后,再改为甘精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血糖平稳后,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剂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甘精胰岛素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5%,并与之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和0.74,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0%,均与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呈直线正相关。
【作 者】尹玉竹 范建辉 谌小卫 侯红瑛 江柏泉
【机 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6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63
【刊 名】中国医师杂志, 2006(9):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 糖尿病,妊娠 葡萄糖代谢障碍
【文 摘】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在孕晚期糖代谢异常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在孕晚期测定36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34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妇女和52名糖代谢正常(NGT)妇女的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FI),比较3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差别。结果 (1)反映胰岛素抵抗的ISI,由NGT组、GIGT组到GDM组逐渐升高(P〈0.01);反映胰岛素分泌能力的IFI和空腹胰岛素在GDM和GIGT组均高于NGT组(P〈0.01)。(2)以各自的ISI均数将GDM和GIGT组进一步分组,高ISI的GDM和GIGT妇女,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均高于NGT组(P〈0.01),低ISI的GDM妇女,其胰岛素抵抗也高于NGT组,但胰岛素分泌能力与NG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ISI的GIGT妇女,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与NGT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糖代谢正常孕妇相比,孕晚期糖代谢异常妇女存在胰岛素抵抗增强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且GDM较GIGT具有更强的胰岛素抵抗。
【作 者】王倩 管小琴
【机 构】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重庆市400016
【刊 名】中国临床康复, 2006(36): 149-151
【关键词】脂肪肝 胰岛素抗药性 瘦素 综述文献
【文 摘】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机制上的作用、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之间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和PUBMED 05-11与氧应激、瘦素、脂联素、解偶联蛋白2、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文章,检索词&Leptin,Adiponectin,Uncoupling protein-2,insulin resistance,non―alcoholic fatty live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3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氧应激、瘦素、脂联素、解偶联蛋白2、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近20篇,无论观察对象为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入,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16篇文献按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互作用关系分类:其中1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胰岛素抵抗具相关性有关,3篇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有相互作用相关;1篇与胰岛素抵抗和氧应激有相互作用相关,3篇与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有相互作用相关,4篇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有相互作用相关,2篇与胰岛素抵抗和解偶联蛋白2有相互作用相关。资料综合:16篇文献共包括650例患者(或实验动物),从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氧应激反应和脂质过氧化、胰岛素抵抗与铁超载、胰岛素抵抗与瘦素、胰岛素抵抗与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与解偶联蛋白2等方面说明了胰岛素抵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的作用,同时,其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相互作用的发病因素也影响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是并存的,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互作用的发病因素也与影响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
【作 者】曾凤林(综述) 郑少雄(审校)
【机 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天津302110
【刊 名】医学综述, 2007(1): 32-34
【关键词】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糖尿病
【文 摘】胰岛素类似物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它们是通过DNA重组技术而产生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只有很小的差别。目前有三种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应用于餐后2h血糖较高的患者,并且可以注射后立即用餐,不必等待30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作为基础胰岛素应用,降低空腹血糖,可以替代胰岛素泵的基础量;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鱼精蛋白胰岛素类似物的混合制剂(25:75或30:70),它可同时发挥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鱼精蛋白胰岛素类似物的功能,每天需要2次注射,可以控制全天的血糖水平。因此,胰岛素类似物的开发利用,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作 者】李传静 管晓峰 徐文浩 赵涛
【机 构】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孝感432100
【刊 名】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11):
【关键词】胰岛素泵 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 疗效比较
【文 摘】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组各48例,其中酮症各8例;胰岛素泵组用甘舒霖R,以每日胰岛素总需量的50%为基础率(由泵持续24h输入皮下,可据具体情况将基础率分段)值,基础率在0.3―2.0u/h。剩余的50%一般按早餐前20%,午餐前15%,晚餐前15%由泵直接泵入皮下。胰岛素皮下注射组用甘舒霖R三餐前15min,甘舒霖N特充晚10点皮下注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胰岛素泵组在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至理想水平的控制天数、血酮体转阴时间和每日维持胰岛素量都较常规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疗效明显优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
【作 者】李晓玲 朱旅云 王秀慧 马利成 汤雅楠 单巍
【机 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82
【刊 名】医学临床研究, 2006(8):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药物疗法 胰岛素/治疗应用 注射,皮下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6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R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两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
