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表现是一种疾病还是只是亚健康的表现呢...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胃肠肝病高峰论坛专家提醒: 冬季是脂肪肝的高发季
日 09:08:3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杭师大附属医院(市二医院)昨天举办建院65周年学术周活动。来自国际国内的数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本次活动内设的三个子项目,分别是2014年杭州国际心血管病会议、胃肠肝病高峰论坛、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与评估高峰论坛。昨天胃肠肝病高峰论坛,与会专家特别提醒,冬季是脂肪肝的高发季,冬季管住嘴巴,对养肝很有好处。
  冬季养肝聚会喝酒要克制
  昨天中午,参会专家们都在会场吃自助餐,快报记者观察了一下,肝病科的专家们的餐盘里菜量都不多。
  杭师大附属医院副院长、肝病专家施军平教授说,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往往躲在室内多,运动少消耗自然也就少了。再加上临近年关,亲朋聚餐增加,热量摄入往往过多。冬季又是传统进补的时节,吃的营养品又比较多。这样一来,大量无法被消耗的热量就被囤积在肝脏中,脂肪肝的发生或脂肪肝病人病情加重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发生。
  脂肪肝,顾名思义与脂肪相关,它的发生与过度营养的饮食直接相关。
  施军平教授解释,食物不够的时候,人体靠储存在皮下和内脏的脂肪来维持生命。因此,把没有消耗完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如果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得过多,营养过剩,大量的脂肪沉积在肝脏细胞内,把肝脏细胞&撑&得越来越大,直到脂肪不能再进入这些细胞。
  施军平教授说:&所以说,在冬季管住嘴,对养肝有好处。还有就是年底聚会喝酒方面也要克制,小心脂肪&泡&上肝。&
  &饮酒也是造成脂肪肝的另一大原因。医生常常将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为长期或近期内大量饮酒引起肝脏负担过重,代谢不完全致使脂肪在肝脏过量堆积,诱发了脂肪肝。酒精性肝病主要可分为三类&&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肥胖和饮酒而造成的早期脂肪肝,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但是一到中晚期,脂肪肝就治不好了,还会越来越重。得了脂肪肝后导致各种并发症的致死率,10至15年间大概有40%。&
  脂肪肝门诊
  五位医生共同会诊
  昨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胃肠肝病科主任Dr. Kalloo将代表美方与杭师大附属医院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成立了杭州师范大学中美胃肠肝病联合诊治中心。
  在这个中心里,脂肪肝是特色治疗项目。&今年9月,我们又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消化病院初步达成开展脂肪肝临床诊治等医疗项目的国际合作意向。&施军平教授说,&在我们中心,去脂肪肝门诊看病,有消化科、肝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营养科、健康管理门诊的五个医生一同为病人诊治。&
  为什么要五位医生看一位病人?施军平教授说,脂肪肝其实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的罪魁祸首,也是很多慢性疾病即将发生的一个危险信号。过去,医护人员对脂肪肝的诊治缺乏系统培训和学习,使得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得不到系统和规范的诊治。其实,脂肪肝作为代谢疾病中的一种是和很多慢性病合并发生的,需要联合诊治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因为,在阻止脂肪进入细胞内的过程中,不但损伤肝功能,也可能诱发糖尿病的产生。因为脂肪中的脂肪酸含量,大大超出胰腺处理的能力,不知不觉中人体提高了胰岛素水平。得了脂肪肝,Ⅱ型糖尿病就不远了。
  同时,有些脂肪酸也会返回肝脏中,转化为甘油三酯而贮存起来,产生了脂肪肝。既然过量的脂肪酸不能被肝脏转化成能量,它们就会转化成甘油三酯释放到血液里,损伤血管,一些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就由此诱发了。
  中国脂肪肝的发病率正逐步提高,某些大城市的发病率已超过20%,病人从年轻到年老的都有,甚至还有青少年病人。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区的脂肪肝患病率高达25%。脂肪肝患病率在肥胖人群中更高达50%以上。
  施军平教授说,&很多人认为,脂肪肝只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根本不需要治疗。实际上,脂肪肝可以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杭师大中美胃肠肝病联合诊治中心成立后,我们的脂肪肝门诊旨在为每一位脂肪肝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普通人怎样预防脂肪肝呢?施军平教授说,要预防脂肪肝,就必须控制好体重。简单来说是控制好腰围。人体有三类脂肪,血液中的脂肪、皮下脂肪,以及网膜脂肪。人体脂肪大网膜在腹部这个地方面积最大。有脂肪肝的人,往往大腹便便。建议女性腰围控制在94厘米以内,男性腰围控制在102厘米以内。超过这个数字,就会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一旦升高,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记者 张姝 通讯员 王回南
挂号咨询:联系电话:按3
总监:曹漪洁联系电话:3
责编:尉洁婷联系电话:0
责编:王秀萍联系电话:8
