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医生这个高风险高收入行业行业

精神科医生是如何炼成的 - 国内 - 南都周刊
加载天气信息中...
请选择城市
字号:大 | 中 | 小
精神科医生是如何炼成的
与内外科等同行相比,精神科医生的职业生涯枯燥而充满风险,备受偏见,而收获到的,是千奇百怪的病人和他们身后的社会万象。
(1992年姜涛被分配到安定医院时,在北京东城长大的他甚至不知道这座医院地址在哪儿。摄影_邵欣)
(安定医院的副院长李占江回忆,八十年代刚工作时,很多人知道他是精神科医生,会问&你们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得病?&摄影_于东东)
记者_许智博 北京报道
再过三个星期,妻子就将分娩,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住院医生付冰冰退掉了在东二环保利剧院后面租的房子,将家搬回了自己去年在通州买的房子。从那里到他工作的安定医院,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时间都差不多是之前的三倍,这对于早上七点钟就要赶到病房的他来说,意味着起床时间要提前好长一截儿。
因为高考志愿上填了&服从调剂&,付冰冰被医学院调进了刚刚成立的精神病学专业。他曾希望通过考研转到神经内科,但考研失败将他&推&进了安定医院,在2009年8月进入了住院医生的&五年培训计划&行列,成了病人眼里的&小大夫&之一。
今年是安定医院的第100年,也是付冰冰来到安定医院的第五年,明年初他如果通过院里的&第二次大考&,将升为主治医师,迈出所有医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今年10月,差不多在孩子降生的同时,在职研究生课程也将开始,付冰冰没有陪产假,他去年靠值夜班和加班攒出了四十多天假期,但最后能使用多少,&还要看病房的情况由主任批&。
作为中国近两万名精神科医生的一分子,在职业生涯初期,付冰冰也许还尚未像他的前辈们那样,尝尽精神科医生的人生百味。如果说精神病人是这个社会里边缘人群,那么精神科医生在医疗体系中也是对等的弱势群体。他们职业生涯与同行相比枯燥而充满风险,备受偏见,多获得的,是千奇百怪的病人和他们身后的社会万象。
&时间长了会不会得病?&
之所以很多人&被动地&成为精神科医生,与这个职业备受偏见有关。中国的精神科专业医院的前身大多都是精神病人收容所,在世俗的眼中,这里是&疯子&的聚集地,是&无法理喻&的危险空间。
安定医院的副院长李占江回忆起八十年代刚工作时,他经常对陌生人掩饰自己的职业:&很多人知道我是精神科医生,甚至会问我,你们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得病?&
相比普通人看待这个职业异样的眼光,同行们的偏见可能更让精神科医生们难过。1992年临床专业毕业的姜涛被分配到安定医院时,在北京东城长大的他甚至不知道这座医院地址在哪儿。那时他有时面对大学同窗,也难于启齿自己做了精神科医生:&我们那会儿去北京市卫生局开会,主席台上点名问&安定医院的来了吗&,其他医院的医生们在底下就先会笑成一片。&
除了偏见和歧视,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待遇低同样也是让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们&躲避&精神病学专业的客观原因。付冰冰说,&谁都知道,收入上内科不如外科、精神科不如内科。&
做住院医生的第一年最苦,工作从周一到周六,早上八点到病房,名义上晚上十点下班,但写完每天的医嘱、给一些病人开完睡眠药,离开医院一般都十点半了。晚上十一点回到宿舍,洗洗涮涮,十二点就得赶紧睡觉。
在安定工作满两年后,付冰冰通过了院里&第一次大考&,有了出门诊的资格。作为国内少数几个拥有三甲资格、唯一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精神专科医院,安定医院的门诊楼连大厅里天天人满为患,偶尔有患者躁狂发作,人们才会躲避、挤让着为他闪出一条路来。二楼的各个诊室门口,站在走廊里、坐长凳上排队候诊的人同样拥挤不堪,为医生送病历的护士也只能抱着牛皮纸的袋子,在人缝儿里侧身扭过。
付冰冰每周出一天抑郁门诊,与另一位同事在十平米的诊室里,平均每人要看五十个号。他们将门诊的工作分为两种:为来开药的病人看病叫&刷方子&,为首次就诊的病人看病叫&写白本&。往往,付冰冰正在这边询问着病人的情况,那边就不断有着急的病人推门、探头,一些挂不上号的病人更是会径直而入,要求他给&加个号&。在每个病人四元钱的挂号费里面,医生只获得八角的报酬。
更多的工作时间,付冰冰是在住院楼九病区的值班。在那里,七八个年轻的医生&糗&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空间里,一人起身走动,别人就要挪动屁股下的转椅给让出一道缝儿来。像付冰冰这样的&住院医&,每个人要负责十位左右的住院病人。新病人住院当天,他们最短要用四十分钟的时间,耐心向家属详细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再把这些情况逐字敲进电脑,存档进电子病历。有时赶在他值班时一天新来五六个病人,那就连饭都顾不上准时吃,遇到躁狂症状的病人,被抓伤也是常事儿。
在住院楼的另一端,即便是作为八病区病房主任的姜涛,促狭的办公室的空间也仅仅容得下两个人转圜。
&我们精神科医生比别人节奏慢多了,你看综合医院急诊的24小时住院医,那来的可都是急茬儿。&姜涛半调侃着为自己寻找着一点&优越感&。事实上,姜涛来到安定医院工作二十二年,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的强度几乎没有变过。每天早上七点开始查房,十点才能坐回椅子上歇会儿。
与专门治疗抑郁症的九病区不同,姜涛负责的八病区收治的主要是精神分裂症、毒瘾和酒瘾等更具攻击性的病人。&比如有的病人会陷入幻听,将医生当作特务,而自己是国家安全人员,跟踪医生。这对医生来说就是一种可能被袭击的机会。&姜涛说。这里的医护人员,要懂得在病房里保护自己,不留给病人袭击的空间。曾经有护士靠在椅背上午休时被病人用毛巾勒住了脖子,幸好被另外一个清醒的病人救下;也曾有幻听的病人对怀孕的女医生说:&我想看看你的肚子里是什么&,医院知道后只能安排女医生放假。
