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很僵硬是不是得了帕金森氏病,能否治愈这...

→ 帕金森僵硬得很,可以治疗好吗
帕金森僵硬得很,可以治疗好吗
健康咨询描述:
2年前,感到肢体活动有点僵硬,自己估计可能是老年动脉硬化引起的,患者于是就自行到药店买来药治疗,儿女们劝她到正规医院就诊,老人也听不进去,没想到吃了自己选的药后病情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在僵硬的基础上,又开始搓丸‘动作,并且比较频繁发作,静止时出现,精神紧张时加重,医院诊断帕金森,正规药物治疗,可是, 一个月前,左侧肢体僵硬,行走不稳,在床上翻身都很困难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帕金森僵硬得很,可以治疗好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师
擅长: 急、慢性胃炎、肝脏疾病、胆囊结石、反流性食管炎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232次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是考虑了帕金森病,这个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迟缓,表现为走路不稳,手抖,肌肉僵直等等。&&&&&&指导意见:&&&&&&这个情况比较重的了,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治疗上主要是药物补充多巴胺治疗吗,需要根据不同选择剂量,也可通过神经核团毁损术或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擅长: 宫颈糜烂,阴道炎,附件炎,盆腔炎,外阴瘙痒,月经不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36次
&&&&&&病情分析:&&&&&&根据您的描述帕金森病是脑内的多巴胺分泌细胞出问题了,造成脑内多巴胺不足,造成了一系列症状。&&&&&&指导意见:&&&&&&建议去医院进行治疗,目前治疗帕金森的首要方法就是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左旋多巴,多巴丝肼等,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擅长: 脑瘫、脑发育不良、肌营养不良、自闭症、多动症、癫痫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197次
&&&&&&在帕金森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比较常用的,但是患者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不能盲目,各个患者的病情不同,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用药才能很好的缓解病情,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帕金森临床主要表现为震颤、四肢和躯干的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同时可以出现焦虑、紧张、偶尔伴随幻觉、后期的患者会出现痴呆。&&&&&&以上是对“帕金森僵硬得很,可以治疗好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041次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预防尚困难。本病一旦发生,一般不会自动缓解,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是目前最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尽快到正规专科医院检查治疗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507次
&&&&&&帕金森病大多数患者于60岁左右发病。国外男性发病多于女性(2:1),我国的资料也表明,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两者之比达2-3:1。我国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偏低,但新近的调查发病率结果与国外相近。早期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40%左右。估计在中国有200万以上的人患有此病,功能神经外科手术能把药物控制不住的问题‘定点清除’,解除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立即得到了改善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508次
&&&&&&帕金森患者要有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帕金森病,病不是自己选择的,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疾病,面对人生,这很重要,对这种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有益。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里程碑式新技术,且这种技术具有可逆、可调、安全、微创的特点,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动作失调、肌肉僵直及(或)震颤的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
疾病百科| 动脉硬化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合理膳食,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脂肪症,高脂血症等。防止发胖。
&&&&&&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
好发人群:青少年时期发生,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常见症状:头晕、心绞痛、胸痛、头痛、心音异常、心脏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75
参考价格:22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脑炎后帕金森氏综合征、...