记者:郑宁联系电话:7
记者:蒋春江联系电话:7
记者:左佰常联系电话:1
记者:郑名智联系电话:8
记者:包伊莉联系电话:9
记者:王婧联系电话:8
健康频道传真:4
官方邮箱:
欢迎联系我们
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浙江在线健康频道微信4岁女孩儿患上脂肪肝 或与每天喝碳酸饮料有关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4岁女孩可乐当水喝,“喝”出脂肪肝  专家称,年轻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与碳酸饮料有关  人们喜欢将脂肪肝称为“富贵病”。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递增,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上海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7%;到2012年,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接近30%。  2011年来自美国一个社区的调查,脂肪肝患病率达到46%,而且是年龄越大,比例越高。  脂肪肝离我们有多远?平常不注意的话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在本期名医大讲堂中,杭州市六医院科教科科长施军平教授为大家详解脂肪肝。  爱喝可乐的4岁女孩得了脂肪肝  4岁的丹丹(化名)是施教授接诊过的年龄最小的脂肪肝患者。在她住院治疗期间,除了喜欢在医护人员面前蹦来蹦去之外,施教授对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孩子特别爱喝可乐”,即使是短短的几分钟查房时间,丹丹也是忍不住,要在医生面前喝可乐。  丹丹长得一点也不胖,也没有家族遗传史,要不是幼儿园入学前的体检查出肝功能异常,她平常并没有什么身体上不适。“这么点大的孩子在没有遗传的情况下肝功能异常,起初谁也没往脂肪肝上去想,最后把各种可能一一排除后发现孩子竟患了脂肪肝。”施教授说。  据丹丹的父母介绍,女儿从1岁多起就喜欢上碳酸饮料,尤其是可乐,平常口渴根本不喝水,只要喝碳酸饮料。想着让孩子多喝水,以为喝碳酸饮料也能代替水,家长就没有阻止丹丹喝可乐。  在施教授的病患中,喝饮料喝出来的脂肪肝并不只有丹丹一人而已,有很多年轻的脂肪肝患者都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临床中年轻的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施教授认为,这和年轻人常喝碳酸饮料有不小的关系。  他说:“根据我们的最新调查,医院接诊的脂肪肝患者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而在十年前,平均年龄在45岁到50岁之间。”  重视早期脂肪肝治疗,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据保守估计,中国的脂肪肝患者超过一亿,但是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比例极低,杭州市六医院曾在2009年至2011年做过统计,脂肪肝占肝病住院患者总数的2.45%,占门诊肝病患者总数的15.5%。  脂肪肝早期没有什么临床表现,甚至有的患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症状仍不明显,但这些都不等于我们可以放松对脂肪肝的警惕。  杭州的沈先生患糖尿病与脂肪肝已有七八个年头,一直靠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对付”脂肪肝。2011年10月,他的黄疸突然升高,紧急送进医院抢救,不久病情得到控制。在出院一个多月后,他又发生一次肝病的急性发作,这时,医生发现他已出现肝硬化。  施教授说,早期的肝脏脂肪沉积,是相对可逆的,治疗起来比较容易,只要通过戒酒、节制饮食、适当运动,并长期坚持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阻止脂肪肝进一步恶化,甚至可以获得康复。  如果发展到像沈先生这样的脂肪性肝炎阶段,病情逐渐加重,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脂肪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基本上已经不可逆。还有些患者,会悄悄进展到肝癌,那就为时已晚。  施教授提醒,在体检中如果发现自己患了脂肪肝,千万不要忽视,警惕病情恶化。  脂肪肝患者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16倍  长期以来,多数人认为脂肪肝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施教授说,脂肪肝绝对是一种疾病。在欧美发达国家,脂肪肝是引起肝癌的首要病因,在美国,肝癌病人中56%到57%由脂肪肝引起。  尤其是因超重和肥胖引起的脂肪肝,不仅可诱发糖尿病,还容易引起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增加肝外肿瘤的发病率。  据施教授介绍,2011年5月,市六医院结束一项持续时间蛮长的调查,对383名脂肪肝患者进行长达8.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6%患者死亡,其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16倍。而这些患者的死亡原因,首先是恶性肿瘤,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第三是肝病。  施教授提醒: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年龄在45岁以上的脂肪肝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要引起重视。最好到杭州市六医院、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等有专门脂肪肝诊疗中心的医院做个全面的评估与治疗。(通讯员 黄彩红 记者 何丽娜)
(责任编辑:房圆)
手机看新闻,天天抽大奖
订阅成功!