作为病区主任,病区里六十四张床位上的病人情况他都要掌握,若有疑难杂症,他要花时间协调院里其他科室的专家共同会诊。在做病区主任的同时,姜涛每周还要出两天的专家门诊,其中一天是周六。他看门诊时间一般都比别医生多出一个多小时,一天看下来的病人在一百名左右。还有一些病人会找到他的联系方式,把电话打到他的家里。同样在安定医院做了二十多年护士的妻子对这种情况非常生气,但他还是会耐心把电话接了。&很多病人都是从外地来的,我今天少看一个号,病人和家属就可能要在北京多耗上好几天。&姜涛这样解释。
与综合类医院不同,安定医院的医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中午不能外出。&因为护士在中午有一轮查房,出现情况需要医生随时处理。&付冰冰做住院医生的第三年时,按照规定去北京另外一家三甲医院内科&转科&,中午时科室主任会经常带着自己部门的人去外面吃饭,&这在安定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拒绝了诱惑,未必就不迷茫
作为医生,付冰冰会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会有些优越感,但偶尔也会因为自己的收入正被同龄人越甩越远而烦恼。&你知道吗,我其实前两天刚受过一次打击。&付冰冰掰着手指头说,&前一阵,亲戚家里一个学管理专业的妹夫,工作五年后跳槽去万达搞电商,薪水已经比我们病区主任都高。可我们从&住院医&到&主治&,再到副高、成为&专家&,就算顺利,也至少需要十一年的时间。&
至今,安定医院在北京医管局下辖的二十一家医院里依旧算第三档,即便是护士,收入也比普通综合医院低很多。
2014年安定医院计划招二十个医生,最终只招到了十二个,缺口达40%。李占江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医生与医院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一样,流失率很高,&最近一年,我们培训出来的心理学博士就走了三个。&
安定医院培训的心理治疗师为一个病人做五十分钟的心理咨询的价格三十块钱,一天顶多做六个病人。而目前社会上的心理咨询行业,即便是&练级&的心理医生,收费也是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十几倍起。
与低收入对应的是高风险,这点在姜涛的职业经历里最能体现。做住院医生第二年,他被&转&回当时收治重症病人的北锣鼓巷院区。平素,在这里值班的医生只有一个,遇到紧急情况只能自己处置。一天晚上,一位病人产生了幻听,对同屋的另一个病人又是椅子砸、又是开水烫,姜涛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发病的病人,将受伤的病人带到另外一间病房处理伤口,灯一亮,旁边的年轻护士先被病人的惨相吓得晕了过去,最后他只能先掐醒了护士,再自己单独处理病人的烫伤和外伤。
也是在这里,姜涛第一次被病人袭击,一个高他一头、身体强壮的女病人因为抗拒住院,挣扎时一拳打飞了他的眼镜,他的眼眶肿了好久。
&当时的工资条上,有一个栏儿里写着一块钱,我开始一直不知道这是什么钱,后来老医生告诉我,这就是精神科医生的行业风险补贴。&姜涛说,&现在好多了,补贴已经变成保险了。&
也是那一年,姜涛每月的工资&翻了一倍&,可以拿到二百元。当时一批国外药企进入中国,他的很多同学都去做了医药代表,同学聚会,一位在药企的同学给他看一张一万四千元的工资条,让姜涛来公司跟着他干,姜涛回家思前想后,还是拒绝了:&虽然说做药代也是体现了一种价值,但我觉得,它跟我最初选择学医想实现的价值还是不太一样。&
拒绝了诱惑,未必就不迷茫。住院医生的工作远没有多年后一个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女诗人笔下那么快乐和诗意,&很多衰竭的病人一年也不会跟我说几句话&,枯燥得让姜涛觉得&没劲透了&。在休息的周日下午,他经常&骑着破自行车在皇城根儿那块的胡同来来去去,怀疑自己是否在浪费青春&。
当时,&广院&(北京人对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的简称)一个得抑郁症的女大学生在他的督导治疗下,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恢复、出院,顺利毕业、分配工作。她的父母特地来到医院,向他表示感激之余,娓娓道出一个让他震惊的事情:原来女儿抑郁时恰逢夫妻二人年前双双下岗,绝望的二人甚至已经买好了农药准备带女儿一起自杀就此了断。正是爷爷奶奶坚持将孙女送到安定医院,让女儿顺利毕业获得了一份好工作,也让这一家得到了喘息和转机。这个故事让当时的姜涛第一次感到了职业成就感。
回忆过去,姜涛会感慨:&精神科医生是个得坐得住冷板凳的职业。&二十二年后,当初与他同期来到安定医院的三十个医学本科生,只剩下了几个留在这里。
医生的情绪
精神科医生为病人诊断时,需要像福尔摩斯一样细心、缜密,不放过一个细节。在姜涛的刚刚工作的年代,安定的医生有时为了了解一个病人,还要到病人的原籍去做大量&外调查&。姜涛曾经收治过一个从东北来的病人,他在老家的医院被诊断为脑炎,治疗了几个月后没有任何好转,转院而来。住院以后,姜涛从病人的职业入手,从家属遮遮掩掩的话里找到了病因:病人是一个银行职员,平素胆小怕事,但又希望能赚些外快改善家里的生活,于是动用了银行的钱私下放贷,却因为贷款对象还不了钱,做不平账,担心东窗事发得了癔病。姜涛让病人家属与病人谈心,表示家里无论如何也会帮他把钱补回,几番劝解之下,病人便神奇康复。
付冰冰所在的九病区曾经有一个被&丈夫&送来治疗的女病人,住院时表现住强烈的&求关注&,每次&丈夫&探视,病情就会好转许多,&丈夫&离开,病情便急转直下。病人的情绪起伏在用药很长一段时间后仍旧没有好转,住院医生们百思不得其解。在一个探视日,一位老专家将&丈夫&单独拉进一间小屋,一番交谈后最后终于让对方放下戒备,将事情和盘托出:原来他与女病人并非真正的夫妻,而是情人关系。他真正的妻子是一名军医,从事建筑行业的他在外地承包工程时与情人产生感情,却因为军婚无法与发妻离婚,情感炽烈的情人最终变成了抑郁症,被他隐瞒关系送到了医院。
不过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也是最让精神科医生们感到&无力&的事情。
