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人生很奇妙,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一定会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不一…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来正月来之后打算立马交辞职报告的。在交前一天晚上组织部找我,把我借调到组织部上班。当时所有人都羡慕我,说在组织部好解决职称。自己一直觉得人生需要多点阅历,所以就头昏打算干一段时间,体验下人事工作,今天是来的第二天。。。
果然,有些内向的我,却是更不适合了。我现在辞职会不会既得罪检察院也得罪组织部????
另外,内向做律师还是做法务好,还是都不适合?我是政法干警,所以违约金有6万要给单位,我只有1万。。。。。。。27岁。。。求解脱。。。
width:100%">
人生岂能尽如人意。想呆一段时间看看。也许你自己预设了在组织部不会好过,才会产生这种心理。呆段时间看看再做决定
width:100%">
诗意的栖息
& & 刚刚还在组织部办公室上班&&接到一福建的朋友要离婚的咨询电话&&说是老公带着孩子到国外躲起来了&&已经快一年了(之前她也给我说过,但是这次是急切要马上离婚,好像有了新男朋友)问我怎么操作。。。。。。我一时就兴奋起来了。。。看来我还是对法律有炙热的感情。。
width:100%">
不要轻易辞职
width:100%">
看看再辞吧
width:100%">
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公检法据说最难升级了!你以迈入一个新台阶。貌似政法干警不允许调动吧
width:100%">
我30岁,高校教师,职称讲师。之前想过做兼职律师,又觉得可能会两边都做不好。去年毅然辞职,现在所里实习,感觉很好。
width:100%">
我也是政法干警,27岁,不想干了
width:100%">
width:100%">
楼主这情况,要辞职
有一定勇气
表示不怂恿,
width:100%">
为什么在中国医生门槛比律师高,而收入远不及律师?
手机查司考成绩的各种姿势
执行过程中优先受偿的问题(江苏),求助!
内向的人千万不要做律师,不然你会输得一败涂地!
关于&财税律师&观点之商榷
请了解的朋友透露一点阅卷情况吧
基层法院执行局的工作前景如何,过了司考
为什么我还没有收到改分短信和邮件???真
【2018持续更新帖】2018年瑞达法考全部课程打包【保存下来、陆续
我儿子说想做律师,我差点打断他的狗腿!
前三卷估分200分是绝对过不了的
宋光明和韩心怡老师怎么样呐
关于实习的困惑
你们为什么不去抱怨国考不公?
Copyright &摘要: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而毕加索和梵高,王尔德和塞尚都说过,如果你在你的家乡很孤独,那么到巴黎去吧,那里是孤独者的群居地。
大家好,我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芳华,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书是《更好的人生》。巴黎一向是艺术家和文学家最喜欢描述的地方,海明威就曾经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此后一生无论你去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而毕加索和梵高,王尔德和塞尚都说过,如果你在你的家乡很孤独,那么到巴黎去吧,那里是孤独者的群居地。《更好的人生》这本小说中,安娜以新颖独创的故事情节,将人生的偶然与巧合、荒谬与美妙描写得细腻动人,文字优美典雅,并穿插哲理性深思,故事结构巧妙,有着法国式的美好与绝望,甚至带有一点点浪漫的神经质。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正如书中马蒂尔德自己说的那样“你们可以时不时的快进,你们不会错过什么……”故事的节奏不是那么紧张快速,如电影画外音一般的主人公自述,给我们一个机会走进那个局促的小镇青年的内心,看看他的慌张与期待,就好像我们熟悉的自己的年轻故事。
这是凯旋门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每次我总是坐在同一个位置上—咖啡馆深处的位置,就在吧台的左后方。不看书,不换位置,不打电话,我在等某个人。
我在等某个永远不会来的人,无聊的时候就看着夜幕降临,星移&斗转。
最末的一批酒客,最末的推杯换盏,最末的老掉牙的玩笑,差不多一小时里人潮逐渐平静,巴黎最后伸了个懒腰:出租车轰鸣着驶过,高个子的姑娘们进入视线,店老板调暗光线,服务生看起来忽然年轻了好几岁。他们在每张桌子上摆上一截小蜡烛—假的蜡烛—烛光摇曳,但烛油从不会滴落,然后小心翼翼地暗示我:要不再要点喝的,要不就把位子让出来。
我又要了杯喝的。
算上之前的两次,这是我第七次在这里狂饮烂醉,直至天色微明。我不会弄错次数,每次都有账单为证。开始的时候,是出于习惯也好,出于收集癖也罢,我应该是想把它们留作纪念,但是到了今天呢?
今天,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会这样做,只是想让自己伸手进大衣口袋的时候,不至于一无所获罢了。
要是这些小纸片都在的话,那么就是说……可,就是说什么呢?
什么都不能说明。
除了在无名士兵墓旁,生活显得那么珍贵。
一个年轻男人陪我走回他家。靠在他怀里,我很快活,但等到躺在他家床上的时候,我的心情却变了。猫笼、他家羽绒被上的图案、宜家床头贴着《搏击俱乐部》的电影海报,我……我做不到。
我的酒量要比自己以为的好太多。
这种事第一次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就等临门一脚的时候,我却清醒过来退缩了,这让我觉得非常懊恼。本来我该是多喜欢这样的。是的,本来我很喜欢这样做的。我喜欢这样。而且,更糟糕的是,布拉德·皮特和爱德华·诺顿还在那里拿着蜡烛。然而不管怎么说,我的身体反应出卖了我。
怎么会这样?
我的身体。
如此驯服的身体……
直到今晚以前,我还不愿意承认,但是今天晚上,就在一人孤独地走了那么远之后,在空虚、乌有和若有所失—持续的若有所失之后,我却不得不低头屈服:就是他。
就是他,这个挖人墙脚的寄生虫,出现在丑陋的被单之下的人,就是他。
我背靠着墙,一丝不挂,失望至极。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耳边响起一个想要安慰我的声音,声调懒洋洋的:“唉……你还是可以待在这里的,嗯……”如果那时我手里有枪,一定会让他脑袋开花的。&就冲着这句“还是可以”,就冲着这种轻蔑的语调,就冲着这份施舍给没有便宜可占的傻姑娘的恩惠。
玛蒂尔德今年24岁,她中断了学业,放弃了工作,生活陷入一团泥潭,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却找不到人倾诉心声。直到有一天,她把钱包丢在了咖啡馆里,从此结识了一个人,这个人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她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
扬是个研究生,今年26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却找不到工作,他一直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更好的人生,却不知道机会何时才会来。有时,他甚至想从塞纳河跳下去。直到有一天,经历与楼上邻居的一次邂逅,他决定要改变现在的人生。
安娜·戈华达:出生于巴黎,法国百万级畅销书女作家,出版作品不多,却连续15年蝉联畅销榜,堪称法国文坛传奇,作品热销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千万册。《更好的人生》是安娜的最新作品,在法国出版后大受欢迎,半年售出70万册,被法国评论界称为“比《刺猬的优雅》更迷人的巴黎小说”。
让天下没有被埋没的好书,欢迎关注微信号ID:dushenme_app!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 &&&
作者简介 ? ? ? ? ? ?
  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是印度的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已经译成47国语言出版。 目录 ??????
推荐序 胡因梦教育的意义自由的问题自由与爱倾听之道富有创造力的不满? ? ? ? ? ?
推荐序 胡因梦教育的意义自由的问题自由与爱倾听之道富有创造力的不满圆融的人生野心有条理的思惟开放的心灵内心的美服从和反叛天真的信心平等与自由自我规范合作与分享心念的更新生命的河流专注的心知识与传统宗教情怀就是对万事万物敏感学习的目的纯然的爱独处的必要生命的活力不费力的生活心智并不是一切寻找上帝? ? ? ? ? ? 书评: 19:25:17   来自: 西风独自凉 (以恬养智,以重持轻)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从小便被耳提面命道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我们也理所当然得热爱着,没有任何理由,仅仅因为这是家长、老师、领导们所说的。但事实上,我们从小到大内心深处往往是存在着抗拒,我们多是热爱更好玩的游戏,热爱更长的暑假,热爱更有趣的漫画,这些却有理由,仅仅因为这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热爱什么并不需要任何权威的教导,只需要自己亲自去发现。       绝妙讽刺的是,一方面,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没有教会我们怎样去思考自己应该热爱什么。它既没有培养我们的兴趣,也没有树立我们的精神,学习完全变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一旦达到目的,我们就会把手段忘记。另一方面,物欲横流的社会却诱导着我们“应该“去热爱什么。关键不在于社会的评价标准如何,而在于我们已经接受了这种标准,愿意对于权力、地位、财富的一味热衷。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这只是表象,根源在于内心的空虚必须要以外面的评价、物质的充足来弥补。热爱不应当成为一种达到所谓的成功以显示自己有面子的工具。一旦对某件事情热爱,是不会计较成败的,因为过程就是最大的享受。       现实中,被教育麻木和被社会强迫了的我们,早已没了小时候对外界事物的热爱和好奇。理想早已被社会冲得支离破碎,大多数人仅仅是热爱一份稳定的工作,热爱一套房子,热爱一个美满的家庭。这并没有错,但是除开这些基本的诉求外,有多少人去思考过什么才是自己内心的热爱?又有多少人坚守住自己曾经的热爱?热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不同的热爱赋予了自己不同的人生意义。因此,必须亲自去发现什么才是自己最热爱的事情,而不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选择职业;必须能够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即使它带来的是痛苦、折磨、丧失金钱及其它。       诚如作者所说,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没有任何矛盾,不必在自己所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之间交战。只有这样,自己的内心才会富足,生活才会充满着极大的喜悦,才会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20:31:39   来自: 弗择 (一枝草,一滴露。)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还是写上几句吧。   虽然许多人都觉得这本书很好,自然是有各自的理由。只是我似乎有些排斥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   形式如《论语》式的一问一答。   只是总觉得小了。没有宏大的气象,不似《坛经》的行云流水。也没有《找回你的生命礼物》那样清新。   可能是译者对此中的不甚了解,使得整本书更像是在玩一种文字游戏,而非觉悟。也可能是克的教育中有印度的佛学,和西方的天主基督,独独少了东方的。   于是少了一份空明。   这是东方所独有的,而未有这无中,才能生出一切来。      我不知道要再多说什么,也并无太多的批评,只是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轨迹,不可强求。自然,每一个人也都会有每一个人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经验这个世界,所以才会有排斥和吸引。   仅此寥寥数语算是一个记录。         弗择?北窗夜读
21:33:51 意志坚强的衣  留爪
22:33:23 弗择  额。。呵呵 00:20:30   来自: ?????闹闹????? (我的人生就像打蛋器。。。)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看了之后心脏受不了啊!!
