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得很,想知道。!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治疗用什么...

脂溢性脱发怎么治疗 远离“脂溢性脱发”从了解开始

最近发现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总是贴在脑门上,并且额角和头顶部位头发和之前比着已经稀少了很多,很影响美观。于是我就上医院去检查了一下,医生说我是得了脂溢性脱发,听说脂溢性脱发还是挺难治好的,我想知道脂溢性脱发能治好吗?脂溢性脱发怎么治疗?事实上,存在脂溢性脱发确实让人心烦,但是对于脂溢性脱发及早发现并积极的进行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大家不要太担心。

最近一项网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22―30岁脱发的青年男士中,有85%存在头发出油多、头皮痒、有大量头屑的现象,而这就是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俗称“谢顶”,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脱发,常伴有头屑、头皮油腻、瘙痒明显等症状,多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男性青壮年。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方法是很多的,要找对方法,及时的去治疗,并且要求做好日常保健,脂溢性脱发是可以恢复的。下面我们讲述脂溢性脱发怎么治疗?

1、正确的护发,避免洗头频繁。避免用碱性洗头液,洗头不要太频繁,洗头的水温温度要适,最好是四十度以下,可以适当的对头皮进行推拿,但是避免过大的刺激,避免烫染发等对头皮刺激的活动。头皮中的油脂一定要及时的清理,不然就会堵塞毛囊,对毛囊造成一定的伤害,严重的可导致毛囊坏死,引发脂溢性脱发的发生,所以,洗发要有规律。其次当头发处于湿润状态时,千万不能用力梳,因为这个时候头发比平时更加脆弱以免脱发情况加重。

2、饮食营养均衡,做好饮食禁忌。脂溢性脱发的患者应多食高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蛋类、瘦肉、鱼、豆制品、海产类、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油性分泌多者,应该多食一些组纤维食品与杂粮,平素常食山楂、草莓之类,对控制头发的油腻感颇多裨益。除此之外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多补充其他有利于头发生长的食物,比如像些富含碘和维生素B6族食物,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头发光泽、滋润。还应该注意不能吃的食物,否则也会加快掉发的速度。不要吃些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和猪油、等等,并且要少吃糖,不要喝浓茶,也不要吃辣椒和生蒜等等刺激性食物。

3、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精神压力。心情的好坏也是影响脂溢性脱发的原因之一。情绪抑郁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就会影响到内分泌,从而导致脱发。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尽量的保持心情舒畅并且防止精神刺激,这就是预防以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有效方法。

4、使用发飚组合套装。发飚组合套装对于解决脂溢性脱发有着显著的效果。每天将“发飚组合套装”涂抹脱发部位,并用手指轻轻按摩头皮,就能够抑制皮脂腺分泌过旺,控制皮脂腺油脂分泌接近正常值,轻松清除堵塞在毛囊部位的油脂、真菌及头螨形成物,改善头发生长环境,促进发根营养的吸收,进而控制脱发,促进生长,达到密发效果。

结束语:脂溢性脱发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很容易受到排斥的,所以如果出现了脂溢性脱发的现象,应及早进行治疗,并且注意日常的保健,解除思想负担,坚定治疗信心,保持思想开朗、劳逸结合,尽量做到保证睡眠,以有利于头发的生长,避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头,最好选用对头皮和头发无刺激的洗发剂。洗发和烫发不宜过勤,尽量的早日恢复健康,摆脱脂溢性脱发。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脂溢性脱发在中医中被称为“柱发癣”或“虫蛀脱发”由于湿热侵袭肌肤,使营养失调,腠理不固,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利致使毛根不固造成脱发。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单方验方久传不衰.单方验方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历代医家治病救人的临证精华.具有药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现提供茯苓治脂溢性脱发单方

处方与用法:茯苓1000克。研为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日10 克,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利水、降脂,治脂益性皮炎出现脱发、斑秃,伴食少、腹胀、小便不利、头目眩晕及沉弦等。 (钱进军)

大黄60克,细辛、辛夷、花椒各15克,研成粗末,用95%酒精600毫升浸泡1天后,弃渣取汁,药渣再用酒精100毫升浸泡半月后过滤,两次药液合并,加入冰片2克备用。用时先洗净头部油污,干后蘸上药液外搽,每日3次,直至痊愈。