在九病区,抑郁症病人的家属一般都属于&高情感表达&(指家属对家庭成员所表达出来的一系列特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如过分溺爱、关心、关注、介入或过多的批评、指责),对于医生期望很高。九病区的住院医生和护士,都要准备一个讲课的PPT,每逢周二、周五的探视时间,要对探视病人的家属们反复讲解抑郁症治疗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改变对待病人的方式。
即便如此,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今年在九病区住院的一个来自农村、在北京上大学的女生,她的母亲对医生的医嘱始终不以为然,一直认为女儿之所以得抑郁症,&就是学上得太多了,就不应该读大学&。母亲的落后的观念不只无助于女儿的康复,甚至会加重她的病情。在第一次出院后不久,她就二次入院,症状从抑郁到抑郁加躁狂。
&每当看到那些对病人不理不管或发脾气的家属,我就特别想吼他们说:难道你不知道他是个病人需要照顾吗?&付冰冰说,&我们脱掉白大褂,情感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会同情被父母不管的孩子,也会反感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病人跟我们开玩笑我们也会很高兴,郁闷时大家关起门来发发牢骚。但我们穿上白大褂,职业就要求我们收起情感好恶,眼中只能有病人,一举一动要照顾病人微妙的心理感受。&
而在八病区,许多病人因为病症的严重程度已经无法痊愈,被折磨得身心俱疲的家属往往表现麻木,除了病人发病时将其送到医院,便不做其他,甚至对医嘱也不以为然。比如安定医院封闭的住院病区里,明令禁止病人携带一切可以伤人或自戕的东西,但在男病区里,总会有家属在探视时给抽烟的病人悄悄塞上香烟和打火机,一到夜晚,医生总会在厕所里听到噼噼啪啪的点烟声。
现在的安定医院虽然已经不再承担收容、看护精神病人的责任,但实际上在每一个病区里,都会有几个被遗弃在这里几十年的老病人。在九病区,每逢探视日,就会有一个扎着双马尾的中年女病人,搬着小凳子在封闭病房的入口坐下,帮助医生守在门口。她喜欢将粉色的病号服下摆像舞蹈演员的长下摆衬衫那样打成结,在病人里格外扎眼,但她的家属从未在探视日出现过。
&他们有的父母都没了,兄弟姐妹会觉得他们出院就会给自己增加负担,所以从不来探视,只是定期来交上一笔住院费,或者依靠单位的医保,在这里占着一张床位。&付冰冰说,每一个病区的住院医生都是&流水的兵&,这些病人就这样从一个医生手上交到另一个医生手上,&我来这里时离开的人把他们交给我,等我离开时再把他们交给新的住院医生。&
姜涛说起有些伤感:&上半年我们病区刚死了一个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病人,他在这里的时间比我们很多医生都长。&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念之隔&,精神科医生也常常因为目睹了太多的天才殒落而感叹惋惜。在付冰冰的记忆里,有一个曾被维也纳音乐学院录取的钢琴天才,因为洁癖和强迫症,总是感觉琴键很脏无法下手去弹,住院的时候,他会一遍又一遍地在厕所里重复着冲马桶、洗手。&如果不得病,他也许又是一个郎朗。&
姜涛过往的病人里也有这样的天才,比如一个在金融街供职的精算师,状态好时,做一个项目,就可以为公司赚几个亿,但后来患病情绪波动到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曾经的数学天才史丰收,去世前也一直在这里住院治疗。
&要说这个职业对我的影响,我想就是到现在对什么都见怪不怪了,对很多事情都可以理解了。&姜涛说,&有时会有一种惰性,不再好奇。不过这种惰性不是专业上的,毕竟专业是吃饭的家伙,也关系到别人的命运。&
[匿名评论]
请在此输入评论内容。600个字符以内。
请勿发表恶意攻击国家、用户及工作人员,及广告性质的信息。提倡良性留言氛围。
评论加载中...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都周刊"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版权电话:020- 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袁铮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
合作伙伴: | &| &| &|
| &&&&&(C)2011&广州市南都周刊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号&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医生的职业道德_医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4,014贴子:
医生的职业道德收藏
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医学道德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医学科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由于人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因而医务人员的医德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防病治病方法的重大突破,传统医德观已经明显地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本着继承、发扬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确立一种正确、全面、科学的、新型的医德观念,用以指导医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贯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好地担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神圣职责,不断促进医德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医德这个概念,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有过精当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孙思邈的这一论述,被后世奉为悬壶济世的圭臬。