00:29:52 无小声  这么说来 你心脏已经炸了? 21:59:47   来自: myototis (喵了个咪滴!)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回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极端恶劣,统治者昏庸,人民生活困苦,甚至是民不聊生.当时的人们能做什么?没有吃,没有穿,每天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劳作,因为这是活下去唯一的希望.人总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才具有最强烈的求生意识,生活里没有了希望,连最基本的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的时候,你能希冀的东西,是什么?   在广泛流行的背后,并不单是统治者希望能够通过宗教来控制人民的意念,而是在于宗教与哲学本身,能够带给人们的安宁感.社会现实让人们找不到出路,唯有在自己的内心寻求一条安宁的道路,好让自己在生命当中剩下来的时间,能够不那么痛苦,现实安抚不了内心,唯有自我解决.   你无法改变环境,所以面对环境带来的痛苦,你选择接受,然后通过对自我内心的暗示,来完成对这个情况的不在乎.一旦事件在你心中并没有那么重要的时候,它所带来的痛苦,也就随之消散了.   同样的道理,也用在了身边的人身上.   很早以前看过一句话,叫: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乍看之下,似乎和唯物主义背道而驰,同佛教故事里那个:\"不是风在动,是你的心在动.\"有异曲同工之处.你眼中的世界,即是你心中的世界,它包含着你对它的分析,看法,因果同预测.早在你头脑中形成影像的时候,就已经不客观了.   由此看来,所有你所理解的痛苦,也都是你自己给自己创造的.   人生的所有痛苦,归根结底不过四个字:求而不得.因为有了欲望,便有了痛苦.佛祖讲无欲无求,便也是脱离苦海的唯一途径.   但是追求这种事,也是见仁见智的.人生在世几十载,你所追求的是什么?是名利,还是安宁祥和的状态?是要通过一切途径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是要没有追求的平淡,只当是自己在人世间路过一遭?   所谓舍得,不过是在得与舍之间选择,你要什么,就必定要付出什么,这个是无人可避的.   你想要的太多了,所以你痛苦,当你所承受的痛苦到达了自己的极限,你只好寻求途径劝说自己看淡些.
18:08:06   来自: Trista (宅。浅阅读。处女座龟毛女子。)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教育。自由。爱。倾听。野心。美德。开放的心灵。服从和反叛。信心。平等与自由。自我规范。合作与分享。心念的更新。专注。知识与传统。宗教情怀。学习。独处。生命的活力。寻找真理。   克氏的书总能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23:48:30   来自: 一肚子糖果 (生如蚁而美如神)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纯然的爱   当你走路、散步时,你可能会折断一根树枝,摘下树叶,并把它丢掉。你是否注意过自己这种不经心的动作?年长的人也做这种事,他们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残暴,一种令人惊骇的对生命的不尊重。他们高谈着不伤害任何生命,但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具有破坏性。   如果你只摘一两朵花带在头上,或是把这朵花送给别人以表达爱意,这都可以理解,但是你为何没有目的的把花扯下?   ……   你明白纯然的爱是什么吗?那并不是复杂的情爱,也不是上帝的爱,你的父母太忙了,你也许根本得不到真正的情感和温柔,因此你来到这里,怀着和其他人同样缺乏敏感的生活背景,于是你们的举止都差不多。然而一个人要如何才能敏感呢?这并不表示你必须要有不准摘花的规范,当你被规范限制时,你的心中只有恐惧,但是要如何才能得到这种既能使你警惕,又能使你不去伤害任何人,兽和花朵的敏感度呢?   敏感――代表着你去所有事物都有温柔的感受,譬如当你看见一只动物在受苦,你会立即救助它,你会把路上的石块移开,因为好多赤足的人会从那上面走过,你会把路上的钉子捡起来,因为过往的车胎会被戳破。敏感就是能够体会别人的感觉,体会鸟儿、花朵及树木的感觉。这并不因为它们是属于你的,而是因为你对万事万物的美感已经觉醒。      不费力的生活   你有没有怀疑过为什么人长大以后,就失去了生命中所有的喜悦?目前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更深算蛮快乐的;你们有你们的小问题,还要担心考试,但是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你们的生活还是有某些喜悦的,不是吗?你们自然而然、十分容易地接受了生命,你们用轻松的快乐的态度来看待事物。但是等到长大以后,我们似乎失去了这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具有更深含义的喜悦。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进入所谓的“成熟期”之后,反而变得呆滞,对喜悦、美、蓝天及大地都不再敏感了?   ……其中有个解释就是:我们太关心自己了。我们努力变成某某人物,奋力得到并维持某种地位,我们有下一代以及其它的责任,我们必须赚钱。所有这些外在事物很快就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使我们失去了去生活的喜悦。      心智并不是一切   因为你快乐不依赖任何人,事,不依赖珠宝、衣物、汽车和收音机,也不依赖别人对你的爱憎。你快乐不是因为你拥有什么东西,不是因为你拥有地位、财富或学识,只因为你的生命本身就有意义了。         寻找真理   你必须去发现什么是你爱做的事,不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选择职业,因为那将使你永远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爱做什么。如果你真的爱做一件事,就不会有选择的问题了。你心中有爱,让爱自己去运作,它就会带来正确的行动,因为爱是永远不会追求成就的,它也永远不会陷入模仿中。但是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欢的事,那并不是你真爱做的事。发现你真正爱做的事,需要很深的专注力和洞察力。不要从谋生的角度来开始做一件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17:01:10   来自: Desire (百度一下,你能知道什么?)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个人认为克的主要观点还是在于,人要承认自己的渺小但同时任何行为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既然是客观存在,那么就只需要遵循客观世界的基本定律行事思考即可。 而客观世界的基本定律只有一个,那就是变化无常。   那么在我看来,克氏所说的看到真理就是这一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站在客观世界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局限在某一体制观点制度内。所以人只需要且只能顺应客观世界的定律行事,才是活在实相而非虚幻之中。    克思想的目的是要获得一种全然的革新。但是客观世界是随机的,如果人类的行为不加限制,那么完全有可能走向毁灭(当然也可能不会)。或者说客观世界的变化也不是人类可控的。克否定了人类的浑浑噩噩,所以一再强调觉察的重要性。但站在客观大环境的角度上看,觉察不觉察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人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    可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成为出世的圣人,可以看透一切,从而无为而治的逍遥下去。在各种各样的人,各行其是的过程中,唯一可控的就是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如果自己是个免不了世俗的人,那就别想那么多意义不意义的,只要不浪费时间就好,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了。毕竟人相对动物还没有达到跨越式的进步,只是各种手段更先进一点罢了,想通了,做了圣人那也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成就。   自己干自己的,各有各的追求。这本身就是客观存在。这点上我更推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的大无畏精神。这体现着别样的包容力,更是自我实现的正确路径。         
17:27:45   来自: 明月秋水 (不可忽视及忘却之光芒)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原创
16:54:02       在我常去的论坛里诸位有识之士的热烈推荐中,我也在书店中偶得了这本书――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搁置一两个月后的某日偶尔翻起,就手不释卷……然后在兴奋和得遇知音导师之感中给好友发了一条短信:身心空净地坐下来看自己喜欢的书,感觉真好…我深信我就是克氏所希望的那种人(呵呵,是不是有点大言不惭滴),这本书解决了一直以来使我困惑、烦恼、犹豫的种种问题,让我能够放心大方大胆做自己。他的书我是毫无杂念、安安静静甚至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一口气读完的。不能说我心里有多安静――我从来不是一个需要外物来去除孤独或感受活力的人,一向能够享受独处的充实和乐趣,但内心仍常感不够清净、心存太多杂念――只是觉得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从我心里发出一样~~这种奇妙愉悦的感觉促使我读他成了一种莫大的享受。如同和知音终于相识、见面、深谈~~       一口气“精读”了两遍之后,原以为自己要有很多话想谈的最后却只剩下了几点(蓝色字体为克氏原文):       1 克氏的思想从头到尾贯穿的是一个概念――多观察、多体会、多了解,不俯视、不仰视,不带任何偏见、不做结论。――除了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职权,真正的智者确实是只可能做善意的建议和提醒,而不会轻率地做任何浅薄的评判、更不会没有确凿根据地去武断贬斥任何人和事的。否则恰恰成了认清真相的严重阻碍,反而变成了愚蠢。不是吗 生命中的一切:不管是喜悦、美好、平静还是丑恶、不满、冲突甚至仇恨,都只是认真去观察、体会、了解,不要回避,去面对。如果你逃避,那你就永远无法超越它们前进到新的领域――包括愤怒、嫉妒和懒惰,不要恐惧和回避这些负面情感,不要以为有这些情感就是错误的。也不要随便接受别人施加给你的意见,而是通过自己头脑去甄别然后抉择……然后你会看到真相――而真相给人自由。一颗自由了的心才是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       你只要观察他们,不要批判。你一旦开始批判,就失去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你就在自己与他们之间筑起了障碍;如果你只是观察,你就和其他人及其他事物产生直接的关系。如果你能机警地、敏锐地观察,而不加以评断、不做结论,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变得惊人的敏锐,然后你就能一直不断地学习。    如果你没有偏见、没有歧视,如果你是完全开放的,那么所有环绕你的事物都会变得非常有趣、非常活泼。如果你的心不再对外界的事物做比较、批判、区分,你的心就有能力在每一个刹那看见事情的真相,而不企图去做什么改变。在这种观察中便存在着永恒。       你要永远以清新的心去结识别人,而不是用你的偏见、你固定的想法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要了解愤怒的真相,而不仅仅说生气是错的。