参考价格:¥62
1.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
参考价格:¥0.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第16版: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台州日报社旗下媒体:
帕金森病:让你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早干预可延缓疾病的进展  记者&林樱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  对于老年人来说,晚年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一种病让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甚至连吞咽都困难,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盼头。  帕金森病是一种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虽然目前的医疗技术尚不能治愈这一疾病,但是,早发现早干预,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早干预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台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梁海燕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四肢僵硬、麻木、不能正常行走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市患者以60多岁的老年人为主。“帕金森病不能预防,但是如果能早发现,早作干预,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不过,帕金森病起病隐匿,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动作变慢、静止性震颤、搓丸样动作、慌张步态、面具脸是帕金森患者的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很容易分辨,若上述症状出现,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梁海燕说。多数患者在典型症状出现前,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情况;部分患者在睡眠的快动眼期有行为异常的情况,比如说梦话、打人;有些患者原先大便一直正常,最近经常出现便秘的情况。  梁海燕认为,对于帕金森病的早期发现,最关键的是患者及其家人要有这种意识。如果有上述症状出现,尽早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  规范服药可延缓疾病进展  对在初期就接受正确科学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很好地缓解病情,病情也相对稳定,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倘若不能坚持治疗,时常中断,病情会出现反复及不同程度加重。一旦帕金森的病情发展到了晚期才进行治疗,患者的病情往往已很严重,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改善病症也很有限,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残障。  “临床上,最常见的误区是不能规范服药。”梁海燕说。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确诊后,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规范服药虽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但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帕金森病从最初的症状出现,到最后生活无法自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能规范服药,这个过程则变得更加长久。梁海燕接诊的患者中,有些人已经治疗了十几年。  她提醒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千万不能擅自减药、加药、停药。“因为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量用较小剂量取得满意疗效。要是患者觉得现在已经控制得挺好的,自行减药或停药,那么病情肯定很快会加重。”  护理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  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多数患者发病数年仍能继续工作,有些患者可迅速发展致残。疾病晚期可因严重肌强直和全身僵硬,终至卧床不起。死因常为肺炎、骨折等并发症。  梁海燕建议,患者家人最好能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帮助患者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时,一些琐碎的事情最好让患者自己做,如扣钮扣、系鞋带、举筷进食,减缓退化。对走路不稳的患者,要准备合手的拐杖,有人跟随搀扶,以免摔倒造成骨折。  晚期时,患者无法自主活动,只能长期卧床,此时的护理尤为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吃东西时要防止呛咳,避免吸入性肺炎;要经常给患者翻身,预防尿便浸渍和褥疮。  链接  帕金森病的症状  梁海燕介绍,帕金森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并不一致,60%-70%患者首先表现为震颤,10%患者表现为肌强直,10%患者表现为运动缓慢。  静止性震颤:常为帕金森病首发症状,多由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上肢震颤幅度较下肢明显,下颌、口唇、舌及头部常最后受累。典型表现静止性震颤,手指呈搓丸样动作,静止时出现,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令患者活动一侧肢体如握拳或松拳,可引起另一侧肢体出现震颤。  