请查收短信,下载安装搜狐新闻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请用搜狐新闻资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张歆怡/文章
主演:约翰尼?李?米勒/刘玉玲/艾丹?奎因
主演:刘婧荦/姚姝/王宇腾/刘校妤
林俊杰李晨高校PK篮球
李安琪高空速降飙泪
道夫砸晕卢克逼出经理
艾伦携礼物踢馆柯南秀
蔡国庆大秀芭蕾舞功底
极品女士第3季纪录片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大鹏团队集体瘸腿
乔杉遭粉丝骚扰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治病要治本》书讯
  亚健康是阴阳失衡的片首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其实,上面我们所说的现代人爱发火、现代人多阴虚……这些因素都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亚健康的症状当然还有很多,其中便秘是另一典型。
  “现在终于感觉身体清爽了……”前几天,供职于一家外企的张女士发出这样的感叹!张女士是这家公司的高管,长年坐办公室,而且由于工作需要,吃喝宴请,常摄入一些高营养食物,平时又缺乏运动,便秘已有一年时间了。每到需要排便的时候就非常难受,并且排泄物干结如羊屎状,还伴有明显的腹痛、腹胀。
  后来她到医院做检查,医生对她说这种便秘是胃肠失和引起的。医生告诉她,经常顺时针按摩腹部,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坚持一个月,可改善这种排便不畅的情况。为什么按摩腹部可以治疗这种便秘呢?人的腹部是很多重要经脉循行和汇聚之地,是人体气血循环、阴阳升降之通道。通过对腹部的按摩,可以防治五脏六腑本身所产生的病变,并保持十二经脉的气血旺盛、循行畅通、减少废物的滞留,从而对人体各部分起到治疗和调整的作用。
  怎样做按摩呢?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二指叠按法”,即两拇指重叠,按的轻重以手下有脉搏跳动和不感觉痛为宜;二是采用“波浪式推压法”,即两手手指并拢,自然伸直,左手掌置于右手指背上,右手掌指平贴腹部,用力向前推按,继而左掌用力向后压,一推一回,由上而下慢慢移动,好像水中的浪花一样。
  重点按摩的穴位有:中脘(位于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建里(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天枢(位于人体腹部,肚脐向左右各2寸宽处)。
  坚持了一个月后,张女士腹痛、腹胀均消失。
  以上胃肠性亚健康只是众多亚健康中的一种。无疑,亚健康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是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的第一隐形杀手。
  周围的朋友经常问我,天天亚健康、亚健康的,可究竟什么样的状态是亚健康?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如果把疾病比喻是一部电影大片儿的话,那么亚健康便是它的片首曲。从专业角度来讲,亚健康状态是一个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的状态。也就是说,你再往前走一步,就不是亚健康了,疾病症状很明确了或者能化验或检查出来了,就是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病变了。
  中医学虽然没有亚健康这个词,但早就有这个概念,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医疗指导思想,我们不仅仅有这个思想,同时在长期的经验总结中,形成了针对疾病的一整套防治体系,这就是中医的“治未病”、“辨证论治”,也是中医学的伟大之处。
  针对无病,但从其阴阳失衡所表现出的症状,中医可以调理;有病,其对应的是“病”的症状,中医也可以治疗。无病不等于说身体内的“阴阳”就平衡了,而长期使自己身体内的“阴阳”处于不平衡状态,就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一旦到了质变,无论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在治疗上都会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古人早就提出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精髓。
  从中医角度讲,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所说的内伤杂病中众多症候的综合表现。中医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亚健康和疾病都属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状态,只不过亚健康是轻度阴阳失衡,而疾病是重度的阴阳失衡。值得庆幸的是,亚健康具有可逆转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亚健康经过正确的养生保健的干预可以恢复为健康。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变化。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浑身无力、容易疲倦、精力不集中、健忘、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睡眠不良、早晨起床有不快感、颈肩僵硬、手足发凉或手足麻木感、心悸气短、胃闷不适、乏力、情绪不稳(如情绪低落、紧张、烦躁、忧虑)等症状。其中,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又没有查出其他疾病,这就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
  有报道说,当今世界约有5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25~35岁人群中此比例呈上升趋势。亚健康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在脑力劳动者,又以白领居多。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下降,“过劳死”现象日益严重,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边缘,终日处于亚健康状态。
  治疗亚健康状态,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根据每个人个体体质的不同进行辨证治疗,有助于阻断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
  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关系最为密切。长期的身心疲劳,容易耗损肝、脾、肾三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脏腑虚劳,外邪易侵,“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在调治亚健康上应从护肝、脾、肾三脏入手,扶正祛邪。
  对于肝郁气滞型(症见心情郁闷,或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兼见心悸不寐,上腹饱胀不适,口苦,舌淡红或暗红,脉弦或细涩)的症候,治以疏肝理气。
  对于心脾两虚型(症见心悸,失眠,神倦乏力,气短懒言,兼见面色不华,自汗出,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的症候,可补养心脾。
  对于肝肾阴虚型(症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伴有潮热多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梦遗滑精,或带下淋漓,舌红苔少,脉细)的症候,可滋补肝肾。孔老则以滋潜渗化入手,效果颇佳,其处方如下:
  生牡蛎30克,生石决明15克,生赭石12克,旋复花12克,桑寄生30克,炒知柏各10克,川牛膝15克,滑石快10克,橘子络15克,橘子核15克,法半夏10克,霍石斛30克,云茯苓30克,莱菔子15克,血琥珀5克。
  说明:本书所列处方,仅供参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寻医记
  问: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更易出现亚健康?