你必须要有热情和愤怒的感受,你要观察它、玩味它,弄清楚其中的真相。如果你只是压抑它,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不要生气,一定不要感觉热情,因为这是错的”,长久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被固定在某种观念中,你会变得非常肤浅。       不要和仇恨的感觉作战,不要说恨人是多么糟的事,只要观察恨是什么,然后把它丢掉。漠视它的存在,它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别让恨在你的心中生根。你明白吗?你的心就象沃土,如果你给予足够的时间,任何问题来到其上,就会象野草一样生根,然后你就得费心去把它拔掉,可是如果你不给问题足够的时间生根,它就没有地方生长而自动枯萎了。如果你以躲避冲突的方式老寻求统一,那统一是得不到的,只有通过冲突以及对冲突的了解,才能得到统一。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心没有觉察的能力,不能了解内心微妙的活动,这样的心才是懒惰的、无知的。如果你考试不及格,如果你没有读很多书,知识也不丰富,这并不是无知。真正的无知是不自知,对内心的活动一点洞察力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动机及反应。       别人说你懒惰,不要随便接受。你要弄清楚懒惰的意思。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接受、拒绝或模仿别人,他就会出于恐惧把自己定形,这种人才是懒惰的,他的心会逐渐腐败,变得支离破碎。但是一个有觉察力的人,他是不可能懒惰的,即使他经常安静地坐着,观察树木、飞鸟、人群、星星及沉默的河水。       只有当你的心不被偏见束缚时,它才能发现真相。如果不通过对真相的追寻,圆善、慷慨或是爱永远不会来到。             只有当你心中存有很深的不满时,你才会采取主动,从主动中再产生创造的才能。不要害怕不满足,你要滋养它,直到火星变成火焰,然后你就能永远对所有的事都不满……缺少了这种不满的火眼,你就永远不会有主动创造的才能。       重要的是,你必须彻底不满。这种彻底不满乃是主动力开始产生,一旦它成熟时,就变成了创造力。       人一定要彻底地不满,但是却不抱怨,而是带着欢乐、喜悦和爱。而那些完全不知道不满的人,他们的精神早已死了。       只有当你的心不被偏见束缚时,它才能发现真相。如果不通过对真相的追寻,圆善、慷慨或是爱永远不会来到。       你会发现成功这种东西往往是从被人尊重与否的观点来看的。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根据成败来决定事情的。       有智慧的人真正关心的看清真相以及了解问题,而不是从成功或者失败的角度来思考的。只有在我们并不是真的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时,我们才会以成功或失败的观点来考虑事情。       你必须能够觉察到某些字眼会造成你神经上、情绪上或思想上的赞同或非难。如果你能看到事实,没有任何非难或赞同的感觉,你就会发现在这种观察之下,你的心与事实之间的障碍就去除了。          2 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去做。要敢于坚持,能够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并说服别人。同时要具备敢于因此放弃其他一切所不需要的勇气,和面对谋生的问题(很可能会是困境,而困境也常常会因为你的坚决而自觉发生变化、迎刃而解――生活真的就是这么奇妙的)。       如果你已经清楚了什么是自己爱做的事,并且献上自己的整个生命,那么你的心中就没有矛盾,在那种境界里,你的存在和你的性就完全合一了。发现你真正爱做什么需要很大的智慧,如果你害怕不能赚钱谋生,或不能适应这个腐败的社会,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弄清楚到底你爱什么。如果你无所惧,如果你拒绝被父母、老师推向传统的模式,你也不愿意被社会上肤浅的需求所影响,你就可能清楚自己真正爱做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要弄清楚,你就不能害怕自己无法谋生。       真正的美就在于接纳自己。       把理想忘掉,而去觉察你的本来面目,不要追求你认为“应该”有的样子,而要了解“真实”的自己。了解真实的自己,比追寻理想中的自己要重要多了。不要光听别人的意见,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必须自己发现真相。意见隔夜就可以改变,但是真理不可能被改变。你如果以无条件接受环境的方式来求得平安,你会被催眠,既然这样,你不如死掉。       长大以后,你必须有能力和别人讨论,要弄清楚你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然后要坚持到底。你必须能够坚持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使它带来的是痛苦、折磨、丧失金钱及其他。当你还年轻时,你必须去感受,你必须完全的放心和自在。你不只是顺从父母及社会希望你做的事,而是真的想通责任的意义是什么,把真相看得非常清楚,并且在一生中坚持到底,即使你的选择会带来饥饿、悲惨及死亡。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智慧、觉察力、洞悉力以及极大的爱。弄清楚我们想做什么是世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你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    不要从谋生的角度来开始做一件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你必须离开自己挖掘的小水池,真的进入生命之流中,才能达到那种境界。然后生命就会以令你惊喜的方式来照顾你,于是你就不必再费心照顾自己了。生命会带着你一起前进,因为你已经是它的一部分,于是你就不必再担心安全感的问题,也不再担心别人会怎么说,这就是生命的美。          3 正确的教育不会象现行的教育那样总给人带来傲慢和自大,知识(学识)有时会成为正确感受和了解生活、还有自知之明的障碍。不要太多规范,学会爱和体会才是得到了正确的教育――一颗充满爱和敏感的心灵是不需要规范的。       有学识的人如果不自知,是不能有智慧的,他们也不会明白思想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智慧不是知识。即便你读遍了世上所有的书籍也不能带给你智慧。正确教育的真正作用是要帮助你成为有生命力而又敏感的人,成为一个心无恐惧,不因为身份地位而对人产生错误尊敬的人。       真正的教育,乃是帮助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谦虚的心比学识更为重要,而要具有一颗谦虚的心,并非借着种种知识来填满它,而是对我们内自己的思维、情感加以觉察,要细心注意我们自己以及四周的种种影响,要倾听他人,观察富人、穷人、有权势的人、卑微的人。       智慧,并非经由恐惧或压制而产生,而是对每天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故,加以观察和了解。我们将智力和情感分开,发展了智力,却戕害了情感。我们像是一件三条腿的东西,有一条比其他两条长,因此我们失去了平衡。我们被训练成徒具智力的人。       我们的教育培养智力,使其锐利、狡诈、贪得无厌,因此,智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占了最重要的地位。智慧远比智力重要,因为,智慧是理智与爱的结合。然而,惟有认识自我,对自己的整体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智慧才会产生。       一旦你开始自我觉察的旅程,书本就不重要了。       只有一颗单纯的心,一颗饱经世故、却又不受知识和经验束缚的心,才能发现超越心智和头脑的东西。       只有在你能放下时,才可能有创造力。这意味着你不再有被强迫的感觉,不再有能成为什么的恐惧、不能获得什么的恐惧以及不能达到目的的恐惧。          4 需要回报的爱、需要鼓励和赞扬的表现,都是不成熟也不纯粹的。那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没有恐惧和焦虑,只有充实和喜悦。       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爱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那种惊人的情感。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爱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爱一个人是因为他爱你,这就不是爱了。爱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那种惊人的情感。你也许非常聪明,通过所有的考试,得到博士学位,并且谋得很高的职位,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份敏感度、这份纯然的爱,你的心将会无比的空虚,在你的余生中,你会过得十分悲惨。你的心中一旦有了爱这个惊人的东西,如果你能感受到它的深度、愉悦和狂喜,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会因为你而改变。    爱才是世界上最实际的一件事。爱,对人好,不贪心、没有野心、不被别人的话语影响而能独立思考,这一些都是非常实际的事情,它们会带来一个实际的、快乐的社会。   能够爱就是最实际的事。    你希望被爱,因为你的心中没有爱。你的心中一旦有了爱,你希望被爱的渴望就停止了,你就不再需要别人来爱你了。    如果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你永远也不会要求被爱,你永远不会拿着乞丐的钵去请别人填满,只有空虚的人才要求别人来填满自己,而一颗空虚的心,是永远无法以追随上师或是其他上百种寻求爱的方式来填满的。如果你心中有爱,你追求真理,你就是一个真正具有宗教情怀的人,你不再野心勃勃地追求成功,你的品德和他人的尊敬无关,那么你的生活本身就能促成社会全面的改变。          5 拥有一颗敏感的心无疑更痛苦,但只有敏感的心才更能感知美好和喜悦,体会别人的感受。懂得享受宁静,随时让自己的心空净下来,才能填充进真正值得的东西。敏感的心总是更充实饱满,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体验一切细微的美,而悲悯之心常有,世界会更加宽广。       那些敏感的人可能比不敏感的人更受苦,但是如果他们有所了悟,并且超越自己的痛苦,他们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东西。然而敏感的意思又是什么呢?你能够对颜色及形式都有所认识,了解别人说的话以及自己对它的反应,对人体贴,有好的品位与礼节,不粗鲁,不在身体上或精神上伤害别人而不自知,看见美丽的事物并加以玩味,专心听别人说话,对所有内容都不厌倦,那么你的思想就会变得非常敏锐。    敏感就是能够体会别人的感觉,体会鸟儿、花朵及树木的感觉。如果你的心不断地在责难、评断、对事物产生成见或下结论等等,这既不是觉察也不是敏感。你对人态度粗鲁,摘下花又把它们丢掉,你虐待动物,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家具上或敲断椅脚,不准时吃饭并且毫无礼仪,这一切都代表着不敏感,不是吗?它代表着,一个人没有能力灵敏地调整自己。       你一旦处于深切的敏感之中,很自然地就不会去扯下花朵,你会自然产生不想伤害任何人、任何事物的渴望,也就是具有真正的尊重与爱的能力。惟有当我们在与他人、与事物、与大自然的关系中,觉察到我们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每一个活动时,心灵才是开放的,柔韧的,不受自我保护的需求和追逐所束缚。惟有此时,才能不被自我所阻碍,对丑的事物与美的事物才能有敏锐的感觉。          最后总结――       真正的生活需要极大的爱,需要对寂静有很深的感受,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却又保有赤子之心。