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发症有哪些?什么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_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_糖尿病_养生之道网
///文章列表
养生之道网春节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春节习俗、春节吃什么、春节饮食养生、春节饮食禁忌等与春节有关的饮食养生文化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春节有关的饮食养生文化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春节养生专题。...  糖尿病~!我希望了解更多~!
楼主发言:10次 发图:0张 | 更多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自己吓自己。  注意饮食就好了
  @君小妞 1楼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自己吓自己。  注意饮食就好了  -----------------------------  糖尿病听说很严重,是富贵病,不能干活,怕累,吃的喝的都要纯天然的,如果没保养好,就会出现并发症,肾病什么的,透析化疗好贵。如果眼睛失明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脚坏死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且皮肤会有菌侵蚀老有股有臭。。  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出现症状了一般多久会去世??很想很想知道身边真实的案例~~~~!!!!!!
  只要你忌口死不了,我公公五十得了糖尿病,现在70多了,他吃药控制的很好,水果一点不能吃,多吃蔬菜,喝豆浆,  
  我妈也糖尿病T^T我也好害怕  
  糖尿病吃的东西尽量少盐少糖。  多运动。。干活谁说不能干的。  你那些都是假话。  没那么严重的事情。  控制吃药。不行就打胰岛素就可以了。。死不了
  我外公就是得糖尿病死的。查的时候比较晚了。再说年纪大看他想吃我妈不忍心就给他吃。然后就并发症死了。  这个会遗传。很不幸我妈被遗传了。四十岁就查出来有。一直控制着血糖什么事都没有现在。。我更不行现在怀孕了遗传了我妈的糖尿病。不知道是不是累的还是并发症从查出来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心脏开始出现问题。我奶奶就是心脏病去的。。不知道我会不会那么倒霉都遗传了  
  @君小妞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自己吓自己。  注意饮食就好了  -----------------------------  @无尽时空2010 2楼
17:34:00  糖尿病听说很严重,是富贵病,不能干活,怕累,吃的喝的都要纯天然的,如果没保养好,就会出现并发症,肾病什么的,透析化疗好贵。如果眼睛失明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脚坏死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且皮肤会有菌侵蚀老有股有臭。。  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出现症状了一般多久会去世??很想很想知道身边真实的案例~~~~!!!!!!  -----------------------------  我姥姥50出头确诊糖尿病 88岁去世 中间没啥大不了的
  回复第2楼(作者:@无尽时空2010 于
17:34)  @君小妞 1楼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  ==========  是真的,这些并发症一旦出现治疗不当是会致命的,但是糖尿病只是个诱因!  我爷爷就是因为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失明了,但是其他身体还很好,88岁的他一餐饭都能吃两大碗,因为他的糖尿病是我一直帮他控制的,每天都测量打针,绝对不让他的血糖超出正常范围太多!  所以糖尿病只要控制得好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对了,糖尿病最好不要吃米类淀粉类的!  
  @九百同学 6楼
19:36:00  我外公就是得糖尿病死的。查的时候比较晚了。再说年纪大看他想吃我妈不忍心就给他吃。然后就并发症死了。  这个会遗传。很不幸我妈被遗传了。四十岁就查出来有。一直控制着血糖什么事都没有现在。。我更不行现在怀孕了遗传了我妈的糖尿病。不知道是不是累的还是并发症从查出来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心脏开始出现问题。我奶奶就是心脏病去的。。不知道我会不会那么倒霉都遗传了  -----------------------------  你那是孕期糖尿病应该和遗传的不一样吧。祝你早日康复~!