  答:首当其冲的是白领阶层,为什么呢?最难辞其咎的就是他们的不良工作和生活习惯。社会和工作的压力让这些人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经常加班导致的生物钟改变,内分泌功能紊乱;长期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健康问题。
  其次是经常用脑的上班族。那些经常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者,由于大脑消耗氧和营养物质以及产生的代谢废物会随着用脑过度而变得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兴奋就会转为抑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头昏脑涨、反应不灵敏等症状的出现。
  另外,那些三班倒的员工及重体力劳动者也是亚健康的受害者。人的生命活动主要靠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进行调节。晚上10点至第二天的6点,脑垂体激素分泌量最多,所以那些三班倒的员工,生物钟颠倒错乱,这样就会使多种激素的分泌机能紊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精神萎靡、思维判断能力变得迟钝等症状。此外,人在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锻炼时,由于时间过长,肌肉过度紧张,生物能源消耗过多,就会使机体产生疲劳,进而容易产生亚健康状态。
  问:老师您好,我是一家建筑工地的工人,每年夏天天气炎热时,干活时总是感觉浑身无力,身体显得特别虚弱,我的很多工友也都是这样,请问我们是不是亚健康状态呢?
  答:这很有可能!建议您工作前多喝乌梅泡水,或茶水,因为夏日炎炎,造成水液大亏,因此当以保存阴为要!还有一点很重要您可以多睡“子午觉”。《黄帝内经》认为,夜半子时(23点~1点)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之时,此时是睡眠的最佳时机,对调节亚健康状态也极有好处。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男性不育患者中,约35%—40%是因为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精……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我和媳妇过性生活时,我插进去一分钟就软了,还没射精,检…… []白领必看 身体亚健康的表现
核心提示: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很多疾病在发生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先兆”,先兆过后,往往就会生病了。这说明在生病之前,身体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通常会有这样的表现: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很多疾病在发生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先兆”,先兆过,往往就会生病了。这说明在生病之前,身体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通常会有这样的表现:
  常见的腰疼主要是或腰肌损伤,除此之外,出现腰疼需要警惕或。所以,如果可以排除是腰肌拉伤引起腰疼,应当尽早去验血、验尿,或者检查。在此期间要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含香料的食物,适当做消炎和理疗治疗。
  此外,用油或者檀香油澡也可以很好的缓解腰疼症状。
  另一个表现是易怒,是情绪上的不平稳。如果你有明显的察觉,要就需要去做一下的检查了,因为中枢对甲状腺激素失调比较敏感。类似的症状包括情绪、、气暴躁、爱哭、形体等,女性还会出现的症状。
  发生头晕症状首先需要确定血压是否正常。是不受年龄限制的,也就是说,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的症状,而女性在35—40岁期间容易出现,血压低也好,高也罢,都是不健康的状态,需要调整食习惯来进日常的保健。另外,平常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像游泳、跑步等,对于血压的改善是非常有好处的。
  睛肿、黑眼圈
  眼睛浮肿,有黑眼圈通常发生在熬夜或者长时间之后,需要注意休息。但如果经常,那就要去检查肾了,如果经常出现,比较而言,女性患的几率要大于男性。
  如果一段时间出汗比平常多,需要考虑血管植物神经错位的问题,可以使用镇静剂加以治疗,但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建议去医院就诊。
  腿部出现浮肿,有时还会失去知觉,这可能是慢性衰竭的症状。平常要所吃些生的蔬菜,可以帮助加固静脉壁的纤维。每天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也可以防止腿肿。
  手脚抽筋,多是由于体内缺乏质和的缘故,因为质和是维持骨骼硬肌肉收缩度的关键因素。平常的饮食要多吃些奶制品、动物或者海鲜之类。
  经常口渴想上厕所
  经常感到口渴,并且伴随体重下降,老想上厕所,类似于的症状,需要去医院做一下检查。如果正常的话,建议饮食中要少吃甜食和多油食物,甚至是不吃。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分性症状。导致头发大量落的因素有心理压力、感染以及不恰当的饮食等,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皮脂腺分泌出现异常也会导致脱发。
  仔细看来,这些也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情况,虽然说一些暂时性的症状不必担心,但如果没有来由的或者持续时间较长不愈的话,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责任编辑:滕小兰 实习编辑:何丽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冬季我们对热量的需求会变多,就会不知不觉吃得更多更油腻,加上天冷不爱动,窝在被窝里不想出来,就成为了“长膘”的季节。
冬天最易发生皮肤皲裂,尤其是脚后跟,因为皮肤粗糙厚实,维生素含量少,走路时又容易被摩擦,最容易发生干裂。
打底裤能让女性修长美腿展露无遗,价格又便宜,而且各种花色、图案非常百搭,配上宽松上衣还能显瘦,怎么不让人欲罢不能呢?