它需要能够清楚思考的心智,不被偏见、迷信、期望或恐惧所捆绑。       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没有任何矛盾,不必在你所做的事及你必须做的事之间交战。因此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其中有极大的喜悦。但是你必须在心理上不依靠任何人、任何环境,你的饿内心必须完全不争执,你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活。       有一种完全不需要奋斗的生活方式,就象一朵百合,一朵生长中的花朵,它从不奋斗,它只是纯然地活着。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就是美善。       你有没有仔细看过一朵花?它的每一片花瓣都巧妙得惊人,然而它却是那么柔软、芳香、可爱。如果一个人努力让自己变得有条理,他的生命可能非常精确,却失去了那份温柔品质,只有像那朵花一样不费力地开放,你才能得到这份品质。所以我们的困难就在于既要精确、清晰、博大精深,又要毫不费力。          这些东西其实生活中许多谦和的智者早有明白,我甚至也曾在身边的朋友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话语,并深受启发。象这样的同志真的是不需要读这本书也早明白生命的一些本质的。       而对我来说,克的意义重大就如微微辣所说:让我能够敢于坚定地做个“生活中的少数派”。       认真看、仔细读,把能吸收的全部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然后再誊空内心,填充更有价值更利于自己成长的新东西。          我的幸运在于:一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也有坚决拒绝和放弃的勇气――比如在大三那年坚决地离开不适合我的大学校园(命运对我最大的眷顾是帮助我解决了谋生的问题)。       而现在的我更是已经明白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越早放弃自己不要的就越早能发现自己想要的)……因此我更加没理由和必要去怀疑或改变自己的愿望和方向。――今年年初我曾经真的打算要加盟一位朋友的连锁店了(只为了听亲人的话和让大家看着顺眼…),但后来经过深入的考虑还是决定放弃了。原因之一自然是确实放不下家里,原因二正如我对一个朋友所说的那样:现在开始让那位朋友做到最好最成功…再把她换成我,我仍然只会羡慕现在的我――因为我现在就已经实现我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我的终极目标太简单,也太使我满足,这是绝对的真话)……再具体点说是这样的:也许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她获得充实感归属感的最好表达,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必要,做一些实在也真心喜欢的事情的确也是人生一大享受,能令她感觉自由和快乐(这大概也是她自己选择最愿意的生活),我很支持也赞赏,可是这的确不是目前的我最想要的东西。对我来说,悠闲的生活、家庭的温馨,做一些喜欢的写意的小事情、和爱人、家人、朋友朝夕相处就是最大的充实和快乐。――也许这的确短浅,看起来也没什么重大“意义――但不好意思的是,这真的就是我人生的所谓“终极人生目标”了。 人生已得如此,真的无复别求。对此我从不希求别人认同或者欣赏,亦不会因为别人的不里和苛责而轻易改变。          我天性中有非常任性天真的一面,也有柔顺随众的一面。我具有克氏所说的那种天性的敏感:早在十几岁时便敏锐深刻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悲凉(虽然我自身成长环境顺遂、个人条件也较好,因此一直拥有很多关爱),从那时起便和佛陀未出家时有着同样深切的困惑和痛苦(这就是敏感的心过早感受到的苦楚)――为什么人世间充满了灰尘、沧桑和痛苦?我走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天桥上,进入眼帘的却满是疲累困苦的面孔……这些使我对这尘世过早地产生了不解和逃避恐惧之心,也是我早在二十岁便与佛结缘的缘起……而现在的我,已经圆熟很多,能够更加客观乐观地看待这世界,接纳这一切。因为现在的我,已经可以感受人间更多的阳光和美好――在阳光照耀下一草一木的微笑中,在孩子天真的笑脸,在爱人温暖的臂弯,在父母姐妹朋友深沉永恒的爱中……观察、了解、体会,然后接纳了这一切,这使我解脱,也给我力量。我们不需要消极,也不是刻意独善其身,我们了解一切后还可以做一些可能的改变和创造的,甚至可能让这个世界更宽广更美好……不是吗       天性指引我已经一直走在克氏的路上,但我柔顺依赖的性格却使我时不时会被周围的一些其他声音所困扰、犹疑、不解和不确定――我一直可以完全不在意那些我不会放在心上的人,但我在意那些知道是真正关爱我的人的意见(这些意见受每个人的背景身份阅历悟性各方面所限,必然也是可能有局限和偏颇的)。――这些就是我一直有任性而为,但一直还不够自信和果决的原因。       其实毋需置疑,大多数人的本性里都有不自信没主见盲听盲信的一面,因此也就容易“因为身份地位而对人产生错误尊敬”――这就是这世界上“权威”(充满自信、性格比较强势,在某些方面有些须专长的人)能轻易建立也能轻易左右大多数人意见的原因。包括我自己,也一直在对所谓“权威”不断置疑的同时也给予盲目的尊敬和畏惧。克氏甚至佛陀的很多感受和思想我其实一直都具备并在不断完善中,但一直不敢象克那样鲜明果断地说出来,就是因为我还不能够相信自己真的接触到了“真相”或者说“真理”。而克氏说出来,而他似乎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权威”,我就终于敢说出来并且大胆确定自己确实是正确的了。这说明我也仍然是依附于“权威”的一类人啊,呵呵。 这次虽然是借助了克的“权威”,但我感觉自己落脚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决计不会再回去。从此就敢坚定勇敢地继续做自己(当然同样在过程会不断取精去糟、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也不断学习、接纳和创造新东西)。             刚才看到论坛里有人说――       建议喜欢看克克书籍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庄子》    所有的真理都是朴素而平凡的    在克克的书籍中有很多是庄子在数千年前就阐明过的道理    另外 若是有愿意钻研佛经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    注意 是佛经 而不是律和论       佛陀的道理 庄子老子孔子荀子以及克克乃至上帝(不论你是否相信神祗的存在)    都是非常平实朴素而伟大的             我回复了――       这些也正是我初接触克时的感觉,也就此和朋友探讨过,我们的结论非常一致:在克的书籍中有很多是庄子在数千年前就阐明过的道理,而不管是庄子老子孔子荀子以及克克乃至上帝,都是殊途同归。真理永远都只有同一个峰顶。而通向峰顶的道路可以有无数个。这正合佛法所云: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平等。殊途同归,并无高下。释迦牟尼佛亦曾赞叹过:善哉,美哉!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佛的,只是我们每个人的缘法、悟性、心上的积尘大小高低不等罢了……       当时我就说打算把以前没耐心读完的庄子重读一遍,融会贯通后再总结一篇感受的,但终究还是定力不够,仅把克初初领略就胡乱开口了,呵呵。    顺便说一句个人的感觉:老子言简意赅、易读易记。但只是把“大道”(真相和世间规则)客观地讲述出来,却并不教人该怎样做,这是大智慧者的做法。孔子也易读易诵,有慈祥温雅和气,诲人不倦,令人尊敬。而庄子……       至于佛经,我刚接触克时也不自觉地拿起家中平日随缘请回的一些经书翻阅了一二,时间精力有限,不能深读细诵,只觉香留满心。已默下愿心:定寻适合之时,通读领会。谢谢你的推荐,得空时必找来学习领悟。             最后,要谢谢论坛里的诸多有慧性的朋友们推荐了这本书给我知道,阅读了它对我人生步伐的坚定准确有着深重的意义。            附一篇朋友的BLOG,他虽然并没有读克氏,但思想早已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23:41:11         1、不要试图融入不必要和并不愿意的圈子。 尽量少融入圈子。尽量保持独立。独立才有自由的可能。   和圈子适当保持距离。甚至和这个世界适当保持距离。 2、一旦选择了某个圈子,或者做某件事,那就“做好份内的事情”
  忙里偷闲~   其实也并不忙。下午甚至看了第一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I》来转移注意力减压,并正用emule下载整部电视剧。但是压力很大。因为凡不是一个人搞定的事情就都没有完全的把握。会要受制于人。这个也正如爱情是否幸福,不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也正如爱情一样,等待“判决”的时候是最难熬的。 这也正是我希望少进入一些圈子,少成为一些角色,远离一些群体行为的原因吧。少进入圈子,就会少一些受制于人,多一些独立和自由。角色排斥人格。当你作为一个角色的时候,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失去了独立,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由。即使那些引领过时势的伟人,最后也往往在时势洪流前失去自由、失去自我。 但是这个时代,要想立足,要想出人头地,甚至,仅仅是想生存,就不得不进入一些除了亲情和友情之外的所谓圈子。最典型的就是职场。人是唯一一直要工作着的动物。众生皆苦。你我也不例外。也有基督、佛陀和孔圣人试图教化和拯救世人。也许他们觉得自己是超越众生之上,由看到众生的苦难而怜悯,从而希望教化和拯救世人吧。我也看到这个世界的苦难,也看到世人世事的荒唐和可笑,但是我知道自己也是世人中一员,于是,我既惊叹大自然的精巧,造物主的伟大,也同情世人的苦难,嘲笑世界之可笑。我同情的也是自己,嘲笑的也是自己。但因为有嘲笑,也就少了怜悯-----或者,怜还是有的,又或者年少时还大有悲天悯人之心,但到今天,这悯未必剩下多少了。(似乎具有了大奸大恶之徒所需素质?……)老庄呢?他们有怜悯之心吗?他们嘲笑吗?也许,他们会说,“乐园一直都在,只是我们自己离开了而已”。我也宁愿相信是这样。 ----------有朋友说到对于圈子也有同感,当别人洋洋得意的嘲笑“你是不是井底之蛙呢,你的圈子有多大呢”的时候,朋友的反应是,我为什么要去希奇那些什么“圈子”?事实上,那些圈子欢迎我,我想尽办法远离,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灵性。呵呵。或许那嘲笑之人也许才是真正的井底之蛙吧。又有朋友说到我实在太“自我”。确实也是。虽然说多点自我总比少点自我好,但是也许我确实已经走得有一点点远了。应该适可而止才对?还有朋友说我的空间应该轻松点幽默点才好。嗯。看看心情了,呵呵~~~