肌强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很僵硬。病变的早期多自一侧肢体开始。初期感到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出现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如果患肢同时有震颤,则有断续的停顿感,就像两个咬合的齿轮转动时的感觉,医学上称为“齿轮样强直”。患者腕关节或多或少保持伸直,好像竖立的路标,称为“路标现象。”  运动缓慢:表现随意动作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缓,因肌张力增高、姿势反射障碍出现一系列特征性运动障碍症状,如起床、翻身、步行和变换方向时运动迟缓,面部表情肌活动减少,常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面具脸。手指精细动作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越写越小,为写字过小征。  姿势步态异常:患者四肢、躯干和颈部肌强直呈特殊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早期下肢拖曳,逐渐变为小步态,起步困难,起步后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或消失;转弯时因躯干僵硬,躯干与头部联带小步转弯,与姿势平衡障碍导致重心不稳有关。患者害怕跌倒,遇小障碍物也要停步不前。帕金森病年轻化 多休息多锻炼可预防|医生|病人_凤凰资讯
帕金森病年轻化 多休息多锻炼可预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杨医生介绍:“帕金森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长期服药,目前,帕金森症实在无法根治。”不过,他指出,体育运动有助于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建议为了避免患上帕金森病,在生活中切记要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的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后对患者自身各种功能的保留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原标题:帕金森病年轻化 多休息多锻炼可预防
今年4月11日是第1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据统计,近年来帕金森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每年新增帕金森病患者近10万人,且呈低龄化趋势。帕金森病患病率高,但由于该病病程进展缓慢,人们的认知度较低,所以也被称之为“沉默的杀手”。在不少人印象中,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诚然,帕金森病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但近年来帕金森患者趋于年轻化。专家介绍,“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目前占患病总人数的10%左右。帕金森病属于慢性和进展性疾病,病情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恶化,虽然不致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我一度想过死,不想再给家人增加负担”,31岁的淳化小伙子刘凯(化名)是一位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14年前,年仅17岁的他被确诊患帕金森病。从一开始的手脚发抖,到后来开始出现僵直,直到说话吐字不清、走路经常摔跟头,刘凯每分钟都在经受病魔的折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涛介绍,帕金森病(PD)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但近年来帕金森患者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王医生表示,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会出现不自主地震颤、肢体和躯干僵硬(肌强直)、动作迟缓或运动减少、姿势和步态障碍,如行走时起步困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等,不同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以不同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症状为侧重。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症状如抑郁和焦虑等,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如便秘,还有泌尿道症状如尿频和排尿困难等。环境、遗传可诱发此病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帕金森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年龄老化和遗传易患性,有5%~2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其中,年龄老化和遗传因素是难以避免的,因此环境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研究证明帕金森病可能与环境毒素有关。”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杨秀清解释,帕金森的病变部位在大脑,其实就是大脑的黑质区域发生的病变,该区域有一群神经细胞,合成“多巴胺”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对人体的运动功能进行着调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细胞也在逐步的老化,在一些内外环境损伤因素的作用下,有些人合成多巴胺的神经细胞逐渐变性或死亡,导致大脑多巴胺合成量减少,不能维持调节运动神经的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运动障碍的症状。