  @默忘微微 8楼
00:47:00  回复第2楼(作者:
@无尽时空2010
17:34)  @君小妞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  ==========  是真的,这些并发症一旦出现治疗不当是会致命的,但是糖尿病只是个诱因!  我爷爷就是因为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失明了,但是其他身体还很好,88岁的他一餐饭都能吃两大碗,因为他的糖尿病是我一直帮他控制的,每天都测......  -----------------------------  请问你爷爷的失明是多少岁开始的?38年间,除了白内障,没有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吗?88岁一餐吃两大碗,不用控制饮食的饭量吗?他从多少岁开始打针?  你真是个好孙辈,你爷爷有你是福气。
  为什么我婆婆不忌口,米饭苹果什么的都吃,平时看不出她有什么避讳,跟正常人一样,除了每天吃药。。  
  @君小妞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自己吓自己。  注意饮食就好了  -----------------------------  @无尽时空2010
17:34:00  糖尿病听说很严重,是富贵病,不能干活,怕累,吃的喝的都要纯天然的,如果没保养好,就会出现并发症,肾病什么的,透析化疗好贵。如果眼睛失明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脚坏死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且皮肤会有菌侵蚀老有股有臭。。  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出现症状了一般多久会去世??很想很想知道身边真实的案例~~~~!!!!!!  -----------------------------  @梧桐树05 7楼
19:43:00  我姥姥50出头确诊糖尿病 88岁去世 中间没啥大不了的  -----------------------------  你姥姥已经控制的很好了,我听说糖尿病10年,一般都会有并发症出现。她平时怕累吗?她的饮食控制的好吗?
  @玫卉 12楼
09:03:00  为什么我婆婆不忌口,米饭苹果什么的都吃,平时看不出她有什么避讳,跟正常人一样,除了每天吃药。。  ---------------------------  这样应该很危险。并发症不是突然出现的,是日积月累血管粥样硬化了的时候,全身会出现大量问题。
  @可以前的 3楼
17:34:00  只要你忌口死不了,我公公五十得了糖尿病,现在70多了,他吃药控制的很好,水果一点不能吃,多吃蔬菜,喝豆浆,  -----------------------------  你好。他目前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吗?眼睛有问题没有?其他身体部分有问题没有?
  糖尿病
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足
眼睛看不清东西。真没听说谁因为这个去世了。不过听过一人因为。。。。脚气。
真爱生命 有病赶紧治吧  
  @君小妞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自己吓自己。  注意饮食就好了  -----------------------------  @无尽时空2010
17:34:00  糖尿病听说很严重,是富贵病,不能干活,怕累,吃的喝的都要纯天然的,如果没保养好,就会出现并发症,肾病什么的,透析化疗好贵。如果眼睛失明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脚坏死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且皮肤会有菌侵蚀老有股有臭。。  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出现症状了一般多久会去世??很想很想知道身边真实的案例~~~~!!!!!!  -----------------------------  @梧桐树05
19:43:00  我姥姥50出头确诊糖尿病 88岁去世 中间没啥大不了的  -----------------------------  @无尽时空2010 13楼
09:24:00  你姥姥已经控制的很好了,我听说糖尿病10年,一般都会有并发症出现。她平时怕累吗?她的饮食控制的好吗?  -----------------------------  不用自己吓唬自己 所谓并发症是有的
但都不会危及生命啊
她一直吃药
饮食早期控制 到了80岁以后也不刻意控制啦 但肯定不能吃太甜的 我的意思是馒头菜啊正常吃 最后去世也不是因为糖尿病 所以不用太担心的 后期她一直打胰岛素
  @君小妞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自己吓自己。  注意饮食就好了  -----------------------------  @无尽时空2010 2楼
17:34:00  糖尿病听说很严重,是富贵病,不能干活,怕累,吃的喝的都要纯天然的,如果没保养好,就会出现并发症,肾病什么的,透析化疗好贵。如果眼睛失明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脚坏死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且皮肤会有菌侵蚀老有股有臭。。  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出现症状了一般多久会去世??很想很想知道身边真实的案例~~~~!!!!!!  -----------------------------  楼主您好!焦虑,是健康的大敌!  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比较麻烦。平时注意控制就没有什么了。  张学良30多岁、宋美龄也是年轻时候就有糖尿病的,他们都是有名的百岁老人,也没有什么并发症。  1、适量控制饮食;2、适量运动;3、保持良好心态,心情愉快;4、生活注意规律。并发症就会来的比较慢。  你说说:人到了70、80岁,谁没有一点什么毛病?就是有点什么不也很正常吗?我有一位同事,今年60多岁了,已经有近30年的糖尿病史了,现在基本正常,偶尔见他服点什么药片。他心态很好,常常说,我现在就是来一点什么并发症,到死也还得10年20年的,比起老崔(54岁已经病故,心脏病)、老刘(肺癌,56岁,死亡),我还是很幸运的。他说,从现在起,俺是活一年,赚一年……,哈哈!我看他现在的状况,10内不会有什么问题,还参加了老年骑友队,有时候还跟我们去爬山呢。那一次队长不带他去,他开玩笑说:我签协议:死了不要任何人负责。……  祝福你的朋友心情愉快!天天开心!