冬天喝牛奶容易凉,宝宝喝得慢,有什么办法能让牛奶…… []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就得补钙?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 []
妈妈们都常常会纠结: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到底要…… []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饮食往往重油腻、荤腥,认为多吃…… []
秋季是宝宝发生腹泻的高峰期,主要由于天气多变且温…… []
酸萝卜老鸭汤是一道汉族名肴,属渝菜中的经典炖品。…… []
本期活动由39育儿联合雅士利奶粉向全国家长征集奶粉…… []
专家表示,应慎重服用保健品。因为有些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等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盲目服用会提高患病风险。脂肪肝:你可能不知道的9个事实
作者:茅益民|发布时间:|浏览量:6次
&专家支持/曾民德、范建高、茅益民&说起“脂肪肝”,相信绝大部分读者都不会感到陌生。每逢体检之后,饭桌之上,聚会之时,我们总会听到诸如此类的对话:“我被查出有脂肪肝,以后不能再大鱼大肉了。”“瞧我这啤酒肚,还有脂肪肝,都是吃出来的!”“现在脂肪肝怎么那么多,都快成时髦病了!”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茅益民这些“玩笑话”大致能体现出老百姓对待脂肪肝的态度??脂肪肝是吃出来的,小毛病,不痛不痒,没啥大碍。脂肪肝真的是小毛病吗?真的没啥大碍吗?答案是否定的。研究显示:脂肪肝并非“善类”,它的危害并不亚于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的病毒性肝炎!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脂肪肝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脂肪肝的诊治也欠规范。近日,我刊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开展了一次“脂肪肝防治知识”调查,共有  3604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如下:80.3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家人、朋友中有脂肪肝患者。60.97%的被调查者认为脂肪肝是一种慢性肝病,有一定的危害性。但也有39.03%的被调查者认为脂肪肝是一种富贵病,没什么危害。81.63%的被调查者认为,脂肪肝只要肝功能正常、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73.22%的被调查者不知道脂肪肝与糖尿病密切相关。62.39%的被调查者不知道脂肪肝容易复发,需要终身预防。82.05%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减肥过度会导致脂肪肝。32.48%的被调查者认为脂肪肝患者需要吃保肝药。&从上述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虽然脂肪肝“声势浩大”,其“规模”并不亚于心脑血管疾病,但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却出人意料地粗浅。究其原因,主要与脂肪肝不痛不痒,以及人们对脂肪肝的危害认识不足有关。为提高大众对脂肪肝的关注度,激发脂肪肝患者的“忧患意识”,把脂肪肝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本刊特邀国内脂肪肝研究领域的专家向大家介绍有关脂肪肝诊治的9大新观念,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事实一:脂肪肝是一种疾病,不是亚健康。大众观点:脂肪肝不痛不痒,不算疾病,最多也就是亚健康了。曾民德教授观点:脂肪肝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病,是体内的一种慢性炎症,是慢性肝炎的常见病因,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而不是一种“亚临床状态”。茅益民教授观点:得了脂肪肝,通常提示身体的能量代谢失调,因此,脂肪肝不仅是肝脏的疾病,也是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脂肪肝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当时,脂肪肝仅是肝病领域中的一个“小角色”,与病毒性肝炎不可同日而语,且以酒精性脂肪肝为主要。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大幅增加,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为10%~15%,我国约为10%。第三阶段为2000年至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队伍更趋庞大,发达国家的患病率高达30%,发展中国家也上升至10%~15%(中国约为15%)。在我国,20个成年人里面,就有3个脂肪肝患者。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将脂肪肝,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性质判定为良性。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界对脂肪肝性质的判定发生了重大转变,认为脂肪肝很可能是一种非良性疾病!更有专家预言:在未来的20年内,脂肪肝将成为慢性肝病、肝功能衰竭的首要病因!研究显示:15%~20%的单纯性脂肪肝会在未来的5~10年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30%~40%的脂肪肝性肝炎将通过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肝癌的发生。50岁以下脂肪肝患者寿命比普通人群缩短4年,50岁以上脂肪肝患者寿命比普通人群缩短10年!更值得注意的是,50%~80%的脂肪性肝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3~5倍,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早于肝功能衰竭。因此,脂肪肝患者所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肝病本身的危险,还需要面对其他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的侵袭。&事实二:脂肪肝治与不治,结果大不相同。大众观点:脂肪肝可治可不治,自己注意点就可以了。范建高教授观点:得了脂肪肝,都应及早干预。关注健康,不能忽视肝脏,因为肝脏功能无法替代,没有肝脏就没有生命(no liver means no life)。关注肝脏,就不能忽视脂肪肝,因为脂肪肝现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慢性肝病和肝功能异常的首要原因,且其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并呈低龄化和全民化的趋势。脂肪肝是各种原因所致的以肝脏脂肪沉积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原发的病因包括肥胖、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继发的因素包括酒精、药物、营养不良、脂肪营养障碍及急性妊娠脂肪肝等。