因此,可以注意的是避免接触一些环境中危险因素,像杀虫剂、农药、重金属锰,亲属中有得帕金森病的人要避免从事电焊工种等。体育锻炼可延缓病情据了解,由于患有帕金森病确实会给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影响,一些医学专家、患者和家属都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但至今尚未如愿。杨医生介绍:“帕金森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长期服药,目前,帕金森症实在无法根治。”不过,他指出,体育运动有助于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建议为了避免患上帕金森病,在生活中切记要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的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后对患者自身各种功能的保留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帕金森病的患者,一般行动都迟缓,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剧会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多做一些体育锻炼。”杨医生建议,帕金森患者适宜进行“轻”体育锻炼,比如太极拳、太极剑、慢跑等。平时患者还应该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拍拍手、做全身按摩、让自己的身体尽量变得柔软一些。“抖抖病”未必就是“帕金森”很多人把帕金森病称为“抖抖病”,因为该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双手不停颤抖。但据临床医生观察,约有30%-40%的帕金森患者早期并没有这一“标志性”的症状,很多患者因此被误诊误治。仅是手抖不能诊断为帕金森病白先生今年47岁,平时经常手抖,最近一段时间感觉手抖的症状加重了。朋友都劝他到医院查一查,看会不会是帕金森病,白先生上网一查,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就有手抖,这才紧张了。最后,医院的诊断结果是“特发性震颤”而非“帕金森病”。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付锋介绍,门诊中经常接诊到手抖的病人,他们一来就问医生:“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其实像白先生这样,仅仅有手抖而没有帕金森病的其他症状,不能诊断为帕金森病。甲亢、颈椎病、小脑病变、情绪、功能性病变等都可能导致手抖。付医生提醒说,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而帕金森病患者也并非一定会出现手抖。运动迟缓是诊断帕金森病必备条件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吴兴润介绍,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上肢放松不动时出现手抖)、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4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手抖并不是帕金森病的必要诊断条件,运动迟缓才是诊断帕金森病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来说,运动迟缓表现为动作减少、缓慢,面部表情减少,会给人一种反应迟钝的感觉,还可出现系鞋带、扣扣子等动作困难,写字时字越写越小。帕金森病的震颤特点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肌强直主要表现为手脚和躯干失去柔软性,变得很僵硬。姿势平衡障碍是站立时身体前倾,双上肢屈曲。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转身困难,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因口、舌、腭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患者不能自然咽下唾液,导致大量流涎;言语减少,语音也低沉、单调。预防帕金森病早发现早就诊面具脸、小写症、慌张步态、静止性震颤,有这些症状出现时就要引起警惕了,很可能就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由于帕金森病不可预防,不可治愈,只能控制,因此只能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规范用药,来帮助病人过上趋于正常人的生活。患者难入眠 用药是关键晚上入睡困难、频繁惊醒,白天精神萎靡、嗜睡,这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此,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付锋提醒患者,避免失眠困扰的关键是要注意合理用药。而对于长期药物后疗效减退的患者,可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以改善睡眠质量。48岁的李敏(化名),在3年前被查出患上了帕金森病,这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晚上睡觉时夜尿频繁,有时在夜里睡觉的时候,病会突然发作,根本无法睡好。”李敏在就诊时说道,而到了白天,由于药物的作用,常常又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的症状。付医生建议,对于睡眠“黑白颠倒”的患者,首先是要调整好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好睡眠习惯,而对于夜尿较多的患者睡前减少喝水量及排空膀胱,特别是应调整帕金森病药物用量及给药时间。对于一些服用时间离睡眠时间太近就会引起失眠的药物,最好改成早晨服药或减少剂量。