14:44:04   来自: 黑白森林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这是本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的书,一个印度人写的,克里希那穆提。内容是关于思考人生的。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像是得到了一本宝典,完全是另一个层次上对人生的思考,颠覆了传统的思考,思考充满了哲理的闪光。可是越看到后面,就发现自己完全没办法理解他,没办法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作者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是一名智者,可是有的观念在我看来有些偏激。主张对社会进行完全的深入的颠覆性的变革,可是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案,只是申明了爱的重要性,用爱来改变世界,完全是理想化的境界。作者提倡让我们更多的对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探索和思考,而不只是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摆在至高的地位。这是有道理的,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了解人性,了解自己,追求内心的完美和宁静,这是基础。以此为基础,自己的身心能够和谐健康,充满爱,所学的其他知识只是工具,用端正的心态去使用工具,所有的活动才有意义。用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观察世界,观察潮起潮落,观察红霞落叶之美,任何自然界的细微的变化都可以是一种美,都可以带给我们某种领悟,这就是学习。保有一颗敏感的心,就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能被普通人眼中忽视的毫无生趣的一些现象而感动,不是很美妙的事情吗。当然,书里绝不会少了对自由的追求,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活在被禁锢当中,被教条禁锢,被经验造成的成见所禁锢,被当权者构筑的国家制度所禁锢,被他人的看法所禁锢。自由是一种精神状态,没有丝毫的恐惧或勉强,没有追求安全感的冲动。   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到了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不受任何禁锢。学会有爱心,学会认识自己,学会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哀伤是欲望的阴影,任何对欲望的追求最终只会导致哀伤。并不是说要禁欲,而是说不要变成欲望的奴隶。爱,是所有事情的动力,所有事情都循着爱的指引去行动。过程和结果都会美好。   先囫囵吞枣看一遍,等自己有足够的阅历和智慧了再细看第二遍吧。
23:20:52   来自: Desire (百度一下,你能知道什么?)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书很长,不过完全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而且很多地方有共鸣。本来开始读的时候看见倒数第二章是说不要让脑子里的充满你的心。所以坚持读下去。想读到那一章能发现点什么。但是发现书中讲了很多小鸟小河小树的内容。倒数第二章也没有我想读到的东西。       不过全书的内容完全没问题。很客观没有偏见。下面是摘要。               你可能非常聪明,具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但是如果你没有强烈的、深刻的感受力,你的理解力就像是一朵没有香味的花朵。      人的心念会追求感官刺激和欲望,但是它不能追逐爱,爱必须自己来到心中。爱一旦存在,它就没有感官的或神圣的分别了,它就是爱。这就是爱不平凡的地方,它是惟一能完全领会整个存在的品质。      只有对周遭一切事物保持敏感,才能开始进行不同方式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永远不会被我们的条件限制。      你我都必须自己去了解,我们可以做得到,只有在我们是全然地活着,非常机敏、警醒,充满观察力,对周遭一切都有兴趣,我们才能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技工并不是创造者,而世上却有愈来愈多的技工――那些知道做什么及如何去做的人――可是他们不是创造者。      穷人不会去革新,因为他们没有精力或时间去思考,他们已经完全被生活占据了,他们需要食物及工作。但是你们这些有闲暇时间的人,为什么不利用空闲时间、运用智慧去革新,你们为什么不革新?你们为什么不弄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社会、真正的社会,并且建立一个新的文明?穷人显然不会去做这件事,所以必须由你先开始。      我们并不是在讨论富人应该为穷人放弃什么,不论他们放弃什么,都不可能满足穷人的,这根本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你们这些生活小康、有机会去发现智慧的人,你们是否能革新并创造一个新社会?新社会必须靠你来形成,不靠任何其他的人。你知道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份革新的精神,这股去突破、探索的冲动。这份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你的反叛就像那种由野心家或聪明人带领的反叛,它总是被过去所限。这不是反叛,不是革命,而只是一种强化的行动,一种在模式中较为勇敢的奋斗罢了。真正的反叛,真正的革新,乃是突破旧有的模式,像模式外去搜寻答案。         你必须对自己所有的活动觉察,对你的思想和感觉都能觉察,这就是教育,不是吗?因为如果你对自己能完整地觉察,你的心才能变得非常敏感而机警。      人心总是被某些事情占据,就像母亲担忧她的孩子们,像家庭主妇担心她的厨房,或是像政客担心他在议院中的声望及地位。然而一颗被占据的心,是没有能力解决任何问题的,你看得出这一点吗?只有不被占据的心,才能清新地了解问题。      只要心是被某些事物充满与占据的,不论它是家庭主妇的心,或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心,它都是渺小的、琐碎的,不论它应付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它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反之,不被占据的、有空间的心才能应付并且解决问题,因为这样的心才是清新的,它能以创新的角度来接触问题,而不停留在自己的记忆及传统的古老遗产中。      你必须保持永不停息的观照、不断探索的心灵,你必须从观察、挣扎、快乐及眼泪之中学习。      社会并不想要那些灵敏、锐利、具有革命性的人,因为这种人不可能适应社会既有的模式,他们会粉碎旧有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希望你的思想合乎它的模式,也就是为什么你们所谓的教育总是鼓励你们去模仿、跟随与顺服。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将过去的意念止息,我们的心就能保持清新,而不会腐败,或被黑暗的思绪所吞没。      如果一个人摆脱了所有想要“变成”什么的欲望,就会进入完全不同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是没有时间的,也不为了满足什么而思考,它存在的本身就圆满了。      然而如果有种心智,它没有围墙,也不被自己的拥有物、囤积物或是知识所拖累,一个不受时间限制,也不怕失去安全感的心,对这种心智而言,生命就是不寻常的。这种心智就是生命本身,因为生命是无所住留的。      大部分的人心都是在睡眠状态,他们被知识、经典及别人的话语所麻醉。他们跟随某种哲学思想,遵守某种戒律,因此他们的心变得狭窄、迟钝而又疲倦,失去了本来应有的能量,如生命之河一般充沛汹涌。一个充满野心、追寻某种特定成果的心,并不是真正活跃的心,也许它在表面上很活跃、很积极,整天追求着它想要的东西,但是实际上,这颗心因为失望而变得沉重、沮丧。      心中有爱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一件事,我们要谈论它、感受它、培养它、珍惜它,否则爱很快就会耗尽,因为这个世界是非常残酷的。      如果你注意一下,你会发现世界上的人类愈来愈被外务分心,他们愈来愈世故以及世俗。各式各样的娱乐、数不清的书籍、报纸上整版的体育活动,很显然,这一切都代表着我们不停地需要被娱乐。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空虚、无聊与平庸的,我们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改革,做为逃避自我的方法。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大部分的人有多么寂寞?为了逃避寂寞,我们跑到庙里或教堂,我们打扮自己,参加社交活动,我们看电视、听收音机、读书等等。      爱才是世界上最实际的一件事。爱、对人好、不贪心、没有野心、不被别人的话语影响而能独立思考,这一些都是非常实际的事情,它们会带来一个实际的、快乐的社会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了解奋斗以及冲突所带来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快乐地生活,脸上还带着微笑。         观察自心,你会发现从早到晚心中如何充满着挣扎,你的能量都在这种挣扎中浪费了。如果你只解释自己挣扎的原因,你会迷失在解释中,你的挣扎还是不能停止;然而如果你非常安静地观察自己的心,不加以任何解释,如果你只是让你的心觉察它自己挣扎,你很快就会发现你已经进入完全没有挣扎的境界,你所拥有的就是不可思议的警醒。在这种警醒的状态中,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没有大人物小人物之分,也没有上师弟子之分,所有的不合理都消失了,因为你的心已经完全觉醒。一个完全觉醒的心,就是喜悦的。      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根据成败来决定事情的。但是很不幸的,世界上有智慧的人太少了,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这一切。有智慧的人真正关心的是看清真相以及了解问题,而不是从成功或失败的角度来思考的。只有在我们并不是真的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时,我们才会以成功或失败的观点来考虑事情。         你希望被爱,因为你的心中没有爱。你的心中一旦有了爱,你希望被爱的渴望就停止了,你就不再需要别人来爱你了。只要你还需要别人来爱你,你的心中就是没有爱的;如果你的心中没有爱,你就是丑陋的、残忍的,那么你又为什么应该被爱呢?没有了爱,你就是行尸走肉,当一个行尸走肉的人要求被爱的时候,他还是僵死的。反之,如果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你永远也不会要求被爱,你永远不会拿着乞丐的钵去请别人填满,只有空虚的人才要求别人来填满自己,而一颗空虚的心,是永远无法以追随上师或是其他上百种寻求爱的方式来填满的。      我们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全世界的教育都在把我们训练成简单的技术人员。我们学习如何设计飞机、如何铺路、如何制造汽车或如何操作最进步的核潜艇,然而在所有的这些科技中,我们却忘了自己是人类,这意味着,我们企图用脑子里的东西来填补我们的心。      如何找到一种生命态度,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收音机、汽车、飞机能和包容这一切又能提升这一切的某种东西结合,这才是教育。换句话说,教育必须从宗教开始。但是宗教与传教士、教堂、教条或信仰都无关,宗教是无条件的爱,它是慷慨,是圆善,如果我们做到这些,我们才是真正的人类。如果我们不通过对真相的追寻,圆善、慷慨或是爱永远不会来到。      知识有个特点,你也许知道得很多,收集了大量的资讯,但是一个被知识覆盖、被资料拖累的心是不可能发现真相的。也许你可以通过知识和科技来利用一些新的发现,但是“发现”这件事情的本身才是具有原创性的,它是和知识无关的心智中突发的东西。这种爆发性的发现才是最重要的。         物质上也是同样的,人类通过渐进的发展逐渐在物质上演化,然而他到底从何处得到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在不同领域中的伟大发明家、探险家及发现者,他们一定有巨大的能量,但是我们大部分人的能量都非常有限,不是吗?      只有具有宗教情怀的人,才能真正地改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得到这份情怀,只有这个方向才存在着我们的救赎。         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什么是你爱做的事,不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选择职业,因为那将使你永远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爱做什么。如果你真的爱做一件事,就不会有选择的问题了。你心中有爱,让爱自己去运作,它就会带来正确的行动,因为爱是永远不会追求成就的,它也永远不会陷入模仿中。但是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欢的事,那并不是你真爱做的事。发现你真正爱做事,需要很深的专注力及洞察力。不要从谋生的角度来开始做一件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20:38:05   来自: 牧师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喜乐:你也许想嫁给最有钱的男人,或是娶最美的女孩,或者通过考试,被某人赞美,你认为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就会快乐。然而这是快乐吗?它难道不正像花朵在早晨绽放,很快就在夜里凋谢了?     死亡:你认为一片叶子从树上坠落时有恐惧吗?你认为鸟儿对死亡有恐惧吗? 它并不关心死亡,因为它太专注于生活,专注于捉虫、筑巢、歌唱,为了飞翔的快乐而飞翔。它们的喜悦似乎那么无限,如果死亡来临,很好,它们就从此结束了。    爱:人为什么总是永不休止地渴望被爱? 那是因为你的心中没有爱。如果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你就永远不会拿着乞丐的钵去请别人填满,而一颗空虚的心,是永远无法以寻求爱的方式来填满的。爱是一颗富足的心创造和始终给予的。