大黄辛夷川椒治脂溢性脱发

方药:大黄60克,细辛15克,辛夷、川椒各15克

用法:研成粗末,用95%酒精600毫升浸泡一天,过滤,药渣再用酒精100毫升浸泡半月后过滤,两次药合并,加入冰片2克,备用。

先用清水洗净头部油污,干后蘸上药外搽,每日3次,连续使用。

杨牧祥治脂溢性脱发 补益肝肾加养血活血

脂溢性脱发,也称早秃,是一种以头发逐渐脱落为特征的难治性疾病,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一般先从额部两处的鬓角和顶处开始,头发失去光泽,稀疏脱落,严重者额上部和顶部的头发可完全脱光,发展为“秃顶”。患者可同时伴有头皮脂溢,头皮屑较多,头皮瘙痒等症状。

  病由肝肾亏虚与精亏血瘀

  中医学对脱发早有记载,《内经》称“毛拔”、“毛坠”,《难经》称“毛落”,并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肾气盛衰,气血充盈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丈夫五八,肾气衰,发落齿枯”。至汉代张仲景,认为脱发与精血亏虚有关,《金匮要略》记载“夫失精家目眩发落,脉极芤脉迟”。隋代的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指出:“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后人多持血热致脱的观点,如金代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年少发白早落,此血热太过也”。至清代,也有医家提出血瘀致脱的观点,清代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记载:“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

  杨牧祥认为,本病多因七情不遂,思虑过度、暗耗心血;或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瘀阻毛窍;或久病失养,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上蒸巅顶,侵蚀发根所致等,但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血瘀阻滞为主要病机。

  治以补益肝肾加养血活血

  根据中医学“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等相关理论,杨牧祥强调补益肝肾,充盈精血为生发之根本,故以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为主要治法。自拟“生发饮”。

  方药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黄精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等药组成,其中熟地黄滋阴补血,当归补血活血,白芍敛阴养血,川芎理气活血,枸杞子、菟丝子、黄精、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补肾填精养血,全方共奏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养血生发之功效。

  临证时,根据年龄、体质差异及不同证候表现,随症加减。若血虚生风,伴见头皮瘙痒者,酌加天麻10克,羌活10克;若湿热内蕴,循经上蒸,伴见头油显著,头皮屑较多者,酌加白鲜皮15克,黄柏10克;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伴见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者,酌加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伴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者,酌加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炒薏苡仁15克;若肝阴亏虚,伴见胁肋隐痛,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者,酌加川楝子10克,黄连10克,银柴胡10克;若阴虚阳亢,风火上扰者,伴见头晕耳鸣,面部烘热,视物不清者,酌加菊花10克,桑叶15克,决明子15克,五味子10克;若瘀血阻滞,气血不畅,伴见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者,酌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若气血亏虚,无力上达,伴见发质干枯,气短乏力,舌淡脉弱者,重用当归30克,酌加太子参15克,炙黄芪15克。

  张某,男,28岁,已婚,石家庄市人,公司职员,2008年6月26日初诊。主诉脱发半年。半年前渐见脱发,以前额和头顶为甚,毛发干枯,头皮屑较多,伴面色少华,视物模糊,神疲乏力,爪甲不荣,项背疼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暗,少苔,脉细。

  西医诊断:脂溢性脱发。中医诊断:脱发,证属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气血瘀滞。治法:滋补肝肾精血,养血活血生发。以自拟生发饮加减。

  方药: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赤白芍各15克,川芎1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黄精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天麻10克,羌活10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合欢花1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30克。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饭后两小时温服。嘱患者调畅情志,忌辛辣油腻食品。

}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用保止法治疗脂溢性脱发效果怎么样,副作用大吗,还用不用配合其他的药物治疗(男,23岁)

效果很好!极个别会影响性功能,但停药后会恢复!配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早晚各一次外涂效果更好

口服半年到一年长好头发就可以停用口服的,应用外涂的巩固治疗

也就是保止法用到头发长好后可以停用,不过米诺要一直用对吧

如果只用保止法,不用米诺的话。是不是就可以省去以后需要一直用的问题了?

那用保止法的同时吃养血生发胶囊的话效果怎么样

哦哦,也就是用保止法效果最好。而且等头发恢复后就可以停用,所有的副作用也就都没有了。以后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可以这么理解吗



该条问诊记录已由春雨医生整理点击查看总结

用保止法治疗脂溢性脱发效果怎么样,副作用大吗,还用不用配合其他的药物治疗(男,23岁)

效果很好!极个别会影响性功能,但停药后会恢复!配合外用米诺地尔酊早晚各一次外涂效果更好,口服半年到一年长好头发就可以停用口服的,应用外涂的巩固治疗,保法止为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溢性脱发的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