古往今来,医生皆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以济世活人为天职,赢得了全社会普遍的敬重与拥戴;《宋史》载,名医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对上门求诊者,专设病房,供其居住,且亲自照料饮食、药物,待完全治愈,才让病人离开。有的病人确实无法治好,亦必实言相告,从不敷衍。庞大夫行医数十年,“活人无数,病家持金来谢,不尽取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金钱的诱惑和利益的驱动,使少数医务人员忽视了道德修养,见利忘义,医患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良好的形象。如何养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德,与病人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高尚的敬业精神,医务人员应该注重自己的医德修养。
怎样才能贯彻正确的医德观,体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有现代意识的人强调权利和尊严,强调人的生存价值。医务人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明确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如果把个人的生活目标锁定在“金钱确定价值”上,就会在医疗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将技术、人格像商品一样等价交换,追逐物质利益,最终丧失自我,误入歧途。 2
树立人文的行医理念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受到人们重视,医学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精神的需要,注重对人的关心和关怀。古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医务人员应以治病救人为本,以仁爱精神为准则,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应当具有爱人助人的仁爱精神,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帮助病人解除疾苦。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观念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天病人找你,可能只表现出某种疾病的症状,但他还可能有心理上的不适或想法,医生如不具备人文观念,缺乏细致、耐心的交流与沟通,诊治努力也只获得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就会难以真正给病人解决问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病人的需要。同时作为医务工作者,医为生人之术,医而无术,不足以生人,精益求精地提高医术作为重要的医德内容,提倡医者做一个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大医”、“良医”。
  当然,医生自己也是一个人,和大家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生活上有困难,精神上有烦恼的时候,甚至也会有因受到委屈而对他人、对领导、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的时候。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夹带到工作中去。穿上白大衣,医生就必须摒除一切杂念,“净化自己的灵魂”,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为病人着想。
  在明确医患双方各自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应当奉行“仁爱救人”的精神,应该说“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人民极端热情”的提法是非常正确的,应该永远是医生的职业信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道德标准。医务人员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弘扬高尚的医德,通过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良的服务质量,化解医患信任危机,重塑“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3