酒精性脂肪肝与肝脏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关系密切,约40%的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患者若不及时戒酒或减少饮酒量,则其5年生存率不到50%。可以说,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预后并不比胃癌等恶性肿瘤好。以肥胖为主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样也会发生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最终也会像酒精性脂肪肝一样,死于肝功能衰竭和肝癌。脂肪变的肝脏是一个既不称职又极其脆弱的器官,极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及病毒感染的伤害,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病情进展加快、治疗难度加大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脂肪肝患者很容易伴发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10年内发生冠心病和卒中(中风)的概率亦显著增加。脂肪肝的危害似乎不胜枚举,但值得庆幸的是,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早期轻度的脂肪肝可以被逆转,而且其他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及进展也会减慢。例如,戒酒对酒精性脂肪肝绝对有效;肥胖性脂肪肝如能有效合理控制体重,则肝内脂肪沉积亦可很快消退。反之,发现脂肪肝若不及早治疗,任其发展,当病情进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想要完全康复就难了。不仅治疗时间会大大延长(常需半年以上乃至数年时间),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部分患者即使去除了病因,仍有可能进展)。&事实三:脂肪肝不是胖人的专利,减肥过度也会得脂肪肝。大众观点:只有胖人才需要脂肪肝“找上门”,瘦人大可不必操心。曾民德教授观点:得脂肪肝的并不都是胖子。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看似瘦,其实胖的人。所谓“胖人有胖肝”,胖人脂肪肝发病率高、病情也相对较重,这点大家都能理解。但与欧美人的“大块头”不同的是,中国人不少是“肚子大、腿细”,可能体重并未超标,但腹部脂肪或者说内脏脂肪已经超标。这种人属于腹型肥胖,与大胖子一样容易得脂肪肝。还有一种情况,确实是瘦人,但也得了脂肪肝。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摄入食物以后,多余的热量会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体内的脂肪组织就像是一个储存脂肪的“仓库”,有一定的容量。若体内合成的脂肪太多了,超过了“仓库”的储存能力,脂肪细胞就会到处“跑”,“跑”到肝脏、心脏等处。瘦人脂肪组织少,“仓库”小,储存脂肪的能力差。脂肪更容易“跑到”肝脏里,导致肝脏脂肪变。值得注意的是,减肥过快过猛,或者一段时间体重波动很大,也容易诱发脂肪肝。这主要是因为减肥实际上也是一个脂肪动员的过程,脂肪动员过快过猛,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脂肪就会到处“跑”,跑到肝脏、心脏等处,危害更大。同样道理,对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而言,虽然减肥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必须有度,即要有一个合理的目标。目前认为,半年内减重10% 较为合适。若每个月减重超过5千克,将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和增加发生胆石症的危险性。除此之外,酗酒、用药不慎或滥用药物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研究显示:数十种药物可能与脂肪肝有关,如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四环素、合成雌激素、硝苯地平、丙戊酸钠、胺碘酮,及部分调脂药等。    事实四:肝功能正常与否、临床症状有无,与病情轻重无明显相关性。大众观点:只要肝功能正常,没有不适,有点脂肪肝问题不大。肝功能不正常或感觉不舒服了,说明病情严重了。 茅益民教授观点:脂肪肝病情轻重的判断要有全局的观念,不仅要关注肝脏的病变,同时也需要关注伴发的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进展。研究显示:脂肪肝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乏力、肝区胀痛等不适或其他代谢综合征相伴随的症状。大部分单纯脂肪肝的患者转氨酶正常,少数单纯脂肪肝的患者转氨酶可升高,40-50%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升高幅度通常低于3倍正常上限。也就是说,即使转氨酶不高(肝功能正常),也可能患有脂肪性肝炎。由此可见,症状的有无、轻重,肝功能是否正常及异常的程度,与肝脏组织学中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并不成正比,同样,也与伴发的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进展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千万不能凭感觉根据临床症状有无、肝功能是否正常来判断脂肪肝的轻重,以免贻误病情。&事实五:脂肪肝的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个人行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大众观点:治疗脂肪肝无外乎“少吃多动”,自己多注意就行了,没必要去医院。曾民德教授观点:光凭一句空洞的“少吃多动”,是治不好脂肪肝的。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固然是治疗脂肪肝的基础措施,但大家必须认识到,脂肪肝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系统、因人而异的系统工程。以减肥为例,减肥并不仅仅代表减轻体重,而是一个严肃的科学行为。减肥力度不够,达不到治疗目的;减肥过度,不仅不易坚持,还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得不偿失。脂肪肝患者该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怎么运动、采用什么运动方式、运动量如何控制,以及是否需要辅以药物治疗,这一切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而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  目前,国内部分医疗机构如我们仁济医院开设了脂肪肝专病和特需门诊,由消化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营养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同时应诊,给予脂肪肝患者全方位的诊疗服务。具体的诊疗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预检。