  @君小妞
17:18:00  糖尿病死不了人的。  你见过几个死。自己吓自己。  注意饮食就好了  -----------------------------  @无尽时空2010
17:34:00  糖尿病听说很严重,是富贵病,不能干活,怕累,吃的喝的都要纯天然的,如果没保养好,就会出现并发症,肾病什么的,透析化疗好贵。如果眼睛失明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脚坏死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而且皮肤会有菌侵蚀老有股有臭。。  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出现症状了一般多久会去世??很想很想知道身边真实的案例~~~~!!!!!!  -----------------------------  @梧桐树05
19:43:00  我姥姥50出头确诊糖尿病 88岁去世 中间没啥大不了的  -----------------------------  @无尽时空2010 13楼
09:24:00  你姥姥已经控制的很好了,我听说糖尿病10年,一般都会有并发症出现。她平时怕累吗?她的饮食控制的好吗?  -----------------------------  我儿子的奶奶,73岁死的。肾病(尿毒症)。根据医生推测:很可能50岁时候,就有了糖尿病,(记得那时候,她经常喊口渴)当时全家人什么也不知道,她还喜欢甜食,儿子们经常给她买来甜点心吃,几乎天天不断的。一直到发病前一年半,才知道,才开始忌糖啊、透析啊什么的。  你想想:她如果有一些保健意识,会怎么样?而我们现在的人呢?不要自己下自己了!
  我姥爷70岁查出糖尿病,今年94岁,平时比较注意饮食,但是喜欢吃肉  得了任何病都积极治疗,心态好点就好了。
  回复第11楼(作者:@无尽时空2010 于
08:45)  @默忘微微 8楼
00:47:00  回复第2楼(作者:
@无尽时……  ==========  我爷爷糖尿病10年了,白内障5年了,失明3年了,他每餐吃两碗饭基本都是燕麦小麦蔬菜瓜类的,很少有米的,我奶奶也是变着法子煮不同的食物给他吃,但是糖类和淀粉类我们是严禁的!  
  回复第11楼(作者:@无尽时空2010 于
08:45)  @默忘微微 8楼
00:47:00  回复第2楼(作者:
@无尽时……  ==========你看错了,我爷爷不是50岁得的糖尿病,你说得38年那个是另一楼!  
  @默忘微微 21楼
15:19:00  回复第11楼(作者:
@无尽时空2010
08:45)  @默忘微微
00:47:00  回复第2楼(作者:
……  ==========  我爷爷糖尿病10年了,白内障5年了,失明3年了,他每餐吃两碗饭基本都是燕麦小麦蔬菜瓜类的,很少有米的,我奶奶也是变着法子煮不同的食物给他吃,但是糖类和淀粉类我们是严禁的!  -----------------------------谢谢大家提供的数据资料,在别的地方很难一下找到怎么多病例,我现在算是有一点点了解了。。谢谢
  @欢欢老爷 20楼
14:59:00  我姥爷70岁查出糖尿病,今年94岁,平时比较注意饮食,但是喜欢吃肉  得了任何病都积极治疗,心态好点就好了。  -----------------------------  谢谢,你的数据对我很重要,我以前以为糖尿病10年左右就不行了。
  回复第24楼(作者:@无尽时空2010 于
17:04)  @欢欢老爷 20楼
14:59:00  我姥爷70岁查出糖尿病,今年94……  ==========  饮食控制好是没问题的,刚查出来吃药就可以了,除非是很严重才要天天打胰岛素!不然是不用怕的,平常心对待,乐观就好啦,定时检查就可以了!  