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医疗水平高低、医疗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医生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水平。精益求精,钻研医术,体现了医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对于加速医学科学现代化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医生面临着医学科学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迫切要求医生要有刻苦钻研精神,及时了解医学发展的动态,把握吸收新理论、新技术,尽可能多掌握与医学有关的新学科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创造性地应用于医疗卫生实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其次,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突破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框,发展为“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医生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高度重视心理和社会诊治。因此,医生应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知识,善于拓宽知识面,学习有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行为学等并有机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更好地为防病治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服务。 4
摆正“道义”和“利益”的关系
  医学人道主义是医德传统的精华。它强调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为最高准则。所以,医务人员的基本责任就是关心病人的生命,同情病人,竭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增进人的健康。医学中的这种人道主义思想,保证了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仁学”性质,对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高科技的不断涌现,医学人道主义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医学人道主义已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国家整体指导思想使医务人员在行医过程中,除了履行应尽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按照医学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外,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在情理之中、法律的规定以内;随着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步渗透进医疗领域,导致一部分医务人员的医德观念悄然发生变化,对个人物质利益追求的现象日趋凸现。单纯的医学人道主义对医务人员的约束力,正在由于其没有关注个人的正当利益而下降。   而医生是一个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医护人员职业的危险性就充分凸显出来;另外,我国已经实行了医疗诉讼举证倒置,这样的制度使得医生在工作中不得不承担更大压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充分;并且医生也要养家糊口,老人要养老,孩子要上学。如果医生的收入长期低迷,医生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肯定会影响医疗队伍的稳定。   人道与功利相结合的新型医德观,保证了传统医德精华的存在,仍然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患者:仍然强调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同情心、责任感,肯定了医务人员对健康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强调医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了由于新技术发展所导致的医患之间关系的物化;仍然把患者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又兼顾了社会、患者与医者的利益,既考虑医者的利益,又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既考虑医疗行为对患者个人的后果,又始终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所以,人道与功利主义的医德观,既发扬了人道主义的长处,又弥补了纯功利主义的不足,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既使传统的义务论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作用,又适应了社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新情况,这是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又是新的一年
信息量好大
美只是一种态度,十五字是一种责任。
医德是上层建筑。。医术是基础。。。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大家还是先搞好医术吧
呵呵   --君不见细思恐极我伙惊,男默女泪醒工砖。君不见十动然拒直膝箭,人艰不拆请允悲。数死早,物死早,化死早,生死早。普大喜奔退灭保,不明觉厉细软跑。——《将弃疗》       --来自豪华版128T超大内存iPhone8专用客户端
赞同楼上的观点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我想当个医生,你觉得当这个职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条件?