【结果】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血糖达标的时间及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的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R组(P〈0.05),且无任何注射不适和不便。
【结论】在胰岛素泵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的较理想的选择。
【作 者】刘学梅 宋敏娟
【机 构】千佛山医院内分泌科,山东省济南市250014 山东省胸科医院
【刊 名】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9):
【关键词】胰岛素 过敏反应 胰岛素类似物
【文 摘】目的:总结胰岛素制剂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及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结果。结果:胰岛素过敏反应多数表现为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丘疹、红晕、瘙痒症状,而表现为全身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者很少。部分人胰岛素过敏患者测得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呈中至重度过敏。1例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治疗后过敏反应明显减轻。结论:胰岛素制剂过敏的局部反应远较全身反应多见;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阳性对诊断有一定价值,有过敏体质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时应使用人胰岛素;对人胰岛素仍发生过敏者可考虑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和Lispro。
【作 者】王世才
【机 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医院,743000
【刊 名】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11):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抗药 中医药疗法
【文 摘】胰岛素的抗药性是指在无酮症酸中毒和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条件下,每日胰岛素的用量超过100IU或200IU。糖尿病患者多次接受胰岛素注射约一个月后,其循环血中出现抗胰岛素抗体,从而使极少数的病人表现为胰岛素的抗药性。但是,由于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慢性并发症的增多,以及对糖尿病教育的逐渐普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在相对增多,因此,表现为胰岛素抗药性的患者并不鲜见于临床。对于胰岛素抗药性的治疗,现代医学多主张换用单组分的人胰岛素即可缓解,如若无效,可迅速加大胰岛素剂量,并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或使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虽然如此,但由于胰岛素的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尚不能普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又为糖尿病用药禁忌,因此,笔者应用中医辨证施治胰岛素的抗药性患者,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证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 者】张巧 胡颖 双倩
【机 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贵阳550004
【刊 名】临床荟萃, 2005(19):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心理性胰岛素抵抗 相关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 心理障碍 治疗理念 时间延迟
【文 摘】随着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及胰岛素剂型的不断更新,胰岛素治疗已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近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概念,认为无论医生或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都存在着心理障碍,导致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间延迟,这种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存在的心理障碍现象称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它会导致胰岛素治疗时间推迟或影响胰岛素强化治疗,最终影响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导致并发症的增加.本研究分别调查我院内科医护人员和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胰岛素应用问题的认知心理,分析产生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以寻求克服此心理现象的方法.
【作 者】郦文琴
【机 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刊 名】中国医药卫生, 2005(21): 38-38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泵 临床观察 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多次皮下注射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
【文 摘】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理想水平,是保护胰岛功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严格控制血糖的最好手段。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有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传统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两种。为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临床高血糖控制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我科将需要胰岛素治疗的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注射胰岛素40单位降血糖空腹是11
注射胰岛素40单位降血糖空腹是11
健康咨询描述:
原服二甲双胍早晩各一粒空腹血糖是11仃服二甲双胍改注射胰島素诺和灵30r40单位空腹血糖是11?:
想得到的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消化,呼吸,心内科,神经内科,泌尿科
帮助网友:46604称赞:2654
&&&&&&病情分析:&&&&&&加大胰岛素的用量,晚间加大4个单位&&&&&&指导意见:&&&&&&也可以结合吃点胰岛素曾敏剂,比格列酮,效果也可以
擅长: 内科疾病,糖尿病,甲亢,甲减,多囊卵巢
帮助网友:4157称赞:86
&&&&&&病情分析:&&&&&&诺和灵30R是怎么用的,早多少晚多少,有没有控制饮食&&&&&&指导意见:&&&&&&不管用什么治疗,首先要控制饮食,否则药效都会打折扣。如果自己不好控制血糖,建议住院一段时间
王医生医生会员
帮助网友:8443称赞:176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考虑与血糖有关,首先是饮食控制加运动锻炼,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这样是最安全的控制方法&&&&&&指导意见:&&&&&&如果不能控制到正常,可以服用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降糖药,但是建议到门诊先用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
&&&&&&以上是对“注射胰岛素40单位降血糖空腹是11”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19342称赞:131
&&&&&&病情分析:&&&&&&你描述的这种情况考虑属于高血糖的原因导致的。&&&&&&指导意见:&&&&&&建议你注射胰岛素之后进行复查看看,如果胰岛素治疗无效,可以使用其他降糖药物试试。
帮助网友:16196称赞:242
&&&&&&病情分析:&&&&&&您好!糖尿病的控制不是单纯靠药物的,还有运动、饮食控制。&&&&&&指导意见:&&&&&&因为您胰岛素注射量有点大了,空腹血糖还有11点多,控制不是很理想。一般餐后血糖高是饮食问题多一点,空腹血糖高是药物使用量不足,还有一种是胰岛素抵抗(简单讲就是对胰岛素不敏感)。目前建议您适当的加强运动,严格进食糖类,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58
参考价格:29
参考价格:69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
参考价格:¥195
扶正固本,益气活血,行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型冠心...
参考价格:¥29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糖尿病人用胰岛素降血糖,要注意什么呢?