  没那么可怕。我公公我妈都有。  我妈是严格控制饮食,  三十年都控制的很好。  前几天住院检查,血糖尿糖都正常。  我公公也得了十来年了,  他比较严重,发现后一直打胰岛素,  加上控制饮食,控制的也很好。
  忘了说,我三姐的小叔子就是糖尿病。  整天胡吃海塞,最近听说很不好了。
  @红尘空梦 28楼
21:09:00  忘了说,我三姐的小叔子就是糖尿病。  整天胡吃海塞,最近听说很不好了。  -----------------------------  老天爷要是想让一个人吃不到人间美食,那就让他得糖尿病。。
  该忌口忌口,该吃药打胰岛素就吃就打,加强锻炼,血糖控制好了,就和正常人一样,活到八九十岁也没问题;不当回事,不忌口不吃药不锻炼,那几年就完蛋。这个病不可怕,看你怎么做了
  我姨是 后期并发症很严重 变成肾病还有好多其他的 她大概五年吧走了  
  回复楼主,@无尽时空2010  糖尿病~!我希望了解更多~!  -----------------------------  我外婆80年代初得的,还有直肠癌。08年糖尿病并发症去世  
  老公的爸,68岁确诊是糖尿病、高血压,现在84岁,活的很精神,不过每天都吃药。
  唉  烦死了  最近体检报告一出现  家里人都开始担心了
  好烦,我妈得了脑血管病才查出来有糖尿病,现在什么并发症都出现了,都不知怎么办好,好怕她活不了多久
09:03:00  为什么我婆婆不忌口,米饭苹果什么的都吃,平时看不出她有什么避讳,跟正常人一样,除了每天吃药。。  ---------------------------  @无尽时空2010 14楼
09:26:00  这样应该很危险。并发症不是突然出现的,是日积月累血管粥样硬化了的时候,全身会出现大量问题。  -----------------------------  我家亲戚40多岁发现的,吃药,忌口,现在70多岁了,除了老年病没有并发症。我爸爸,40多岁也是查出来了,不忌口糖水果蛋糕,酒什么都吃,吃药,现在60多岁,木有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的体内糖代谢紊乱,使血糖升高的慢性进行  
  现代研究表明,胰岛素不足的原因主要是β细胞机能发生障碍,或β细胞被  
  血糖控制的好就出现不了并发症,死不了人,只是慢性病又不是绝症,我是学药的,目前在一个全球最大的治疗糖尿病的医药公司  
  武汉的彭统涛或许能帮到你,还有,相信中国传统文化!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无病高枕无忧,有病心急如焚。这是很多患者的心态,尤其是作为慢性病的糖尿病,很多人都不会对它投以太多关注的目光,即使在患病后,也不着急控制,因为糖尿病的伤害并不会那么快到来。然而,当并发症来到,很多患者就会感叹:这病来得真快,发展得更快,随后还会陆续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感觉。
  足病:十年平安无事,一朝病来山倒
  刘大妈是个勤快人,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勤快”的品质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
  十年前,刘大妈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出糖尿病,由于治疗及时,血糖很快恢复平稳。随后,刘大妈就自行停了药。这一停就是十年。前不久,刘大妈脚底长了老茧,她尝试着把老茧抠下来,但没有成功,随后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没过多久,她发现脚底出现了脓肿,再过一段时间,脚底溃烂,2个月后她赶到了医院,医院只能以截去脚掌前半部分来保住她的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璐璐:糖尿病足是治疗费用很高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糖尿病足发病的基本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而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
  事实上,刘大妈的10年病程中,看起来是平安无事,其实早就应该出现了问题,只是她一直没有察觉到,也没有注意血糖监测。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糖尿病不需要吃药,不需要控制饮食,照样能活得很好,但只要这个看似平安的日子一过,一旦遭遇上并发症如糖尿病足,余下的日子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在诊断之初就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并每日检查足部,一旦发现有老茧(胼胝)、鸡眼、溃烂等异常现象,就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眼病:2年就出现视网膜病变?
  坐在医生面前,尽管把眼睛瞪得很大,但王大爷依然无法看清医生所坐的方向,直到医生开口说话,他才循着声音,将位置调了调,说起了自己的病情。
  他今年50岁,被确诊为糖尿病才2年多。虽然从一开始,医生就跟他讲了糖尿病的危害和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但他常常想:糖尿病是一个慢病,并不会一下子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更何况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岂是说改就能改的?即便是在一年前体检后,医生说他血糖太高有危险时,他还很不服气:“危险?我怎么没有任何感觉呢?”所以,他依然我行我素。即使在视力下降时,他还保持每天烟酒不离手。一直拖到如今,他终于“有感觉”了,但病情已经无法控制,医生不得不对他采取了手术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璐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过长、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在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8%有严重视力丧失。一般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时间是7~10年。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被诊断出糖尿病之前其实已经出现高血糖或者已经是糖尿病患者,而高血糖会直接对眼睛造成损害,因此王大爷虽然被诊断出糖尿病才2年,但他出现高血糖或许已经很长时间了,只是一直没发现而已。
  因此,为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必须控制好血糖,并从确诊之日起,每年由具有眼科专业水准人员做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及视力评估。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则应增加检查频率并积极治疗。
  ED:5年病程让男人成为“难人”!