15:45:25   来自: 寞蓝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在疲于奔命的时候,尽管前面有欲望和梦想,后面有责任与回忆,偶尔,我们还需停下来。深深地吸一口当下的空气,静静地观赏一片绿叶,或者一只忽然从草丛里冲出来的小猫。看缓缓而过的江河上温柔荡漾的波纹。      生命会在瞬间变得简单而生动。      晚上看书看得累了,便走到书柜前翻本闲书休息一下,《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但却没有从头到尾按顺序地读过。      “宗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像河流一样的爱意,永远鲜活、流动。在这种境界里会出现完全不再有任何追寻的时刻,这种停止追寻就是另一种不同境界的开始。这种对于神、真理以及圆善的追寻,不是人为培养出来的美德和谦卑,而是超越人类心智的发明和小把戏的追叙,它意味着感受、活在也存在与那种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宗教。”克里希那穆提如是说。      这种心灵读物不必每天都抱着不放,如果,你还留恋着尘世中亲人的温暖、情爱、美食,漂亮的饰物,那么,且放心地去享受它们吧,只是,偶尔,在疲惫的时候,停下来,把书拿出来,读一两句,这样的心灵指引,就如暗夜里的灯,可以给你一个方向,以及清醒的愉悦感。      读懂了,就如充了电,我们又充满能量地去面对斑驳不堪的生命,带着微微的笑。      克里希那穆提,记住他的名字,如同记住这本书一些话,比如“许多人在世界上是独立的,但很少人是自由的。自由包藏着极大的智慧。得到自由就是得到智慧,不过只是希望自由并不能带来智慧。”,又比如“真正的无知是不自知,对内心的活动一点洞察力都没有。”等等……这本书可以慢慢读,在需要向导的时候,只可惜这本书用问答的体例而编,有些问题,如“有钱人为何骄傲?”;“人类为什么打斗?”;“富人是否可能为了穷人而放弃他们拥有的许多东西?”;“我们生病时,父母为什么不停地担忧?”让人有点无语,这也是我没有全部通读的原因。   
09:22:14   来自: 小灵 (珍惜眼前的清闲日子)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也许是翻译的缘故,初看总觉得话语中有些自相矛盾,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没有真正的回答,但是把整个对话放到二战前后那个历史背景下,又会多一分领会。。    整本著作最大的价值莫过于让人对生活周围稀松平常的小事生出一份敏感,进而彻头彻尾地去展开思考,这个时候整个人会不自觉变得鲜活起来。    整本书从头到尾其实都没有给我们答案,关于任何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一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能给人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而非左右或禁锢人心。   下面是部分摘抄――   在印度,你能更清楚地看见世界的缩影。我们希望被爱,却不知道爱是什么,我们不快乐,渴求真是的东西,我们转向圣书,然后在语句中迷失与打转。不论在此地,还是在俄国、美国,人心都是相似的,它只是在不同的天空及政府之下,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罢了。      你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我在想法上同意,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你告诉我该如何实现。’这表示你根本不想做这件事,你真正想做的只是延迟你的行动,也许你想保留一点羡慕别人的心情,或是保留一点其他东西。      ‘为什么游戏的时候快乐,读书的时候不快乐?’因为你的老师不知道如何教你们,大部分的老师都不爱他们所教的科目,他们对自己所教的科目感到厌倦,教书变成了用来谋生的例行公事。      你试着独处,一点分心的事情也不接触,你会发现不一会儿,你就想逃开,想把真正的自己忘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么庞大的、职业化的娱乐机构,一种自动化的分心工业,也是我们称之为文明的最显著的部分。      你总是被教导着去追求成就,你会发现成功这种东西往往是从被人尊重与否的观点来看的。      模仿也是偷窃的形式,因为你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而别人却是个人物,所以你想用模仿的方式去得到一点他的光荣。
15:48:42   来自: Kate (在读工业设计)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看《希腊的回声》最让我感动的就是 真理让人自由   三眼两语也说不完了 但是克大师的话就是真理      我相信对多数人来说看他的书都觉得空洞,只是文字和道理而已。      而这不是什么心理技巧,不是所谓人生感悟,我觉得克大师已经讲到极致了,他说的是真理,真理让人自由。      我不知道人需要什么样的机缘才能感觉到真理和自由是生命最宝贵的所在,只能说,能感受到的人,都受了神的恩宠。   
15:48:58   来自: 小竹 (无思考不快乐)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最早看见这个老爷爷是在一部叫做《Zeitgeist.Addendum 时代精神》的纪录片,他说了一段包含大量形容词的句子:And, considering what the world is now, with all the misery, conflict, destructive brutality, aggression, and so on, man is still as he was. He is still brutal, violent, aggressive, acquisitive, competitive-and he has built a society along these lines.      在他说“Man”这个词的时候,他的语调和神情让我想到了精灵王阿尔德隆,他在用一个非人类的口吻评价并批评着这个种族。      我知道了他的名字J. Krishnamurti,克里希拉穆提,但是不知他具体的身份。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他的书居然有中文版!找到了一个专门研究和分享他著作的站点,阅读了他的一本书应该原文叫《Think on these Things》。 这是一本记录他在上世纪60、70年代期间一些演讲和问答的书籍,中文名称叫《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书的封面上说他是一个比泰戈尔和纪伯伦还要伟大的心灵导师,我则认为前两位是诗人,克里希拉穆提则自己在书里反复的强调心灵导师的存在是一种欺骗。      我把这本书发给了不少朋友和同事,但是我认为各位都不会去看,因为这个时代太浮躁了,节奏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法静下来,也没有必要思考。      \"我们都在努力追求某些东西,我们从不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有没有价值。我们从来不问自己它是否值得我们这么费力,所以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它是不值得的,而且我们也从不反抗父母、社会、心灵导师及上师的意见。      各式各样的娱乐、数不清的书籍、报纸上整版的体育活动,很显然,这一切都代表着我们不停地需要被娱乐。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空虚、无聊与平庸的,我们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改革,做为逃避自我的方法。\"         我认为,克里希拉穆提是一个真正在实践自身恪守的价值标准的哲学家,他倡导一种生活方式,人的生存方式,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他渴望革命,他希望他倡导的革命更加彻底,那场最后的改变人心的革命。他最有力的武器是教育。      这条路线,似乎一点也不奇特,那些投笔从戎、从政、从医的人后来又发现其实人类最大的缺陷是:脑子的过度发育带来的心灵的巨大空洞,于是他们又投身回训导人民的事业。最典型的:鲁迅。      因为我们是空虚的、无聊的、悲哀的,在心理上,我们都是乞丐,不断追求别人或别的事物来填补我们的不足,来给我们希望,来支持我们,因此这就是我们把一件极普通的事都弄得十分丑恶的原因。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伟大来源于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观点很激进又很温良,激进到空想社会主义都显得不够彻底,温良到僧侣都难以做到他的爱与仁慈。      他质问你,他打破你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挑战你屈服于社会主流标准而妄图拥有的安全感。他夺走你的拐棍,摘掉你的墨镜,拿去你的帽子,脱去你的外套。他说,你奔跑吧,草地上的午后就应该是灿烂而欢快的……      \"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会怎么样?你是否问过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最大的可能是你会结婚,在你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时,可能你已经是父亲或母亲了,然而你会被一份工作绑住,或是被厨房绑住,你就在这其中渐渐衰萎。这难道就是你所有的生命了吗?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应不应该问自己?如果你有一个富裕的家庭,那么你已经确定自己将来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因为你的父亲也许会提供你一份舒适的工作,或者你可能在婚姻中获得很多财富,但是你仍然会腐败、枯竭。你看见这点了吗?\"      他的坦诚、直率和勇敢,刺破了这个社会伪善的假面。他理想的社会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他期望境界,甚至没有几个世人有胆量和毅力去尝试。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相信他说的是真理。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等的物体,却在理型世界中存在完全相等的概念,你就不能说相等是没有意义的,他可能是亚当的苹果让我们失去的我们再也到不了的高尚。      \"在家里时,如果你的父母及祖母老是不停地告诉你该做什么,你会觉得自在吗?慢慢的,你就失去了自己独立做事的信心。长大以后,你必须有能力和别人讨论,要弄清楚你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然后要坚持到底。你必须能够坚持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使它带来的是痛苦、折磨、丧失金钱及其他。当你还年轻时,你必须去感受,你必须完全的放心和自在。      发现你真正爱做什么需要很大的智慧,如果你害怕不能赚钱谋生,或不能适应这个腐败的社会,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弄清楚到底你爱什么。      所以教育的基本意义之一,就是帮助你弄清楚自己真正爱做什么事,然后你就可以贡献自己的全心全意,因为爱就能带来人性的尊严,它能扫除平庸琐碎的中产阶级形态。\"