我想当个医生,你觉得当这个职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条件? 80
补充:拒绝从网上贴的答案!谢谢~
补充:再问一句,对视力有要求吗?具体说说。
我接触了很多医生,有好的,有坏的。
有贪财的,有好色的。
五花八门,什么样的人都有。
但是,我认为一个医生须具备:
1、良好的医德及职业操守,不要因为是个女患者或者是男患者,你就想入非非。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医术很好,而敛财。
2、团队协作力。
光有一个好的医生是不行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胜过一个人的力量的。
3、传帮带作用
要将所学、所得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下去,莫过于带好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4、责任重于泰山,救死扶伤是天职。
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不要因为病人或者是患者没有钱,而拒绝治疗。
5、无论你是学习西医还是中医,你要对数字敏感,对配方要谨慎。
医疗事故现在很多,除了医疗器械的问题外,因为医生的不尽职、不细心,造成的医疗事故及纠纷很多的。
6、心理要健康,每天面对病人或者是患者。与病痛及血、毒打交道。要有忧患意识和为了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精神。
上述六点你做到了,你就是我们大家尊敬、尊重的医生。
希望你能够成为我们尊重的白衣使者!
一、职业道德要以“慈悲”为怀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医术乃仁术,济世活人为医业宗旨。行医的目的是为“普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学医的人,首先要有仁爱救人的“大慈恻隐”之心,要具备赤诚的好生之德。这是因为医生的工作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私欲和疏忽都可能贻误病情甚至致人死地。
  二、学习业务要“严”“博”并举  志于医道,要以“严”字开头,“博”字开路。必有精勤不倦、苦心钻研的治学态度。一方面“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明·徐春甫《庸医速报》)另一方面学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大医精诚》)只有严谨、精细而又学识广泛才能于医道无所滞碍。
  三、专业技能要“三能”具备  “为医之才,无学、无识,不可也”。作为合格的中医人才,在专业技能上必须具备“三能”。其一“能写”,要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写出高水平的著作或科研论文;其二“能讲”,在课堂上、学术论坛上,讲出有水平、有新见解的学术报告;其三“能治”,在临床能治病,即能熟练而正确地运用辨证施治,能掌握和使用现代诊断技术与抢救技能。
  四、综合素质要“五子”登科  即“才”、“貌”、“笔”、“舌”、“胆”。“才”,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常言说得好“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但“不读王叔和,临证无根而又遗恨多。”“貌”,要求为医者举止端庄,仪表整洁,平等待人。仪表的端庄,可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依赖和信任感;仪表轻佻,会使病人产生不信任及疏远感。“笔”,要善于总结经验,著书立说。“舌”要擅长讲课、做学术报告、讲演,具有较强的同病人沟通的语言能力。“胆”,要有勇挑重担,敢于承担风险的气魄和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一世为医,一生求学
今天,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无论是在对其本质的探索上,还是在对
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水平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医学已不再是一门简
单的经验科学了。同时,医务人员职业具有的高技术、高风险等特殊
性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
  医生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从出校门到基本成熟需要10
年以上时间的磨砺,其间除了需要积累临床经验外,还要学习大量专
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任何借口无暇学习者都将丧失更多机会,而
持之以恒、善于学习的佼佼者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临
床实践确实是医生最好的老师,而能否更快、更好地受益于这位“老
师”取决于我们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专业信息量。专业医学书刊
以其全面、快捷和系统的优势仍不失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然而,
从当今医学书刊的发行状况和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不少医务
工作者疏于读书、或缺乏系统性读书。究其原因,有人归于现今的临
床工作强度太大,繁重的工作之余已难有时间和精力读书,并抱怨知
识更新太快,要求标准太高。事实果真如此吗?