患者易抑郁 需家人关爱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杨秀清介绍,帕金森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在漫长的用药过程中,多数病人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会患上抑郁症。因此,家人应为帕金森病人提供心理支持与慰藉,成为病人的“心灵鸡汤”。杨医生提醒,在照顾帕金森患者时,家属要注意方式方法,病人起身和走路时,不要过多代替病人,病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老人自己做,如果养成了被别人搀扶的习惯,病人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症状改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状况影响特别大,帕金森病人也不例外,多数帕金森病人走路时的特点是伴随动作少,即走路时胳膊摆动幅度小。”杨医生指出,病人通常弓着腰,迈着小碎步擦着地往前走,体态呈前倾式,而且越走速度越快,很难停下来。有些病人在行走中身体会突然僵住,静止在原地,出现帕金森病人“冻结”现象,病人容易跌倒,所以建议如果家里有条件,尽量保证病人活动区间内的路线宽敞。发病有预兆 要及早就医由于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基因有关,目前并不能治愈,因此只能早期控制。目前帕金森病就诊率很低,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近一半帕金森病患者从未就诊。发病前三年是帕金森病的“蜜月期”,症状相对较轻。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吴兴润告诉华商报记者,尽管帕金森病无法治愈,但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是能够有效缓解病情的。“类似手指麻木、腿脚行动迟缓等一些早期症状往往会被认为是颈椎、腰椎或者脑血管疾病,以至于一些早期的帕金森病的症状被忽视。”吴医生提醒,帕金森病发病早期并非毫无征兆的,比如“面具脸”—很少眨眼睛,双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呆板,好像戴了一副面具;“小写症”—写字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慌张步态”—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则身体前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静止性震颤—肢体静止时不由自主地颤动等等,如果患者本人或家属能及早发现这些早期征兆,及时确诊将能实现帕金森病早期治疗,以延缓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张兰 采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45
播放数:439975
播放数:138672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用艾灸治疗帕金森病
用艾灸治疗帕金森病1(0450)网友反馈
单老师好!首先,说一下我爸的病情。我爸1942年出生,之前身体一直不错。2009年9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查出帕金森病。同年冬天,宣武医院否认是帕金森。2011年初,宣武医院住院,诊断为多系统萎缩。后来多家医院都这么诊断。症状是:最初是劳累时,发黑蒙;接着开始头晕、腿软,走路像踩棉花;服用美多芭后,更是天旋地转,遂停药;小碎步,身体前倾,膝盖打弯儿;后来四肢开始酸、麻、胀、凉,关节开始响;再接着,尿频严重,便秘严重;说话声音低微;手僵,有时抖,慢慢不能自己吃饭;转身困难,转很小的幅度双脚都要一点一点挪好久,不能自己走路,走路必须有人搀扶;不能翻身;
我父亲在宣武、天坛、中日友好都看过,医生都说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对症治疗,即只能开些要减轻症状,病是治不好。
我也曾经失望后来,我接触了一些搞中医的人,慢慢对中医有了点兴趣。我就觉得,我爸的病说不定用中医的方法可以有效长话短说吧,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使我爸有了前几天所说的改善
方法主要有:一、艾灸。灸百汇、中脘、神阙、关元穴、足三里、太溪穴、涌泉。有段时间,也灸过环跳、命门。二、帮助我爸活动肩颈;三、拍打心包经;四、手部拉筋;五、腰部的康复训练;六、腿部拉筋,腿部的康复训练;七、中药泡脚,并进行头部反射区的按摩。八、和我爸聊天,并且在聊天时,用我的手摸着我爸的手心,这样能让患者感到亲人的爱;九、播放我爸喜欢听的音乐;
用艾灸治疗帕金森病2(0451)网友反馈
由于我做了录音,所以每次需要几分钟,这篇文章太长,我就分3次录音,希望你听完
十、等我爸腰腿有力量、平衡能力增强后,就扶着我爸下楼走步,从刚开始的只能走两三步,到五六步,到十来步,一直到一百来步。期间会有反复,但少的时候,也能走四五十步。十一、每天早晨空腹一杯蜂蜜水,以缓解大便问题。这些方法综合使用后,出现的症状有:1、手脚变温暖了;2、指甲的颜色有青灰色变暗紫色、变粉红色、变淡粉色、变有光泽;3、手指的颜色由发青变得颜色浅,变成正常的颜色;4、手掌放松了,手指头柔软了;5、头顶掉头发的地方,长出头发来;6、眼睛能睁开了,瞳仁发亮了;7、嘴唇的颜色不再是原来的青紫色,变得浅了,变成正常的唇色;8、原来不能平躺,总是侧卧,因为平躺着会憋气,后来就能平躺了;9、吃饭能自己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手指灵活了,而且嘴巴也灵活了。原先我们喂饭,我爸的嘴不灵活,嘴唇、舌头好像都不太能把食物吸进去,或者让食物翻个个,只是简单地上下牙压食物,治疗后嘴唇、舌头就灵活了;10、走路能挺起腰来了,因此,看起来个头好像变高了;11、又过了一段时间,走路出现了上肢的摆动,不过,截止到现在,摆动的幅度还不太大;12、无论是我爸自己在楼下走,还是吃完饭我们从餐桌上往起来扶我爸,都能感觉到我爸转弯灵活了,原先转身很困难,双脚小幅度地来回挪,挪四五次,只能挪90度。现在挪两次,就能转过身来。12、小便的颜色变浅了,用尿壶接尿能听见声音了;原先小便的颜色很深,有时就像可乐,而且多数情况下没声音;13、睡觉比以前好了;14、爱笑了,经常笑,笑容放松了,不再是表情很僵硬的面具脸;15、说话声音比以前亮了一些,发音不再像以前那样困难,因此,能和我聊天了。