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腹围、体脂,供医生参考。第二步,诊断及药物处方。患者至消化科和内分泌科医生处就诊,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检及化验情况,制定明确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建议。第三步,营养处方。营养科医生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腹围、体脂、肝脂肪程度及基础疾病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处方,包括每天总热量摄入多少、营养成分如何合理搭配、哪些食物一定要吃、哪些食物最好不吃等。第四步,运动处方。康复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基础心率等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怎么运动、何时运动、运动多久等。也就是说,脂肪肝患者在就诊以后,应该得到三张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临床实践表明:唯有“三管齐下”,才能收到显著疗效。偏废任何一方,都会“事倍功半”。&事实六:治疗脂肪肝,不靠药物靠毅力。大众观点:生活习惯一时半会没法改变,有没有能够治愈脂肪肝的药?&范建高教授观点:天下没有能治愈脂肪肝的“灵丹妙药”。尽管如今医学发展迅速,新药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灵丹妙药。目前,对酒精和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患者,治疗主要致力于去除或减轻导致肝脏损害的两大危险因素----嗜酒和肥胖。也就是说,依靠自身的毅力长期坚持戒酒和减肥,就能达到减轻甚至治愈脂肪肝的目的。对脂肪肝这种不良行为相关疾病,节制饮食、增加运动、减少饮酒等措施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尤其是单纯性性脂肪肝。戒酒对酒精性脂肪肝绝对有效,肝内脂肪沉积一般在戒酒数周内减少或消退,肝脏炎性损伤亦可在半年至一年内恢复正常。同样地,对肥胖所致的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而言,减肥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明确,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药物治疗仅仅是一种阶段性、辅助性治疗措施。而需要患者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其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是脂肪肝整体治疗的基础,通常需要贯彻终生,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因此,脂肪肝患者一定要了解主动参与治疗的重要性,力争找出并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千万不要以为单纯依靠花钱买药就可求得健康。如果只把希望寄托在药物上,而不重视基础治疗,肯定不会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可能会诱发药源性疾病。对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广大群众而言,缺少的不是营养,而是运动;急需的不是补品,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只要做到“合理膳食、少饮酒、多运动、合理用药”,我们就能够远离脂肪肝的威胁。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疗效确切,可使各种脂肪肝完全逆转的中药方剂。一些广告上宣称的能治愈脂肪肝的特效中药是不可靠的,这些药方均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此外,长期大剂量服用中药,特别是复方中药,有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药源性疾病,“中药无毒”的观念应当摒弃。&事实七:脂肪肝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肝脏。大众观点:脂肪肝就是肝脏里脂肪太多了,没啥大危害,比糖尿病、冠心病“善良”多了。范建高教授观点:脂肪肝与糖尿病、冠心病一脉相承,脂肪肝患者面临众多慢性疾病威胁。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脂肪肝不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害不仅仅限于肝脏。脂肪肝对糖脂代谢紊乱及其相关事件的促进作用远远超过肝炎和肝纤维化。影响广大脂肪肝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而非肝硬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高、病情重。不少脂肪肝患者在确诊时,体重、血脂、血糖、血压均在正常值范围,但进一步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在发现脂肪肝的数年内迅速出现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我曾对358例B超发现的脂肪肝患者以及788例上海某企业职工平均随访6年。结果发现,脂肪肝患者比对照人群更容易发生新的代谢紊乱??肥胖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目前认为: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肝是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脂肪肝与糖尿病和动脉硬化一脉相承。对脂肪肝患者而言,心脑血管事件和糖尿病可能比肝硬化更早见、更多见且更致命。因此,脂肪肝患者在治疗脂肪肝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如降压、降糖、降脂等。  事实八:超声报告正常,不能完全排除脂肪肝。大众观点:去年做B超,说我有脂肪肝。今年再做,说没有脂肪肝了。这下,脂肪肝的“帽子”应该可以摘了吧?茅益民教授观点:超声检查仅能发现中度以上肝脏脂肪变的病例。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一般为60%~70%。超声所能发现的脂肪肝,一般是脂肪变在33%以上的中度脂肪肝。也就是说,肝脏脂肪变在33%以下的轻度脂肪肝很容易被漏诊。为提高脂肪肝的检出率,CT、波谱磁共振检查已在临床逐步开展。特别是波谱磁共振,它能够发现肝脏脂肪变仅5%的轻度脂肪肝病例而且可以测定肝脏的甘油三酯含量。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超声检查,而应根据病史、体重、腹围、体脂、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来综合分析、判断。美国的研究人员曾对数百例无症状,肝功能、超声检查皆正常的肥胖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行肝穿刺检查,结果发现:98%的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73%的人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国外有专家主张:即使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只要有糖尿病病史达5年以上,即可被认为是脂肪肝患者。