  金先生,46岁,看上去有气无力、无精打采的样子,初见者都以为他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攀谈之后,才了解他患糖尿病5年了,患ED一年有余,他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了。据他介绍:患病之初性功能基本正常,不过他也听说了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就有性功能障碍,所以他未雨绸缪先后服用了六味地黄丸、男宝、三肾丸等药物,但凡听说有这方面功能的药物,他基本都试过,也去个体诊所买过许多“壮阳药”服用。但近两年来,他仍然感觉性功能有所减退,勉强才能完成“任务”。可是近半年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阴茎无法勃起,已经完全没有夫妻生活了。金某最后的检查结果是空腹血糖15.7mmI/L,并合并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冠心病、肾病(尿蛋白++)等,医生的结论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已经伴发多种并发症,要恢复性功能已经很难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庄晓明:许多男性病友认为,患了ED就不再是真正的男人了,因此,他们像躲避瘟疫一样拒绝它,想方设法避免它。他们吃各种来路不明的所谓补药、壮阳药,由此使得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治疗ED的保健品卖得如火如荼,但服用后效果如何呢?临床观察发现,服用了“补肾壮阳”保健品的糖尿病ED患者,其有效率不足20%。就此告诫“糖友”:盲目滥补,不但起不到“壮阳”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越补越“虚”,可谓是雪上加霜。
  糖尿病性ED和糖尿病肾病一样,大多是由于神经、微小血管病变导致,而心脑血管病变则主要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最后的发病,和心理和社会因素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等关系密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中期会出现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和贫血等症状;尿毒症是发展终点。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比较一致,如休息时心动过速、常伴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昏厥,甚至休克等。
  本文为糖尿病之友原创,想要学习更多糖尿病知识,请关注糖尿病之友公众号:tnbzy2013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第一本获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血糖控制好了,为何还出现并发症?
核心提示:  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很严格,HbAlc也不高,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这与经常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性太大不无关系。
  张老师年逾六旬,5年前刚从学校退休不久就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没少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自己在生活上很注意,坚持用药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mmol/L以下。最近张老师到医院检查身体,却被医生告知惠有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本人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类似张老师这种情况并非罕见,但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分析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
  1.以血糖控制为中心,忽视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脑及下肢血管)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仅仅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及体重,而且要控制达标。张老师的情况不能排除这方面的问题。
  2.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开始
  早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损害及空腹血糖异常阶段),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经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因此,目前强调:在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应当积极干预,这不仅是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也大有裨益。
  3.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
  张老师的空腹血糖虽然控制尚可,但不表明他的餐后血糖也控制得好。目前认为,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全天乃至一段时期的总体血糖水平(临床常用HbAlc来表示)影响更大,与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关系更密切,因而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也就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病情监测时,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及HbAlc。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
  c升高,说明患者的总体血糖水平控制并不理想,很可能存在餐后高血糖。此时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对餐后高血糖的控制,以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严格控制血糖,并发症只是显著减少但不等于没有
  多项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等病变)减少大约2/3,此外,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显著减少”不等于“完全没有”。不过,也切不可因为不能百分之百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就放松了对血糖的严格控制,毕竟严格控制血糖的成效还是相当显著的。
  5.波动性高血糖比稳定性高血糖的危害更甚
  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很严格,HbAlc也不高,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这与经常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性太大不无关系。
  张老师的情况可能与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总之,只有早期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血黏、肥胖等),减少血糖波动,才能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实习编辑:陈静梅)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我国从1991年起,配合国际糖尿病联盟,在每年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前后,以共同的年度主题,从事大规模的宣导活动。2009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与以往“世界糖尿病日”每年一个新主题不同的是,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世界糖尿病日”一直沿用这一主题,以强化人们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12)的前身为益阳……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多项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病变等)减少大约2/3,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显著减少并不等于完全没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