01:11:02   来自: 小黑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用评论这个词语真不太合适,因为我不知道如何评论,很多地方并没有想他一样感受到那种宁静,不过没关系,他说过,我们的心要敏感,要表达,要发现。      在他没有出书前,也许和我们一样,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心想事成,如何能让自己生活的自由开心吧。      不知道曾经看过什么书,上面说,如果女人过了25岁还有人说你单纯,那是很悲哀的事情~所以当我过25岁后,一直很努力,做事严肃认真,为人固执谨慎,力求给人稳重,成熟的映像。但是私下确是整天胡思乱想,稀里糊涂,一直以为自己隐藏的还不做,偶尔和自己关系好的朋友也是一些心地善良的直肠傻瓜也会提醒自己说:想你这么生活的人不多了,需要很多勇气~。那时我都当赞美了      上周和朋友吃饭,一不太熟悉的异性朋友在聊了一会男女恋爱观后,突然来了句:你。。。。你。。。。你这思想太传统了,太单纯了。   我的旁白是:您老是说我蠢嘛?但是嘴巴上说:?是嘛?为什么这么说?   他来句:以你这岁数和经历,不应该这么想了,即使没亲身经历,听多看多也该了解的差不多了~   。。。。。。。。。。。。   无语,因为我对男人太不了解,还在天真的相信爱情~相信多数人心地善良渴望被爱~相信有人因为良心因为爱去决定一些事情。      之后我很想写日记,想诉诉苦,结果不了了之~      今天居然看见 克里希那穆提 的内容里又一段描写 天真和年龄无关的论点,心里一下就释怀了~      原来我只是把天真的定义弄错了~我以为天真就是傻,天真就是容易骗,其实天真只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勇敢经历,却从不下结论的人生态度。      天真,有什么不好?单纯,有什么不好?一切,开心就好~         
11:57:51 G同W  呀~听lz的评论就好想看这本书的说~~~   其实天真只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勇敢经历,却从不下结论的人生态度。   ---~~~~喜欢这句话~~
00:26:09 杨摩诘  克老的书,还是要对禅修略知一些比较好的
04:43:03 声  额觉得更像lz本人的一篇日记呵呵。不过是很打气的一篇。   其实我觉得这些书上写的,都是很简单的,而且自己天生就存在的,本心里的。
11:28:25 just  做人单纯些,对自己不忐忑就好
01:27:18 ++  有爱,因为恐惧时我们可以学会拒绝魔鬼的新意。
13:27:41 Hi,王小虎  天真只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勇敢经历,却从不下结论的人生态度。
14:06:19   来自: June (混沌)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也许我是不够用心去思考 没有领悟其中的真谛   但是我每回拿起这本书我都想说一句 去你妈的什么破玩意   还有真不知道他妈的那些摘录了那么多有他吗什么用   我特想问问你们明白么 明白的赶快给我讲讲吧      什么“ 智慧是一种无限的包容力,允许你自由地思想;没有恐惧,没有公式,然后你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事物。”   多少人只是对字面上的意思肤浅的认识 或者为了装13   好的我承认我是为了装13才看的这本书   不过看完了我以后宁愿土得掉渣也不愿意这么摧残自己      第三章我看得都快要乐出来了   太过于清明的话 不适合用于现在的生活      而且对照这克里希大爷的描述   这种人一般到了人瑞那年龄才能算智者   稍微年轻一点哪都是强迫症+神经敏感
11:00:20 Desire  他不是说了不能对任何东西下定义吗?包括这本书嘛
20:50:49 June  我的回忆回忆这本书讲的什么..过这么长时间我差不多都忘干净了 06:02:43   来自: 清岚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你是想一辈子都在一个城市,日复一日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抑或一生辗转无数个城市,经历无数却居无定所。你想怎样活着?\'\' 曾经听说,这句话出自一本书《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第一次找到这本书,是和月月姐姐去国图。在书海里找到的欣喜还未退去,一页没翻就到了还书的日期。倒是妈妈看了一遍,告诉我写得很好。         多年以后,这本书终于确实到了我得手上。对于上面问题的答案,在我心中变了又变:曾经向往流浪,向往冒险。如今却觉得,留在一个城市,让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刻上自己的回忆。于是每天的散步,都变成了一次小小的回忆之旅。这也是好的。         这本书未必适合从头到尾的阅读,倒是静静思考什么事时,随手翻着。总会从书中跳出一些词汇,一些句子,让人瞬间豁然开朗。
11:07:27   来自: susannafang1012 (幸福有的时候很平常)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一个周六的下午,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内,姐妹们的聚会。话题不是衣服,首饰,宝宝,缺是工作,房子和政治。姗姗来迟的靖妹妹抛出了两个直插我心的问题:“到底为什么工作?工作就是为了钱,那理想呢?”   克氏说,面对生活,我们不必心存恐惧。要去爱你的生活,爱你的工作,爱你做的事。不要去刻意追求所谓的安全感,不要过多关注能从你做的事中获得什么。应该要爱它,认真的做它,在这过程中就能得到回报和快乐。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都只是爱,原来简单而美好。   合上书,内心无比平静。但平静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喧嚣的尘世打断。看看这个烦躁不安、焦虑空虚的世界,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精力被消耗在物质追求上。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容许你想“我爱做的事”,工作的目的只有钱,才可以应付飞涨的物价。时间、精力、念头全都没有生存之所。这样的世界哪里有爱,怎么能爱?生活远远偏离克氏的真理。如果克氏活着,真想问问他,活在这样的世界,怎能不恐惧。   话题的讨论似乎走向了绝望。姐妹们一致同意,挣脱的方法只有逃离这座城市。剩下一片苦笑。   还是决定给这本书五星,至少她给我片刻安宁。
20:08:57 豆瓣花  内心无比平静,但平静持续不了多久。有同感。
02:37:51 [已注销]  同意缺钙的观点么。。
22:36:20 巴乔  我觉得要慢慢来,只要内心在向着正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就好
20:56:57 元谋小谭  读完之后觉得那些成功学大师根本不及克里希一根汗毛,只会鼓吹浮躁
19:41:53 j瓦淡c  我也不同意看着种书,
23:03:01 最菜的鸟  呵呵,自己有问题怪书干什么。好的心态和财富(以及追求财富)并不矛盾。浮躁的是自己...不自信的是自己...空虚的是自己。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并不是这样生活的...只是你知不知道(或相不相信)而已。
09:15:19 elvia  今天或许是一点点的感悟,和扑面而来的烦恼;   可是,仍然要相信自己的心,它会把我们带到更去更好的地方
21:00:37 。g  的确 当认真的看他的书的时候 内心无比宁静   但是 马上 又开始浮躁 抑郁 恐惧
03:48:13 饼干  书只是指引了一个方向,关键是你上不上路而已
19:11:02 ?蘑菇君?  用心去感受,会发现其实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就在我们的身边……O(∩_∩)O~
11:45:52 garlic  我觉得他的书太过抽象,拿来做每日生活指南是很容易失准的   好像比较适合建立系统的观念之类的    11:24:36   来自: youwuyong (欢迎浏览北奥国旅网站www.be)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一个有无限精神力量的国度 随着时间的流转 出现了一位又一位 纯然的人 克里希那穆提上个世纪的惊鸿......
12:52:59   来自: HERE (无能之爱)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   克氏的智语,适合在本身的状态比较平和开放的情况下读,甚至可以当作一本散文诗来读。几乎全部是玄谈,却不乏尖锐的直指核心的见解。      对于心灵急症的人来说,这本并不能救急。但假如是在长久的慢性折磨中,如同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地望向窗外的绝望心灵来说,这是一本能够令人更沉静地思考下去的书。
18:01:24 headlzx  是吗?克的书只是用来消遣吗?打发日子的?只要一个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的的人,想过一种真正的生活的人,无论是平和还是急躁都是没区别的,因为他说的是人类最根本的困惑,他是帮人拔除病根的,对那些只想止止痛的人,是很难的有什么帮助的。因为拔除病根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小的细节上都有完整的觉知,做好生活被颠覆的准备,但人们不愿意面对这一点。社会传统肯定认为克是玄谈,不切实际,因为,它对生活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生活除了例行公事,就是关于将来的一点投射,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18:43:25 HERE  是吗?如果你太困了太累了疲倦得想发火了你需要的也许就仅仅是一张可以安眠的床而不是对于屋顶之外天堂的幻想,不是对终极问题的追问。娓娓道来的书只能用不困倦不烦躁的心情去看,如果我确实病痛,我只会觉得玄谈让我更加迷惘。      我从不觉得历史上有任何伟大人物可以“拔除病根”,至于在每个细节上都所谓保持知觉,更是等于抛弃生活本身。我觉得克氏也只不过是在用一种温和的质疑态度在说出我们不敢提的问题,是一个走在前面,转身善意地告诉你,不要踏空的人罢了。 16:20:01   来自: [已注销]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的评论    问一问其中包含着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论么?    没有。    其中包含着关于事实和实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么?    没有。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因为它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         参考文献:休谟《人类理解研究》最后一段
16:23:45 沧海客@银河  哈哈,果然克里希姆那提不入凤姑娘法眼!~~~~~~~~
16:24:24 [已注销]  难道沧海兄会喜欢?