&事实九:儿童脂肪肝的危害比成人脂肪肝更大。大众观点:脂肪肝是成人病,小孩一般不会得。即使得了脂肪肝,也是良性的,没啥大危害。曾民德教授观点:过去曾认为儿童脂肪肝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现在认为儿童脂肪肝是一种后果极其严重的疾病。国外多项研究表明:儿童脂肪肝患者出现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的机会多。儿童脂肪肝若不及时治疗,将来发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儿童脂肪肝患者若同时合并其他肝病,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儿童脂肪肝的患病率在不断攀升(由2000年前的3%上升至目前的6%~8%)的同时,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由以前的12~16岁多发,变为目前12岁之前就发生)。有报道称,世界上最年幼的脂肪肝、肝硬化患者仅6岁!与成人脂肪肝不同的是,儿童脂肪肝的治疗面临更为艰巨的考验:由于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如何把握减肥的度,做到既保证疗效,又不影响其生长发育,是第一关;在治疗同时,时刻关注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不让脂肪肝成为儿童的一种心理负担,是第二关;儿童自制力差,如何保证治疗措施的顺利实施,是第三关。如果说,成人脂肪肝的治疗是医患双方需要关心的事的话,那么儿童脂肪肝的治疗就是医生、患儿、患儿家属及社会,四方需要齐心协力去关心的事。由于儿童脂肪肝的主要病因是肥胖和糖尿病,故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鼓励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杜绝肥胖儿的发生,是预防儿童脂肪肝的关键。&专家忠告曾民德教授:治疗脂肪肝需要“全局观念”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脂肪肝的危害不仅仅在肝脏,因此,脂肪肝的诊治不能局限于消化科,还涉及内分泌、心血管、营养、康复等多个学科,提倡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作为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脂肪肝,就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作为医生,绝不能把看病的过程看作是“开处方”的过程,以为一张处方就能一次性解决疾病,要重视基础治疗(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医生每接诊一位脂肪肝患者,就要做好认真随访20年的准备。&范建高教授:脂肪肝患者服药应仔细斟酌单纯性脂肪肝病人经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后半年,体重无明显减轻、肝内脂肪沉积无明显改善者,可适当选用减肥药。脂肪性肝炎(有转氨酶升高)患者可选择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益肝灵、熊去氧胆酸等保肝药物,以促进肝内脂肪沉积消退,阻止肝内炎症和纤维化进展,减少肝硬化的发生。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需根据高脂血症的类型、程度,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脂药。儿童、青少年、孕妇,以及75岁以上老人新发高脂血症一般不用降脂药。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降脂等治疗。为避免服药可能导致的病情加重,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务必注意以下两点:①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要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服用。用药剂量不宜过大,用药种类不宜过多,为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物最好分别服用。若必须同时服用,应间隔2~3小时。②服药期间加强监测,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肝脏B超。需要使用降脂药的脂肪肝患者更应加强定期随访,原因有二:一是降脂药存在一定的肝脏毒性;二是降脂药在降低血脂的同时,会促使肝脏摄取、合成脂肪增加,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脂肪变。茅益民教授:重视对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的定期评估及长期随访脂肪肝的治疗,一半靠医生,另一半靠患者自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因、肝功能、糖脂代谢紊乱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营养和运动处方,即综合治疗方案;患者应根据医生要求改变已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治疗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医生制定的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及患者的执行情况。脂肪肝的危害性决定了对治疗效果的定期评估除关注肝脏病变的进展外,还应关注其他代谢综合症的发生及进展状况。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患者的肝功能情况、糖脂代谢紊乱情况和其他代谢综合症情况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定期监测、调整综合治疗方案是有效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对肝脏而言,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的肝病,对全身而言,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普通正常人群,因此,对脂肪肝患者应长期监测、随访,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尽可能减低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TA的其他文章:
擅长:暂无内容
擅长: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治、Hp相关疾病诊治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胃肠道疾病诊治和内镜检查,特别对胃-食管反...
给茅益民医生写感谢信!
把感谢送给他(10-1000字)
请挑选您想赠送的礼物!
给茅益民医生挑选的礼物是!
阳光向日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肪肝的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