糖尿病人用胰岛素降血糖,要注意什么呢?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糖尿病人用胰岛素来降血糖,为什么血糖老是不稳,忽高忽低的 怎么办呢?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药师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天津西里和医院,天津市大港区&&&全科
 血糖不稳是饮食,活动量没有严格定量。血糖是提供人体能力的主要物质 饮食是导致血糖增高的主要原因,吃一个馒头,和两个馒头的血糖肯定不一样,锻炼强度不一样,消耗的血糖也肯定不一样,所以注射的胰岛素是一定的,如果饮食量,活动量不一定,血糖肯定不稳。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消渴)(别名:消渴)  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老年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 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胰腺 全身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医院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胰岛素 不注射照样降血糖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糠尿病患者已愈4000万,其中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已经或者即将使用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包括Ⅰ型糖尿病病人,他们不打胰岛素就很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使用的人群
  口服降糖药无效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消瘦者,他们不打胰岛素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此外,有较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如糖尿病同时合并感染、肺结核、酮症酸、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以及内外妇急症、外伤、手术等;有较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如中期及中期以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较重的早期及临床肾病等,为了防治这些并发症的变化,避免双目失明或者尿毒症等悲剧的发生,也必须注射胰岛素。
  另外,糖尿病合并妊娠病人,一般主张在她们准备怀孕时就应开始注射胰岛素,使糖尿病获得最好的控制,平平安安地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打胰岛素的好处
  国外有人评价说:“一个国家Ⅱ型糖尿病病人打胰岛素的比例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糖尿病的治疗水平。”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胰岛素治疗确实能给患者带来很大好处,主要是能使患者的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使其糖、蛋白、脂肪、水、盐及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患者维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首先,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满意地控制,对胰岛细胞是最好的保护。其次,胰岛素治疗是一种对肝、肾、胃、肠影响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也就是说它的副作用最小。第三,随着口服降糖药价格的猛涨,胰岛素的治疗花费也相对较低。有些打胰岛素的患者告诉医师说,他们在打胰岛素前十分紧张、恐惧,实际打起来才感到打胰岛素也没那么可怕,反而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该打胰岛素的患者千万不要抵制,以免贻误病情。
  不用注射的胰岛素
  到目前为止,注射胰岛素仍是糖尿病病人最好的治疗方式之一,但胰岛素毕竟需要反复注射,一个人如果每天注射3次共注射30年,那就意味着要注射3万余次,这中间的烦琐、不便和疼痛是正常人不能体会的。所以,人们对不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制剂抱有很大的期望,国内外专家也投入很多时间和经费致力于这项工作,并已取得很大进展。如今,已经在研究上取得进展的非注射性胰岛素给药方式包括:
  1、胰岛素滴眼剂:将胰岛素制剂滴入眼内,通过结膜加以吸收,动物实验已获成功,目前正处在临床试用阶段。我国也将在临床上对这种胰岛素制剂加以研究和观察。这种胰岛素滴眼剂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眼睛是一个精密的器官,长期滴注胰岛素滴眼剂,会不会引起眼睛,特别是角膜的损伤,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研究。
  2、胰岛素滴鼻剂:通过鼻黏膜吸收而发挥作用,有一定疗效,但可能引起鼻黏膜水肿,造成鼻塞。长期使用还有引起鼻黏膜萎缩之虞。
  3、胰岛素喷雾剂:吸入呼吸道后经小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吸收,经动物实验证实,也有较好的疗效。使用时比较方便,将喷雾剂的喷头放在嘴中,在喷雾的同时深呼吸,将胰岛素吸入气管,由于小支气管和肺泡面积很大,其表面又没有破坏胰岛素的物质,所以此法方便实用,市面上已有此类产品。
  4、口服胰岛素制剂:这是最令人感兴趣的非注射法胰岛素给药方式。由于采用了包裹的方法来保护胰岛素制剂,口服胰岛素在胃及小肠内不被破坏,在大肠内分解、释放出来,通过肠黏膜进行吸收。此项研究正在动物实验中进一步完善。面临的一大困难是,如何让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与血糖变化同步。
  5、皮肤渗透法:将胰岛素制剂置于皮肤表面,借助于离子活性物质使胰岛素透入体内,此种方法也在研究之中。
  虽然目前非注射胰岛素给药方式还不够成熟,但它优点很多,患者所受痛苦很小,因而是很有前途的。非注射胰岛素给药方式在不久的将来终将代替胰岛素注射疗法。
(责任编辑:梅一多)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阿里、京东和1号店均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
科学用药指南
中外医药新闻
医药政策解读
安全用药知识
知名药企动态
连锁药店资讯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巨头饮料,其香醇的口…… []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来自重庆市疾控中心的数据显…… []
恋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人骚客中也自古有着恋足…… []
老年人只要掌握好的睡眠方法,定能健康又长寿…… []
MD安特森癌症中心是美国三大癌症医院之一,近几年…… []
只需要用手一量,就能知道每天吃多少可以减肥了。…… []
数据显示,北京市肥胖学生高血糖检出率高达66.6%。虽然高血糖却不一定是糖尿病,但家长必须及时查出引起孩子高血糖的原因是错误测量、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前期。若孩子属于糖尿病前期,血糖比普通孩子要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标准,家长要及时采取措施,把孩子从糖尿病的路上“拉回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射胰岛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