16:28:04 沧海客@银河  我亦不喜欢,照柏拉图相去不可以云泥计
16:32:38 [已注销]  这年头,如果想读点难度不高的哲学又不是没得选择。要求自身安稳大可读原子论伊壁鸠鲁直至马克思也无妨,要再有一点社群心读读斯多亚该有多好,西方的不想读的话亦有孔孟荀老庄墨。   为什么这种货色竟可以流毒于世。。。吾甚是痛心
16:37:35 [已注销]  其「@N色」上古蒙昧r代一直衍承至新o元。
16:38:26 沧海客@银河  我也很奇怪,实在不行徐梵澄还谈过室利阿罗频多……桑塔耶纳也不是不能读。      经典的东西没人扎实去看,倒是心灵鸡汤大行其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心灵鸡汤一般人喝起来还爽口。。。
16:41:25 [已注销]  心'u撸湮断铀帷
16:41:57 [已注销]  @小森 不过貌似上古时代“这种货色”没这么盛行。。。古典希腊的智者也比这个来得靠谱喂
16:43:58 [已注销]  @沧海 心灵鸡汤这种东西越喝越笨,类似于柏拉图骂过的民主制,只有“目光短浅”的才会喜欢
16:47:21 沧海客@银河  早期那些智者们其实高明的紧啊!从留下来的碎片看,近代启蒙哲学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了。可惜龙种收跳蚤这种悲剧太多鸟。。。      没办法,目光短浅的人,逼着吃九转紫金丹也是爆体而亡,还是让喝心灵鸡汤做笨蛋算鸟
16:52:02 [已注销]  @P姐:e拿古典希D的哲W家c之相比,拿古典希D的祭司、女巫作比M要恰些
16:52:15 [已注销]  沧海兄好犀利。。。!其实笨蛋也没什么,变成祸害就麻烦了
17:00:43 沧海客@银河  我天生一条毒舌。。。      祭祀女巫装神弄鬼也好、虔心信仰也罢,跟群众大概是你情我愿,比起今日不少传各种教之人还要敬业许多。      至于智者晚期那种“你家养的老狗是小狗的爸爸所以老狗是爸爸又因为老狗是你的所以老狗是你爸爸”的摇唇鼓舌,何异于德尔图良之流?这大概是祸害……
17:57:56 [已注销]  又K了特士良什麽事……
18:25:28 沧海客@银河  被逼看他山寨哲学的怨念啊~
18:26:05 [已注销]  特士良似乎]打算哲W……
19:03:15 沧海客@银河  德尔图良从头到尾你只能看到一个怨妇在唧唧歪歪为什么别人不信上帝为什么你们恶毒攻击本教信上帝如何如何如何上帝如何如何可信。水平大概跟“你家狗是你爸爸”那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欧旭德漠也没当自己是哲学家   
19:10:47 [已注销]  特士良的都是有目的的,莫要x具w情境而啊。
19:16:08 [已注销]  擦,我lF打B入法的弱c了,是搜狗吧……特土良= =
19:32:35 [已注销]  特土良是基A之一,而薄M留和艾由根是必受l的――他水平的wF在於更加A向於雅典吧?: )於是他更能Q檎W家而非神W家。
20:12:13 沧海客@银河  他们的水平在于还明白事理。当然了,其实要是没有这些倾向考虑哲学的神学家,估计基督教彻底根哲学分道扬镳,倒也省去不少麻烦。      话说即便是把哲学拿去给神学当婢女的阿奎那,思想上也很高明,而我看奥古斯丁就完全不觉得。
20:25:03 [已注销]  薄M留和艾由根――所^事理,在天主面前很yf必是「事理」。hos natura modos primum dedit……Π桑渴澜缡鞘吕磉m用的O限了,而信仰在@之外。      底分道Ps?基督教神WA的地方就在於在雅典和耶路撒冷之g暝蝗黄仍谝簿]更新的恿α恕      就我的品位而言,}思定的思路乃是O高明的,敏J的火花在每一s伯的引用中尤渎丁
20:36:00 沧海客@银河  那就是思路不同了。他们的天主与我有无关联姑且不论,许多维护天主的说辞与行动,确实不敢恭维。      奥古斯丁是个卓越的作家。
20:53:40 [已注销]  您看,您K非以信徒或者神W家的角度,而是以哲W家的角度、批判神W著作,J槠渲姓W含量不高――恢髡弑砭驮D摒除哲W的影呢。      t解之同情,:)
20:57:29 沧海客@银河  所以我更痛恨,为什么逼我把这帮人当哲学看呢?应该也从哲学里面正本清源才是以直报怨嘛:)      一开始就说了,德尔图良是倒霉的怨念承受器。。。   
20:59:28 [已注销]  你努力l掘吧……= =
20:59:45 [已注销]  我今天在看中世纪哲学史发现那段时间很刺激的,一群看去温文尔雅的老头们互相大骂对方是异端。。。啧啧。。。德尔图良不是最后也异端了么      不过很欣慰地发现亚叔的荣光在中世纪依旧闪亮亮挖
21:00:54 沧海客@银河  而且我私下里有个大前提,任何信仰都应当不违反思维的本性。。。是以我不认为因荒谬而可信,至多是非我所理解。      当然,从逻辑上说,今天白天下雨蕴含我晚上吃饭,不一定是假的,这么算下来也无可厚非,嘿嘿
21:02:21 [已注销]  德尔图良有些怨念销魂的话,比如说:哲学是人和魔鬼的学说。。。异端是哲学教唆出来的。。。
21:03:18 [已注销]  沧海你如果在中世纪说不定会喜欢阿伯拉尔。。。他说真理不会反对真理
21:07:24 [已注销]  特土良ψ疃嗟哪派端真都是哲W教唆出淼摹
21:07:37 沧海客@银河  第一导师赫赫威名啊,通过一众异教徒影响到中世纪。。。      德尔图良加入了异端的摩奈教派,爱留根纳不靠着秃头查理估计就死在火刑架上鸟。。
21:09:57 [已注销]  因荒而可信:「天主的鹤铀懒恕埂杆蓝活」如此荒的事,如非真,乎不可能人信服――人也K不猿种e言,所^「明知是e言的事物而死是不可想像的」,所以真、可信。
21:12:36 沧海客@银河  阿韦洛伊跟大阿尔伯特也都很对我口味。      我这么严重的道教倾向,跑去中世纪岂不是惨:(
21:12:38 [已注销]  世界之倌Ч恚艘落――l源於和提自落者δЧ硎澜绲慕的Wf……
21:12:58 [已注销]  对了,还有奥康。。。当年他被教皇定为异端,然后他就投奔了教皇的政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德维希。同时还撰文大骂教皇是异端。。。他曾经对路德维希说过一句很腐很腐的话:你用剑保护我,我用笔保护你。。。
21:13:54 沧海客@银河  德尔图良的说辞我很熟悉。。。不过人们会不会坚持谎言,看看cc某v就蛮清楚的嘛。
21:14:20 [已注销]  我萌亚叔的。。。到了中世纪还能在巴黎大学的艺学院搞搞拉丁阿维洛伊主义哈哈哈
21:14:49 [已注销]  阿洛伊是穆斯林……
21:16:17 [已注销]  对啊对啊,是穆斯林啊。。。就是要向这位穆斯林学习。。。忠实于亚叔的思想,拒绝出于维护神学教义改造亚叔滴学说
21:17:50 [已注销]  希腊也就开出了希帕蒂娅这么一朵奇葩。。。MD居然被人打死了
21:18:07 沧海客@银河   21:07:37 沧海客  第一导师赫赫威名啊,通过一众异教徒影响到中世纪。。。           呃,奥卡姆那句话你一说怎么觉得那么腐。。。          阿伯拉尔简直是倒霉蛋之首,谈个恋爱好严重……不过跟希帕蒂娅一比,他还是好许多吧。          小森老师是教徒?      
21:18:07 [已注销]  @婧?停猿置髦侵e言的信l,而且猿诌@信l淼闹挥鞋F世的迫害和F,死後得下塔塔_斯?那可是米m敕令之前的r代啊。
21:18:55 沧海客@银河  希帕蒂娅岂止是打死。。。呜呼
21:22:12 [已注销]  S多人的遭遇K不能w咎於宗教――文革哪有宗教?而人性好痢
21:24:00 [已注销]  亚叔会说这是失去了逻各斯指引的行为。。。默默
21:26:23 沧海客@银河  咦,貌似没归咎于宗教啊,我们只是在说倒霉人士。      最简单说法,上帝不会篇人,教皇会教士会,备不住经文也会(罗吉尔培根就说过那时候的圣经翻译大错特错,这种也算)。其他宗教也同理。      
21:26:57 [已注销]  多的各斯是}言的各斯?如果是前者,t:   各斯之所以各斯就因樗抖贾敢涣恕
21:28:02 [已注销]  文有信理}髯餮a充;教宗o……教宗o太y解了。
21:28:48 沧海客@银河  有赎罪券跟新教改革为证。
21:33:30 [已注销]  对,那时候的基督教圣经都有问题的,一个简单例子,希伯来文说耶稣是为童女所生,童女只是说年轻女子,然后变成希腊语就是处女了。。。所以犹太教与基督教分裂很大程度上也是拜语言混乱所赐
21:34:21 [已注销]  亚叔的逻各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实践理性么。。。   如果用圣言来理解就纯朴很多,只要相信么就好了啊~~~
21:35:20 [已注销]  誓反教、革新教和再泡水教――      H罪券的}在於宣鞑划,而教宗π陆桃苍缬蓄A:「所^撒但得宗教,其第一要x就是大公教蛛x」……
21:37:11 [已注销]  路德教不是早就归宗了么。。。
21:37:19 [已注销]  q太教和基督教――聿皇且换厥隆2怀姓J耶d是,那有什麽f的。
21:39:03 [已注销]  除了革新教之外最不可能w宗的就是誓反教吧……w宗?
21:42:33 [已注销]  就是归罗马的正宗啊~         犹太教和基督教自然不是一回事,否则叫两个名字做什么用呢?
21:46:12 沧海客@银河  连坎特伯雷大主教都去罗马跟教宗共同礼拜鸟~还有什么不可能呐。      话说一开始的教会恐怕也想不到后来会有教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