但现在还不会自己翻身、上下床。期待我爸的腰能更有力量,四肢能更灵活,这样就能自己翻身了。如果能自己翻身,上下床问题就不大了。这样,就能自理了。还有,我爸自己的感觉是,除了艾灸肚子时,能觉得脚心发热,没有别的灸感。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我爸说自己的难受一点也没减轻,而且还在加重,但是我和我母亲都看到了我爸的变化,我爸自己却说更加难受了,不知这是怎么回事?谢谢单老师,您辛苦了。希望得到您的耐心指点。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能太劳累。
博主回复:&谢谢您的反馈,首先我为你这么仔细的观察而感到欣慰,不论是帕金森病还是多系统的萎缩,都与脑供血有直接关系,我在临床之中碰到很多这样的病人,所有参予艾灸的,都会有非常好的改善,值得高兴的是,你们自己做了一些康复治疗,包括艾灸按摩和运动,这些对于他疾病的康复具有很好的指导和治疗意义。由于年龄大了,你父亲今年应该是74岁,老年人功能性退化是正常的,这就叫做新陈代谢,我们用一些绿色疗法只不过是关于他老化的进程,艾灸是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所以我是希望很多老年人,在没有得病之前先用艾灸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得病以后我们用艾灸来治疗,根据很多网友的反馈,艾灸治疗老年性的痴呆,脑萎缩,脑梗,帕金森等疾病会有很好的帮助。因为艾灸的热度和渗透力,可以促使血管热胀冷缩,艾灸渗透到血管内,会增加血氧的浓度,从而改善脑血管缺血缺氧的状态,所以用艾灸治疗可以改善这些疾病的状态。你们看到的是外在的现象,你们看到了他的身体的点滴变化,也许他内脏与脏腑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他身体疾病久了,各个功能在退化,他多处会有不适和疼痛感,所以微小的变化,他感觉不到舒服,如果能找医生结合针灸治疗,我想效果有可能会变化的更快,针灸加上按摩和康复治疗,这样的进程会快一些。另外如果老年人他自己很明白,他会描述的很准确,如果他处于半明白半糊涂的状态,他就不会描述的很准确,即使他的身体在你们看来会有变化和好转,但是他自己感觉不到或者是不会描述,再结合其他方法看一看,你在和他聊他的过程之中,看一看他的思维是否敏捷,如果思维敏捷,那么他说他更难受了,有可能这是事实,所以我建议结合多种方法,刮痧,拔罐,针灸点刺,放血,艾灸等,多种方法治疗,用这些方法激活体内的元气,身体还会上一个台阶。
我觉得这个网友反馈的比较用心,而且他用的多种方法也比较好,值得推广和借鉴,所以我把她上面用的方法重新复制下来,这样你就知道了治疗方法。
方法主要有:一、艾灸。灸百汇、中脘、神阙、关元穴、足三里、太溪穴、涌泉。有段时间,也灸过环跳、命门。二、帮助我爸活动肩颈;三、拍打心包经;四、手部拉筋;五、腰部的康复训练;六、腿部拉筋,腿部的康复训练;七、中药泡脚,并进行头部反射区的按摩。八、和我爸聊天,并且在聊天时,用我的手摸着我爸的手心,这样能让患者感到亲人的爱;九、播放我爸喜欢听的音乐;十、等我爸腰腿有力量、平衡能力增强后,就扶着我爸下楼走步,从刚开始的只能走两三步,到五六步,到十来步,一直到一百来步。期间会有反复,但少的时候,也能走四五十步。十一、每天早晨空腹一杯蜂蜜水,以缓解大便问题。用艾灸治疗帕金森3(0452)网友反馈
回答您的问题:我爸思维正常,现在说话比以前有力气了,所以能和我聊天了。他对我很关心,经常指导我的工作、生活。但是当我问起他身体有何变化时,他就说,说不清,说不来。他可能难受的地方太多,自己都说不过来了,而且,是每个地方难受的方面也很多。他如果要一样样表达,就会很费心力。由于多年病痛的折磨,由于多年与疾病作斗争,他已经很累了,所以就总是不愿意说哪里难受。只是在我每次有些得意地说他的通过艾灸和康复训练发生的变化时,他就严肃地说,说我是夸大其词,他自己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好转,反而还加重了。我想,我爸可能就是非常难受,我从外表看来的一些点滴变化,我爸主观上是感受不到的
,他自己的难受感没减轻。我准备找个好的针灸大夫。查了一下,北京中医院有个叫周德安的大夫,擅长帕金森、脑萎缩一类的针灸,准备挂号去做。不方便的是,我们家离中医院很远,如果做针灸,肯定时间长,每天去做很不方便。因为我爸现在走路还不行,虽然能自己走个几十步了,但还是离不了轮椅。不知道,针灸能自己学吗?我觉得,艾灸大致找到穴位做就可以,针灸就必须准确无误。另外,除了上面的变化,我爸的两个变化让我觉得有点担心。一个是,小便的颜色非常浅,几乎成了白色。以前是颜色太深,有点像可乐,现在却太浅了,正常的尿色应该是浅黄色,但我爸的尿液没有黄色,几乎像水一样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说这个可能是尿胆原和尿胆红素渐少引起的。我准备带着我爸的尿去医院做个检查。另一个变化是,我爸的脸色很苍白,原先是脸色发青发黑,艾灸的后期看着一点点变白,我心中暗自高兴,结果现在白的没有血色,又让我担心。准备给我爸服用蜂王浆补一下,每天让我爸吃点大枣。关于这些方面,不知道您有没有建议?还有,艾灸可以天天做吗?我已经给我爸每天做,坚持了快四个月。是不是需要隔天做?穴位该怎样调整一下?我写得这么长,让您费神了。真的太感谢您了。我们与您素不相识,您却帮助我们这么多。再次谢谢您。
博主回复:&由于是你们直接在家看护病人做一些治疗,所以你观察的很细,我可能体会不到你说的那些个感受,人岁数大了功能退化是正常的,如果艾灸能帮助它延缓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就已经不错了,其实你父亲也就是艾灸扶正穴位。更多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真的就是家属的事情,我觉得你说的那些都可以,老人家的艾灸是可以每天做的,因为他的元气亏虚,阳气不足,艾灸都可以帮助他弥补这些缺陷。
隔日做也可以,这个度需要你们自己把握,给老人家治疗,观察和细心是特别重要的,你要时刻和他沟通,叫他自己谈感受,谈感觉,如果他自己觉得好,我们可以每天艾灸,如果他自己觉得不好,我们可以隔日艾灸,艾灸方法很简单,副作用极少,又是扶元扶阳的治疗,所以我觉得更适合老年人,只不过我们在给老年人做艾灸的时候,家属就要多操心,免的给老人发生烫伤,不好修复。我觉得你做的就已经很好了,除了艾灸、拍痧,泡脚,按摩,领他运动,功能锻炼,这些你都做了,所以它的效果才会那么好。就你刚才所讲,你父亲的尿颜色有改变,有时间到医院去看一看肾功,如果排除肾脏的因素,心里还会安然一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感谢你发来这么长篇大论的一篇文章,从中看出了你的孝心,如果中国的儿女都像你一样该有多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氏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