  自孩童时代开始,我们都谙熟读书的种种益处。或许也曾憧憬领
悟过“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的
境界。回到现实,不少同道总能为自己将一本本爱书束之于高阁的行
为找到各种借口。其实,为自己的心底留一块净土,于静处读书,乃
繁忙工作之余最为上乘的休闲。读书对每一位医生来讲,应该是一生
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读书能博学识、集众长。见多自然识广,通过阅读大量的专业文
献,向同道们取经,可以了解先进的专业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临床
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减少痛苦和负担。读书可以给人以智慧,
而智慧让生命更趋完美。作为医生,我们需要一份爱心和责任来尊重
每一个生命,给更多的生命以健康与关怀。吴阶平院士曾经讲过:“
实践、思考、知识三者结合的重要性,我是在成长中逐渐体会到的。
如果三者的自然结合能尽早提高到自觉结合则不仅成长速度可以大大
提高,而且是可以无止境的。”言下之意,只有那些善于读书、善于
思考的人才能成为医疗工作实践中的成功者。
  医生读书,首先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应放眼国内外学科发
展动态,阅读各类专业学术期刊、文摘和书籍。这些期刊和书籍蕴含
了专业人员的科研成果或临床经验,是对经验和知识的归纳与提炼。
通过阅读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见识。除了本专业外,还需要密切关注
其他学科的进展。今日已没有孤立存在的封闭的专业学科,各学科相
互交融、相辅相成。医生的职业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阅
读一些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书籍,以便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消除误
解。一个医术高明、善解人意的医生更容易得到患者的喜爱和体谅,
也会让自己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快乐与成就感。
  自古以来,人们深信读书可以养心、怡神。读书如做人,不可存
矫俗之心,不可起趋时之念,在充满名利诱惑的物质世界里,保持平
和的心态,淡泊致远。为生活而读书,让愚者变智,智者聪慧,是保
持身心健康的一副良药。
要具有医德,为人,能为社会做贡献,不要学那些腐败的医生
要,应为当医生需要一定的,比如说研究资料,动手术
其他回答 (6)
事业心强:敬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敢于负责:敢挑重担,勇士承担责任; 身强力壮:能经得住夜以继日的工作的考验; 胆大心细:精心、细心、耐心; 团队精神:善于和同仁共事;
其它条件的话,就是专业技能要精通,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
要有医师证书
心理承受力…
不能晕血,学好化学!对待病人要以和蔼的太度。
学好化学比学好生物更重要?
学好化学,以便可以鉴别某些药品啊!
要有一颗慈爱的人,还要有一个沉稳的心态,做事要果断,不能急躁,不畏惧死亡.
简单地说作为医生一定要“德艺双全”。所谓&德&是指道德,所谓“艺”是指技术水平。
作为大夫,心理素质必须要好,要有承受力,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对视力的要求要看你从事的具体工作,如果你是外科大夫,要经常给病人做手术,那么你的视力太差或许也会受到影响。
当今这个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人们更加迫切地希望有更多德才兼备的大夫。大夫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作为大夫首先要有种博爱的胸怀,“想患者之想,急患者之急”把患者当作自己的父母亲人去看待,这就是高尚的医德;当然想要做一个好大夫,仅有医德是不够,必须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而且往往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要比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更有用。
等待您来回答
职场就业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风险高收入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